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集成运算放大器习题集答案

合集下载

集成运算放大器习题解答

集成运算放大器习题解答

第1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习题解答1.1 在图P1.1所示的电路中,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增益A 是有限的,Ω=M R 11,Ω=K R 12。

当V v i 0.4=时,测得输出电压为V v o 0.4=,则该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增益A 为多少?iv o图P1.1解:V v R R R v i 100144101010633212=⨯+=+=+,100110014400===-=+-+v v v v v A 1.2 假设图P1.2所示电路中的运算放大器都是理想的,试求每个电路的电压增益iov v G =,输入阻抗i R 及输出阻抗o R 。

(a)iv oΩK 100(b)iv ΩK 100(c)iv ΩK 100(e)iv (d)iv ΩK 100(f)iv ΩK 100图P1.2解: (a )01010=Ω=-=O i R K R G ,, (b )01010=Ω=-=O i R K R G ,,(c )01010=Ω=-=O i R K R G ,,(d )00==-∞=O i R R G ,, (e )0100=Ω==O i R K R G ,, (f )Ω=Ω=-=501010O i R K R G ,,1.3有一个理想运算放大器及三个ΩK 10电阻,利用串并联组合可以得到最大的电压增益G (非无限)为多少?此时对应的输入阻抗为多少?最小的电压增益G (非零)为多少?此时对应的输入阻抗为多少?要求画出相应的电路。

解:最大的电压增益可以采用同相放大器形式,如下图(a ),其电压增益为3,对应的输入阻抗为无穷大;最小的电压增益可以采用反相放大器形式,如下图(b ),其电压增益为0.5,对应的输入阻抗为ΩK 10或ΩK 5;i v iv ΩK 101.4一个理想运算放大器与电阻1R 、2R 组成反相放大器,其中1R 为输入回路电阻,2R 为闭合环路电阻。

试问在下列情况下放大器的闭环增益为多少? (a )Ω=K R 101,Ω=K R 502(b) Ω=K R 101,Ω=K R 52(c) Ω=K R 1001,Ω=M R 12 (d) Ω=K R 101,Ω=K R 12解:因为其增益为12R R G -=,则有:(a) 5-=G ,(b) 5.0-=G , (c) 10-=G ,(d)1.0-=G ,1.5 设计一个反相运算放大电路,要求放大器的闭环增益为V V 5-,使用的总电阻为ΩK 120。

电子技术基础 第2版 习题答案作者 陈振源 褚丽歆 褚老师习题答案.docx

电子技术基础 第2版 习题答案作者 陈振源 褚丽歆 褚老师习题答案.docx

思考与练习答案第1章半导体器件一、填空题1.过热烧毁击穿2.单向导电性3.放大区截止区饱和区放大区4.发射结集电结放大区截止区饱和区5.100 2.5mA6.正偏反偏7.几~几十1.5〜3V8.光电反偏9.放大10.100 4mA11.集电极发射极12.⑴集电基发射(2)50 ⑶PNP13.电压电场效应14.结绝缘栅15.源极漏极16.控制极触发P N栅极反向维持二、选择题1. B2.B3.B A4.B5.C6.C7.A8. B9. B 10. B 11.B 12.C A B三、综合题1.图(a)“Ao = 6V;图(b)”Ao = 0V;图(C)U A0=12V;图(d)U A0=-6V2,两只稳压值不等的稳压管串联使用,有4种接法,结果分别为13. 5V、6. 7V、8. 2V、1.4V;两只稳压值不等的稳压管并联使用,有4种接法,只是得到的稳压值只有两种,结果为6V 和0. 7V;四、实训题1.答:⑴黑笔接的是万用表内部电源的正极,红笔接的是万用表内部电源的负极。

在万用表测得的阻值小的情况下,说明此时二极管外加的电压是正向电压(正向偏置),所以黑笔(电源正极)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红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

⑵若将红、黑笔对调后,万用表指示的方向与⑴相反,即阻值很大,近似为无穷大。

(3)如正向、反向电阻值均为无穷大,二极管内部为断路。

(4)如正向、反向电阻值均为零,二极管内部短路。

(5)如正向和反向电阻值接近,说明此时二极管已不具有单向导电的性能。

2.答:⑴基极 (2)基极NPN 型PNP 型第2章 三极管放大电路一、填空题1.静态 Q /BQ /CQ U BEQ U CEQ2.动态 输入信号 电源直流交流3.不失真地放大输入信号4.开路 短路 短路5.基极 射极 集电极6.相反7,同 减小 低提高8.截止失真减小饱和失真增大输入信号过大 9.截止饱和R B10.集电 共集电极11. 1电压 电流和功率 相同 12.共射组态 共集组态 共射组态 13.阻容耦合 变压器耦合直接耦合14.减小增大 15. 30 P A 3mA16. (1) 48u A,2.4mA, 5.2V,放大(2) 1000uA,50mA, 0V,饱和 (3) 10 V, 截止二、选择题1. C2. B3.B4. B5. A C6. C四、实训题 1.答: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CQ 时,应选择万用表的电流挡位(具体挡位应根据被测电 路的参数来选择),将万用表串联接在电路中。

集成运算放大器原理及应用(含习题)

集成运算放大器原理及应用(含习题)

集成运算放大器原理及应用将电路的元器件和连线制作在同一硅片上,制成了集成电路。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日益完善,目前已能将数以千万计的元器件集成在一片面积只有几十平方毫米的硅片上。

按照集成度(每一片硅片中所含元器件数)的高低,将集成电路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简称SSI) ,中规模集成电路(简称MSI), 大规模集成电路(简称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运算放大器实质上是高增益的直接耦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是集成电路的一种,简称集成运放,它常用于各种模拟信号的运算,例如比例运算、微分运算、积分运算等,由于它的高性能、低价位,在模拟信号处理和发生电路中几乎完全取代了分立元件放大电路。

集成运放的应用是重点要掌握的内容,此外,本章也介绍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特点与选择方法。

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1. 集成运放的结构与符号1. 结构集成运放一般由4部分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142图1 集成运放结构方框图其中:输入级常用双端输入的差动放大电路组成,一般要求输入电阻高,差摸放大倍数大,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强,静态电流小,输入级的好坏直接影响运放的输入电阻、共模抑制比等参数。

中间级是一个高放大倍数的放大器,常用多级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组成,该级的放大倍数可达数千乃数万倍。

输出级具有输出电压线性范围宽、输出电阻小的特点,常用互补对称输出电路。

偏置电路向各级提供静态工作点,一般采用电流源电路组成。

2. 特点:○1硅片上不能制作大容量电容,所以集成运放均采用直接耦合方式。

○2运放中大量采用差动放大电路和恒流源电路,这些电路可以抑制漂移和稳定工作点。

○3电路设计过程中注重电路的性能,而不在乎元件的多一个和少一个○4用有源元件代替大阻值的电阻○5常用符合复合晶体管代替单个晶体管,以使运放性能最好3. 集成运放的符号从运放的结构可知,运放具有两个输入端v P和v N和一个输出端v O,这两个输入端一个称为同相端,另一个称为反相端,这里同相和反相只是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若输入正电压从同相端输入,则输出端输出正的输出电压,若输入正电压从反相端输入,则输出端输出负的输出电压。

(完整版)集成运算放大器练习题

(完整版)集成运算放大器练习题
( )
A -100 mvB100mvC 10 mvD -10 mv
5、 加法器,R1= Rf=R2=R3=10K,输入电压W=10 mv,V2=20 mv,
三、画图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画出一个电压放大倍数为-10,反馈电阻为100K的运算放大电路
2、集成运放组成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i=10KQ,Rf=100KQ,vi=0.6V,求输出电
5、 负反馈放大电路由和两部分组成。
6、 电压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7、 理想运放的两个重要的结论是和。
&负反馈能使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使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展宽,使输出信号波形的非线性失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理想运放的两个重要结论是()
A虚断VI+=VI-,虚短i l+=il- B虚断VI+=VI-=O,虚短i l+=il-=O
4、图中:Ai、A、A均为理想运效,Ui,U2,U3为已知电压,试求
(1)Uo1
(2)Uo2
(3)Uo
5R
o
6.求图8中运放电路的输出电压Vo?
7.求图9中运放电路的输出电压Voi、V02和Vo?
图9
压VO和平衡电阻R2的大小及电压放大倍数Avf
(1)已知某减法电路如图所示,Ri= R2= R3= Rf=5KQ,Vii=10mV,Vi2=30mV,求
输出电压vo和电压放大倍数Avf
(2)已知某加法电路如图所示,R1= R2= R3= 10KQ,Rf=20KQ,Vi1=0.6V,Vi2=—
0.8V,Vi3=1.2V,求输出电压vo和电压放大倍数Avf
C虚断VI+=VI-=O,虚短i I+=iI- D虚断i I+=iI-=0,虚断VI+=VI-

最新半导体集成电路部分习题答案(朱正涌)

最新半导体集成电路部分习题答案(朱正涌)

半导体集成电路部分习题答案(朱正涌)第1章 集成电路的基本制造工艺1.6 一般TTL 集成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在选择外延层电阻率上有何区别?为什么?答: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外延层电阻率比一般TTL 集成电路的外延层电阻率高。

第2章 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及其寄生效应 复 习 思 考 题2.2 利用截锥体电阻公式,计算TTL “与非”门输出管的CS r ,其图形如图题2.2所示。

提示:先求截锥体的高度up BL epi mc jc epi T x x T T -----=- 然后利用公式: ba ab WL Tr c -•=/ln 1ρ , 212••=--BL C E BL S C W L R rba ab WLTr c -•=/ln 3ρ 321C C C CS r r r r ++=注意:在计算W 、L 时, 应考虑横向扩散。

2.3 伴随一个横向PNP 器件产生两个寄生的PNP 晶体管,试问当横向PNP 器件在4种可能的偏置情况下,哪一种偏置会使得寄生晶体管的影响最大? 答:当横向PNP 管处于饱和状态时,会使得寄生晶体管的影响最大。

2.8 试设计一个单基极、单发射极和单集电极的输出晶体管,要求其在20mA 的电流负载下,OL V ≤0.4V ,请在坐标纸上放大500倍画出其版图。

给出设计条件如下:答: 解题思路⑴由0I 、α求有效发射区周长Eeff L ; ⑵由设计条件画图①先画发射区引线孔;②由孔四边各距A D 画出发射区扩散孔; ③由A D 先画出基区扩散孔的三边; ④由B E D -画出基区引线孔; ⑤由A D 画出基区扩散孔的另一边; ⑥由A D 先画出外延岛的三边; ⑦由C B D -画出集电极接触孔; ⑧由A D 画出外延岛的另一边; ⑨由I d 画出隔离槽的四周;⑩验证所画晶体管的CS r 是否满足V V OL 4.0≤的条件,若不满足,则要对所作的图进行修正,直至满足V V OL 4.0≤的条件。

集成运放练习题及答案

集成运放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一、选择题1.集成运放级间耦合方式是()。

A.变压器耦合B.直接耦合C.阻容耦合2.开环工作的理想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时的电压传输特性为()。

(a)(b)(c)I3.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为()。

A.0B.约120dBC.无穷大4同相输入比例运算放大器电路中的反馈极性和类型属于()。

A.正反馈B.串联电流负反馈C.并联电压负反馈D.串联电压负反馈5.电路如图所示,RF 引入的反馈为()。

A.串联电压负反馈B.串联电流负反馈C.并联电压负反馈D.并联电流负反馈6.电路如图所示,R F 引入的反馈为()。

A.串联电流负反馈B.串联电压负反馈C.并联电流负反馈D.并联电压负反馈7.在运算放大器电路中,引入深度负反馈的目的之一是使运放()。

A.工作在线性区,降低稳定性B.工作在非线性区,提高稳定性O图1图3u Ou iOuC.工作在线性区,提高稳定性8.电路如图所示,当R F 减小时,放大电路的()。

A.频带变宽,稳定性降低B.频带变宽,稳定性提高C.频带变窄,稳定性降低D.频带变窄,稳定性提高R F9.电路如图所示,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r i1与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r i2相比较()。

A.r i1>r i2B.r i1<r i2C.r i1=r i210.电路如图所示,其电压放大倍数等于()。

A.1B.2C.011.如图所示电路中,能够实现uo=ui 运算关系的电路是()。

A.图1B.图2C.图312.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 i =1V,当电位器的滑动端从A 点移到B 点时,输出电压u O 的变化范围为()。

A.-1~+1VB.+1~0Vu OuUu OC.-1~0VD.+1~-1V13.电路如图所示,输入为u i ,则输出u O 为()。

A.u iB.2u iC.014.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为()。

A.积分运算电路B.微分运算电路C.比例积分运算电路15.电路如图所示为()。

A.反相式电压源B.电流源C.同相式电压源16.图1所示为比较器电路,其传输特性为图图2(a)(b)(c)17.电路如图所示,输入电压ui=10sin ωt (mV),则输出电压u O 为()。

电子技术习题集-答案

电子技术习题集-答案

第2章 习题2.1.1 如右下图所示电路中,E 12V =, D 为硅二极管,R 10K =Ω,则二极管D 和和电阻R 上的电压各为多少?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多大?解: 二极管正偏导通:D U 0.7V ≈; R U 120.711.3V =-=D R 11.3I I 1.13mA 10===2.1.2 在下图中的各电路图中,i u 12sin t ω=V ,二极管D 的正向压降忽略不计。

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o u 的波形。

(a ) (b ) (c )解:2.1.3二极管电路如图所示,试分别判断图(a )和(b )中的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AB 两端电压AB U 。

设二极管是理想的。

(a) (b)解:(a) D 导通,AB U 6V =-; (b )D1导通,D2截止;AB U 0V =;2.2.1在下图中,所有稳压二极管均为硅管且稳压电压Z U 6V =,输入电压i u 12sin t ω=V ,画出输出电压o u 波形图。

解:2.2.2在下图所示的(a)和(b )分别为稳压管的并联和串联连接,哪种稳压管的用法不合理?试说明理由。

解:(a )由于稳压管的击穿电压各不相同,击穿电压低的管子工作,而另一个不工作。

(b)可以串联连接,输出电压为两个稳压管稳压电压之和。

2.2.2在如图所示的稳压管稳压电路中, I U 14V =,波动范围10%±;稳压管的稳定电压Z U 6V =,稳定电流Z I 5mA =,最大耗散功率ZM P 180mW =;限流电阻R 200Ω=;输出电流o I 20mA =。

(1)求I U 变化时稳压管的电流变化范围;(2)如果负载电阻开路,会发生什么现象?解:输入电压波动范围:Imin I U 0.9U (0.914)V 12.6V ==⨯=Imax I U 1.1U (1.114)V 15.4V ==⨯=I U 波动时流过限流电阻R 的电流变化范围为:Imin Z R min U U 12.66I 0.033(A)33mA R 200--====Imax Z R max U U 15.46I 0.047(A)47mA R 200--====稳压管最大稳定电流ZM ZM Z P 180I 30mA U 6=== (1)Z D min R min o I I I 332013mA =-=-=Z D max R max o I I I 472027mA =-=-=(2)如果负载电阻开路,即o I 0mA =,则稳压管中电流为限流电阻上的电流。

集成运算放大器练习题及答案

集成运算放大器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练习题1.集成运算放大器是:( )(a)(b)(c) 直接耦合多级放大器阻容耦合多级放大器变压器耦合多级放大器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越大,(a)差模信号放大倍数越大;(b)带负载能力越强;(c)抑制零点漂移的能力越强3.电路如图10-1所示,( )(a)串联电压负反馈(c)串联电流负反馈表示该组件:RF2 引入的反馈为并联电压负反馈(b)4.比例运算电路如图( )(a) RF图10-1 10-2所示,该电路的输出电阻为:5.电路如图10-3( )(a)图 1 (b)图 2 (c)图 3图 10-69. 电路如图10-7所示,该电路为:(a)比例运算电路(b)比例一积分运算电路(C)微分运算电路G-只_________ B ---- L ___」\—— - g + +1R i?S3图 10-36.电路如图 10-4 ( ) (a)加法运算电路;所示, 则该电路为: (b)反相积分运算电路; (C)同相比例运算电路R F7.电路如图 10-5 ( ) (a)加法运算电路(b)减法运算电路 所示, 该电路为: R iO OR 2图 10-4(c)比例运算电路图 10-58.电路如图10-6所示,该电路为: ( ) (a)加法运算电路 (b)减法运算电路 U i2 O(c)比例运算电路R―O uo10.电路如图10-8 所示试求:(1)当R p滑动点滑动到(2)当R p滑动点滑动到(3)当R p滑动点滑动到11.电路如图10-9所示,⑴开关S i,S3闭合,(2)开关S i,S2闭合,要求:525312. 电路如图(1)当R(2)当R(3)当R打开时,打开时,写出u O与u的关系式;写出U o与U的关系式。

R为可变电阻,10-10所示,R时,u o等于多少?0.8R时,U o等于多少?1.2R时,U o等于多少?图10-9电压U 9V ,试求:A点时,B点时,C 点(R,U o ?u o ?的中点)时,U o电位器R p的阻值为20k 013.电路如图14.电路如图U3 1V,15.电路如图10-11所示,10-12所示求输出电压10-13所示,R F2 F3图10-1010k , U| 1V 求输出电压U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一、是非题 (注:请在每小题后[ ]内用"√"表示对,用"×"表示错) 1.运放的输入失调电压U IO 是两输入端电位之差。

( ) 2.运放的输入失调电流I IO 是两端电流之差。

( ) 3.运放的共模抑制比cdCMR A A K( ) 4.有源负载可以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

( )5.在输入信号作用时,偏置电路改变了各放大管的动态电流。

( )6.运算电路中一般均引入负反馈。

( )7.在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均为虚地。

( )8.凡是运算电路都可利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求解运算关系。

( ) 9.各种滤波电路的通带放大倍数的数值均大于1。

( )二、选择题(注: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适合的答案编号填入该题空白处,多选或不选按选错论) 1.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 。

A.可获得很大的放大倍数 B .可使温漂小 C.集成工艺难于制造大容量电容 2.通用型集成运放适用于放大 。

A .高频信号 B. 低频信号 C. 任何频率信号 3.集成运放制造工艺使得同类半导体管的 。

A. 指标参数准确B. 参数不受温度影响 C .参数一致性好 4.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因为可以 。

A .减小温漂 B. 增大放大倍数 C. 提高输入电阻 5.为增大电压放大倍数,集成运放的中间级多采用 。

A .共射放大电路 B. 共集放大电路 C .共基放大电路 6.现有电路:A.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B.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C. 积分运算电路D. 微分运算电路E. 加法运算电路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

(1)欲将正弦波电压移相+90O ,应选用 。

(2)欲将正弦波电压叠加上一个直流量,应选用 。

(3)欲实现A u =-100的放大电路,应选用 。

(4)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三角波电压,应选用 。

(5)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尖顶波波电压,应选用 。

三、填空题1.为了避免50Hz电网电压的干扰进入放大器,应选用滤波电路。

2.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0kHz~12kHz,为了防止干扰信号的混入,应选用滤波电路。

3.为了获得输入电压中的低频信号,应选用滤波电路。

4.为了使滤波电路的输出电阻足够小,保证负载电阻变化时滤波特性不变,应选用滤波电路。

5.分别选择“反相”或“同相”填入下列各空内。

1) 比例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反相输入端为虚地,而比例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位等于输入电压。

2) 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大,而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小。

3) 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流等于零,而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流等于流过反馈电阻中的电流。

4) 比例运算电路的比例系数大于1,而比例运算电路的比例系数小于零。

6.填空:1) 运算电路可实现A u>1的放大器。

2) 运算电路可实现A u<0的放大器。

3) 运算电路可将三角波电压转换成方波电压。

4) 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Y=aX1+bX2+cX3,a、b和c均大于零。

5) 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Y=aX1+bX2+cX3,a、b和c均小于零。

四、计算题1. 电路如图P1所示,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值为±14V,填表。

图P1u I/V 0.1 0.5 1.0 1.5u O1/Vu O2/V2. 电路如图P2所示,试求:1) 输入电阻;2) 比例系数。

3.电路如图P2所示,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值为±14V,u I为2V的直流信号。

分别求出下列各种情况下的输出电压。

(1)R2短路;(2)R3短路;(3)R4短路;(4)R4断路。

4.图P4所示为恒流源电路,已知稳压管工作在稳压状态,试求负载电阻中的电流。

图P45.试求图P5所示各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运算关系式。

图P56.电路如图P6所示。

(1)写出u O与u I1、u I2的运算关系式;(2)当R W的滑动端在最上端时,若u I1=10mV,u I2=20mV,则u O=?(3)若u O的最大幅值为±14V,输入电压最大值u I1max=10mV,u I2max=20mV,最小值均为0V,则为了保证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R2的最大值为多少?图P67.分别求解图P7所示各电路的运算关系。

图P7.138.在图P8(a)所示电路中,已知输入电压u I的波形如图(b)所示,当t=0时u O=0。

试画出输出电压u O的波形。

图P89. 试分别求解图P9所示各电路的运算关系。

图P910.在图P10所示电路中,已知u I1=4V,u I2=1V。

回答下列问题:图P101)当开关S闭合时,分别求解A、B、C、D和u O的电位;2)设t=0时S打开,问经过多长时间u O=0?第3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习题答案一、是非题1.×2.√3.√4.√5.×6.√7.×8.√9.×二、选择题1.C2.B3.C4.A5.A6.C E A C D三、填空题1.带阻2.带通3.低通4.有源5. (1)反相,同相(2)同相,反相(3)同相,反相(4)同相,反相6. (1)同相比例(2)反相比例(3))微分(4)同相求和(5)反相求和四、计算题1.解:u O1=(-R f /R) u I=-10 u I,u O2=(1+R f /R ) u I=11 u I。

当集成运放工作到非线性区时,输出电压不是+14V,就是-14V。

2.解:由图可知R i=50kΩ,u M =-2u I 342R R R i i i += 即 3OM 4M 2M R u u R u R u -+=-输出电压 I M O 10452u u u -==3. 解:(1)O I V 3124R u u R =-=-=- (2)O I V 2124Ru u R =-=-=- (3)电路无反馈,u O =-14V (4)O I V 23148R R u u R +=-=-=- 4. 解:P ZL 220.6mA u U I R R === 5.解:在图示各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所接总电阻均相等。

各电路的运算关系式分析如下:(a )13I2I1I33f I22f I11f O 522u u u u R Ru R R u R R u +--=⋅+⋅-⋅-= (b )13I2I1I33f I22f I11f O 1010u u u u R Ru R R u R R u ++-=⋅+⋅+⋅-= (c ))( 8)(I1I2I1I21fO u u u u R R u -=-=(d )I44f I33f I22f I11f O u R Ru R R u R R u R R u ⋅+⋅+⋅-⋅-=1413I2I1402020u u u u ++--= 6.解:(1)A 2同相输入端电位:)( 10)(I1I2I1I2fN2P2u u u u RR u u -=-== 输出电压 ))(1(10)1(I1I212P212O u u R Ru R R u -+=⋅+= 或 )(10I1I21W O u u R R u -⋅⋅= (2)将u I1=10mV ,u I2=20mV 代入上式,得u O =100mV(3)根据题目所给参数,)(I1I2u u -的最大值为20mV 。

若R 1为最小值,则为保证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 )(I1I2u u -=20mV 时集成运放的输出电压应为+14V ,写成表达式为14201010)(10min1I1I2min 1W O =⋅⋅=-⋅⋅=R u u R R u 故 R 1min ≈143Ω R 2max =R W -R 1min ≈(10-0.143)k Ω≈9.86 k Ω7.解:图(a )为反相求和运算电路;图(b )的A 1组成同相比例运算电路,A 2组成加减运算电路;图(c )的A 1、A 2、A 3均组成为电压跟随器电路,A 4组成反相求和运算电路。

(a )设R 3、R 4、R 5的节点为M ,则I1I2M 312()u u u R R R =-+ I1I2M 435125R R R u u u i i i R R R =-=+- I1I2O M 344434512()()R R R u u u u i R R R R R R =-=-+++ (b )先求解u O1,再求解u O 。

O1I131(1)R u u R =+O O1I2I1I2I2I1 555355444144(1)(1)(1)(1)()R R R R R Ru u u u u u u R R R R R R =-++=-+++=+- (c )A 1、A 2、A 3的输出电压分别为u I1、u I2、u I3。

由于在A 4组成的反相求和运算电路中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外接电阻阻值相等,所以I1I2I3I1I2I3 4O 1()10()R u u u u u u u R =++=++ 8. 解: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 O I o d 2111()t t u u t u t RC=-+⎰ 当u I 为常量时 O I I O I O 2112112115711()()()()100()()1010O u u t t u t u t t u t u t t u t RC -=--+=--+=-+⨯- 若t =0时u O =0,则t =5ms 时:u O =-100×5×5×10-3V =-2.5V 。

当t =15mS 时 u O =[-100×(-5)×10×10-3+(-2.5)]V =2.5V 。

因此输出波形如解图P8所示。

解图P 89.解:利用节点电流法,可解出各电路的运算关系分别为: (a ) t u u t u C R u R R u d 100d 1I I I 1I 12O ⎰⎰--=--= (b ) I I 3I 21I 1O 2d d 10d d u tuu C C t u RC u --=--=- (c ) t u t u RCu d 10d 1I 3I O ⎰⎰==(d ) t u u t R u R uC u d )5.0(100d )(1I2I12I21I1O +-=+-=⎰⎰10.解:(1)U A =7V ,U B =4V ,U C =1V ,U D =-2V ,u O =2 U D =-4V 。

(2)因为u O =2u D -u O3,2 u D =-4V ,所以u O3=-4V 时,u O 才为零。

即 O3A mS 361117428.6501010u u t t t R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