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开始意识到幼儿时期对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的重要性。
他们在家里或是幼儿园中尝试各种方法来激发孩子们探索和尝试的兴趣,帮助他们发挥孩子们无限的创造力和天赋。
实际上,对于儿童而言,到处都是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机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
动手能力动手能力也称手指运动能力,是儿童身体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培养孩子的精细动作协调性和手眼协调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完成各种手工活动。
最重要的是,动手能力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
孩子通过动手做东西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加深记忆和加强语言的理解和表达。
以下三种方法可以帮助家长在家中或者幼儿园中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1. 给孩子提供各种不同的材料,帮助他们发挥创造力让孩子在家里或者幼儿园中自由地使用各种材料去创造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纸张、贝壳、羽毛、麦片、漆、沙子、泥土等等。
同时也可以给孩子提供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去创造更具挑战性和高难度的项目,例如模型玩具、彩色沙画、糖画等等。
2. 使用零件拼装类玩具零件拼装类玩具可以帮助孩子以更有趣的方式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这类玩具不仅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学习,也可以让他们在玩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3. 体育游戏和活动孩子们会为各种各样的创意游戏而感到兴奋。
让孩子参与团队游戏和活动,让他们一起运动和玩耍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手部动作。
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指从没有“现成”的资料或想法中,从头开始使用各类工具,自己创造出完整而全新的东西的思考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对孩子的未来学习和成长有着极高的影响,因为它可以帮助孩子克服难题,寻求解决问题和提高创新能力。
以下三种方法可以帮助家长在家里或者幼儿园中提高孩子的创造思维。
1. 提供资源和问题,促进孩子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法。
鼓励孩子在一再尝试和失败后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
浅谈幼儿动手能力培养

浅谈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教育中,动手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动手能力指的是幼儿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以手为主要工具、以肢体为主要运动形式的能力。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的不仅是幼儿的实际技能,还能够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那么该如何开展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的了解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提供足够的材料和工具幼儿在动手实践中,首要的条件是拥有足够的材料和工具。
教师和家长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工具,让孩子尝试着去尝试各种手工艺术品的制作,让孩子在不断地尝试和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除了传统的纸张、彩笔、刀剪等工具外,还可以提供一些电子玩具、拼盘等高科技工具,让孩子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以便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
二、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幼儿在动手实践中,尤其是在制作一些手工艺术品的时候,家长和教师应该指导和帮助孩子一步一步地完成。
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经过观察、分析、对比、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让孩子在动手过程中培养知识和技能。
有些手工艺品的制作会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这时家长和教师需要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在过程中不断地挑战自我,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注意孩子的安全在幼儿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无论是在使用切割工具,还是在拼装过程中,都需要家长和教师进行适当的安全提示和教育。
例如,在使用切割工具时,要告诉孩子要注意安全,把刀放置好,防止刀具伤害。
在完成手工艺术品后,要将一些材料、工具放置在安全位置,以免孩子在使用时发生意外。
四、鼓励孩子的创造力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应该局限在一些模板式的操作中,应该引导孩子使用自己的想象和灵感去创新。
对于一些孩子比较创造性的人,应该鼓励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从而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创新实践。
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给予这些孩子充分的肯定和支持,让孩子的创作积极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如何帮助幼儿培养动手能力和协调性

如何帮助幼儿培养动手能力和协调性幼儿期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协调性的重要时期。
通过动手实践,孩子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肌肉控制和创造力等能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给出一些建议,帮助家长和老师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性的发展。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玩具为了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和协调性的培养,我们首先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玩具。
这些材料和玩具可以包括:搭积木、拼图、涂鸦纸、水彩笔、沙子、玩粘土等。
这些玩具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让他们动手做一些手工艺品或者绘画作品,从而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进行动手实践活动除了提供材料和玩具,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动手实践活动来帮助幼儿培养动手能力和协调性。
比如:搭积木、拼图、穿珠子、扎鞋带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亲自动手尝试,通过实践来掌握各种动作和技能,提高手眼协调和肌肉控制能力。
三、进行手指操练手指操练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协调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手指操练,来训练幼儿的手指和手腕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比如:捏泥球、捻揉纸团、按揉小物品等。
这些操练可以帮助孩子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精细动作能力。
四、进行体操和舞蹈活动体操和舞蹈活动也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协调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体操动作和舞蹈动作,可以帮助孩子锻炼肌肉控制和身体协调能力。
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手的欲望,促进其主动参与。
五、进行团体游戏团体游戏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协调性的另一种好方法。
家长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团体游戏,比如:拔河、接力赛、传球等。
这些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协作和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并间接促进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调性的发展。
六、鼓励孩子尝试更多的手工活动在孩子进行手工活动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可以鼓励孩子尝试一些挑战性的手工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是适合孩子年龄和能力的,但又需要一定技巧和耐心的活动,比如:剪纸、剪布、折纸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会不断尝试和探索,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调性。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幼儿期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对他们的综合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动手能力是指通过实际操作,利用双手运动协调、掌握各种技能的能力。
它是幼儿智力、情感和身体发展的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性、方法及具体技巧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动手能力是幼儿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可以锻炼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动手能力还能促进右脑与左脑的协调发展,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加强幼儿身体发展:动手操作需要双手协调运动,可以提高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和肌肉的协调性,增强手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此外,动手操作还可以促进幼儿大脑、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发育,提高幼儿体质素质,增强身体健康。
3. 培养幼儿实践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幼儿可以学会制作手工艺品、进行简单维修和装配,培养实际技能。
这有助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处理各种问题,增强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方法为了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提供丰富多样的动手操作机会: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动手操作活动,如拼图、插珠,搭建积木等。
这些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 引导创意手工制作:组织幼儿参与手工制作活动,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
例如,教育者可以组织儿童进行贴纸拼贴、折纸手工、画画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在安全的环境下,教育者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实际操作训练,如鞋带绑扣、脱穿衣物、洗手洗脸等。
这可以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具体技巧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使用一些具体技巧来提高效果:1. 渐进式指导:根据幼儿的能力,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引导幼儿完成各种动手操作活动。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的动手能力是指孩子使用手部进行各种活动的能力,包括握笔、剪纸、捏泥、折纸、拼图等。
良好的动手能力不仅对幼儿的身体发育有益,还能促进他们的认知、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为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我们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使幼儿有机会进行各种手部活动。
首先,可以为幼儿提供握笔练习的材料,如大号的彩色铅笔、蜡笔等,让他们通过握笔的练习来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精细动作控制能力。
其次,可以提供剪纸、拼图等材料,让幼儿进行剪纸和拼图游戏,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此外,还可以提供橡皮泥、彩纸、纽扣等材料,让幼儿进行捏泥、折纸和穿线活动,培养他们的手部肌肉控制能力和手指灵敏度。
二、创设有利于动手能力发展的环境除了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我们还需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动手能力发展的环境。
首先,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手工角,将各种活动材料摆放整齐,方便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
其次,可以配备合适的工具和辅助器具,如剪刀、剪纸模板、图案印刷版等,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手工活动。
另外,还可以设置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幼儿与同伴一起进行手工制作,培养他们的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三、组织多样化的动手活动为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我们可以组织多样化的动手活动。
首先,可以进行握笔练习活动,如追踪描红、涂色填图等,帮助幼儿熟悉握笔动作和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其次,可以组织剪纸和拼图比赛,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热情。
此外,还可以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手工卡片、串珠、手链等,让幼儿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不仅仅是局限于手部的锻炼,还需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们可以通过动手活动来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耐心,让他们在手工制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困难的挑战,培养他们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时期是孩子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动手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我将分享几种方法和具体技巧,帮助您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手工材料和工具首先,为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我们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手工材料和工具。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纸张、剪刀、胶水、彩笔等,这些工具和材料可以让幼儿进行剪贴、折纸、绘画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些塑料积木、拼图等玩具,这些玩具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引导幼儿参与实践活动其次,通过引导幼儿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农场或者动物园,让他们亲自喂养动物、种植蔬菜,体验真实的生活。
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更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鼓励幼儿参与家庭生活除了在学校中的活动,家庭生活也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环境。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鼓励幼儿参与一些家务活动,例如帮忙做饭、洗衣服、整理房间等。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学会尝试和解决问题。
四、游戏中培养动手能力此外,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参与一些拼图游戏、穿珠子、拧螺丝等游戏,这些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导幼儿参与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例如搭建积木、组装拼图等,这些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需要耐心和时间。
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在每个动手活动中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发挥才能。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尝试一些新的想法和方法。
幼儿培养的动手能力训练技巧

幼儿培养的动手能力训练技巧动手能力是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幼儿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智力发展和社交发展,使幼儿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幼儿动手能力训练技巧。
1. 手势动作游戏:手势动作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肌肉协调能力。
例如,指挥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如捧着空气中的球、变大变小、拍打圆形等,这可以锻炼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2. 拼图游戏:拼图游戏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经典方法。
通过拼装各种形状的拼图,幼儿可以锻炼手指灵活性和观察能力。
同时,拼图游戏还能培养幼儿的集中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3. 彩泥塑形:彩泥塑形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创造性活动。
通过揉捏、搓圆、粘连等动作,幼儿可以锻炼手指和手部的灵活性,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彩泥塑形还可以让幼儿了解物体的形状和颜色等基本概念。
4. 穿绳活动:穿绳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细致动作能力。
通过将串珠、穿穗子等活动,幼儿能够提高手部的灵活性和书写的能力,同时增强手指的掌握力。
5. 建构玩具:诸如积木、磁力片等建构玩具可以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空间意识。
这些玩具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6. 填色绘画:填色绘画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通过涂色,幼儿可以发展手指的灵活性和握笔的技巧,同时提升绘画的观察能力。
7. 洗涤活动:让幼儿参与洗涤活动,如洗碗、洗衣服等,可以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洗涤活动不仅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还可以培养幼儿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自我照顾能力。
通过以上几种幼儿动手能力训练技巧,可以全面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该重视引导,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
同时,还需要提供适当的材料和环境,创设丰富多样的动手体验活动,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动手实践,探索和创造。
幼儿学习中如何培养动手能力

幼儿学习中如何培养动手能力幼儿时期是孩子学习和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动手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幼儿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促进大脑的发育,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那么,在幼儿学习中,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呢?首先,提供丰富多样的动手体验。
幼儿正处于探索世界的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
因此,家长和老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动手体验,比如搭积木、画画、剪纸、捏泥巴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其次,注重实践操作。
幼儿学习动手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实践操作。
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亲自动手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或者实验,比如做一个简单的手工小制作、种植一棵小盆栽等。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心。
再次,鼓励幼儿参与家务活动。
家务活动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好机会。
家长可以让幼儿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动,比如叠衣服、洗碗筷、擦桌子等。
通过这些家务活动,幼儿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能力。
此外,提供适当的玩具和工具。
在幼儿学习动手能力的过程中,适当的玩具和工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老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玩具和工具,比如积木、拼图、剪刀、彩笔等。
这些玩具和工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动手能力。
最后,注重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机械性的动作训练,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动手设计一些小作品,比如画一幅画、做一个手工小制作等。
通过这些创造性的活动,幼儿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幼儿学习中如何培养动手能力是一个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的过程。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动手体验、注重实践操作、鼓励参与家务活动、提供适当的玩具和工具以及注重激发创造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小培养孩子动手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不仅让幼儿获得表现自己创造力的机会,还可以使他对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足够的信心,养成他敢说敢做的精神和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呢?
一、让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有些人认为班级管理是保教人员的事情,与小孩子无关。
其实,让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不仅能有效地促进班级常规,更是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好机会。
如:在布置环境的时候,布置主题墙内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让幼儿动手动脑,出谋划策,幼儿也会因老师采纳他们的建议和作品而高兴不已。
在进行班级卫生工作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一些适当的劳动让幼儿来完成,劳动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做个"懒老师"。
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帮助,但不是幼儿一要求就帮助,这样的教师算不上好老师。
当幼儿发出请求,教师应该先判断幼儿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可以先鼓励幼儿"你再试一试","你能够做到的",许多情况下,通过教师的鼓励,幼儿只需要稍加努力,问题就会自行解决。
当你观察后发现,幼儿确实遇到了难题,也不必急于将结果告诉他,而应该指导他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获得答案,语言的指导可以多一些,动手的机会应多留给幼儿。
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请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如请幼儿整理一些玩具,请他们帮助教师送一些东西等等,一方面,幼儿非常乐意成为老师的"小帮手",另一方面,还可以养成幼儿乐于动手的良好习惯。
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尤其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方面,更应该同心协力。
在幼儿园里,由于教师的引导、要求,许多幼儿在幼儿园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进步不少;但是回到家里由于家长的溺爱,或者怕孩子弄坏东西,把家里搞的一塌糊涂,或者家长赶时间,来不及等孩子慢吞吞的做完事情,就全部包办了。
因此这些行为就会促使孩子养成在家依赖家长的不良习惯。
其实在家中有更多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好机会,家长应该要有耐心,为自己的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
如:吃饭时帮妈妈分发碗筷,帮妈妈摘菜,还可以帮妈妈打扫房间等。
家庭教育只有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因此,只有将教育融入到家庭,再充分利用家庭这一资源,让幼儿的小手动一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为幼儿创设动手环境。
家长是幼儿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的生活中,家长只有给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为他们创设动手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动手的欲望。
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家长的教养态度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要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意识,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共同帮助幼儿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
因此我通过“家校路路通”或是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正确引导家长去鼓励自己的孩子多玩、多动手、多动脑。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很溺爱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当宝,所有的事情都帮孩子包办,这样幼儿自己动手的机会就几乎没有了。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导致孩子的动手能力较差,特尤其是刚刚入园的小班孩子。
有些家长还在抱怨自己的孩子能力太差,他们却不知道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溺爱而造成的。
因此,我要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鼓励家长在家为也能为自己的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动手环境。
例如:穿衣服方面,可以让孩子在家练习扣钮扣,教幼儿一首儿歌,让孩子学习将纽扣从下而上逐个扣好;又如拉拉链、穿鞋,系鞋带等方法,家长都可以在家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另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务,如扫地、叠衣服、擦桌子等,不管你的孩子做得好不好,家长都要给予肯定。
在幼儿园里我们也坚持让幼儿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衣、穿鞋,并用
比赛的形式鼓励孩子把在家学会的本领展现出来,从而帮助幼儿增加自信心。
这样孩子们的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得到了提高,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亲子活动,让家长看一看自己孩子的进步。
二、培养幼儿的动手观念。
孩子们都有自己动手的欲望,但是他们也有遇到困难喜欢依赖大人的习惯,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就要与家长共同合作,帮助孩子树立自己动手的观念。
在幼儿园里我们要结合主题,鼓励幼儿和家长收集、制作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和小制作。
在这过程中,家长要鼓励幼儿多多参与,放手让自己的孩子去完成,我们也会将孩子的作品展示出来,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动手的观念。
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
家长给孩子选择操作材料时,要符合幼儿好动的年龄特点,而且要有利于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给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还应注意无毒、安全、易于取拿,还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逐渐增加动手操作的难度,操作材料的数量随着幼儿熟练程度逐渐增加。
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购买一些高档的玩具,认为孩子就喜欢玩这种玩具,其实这些玩具只能给孩子短暂的刺激,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觉得无趣。
而一些积木积塑玩具看起来很简单,孩子们却总是玩不厌,因为这些玩具能进行不同的组合和变化,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
橡皮泥也是幼儿所喜欢的玩具,他们喜欢搓、捏,在他们小手的摆弄下,可以变出不同的东西来。
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废旧材料,让幼儿自己布置小卧室;还可用旧挂历纸撕贴粘画,锻炼幼儿手的灵活、协调性,还能培养幼儿对撕贴的兴趣。
总之,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家庭与幼儿园互相合作,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请家长融入到教育中来,让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培育下健康成长,只有这样坚持下去,祖国的下一代才能“手巧心更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