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小学生数学六年级学习能力测评及答案
2014年6月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温馨提示:1.全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笔将自己的乡镇、学校、姓名、考场、考号填写在密封线指定位置上;3.书写要求(5分):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笔认真书写,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作图请用铅笔,严禁使用涂改液,做到卷面清洁、字迹工整。
答案必须写在试卷上各一、填一填。
(每小题2分,计20分。
)1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面填空:①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总人口数是( )万人;②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生产总值约是( )亿元。
2.小慧看一本10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0% ,第一天看了( )页。
3.0.25= 5÷( )=( ): ( )=8)( =(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一个外项是12,另一外项是( )。
5.用a 表示单价, b 表示数量,c 表示总价。
写出总价的公式( .)如果每支钢笔的价钱是3.75元,那么买80支钢笔要用( )元。
6.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
6050m = ( )km 8.5升=( )毫升一层楼房高约为4( ) 一袋食盐的质量大约重500()。
7.一个圆锥和它的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相差12立方厘米, 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8.在“六一”演讲比赛中,5位评委给笑笑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9.58 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分是9.46分。
那么评委给笑笑的最低给分是( )分。
9.六一节,同学们用48枝黄花,64枝红花分别扎成花束,要使每束花的枝数相同,每束花最多有( )枝,这时红花扎成( )束。
10.今年植树节那天,我市举行了一次“万人植树”活动,共栽杨树500棵,现调查统计,没有成活的有50棵,这批杨树的成活率为( )%。
按这成活率,如果要确保720棵这种树成活,至少需要裁种( )棵。
二、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1.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2014年全国小学生数学六年级学习能力测评及答案

2014 年全国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测评(初评)试题六年级组(试题总分: 100 分 答题时间: 60 分钟)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 知识大本营。
(每题 3 分,共 18 分)1.自然数 1 至 50 中有()素数。
2.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9:4 ,乙数和丙数的比是 8:7 ,那么丙数是甲数的 ( )5 5 3.马小虎做题老是马马虎虎,在做一道除法算式时,误把除数 当作 来计算,算96出的结果是 24,这道算式的正确答案是().224.规定当 A>B 时,则√(A - B ) = A - B ;当 A=B 时,则√(A - B ) = 0;当 A<B时,则 √(A - B )2。
依据上述规定计算:=B- A222√(3) + √(4) + √(1)= ( )。
5.依据以下图中信息回答,剩下的牛奶是本来牛奶的()喝了一空瓶的6.现有 1 克、2 克、4 克、 8 克、 16 克的砝码各一个,若砝码只许放在天平的一重量占部分牛边,则能称出( )种不一样的重量。
奶后,剩二、快乐 ABC 。
(每题 3 分,共 12 分)7.李华开车从 A 地到 B 地旅行,依据车载导航系统,他先按东偏北30 度方向行驶 40 千米,随后沿正北方向以每小时 60 千米的速度行驶 30 分钟,最后因行程3崎岖速度降为每小时 40 千米,沿西偏北 30 度方向行驶 小时,抵达 B 地。
正确4的导航路线是()18.水结冰,体积要增添。
那么冰化成水,体积要减少()。
10A .121B .21C .101D .1119.已知△和☆分别表示两个自然数, 而且 △+11=37,那么△+☆的和是()555A .4B .5C .6D .710.以下图形都是由相同大小五角星按必定规律构成,此中第①个图形共有 2 个五角星,第②个图形共有 8 个五角星,第③个图形有 18 个五角星, ,则第⑥ 个图形共有()个五角星。
★★★★★★★★★★★★★★★★.B .64C .72A .50.68 D★★★★★★★★图①★★ 分,共 12 分)三、小小妙算手。
2014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卷及答案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读书,通过朗读感受大海 的美丽,爷爷芦笛声的美妙。
给孩子们足够的自学时间,大胆放手,鼓励 他们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培养他们不动笔墨 就不读书的好习惯。
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大海狂怒的 图片和声音, 调动学生视听功能, 给学生一种身 临其境的感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 对课文的感悟。学生入情入景地聆听着,充分感 受到海水是如何的汹涌,
课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见过芦笛吗?(展示课件第三屏)放在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爷爷 通的苇叶三折两卷而成的,它的声音可美妙呢。 2.有 吹芦笛的图片, 可极大提高学生 一个叫强强的孩子非常喜欢他爷爷做的 对课文的兴趣, 引领学生更好地 芦笛, 听爷爷吹芦笛时发出的美妙声音。围绕这芦笛还发 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这是怎样的一次不平常的经 设计说明 走进文本。 这爷爷嘴边的就是芦笛,它是用普普通
时安排:
2 课时
教 学过程:
教学过程
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 请 大 家 一 起 学 习 《 爷
爷 的 芦 笛 》 , 走 进 故 事 中 寻 找 答 案 吧 ! 3.板书课题:爷爷的芦笛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
1.
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和不理解的新词。 自
2. 以小组的形式,学生交流生字和新词。 3. 检测生字和新词。
思考: 为什么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到一 股
浓浓的海水味呢?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到底 给了强强怎样的感受呢?
3. 带着美好的憧憬,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次笛声。
1.
过渡: 好玩的小闸屋, 如诗如画的大海,有 趣
的芦笛, 这一切让强强无限向往。 现实生活中是 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与强强一起, 来到苇叶葱茏的 海边, 来到爷爷的小闸屋, 去亲自聆听爷爷的芦笛 声。
全国小学生数学六年级学习能力测评及答案

全国小学生数学六年级学习能力测评及答案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2014年全国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测评(初评)试题六年级组(试题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60分钟)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 知识大本营。
(每题3分,共18分)1.自然数1至50中有( )素数。
2.甲数和乙数的比是9:4,乙数和丙数的比是8:7,那么丙数是甲数的( )3.马小虎做题总是粗心大意,在做一道除法算式时,误把除数59看成56来计算,算出的结果是24,这道算式的正确答案是( ).4.规定当A>B 时,则√(A −B)2=A −B;当A=B 时,则√(A −B)2=0;当A<B时,则√(A −B)2=B −A。
根据上述规定计算:√(3.5−2.4)2+√(4.8−5.7)2+√(1.1−1.1)2=( )。
5.根据下图中信息回答,剩下的牛奶是原来牛奶的( )6.现有1克、2克、4克、8克、16克的砝码各一个,若砝码只许放在天平的一边,则能称出( )种不同的重量。
二、快乐ABC 。
(每题3分,共12分)空瓶的重量占喝了一部分牛奶后,7.李华开车从A 地到B 地旅游,根据车载导航系统,他先按东偏北30度方向行驶40千米,随后沿正北方向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30分钟,最后因路程坎坷速度降为每小时40千米,沿西偏北30度方向行驶34小时,到达B 地。
正确的导航路线是( )8.水结冰,体积要增加110。
那么冰化成水,体积要减少( )。
A .112B .12C .110D .1119.已知△和☆分别表示两个自然数,并且△5+11=3755,那么△+☆的和是( )A .4B .5C .6D .710.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五角星按一定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共有2个五角星,第②个图形共有8个五角星,第③个图形有18个五角星,…,则第⑥个图形共有( )个五角星。
2014年“我爱数学”六年级数学竞赛卷解答过程及参考答案(六年级)

2014年“我爱数学”六年级数学竞赛卷参考答案注意:本试共12题,全卷满分120分。
1.(8分) 计算:741⨯+1071⨯+13101⨯+…+1121091⨯= 。
解 原式=31×(743⨯+1073⨯+13101⨯+…+1121093⨯)=31×(41-71+71-101…+1091-1121)=31×(41-1121)=31×(41-1121)=1129。
2.(8分) 计算:2013×2014×2015÷(6×95×143)= 。
解 原式=(3×11×61)×(2×19×53)×(5×13×31)×÷(2×3×5×19×11×13)=61×53×31= 100223 。
3.(9分) 如果六位数B A 2014能够被88整除,那么,这个六位数B A 2014= 。
解 由于六位数B A 2014能够被88=11×8整除,即必须同时能够被11和8整除。
要被8整除,则要求末三位被8整除,从而可知B =4;再根据被11整除可知A =3。
所以,这个六位数为 320144 。
4.(9分) 设A 为自然数,如果2014+A 是一个立方数,那么,A 最小可以是 。
解 此题是一个估值的题。
因为123=1728<2014,133=2197>2014,所以,自然数A 最小为2197-2014= 183 。
5.(10分) 如果自然数A 被123除余79,被124除余29,那么,自然数A 最小可以是 。
解 设A =123×B +79=124×C +29,因为同一个数被两个自然数除,除数大则商小,所以可知B ≥C 。
将上式变形得123×(B -C )=C -50,要使被除数A 尽可能小,即要使A 被124除所得的商C 尽可能小。
六年级能力测试卷答案数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数中,是质数的是()A. 11B. 12C. 13D. 14答案:A2. 下列算式中,计算错误的是()A. 2 + 3 = 5B. 5 - 2 = 3C. 3 × 2 = 6D. 4 ÷ 2 = 2答案:A3.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正方形B. 等腰三角形C. 平行四边形D. 圆形答案:C4. 下列代数式中,含有字母的是()A. 3 + 4 = 7B. 2 × 5 = 10C. 3a + 2 = 7D. 5 - 3 = 2答案:C5. 下列分数中,最小的是()A. 1/2B. 1/3C. 1/4D. 1/5答案:D6. 下列图形中,面积最大的是()A. 正方形B. 等腰三角形C. 平行四边形D. 圆形答案:D7. 下列算式中,计算错误的是()A. 2 × 3 = 6B. 4 ÷ 2 = 2C. 5 + 2 = 7D. 6 - 3 = 3答案:C8. 下列图形中,不是正多边形的是()A. 正方形B. 正三角形C. 正六边形D. 正八边形答案:C9. 下列数中,是偶数的是()A. 3B. 5C. 7D. 8答案:D10. 下列算式中,计算错误的是()A. 2 + 3 = 5B. 5 - 2 = 3C. 3 × 2 = 6D. 4 ÷ 2 = 1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1 + 2 + 3 + ... + 100的和是______。
答案:505012. 2 × 3 × 4 × ... × 10的积是______。
答案:362880013. 3 × 3 × 3 × ... × 3的积是______。
答案:72914. 4 × 4 × 4 × ... × 4的积是______。
2014年全国小学生数学能力测评六年级组样题

一、知识大本营。
(每题3分,共18分)1.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100。
如果分子加23,分母加32,新的分数约分后是23,原来的分数是()。
2.已知热带风暴“小男孩”以每小时72千米的速度由A 市向正西方向运行了2小时到达B 市,随后转为强热带风暴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运行,1.8小时后到达C市,那么A 市位于C 市的()偏()方向()度。
3.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且2a =b x,那么x =()。
4.甲容器中有16%的食盐水300克,乙容器中有25%的食盐水120克。
往甲、乙两个容器分别倒入等量的水,使两个容器的食盐水浓度一样。
各倒入的水有()克。
5.小宇、小美、小丽三人共获得天仁报业集团助学金3400元,小美所得的是小宇的34,小美、小丽两人所得的比是123∶56,小丽获得助学金()元。
6.在如图中,第一格内放着一个正方体木块,木块六个面上分别写着A 、B 、C 、D 、E 、F 六个字母,其中A 与D ,B 与E ,C与F 相对。
将木块沿着图中的方格滚动,当木块滚动到第)。
7.定义新运算“*”:a *b =a ,(若a >b )1,(若a =b )b ,(若a <b )⎧⎩⏐⏐⏐⏐⎨⏐⏐⏐⏐,例如3.5*2=3.5,1*1.2=1.2,7*7=1,则1.1*73-13*0.145*0.8=()。
A.2.5 B.2 C.25 D.23338.甲、乙两人步行的速度比是13∶11。
如果甲、乙分别由A 、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0.5小时后相遇,如果他们同向而行,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小时。
A.3 B.4 C.5 D.69.甲、乙、丙三根木棒插在水池中,(如图)三根捧长度和是360厘米,甲棒有34露出水面外,乙棒有47露出水面外,丙棒有25露出水面外,水池有()厘米A.45B.50C.55D.6010.把一个正方后沿虚线剪开,则)。
右折右下折沿虚线剪开剩余部分三、小小神算手。
2014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六年级数学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千克=()克40分=()时2、2的倒数是(),()和0.75互为倒数。
3、16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是()米,50比40多()%,250的20%是()。
4、3÷4 =():20=()% =()折=()(小数)5、6.4:0.08化简为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6、圆的半径是2米,它的直径是()米,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7、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3cm,圆环面积是()。
8、我国长征运载火箭进行了70次发射,其中只有7次成功,发射的成功率是()%。
9、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总共有26个轮子。
自行车有()辆,三轮车有()辆。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5分)1、如果A:B=4:5,那么A=4,B=5 。
()2、把10g糖溶入100g水中,糖占糖水重量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9倍。
()4、某商品打“八五折”出售,就是降价85%出售。
()5、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把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要统计光明小学各年级学生数所占百分比情况,你会选用(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2、如果甲数的30%等于乙数的20%(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
A、甲数>乙数B、甲数<乙数C、甲数=乙数3、一件大衣原价500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20%,现在售价()元。
A、450 B 、400 C、3004、下面百分率可能大于100%的是()A、成活率 B 、发芽率C、出勤率D、增长率5、从学校走到公园,小红用8分钟,小赵用10分钟,小红和小赵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A、8:10 B 、10:8 C、4:5 D、5:4四、计算(35分)1、直接写出得数(5分)3.14×8= 32= 1-40%= 1÷(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全国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测评(初评)试题
六年级组
(试题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60分钟)
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 知识大本营。
(每题3分,共18分)
1.自然数1至50中有( )素数。
2.甲数和乙数的比是9:4,乙数和丙数的比是8:7,那么丙数是甲数的( )
3.马小虎做题总是粗心大意,在做一道除法算式时,误把除数59
看成56
来计算,算出的结果
是24,这道算式的正确答案是( ).
4.规定当A>B 时,则√(A −B )2
=A −B ;当A=B 时,则√(A −B )2
=0;当A<B 时,
则√(A −B )2
=B −A 。
根据上述规定计算:
√(3.5−2.4)2
+√(4.8−5.7)2
+√(1.1−1.1)2
=( )。
5.根据下图中信息回答,剩下的牛奶是原来牛奶的( )
6.现有1克、2克、4克、8克、16克的砝码各一个,若砝码只许放在天平的一边,则能称
出( )种不同的重量。
空瓶的重
量占装满牛奶后瓶子总重量的60%
喝了一部分牛奶后,剩下的总重量是原来总重量的75%
二、快乐ABC。
(每题3分,共12分)
7.李华开车从A地到B地旅游,根据车载导航系统,他先按东偏北30度方向行驶40千米,随后沿正北方向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30分钟,最后因路程坎坷速度降为每小时
40千米,沿西偏北30度方向行驶3
4小时,到达B地。
正确的导航路线是()
8.水结冰,体积要增加1
10。
那么冰化成水,体积要减少()。
A.1
12B.1
2
C.1
10
D.1
11
9.已知△和☆分别表示两个自然数,并且△
5
+
11
=37
55
,那么△+☆的和是()
A.4 B.5 C.6 D.7
10.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五角星按一定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共有2个五角星,第
②个图形共有8个五角星,第③个图形有18个五角星,…,则第⑥个图形共有()
个五角星。
A.50 B.64 C.68 D.72
三、小小神算手。
(每题3分,共12分)
11.计算:8−(7.14×1
3−22
9
÷2.5)+0.1
☆
★★图①
★★
★★★★
★★
图②
★★
★★★★
★★★★★★
★★★★
★★
图③
…….
12.化简比:0.3:0.25(3分)37:0.125(2分)13.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10−7
55
×1)+(9−
2
55
×2)+(8−
7
55
×3)+⋯+(1−
7
55
×10)
14.已知A=
1
1
2160
+1
2161
+⋯+1
2177
,求A的整数部分是多少?
15.如图,已知AB=40厘米,图中的曲线部分是由半径不同的三种半径半圆弧平滑连接而成,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π取3.14)
四、生活小行家。
(共25分)
16.有红、黄两种颜色的小球共140个,拿出红球的1
4
,再拿出7个黄球,剩下的红球和黄球正好相等。
求原来红球和黄球各有多少个?(8分)
17.学校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
号召各年级同学自愿给贫困山区学生捐款。
下图1表
示各年级段人均捐款数额,图2表示各年级段学生人数比例分布情况。
已知该校共有学生1800人,那么根据图表可知:n 的值是几?该校学生平均人捐款多少元? (8分)
18.甲、乙两只猴子同时从地面沿树向上爬,爬到树顶立即降到地面,然后再往上爬。
甲、
乙向上爬的速度之比4:3,下降速度为各自上爬速度的3倍。
如果树高40米,则甲、乙两只猴子开爬后,第一次相遇处距离地面多高?(9分)
五、规律巧探索。
(共10分)
19.在许多连长均为1厘米的正六边形与正三角形依照下图中的图1、图2、图3、图4、….
所示的规律将它们合并在一起。
请问图2014所示的多边形的最外周长是多少厘米?
六、游戏PK 台。
(共10分)
20.一堆糖果共有64块,甲、乙两人轮流去拿,谁拿最后一块谁胜,每人每次可以拿1至3
块,不许不拿,乙让甲先拿。
问乙要想取胜,应采取什么策略?
年级段 人均捐款数额(单位:元)
低年级 8.2 中年级 14.6 高年级
10.4
…
图1
图2
图3 图4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