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提琴指板上标记音位-十二平均律

合集下载

十二平均律详解

十二平均律详解

十二平均律详解摘要:1.介绍音律和律学的概念2.解释十二平均律的定义和作用3.说明十二平均律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应用4.探讨十二平均律的发展历史和影响正文:一、音律和律学的概念音律,又称为音高,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

它是指为了使音乐规范化,人们有意选择的一组高低不同的音符所组成的体系,以及这些音符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音乐领域,研究音律的学问被称为律学。

律学探讨的是为什么要选择特定的音符作为规范,以及如何构建和运用这些音符之间的关系。

二、十二平均律的定义和作用十二平均律是一种音律体系,它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等分,每个等分为一个半音。

十二平均律的音符排列为:C、D、E、F、G、A、B、C、D、E、F、G、A、B、C。

这个音律体系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为它使得音乐的音高变化更加丰富和平滑。

三、十二平均律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应用十二平均律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体现在旋律、和声和节奏等方面。

作曲家可以根据这个音律体系构建出各种旋律和和声,使音乐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在演奏方面,十二平均律为乐器的调音和演奏提供了依据,使得演奏更加准确和协调。

四、十二平均律的发展历史和影响十二平均律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印度等地。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家开始研究并运用十二平均律。

随着音乐理论的发展,十二平均律逐渐成为西方音乐体系的基础。

它对古典音乐、浪漫音乐以及现代音乐等各个时期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十二平均律也影响了东方音乐的发展,如中国的十二律吕。

综上所述,十二平均律是一种重要的音律体系,它对音乐创作和演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小提琴指板上标记音位

在小提琴指板上标记音位

按十二平均律标记小提琴指板音位by iC921@【艺术与愿望】许多初学小提琴的人都希望小提琴象吉它那样,有个音位标志(音高品格),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小提琴没有音位品格也是它巨大的魅力之一。

因为这样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来使一个乐音按照你的意思来变化出不同的音高,而且这种变化规律由你即时决定。

有鉴于此,下面的音位标记只供入门者参考并作实践验证,但不要作为小提琴艺术实践的指导。

【理论依据㈠】龚镇雄《音乐声学-音响·乐器·计算机音乐·MIDI ·音乐厅声学原理及应用》一书的“第二章 音乐声学的物理基础——振动和声波”介绍了弦线的横振动频率公式。

即:121ρTLf =,式中L 为弦线长,T 为弦线张力,1ρ为弦线的线密度(质量分数),即单位长度弦线的质量。

【公式处理】假定演奏时弦线张力不变,小提琴任意一条弦的“线密度”也是均匀的,则公式中的根号部分可视常数,即公式可以简化为:Lf 2β=,其中β是我们暂定为常数㈡。

【结论】根据这个公式,定弦后的弦的振动频率——乐音的音高就只和弦长L 有关,即成简单的倒数关系了㈢。

同类乐器亦同此理。

㈠以下的这些理论需要一定的数学理论基础和乐理基础,你或许看不懂,因为这写给有些理论基础的人看而不能少的(以便你更放心),但后面的图表你可以直接应用。

㈡严格地说,视按弦部位和弓对弦的压力不同,实际也会有不同的些许变化。

实际的琴弦也不是绝对保证其线密度是均匀的,特别是那些锈旧的琴弦就更不用说了。

㈢趁此机会说个事——我在网上看到过有人对一些研究弓压力对音高影响的文章进行“抨击”,说什么叫饱了没事干,这是不对的。

什么事都要有人研究,何况这样的研究也告诉了我们一个控制音准的规律。

例如,有经验说一旦发现音不准能通过揉指来“纠正”与掩饰,但是否有人想过通过加入弓的压力和弓的速度的控制来解决呢?我是没听说过。

理论要活学活用,不能光凭感觉看表面,这就是问题之所在。

小提琴指法表

小提琴指法表

小提琴指法表一、引言小提琴是一种弓弦乐器,弹奏小提琴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指法。

小提琴指法表是学习小提琴的基础,它列出了各个音高在小提琴上的对应位置和对应的指法。

掌握小提琴指法表,对于正确演奏乐曲、发挥音色和提升技巧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小提琴指法表的构成和使用方法。

二、小提琴指法表的构成小提琴指法表是一个表格,通常由7个列组成,分别是:音名、手指、弦、品、半音、全音、四分音符。

下面对每个列进行详细解析。

2.1 音名音名列标记了小提琴上各个音高的名称,从低音到高音依次为G、A、B、C、D、E、F#(或Gb)、G#(或Ab)等。

这些音名在表中起到了标记作用。

2.2 手指手指列标记了演奏该音的手指放置位置。

小提琴的手指编号为1至4,分别代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通过手指的放置位置,可以准确地确定演奏音的音准和音色。

2.3 弦弦列标记了演奏该音的弦的名称。

小提琴上有四根弦,从低到高分别为G弦、D弦、A弦和E弦。

通过弦的选择,能够在不同弦上演奏相同的音高,从而实现演奏技巧的多样化。

2.4 品品列标记了演奏该音的左手在弦上按下的位置。

小提琴的指板划分为多个品,从琴头到琴尾依次为1品、2品、3品等。

通过选择不同的品位,可以灵活地演奏各种音高。

2.5 半音半音列标记了演奏该音与前一个音的半音关系。

在小提琴上,每相邻的两个音高之间都是一个半音的差距。

通过理解和掌握半音的关系,可以更加准确地定位和演奏音高。

2.6 全音全音列标记了演奏该音与前一个音的全音关系。

全音是两个相邻音高之间相差两个半音的距离。

全音关系的掌握有助于在演奏中准确把握音程的变化。

2.7 四分音符四分音符列标记了演奏该音所对应的音符时值。

音符时值决定了音符的持续时间,常见的时值有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

通过了解音符时值,可以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和速度。

三、小提琴指法表的使用方法了解了小提琴指法表的构成,下面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小提琴指法表来提高演奏技巧。

十二平均律 版本

十二平均律 版本

十二平均律版本对音乐的研究和创作往往需要准确的音高和音调,而十二平均律正是一种用于分割音域的方法。

它将八度音程分割为十二个等分音程,使得音乐创作和演奏更加方便和通用。

本文将介绍十二平均律的概念、原理以及在音乐中的应用。

概念十二平均律是一种将八度音程分割为十二个等分音程的方法。

在十二平均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音程的频率比例都是2的12次方根号的平方,即2^(1/12)。

这种等比例分割的方法使得音域能够平均分布在八度音程内的各个音符上,方便了音乐的创作和演奏。

原理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基于音程的频率比例。

在自然音律中,八度音程的频率比例是2:1,即上一个音符的频率是下一个音符频率的一倍。

而在十二平均律中,八度音程被划分为十二个等分音程,每个等分音程的频率比例为2^(1/12),即上一个音符的频率是下一个音符频率的2^(1/12)倍。

应用十二平均律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音乐的各个领域。

首先,在调式音乐中,十二平均律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创作和演奏方式。

无论是大调还是小调,都可以使用相同的音程和和弦进行编排,使得不同调式的音乐之间能够更加和谐地转换。

其次,在和声学中,十二平均律对于和弦的构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的和弦构建中,和弦的音程是按照固定的频率比例来确定的。

而在十二平均律中,不同的和弦都可以通过等分音程来构建,具有了更多的和声变化和表现力。

此外,在乐理教育中,十二平均律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习者可以通过十二平均律来熟悉不同音符之间的音程关系,充分理解和掌握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基本原理。

同时,十二平均律也为乐器学习提供了基础,例如钢琴等键盘乐器就是按照十二平均律进行调音和排列的。

总结十二平均律作为一种音程分割的方法,为音乐创作和演奏提供了方便和通用性。

通过将八度音程分割为十二个等分音程,使得音乐在不同调式和和弦之间能够更加和谐地转换。

十二平均律在调式音乐、和声学以及乐理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音乐爱好者和从事音乐相关工作的人来说,了解和掌握十二平均律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的小提琴指位表

★★★实用的小提琴指位表

★★★实用的小提琴指位表图片如下:小提琴指位表用法说明小提琴指位在升降符号多的谱表中确实不容易掌握。

这个小提琴指位表是本人发现这一问题后,编制的。

特别方便于一些在五线谱升降音增多的谱表面前感到麻烦的练习者(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

请不要把他看成是初学用的指法表。

这个小提琴指位表不仅仅是给初学者用的,通过它,专业的教师可以发现指位上的某些规律。

利用此表,练琴者可以迅速而方便地掌握各种升降音谱表的小提琴指位。

只要记住C大调指位,那么其它调的谱子便易于练习。

圆黑点代表指位。

四条红线代表小提琴GDAE四根弦在C大调(没有升降音)上的指位。

如果五线谱上升一个升号(即G大调),那么此指位表的GDAE四根弦就从原来的位置向左移动一根线(见图2)。

如果五线谱上升二个升号(即D大调),那么此指位表的GDAE 四根弦就从原来的位置向左移动二根线(见图3),依此类推。

相关图片如下:相关图片如下:G大调相关图片如下:D大调如果五线谱上降一个降号(即F大调),那么此指位表的GDAE 四根弦就从原来的位置向右移动一根线(见图4)。

依此类推。

利用此表,对于初学者极为方便容易地掌握复杂的五线谱上升降的指位变化。

相关图片如下:F大调相关图片如下:bB大调本人在此表上只作了升降四个的指位。

加一起就有九套指位了,初学者完全够用。

其实规律很简单,你可以找出规律自己添加升降后的指位。

希望我的小提琴指位表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建议:打印一份粘在你的谱台上,当你在拉升降号多的练习曲(D 大调、A大调、E大调、降B大调、降E大调、降A大调……)遇到需要变动指位的麻烦时,可以马上参看此表。

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熟练,不必要去硬背。

十二平均律表

十二平均律表

十二平均律表
十二平均律是指将一个八度音域分成12个等距的音程,每个音程之间的频率比为2^(1/12)。

这种音程的设计使得所有的半音(包括半音和全音)之间的音程都是相等的。

在音乐中,十二平均律广泛应用于调音、作曲和演奏。

十二平均律表通常用于显示不同音符之间的音程关系。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十二平均律表,显示了自C音开始的所有12个音符:
C C#
D D#
E
F F#
G G# A A# B
这些音符代表了八度音域内的所有12个半音。

在这个表中,相邻的两个音符之间的音程是相等的。

例如,C到C#和G到G#之间的音程都是半音。

在十二平均律中,每个半音的频率比为2^(1/12),这导致了所有半音之间的音程都是等距的,但与纯律相比,十二平均律的音程并不完全纯净,因此在一些音乐情境下可能需要注意这种差异。

在钢琴等键盘乐器上,每个白键和黑键都代表了一个音符,而在吉他、小提琴等乐器上,演奏者需要在指板上选择不同的位置来产生这些音符。

十二平均律的广泛应用使得不同乐器之间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协调演奏。

十二平均律的乐理知识

十二平均律的乐理知识

十二平均律的乐理知识十二平均律的乐理知识乐理中的十二平均律,亦称“十二等程律”,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十二平均律的乐理知识,欢迎阅读!十二平均律的乐理知识一:音乐定律十二平均律,又称“十二等程律”,是一种音乐定律方法,将一个纯八度(如c1_c2)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等分称为半音,是最主要的调音法。

现在的钢琴就是根据十二平均律定音的。

“十二平均律”的纯四度和大三度,两个音的频率比分别与4/3和5/4比较接近。

也就是说,“十二平均律”的几个主要的和弦音符,都跟自然泛音序列中的几个音符相符合的,只有极小的差别,这为小号等按键吹奏乐器在乐队中使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因为这些乐器是靠自然泛音级(自然泛音序列,其频率是基音频率的整数倍序列,成等差数列)来形成音阶的。

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全音由两个半音组成。

1-Ⅰ之间分成12份。

具体1-2全音,2-3全音,3-4半音,4-5全音,5-6全音,6-7全音,7- i半音。

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钢琴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因为只有“十二平均律”才能方便地进行移调。

曲调由音阶组成,音阶由音组成。

音有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

声音是靠振动(声带、琴弦等)发出的,而振动的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就决定了的音的绝对高度。

不同的音有不同的振动频率。

人们选取一定频率的`音来形成音乐体系所需要的音高。

十二平均律简而言之,就是把半根琴弦按照等比数列平均分成十二份。

一根琴弦的长度设为1,可以表示为(1/2)^(0/12),第一品的位置是(1/2)^(1/12),第二品的位置是(1/2)^(2/12),依此类推,第n品的位置是(1/2)^(n/12)。

因为这样的一组音是等比关系,所以无论从哪个位置开始弹起旋律都是一样的。

十二平均律的半音,比五度相生律的半音大,比纯律小。

小提琴演奏单音音准问题探讨

小提琴演奏单音音准问题探讨

音准方法是:其音高要与十二平均律的同等音相同。 那些与“支柱音”呈牛音关系的音可略高一些,以增 强其对“支柱音”的倾向性,例如:莫扎特《第三协 奏曲》 的第二乐章华彩乐段中音准方法是 F、 D、 A、 F、 D,为此乐句中之“支柱音”要与十二平均律的同等 音相同。而升 E、升 C、升 G 各音则要略高于十二平 均律的同等音。 二、单音音准的训练方法 (1)降号的音略低于十二平均律的同等音。升 号的音略高于十二平均律的同等音,但都不可过分。 (3)遇空弦音或与空弦呈纯八度类的音必以空弦音 为准。(4)与“支柱音”呈半音关系的各音要略高 一点,以使之倾向于“支柱音”,但不要过分。 另外,在演奏每首乐曲、练习曲或音阶时,开 头的一个起点音或休止以后的起点音,要特别注意其 准确性。如果起点音高了,演奏下去必然造成后面一 系列的音都偏高。反之,如果起点音低了,则必然造 成后面演奏的一系列音都偏低。 为了训练和掌握音准,练习各类音阶和分解和 弦是最为有益的方法之一。在练习音阶时不要漫无目 的,应注意音准,要用不加颤指的仔细矫正音的高度 的方法练习音准。 把主音作为基础音,把它的时值加长在一个八 度、两个八度或三个八度内,用上述的方法练习音准, 解和弦,既是加快演奏、速度的好方法,同时,也是 一个练习音准的好方法。一条音阶用上述两种变化节 奏练习以后,一方面练准了单数音,另一方面也练准 了双数音,然后再按四连音练习,会感到音准和速度 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音阶与分解和弦的练习,对于培养演奏者的调性 感觉是很重要的。当演奏者在演奏练习曲或乐曲时,
艺 术 品 鉴
注意与之呈纯八度的高度。第四个 F 是在 E 弦上,注 意要与前两个 A 弦上的 F 同等高度。否则,若高度 不同将给人以很不舒服的音不准的感觉。 同一条弦上反复出现的八度音及不同手指按的 维尼奥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中,注意音 准的方法是:第一个降 B 要与第二个降 B 为纯八度, 第三个用 1 指演奏的降 B,要与第一个用 2 指演奏的 降 B 同等高度。 总之,音准是正确表达音乐内容的先决条件, 音不准会破坏演奏效果,破坏音乐的感染力。因此, 所有小提琴演奏者,都应把握好音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十二平均律标记小提琴指板音位
by
【艺术与愿望】许多初学小提琴的人都希望小提琴象吉它那样,有个音位标志(音高品格),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小提琴没有音位品格也是它巨大的魅力之一。

因为这样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来使一个乐音按照你的意思来变化出不同的音高,而且这种变化规律由你即时决定。

有鉴于此,下面的音位标记只供入门者参考并作实践验证,但不要作为小提琴艺术实践的指导。

【理论依据㈠】龚镇雄《音乐声学-音响·乐器·计算机音乐·MIDI ·音乐厅声学原理及应用》一书的“第二章 音乐声学的物理基础——振动和声波”介绍了弦线的横振动频率公式。

即:1
21ρT
L f =
,式中L 为弦线长,T 为弦
线张力,1ρ为弦线的线密度(质量分数),即单位长度弦线的质量。

【公式处理】假定演奏时弦线张力不变,小提琴任意一条弦的“线密度”也是均匀的,则公式中的根号部分可视常数,即公式可以简化为:
L
f 2β
=
,其中β是我们暂定为常数㈡。

【结论】根据这个公式,定弦后的弦的振动频率——乐音的音高就只和弦长L 有关,即成简单的倒数关系了㈢。

同类乐器亦同此理。


以下的这些理论需要一定的数学理论基础和乐理基础,你或许看不懂,因为这写给有些理论基础的人看而不能少的(以便你更放心),但后面的图表你可以直接应用。


严格地说,视按弦部位和弓对弦的压力不同,实际也会有不同的些许变化。

实际的琴弦也不是绝对保证其线密度是均匀的,特别是那些锈旧的琴弦就更不用说了。


趁此机会说个事——我在网上看到过有人对一些研究弓压力对音高影响的文章进行“抨击”,说什么叫饱了没事干,这是不对的。

什么事都要有人研究,何况这样的研究也告诉了我们一个控制音准的规律。

例如,有经验说一旦发现音不准能通过揉指来“纠正”与掩饰,但是否有人想过通过加入弓的压力和弓的速度的控制来解决呢?我是没听说过。

理论要活学活用,不能光凭感觉看表面,这就是问题之所在。

在下相信,真正的高人不但能对一点【平行截割】和别的律制不同,十二平均律虽然有些“呆”,但它的任意音程的频率比都是固定的,音程回归简单,转调和跨八度后的音程都不会改变这种规律,十分规则,因此,要在指板上对小提琴进行音位定位(标记)时,每一条弦的音位间隔规律都是一样的,就象吉它、琵琶那样。

我们注意到,虽然小提琴的4根弦并不是平行的,但这也并没能说明标定会因此带来误差,因为是平行截割。

倒是因为弦枕或琴马不平整,断面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影响需要引起注意。

参见图1,图中数据单位为mm 。

【基准弦长】小提琴的琴马到弦枕的有效距离,指实际空弦弦长,不受琴马厚度和弦枕枕宽的影响。

下列各表中品格0的弦长数据L 就是空弦弦长。

例如,4/4和3/4规格小提琴的空弦弦长分别为328.00 mm 和310.50 mm 。

应当注意,为了简单使用已经制定的表格数据,测量空弦长度时,最好是以中轴线为准,以中间两根弦中的一根为准就要差一点点,而以两边的E 弦或G 弦为准误差就会再增多一些。

【标记方法】因为十二平均律的半音频率比为1:2
1:212
112
=,根据上述
公式,对应弦长之比就是该频率比的倒数,即:
12
12
1。

依照这种方法容易推算
出其它音的弦长L ,详见以下各表。

考虑到人们练习时习惯于从指板方向向琴马方向看弦的长度,因此,下表中我们也同时给出了从弦枕到音位的距离F ,两组数据任用一组,也可以用来相互检验。

【注意事项】不过,一定要注的是,这些数据必须建立在不同大小的小提琴在调好本琴弦枕与琴马的距离时才保证准确,非但如此,还要求演奏时不能超过标记的位置,最好是刚好露出来,即不能超过图1中◆右边的竖线“|”。

实际上恐怕还要再缩回来一点,因为按弦和弓的压力使弦的张力增大后会导致频率略为升高。

图1 各弦在一个八度之内的音位(4/4小提琴,空弦长度328.00 mm)
注:以上各表中的“本调唱名”是指以空弦音为do音时的唱名,仅供参考。

【附】钢琴键盘与音名图
小提琴音高从小字组的g音开始,中央C的位置在G谱表的下加一线;国际标准音高为a1音,频率为440 Hz,对应小提琴A弦的空弦音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