解读永恒的策略符号 诸葛亮

合集下载

浅析_三国演义_中诸葛亮的艺术形象

浅析_三国演义_中诸葛亮的艺术形象
有了较高的政治理想,还必须有 过人的军事才华才能辅助其实现,诸 葛亮正是这样一位有过人智慧的军 师。现在民间不还流传着许多诸 如 “ ‘ 诸 葛 亮 皱 眉 头 —— 计 上 心 来’、‘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 亮 ’ 、 ‘ 聪 明 莫 ( 下 转 第 62 页 )
60
学术研究
XUE SHU YAN JIU
个巨大的和弦打断了人们正常的思 绪,音乐进入了一场紧张、剧烈的精 神斗争。音乐中的描写无法展示文学 描写中的敌对关系,但却能暗示这种 敌对关系相持的状态;它无法告诉人 们是什么事件闯入,但却能暗示这种 事件的意想不到的力量。
文学和音乐都有抒情的因素,它 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文学的抒情是 表达感情、描写感情和借景抒情。表 达通过主观的表述来体现,描写则通 过客观的旁白来说明,借景抒情则是 主观的感情借客观的环境来加以表 述,或者在客观的环境中蕴含着主观 的感情因素。音乐的抒情既没有明显 的主观表达,也没有绝对的客观描 述。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楼台 会的一段音乐,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 奏分明是梁、祝依依惜别时的感情交 流。说它是主观的表达,却没有语言
机,北伐曹魏,则“大业可成,汉室 可兴”。这种科学分析和果断决策, 反映了当时形势发展的趋势,制定了 正确的斗争策略,它是刘备事业的生 命线,诸葛亮也为此奋斗了一生。 《三国演义》中描绘的三国鼎立的形 成,蜀、魏的长期斗争,蜀、吴的联 合抗曹等事实,都证明了“隆中对” 的正确性。这说明诸葛亮是一位极有 远见的卓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后 来,刘备事业的发展,如果背离这条 战线即会受挫和失败,这又从另一方 面对“隆中对”的正确性和诸葛亮的 政治才能作了有力的补证。他以政治 家的眼光敏锐地预见了三国鼎立的局 面,并正确地提出了刘备的战略行动 计划和后来蜀汉内政外交的方针。

诸葛亮三个锦囊妙计中的PDPC手法

诸葛亮三个锦囊妙计中的PDPC手法

诸葛亮三个锦囊妙计中的PDPC法大家对诸葛亮锦囊妙计的故事都不陌生,诸葛亮,中国人智慧的化身,羽扇轻摇,料事如神,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在这件流传千古的故事里巧妙的运用了PDPC法帮助刘备逃离困境。

PDPC法实际是一种运筹学。

PDPC法是动态的方法,可分两个阶段进行:⑴第一阶段(计划初级阶段)毫无遗漏地找出存在的问题,即需要确究的项目,并准备好解决它的措施和很多手段系列来达到良好状态,提高实施目标的精确度和可能性。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凡事预测立,不预测废”就很形象地说明了要提高办事的成功率,必须要有预见性,要预想到各种困难和不利,要多看几步棋。

⑵对于潜在的质量问题,随着情况的发展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考虑当时新情报,随机应变地修正计划重新增加手段系列,以提高达到目标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PDPC的思考方法,在中国古已有之,现在想运用此法分析一下大家熟知的三国故事:刘备东吴招亲。

见《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

其中写尽孔明的神机妙算。

让我们以过程决策程序图法试分析孔明是怎样定计的,依据是什么,结果又是怎样,来做个“事后诸葛亮”吧。

1.当时的形势赤壁之战,刘备孙权联合破曹,刘备借荆州以存身,尚未进入四川,根基尚不稳固,长坂坡战后,甘夫人新丧。

孙权差鲁肃索还荆州,被孔明严词斥退,于是周瑜定计以招亲为名赚刘备前往东吴,意图囚禁刘备,要挟交还荆州。

刘备知“来者不善”。

“欲害刘备,岂可以身轻入危险之地”?2.孔明的计谋孔明大笑曰:“周瑜虽能用计,岂能出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莫展,吴侯之妹,又属主公,荆州万无一失。

”派使者前往结亲。

使者回后,玄德仍不敢去。

孔明曰:吾“已定下三个计策,非子龙不可行也”。

唤赵云近前,秘授三个锦囊妙计,吩咐“依次而行”。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冬十月,令赵云、孙乾随同刘备带五百兵丁前往东吴。

浅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与影响力

浅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与影响力

浅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与影响力作为一名三国爱好者,本人想对诸葛丞相传奇的一生写以下几点个人见解:1.作为蜀汉丞相的政治地位诸葛亮在蜀汉的政治地位极为显赫,他不仅是刘备的重要谋士,更是蜀汉政权的实际管理者。

从历史资料来看,诸葛亮的政治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政治改革:诸葛亮在蜀汉实施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包括选拔贤能、推行法制等,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效率和稳定性。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这些政策使得蜀汉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权力集中: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成为蜀汉的实际掌权者。

他的地位不仅来自于刘备的托孤,更因为他的政治才能和威望。

《三国志》中提到,诸葛亮“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这种公正严明的作风使他获得了极高的政治威望。

对外政策:诸葛亮的对外政策以联吴抗魏为主,这一政策在《隆中对》中已有体现。

通过与东吴的联盟,蜀汉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保持了一定的外交优势,这也体现了诸葛亮的政治远见。

1.1智慧与谋略的化身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为智慧与谋略的化身,这一形象在历史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军事谋略: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在《三国志》中有所记载,他多次北伐,虽未能最终成功,但其军事策略和指挥能力仍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

例如,他的“空城计”和“木牛流马”等计策,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智慧。

治国理念:诸葛亮提出的“依法治国”、“重视农桑”等治国理念,对蜀汉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国志》中提到,诸葛亮“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这些政策有效地促进了蜀汉的稳定和发展。

文化影响:诸葛亮的形象和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他的智慧和忠诚被视为楷模。

从杜甫的“万古云霄一羽毛”到后世的各种文学作品,诸葛亮的形象一直被赞颂和传唱,成为智慧与谋略的代表。

综上所述,诸葛亮在历史上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是多方面的,他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化和精神层面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运用策略获得胜利的历史故事

运用策略获得胜利的历史故事

运用策略获得胜利的历史故事《巧用策略,以智取胜》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那可真是充满了各种各样运用策略获得胜利的精彩故事。

就拿三国时期来说吧,那可是一个策略纷飞、智谋对决的黄金时代。

说到运用策略取得胜利,就不得不提诸葛亮的空城计。

当时司马懿领着十五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来,而诸葛亮这边呢,只有寥寥数千老弱残兵。

这要是面对面硬刚,那肯定是以卵击石啊。

但是诸葛亮是谁啊?那可是智慧的化身!他灵机一动,干脆大开城门,自己则在城楼上悠闲地弹琴。

司马懿一看,心里就犯嘀咕了:“这诸葛亮向来谨慎,怎么会大开城门呢?肯定有诈!”结果还真就被诸葛亮这看似大胆实则充满策略的一招给唬住了,愣是带着大军撤退了。

你瞧,这就是策略的魅力啊!要是诸葛亮没有这脑子,只知道一味蛮干,恐怕早就被司马懿给灭了。

这就像咱们平时玩游戏,你得动脑子,研究对手的弱点,然后想出对应的策略来,才能在游戏中获得胜利呀!再说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也是巧用策略才打败了强大的曹操。

他们先是用苦肉计让曹操相信黄盖是真投降,然后再在赤壁一把大火,烧得曹操丢盔弃甲。

这场大火,不仅烧出了孙刘联军的胜利,更是烧出了策略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取得成功呢!比如说在谈判的时候,你不能光想着自己的利益,还得分析对方的需求和心理,然后制定出合适的谈判策略,这样才能达到共赢的效果。

再比如在学习上,你也得制定学习策略,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

所以啊,不管是在历史故事里,还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策略都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我们要多学习那些聪明人的策略,多思考、多实践,让自己也成为一个会运用策略的高手!这样,无论是面对强大的敌人,还是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我们都能从容应对,取得最后的胜利!让我们一起带着智慧和策略,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吧!。

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的智慧与忠诚

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的智慧与忠诚

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的智慧与忠诚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作品,讲述了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之间的权谋斗争以及智勇双全的谋士们的智慧与忠诚。

而在这些谋士中,诸葛亮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作为蜀国的丞相,诸葛亮通过他的智慧与忠诚,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战略才能和高尚的品德,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

本文将从诸葛亮的智慧与忠诚两个方面来探讨他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

智慧是诸葛亮最突出的一项特点,他以出众的智谋和卓越的能力为刘备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屡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例如,他曾通过一连串的布局和计谋成功借东风火烧千里走单骑,打破敌军对蜀国的封锁,为蜀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战略优势。

另外,在对付敌军的过程中,诸葛亮也展现了超人的智慧。

他以智取车胄、陆逊、夏侯渊等名将,为蜀国争取了战略上的胜利。

这些战术和计策无不显示出诸葛亮的智慧和深谋远虑。

但诸葛亮的智慧并不仅仅局限于战争之中,他更是一个治国理政的杰出官员。

他参与起草的《出使书》、《空城计》等政策和计策为刘备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他采取了许多创新的政策,如兴修水利、平抚百姓等,使蜀国稳定发展,为蜀国的兴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的智慧和才能为他树立了坚实的形象。

除了智慧外,诸葛亮的忠诚也是他形象上的又一璀璨特点。

他对刘备的忠诚可谓是无微不至,甚至可以说是至死不渝的。

在刘备身处困境之时,诸葛亮持之以恒地帮助他,无论是被曹操围困时的“草船借箭”,还是重病时的“七星坛”,都是他忠诚的体现。

他在世时始终保持对主公的忠诚,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从不背离。

即使在刘备死后,他依旧竭尽全力为其子刘禅辅佐政务,对蜀国一心一意地付出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诸葛亮的智慧和忠诚不仅赢得了刘备的信任和钦佩,也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尊重。

他的形象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显得格外耀眼,成为了无数人敬仰的对象。

他的故事被后世的文人墨客吟咏,并成为了一代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文化符号。

诸葛亮与蜀国的谋略之星

诸葛亮与蜀国的谋略之星

诸葛亮与蜀国的谋略之星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是被公认为智慧和才华无与伦比的谋略家。

他是蜀国三分天下的主要策略师,被誉为“千古奇才”。

在蜀国的建立和维护过程中,诸葛亮的智谋功不可没。

本文将探讨诸葛亮如何成为蜀国的谋略之星,为蜀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战略思想的奠基者诸葛亮提出了许多蜀国的战略思想,并将其付诸实践。

他广泛吸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研究兵法、历史与文化,深入理解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对手的弱点。

他的战略思想具有前瞻性和革命性,为蜀国在同东吴和曹魏的战争中取得了优势。

首先,诸葛亮提倡“以民为本”的民族统一思想。

他深知民众的重要性,将他们视为国家力量的核心。

为了达到统一目标,他积极倡导减轻民众负担,改善社会制度,提高生活水平,从而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其次,诸葛亮提出了“谋定而后动”的战略原则。

他主张科学制定战争计划,并根据敌情、地形和其他环境因素来决定何时采取行动。

他不仅注重战争的整体规划,而且善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这种战略方法使蜀国能够在敌对势力之间保持战略平衡,从而确保了蜀国的安全。

二、巧妙运用谋略和间谍除了良好的战略思想外,诸葛亮还以其出色的谋略和间谍活动而闻名。

他将情报收集和分析视为获胜的关键,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得敌方的重要信息。

他不仅与内外情报人员保持密切联系,还针对情报分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蜀国的优势。

诸葛亮善于制定计略,以错误的信息迷惑敌人,并对其制定误导计划。

他时常使用伪装和欺骗手段,使敌人误判形势,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他的计谋常常使敌军陷入困境,为蜀国争取了战争主动权。

此外,诸葛亮还借助具有高度忠诚度和技能的间谍网络,汇集敌军战争计划、军力分布和领导层动态等重要情报。

他严格保密情报渠道,妥善运用情报,对敌军的行动了如指掌。

三、智谋应对外敌诸葛亮在处理蜀国与东吴和曹魏的关系时,表现出了高超的智慧和出色的谋略。

他既能与东吴建立有效的战略联盟,又能避免与曹魏发生直接冲突。

诸葛亮智慧的象征

诸葛亮智慧的象征

诸葛亮智慧的象征诸葛亮,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也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人物。

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思熟虑的决策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古奇才”。

诸葛亮的智慧不仅体现在他的军事战略和政治手腕上,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智慧和智慧的力量。

本文将从诸葛亮的智慧思维、智慧的应用以及智慧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诸葛亮智慧的象征。

诸葛亮的智慧思维是他成功的关键之一。

他善于观察和思考,能够从复杂的局势中抽丝剥茧,洞察事物的本质。

他深入研究历史和兵法,广泛涉猎文化艺术,培养了博学多才的素养。

他的智慧思维使他能够准确地判断形势,制定出精确的战略和策略。

例如,在对抗曹魏的战争中,诸葛亮通过分析敌我双方的实力和地理环境,提出了“空城计”和“草船借箭”等独特的战术,成功地迷惑了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些智慧的思维方式使诸葛亮成为了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家之一。

诸葛亮的智慧不仅仅停留在思维层面,更是通过实际行动得到了应用。

他善于运用智慧来解决问题,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

他在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提出了“以德治国”的理念,注重民生和社会稳定。

他还提出了“空城计”、“木牛流马”等军事战略,有效地应对了敌人的进攻。

他的智慧应用不仅在军事和政治领域,还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

他的《出使隆中书》和《诫子书》等文学作品,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传达了他的智慧和人生哲学。

诸葛亮的智慧应用使他成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智慧财富。

诸葛亮的智慧不仅仅对他个人有影响,更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智慧思维和智慧应用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和追随的榜样。

他的智慧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和象征。

他的形象被塑造成了一个智者和贤者的代表,他的故事被流传于世,激励着人们追求智慧和智慧的力量。

他的智慧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人物,成为了中国智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诸葛亮的智慧是他成功的关键之一,也是他的象征。

诸葛亮卧龙藏虎的谋略天才

诸葛亮卧龙藏虎的谋略天才

诸葛亮卧龙藏虎的谋略天才诸葛亮,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和仰慕的智者和谋略家。

他被人们称为“卧龙藏虎”,正是因为他在三国时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策略,成为了那个时代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本文将探讨诸葛亮的谋略天才以及他所采用的一些策略手段。

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他的智慧早在年轻时就显露无疑。

他年仅27岁时,就以“卧龙”之名在刘备军中崭露头角。

在当时的局势中,割席断交的权谋派被主张建立联盟的政治派所对立。

诸葛亮正是凭借自己的巧妙策略和深不可测的智慧,为刘备建立了了不起的声誉,并使自己在刘备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为一个谋略家,诸葛亮最出色的地方在于他的计谋和智慧。

他精通兵法,对地理和天气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将这些知识巧妙运用于他的军事策略中。

最著名的例子是他在赤壁之战中对曹操采取的火攻计谋。

他利用南风和战船油漆以达到纵火的目的,最终导致曹操的惨败。

这一计策不仅显示了诸葛亮对环境的敏锐洞察力,而且展现了他对火攻武器的熟练运用。

这一胜利彻底改变了当时的战局,使得刘备得以在后来建立了蜀汉王朝。

除了军事方面的策略,诸葛亮也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他提出了很多有关政权建设和治理的建议,成为了刘备朝廷中最重要的幕僚之一。

他主张法治,注重民生,广纳贤才,推行各种改革。

其深化了官员选拔制度,提倡以德治国等一系列的政策,使蜀汉朝廷在当时拥有高效的运作和强大的统治能力。

诸葛亮在策略上的成功也源于他的个人魅力和奉献精神。

他是一个非常谦虚和务实的人,对于任何任务都兢兢业业地完成。

他以身作则,深受士兵和百姓的爱戴。

他也经常和士兵们共进退,与他们并肩作战,并不骄傲自满。

他的奉献精神和无私行为都成为了后人所敬佩和模仿的榜样。

在整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战争的范围。

他的智慧和策略为他赢得了无数的战役胜利,也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他的“空城计”、“借东风”等计策都成为了后来战争中的经典之一。

他的才智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其他谋士和智者,他们都被人们称为“诸葛亮二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永恒的策略符号——诸葛亮
从小就很喜欢看《三国演义》的小人书、喜欢听电台关于《三国演义》的小说连播或评书广播,印象最深的就是诸葛亮了,有关他的成语典故、歇后语俯拾皆是,诸如“草船借箭"、“摆空城计"、“事后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等等,还有其名篇《前后出师表》、《隆中对》更是脍炙人口、广为传诵、流芳百世,还有时常在影视里或报刊中看到关于诸葛亮及其后裔的趣闻逸事,顿觉得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并不曾离我们远去。

他一直活在我们的心目中。

小的时候对诸葛亮顶礼膜拜、敬仰之极!此时自己把诸葛亮奉若神灵、尊为智多星、谋略王,而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感觉过去诸葛亮所披的神秘面纱日渐褪色,觉得他不再是高深莫测了,我慢慢开始平视诸葛亮,自己似乎看清了诸葛亮的“轮廓",顿悟诸葛亮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灵魂之人。

大学毕业后,自己一直在商业领域里从事战略管理、策略谋划、营销策划等工作,工作性质与诸葛亮毫无二致,只不过诸葛亮活跃在三国的古战场、政坛,而我则效力于当今的财经领域。

在多年的战略规划、策略研究的实践当中,始终以诸葛亮为师,每每在进行每一项战略管理、策略研究时,脑海里总浮现诸葛亮,好象他就陪伴在自己身边,特别是在思路中断、思维卡壳时第一时间想到诸葛亮,以己观人、反躬自问:如果诸葛亮遇到与我类似的这种情况,他会怎么办?自己下意识地把诸葛亮当成了一面镜子,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不断以之鞭策激励自己积极进取。

正是在诸葛亮的感召、启发和鼓舞下,我不停地“创意、创新、创造",在医疗保健、IT、家电、旅游、文化、地产、汽车等行业小有建树。

也许是因为工作的缘故吧,自己“好象离诸葛亮挨得比较近",对诸葛亮看得比较清、比较透,因此时常萌生“透视"一番诸葛亮思想,为世人好好解读一下这个经典的符号的念头,可是当自己铺开纸拿起笔时,大脑一片空白,诸葛亮这符号依旧抽象难解。

2003年在“非典"肆虐横行的五一,本人在进西藏旅游返回的途中专程去了一趟武侯祠(国内关于诸葛亮的名胜古迹有很多,但以武侯祠最为出名)观瞻诸葛亮的“音容笑貌",身临其境地再一次感受到了三国硝烟四起、群雄逐鹿的古战场氛围,同时也似乎领略到了诸葛亮羽扇纶巾、气定神闲、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决胜千里的飒爽英姿——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在武侯祠里再一次读到诸葛亮的“心路历程"的真迹——镌刻在墙的《前后出师表》,愈发觉得诸葛亮也是一位血肉丰满、感情丰富、满腔热诚之人。

愈发觉得诸葛亮已经成为一个跨越时空界限永恒经典的符号,自己再一次产生要尽自己绵薄之力公正地为世人解读它的冲动。

可是冲动过后大脑依旧一片空白,“诸葛亮"这一符号依旧高悬于空中,于是自己只好又投入繁忙的日常工作中!
直到去年初,自己有些沉不住气了,因为有太多太多世人出于各自用心和目的,总爱“杂耍把玩"诸葛亮,不管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总喜欢错读、误判该符号。

他们或贬或褒,或把诸葛亮视作神灵供奉于神龛之上,或把诸葛亮的神秘面纱扯下来,扣上“诸葛村夫"的草帽。

接着就有不少文痞对他口诛笔伐敲骨吸髓;接着就有不少商人来质疑其策略,将它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

于是一时间关于诸葛亮的一家之言、一孔之见纷纷扰扰、甚嚣尘上。

这一切令素来对诸葛亮十分敬重和景仰的我很是看不惯,甚至有点愤怒了!于是自己立下决心一定要梳理总结这许多年来对诸葛亮的种种感受和体会,好好为世人解读该符号,同时也为诸葛亮正名立身,既不拔高它,也不放倒它。

而此时巧遇某国际文化传播机构的程先生发出关于图书出版方面合作的诚挚邀请,一拍即合,于是便有了《策略:跟诸葛亮学用策略》这本书。

在此对该国际文化传播机构表示衷心地感谢!
最后,愿与天下一直喜爱也将永远喜爱诸葛亮及其一切的朋友共同分享!同时,也以此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份献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