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房颤消融

合集下载

立体定位下房颤射频消融术前访视及术中护理体会

立体定位下房颤射频消融术前访视及术中护理体会

立体定位下房颤射频消融术前访视及术中护理体会摘要通过对168例Carto三维标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及术中护理体会总结出: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宣教、核查相关内容及术中急救物品、药品准备、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面部表情是确保配合医生顺利进行手术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立体定位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明显上升。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危及生命[1]。

房颤可引起血栓栓塞及心力衰竭,嚴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2]。

立体定位系统(Carto)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可明显降低房颤患者死亡率,减少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等并发症,是房颤治疗的一项突破性技术[3]。

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对168例房颤病人进行Carto三维标测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显著。

现将术前访视及术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2009年6月~2010年12月我院行Carto三维标测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168例,其中男96例,女72例;年龄11~79岁,平均54岁。

方法:常规大面积消毒双侧腹股沟、锁骨下皮肤,在20%利多卡因局麻下穿刺左右侧股静脉,分别放置四极冠状标测电极、心室标测电极及1根房间隔穿刺鞘,行左房-肺静脉照影。

随后送入Lasso标测电极导管和Carto冷盐水消融导管,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标测、重建左心房和肺静脉的解剖结构图,选定消融靶点依次行左右侧环肺静脉口外线性消融[4]。

术前访视及术中护理术前访视:①心理护理:立体定位系统(Carto)指导下射频消融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复杂的新技术。

社会认知不足,手术患者特别是接近手术日期时,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会产生恐惧、焦虑心理,而恐惧、焦虑情绪可引起个体的痛苦体验并直接手术过程。

因此,导管室护士接到病人的手术通知单后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积极了解患者的术前心理需,耐心细致、态度和蔼、语言亲切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介绍手术间的大概情况、手术过程、大致时间、手术医生及配合医生进行手术的其他人员、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等,以解除患者恐惧、焦虑及陌生感。

CARTO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房颤消融患者的护理体会

CARTO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房颤消融患者的护理体会

CARTO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房颤消融患者的护理体会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1]。

据统计,我国3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77% ,并随年龄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

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使得患者临床致残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2]。

根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男性心房颤动化妆呢死亡率是非房颤患者的1.5倍,而女性则高达1.9倍[3]。

2006年ACC/AHA/ESC房颤治疗指南中提出电生理中心能够作为其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4]。

CARTO 三维标测指导下经导管消融是治疗房颤的重要选择,我院心内科在2013年10 月~2014年7月应用该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现将术前、术后护理及术中配合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13年10月~2014年7月,共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于Carto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术,其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36~72岁(56.81±9.83岁),病程持续时间1~5年。

超声心动图示左房(1eft atrium,LA)直径38.4±3.2(35~44)mm,心功能均大致正常,术前经食管心脏超声均未发现左房血栓,术前3d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U(Q12h),于术前12h 停用。

1.2方法根據患者情况对患者静脉滴注2%利多卡因进行抹布麻醉,并在患者右锁骨下进行静脉和双侧股静脉并放置十级冠状窦标测电极、右室标测电极等,并对患者行左肺静脉造影,根据Carto三维标指导下重新建立左心房和肺静脉的解剖结构图,选定消融靶点依次行左右侧肺静脉口外前庭部位线性消融,手术终点为两侧肺静脉电位消失。

整个手术过程中,持续芬太尼静脉泵入镇痛,肝素间断1h静脉推注,保持活化的凝血酶原时间在250~300s水平。

1.3结果62例患者均完成射频消融,出现迷走神经反射4例,经快速补液及阿托品等药物治疗后消失,3例治疗后穿刺部位发生血肿;2例手术中心包填塞,患者治疗后均得到恢复。

老年人CARTO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护理

老年人CARTO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护理

老年人CARTO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护理关键词老年人三维标测房颤护理心房颤动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近年来更有发病率增高趋势。

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老年心房颤动患者50例,在三维标测系统CARTO 指导下进行的射频消融治疗,对其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50例房颤患者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60~83岁,平均67±5岁;阵发性房颤20例,持续性房颤12例,特发性房颤18例。

本组50例中高血压9例,冠心病9例。

方法:手术开始前,将参考电极置于患者背部第7胸椎稍偏左侧处,连接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监控设备,建立静脉通路。

手术开始后,在CARTO 标测系统指导下,建立左心房电解剖模型,围绕双侧上下肺静脉行环状线性消融,直到实现肺静脉的完全电隔离,手术时间平均180±60分钟。

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

达到消融终点,其中4例消融过程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经对症治疗后完成手术。

护理术前护理:①创建良好的住院环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患者入院后收治在安静的病房,同类患者尽量收治在一起,以便于他们有共同的语言,通过交流,相互学习、影响而增加对自身疾病的认识。

医护人员热情接待,主动详细介绍病区情况和医院的规章制度,通过亲切诚恳的态度,通俗的语言与患者讲述相关健康知识、注意事项等,尽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②术前的心理护理:住院后老年患者大都存在生活不便,心理状态欠佳,对子女的依赖心理和担心影响孩子工作的心理矛盾;担心自身疾病状况能否耐受手术、手术的成败,尤其对于手术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过分忧虑,手术应激使他们有一种生与死的体验,针对上述心理状况应了解患者的性别、性格、文化、所患疾病的种类等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如讲解治疗的目的和方法,如何配合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如何减轻疼痛和不适等,术后需心电监护,卧床24小时,对此我们术前说明监护、卧床目的,耐心、细致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教给患者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CARTO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房颤消融患者的护理体会

CARTO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房颤消融患者的护理体会

CARTO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房颤消融患者的护理体会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1]。

据统计,我国3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77% ,并随年龄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

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使得患者临床致残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2]。

根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男性心房颤动化妆呢死亡率是非房颤患者的1.5倍,而女性则高达1.9倍[3]。

2006年ACC/AHA/ESC房颤治疗指南中提出电生理中心能够作为其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4]。

CARTO 三维标测指导下经导管消融是治疗房颤的重要选择,我院心内科在2013年10 月~2014年7月应用该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现将术前、术后护理及术中配合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13年10月~2014年7月,共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于Carto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术,其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36~72岁(56.81±9.83岁),病程持续时间1~5年。

超声心动图示左房(1eft atrium,LA)直径38.4±3.2(35~44)mm,心功能均大致正常,术前经食管心脏超声均未发现左房血栓,术前3d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U(Q12h),于术前12h停用。

1.2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对患者静脉滴注2%利多卡因进行抹布麻醉,并在患者右锁骨下进行静脉和双侧股静脉并放置十级冠状窦标测电极、右室标测电极等,并对患者行左肺静脉造影,根据Carto三维标指导下重新建立左心房和肺静脉的解剖结构图,选定消融靶点依次行左右侧肺静脉口外前庭部位线性消融,手术终点为两侧肺静脉电位消失。

整个手术过程中,持续芬太尼静脉泵入镇痛,肝素间断1h静脉推注,保持活化的凝血酶原时间在250~300s水平。

1.3结果62例患者均完成射频消融,出现迷走神经反射4例,经快速补液及阿托品等药物治疗后消失,3例治疗后穿刺部位发生血肿;2例手术中心包填塞,患者治疗后均得到恢复。

Carto-3标测下房颤射频消融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Carto-3标测下房颤射频消融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Carto-3标测下房颤射频消融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房颤是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心房颤动发病率约为0.77%,且随人口不断老龄化其发病率不断上升[1]。

Pappone[2]首次采用CARTO指导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成功,该方法极大提高了房颤消融的成功率。

我科自2012年1月引进这项新技术已成功治愈27位房颤患者,现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我科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份共完成27例房颤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49-73岁,平均63±5.6岁,其中阵发性房颤19例,持续性房颤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症状。

1.2 方法:患者平卧DSA手术台,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Seldinger法穿刺左锁骨下静脉,置入冠状窦电极,2次穿刺右股静脉,分别置入8.5FSWARTZ鞘及房间隔穿刺针两次穿刺房间隔,行左右侧肺静脉造影,分别送入LASSO电极及冷盐水灌注大头,连接CARTO-3,建立左房模型及肺静脉定口,随后冷盐水灌注大头以20ml/min流速,30W功率在两侧肺静脉口外环形消融至肺静脉电位完全隔离,术毕房颤不再被诱发,透视心影搏动正常即结束手术。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完善术前检查:一般检查有血常规,凝血五项,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大小便常规。

特殊检查有心电图,食道超声排除左方血栓,超声心动图,Holter,胸片。

2.1.2 心理护理:病人长期受病痛折磨,对手术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得到根治,但是部分房颤消融术后会复发,而且治疗效果一般为3个月显效,有的还会复发,需要二次手术。

因此我们要根据病人的房颤类型耐心的给予解释,告知疾病的治疗现状及预期,使病人及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更好的配合手术。

2.1.3 术前准备:术前一晚给病人口服氯硝西泮1mg,保证睡眠。

训练床上大小便,女病人术前半小时留置导尿。

术前用药根据医嘱执行。

Carto标测射频消融心房颤动护理

Carto标测射频消融心房颤动护理

Carto标测射频消融心房颤动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房颤患者在carto 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及围术期护理。

方法::对32 例患者在carto 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术。

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三维射频消融的常识、手术方法、预后及并发症基础上采用整体围术期护理方法。

结果:32例患者消融手术成功,随访1 ~ 30 个月,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

共发生主要并发症2例,其中心包填塞一例,股静脉血肿一例,无死亡病例。

结论:注重围手术期护理,有效减少及预防疾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心房颤动;三维射频消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35-01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

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1]。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2000 年,pappone 等[2]〕〕首创carto 系统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口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取得成功,骤成为治疗房颤的主要方法。

我科2006年1月-2011年6月在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下行射频消融术32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病人,男22例,女10例;年龄50.7岁±7.2岁;阵发性心房颤动29例,持续性心房颤动3例(持续时间均>1年,经胺碘酮及美托洛尔治疗无效);1例合并冠心病,4例合并高血压,1例合并糖尿病;心功能(nyha)分级为ⅰ级、ⅱ级;近半年内无脑卒中和其他血栓栓塞史。

均在carto 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术。

1.2 手术过程常规消毒,在2 %利多卡因局麻下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和双侧股静脉,分别放置十极冠状窦标测电极、四极希氏束或右室标测电极及2 根sl1 房间隔穿刺鞘,行左房- 肺静脉造影,随后送入lasso 标测电极导管和carto 冷盐水消融导管,在carto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标测和重建左心房和肺静脉的解剖结构图,选定消融靶点依次行左右侧环肺静脉口外线性消融。

CARTO系统引导下房颤导管消融13例分析并文献综述的开题报告

CARTO系统引导下房颤导管消融13例分析并文献综述的开题报告

CARTO系统引导下房颤导管消融13例分析并文献综述的开题报告标题:CARTO系统引导下房颤导管消融13例分析并文献综述一、选题背景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房颤患者容易导致心脏功能受损,迫使患者采取治疗,其中导管消融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

CARTO系统是一种新型导管消融技术,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心脏电生理图像,从而使导管消融更为精准。

因此,本研究选取CARTO系统引导下房颤导管消融进行研究,旨在探究该技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一步完善导管消融技术。

二、研究目的1.评估CARTO系统引导下房颤导管消融的疗效和安全性。

2.通过文献综述,探究导管消融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指导其临床应用。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将选取13例患者进行CARTO系统引导下房颤导管消融治疗。

对病人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临床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将以疗效和安全性作为主要评估指标,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和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分析导管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探究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本研究将进行文献综述,检索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导管消融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该技术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结果为CARTO系统引导下房颤导管消融疗效高、安全性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血管症状。

文献综述预计能够全面总结导管消融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指导其临床应用,并为进一步完善该技术提供参考。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将为CARTO系统引导下房颤导管消融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导管消融技术。

同时,文献综述能够增加人们对该技术的认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对进一步改善房颤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Carto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临床观察

Carto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临床观察

Carto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Carto技术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25例心房颤动患者(阵发性19例,持续性6例)在Carto 系统指导下行双侧环肺静脉消融术。

术中房颤终止或术中房颤转化为房扑或房性心动过速为消融成功的标准。

结果:25例患者即刻消融成功,无一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随访半年,3例复发房颤,手术成功率为88%。

结论:Carto技术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中图分类号】 R541.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1-0030-02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难治性心律失常之一。

房颤可以引起患者心悸,也可以引起血栓栓塞,导致心功能下降、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

房颤的治疗包括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心室率控制以及抗凝治疗,但效果均欠佳。

目前根治房颤的最好方法为导管消融,本研究主要观察Carto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消融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入选患者25例,男20例,女5例,平均年龄(55±15.8)岁,房颤病史平均(3.5±2.6)年(阵发性19例,持续性6例)。

均为2008年2月~2009年 12月在我院行Carto系统指导下进行环肺静脉消融术的房颤患者。

左心房前后径 (36.2±7.9)mm;合并高血压 7例,冠心病2例。

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

1.2方法1.2.1术前准备患者术前至少口服华法林1个月,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维持在2~3之间,术前5d停用华法林并改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1次/12h,术前12h停用1次;术前行心脏彩超及心电图、24小时心电图,术前ld经食道心脏超声排除左心房血栓。

1.2.2手术方法局麻下穿刺左锁骨下静脉,送人10极冠状窦电极;穿刺右侧股静脉,置入2根 Swartz鞘,2次穿刺房间隔,将鞘置入左心房;肝素 5000U经鞘注入,此后每小时追加1000 U;于右前斜与左前斜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