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房颤消融
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房颤术后并发症的监测与护理方案

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房颤术后并发症的监测与
护理方案
刘春梅;宋宝梅;陈珍涛;赵玲美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8(034)023
【摘要】目的:探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房颤术后并发症的监测与护理.方法:收集接受三维射频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90例,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发生心包填塞3例,急性左心衰2例,穿刺部位血肿7例,气胸3例.所有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均顺利出院.结论:三维射频消融是治疗心房颤动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但是术后并发症也值得医护人员引起重视,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及时发现及处理相关并发症.
【总页数】2页(P144-145)
【作者】刘春梅;宋宝梅;陈珍涛;赵玲美
【作者单位】610083 成都军区总医院;610083 成都军区总医院;610083 成都军区总医院;610083 成都军区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患者的护理体会 [J], 陈海萍;宋蕾
2.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20例 [J], 赵太生;郑磊;李
学文;董建增;李学斌;刘兴鹏;邓华;喻荣辉;吕吉元
3.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护理体会 [J], 高学霞;任春霖
4.1例经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并发肺部损伤致重度失血性休克的的抢救 [J], 田维
5.精细化护理在对心房颤动患者进行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J], 王咏梅;冯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ARTO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房颤消融患者的护理体会

CARTO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房颤消融患者的护理体会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1]。
据统计,我国3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77% ,并随年龄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
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使得患者临床致残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2]。
根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男性心房颤动化妆呢死亡率是非房颤患者的1.5倍,而女性则高达1.9倍[3]。
2006年ACC/AHA/ESC房颤治疗指南中提出电生理中心能够作为其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4]。
CARTO 三维标测指导下经导管消融是治疗房颤的重要选择,我院心内科在2013年10 月~2014年7月应用该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现将术前、术后护理及术中配合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13年10月~2014年7月,共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于Carto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术,其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36~72岁(56.81±9.83岁),病程持续时间1~5年。
超声心动图示左房(1eft atrium,LA)直径38.4±3.2(35~44)mm,心功能均大致正常,术前经食管心脏超声均未发现左房血栓,术前3d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U(Q12h),于术前12h 停用。
1.2方法根據患者情况对患者静脉滴注2%利多卡因进行抹布麻醉,并在患者右锁骨下进行静脉和双侧股静脉并放置十级冠状窦标测电极、右室标测电极等,并对患者行左肺静脉造影,根据Carto三维标指导下重新建立左心房和肺静脉的解剖结构图,选定消融靶点依次行左右侧肺静脉口外前庭部位线性消融,手术终点为两侧肺静脉电位消失。
整个手术过程中,持续芬太尼静脉泵入镇痛,肝素间断1h静脉推注,保持活化的凝血酶原时间在250~300s水平。
1.3结果62例患者均完成射频消融,出现迷走神经反射4例,经快速补液及阿托品等药物治疗后消失,3例治疗后穿刺部位发生血肿;2例手术中心包填塞,患者治疗后均得到恢复。
老年人CARTO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护理

老年人CARTO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护理关键词老年人三维标测房颤护理心房颤动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近年来更有发病率增高趋势。
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老年心房颤动患者50例,在三维标测系统CARTO 指导下进行的射频消融治疗,对其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50例房颤患者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60~83岁,平均67±5岁;阵发性房颤20例,持续性房颤12例,特发性房颤18例。
本组50例中高血压9例,冠心病9例。
方法:手术开始前,将参考电极置于患者背部第7胸椎稍偏左侧处,连接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监控设备,建立静脉通路。
手术开始后,在CARTO 标测系统指导下,建立左心房电解剖模型,围绕双侧上下肺静脉行环状线性消融,直到实现肺静脉的完全电隔离,手术时间平均180±60分钟。
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
达到消融终点,其中4例消融过程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经对症治疗后完成手术。
护理术前护理:①创建良好的住院环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患者入院后收治在安静的病房,同类患者尽量收治在一起,以便于他们有共同的语言,通过交流,相互学习、影响而增加对自身疾病的认识。
医护人员热情接待,主动详细介绍病区情况和医院的规章制度,通过亲切诚恳的态度,通俗的语言与患者讲述相关健康知识、注意事项等,尽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②术前的心理护理:住院后老年患者大都存在生活不便,心理状态欠佳,对子女的依赖心理和担心影响孩子工作的心理矛盾;担心自身疾病状况能否耐受手术、手术的成败,尤其对于手术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过分忧虑,手术应激使他们有一种生与死的体验,针对上述心理状况应了解患者的性别、性格、文化、所患疾病的种类等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如讲解治疗的目的和方法,如何配合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如何减轻疼痛和不适等,术后需心电监护,卧床24小时,对此我们术前说明监护、卧床目的,耐心、细致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教给患者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CARTO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房颤消融患者的护理体会

CARTO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房颤消融患者的护理体会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1]。
据统计,我国3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77% ,并随年龄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
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使得患者临床致残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2]。
根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男性心房颤动化妆呢死亡率是非房颤患者的1.5倍,而女性则高达1.9倍[3]。
2006年ACC/AHA/ESC房颤治疗指南中提出电生理中心能够作为其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4]。
CARTO 三维标测指导下经导管消融是治疗房颤的重要选择,我院心内科在2013年10 月~2014年7月应用该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现将术前、术后护理及术中配合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13年10月~2014年7月,共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于Carto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术,其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36~72岁(56.81±9.83岁),病程持续时间1~5年。
超声心动图示左房(1eft atrium,LA)直径38.4±3.2(35~44)mm,心功能均大致正常,术前经食管心脏超声均未发现左房血栓,术前3d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U(Q12h),于术前12h停用。
1.2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对患者静脉滴注2%利多卡因进行抹布麻醉,并在患者右锁骨下进行静脉和双侧股静脉并放置十级冠状窦标测电极、右室标测电极等,并对患者行左肺静脉造影,根据Carto三维标指导下重新建立左心房和肺静脉的解剖结构图,选定消融靶点依次行左右侧肺静脉口外前庭部位线性消融,手术终点为两侧肺静脉电位消失。
整个手术过程中,持续芬太尼静脉泵入镇痛,肝素间断1h静脉推注,保持活化的凝血酶原时间在250~300s水平。
1.3结果62例患者均完成射频消融,出现迷走神经反射4例,经快速补液及阿托品等药物治疗后消失,3例治疗后穿刺部位发生血肿;2例手术中心包填塞,患者治疗后均得到恢复。
Carto-3标测下房颤射频消融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Carto-3标测下房颤射频消融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房颤是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心房颤动发病率约为0.77%,且随人口不断老龄化其发病率不断上升[1]。
Pappone[2]首次采用CARTO指导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成功,该方法极大提高了房颤消融的成功率。
我科自2012年1月引进这项新技术已成功治愈27位房颤患者,现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我科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份共完成27例房颤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49-73岁,平均63±5.6岁,其中阵发性房颤19例,持续性房颤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症状。
1.2 方法:患者平卧DSA手术台,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Seldinger法穿刺左锁骨下静脉,置入冠状窦电极,2次穿刺右股静脉,分别置入8.5FSWARTZ鞘及房间隔穿刺针两次穿刺房间隔,行左右侧肺静脉造影,分别送入LASSO电极及冷盐水灌注大头,连接CARTO-3,建立左房模型及肺静脉定口,随后冷盐水灌注大头以20ml/min流速,30W功率在两侧肺静脉口外环形消融至肺静脉电位完全隔离,术毕房颤不再被诱发,透视心影搏动正常即结束手术。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完善术前检查:一般检查有血常规,凝血五项,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大小便常规。
特殊检查有心电图,食道超声排除左方血栓,超声心动图,Holter,胸片。
2.1.2 心理护理:病人长期受病痛折磨,对手术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得到根治,但是部分房颤消融术后会复发,而且治疗效果一般为3个月显效,有的还会复发,需要二次手术。
因此我们要根据病人的房颤类型耐心的给予解释,告知疾病的治疗现状及预期,使病人及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更好的配合手术。
2.1.3 术前准备:术前一晚给病人口服氯硝西泮1mg,保证睡眠。
训练床上大小便,女病人术前半小时留置导尿。
术前用药根据医嘱执行。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评价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009年3月2011年9月对3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cpva)必要时加三尖瓣峡部消融等,4例持续性房颤时在cpva 加左房顶部线性消融、二尖瓣峡部、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复杂碎裂电位消融等,阵发性房颤消融终点为环肺静脉电隔离,持续性房颤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消融线双向阻滞+碎裂电位消失;术后口服华法林及抗心律失常药物3个月,术后1,3,6月复查体表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结果:3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达到预期终点,在术后至少3个月的随访中,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复发,但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阵发性心房颤动成功率为96.7%;1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复发房速,持续性心房颤动手术成功率为75%。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中均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结论: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疗效佳,安全性好。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环肺静脉消融术;电隔离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主要危害是导致心衰、卒中致残和显著缩短寿命。
随着对房颤触发和维持机制的深入研究,房颤导管消融术随之不断的发展。
我科采用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引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ablation,cpva)的基础上选择性整合其它消融策略,治疗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共3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30例阵发性房颤和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了carto系统指导下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男20例,女14例;年龄38~73岁,平均(54±6.9)岁;房颤病程2月~30年,左房内径平均为(34.2±2.49)。
应用CartoMerge三维标测技术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应用CartoMerge三维标测技术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刘少稳林佳雄近十年来随着对心房颤动(房颤)机制的深入认识和各种新的标测、消融技术的应用,使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房颤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和三维标测技术的应用是近年来心脏电生理领域的重要进展。
目前治疗房颤的常用手术方式是以肺静脉电隔离为终点的肺静脉环形消融术,为了保证环形消融线的完整性,多应用CARTO、Ensite NavX等三维标测系统。
应用这些三维标测系统,术中先要构建出心房和肺静脉的解剖模型,包括肺静脉口的轮廓,再依据这一模型进行环绕肺静脉口部的消融。
虽然应用这些系统保证了消融线的连续性、提高了手术的有效性,但仍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术中构建解剖模型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所构建的模型是一种模拟图,与病人的心脏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别,模拟图的精确性与术者导管操作技巧、经验和患者心脏及其大血管的解剖特征等有关。
心房的解剖结构较复杂,存在多根静脉入口以及房室瓣环口和心耳等特殊结构,这些解剖结构的相互位置关系有时无论在X线下或模拟解剖图上都无法准确确定,极大地影响了后续的消融治疗。
为了快速方便地构建出与病人心房和邻近解剖结构高度吻合的解剖模型,使射频消融能量真正有效地‘释放到’肺静脉口外心房肌靶点上,我们于2005年6月在亚洲最早开始应用CartoMergeâ技术辅助下的房颤及其他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CartoMerge是将目前最先进的放射影像技术引进和应用到心脏电生理介入治疗中,在导管射频消融过程中所依赖的心脏解剖图形不再是一种模拟图,而是术前该患者通过多排螺旋CT或MRI增强扫描所获得的心脏各腔室和大血管的三维解剖图形,真实地反映了该患者心脏各腔室及大血管的大小、解剖形态和相互位置关系。
CartoMerge技术在快速性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中的成功应用,首先是决定于术前获得的心脏三维图形的质量,其次是手术过程中使术前获得的心脏三维图形与患者的心脏解剖结构精确地融合起来,这一融合过程需要借助CartoMerge三维标测系统和X线的影像定位技术来完成。
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术中护理

C N eja ,G N e x O GP iun O GPi i - -a Poi i  ̄ h A i t hnogU i nt,Jnn2 02 , . C i rv c l p d l e t Sadn n e i na H f i dO a v y i 5 0 1 P R. hn a a
【 e od】 Ar b ntn C R Oss m;R d f qec a e rN rn K yw rs ta t r a o ; A T t i li i l ye air unyct t ; u i oe he sg
心房 颤 动 (ta f r a o )简 称房 颤 , 临床上 a i bi tn rl i li 是
咪唑安定后症状缓解 , 继续手术 , 术后 1 天均康复 出院。结论 : ~3 通过准 确的术前决 策 , 充分 的术 前准备 , 注重 患者 的心 理护理 , 中娴 熟的操作技术配合及严 密监护 , 术 对发生 的异常情况进行分 析并迅 速采取护 理措施 , 是手术 顺利 进行 、 减少 并 发症和提高手术成 功率 的重要保证 。
【 摘
要】 目的 : 探讨 C R O系统标测指导下加 冷盐 水灌注射频消融治疗房 颤的术中配合经验 、 AT 护理措施及预 防并 发症
发生的方法 。方 法 : 1 对 6例接受射频 消融术 治疗 房颤的患者进 行 回顾性 分析 , 包括术 中配合与 监护 , 并针对 各 自的并发 症实施相应 的护理对 策。结果 :6例患者介入手术成 功率 10 , 中 1 因疼痛 出现迷 走反 射 , 即刻 心室 起搏 、 1 0% 术 例 经 注射
学影像学杂志 20 年第 1 卷第 3 09 9 期 J e mg g o 1 N . 2O MdIan V1 9 o3 O9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