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辖区概况
济宁市

山东-济宁市-邹城市概况邹城市总面积1619平方千米。
总人口112万人(2003年)。
市人民政府驻钢山街道,邮编:273500。
行政区划代码:370883。
区号:0537。
邹城市辖3个街道、14个镇:钢山街道、千泉街道、凫山街道、峄山镇、看庄镇、香城镇、张庄镇、城前镇、田黄镇、大束镇、中心店镇、北宿镇、唐村镇、太平镇、平阳寺镇、郭里镇、石墙镇。
共17个居委会、871个村委会,943个自然村。
山东-济宁市-鱼台县概况鱼台县总面积654平方千米。
总人口45万人(2003年)。
鱼台县辖7个镇、3个乡:谷亭镇、鱼城镇、王鲁镇、张黄镇、清河镇、王庙镇、李阁镇、老砦乡、唐马乡、罗屯乡。
共6个居委会、386个村委会,939个自然村。
总面积654.2平方千米,总人口452742人。
2000年,鱼台县辖6个镇、8个乡。
总人口426172人,各乡镇人口:谷亭镇75279 清河镇22491 鱼城镇39081 王鲁镇38517 张黄镇29743 王庙镇31113 老砦乡26987 唐马乡31410 武台乡24860 石集乡17318 罗屯乡28031 李阁乡204.75 陈楼乡16579 周堂乡2428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山东-济宁市-兖州市概况兖州市总面积648平方千米。
总人口60万人(2003年)。
市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72000。
行政区划代码:370882。
区号:0537。
兖州市辖2个街道、10个镇:鼓楼街道、永安街道、新兖镇、谷村镇、大安镇、新驿镇、颜店镇、黄屯镇、王因镇、兴隆庄镇、漕河镇、小孟镇。
共30个居委会、492个村委会,530个自然村。
山东-济宁市-汶上县概况汶上县总面积877平方千米。
总人口73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汶上镇,邮编:272501。
行政区划代码:370830。
区号:0537。
汶上县辖8个镇、6个乡:汶上镇、苑庄镇、寅寺镇、郭楼镇、南站镇、南旺镇、次邱镇、康驿镇、郭仓乡、刘楼乡、义桥乡、白石乡、军屯乡、杨店乡。
寻根:邹城的来历及古代历史记忆

寻根:邹城的来历及古代历史记忆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市东部,是山东的省辖县级市,目前由济宁市代管,行政区域面积1616平方千米。
邹城乡镇位置地图作为山东省西南部的一个县级市,邹城地方虽不大,却有着2000多年的“县”名使用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邹城作为邹鲁文化的发祥地,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故里。
邹城原名邹县,古称邾国,又称邾娄国,是周代方国之一。
第一代国君是高阳帝颛顼的后裔,名叫曹挟,被周武王分封于邾,由此邾国诞生。
不知为什么,早期的周王室却没有给邾国一个名分(爵位),在整个长达270年的西周时期,邾国只能依附于强大的鲁国,疆域大致相当于如今邹城全境和周边县市一部分。
春秋时期,局势发生了变化,邾国第十代君主曹克向蒸蒸日上的齐国靠拢,为齐桓公成就霸业东奔西走,立了大功,于是齐桓公奏请周天子,封邾国为子爵,邾国从此位列诸侯。
战国时期,鲁穆公时改“邾”为“邹”,自此有邹国之名,据说当时邹国有人口10万余人。
齐桓公称霸1.寻根邹城要寻根邹城,先复习一个汉字:邾。
邾,读作:zhū。
现在的邾国故城遗址即为邾国国都旧址,2006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一种关于“邾”字来源的说法,大家不妨探讨。
这种说法就是“邾”即“蛛”。
理由是因为出土青铜器铭文中多把“邾”字写成“蛛形”,由此推断远古时期此地族人以“蜘蛛”为图腾,因而得名。
这里有一个传说:伏羲年轻时代,泗河和独山湖里鱼很多,人们手摸棒打,体力消耗了不少,可是一天也逮不了几条鱼。
有一天,伏羲躺在大树下休息,正好看到有一个大蜘蛛在树枝之间吐丝结网,蜘蛛把网结好后,就伏在网中间等候着,不大会,几只甲虫飞过来,粘在网上挣扎着,怎么也逃不脱。
伏羲受到启发,蜘蛛能用小网捉住虫子,人就能做网捕鸟捉鱼。
伏羲采了一些野麻,晒干了搓成绳,然后用细些绳子用蜘蛛的方法编织成网,教人们用网捕鱼捉鸟,当地人率先进入了渔猎时代。
邹城市—济宁邹城市简介

邹城市—济宁邹城市简介邹城市隶属于山东省济宁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新兴能源工业基地。
邹城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
邹城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
邹城市行政区划:邹城市辖钢山街道、千泉街道、凫山街道3个街道,田黄镇、看庄镇、唐村镇、大束镇、香城镇、太平镇、中心店镇、张庄镇、石墙镇、峄山镇、北宿镇、城前镇、郭里镇13镇。
邹城市风景名胜:以天然形成的奇山怪石为主体的铁山公园、体育公园、峄山风景名胜区,以水见长的铁西公园、唐王湖公园、孟子湖风景游览区及素有“邹城会客厅”之称誉的人民广场、文化广场等。
其中,峄山风景名胜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文物古迹:古遗址175处,主要有野店遗址、邾国故城遗址、漆女城遗址、栖驾峪遗址、斗鸡台遗址、北凫山犁耙峪遗址、晚照寺遗址、灰城子遗址、城前遗址等。
古墓葬107处.主要有孟林、汉鲁王墓、明鲁王墓、万章墓、南宫适墓、西晋刘宝墓、金乌林答将军墓、庙东古墓、王看九女筑坟、兴泉墓群等。
古建筑132处,主要有孟庙、孟府古建筑群、重兴塔、孟母三迁祠、龙山玉皇殿、大园戏楼、小石石拱桥、颜母祠、潘氏家祠等。
石窟寺及石刻33处,主要有铁山摩崖石刻、岗山摩崖石刻、葛山摩崖石刻、峄山石刻、凤凰山唐代石窟佛造像、黄山宋代十八罗汉洞造像、后圬山寿峰寺碑刻群等。
近现代史迹及其他70处,主要有白莲教农民起义遗址、尼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孔子孟子诞生圣地碑、抗日烈士郑师文纪念碑、烈士陈清松墓碑、邹城烈士陵园、石墙双庆扬水站等。
各类文物史迹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6处,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11处,邹城市文物保护单位35处。
邹城市特色美食:酸辣猪手、三鲜豆腐火锅、韭香小馅饼、金牌扣肉、四喜丸子、秘制酸辣猪手、手工煎饼、山东海参、锅煸豆腐、焦馏里脊、德州扒鸡、鲁菜、特色孟府宴等。
邹城市政府网站(邹城政务网):。
邹城市城前镇简介

邹城市城前镇简介">邹城市城前镇简介yuhouwutonghua邹城市城前镇简介城前镇位于邹城市境内最东部,扼济宁市东大门,东临临沂市,南接枣庄市,是一个鸡鸣三市之地。
总面积l82平方公里,下辖111个行政村,总人口8.5万人。
历史悠久远在6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至今仍留有春秋时期的“兰陵城”及战国时期的“城子窝”两处历史文化遗址和抗战时期的一座尼山抗日烈士纪念碑。
据镇志记载,城前镇驻地城前村因在东汉永平十八(公元75)年为兰陵城前(亦说在北宋立贺乡城之前)而得名。
区位优越城前镇在全国地图上有标示,是邹东及其附近地区规模最大、交通最为便利的城镇,是辐射周边20多个乡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
从空间上看,城前镇与济宁、泰安、临沂、枣庄四地市等距90公里,和相临的平邑、山亭、滕州、邹城、曲阜、泗水6个县市等距40公里,基本上处于它们的几何中心。
城前镇于2000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邹城市重点发展的三个省级中心镇之一。
交通便捷境内有枣徐(济南枣园——徐州,又称0九公路)、平滕(平邑一一滕州)、岚济(岚山头——济宁)三条省道纵横贯穿全境,并于镇区交汇,有“六路通衢”之称。
现在,城前镇东距京沪高速公路40公里,西距京福高速公路35公里、京沪铁路45公里,北距日东高速公路10公里,交通更加便利资源丰富城前镇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光照充足。
近年来坚持大搞山区综合开发,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土地效益明显提高,逐渐成为邹城市重要的种植畜牧基地。
种植业主要以林果、花生、地瓜、蔬菜为主。
建有大樱桃、板栗、大枣、干鲜杂果四个万亩基地和苹果、葡萄等十二个样板园,林果总面积达4.6万亩,年产大樱桃、大枣、板栗、柿子、苹果、桃等果品2000万公斤,产值2000多万元。
花生以鲁花14和花育17为主,年产优质花生3000多万斤;地瓜以富贵一号为主,年产优质地瓜1.25亿公斤。
千年古县之一 山东邹城市我的家乡

千年古县之一山东邹城市我的家乡山东邹城市我的家乡">千年古县之一山东邹城市我的家乡刘刘思秋_559一、邹城市概况山东省邹城市原名邹县,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全市辖14个镇和3个街道,871个行政村,21个社区居委会,110万人口,境域面积1613平方公里。
邹城市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故乡。
孔子的诞生地尼山,历史上(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的20世纪60年代)亦曾长期隶属于邹城市。
邹城市既孕育了中国的“至圣”,又孕育了中国的“亚圣”两位“文圣”,成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素有“孔孟圣地,邹鲁秀灵”,“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美誉。
邹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文化灿烂,既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
总装机容量360万千瓦的中国最大的坑口电厂邹县电厂在邹城。
年产3000万吨原煤的中国最现代化特大型煤炭基地兖矿集团公司在邹城。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共和国55年风雨历程,邹城市人民抢抓机遇,勇于改革,团结奋进,进行了历史性的凤凰涅磐,实现了从文化名城到经济强市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跨越。
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3.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位于山东省县(市、区)前列。
邹城市成为鲁南地区一颗耀眼的明珠。
二、政区沿革邹城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据城南6公里处的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野店遗址发掘证明,在距今六千多年到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期,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境内即有东夷少昊氏族部落结罾猎鱼,鬲甑饮食,繁衍生息,是中化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邹城市,古属夷地。
夏代,属徐州。
殷商时期,地属奄国。
《山东通志·疆域·封建》载:“奄,嬴姓,少昊之后,始祖翳,为东方夷国,周武王代奄即此”。
《左传》载:“成王因商奄之民以伯禽而封于少昊之墟”。
西周初期,周武王克商灭奄后,封颛顼玄孙陸终第五子晏安之苗裔曹侠于此,国号“邾”,附庸于鲁国,春秋之初为子爵。
邹城简介

邹城市简介邹城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诞生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兴能源工业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也是中央规划建设的“中华文化标志城”主要所在地。
全市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总人口114万,辖1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个省级开发区,892个行政村(居)。
邹城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京沪铁路纵贯南北,新石铁路横穿东西,104国道、京福高速等10余条公路干线遍布全境。
境内白马河与京杭运河相接,水上运输可直达苏、沪、浙一带。
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穿过城区东部,建成后邹城至京沪的时间均在2小时左右。
邹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文物古迹3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10个景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
邹城山水相依、环境优美。
境内有峄山、十八盘山两处省级森林公园和北宿湿地、香城湿地两处省级湿地公园。
城区岗山、铁山、护驾山三山对峙,既是天然屏障,又是城市绿色之肺;孟子湖、孟子河、因利河润泽东西,既是风景旅游带,又是文化休闲带。
邹城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境内藏煤面积357平方公里,地质总储量41亿吨,年产原煤近4000万吨,花岗石储量20亿立方米,石灰石探明储量148.5亿吨,电力企业年发电量达240亿千瓦时。
拥有兖矿集团、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山东里能集团等一批国家大型煤电企业。
目前,全市上下正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经济战略转型为主线,紧紧围绕“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争当山东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的基本定位和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生态靓市、和谐新市”的战略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重心,努力实现邹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邹城简介

邹城市是山东省直辖县级市。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6°24′—117°30′,北纬35°11′—35°32′,东倚沂蒙山区,西临鲁西平原,南襟徐淮要冲,北枕泰岱南脉与鲁都曲阜毗邻,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4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
基本概况邹城市下辖钢山、千泉、凫山三个街道办事处,田黄、张庄、城前、大束、香城、峄山、看庄、唐村、郭里、石墙、北宿、太平、中心店、平阳寺十四个镇,总人口112万,其中城市人口25万,以汉族居民为主,广泛分布着回、满、布依、彝、苗、蒙古、黎、壮等24个少数民族。
邹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山区峰峦叠嶂,丘陵逶迤起伏,平原沃野千顷,三种地貌各占三分之一,属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风光秀丽。
邹城古称“邹鲁圣地”,是中国儒学发源地,夏代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初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孟庙南大门邹城市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这里人杰地灵、英贤辈出,有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世代贤母——孟母,有被赞为“功不在禹下”的儒学亚圣——孟子,有被传为世代佳话、“凿壁偷光”刻苦治学的西汉经学家匡衡。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邹城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境内共有各类文物古迹3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
饱经岁月沧桑还依然展示着往昔风采的“三孟”(孟庙、孟府、孟林)古建筑群,佛教文化及书法艺术精品“四山”摩崖刻石,京南江北最大的地下宫殿——明鲁荒王陵,被誉为“邹鲁秀灵”、“岱南奇观”的历史文化名山——峄山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邹城独具特色的“山·水·圣人”综合旅游区,是研究中国与东方文化的“历史博物馆”和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
我的家乡普通话三分钟邹城

我的家乡普通话三分钟邹城案例一:我的家乡在邹城,邹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邹城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如历史悠久的孟府孟庙,风景优美的铁山公园、铁西公园和峄山风景区,还有绿树成荫的文化广场、体育广场和人民广场。
我觉得邹城最美的地方就属唐王湖了。
湖边一排排柳树像一个个小姑娘在梳理自己的长辫子,微风吹来,随风舞动。
湖边上的一个个亭子,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
亭子里的人们,有的在乘凉,有的在下棋,还有小朋友们在玩耍。
湖中央有一座石拱桥,石拱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圆圆的大月亮。
湖面上有一个小岛,岛上树木茂盛,鲜花盛开,漂亮极了!唐王湖边还有一个个小山坡,山坡上,小朋友们正在放风筝。
到了晚上,河边亮起了五彩缤纷的彩灯,彩灯倒映在湖面上,五光十色,十分美丽。
邹城还有许多特产,如香城的红枣、看庄的大樱桃和中心的草莓。
邹城真是个好地方,我爱邹城,我爱我的家乡!案例二: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三字经里面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为选择邻居而搬家。
故事就发生在现在的山东地区,也就是古时候的邹县城北,现在的全国百强县——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县级市)。
邹城是孟子故里、千年古县,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邹城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孟子思想、母教文化、邹鲁文化、伏羲文化交相辉映、积淀融合,素有“邹鲁圣地”之美誉。
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深深浸润着邹鲁大地。
邹城市地处京沪铁路和新日铁路交界处,东倚沂蒙山区,南临微山四湖,北与著名旅游胜地曲阜、泰山相临,全境地势东高西低,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腹地广阔,资源丰富,开放性强,具有对外合作交流的诸多便利条件。
邹城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辖16个镇街、1个经济开发区。
邹城有山有水有资源。
东部山清水秀,西部沃野平畴,境内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拥有峄山、凤凰山、连青山等六大山系、190余座山峰,111条河流纵横交错,114座水库星罗棋布,建成美丽乡村“A 类村”328个,重点村覆盖率达到77%,粮食产量稳定在44万吨以上,草莓、核桃、樱桃、土豆等经济作物达到33.5万亩,其中城前板栗、香城山楂、张庄牛心柿、柳下邑猪牙皂、洪山苹果、香城长红枣、石墙薄皮核桃远近闻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邹城市辖区概况邹城市(Zoucheng),位于山东省南部,北依孔子故里曲阜市、南望滕州市。
全市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3个镇,人口115万。
春秋战国时期为邹国国都,同鲁国并称为“邹鲁圣地”,为文化兴盛之地。
秦朝始置邹县,三国时期属魏国,明、清先后隶属于济宁府、兖州府。
邹城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山东省省辖县(市)之一,行政区划属济宁。
邹城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故里,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东方君子之国,邹鲁圣贤之乡”的称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新兴能源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佳投资创业城市,中国经济百强县(市)第31位(2015年)。
邹城市交通便利,京沪高铁穿过城区东部,民国元年通车的津浦铁路(今京沪铁路)纵贯南北,新石铁路横穿东西,104国道、京台高速公路等10余条公路干线遍布全境;境内白马河与京杭大运河相连,水上运输可直达江浙沪一带。
1、【钢山街道】概况——钢山街道位于山东省济宁邹城市境西北部,城区东部,北与中心店镇交界,东与大束镇相邻,辖区总面积36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14个行政村,总人口11.3万人。
市政府驻地。
104国道和342省道公路过境。
先后被济宁市委命名为“五好街道党工委”、“邹城市镇街经济发展一等奖”、“党政机关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钢山街道办事处还被授予“省级安全社区”荣誉称号。
境内古迹——重兴塔位于钢山街道邹县旧城北门内,为北宋初年始建的砖塔。
塔顶冠以铜铸镀金覆体莲纹宝刹。
造型浑厚拙朴,气势雄伟,“禅塔祥云”为古邹八景之一。
1985年,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刻钢山街道境内有全国著名的“四山”摩崖石刻的三处,即:铁山摩崖石刻、岗山摩崖石刻和尖山摩崖石刻。
铁山摩崖刻经亦称“小铁山摩崖刻经”“匡结刻经”。
位于城区北铁山之阳一倾斜约45度的巨大花岗岩石坪上。
以颂文词句分析,作者当系安道壹弟子。
岗山刻经位于铁山北岗山之阴山峪(俗称狼沟)中。
刻经以中部俗称“鸡嘴石”的岩石为中心,顺“狼沟”两侧,分散地刻在摩崖石壁或岩石之上。
尖山刻经位于城区东6公里处的尖山(亦称朱雀山,俗称“大佛岭”)东约1公里,坡度约为25度左右的花岗岩石坪上。
日落晚照寺遗址位于岗山西侧,是著名的百年古寺。
相传每当夕阳西下,朵朵彩霞照入寺中,映在寺中央的佛像脸上,佛像顿时生辉,日落晚照寺因此得名。
寺院遗址1960年代挖水库时被发现。
日落晚照寺遗址为邹城市保护文物。
地方文化——凿壁偷光凿壁偷光的故事发生在杨下村。
据《汉书·匡衡列传》记载,西汉丞相匡衡幼年时期,由东海郡逃荒迁居此地,因家贫,白天打工干活,夜晚凿壁借邻居杨老太纺线灯光读书。
后匡衡封为丞相。
为报杨老太借灯读书之恩,专程回故里探望,时杨老太已故去。
后此村名为杨下村。
地方戏曲阴阳板起源于境内前八里沟村。
据村上老人讲,民国年间地方戏曲阴阳板起源于该村,并曾流行一时。
阴阳板原是民间自娱自乐的曲目形式,后经该村已故老人孟召栋整理、提练,增强了趣味性。
每逢农闲、春节前后,村上便组织人员到各村巡回表演,以增添节日气氛,活跃文化生活。
阴阳板的表演者穿着演出服,手拿两块板,互相配合,左右沿街走动、说唱、搞逗笑。
表演者必须身高滑稽,充分展示阴阳板的内在活力,使群众喜闻乐见。
可惜这一民间曲种,没有被继承下来。
2、【千泉街道】概况——千泉街道地处邹城市城郊区,因境内曾有千泉湖而得名。
辖3个管理区(工作片),16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辖区总面积36.2平方公里,总人口7.2万人。
京沪铁路、104国道纵贯南北,岚济公路横穿东西,东临京福高速公路,北靠燕京大道。
距济南150公里。
街道连年获得邹城市镇街经济发展奖、民营经济发展奖和招商引资等各项大奖。
并连续多年被济宁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发展经济30强镇”。
经济——千泉街道是邹城市东城新区规划发展中心,市政府规划的商贸旅游区。
千泉街道辖区内建有各类综合专业市场15个,是邹城市主要的物流中心,年商品成交额达10亿元。
邹城市个体私营经济园占地600多亩,是邹城市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温州客商投资兴建的千泉装饰城占地200多亩,是鲁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齐全的装饰装潢材料批发市场。
投资1.2亿元,占地200多亩的义乌商贸城正在建设之中。
千泉街道拥有孟子湖到唐王湖的十里水产养殖带,万亩优质大枣生产基地,年产圆红干枣150万斤。
蔬菜种植面积1600亩,建有农业高科技示范园。
自然人文景观——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故乡,举世闻名的孟府、孟庙就坐落在千泉境内。
山东省最大的人工湖孟子湖和唐王湖遥相呼应,形成十几里的绵延水面,连同李世民命名的护驾山、接驾山,形成了湖光山色,绮丽秀美的景色。
南依“岱南奇观”峄山仅有3公里。
辖区内有建筑独具特色的邹城市博物馆和邹城市文化广场,是人们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3、【凫山街道】概况——凫山街道位于邹城市市区西部,辖7个实体城市社区、4个非实体新型社区,面积8.1平方公里,总人口8.1万。
坐拥全国特大型煤炭企业---兖矿集团机关驻地,西邻省级经济开发区。
京沪铁路、凫山路、西外环路纵贯南北,三十米上跨铁路立交桥、岚济公路、新济邹路横穿东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形成了宽通道、大出口的对外交通格局。
经济——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凫山特聘北京、上海专员的作用,以影响力强的文化产业项目、科技含量高的工业项目和投资强度大的现代服务业项目为重点,加快招商引资。
目前,投资5亿元的河马动画影视基地项目已完成公司注册;投资3.1亿元的金褀恒兴物流中心项目已开始落地建设;投资2.2亿元的好面源面粉加工异地安置项目正组装生产线,进行试生产;总投资5.1亿元的鲁南电商产业园进展顺利,已有阿里巴巴、圣家乐购、圆通快递等62家电子商务企业进驻。
党政建设——以服务居民为着力点,做优做实“网格化”管理,将所辖凫山路、文圣等4个新型社区划分成81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立1名网格员,选聘730名楼长;7个实体社区结合实际划分成29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立1名网格员,社区“两委”干部、驻村干部联合包网格,将服务延伸到楼栋、单元和居民,真正实现了便民服务的全覆盖。
选配3名账务人员对11个社区的资金财务实行代理,确保村级事务“六规范”和干部队伍“五项规定”工作的成果得到巩固。
同时,抓好党建示范片区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打响“阳光驿站”服务品牌,深入开展“5分钟生活圈”、物业110和爱心救助、爱心义卖等志愿者活动,实现党建服务全覆盖。
人文景观——孟母三迁祠,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城西庙户营村内。
座北向南,有正房3间,东、西配房各3间。
正房即"孟母祠",单檐硬山式建筑,前有回廊、露天面阔7.05米,纵深6.2米。
祠内正中神龛供奉孟子父母像,东侧置孟子像龛。
祠前回廊东、西两侧壁上镶碑刻2块;一为创建亚圣祠碑记,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已仲春立;二为庙户营添设祭田记,清同治四年(1865年)孟广均立石。
大门外原立有"孟母三迁祠"碑1块,现移至孟庙内保存。
该祠是纪念孟母和孟子的建筑之一,1985年,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巷里清真寺,位于城西巷里村中间,始建于明朝中期,邹城市伊斯兰教协会设立于清真寺内。
2013年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峄山镇】概况——峄山镇位于邹城市城南10公里,因境内坐落着省级风景名胜区峄山,故名峄山镇,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人。
经济——该镇花岗岩、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建有花岗石生产加工企业(点)3个,石灰石开采加工企业(点)8处,年生产加工花岗岩、石灰石石子30万方,实现销售收入2400多万元。
自然资源——峄山镇境内有花岗岩、石灰岩、红土等矿产资源丰富。
水资源。
主要河流有6条,总长31.3公里,均发源于峄山山麓,为季节性间歇河。
除大庄河流入西苇水库外,其余均汇入白马河。
地下水主要是峄山断层的石灰岩水和砂岩水,一般水位较浅,水质良好,水源丰富。
民智工程——峄山镇开设了“远教青年班”,为青年群众传递惠民政策信息、传授农业新知识,讲解农业新技术,及时为农村青年提供各种服务。
积极报名参加“远教青年班”。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使农民群众,峄山镇青年农民把远程教育当成了致富“宝典”,高兴地把远程教育称为家门口的“免费大学”。
境内古迹——野店遗址,位于峄山镇野店村南,系山东省史前考古文化遗址,属山东省典型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兼有周至汉代遗存。
玉带遗址地势北高南低,发现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双叠层,经放射性同位素碳14测定:该遗址距今约4640年至6170年之间,约略延续了1500年左右。
野店遗址的古文化层分为4层,1977年12月,野店遗址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邹县野店》向国内外发行。
斗鸡台,遗址位于峄山镇下山村南2公里处,南部紧靠峄山,为周代遗址。
因传说此处是当年邾国王亲国戚斗鸡取乐之地,故称“斗鸡台”。
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并登记。
1985年,斗鸡台遗址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邾国故都,位于纪王城村,金代称之“纪王庄”,明代称之为“纪子城”,俗称“纪王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邾国都城。
邾国故城宫殿遗址位今峄山街东齐氏林前。
俗称“紫禁城”。
故城西南隅见台址,高八尺,方圆里许,俗称皇台。
5、【田黄镇】概况——田黄镇位于邹城市东北部,为亚圣孟子故里,是至圣孔子的诞生地和著名的革命老区,素有“绿色山谷、梦幻乡村,生态旅游第一镇”之美誉。
辖51个行政村,4.5万人,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万亩。
北邻五岳之尊泰山,南近微山湖,东靠沂蒙山脉和优良港口日照市,西接旅游名地水泊梁山。
西距城区27.5公里,地处邹城、泗水、曲阜3市县交界处。
东邻城前镇,南连张庄镇,西接大束镇与曲阜市尼山乡,北与泗水县圣水峪乡接壤。
尧王公路纵贯南北,崇尚公路横穿东西。
经济——发展特色农业经济。
引导群众在“路两旁,河两岸”发展精细瓜菜种植区2000多亩,在山岭地带,大力发展花椒、板栗、核桃等地堰林业,并建立健全了产品销售网络,订单销售产品。
培育壮大养殖规模,建成肉鸭养殖小区2个、肉牛养殖基地5个、七彩山鸡养殖基地1处,带动养殖户15个,已初步形成发展规模,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发展劳动经济。
以镇劳动服务站和富农劳务输出有限公司为依托,以镇成人技校为载体,加大劳动力培训输出力度。
创建田黄网站,组建外出劳动力信息资源库。
并在青岛、天津、威海等用工单位较多的地方设立用工信息员,收集整理外地企业的用工信息,及时反馈到镇劳动服务站。
发展“农家乐”旅游经济。
该镇围绕十八盘森林公园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引导周边群众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经济,已成为田黄镇旅游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