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中画幅,还是大画幅

合集下载

相机的种类

相机的种类
三、从成像原理彩色、黑白负片,彩色、黑白反转片等)拍摄,通过胶片受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影像。
二)数码相机:不使用胶卷,通过感光芯片(CCD或CMOS),以数字图像文件的形式拍摄、保存画面。
四、从相机的自动化程度来看,可以分为:
一)全手动型相机:不具备自动化功能,甚至连测光系统也没有。国产135单反相机和旁轴取景相机多属此类,外国品牌也有此类相机。这种相机适合于初学摄影使用,有利于锻炼掌握光圈、快门的调节,提高准确曝光水平。
二)双镜头反光相机:通常都是画幅为56mm×56mm的120相机,特点是相机有上下两只镜头,上面的镜头用于取景、对焦,下面的镜头用于拍摄成像。优点是结构简单、坚固,不易损坏;便于低角度取景;缺点是体积较大;存在视差;磨砂玻璃取景器上的影像是横向反像;不能更换镜头。
三)旁轴取景相机:采用旁轴独立取景,有独立对焦窗。优点是取景屏明亮,拍摄时声音很轻,较为轻巧,价格不贵;缺点是不能更换镜头,存在视差。
一、从相机画幅来看,可以分为:
一)小画幅相机(135相机):使用135胶卷,画幅通常为24mm×36mm,一卷135胶卷通常可以拍摄36幅画面。可换镜头的、画幅小于24mm×36mm的数码相机一般也认为是135相机。
二)中画幅相机(120相机):使用120胶卷,画幅因120相机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有一卷120胶卷拍摄12张56mm×56mm画幅的,或16张56mm×45mm的(645相机),或10张56mm×70mm的(6×7相机),或8张56mm×90mm(690相机)。
二)自动曝光型相机:有自动测光功能,并带有程序曝光、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等自动曝光模式。
三)自动对焦型相机:有自动对焦功能,通常也具有多种自动曝光及其他自动功能,是自动化程度最高、最先进的相机类型。

相机基础知识:全画幅、半画幅、中画幅是什么?

相机基础知识:全画幅、半画幅、中画幅是什么?

相机基础知识:全画幅、半画幅、中画幅是什么?以前给大家讲过一些关于相机画幅的知识,只是以前讲得比较粗浅。

今天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相机画幅,什么是全画幅、什么是半画幅、什么是中画幅,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什么是画幅?在胶片时代相机成像是通过胶片来成像的,而在数码时代相机成像是通过感光元件来成像的;正如胶卷有很多种尺寸一样,数码时代的不同画幅指的是各种大小的传感器。

简单来说画幅就是指相机传感器的大小!一、1/3英寸的传感器我这里用苹果手机来做例子,苹果手机的传感器尺寸为1/3英寸,大概是4.3mm×3.2mm大小。

现在市面上的主流手机,传感器尺寸基本上都是1/3英寸。

一些手机像素超过2000万的传感器尺寸会大点,大概是4.3mm×3.2mm 大小。

二、1英寸传感器平常我们见到的卡片机,其传感器尺寸基本上都是1英寸的,大概是13.2mm×8.8mm大小。

即使是1英寸的传感器,其传感器体积也要比手机的传感器大很多,所以以后不要再说手机拍照能超过相机了。

三、4/3画幅这就比1英寸的传感器还要大了,大概是17.3mm×13mm,有全画幅一半那么大了。

像奥林巴斯和松下的M43就是了。

四、APS-C画幅现在我用的单反相机或者索尼、佳能的微单,其传感器尺寸就是APS-C大小的,大概是23.4mm×15.6mm大小。

APS-C画幅的机子就比较多了,佳能的微单都是APS-C画幅的;另外,佳能、尼康的系列单反除了全画幅的都是APS-C画幅的。

索尼的微单都是APS-C画幅的;宾得除了宾得K-1,其余都是APS-C画幅的;富士除了GFX 50S是中画幅的,其余都是APS-C画幅的。

五、全画幅全画幅也叫35mm或者135全画幅相机,大概为36mm×24mm 大小。

全画幅相机就很好的平衡了相机的体积与画质,这也是全画幅相机受欢迎的原因。

全画幅相机,佳能、尼康占了大多数。

01了解摄影工具---相机

01了解摄影工具---相机

大画幅相机
4×5、8×10大画幅相机使 用的是单张的页片,一次拍 一张或两张胶片。 取景与拍照分别使用不同的镜头
取景
拍照
旁轴取景式相机
优点: 机身小、轻巧、隐蔽性强; 可更换镜头;
人文纪实利器;
缺点: 有视差; 镜头有限; 缺乏长焦和广角支持;
直接取景式相机 ——
大画幅相机
没有反光板,没有视差,直接通过镜头取景,最原始简单; 细节丰富,画质最好,适合风光、建筑; 笨重,不便携带。
单镜头反光式相机(单反相机)
优点:没有视差,所见即所得;对焦迅速;便于携带;不同的镜头选择; 缺点:噪音大、机震大、镜头大,按下快门反光板上升取景器会变黑
二、数码相机类型
画幅和像素
画幅 是画质的重 要因素,画 幅越大,容 纳的真实像 素越多,画 质越好。
像素的定义:
“像素”(Pixel) =Picture(图像) 和 Element(元素) 是用来计算数码影像的一种单位
有效像素越高,画质越好; 高像素的用途——不要盲目追求像素
全画幅:
感光元件的实际尺寸与传统35mm相机胶片面积相 同。镜头焦距标称值与实际相同,不必乘以特定的 转换系数
几乎每种传统胶片机型,都有相对应的数码相机 价格因素——CCD/CMOS画幅越大,价格越高 性能因素——对焦速度、快门速度、高感光度 使用因素——普通人群、摄影爱好者、专业摄影师 心理因素——实用、亮骚
目前最流行的数码相机——数码单反
数码单反相机就是使用了单镜头反光结构 的数码相机,简称DSLR
数码单反相机
两者,最主要、 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传统胶片相机
数码相机
传统胶片相机与数码相机
• 最主要区别:利用现代微电子技术 制作的一块固定的CCD或CMOS芯片 替代了传统感光胶片,实现影像的 直接数字化存储。

胶片的分类

胶片的分类

胶片的分类摘自《大众摄影》2001年4期作者:冯建国初学摄影,也许对胶片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在民用市场上,彩色负片使用率比较高,大概也是初学摄影者接触比较多的胶片。

其实, 胶片的种类很多,光是135胶片也不下几十种。

为了在学习摄影中能更好地根据表现目的来选择胶片,不妨了解一下不同的胶片种类、特性和特点。

摄影胶片从色调上来分类,可以分为黑白和彩色胶片两大类。

最早发明的摄影术是黑白影像,黑白摄影从1839年的达盖尔银版法开始,到后来的玻璃干版、湿版、铁版发展到现在普遍使用以三醋酸纤维酯作为安全片基的软片,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彩色胶片从1935年柯达公司研究出柯达克罗姆反转片开始, 到后来推出的彩色负片, 也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现在的黑白和彩色胶片, 都是在安全片基上涂布一层或多层感光乳剂,感光乳剂是由悬浮在明胶中对光敏感的卤化银组成。

卤化银是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颗粒, 估计在一个单层平均胶片乳剂中,每平方英寸的面积上可多达400亿卤化银晶体。

卤化银晶体有一个特性是在曝光时改变其结构,并和其它晶体结成团块,在胶片上形成潜影, 通过显影后, 潜影便转变为可见的金属银影像。

初学摄影如果能拍摄黑白胶片, 并能学会自己冲洗和放大照片的话, 对理解和把握感光材料的使用特性, 训练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体会光和影的关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选择黑白胶片,可以从胶片主要的三个特性去考虑:1. 感色性,2. 感光度,3. 颗粒性。

黑白胶片的感色性主要分为全色片、正色片、红外片三种基本类型。

全色片对所有可见光的敏感性与人眼对它们的敏感性大致相同,也是普通摄影最常使用的黑白胶片, 在商店里出售的基本上都是全色片,全色片一般简称为“PAN”片, 多数胶片包装上均有标示。

正色片是对除了红色以外的颜色都敏感的一种胶片, 在全色片发明之前, 正色片曾被广泛应用, 但今天只用于特殊目的。

红外片是一种对红外光谱敏感的特殊胶片,红外线人眼是看不见的, 当薄雾阻碍着可见光时, 它能穿过雾气将远景也拍摄清楚。

照相机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照相机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一、照相机的种类
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分类: 1、按胶片规格来分,有135(因使用135胶片而得名)、120(中画幅 120胶卷)照相机及使用页片的大型相机; 2、按取景器结构来分,有旁轴取景相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双镜头 反光照相机和机背式取景照相机; 3、按自动化程度来分,有全机械手动照相机、自动曝光照相机、全自 动照相机等。其他还有一次成像、水下照相机等。 4、数码照相机出现后除了具备以上照相机的特征外其重要的特点是: 数码照相机感光用的是电子感光元器件,而传统相机用的是胶片。我 们现在大多数用的都是数码照相机,伴随着数码照相机的迅猛发展, 数码照相机除了延续传统相机的称谓外,还出现了微单(单电)照相 机,其特点是除去了传统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反光系统,取而代之的 是电子取景器或屏幕直接取景,便于携带。
f16
景深与镜头焦距的关系
景深与焦点的关系
(3)光圈、焦距、物距这三者与景深的关系如下:
• 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 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 物距近,景深小;物距远,景深大。 • 以上三种关系是控制景深的常用的方法。
焦深与景深
(4)名词解释
• 什么是焦深?
• 在被摄主体平面和摄影镜头的位置确定后,为保持 被摄主体所成影像的相对清晰,所容许的感光胶片 (成像器件)向某个方向的纵深位置的离焦量,称 为焦深。
七、结 构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佳能7DII)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佳能7DII)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佳能7DII)
2、设置好“我的菜单”
• 现在马上就来提到这个改变照片风格最明 显的设置!那就是白平衡偏移!
• 必要的注释:此节讲的白平衡偏移是为了 增加拍摄趣味性的。而实际上对于一位摄 影师来说,调节白平衡要忠实还原现场的 色调。所以严格来讲此节通过调节白平衡 来控制画面色调是完全不对的!不过对于 初学者来说,白平衡恰恰是一个能增加照 片趣味性的很好玩的设置点。

(整理)135 中画幅,还是大画幅.

(整理)135 中画幅,还是大画幅.

35mm,中画幅还是大画幅?拉尔斯. 捷尔伯格(瑞典)江少军译对于同一尺寸的照片,用35mm底片制作的放大倍率要远大于用大画幅底片制作的放大倍率。

因此,大多数摄影者都认为后者的成像要比前者锐利的多。

但是,我们的试验结果却证明用35mm底片制作的大幅照片也可以获得同大画幅底片制作的同样锐利的照片,只要你能选择合适的胶片并采用正确的摄影方法。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当使用35mm,中画幅和大画幅底片摄影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影象的透视与画幅大小无关相机内胶片成像的质量取决于镜头的质量和光学构造,以及光衍射定律。

如果用同样的透视来拍摄一个物体,不同画幅(24×36mm,6×6cm,9×12cm)的标准镜头焦距一般接近于底片的对角线长度。

由此得到的透视效果与人眼看到的最接近,画面中物体的远近关系也最真实。

35mm底片的标头焦距一般为50mm,中画幅为80mm,大画幅(9×12cm)大约为150mm。

在我们的对比试验中,被摄物都放在画面的中央,MTF值也是取自照片的中央部分。

同样,被摄物也被摄于底片的中心。

相同的景深我们首先要确定使用多大的景深并由此确定相应的光圈。

对于大画幅底片而言,我们宁肯接受一个锐度稍低的照片而不能容忍一个很多部位模糊的影象。

对于用同样的透视来拍摄一个景物,用大底片就需要一个长焦距的镜头。

在同样的光圈下,长焦距镜头的景深较浅。

因此,为了保证同样的景深,长焦距镜头就必须使用较小的光圈。

如果计算一下,就会发现随着焦距的增加,为保证一定的景深,就要成比例的减小光圈。

大画幅底片所用的150mm焦距是35mm底片所用50mm焦距的三倍。

而使用50mm镜头在光圈8时所得到的景深就等于用150mm镜头在光圈为22时的景深(150÷50=3, 3×f8=f24"f22)。

由于这一原因(可接受的模糊程度即弥撒圆随着底片的尺寸而变化),当使用大底片时,聚焦平面和焦外弥撒圆的锐度差别将增大。

相机画幅的尺寸

相机画幅的尺寸

相机画幅的尺寸从小到大的排列为:
1/2.5英寸→1/2.3英寸→1/1.8英寸→1/1.7英寸→4/3→APS-C→全画幅(135相机或35mm相机)→中画幅(120相机)→大画幅→超大画幅
全画幅相对中画幅和大画幅来说也叫小画幅。

35mm胶卷的感光面积为36 x 24mm
35mm照相机的画幅尺寸为24x36mm,对角线长43.2mm
APS定位于业余消费市场。

和135系统的画幅格式完全不同,共设计了三种底片画幅(H、C、P):
H型是满画幅(30.3×16.6mm),长宽比为16:9;
C型是在满画幅的左右两头各挡去一端,长宽比为3:2(24.9×16.6mm),于135底片同比例;
P型是满幅的上下两边各挡去一条,使画面长宽比例为3:1(30.3×10.1mm),被称为全景模式。

APS感光胶片与传统感光胶片最大的区别在于胶片上不仅涂有感光乳剂,还涂覆有一层透明的磁性介质,它除了具有传统胶片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数码书写能力,利用胶片齿孔边和另一边的条形导轨面积,在拍摄过程中,可以随时将拍摄中的有关数据记录在胶片上,如:焦距、光圈、速度、色温、日期。

有的APS相机还储存有十几种语言,
中画幅是指介于36×24mm的小画幅及4×5英寸的大画幅之间的成像尺寸。

目前,中画幅胶卷相机使用宽度为6cm的120/220胶卷,成像尺寸有6X4.5cm,6X6cm,6X7cm,6X9cm 等。

全画幅、APS画幅、43画幅、中画幅的意思和差异

全画幅、APS画幅、43画幅、中画幅的意思和差异

全画幅、APS画幅、43画幅、中画幅的意思和差异数码相机按档次和画质依次可分为中画幅、单反、单电(有的叫微单)、旁轴、类单反、卡片机等。

在这些相机中,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叫画幅,下面网分享一下全画幅、APS画幅、4/3画幅、中画幅的意思。

先了解下画幅的含义,画幅是从胶片相机时代引入的概念,画幅就是指胶片的尺寸,原来的135相机胶片尺寸是36X24mm,所以引用到数码时代,感光元件(CCD或CMOS)相当于这个尺寸的,叫全画幅。

CCD尺寸越大,成像质量越高。

全画幅、APS画幅、4/3画幅都是相对135相机胶片尺寸(胶卷尺寸36mm x 24mm)胶片的幅面而言的。

中画幅是相对120相机胶片尺寸(4cm*6cm或6cm*6cm)来说的。

全画幅的意思传统的照相机胶卷尺寸为35mm(之所以叫35mm相机是因为相机用的是宽度为35mm的电影胶卷。

后来将这种电影胶卷专门装在暗盒出售,称呼135胶卷,所以35mm相机又叫135相机),35mm为胶卷的宽度(包括齿孔部分),35mm胶卷的感光面积为36 x 24mm。

换算到数码相机,对角长度越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越大。

全画幅是针对传统35mm胶卷的尺寸来说的。

一般的数码单反相机CCD(CCD,英文全称:Charge-coupled Device,中文全称:电荷耦合元件,可以称为CCD图像传感器。

CC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尺寸都比35mm胶卷的尺寸小,全画幅数码单反CCD(或CMOS的感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35mm胶卷的尺寸相同。

在单反数码相机中,比如佳能的EOS-1Ds的CMOS尺寸为36 x 24mm,达到了35mm的面积,所以成像也相对较好,我们就叫全画幅。

APS画幅的意思APS的原意是指“高级摄影系统”(Advanced Photo System),是数码相机普及前的一种过渡产品。

APS胶卷有三种尺寸,C、H、P。

H型是满画幅(30.3×16.6mm)长宽比为16:9,C型是在满画幅的左右两头各挡去一端,是长宽比为3:2,P型是满幅的上下两边挡去个一条,使画面长宽比例为3:1,被称为全景模式APS-C画幅指的就是数码相机的CCD(CMOS)的尺寸与APS的C型画幅大小相仿,大约在25mmX17mm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mm,中画幅还是大画幅?拉尔斯. 捷尔伯格(瑞典)江少军译对于同一尺寸的照片,用35mm底片制作的放大倍率要远大于用大画幅底片制作的放大倍率。

因此,大多数摄影者都认为后者的成像要比前者锐利的多。

但是,我们的试验结果却证明用35mm底片制作的大幅照片也可以获得同大画幅底片制作的同样锐利的照片,只要你能选择合适的胶片并采用正确的摄影方法。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当使用35mm,中画幅和大画幅底片摄影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影象的透视与画幅大小无关相机内胶片成像的质量取决于镜头的质量和光学构造,以及光衍射定律。

如果用同样的透视来拍摄一个物体,不同画幅(24×36mm,6×6cm,9×12cm)的标准镜头焦距一般接近于底片的对角线长度。

由此得到的透视效果与人眼看到的最接近,画面中物体的远近关系也最真实。

35mm底片的标头焦距一般为50mm,中画幅为80mm,大画幅(9×12cm)大约为150mm。

在我们的对比试验中,被摄物都放在画面的中央,MTF值也是取自照片的中央部分。

同样,被摄物也被摄于底片的中心。

相同的景深我们首先要确定使用多大的景深并由此确定相应的光圈。

对于大画幅底片而言,我们宁肯接受一个锐度稍低的照片而不能容忍一个很多部位模糊的影象。

对于用同样的透视来拍摄一个景物,用大底片就需要一个长焦距的镜头。

在同样的光圈下,长焦距镜头的景深较浅。

因此,为了保证同样的景深,长焦距镜头就必须使用较小的光圈。

如果计算一下,就会发现随着焦距的增加,为保证一定的景深,就要成比例的减小光圈。

大画幅底片所用的150mm焦距是35mm底片所用50mm焦距的三倍。

而使用50mm镜头在光圈8时所得到的景深就等于用150mm 镜头在光圈为22时的景深(150÷50=3, 3×f8=f24"f22)。

由于这一原因(可接受的模糊程度即弥撒圆随着底片的尺寸而变化),当使用大底片时,聚焦平面和焦外弥撒圆的锐度差别将增大。

如果要求底片有更高的性能,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减小光圈。

在我们的试验中,我们取6×6画幅的光圈比35mm画幅减少两级,9×12画幅的光圈比35mm画幅减少四级。

例如:35mm时光圈取f5.6,中画幅则取f11,大画幅就取f22。

评估方法1、镜头在试验光圈下的MTF值,我们在瑞典的Gothenburg用哈苏的MTF 设备来测定。

2、不同胶片的MTF值,我们采用了胶片制造商提供的数据,并假定这些曲线是可靠的,并认为其标准生产工艺可以保证同样的胶片质量。

3、利用镜头和胶片的MTF值,计算出缩小光圈后镜头和胶片共同作用下的MTF值。

4、最后采用三种画幅,两种胶片以及对于不同画幅镜头的适当的光圈(保持相同景深),拍摄并用显微镜来检验照片成像的锐度。

镜头的MTF值在试验中,我们选用了卡尔. 蔡司. 普拉那T*50/1.4镜头用于35mm底片,卡尔. 蔡司. 普拉那80/2.8(哈苏用)镜头用于6×6cm底片,罗敦斯托克. 斯罗纳150/5.6用于9×12cm底片。

对于上述镜头,我们分别采用下列不同的光圈值测量其MTF值。

T*50/1.4取f2.8和f5.6,普拉那80/2.8取f5.6和f11,斯罗纳150/5.6取f11和f22。

在图表中,我们也考虑到三种画幅的底片放大率的不同。

因此图表中的MTF 值对35mm底片取线频值为0,10,20,30,40和50线对/毫米,对6×6底片取0,6,12,18,24和30线对/毫米,对9×12底片取0,3,5,8,11和14线对/毫米。

要想得到较大景深,就必须把光圈减到很小。

此时镜头的成像主要受制于光的衍射。

一般说来,镜头的焦距越长,用的光圈越小,光线的衍射就越严重,成像的锐度也就越差。

然而,由于底片较大,制作同样尺寸的照片时放大倍数可以减少,这就补偿了锐度的损失。

图1中的曲线几乎都互相重合了。

这里三个镜头的光圈分别取f5.6,f11,f22。

图2中斯罗纳 150/5,6: 实线. 蔡司. 普拉那 80/2,8: 虚线. Contax 普拉那50/1,4: 点线.对于浅景深和较大的光圈,我们注意到大画幅底片的优势。

因为镜头在大光圈时不受光的衍射的限制(但仍受到光学构造的限制),35mm画幅此时就处于较大的劣势。

但是,当要求大景深时,不同画幅之间的差别就减小了。

上面提到的35mm 底片取f5.6(6×6cm取f11,9×12cm取f22)时,他们之间的差别就不明显了。

我们得出这些结论暂时还没有涉及到胶片的影响。

胶片的MTF值多数的胶片制造商都对他们的产品提供繁多的数据表单。

里面有很多似乎是无法理解的不必要的图表。

但是对专家说来,这是很好的信息来源。

这些数据表单中有胶片的MTF图表。

这些图表使人想起了镜头的MTF图表中,MTF值是线频(Line frequency)的函数。

他们的最大区别是胶片的MTF值在较低的线频下有时会超过100%,所以对比度有时会大于被摄物的实际对比度。

在线频为0(即单色表面)MTF值总是100%,之后随着线频的增加,胶片的MTF值会超过100%,直至到达某一线频时又回到100%。

此后,随着线频的增加,MTF值又开始逐渐下降。

不同的胶片有着不同的MTF值。

作为一个规律,黑白胶片比彩色胶片的MTF 值高,这是因为黑白胶片只有一层感光层。

同样,也可以部分的说低速胶片比高速胶片的MTF值高(拿现代颗粒技术设计的高速胶片通常比过去生产的低速胶片的MTF值高)。

我们以柯达的Tri-X和T-Max为例。

T-Max400的MTF值在0~35线对/毫米时为100%,在100线对/毫米时仍为50%,而Tri-X的对应值为0~18线对/毫米时为100%,在100线对/毫米时只有30%。

T-Max100甚至比 T-Max400更好。

在0~50线对/毫米时为100%,在100线对/毫米时MTF值达到了65%。

拿彩色反转片与黑白片比较的结果更为有趣。

在彩色反转片中锐度很高的富士Velvia(ISO=50)在0~25线对/毫米时为100%,在100线对/毫米时其MTF值甚至降到了15%。

这说明彩色胶片在锐度方面是无法同T-Max胶片抗衡的。

从这些规律来看,很容易理解在追求锐度时胶片的选择是多么重要的因素。

一个低档镜头使用锐利的胶片只能得到一个低质的照片,而最好的镜头使用低档的胶片也无法显示镜头优良的性能。

只有根据MTF图表并选择合适的胶片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镜头胶片的组合MTF值我们试验的下一步是对三种画幅选择镜头和胶片的组合。

我们测量了各种组合的MTF值。

用Tri-X胶片不同画幅的锐度差别是很明显的(见图3,4)。

因为我们没必要把大画幅底片放大很多倍,Tri-X胶片就可以体现出其在低线频时的优势。

此时对于较小的底片就处于高线频和低MTF值的区域,在大光圈时的差别就很明显了。

35mm底片已无法再现物体的细节。

中画幅底片此时要好的多,而大画幅底片则效果最好。

这就是通常我们认为的不同画幅底片产生的效果差别。

而当我们在相机中装上T-Max底片时,我们来看看将会发生什么使人惊异的情况。

解像率的差别并不大(见图5,6)。

如果再要求较大的景深(镜头的光圈减小),再加上35mm画幅因光圈大了四级使得快门速度提高四级的影响,则几乎就不存在差别了。

如果光圈再增大一些,解像率的差别会有所增大,但仍然是很轻微的。

依尔福不提供他们胶片的MTF值,但估计Delta 100的解像率还要更好一些。

实际试验理论和数据是一回事,实际拍摄又是一回事。

我们当然想看看真实情况将会怎样。

为简化实际拍摄的评估,我们选择了拍摄专用试验标板。

照相机被架在三脚架上,并进行仔细对焦。

快门是由自拍装置或快门线释放。

拍摄结果由显微镜检验。

35mm底片被放大到56倍,中画幅底片被放大到35倍,大画幅底片则被放大到17.5倍。

任何尺寸上的差别都在扫描过程中被纠正。

结果是令人吃惊的。

也许人们会希望理论和实践应该吻合,但这一次我们却认为他们之间应该有些差别,哪怕很微小。

老实讲我们当时并不认为柯达公司提供的T-Max 100胶片的MTF值是准确的。

同一胶片不可能在不同画幅相机的锐度是相同的。

但这一次我们错了。

T-Max 100的确证当我们看到分类并印在图表上的结果时,第一印象就是T-Max胶片比Tri -X胶片更明锐,这是正常的。

使人惊奇的倒是小画幅和大画幅的差别竟是非常的明显。

而35mm相机使用T-Max胶片要比35mm相机使用Tri-X胶片明锐得多。

对于都是大画幅的底片,一眼很难说出使用Tri-X和T-Max的差别。

而对于都使用T-Max 100胶片的不同画幅间的锐度差别却很小(有差别,却不明显)。

相反,我们对大画幅的结果却非常失望,确实比小底片好不了多少。

另一点使人吃惊的是,用于35mm相机的T-Max 100胶片的成像锐度竟然比大画幅相机的Tri-X胶片还好。

没人以前能想到这一点。

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用小画幅底片拍摄,要使用非常锐利的镜头,把相机牢固地架在三角架上并使用一根好的快门线。

不能只用一只手随便拍摄。

可以想想,大画幅相机不都是这样拍摄的吗。

所以,正确地使用35mm相机拍摄,其结果是可以与大画幅媲美的。

我们的实验标板是用支于三脚架上的相机,用快门线或自拍装置拍摄的。

底片在尼康显微镜下被放大。

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影象为120mm宽,此时35mm底片被放大75倍。

1) 35mm 相机使用普拉那50/1.4镜头,光圈置于f5.6,用Tri -X 胶片拍摄的影象毫无可夸赞之处。

2) 哈苏相机使用普拉那80/2.8镜头,光圈置于f11,用Tri -X 胶片拍摄的影象大大好于35mm相机。

3) 大画幅相机使用斯罗那150/5.6镜头,光圈置于f22,用Tri-X胶片拍摄的影象比哈苏还好。

4) 改用T-Max 100胶片。

35mm康太时相机配普拉那50/1.4镜头,光圈置于f5.6,成像似乎比9×12cm,f11时的成像还好。

大画幅镜头在光圈减小到f22时并无明显的锐度损失。

只有在小于f22以后锐度才明显降低。

35mm相机在f2.8时锐度比f5.6时略低。

当然,在颗粒度方面,两者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35mm相机的颗粒度要明显大于大画幅相机,这就是人们日常的感觉。

5) 6 x 6普拉那 80/2.8 光圈 f11 胶片 T-MAX 100.6) 9 x 12斯罗那 150/5.6 光圈 f22 胶片 T-MAX 100. 这个成像是最清晰的.但不同于35 mm 的是suprisingly small.7) 斯罗那镜头用 T-MAX 100 拍摄,将最小的3个区域放大后的结果.使用35mm相机要吸收使用大画幅相机的经验许多钟情于大画幅相机的读者对本文的反响是"我还是认为大画幅相机好",这是因为他们总是能用大画幅相机拍出好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