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人教七年级全一册 -第一章第三节《合理膳食 促进健康》【教案】
体育与健康人教七年级全一册 -第一章第二节《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教案】

学生要合理安排体育锻炼时间,依据自身情况制定周体育锻炼计划。
归纳总结
同学们,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养成这种良好习惯需要时间过程和意志努力。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大家开始动起来吧!
学生谈收获体会,师生共分享。
三、【板书设计】
教师也参与其中一起交流讨论。
1.了解毛泽东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小故事。
2.了解分享运动格言。
学生回答参加体育锻炼的价值有哪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并分享。
学生认真阅读毛泽东关于体育锻炼的小资料。
学生交流分享有关运动的名言警句。
内化提升
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的策略。
第一,调整认识,消除误区。
第二,化整为零,合理安排锻炼时间。
知识认知
一、坚持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的价值有哪些?
教师总结:
1.提高人体机能。2.促进正常生长发育。3.展示能力,增强自信。4.预防各种疾病。5.促进人与人的交流。6.接触大自然。7.控制体重,健美体形。8.愉悦身心,消除疲劳。
二、交流与分享:请写下你参加过的最难忘的体育活动,谈谈你的感受、体验或收获,并与同学分享。
本节课通过国内外调查资料引出课题,得出体育锻炼的价值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同时学习了解毛泽东坚持体育锻炼的小故事,同学间交流分享自己参加体育运动的感受体会,并合理规划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的策略。
《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健康教案
一、【教材分析】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内容设计
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
重点:使学生理解坚持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的价值。
2024年足球内侧脚传球教案

2024足球内侧脚传球教案2024足球内侧脚传球教案1一、本课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来说,更要关注其运动的快乐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为脚内侧踢球基本动作:它是脚内侧部位(跖趾关节、舟骨、跟骨等所形成的平面)踢球的一种方法。
其特点是脚弓与球接触面积大,出球准确平稳,且易于掌握。
但由于踢球时要求大腿前摆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外展且屈膝,故大腿与小腿的摆动都受到限制,因此出球力量相对较小。
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
学生身体运动能力整体偏差,运动中身体平衡与动作协调能力不佳。
且不喜欢表现自己,所以在练习中需要多鼓励,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但需要同学之间相互协作,同学之间团结互助,要有较强的凝聚力。
四、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足球运动中脚内侧踢球的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明确学习目的性(二)技能目标:初步学会脚内侧踢球合理的技术动作,基本上学生能独立完成动作。
发展学生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素质,培养自主锻炼习惯与他人合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脚内侧踢球的教学和练习,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以及良好的纪律性;以游戏和比赛的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通过学习,学生能主动参与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腿的摆动与触球的部位。
难点:支撑脚与摆动脚的位置、方向准确。
六、教学内容:脚内侧踢球(一)首先要学习下脚可以用那些部位踢球。
(二)动作要领1、脚内侧踢定位球:直线助跑,支撑前的最后一步要稍大些,支撑脚站在球的侧面约15厘米处,脚尖正对出球方向,支撑腿膝关节微屈。
在支撑脚着地时,踢球腿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动,在前摆的过程中大腿外展,当膝关节的摆动接近球的正上方时小腿做爆发式摆动,在触球前将脚跟送出使得脚内侧部位所形成的平面与出球方向垂直,踢球脚脚底与地面平行,脚尖微微翘起,踝关节功能性地紧张使脚型固定,触球后身体跟随移动,髋关节向前送。
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认识体能 教案

认识体能【教学目标】1.了解发展体能对促进健康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
2.了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与评价方法。
3.掌握体能锻炼的原则。
4.掌握制订体能锻炼计划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能锻炼的原则和制订科学的体能锻炼计划。
【教学难点】评价体能水平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你知道发展体能对促进健康和提高运动能力有什么作用吗?应如何评价体能,制订体能锻炼计划呢?二、新课学习(一)发展体能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健康的身体需要以一定的体能为基础,保持良好的体能,对于人们增进保持健康,提高学习效率,参与娱乐和休闲活动,过积极有活力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包括以下五项。
(1)心肺耐力:是指在持续性身体活动时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供应氧的能力。
通过有氧锻炼能有效地发展心肺耐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肌肉力量:是指肌肉或肌肉群一次竭尽全力收缩时对抗阻力的能力。
(3)肌肉耐力:指肌肉或肌肉群多次重复收缩而不疲劳的能力。
人体所有随意活动都离不开肌肉收缩/良好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是健康生活的保障,也是发展其他体能的基础。
(4)柔韧性:是指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跨过关节的靭带、肌健、皮肤、关节周围的肌肉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
通过拉伸练习可以提高柔韧性,使身体活动更自如、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更好地发挥肌肉力量和速度。
(5)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脂肪成分的重量和非脂肪成分重量(瘦体重)的相对数量关系,是反映人体肥胖程度的指标。
无论是过胖还是过瘦都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而良好的体形则会为高中学生的青春增光添彩。
思考讨论:影响体能的因素包含哪些?(二)增强体能是发展运动技能的基础体能是人体运动能力的构成因素之一,与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表现关系密切、良好的体能有助于表现出人类的“更快、更高、更强”。
不同的体能对增进健康和发展运动技能的作用各有侧重,但有些体能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
与动作技能相关的体能有以下几种。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全一册-7.3 足球假动作—左晃右拨-教案设计

(高一年级)《足球假动作—左晃右拨》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课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使学生认识身体结构、促进身体功能发展、巩固身体功能,以身体功能带动技术动作学习为出发点,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融入身体功能性训练内容。
将功能性教育与足球运动有机结合。
发展学生正确的动作结构,为掌握足球技术动作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方式,促进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教学内容分析】左晃右拨也是假晃真拨,是一种欺骗性很强的过人动作,本次课是足球假动作单元有球动作的第一次课,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运用脚步移动和重心转移,变速变向,摆脱前方近身防守的有效方法。
无论什么动作都来源于身体结构的支持,本技术以单脚支撑状态下核心区稳定为前提,结合髋膝踝关节屈伸和重心的转移来完成。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和左晃右拨动作相关的身体结构和运动功能。
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在无人(消极)防守的情况下5次过人动作中成功完成3次左晃右拨动作。
3.身体功能目标:发展学生的髋膝踝关节的蹬伸能力,提高学生腿部力量,进而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主动参与、积极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变向时左脚着地位置教学难点:变速变向突破时身体重心的控制【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
他们活泼好动并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概括能力,虽然足球可能也是他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但对足球基本技术的掌握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绝大部分在小学和初中时没有接触过足球,在学习中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困难”的运动。
本单元计划三课时,本课为第1课次。
本课教学计划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培养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中,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以及合理应用所学技术动作的机会,同学间进行合作探究,从而增强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分析】1.通过准备部分的滑步及跨步练习让学生感知身体重心的控制和身体的位移变化。
水平四(初二)体育《双杠——分腿坐前进》教学设计及教案

双杠:分腿坐前进单位: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学生是否掌握了分腿坐前进的动作方法;支撑力量、身体的协调性及动作的节奏感是否得到改善提高〔1〕、把分腿坐前进分成推手、挺髓、立腰、前倒撑杠、直腿进杠五个动作,每个动作一分,利用教师评分和小组内同学互相评分的方法,来评定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情况12)、学生能否在保护和帮助下完成两个连续分腿坐前进动作2、学生练习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互相探讨、达到共同提高的能力。
〔1〕、学生在练习中,如果自己不能单独完成动作,是否认真观察优秀同学练习动作、主动寻求帮助〔2)、学生在练习中,如果自己能够单独完成动作,是否会积极指导和帮助别人,互帮互助,精益求精3、提高安全意识,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1〕、是否按老师提出的要求在规定的场地器材上进行练习[2)、能否说出正确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并参与对同学的保护与帮助6.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本课与以往教学设计相比,更加突出对于学生学法的指导,巧妙的利用一些诱导和辅助性练习,解决重点掌握和难点的突破问题。
注重学生对练习过程的体验,突出学生的思考和自评互评的能力。
鉴于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学生大概需要十人左右一组轮流进行练习,提示学生在练习的间隙进行观察、比较、思考、分析完成动作的情况,主动地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必要的辅助练习,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改变了以往教师唱主角,一言堂,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而是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对于上肢力量不够目前还不能完成动作的同学,则从发展力量、消除心理障碍入手,采用鼓励为主不过份的强调练习结果的策略,使她们在课堂上仍然能够愉快而充满自信进行练习和体验,同时给她们制定课下练习计划。
在各个环节练习时,重视发挥学习小组的力量,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探究,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力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集体里积极的进行锻炼。
教学流程示意(一)教学流程设计引导学生总结、讨论,辅助练习集体纠正讲解要求个别指导结束。
初中体育《跳跃》教案及教学反思

初中体育《跳跃》教案及教学反思背景分析:跳跃是初中体育的基本活动,也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受学生喜爱。
跨越式跳高是跳跃类主教材之一,常规跨越式教学,从教学组织及安全方面考虑,学生的练习次数、时间很难得到保证,这样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提高并掌握技能,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上就不会落到实处,对学生在该项目中的成绩考核往往不够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认真学习,依据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关体育课堂案例研究。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通过跳跃类游戏的学习,对跨过或跳过高度有简单的认识,下肢力量与身体的协调性有了一定改善,在心理上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学习新技能和方法,并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
但是,在学习中,依然具有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对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容易产生畏惧心理。
内容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全一册教材,第五章第二节跳跃明确阐述: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把跳高作为锻炼身体的内容,是由于跨越式跳高技术简单,对于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性和下肢力量、弹跳力等都有良好的效果。
它对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起到较大作用。
另外,加上所使用的场地设备要求不高,一般学校都能做到。
因此,它是初中重点学习内容。
动作方法: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四个部分组成。
助跑采用侧面直线助跑,左侧助跑者右腿为起跳腿,左腿为摆动腿,右侧助跑则相反。
助跑逐渐加速,起跳时用起跳脚全脚掌着地,摆动腿稍屈膝积极向前上方摆起,当摆过横杆后,向杆下内转下压,两臂下垂。
过杆后,身体侧对横杆,用摆动腿先落地,接着起跳腿落地,稍有缓冲。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跨越式跳高基础知识,发展跳跃能力技能目标:初步学习跨越式跳高蹬地起跳的动作,使80%的学生基本掌握。
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协调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互帮互学、大胆展示。
第二章田径——蹲踞式跳远教案2022—2023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第二章田径——蹲踞式跳远教案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一、指导思想本节体育课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
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Q二、设计思路结合七年级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场地和器材的实际情况,选择蹲踞式跳远作为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平衡感,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动作方法。
三、教材分析跳远是七年级的教学内容,而蹲踞式跳远是跳远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但是单纯的技术教学枯燥,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组织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会蹲踞式跳远的技术。
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教学难点:踏跳有力、提膝屈腿。
四、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1)班学生,七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思维也较活跃。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实践练习、教师纠错、巡回指导、分组分层教学等方法,在练习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学习目标1.学生了解蹲踞式跳远动作要领及锻炼价值,激发学生对跳跃运动的兴趣。
2.学生通过练习和游戏发展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生长发育。
3.通过学习充分展现自我,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培养勇敢、果断的品质。
六、教学过程1.开始部分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和提出相关的要求,安排见习生。
4.准备部分绕运动场慢跑三圈、徒手操、蹲踞式跳远辅助练习立定跳远、单脚跳。
5.基本部分A.了解动作方法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分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助跑:放松自然,逐渐加速,最后几步加快步频,步点准确。
起跳:起跳脚踏上起跳标志后,蹬伸用力起跳快,摆臂摆腿配合快。
B.助跑与起跳练习(1)上一步起跳练习3次(2)上三步起跳练习3次(3)7-8米助跑起跳练习3次(4)970米助跑起跳跨过一定高度的练习(腾空步)(5)立定跳远体会落地3次(6)自主完整动作练习3次。
人教版七年级体育全一册+1.2每天坚持一个小时体育锻炼+教案+ (2)

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一、教学目标1.在互相讨论中和教师引导下,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
2.在自学、讨论和教师互动交流过程中,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3.在教师引导下明确个人坚持体育锻炼的策略。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坚持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的价值。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明确个人坚持体育锻炼的策略。
三、教学内容(一)坚持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的价值1.生理效果体育锻炼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生长。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其生长发育对人体形态有重要影响,经常锻炼可以促进骨骼变粗,骨密质增厚,骨骼抗弯、抗折、抗压能力增强。
肌肉是人体活动的动力,发达而结实的肌肉,能提高运动能力。
体育锻炼时,肌肉工作能力加强,血液供应增加,蛋白质、糖等营养物质增加,使肌纤维变粗,工作能力加强;同时,由于人体能量消耗增加,新陈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多,血液循环加速,使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的机能状况得到改善,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
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预防疾病。
现代科学和实践证明,体育锻炼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同时,还可以预防疾病。
体育锻炼能够使人体格强壮,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增强,增强抵御病毒细菌的侵袭能力,增强身体免疫力。
现时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出现低龄化的趋势,医学研究表明,这与儿童少年时期病变的积累有关。
所以,预防工作应从儿童少年开始,这样会降低儿童在成年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会。
提高人体机能。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力。
现代医学和体育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功能强弱是反映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人寿命的重要因素。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高峰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心血管、呼吸系统发育加速,但尚未完成,可塑性大。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使呼吸肌的力量和心肌力量增强,胸廓运动幅度和血管壁弹性加大,从而改善呼吸和心血管机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体育锻炼与控制体重》健康教案
一、【教材分析】
学科体育与健康年级七年级课型新授课
内容设计1.平衡膳食
2.体重指数计算
3.体育锻炼内容
重点:运用平衡膳食的知识,体验养成良好的饮
食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
难点:运用体重指数判断是否肥胖,通过合理的
体育锻炼来控制体重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平衡膳食的相关知识,指导日常饮食;
2.技能目标:运用体育锻炼和调整饮食来控制体重;
3.情感目标:理性对待减肥,有良好的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精神。
二、【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情景导入同学,我们一起认识一位同学:大虎。
思考:大虎特别爱吃腊肉、香肠等脂肪含
量高的食品,炒菜时放的油也特别多,总
是喜欢吃巧克力、甜点等零食。
大虎的饮
食合理吗?为什么?
出示课件,分析大虎的饮食是否合
理。
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
知识认知一、平衡膳食(看一看)
1.出示平衡膳食宝塔图
2.观看平衡膳食宝塔。
引导学生观察宝塔中各层位置和面积不
同,并让学生说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
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3.平衡膳食定义: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
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膳
食中所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量能保
持平衡。
1认真观察平衡膳食宝塔
2.完成自主探究。
2通过分析平衡膳食宝塔,说出六大
营养素,并了解第七大营养素。
膳食不平衡的后果:
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二、体重指数(算一算)
1.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
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
2.指数标准:
体重过轻:小于18.5
正常:18.5-23.9
超重:24.0-27.9
肥胖:大于=28
3.减肥目标:BMI小于24
三、减肥的目的、原则及方法
1.肥胖有哪些危害?
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
2.减肥的原则:使摄入的热量少于消耗的热量,即少吃多消耗。
3.常用的减肥方法及最佳减肥方法。
1).节制饮食和饥饿疗法;
2).药物和手术治疗;
3).调整饮食(改变生活方式);
4).增加体育锻炼
最佳减肥方法:合理饮食与体育锻炼
四、体育锻炼的方法(练一练)
体育锻炼的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项目。
运动时间:≥30分钟
运动强度:即心率应保持在110-130次|分左右。
运动项目:以有氧运动为主,跑步、跳绳、打球、游泳、骑自行车登山膳食不平衡引起营养不良会导致的后果及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1.公式。
2.计算大虎的体重指数
帮助大虎计算他的体重指数。
体重:67.5㎏身高:1.5m
(保留一位小数)
3.计算自己的体重指数。
4.小组交流自己的饮食是否合理。
小组交流:
1.肥胖有哪些危害?
2.减肥有哪些原则?
3.我们常见的减肥方法。
明确减少摄入的能量,少吃多消耗合理饮食和增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加机体代谢率,使身体消耗更多的能量,达到消耗脂肪的目的。
内化提升帮一帮。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大虎的饮食和身体状
况,为他提供几项减肥措施。
注意:利用营养及体育锻炼的知识提出措
施,合理安排运动的时间、强度及运动项
目,做到科学有效。
教师设计展示,供参考。
(调整饮食:保证一日三餐,特别是要吃
好早餐,而不能靠零食来填饱肚子。
在食
物的选择上要注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和粗粮,少吃油腻和高热量的食物。
增加体育锻炼:
运动时间:30分钟以上
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应保持在110-130
1.小组内讨论交流,帮助大虎制定几
项减肥措施。
2.小组展示优秀设计方案。
3.选出最佳减肥措施,并给予奖励。
三、【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