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获奖项目名单-高等教育类成果奖名单
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历年获奖名单

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历年获奖名单一、前言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是我国教育界的最高奖项之一,每年评选出一批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学校、教师和教育项目。
获奖名单不仅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鼓励。
本文将从历年获奖名单出发,探讨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特点和影响。
二、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设立和意义1. 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设立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于1986年设立,旨在表彰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学校、教师和项目。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标准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全国各级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激励自己、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奖项。
2. 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意义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设立对于激励教育界的创新和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获奖名单的发布,不仅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树立榜样,更可以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改进现行教育政策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参考。
三、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历年获奖名单的特点观察历年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获奖名单,我们可以发现几个特点:1. 区域分布广泛获奖名单涵盖了全国各个省市,涉及到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地区,各种类型的学校和教育教学项目。
这体现了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公正公平性,也表明了我国教育教学成果的均衡发展。
2. 类别丰富多样获奖名单包括了教学成果奖、教材奖、课程奖、教育科研奖等多个类别,既有个人奖项,也有集体奖项。
这样丰富多样的类别设置,能够更好地激发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活力,也能更好地宣传和推广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
3. 实用性强获奖名单涵盖了各个教育阶段和各个学科领域,所涉及的项目和成果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这些获奖的教学案例、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四、个人对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理解和观点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作为我国教育界的最高奖项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我个人认为,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标准和程序应该更加透明公正,更加贴近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性成长。
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评选结果

2013JSJG044 艺术类学科优质资源云平台建设与管理研究 2013JSJG045 2013JSJG046 2013JSJG047 2013JSJG048 2013JSJG049 2013JSJG050 2013JSJG051 2013JSJG052 基于POCIB互动网络平台的国际贸易专业人 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高校课程再造研究—— 以审计学专业本科教育课程为例 面向多专业的电子设计与制造实训中心运行 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校企共建开放式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研究与 实践 基于“三重螺旋”模型的软件类“卓越计划” 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实施“卓越计划”模 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协同培养的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与实践 卓越教师成长的支持性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 构建
2013JSJG022
南京工业大学、江 6-9 苏经贸职业技术学 张进明 薛茂云 重点项目 院 于锋 蒋荣立 崔宝同 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
2013JSJG023 2013JSJG024 2013JSJG025 2013JSJG026
基于药学核心课程群的跨学科并行式PBL教学 1-3 中国药科大学 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能源矿业类高校“理工融合”型应用化学专 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 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与学习支持 系统建设研究 生物工程国际化视野“卓越工程师”实践教 学模式探索 2-6 中国矿业大学 10 江南大学
赵炳起
重中之重
2013JSJG009
借鉴SGAVE项目教育理念探索卓越技术技能 型人才培养模式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1-4 、南京交通职业技 冯渊 高进军 术学院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 技术学院、南京工 2-1 业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 学院等 6-6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 学院
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历年获奖名单

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历年获奖名单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历年获奖名单1. 引言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是我国教育系统的最高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对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团队和学校。
自1985年设立以来,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已经评选出了一大批在教育教学领域具有卓越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本文将综述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历年的获奖名单,并对其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2. 发展历程与评选标准自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设立以来,评选标准和评审方式有所变化和完善。
最初的评选主要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评选标准逐渐扩展到教育理论研究、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师资培养等多个方面。
评审过程也更加科学化和专业化,引入了专家评审、实地考察和学术论证等环节。
3. 历年获奖名单回顾3.1 1985-1995年获奖名单在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最初的十年,获奖作品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如小学和中学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研究等。
这些获奖项目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3.2 1995-2005年获奖名单进入1995年后,高等教育领域的获奖项目逐渐增加。
大学课程的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及教师发展计划的实施成为获奖项目的重要内容。
这些获奖项目反映了高等教育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视。
3.3 2005-2015年获奖名单在2005年至2015年的十年间,教育信息化成为获奖项目的一大亮点。
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方向的项目获得了高度评价。
这些项目不仅解决了教育资源不均衡和教学效果不稳定的问题,还推动了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创新。
3.4 2015年至今的获奖名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关注全人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项目受到了重视。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获奖项目的重要内容。
倡导开放教育、跨学科教育、国际交流等也成为一些项目的关注点。
4. 典型案例分析4.1 基础教育方向:某中学的教学模式创新某中学在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中获奖的项目是他们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
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奖拟获奖成果名单

施丽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吴昀、姚雯文、石妍、华黎群、周丽萍 王晓力 王保强、王银行
无锡市连元街小学
无锡市教育局 无锡市教育局
无锡市侨谊幼儿园 邳州市运平路小学 新沂市第一中学 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 常州市清潭中学 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
无锡市教育局 徐州市教育局 徐州市教育局 常州市教育局 常州市教育局 常州市教育局 苏州市教育局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我美丽,因为我思想——高中作文教程 智性语文——让课堂变得智慧而灵动 共生与差异:为学生个性彰显而教 成长教育课程论 高中物理分层拓展实验教学研究 爱就开心——我的教育主张和实践探索 普通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构成与评价研究
宋旭峰、冯大生、刘自团、彭华安、张晓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霞 倪娟、沈健、马斌、孟献华、李广洲 汪霞、崔军、孙俊华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南京大学
郑家茂、熊宏齐、张继文、邱文教、潘晓 东南大学 卉 曹福亮 喻平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15 16 17 18 19 20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中的理论者与实践者
序号 1 2 3 4 社会情境活动课程 基于幼儿个性化发展多元解读“娃娃情趣日记”实践研究 优化与导学案匹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结构 走向积极的学校生活 成果名称 常虹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幼儿园 孙学东 凌红 江苏省锡山高中实验学校 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 主要完成人 第一完成人工作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推荐申报单位 南京市教育局 南京市教育局 无锡市教育局 无锡市教育局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模式的研 汤仁仙、尤红娟、刘晓梅、郑葵阳、付琳 徐州医科大学 究与实践 琳 新建本科院校土建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殷惠光、王冬冬、姜慧、杨捷、上官敬芝 徐州工程学院 承传与超越: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的临床教学改革实践 张忠华 于习法 江苏大学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2013全国技工院校教学成果 教案获奖名单

张小梅
认识半导体二极管
江西省
江西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26
周丽琴
生存与发展
江西省
江西技师学院
27
陆伟峰
直角三角形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
山东省
青岛市技师学院
28
马岩
WORD图文混排
山东省
山东山推技工学校
29
盛云云
薛金儒
Illustrator绘制不规则图形
山东省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
30
王春霞
阀门
山东省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技校
青岛市技师学院
86
李娜
商品交换和消费
山东省
青岛市海洋技师学院
87
蒋伟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山东省
鲁中高级技工学校
88
史敬敏
球头零件加工
山东省
济宁技师学院
89
宫宪惠
攻螺纹
山东省
山东省诸城市高级技工学校
90
尹琳琳
中国建筑艺术欣赏
山东省
鲁中高级技工学校
91
高香
旗袍的演变
河北省机电工程技师学院
17
许国强
凸轮机构概述
河北省
河北省机电工程技师学院
18
李朝宏
聚焦货币
河北省
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19
肖景秀
金属的晶体结构
河北省
河北省秦皇岛市技师学院
20
赵斯力根
汽车整车认知
河北省
承德技师学院
21
王亚莲
组合体视图
河北省
承德技师学院
22
杜海洋
第四届江苏省教育科研成果奖名单

高子阳 钱澜 吴刘芳等 张艳等 管建刚 郭学萍 戴铜 李传庚 万代红等 蔡小平等 李继东 陈士文 闫勤 孙双金 戚韵东 韩燕清 陆娴敏 章丽等
让100%的学生热爱汉字、喜欢读写的实践研究 文化融合与重构: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从“托管农村学校”到“名校+新 校的一体化管理” 成长搭上幸福的列车 自主习得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指向写作”的阅读课 小学创意写作课程开发的校本研究 学校,一个让人幸福的地方 儿童创新思维求索论 “儿童成长支持计划”的实践研究 友善用脑,让教与学更科学 游戏与小学语文教学 “字纸篓”中的智慧数学 小研究学习 情智教育:我的教育主张 快乐做主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 构建具有“诗意儿童文化”特色的学校课程的实践研究 三叶草的故事—一个园长的教育管理旅程 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丛书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理论创新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马卫兴 张荣胜等 殷树凤 崔志钰 杨帅等 陈向阳 张德超 申瑞杰等 单永 孙朝平等 肖林元等 朱光成 顾长明等 冯卫东 胡春娜 周海青等 胡唐明 卢国华 顾维红 张必忠等 陶锡泉 杨培明 许芹等 柳袁照等 苗颖 束晓霞 张剑澜 曹勇军 袁爱国 张元贵 李峰 刘恩樵 袁卫星
以化学为基础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教研视野下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以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三业三争”办学模式指导下的课程建设成果之一、之二 基于中职生错位发展的教学实践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三重融合教育体系探索 走向澄明之境——技术教育的哲学视域 新课程引领下促进教师教学习性改变的区域实践研究 依托自学考试构建中职教育第三方评价体系 基于高中课程基地的综合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基于标准的循环-差异教学指南 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区域实践模式 “主题课例式研训结合”的区域教研文化建设研究 小学科学“做中学”项目研究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策略与行为诊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序列化构建与实施 主体参与理念下中学地理“主题学习”教学实践 基于窄式阅读与项目研究的英语学习方法 高中生生涯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究 互动·和谐·共生——中学生态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 普通高中实施技术教育实践研究 以美育重构校园生活的实践探索 资优教育“丰富教学模式”的本土化研究 “诗性教育”系列论文 乡土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 从观念到行动: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研究 高中艺术类学生艺术差异教学研究 生活化语文的实践探索 基于教学品质提升的“境界语文”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术型高中担当教育模式的整体建构 健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大陆与台湾初中语文比较研究 班会18课:利用班队活动开展生命教育的创新实践
第六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公示名单

推荐国家
61
高职财会类专业"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潘上永、孔德兰、李华、施金影、章七根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兴业银行杭州分行、浙江正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教育学
62
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项目课程整体改革与实践
王琦、方华、何惠珍、陶再平、谢峰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教育学
63
“三方联动、三位合一”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
管理学
推荐国家
10
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与环境复合型人才培养新体系
岑可法、高 翔、胡亚才、俞自涛、陈 炯、金 滔、倪明江、骆仲泱、冯晓露、邱坤瓒、陈惠玲
浙江大学
工学
推荐国家
11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
陈德人、李 琪、吕廷杰、陈 进、王 东、刘 渊、胡 桃、华 迎、魏修建、冯 雁
附件:
第六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公示名单
省级一等奖(80项)
序号
推荐成果名称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成果科类
备注
1
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与实践生物系统工程专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应义斌、王剑平、何 勇、邬小撑、郭亚芳
浙江大学
工学
推荐国家
2
工程型、国际化的计算机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汪建云、潘芝梅、佘德松、陈茂铨、李升阳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农学
推荐国家
78
根植行业 深化合作 促进高职安全防范技术专业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林秀杰、付萍、高福友、王淑萍、孙宏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法学
推荐国家
79
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申请项目公示名单(5月2日更新)

蒋晓曙 王树锋 宗蕴璋 干为民 刘春节 彭银年 陈秀珍 李玲玲 顾卫杰 段来根 张波 胡剑虹
赵风华、代国忠、刘爱华、李书进
常州工学院
王文琴、徐煜明、曹中心、李亦飞、费 贤举、蒋巍
常州工学院
李菼、丁兆国、张忠
常州工学院
杨小斌、蒋晓曙、余辉
常州工学院
干为民、刘天军、金卫东、沈洪雷、房 汝建、金祥曙
常州工学院
陈志伟
( 高职院校“内园外站”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曹根基
奖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
究和实践
郝超
果 高职院校“四季活动引领,教学咨询并进”心理健康教育模 成 式的研究与实践
吉梅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三轴三层”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学 与实践
王继水
教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黄天民 庞杰
吴云飞 梅国英 费小平、徐畅、孙淑萍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公示 “1+2”型高职电气类人才“OPC”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秦益霖 王其红 张志柏 李晴
朱敏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目 《可编程逻辑器件开发应用》课程改革与实践
聂章龙 陶洪
张静
吕勇
王璐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东南大学
张宇、王进科、黄雷、吕晓迎、钱卫平 、林海音
东南大学
陈淑梅、邱斌、陈良华、任凤慧、李东 、邵军
东南大学
蒋玉俊、张靖
东南大学
吴之昕、郭锋萍、刘蓉、杨茂霞、邹长 征、石玲
东南大学
陈学武、陈怡、胡伍生、陆建、黄侨、 高英、张航
东南大学
5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吴勉华 尤启冬 程纯
2 文庠 林生 王志伟
成果主要完成人 3 4 张宗明 狄斌 汤乐民
1 第5及其以后 王明强、刘嵚、顾 陈仁寿 一煌、殷忠勇、张 南京中医药大学 宏如 刘晓东 李志裕、丁启龙 桑爱民、李敏、周 朱健华 峰、咸华、沈卫星 、吕广明 胡桂兰、赵观兵、 陈文娟 张怀胜、谭成、杨 道建、徐占东 周佑勇、杜静、陆 郭正兴 惠民、黄有亮、刘 家彬、陆彦 顾玉军、王风华、 管秋梅 傅淑霞、顾晓洁、 赵扬 王唯、张亚权、邵 进、施林淼、沈群 赵志宏 、蔡颖蔚、沈志成 、董婷 夏镇波、万健、方 杨旺生 鹏、宗良纲、李俊 龙 李玉倩、唐加山、 徐小龙 陈晓波、俞莹 方云 沈贵鹏 吴洪贵、江玲、丁 王义宏 天明、姚炜 张好明 赵一标 陈伟、张小红、钱 程载和 晓忠、蔡建军 何时剑、喻步贤、 刘永利 杨新春 中国药科大学 南通大学
第 2 页,共 3 页,高等教育特等奖
Hale Waihona Puke 序号 37 38 39 40推荐成果名称 高职“工学研融合”培养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 才的创新与实践 基于“生产业态”的高职艺术类共享创新平台的 构建与实践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3T”模式的实践 与探索 高职院校“内园外站”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研究 与实践
李玮、李耀中、姜 杜存臣 淑华、赵明、邱国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仙、王彩霞 刘江、段来根、裴 彭银年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智民
第 3 页,共 3 页,高等教育特等奖
2013年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建议名单(共40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推荐成果名称 社会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为社会建设培养复合型 创新性人才 “三维式”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推进新时期教师教育实体化、高端化、一体化改 革,打造教育家成长摇篮 协同创新:卓越教师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研究型大学中文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 途径实践 大气科学学科建设与现代气象一流人才培养 激发兴趣、夯实基础、培养素质、提升能力—— 大学数理力基础教学新模式 以问题求解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 重构与实践 优质教学资源协同创新构建高素质化学人才培养 平台 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工程创新项目教学的研究与 实践 基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探索与实践 面向航空先进制造技术的机械工程专业培养体系 改革与实践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全过程创新培养体系” 建设与实践 面向行业需求,引领专业发展,培养一流水利水 电人才的创新与实践 食品学科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 实践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优势学科的环境类人才 培养创新与实践 基于“链式理论”的园林专业系列教材建设(教 材) 1 周晓虹 焦新安 宋永忠 方忠 李霄翔 丁帆 闵锦忠 2 彭华民 胡效亚 潘百齐 成果主要完成人 3 4 成伯清 贡福海 张连红 第5及其以后 南京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1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2 第3及其以后 风笑天 翟学伟 张清 郭宁生 李学农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2
第3及其以后
22
梅强
毛翠云
郭龙建
江苏大学
23
李启明
成虎
沈杰
东南大学
24
胡仁杰
堵国樑
黄慧春
东南大学
25
陈骏
谈哲敏
陈建群
南京大学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胡锋 杨震 冯骉 薛茂云 王应海 戴勇 俞宁 周大农 施祝斌 张旭翔 陆正清
王恬 杨立军 李华钟 钱廷仙 李红益 周桂瑾 盛定高 袁锋 沈苏海 杜庆波 朱斌
章定国 陶先平 薛怀国 黄晓华 李扬 陈蔚芳 赵跃民 顾圣平 王周平 陆光华 张青萍
李相银 袁春风 刁国旺 宗士增 张炎平 郭宇 匡亚莉 沈长松 向琪 李轶 赵兵
陈耀登、王黎娟、 卢楚翰、段明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许蔚萍 谢玉树、赵培标、 许春根 邓开明、徐志洪、 南京理工大学 陈萍 武港山 赵建华 颜朝国 吴星 南京大学 扬州大学
欧阳文珍 代建军 陈美华 徐兴无 徐海明 朱善华 武秀成 李忠贤
魏本亚 王树良 江苏师范大学 吴之昕、郭锋萍、 郑玉琪 刘蓉、杨茂霞、邹 东南大学 长征、石玲 董晓 王骥 刘重喜 南京大学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杨孝平 陈道蓄 胡效亚 徐建成 黄学良 朱如鹏 何亚群 顾冲时 陈卫 王超 王浩
王良桂、祝遵凌、 南京林业大学 严军、李静、邱冰
第 1 页,共 3 页,高等教育特等奖
序号 19 20 21
推荐成果名称 传承与创新:彰显中医文化特质的院校教育模式 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性药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国家药学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创新成果 基于临床技能培养的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与创新 实践 “塔式”立体化中小企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与实践 现代工程管理人才“一体两翼”型专业核心能力 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创新体系、精选内容、优化模式,突出自主研学 的电工电子实践课程改革 多元化培养 个性化发展:南京大学“三三制” 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农科院校“一主两翼”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 构与实践 “学”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 践 强化特色 创新机制 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依托园区,高职商贸类专业 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模 式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三创”实践教学体系实践与探索 高职实训基地KR-POOL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校企联动、人才共育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创新与实践 校企共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高技能人才资源共享 培养平台的实践与探索 以“示范引领”为目标的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 建设研究与实践 共建基于利益捆绑的资源协同体,探索校企联合 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新模式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 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胡燕 郑宝玉 崔宝同 沈跃云 徐兵 陈玉平 徐善状 蒋新萍 孙自力 徐胤莉 韩秋敏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江南大学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富 准 精 密 模 具 (淮 安)有限公司 江苏常发实业集团 王荣兴 罗广思、谈乃成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有限公司 乔红宇、袁健、徐 南京远洋运输股份 朱永祥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传光 有限公司 阴法明 闫之烨 黄亚东 王传荣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1 臧大存 项建华 颜惠庚 曹根基
2 何正东 赵玲珍 李弘 郝超
成果主要完成人 3 4 杭瑞友 顾明智 赵昊昱 蒋庆斌
1 第5及其以后 张力、朱其志、张 葛竹兴 玲、董海燕、唐现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文 庄立新 丁学华、庄三舵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2
第3及其以后
常州科教城现代工 业中心
鞠晨鸣、申小平、 居里锴 王辉、李鹏飞、刘 南京理工大学 东升、缪莹莹 林明耀 蒋玉俊、张靖 陈富林 安鲁陵、朱永伟 段晨龙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海锋、叶璀玲、 中国矿业大学 贺靖峰 陈菁、胡明、刘晓 蔡付林 青、王玲玲、王润 河海大学 英、刘永强、周澄 周鹏 王立 江南大学 河海大学
王沛芳 陈卫 唐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