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分析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月评(2019年12月)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月评(2019年12月)2019年12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持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12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货物总量达到704.8万标箱,同比增长3.6%。
货值总额达到7004.5亿美元,同比增长1.9%。
从出口集装箱货物的主要目的地看,亚洲市场仍然是中国出口的主要目的地。
中国对欧洲的集装箱出口量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5%。
中国对美国的集装箱出口量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下有所减少,同比下降2%。
中国对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集装箱出口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2019年,中国出口集装箱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随着中美经贸摩擦的升级,美国对中国的加征关税导致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下降。
其次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这也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不过,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在消极因素的影响下依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这得益于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
中国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的贸易增长迅速,对中国集装箱出口市场形成了积极的推动力。
中国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力度,也为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增长提供了新的机遇。
展望未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加可能对中国出口产生一定影响。
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也对集装箱运输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需要加强对集装箱运输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2019年12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保持平稳增长。
在面对各种挑战的中国出口集装箱市场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中国应积极应对挑战,加大合作力度,推动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
集装箱运输市场2019年回顾及2020年展望

集装箱运输市场2019年回顾及2020年展望2019年以来,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情势,主要原因是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
尽管市场波动频繁,但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上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速,同时行业竞争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
2019年市场回顾2019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而国际贸易局势更加复杂。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不断升级,加征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影响着全球贸易和货运市场。
此外,供应链管理方式也在不断改变,电商快递等新业态的出现对传统集装箱运输市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仍保持着一定的增长。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全球海运装箱货物总量同比增长了2.7%,达到了1.04亿TEU (20英尺集装箱计量单位)。
其中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货物市场,占据了全球总量的67%。
在行业竞争格局方面,国际海运巨头如马士基、地中海等公司仍然占据领导地位,但新的参与者也在逐渐增多。
特别是中国企业,如中海集运、海外联合等公司,在国际市场中大有作为,并开始不断增加其全球运输网络。
2020年市场展望2020年,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和挑战。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全球供应链和货物运输产生了严重影响。
各国采取控制措施,限制交通和物流,加重了行业的运营负担。
此外,经济下滑也导致各国出口贸易量减少,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需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全球贸易形势也不太明朗。
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贸易保护主义的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升温。
一些国家也正在考虑重新制定贸易政策,可能会对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产生影响,相应地,行业竞争格局也可能发生一些变化。
不过,总体来看,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集装箱运输市场的需求将会保持增长。
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将会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将会为货物跟踪、运输安全等方面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集装箱运输市场2019年回顾及2020年展望

集装箱运输市场2019年回顾及2020年展望2019年是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一个关键年份,也是一个欠佳的一年。
在全球贸易逐步放缓和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集装箱运输市场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本文将回顾2019年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主要情况,并展望2020年的发展趋势。
2019年,全球贸易增长继续放缓,主要原因是美中贸易摩擦的升级以及全球经济增长乏力。
美国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对全球贸易产生了负面影响。
随着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许多企业纷纷转移生产基地,导致全球供应链的调整和重组。
这导致在2019年,全球集装箱运输需求增长乏力,整体市场形势不佳。
2019年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挑战。
巴拿马运河扩建项目提前完成,增加了全球贸易航线的容量,对传统的运输模式产生了影响。
国际海运公司之间的价格战也加剧了市场竞争,运价持续下降。
全球货代业务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如全球经济放缓、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等。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集装箱运输市场也有一些积极的方面。
随着亚洲市场的增长,集装箱运输需求依然强劲。
多式联运等新的运输模式也逐渐得到应用,提高了物流效率。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为集装箱运输带来了新的机遇,例如智能化港口和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发展。
展望2020年,集装箱运输市场仍然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和挑战。
全球贸易环境仍然不稳定,美中贸易争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乏力也对集装箱运输需求产生了影响。
不过,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贸易摩擦的缓和以及多边贸易机制的完善,集装箱运输市场有望逐步复苏。
在2020年,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智能化港口和航运系统将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绿色航运和碳排放控制也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集装箱运输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2019年是集装箱运输市场面临困境的一年,但也有一些积极的方面。
展望2020年,集装箱运输市场仍然面临挑战,但也有机会。
国内集装箱海运: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国内集装箱海运: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集装箱海运成为了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在国内,集装箱海运也已经成为了货运运输的主力军之一。
本文将从国内集装箱海运的现状、问题、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状
国内集装箱海运业经历了3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物流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集装箱海运总量为2.48亿标准箱,同比增长4.4%。
其中,自主品牌航线集装箱运输量达到1.97亿标准箱,同比增长4.2%,占到了总量的79.4%。
二、问题
虽然国内集装箱海运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较小。
2.航线资源不均衡,部分航线过剩,部分航线供不应求。
3.港口集装箱管理不够规范,容量不足,装卸效率低下。
三、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国内集装箱海运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是:
1.加强航线资源整合,优化航线布局,提高航线运输效率。
2.提高服务质量,增加舱位保障,开放更多跨国航线。
3.优化港口管理,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高港口装卸效率。
4.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物流、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水平。
总之,国内集装箱海运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行业内企业不断创新、加强合作,才能在全球贸易中站稳脚跟。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月评(2019年12月)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月评(2019年12月)
2019年12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据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份中
国出口集装箱运输量达到了新高,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
12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总体需求保持了稳定增长。
由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减弱,全球对于中国商品的需求逐渐增加,进口方面的增长较为明显。
而中国作为全球商品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国家,出口集装箱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12月份是全球商品消费旺季,许多商家都选择在圣诞节前后进行大量采购,因此集装箱运输需求也相
应增加。
12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价格有所波动。
由于市场需求的增长,航线运力有限,使得运费价格逐渐上升。
由于12月份是全球商品消费旺季,船舶运力紧张,集装箱的供应相对较少,也导致价格上涨。
与此国内外部分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危机和经
济衰退,也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使得国际贸易运输市场的价格波动较为剧烈。
12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办理手续相对顺畅。
中国相关部门在推进贸易便利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推行“单一窗口”通关模式、简化报关手续等,极大提
高了企业办理集装箱运输相关手续的效率。
运输企业也积极配合政府的政策,加强组织协调,提高运输效率,使得集装箱运输的办理手续相对顺畅。
2019年12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虽然市场价格有所
波动,但总体需求稳定增长,办理手续相对顺畅。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贸易保护主义的
减弱,预计来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集装箱运输市场2019年回顾及2020年展望

2020年第4/2期 总第342期1集裝需运输集装箱运输市场上海航运交易所2019年回顾及2020年展壑1 2019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1.1世界经济发展趋缓,运输需求受累疲软受国际政治环境恶化、贸易壁垒增加、金融市 场波动加剧、生产率增长缓慢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 严重等因素的影响,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再次下滑,降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低点。
根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9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0%,较2019年7月发布的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率预计为2.4%,较7月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欧元区和英国经济增长率预计均为1.2%,与7月预测值相比均下调0.1个百分点;日本经济 增长率预计为0.9%,与7月预测值持平;受投资减少、贸易壁垒加剧及区域政治经济不稳定等因素的 影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9%,较7月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o在此背景下,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波动。
根据克拉克森2019年11月发布的报告,2019年全 球集装箱运量预计将增长2.2%,较2019年初预测值下调1.9个百分点,其中:远东一欧洲航线西行运 量预计为1 680万TEU,较2018年增长3.9%,增幅较年初预测值上调1.1个百分点;泛太平洋航线东行运量预计为1 890万TEU,较2018年下降1.7%,增幅较年初预测值下调3.9个百分点;亚洲区域内2©Ce丿上打力茲仔为夕力7Vol.31No.1/2General Serial No.342C O N T A I N E R T R A N S P O R T 航线运量预计为6030万TEU,较2018年增长3.4%,增幅较年初预测值下调1.8个百分点。
1.2船舶运力增速平稳,闲置运力总体增长2019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疲软,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为了增强竞争优势,各大船公司继续推进船舶大型化,从而使市场运力保持稳定增长。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月评(2019年9月)

市场研究机构Markit发布的数据显示:欧洲主要国 家德国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为41.7,创2009 年6月以来的最低值。这表明欧洲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从而抑制欧洲航线运输需求增长。虽然欧洲航线开始 步入传统运输旺季,但市场呈现旺季不旺的态势,总体 货量水平不及往年同期,上海港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徘 徊在90%左右,并未出现运力紧张局面。9月下半月, 由于国庆节前集中出货现象不明显,市场运力供给略显 富余。为了维持船舶装载率,多数船公司下调订舱价 格,导致即期市场运价持续下行。与欧洲航线相比,地 中海航线因部分船公司采取运力控制措施而表现较好, 市场运价走高。9月中国出口至欧洲和地中海航线运 价指数均值分别为990.87点和1183.18点,分别较上月 下跌0.1%和上涨&2%。
32
DOI: 10.13340/j.cont. 2019.10.012
Vol. 30 No. 10 General Serial No. 339
MARKET INFORMATION
(2019 年 9 月)
上海航运交易所信息部赵荣博
2019年9月,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总体保 持稳定态势,不同航线运价走势因供需基本面差异而有 所分化。9月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
南美航线运输需求增长乏力,虽然部分船公司采取 运力控制措施,但市场供需关系未能得到有效改善。船 公司于月中执行运价上涨计划,但未能维持涨价成果, 市场运价继续走低。9月中国出口至南美航线运价指 数均值为636.04点,较上月下跌1.1%O
6日本总体稳定O 9月中国出口至日本航线运价指数均值为731.82点,较 上月上涨0.5%o
(编辑:张敏 收稿日期:2019-10-09) 友情提示:同期《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月评》请见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月评(2019年12月)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月评(2019年12月)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国际物流市场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内的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多种挑战。
在2019年12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整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货量下降
在国际贸易形势下行的环境下,我国的一些传统主要出口商品的出口量整体下降,如化工、电子电器、纺织品、机械等行业,导致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货量出现下滑。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我国出口集装箱货量为1100万个,同比下降6%。
二、航运费用低位震荡
近年来,全球航运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国际航运价格呈现出较大波动,此次市场也不例外。
在2019年12月,集装箱航运市场价格继续低位震荡,整个市场价格总体上与上个月相当。
根据数据显示,最新的全球航运费用指数(SCFI)值为1413.15点,较上一周下跌了2.2%。
三、严苛的国内外环保政策
在当前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各国也在不断提出更为严苛的环保政策。
中国政府也在加大对海洋环保的监管力度,同时海外的一些目的港也对船舶的进出口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
因此,在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中,各国企业需要遵循国内外的环保政策,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更加环保的措施,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2019年12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整体上呈现出货量下降、航运费用低位震荡、严苛的国内外环保政策等特点。
面对当前严峻的市场环境,国内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和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分析
2019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整体表现已算难得,但在业界看来市场仍未达预期,行业再次呈现“乌云压城”的态势。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经历了运费大幅波动、班轮行业大面积兼并重组、班轮企业全面亏损等阶段后,并于2016年步入复苏反弹阶段,2017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2017年班轮企业行业信心逐步回升。
然而正当大家信心满满的时候,受外部政治、经济和贸易,以及班轮行业自身等诸多利空因素影响,2019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均值基本与2018年运费水平相当。
尽管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2019年国际集装箱整体表现已算难得,但在业界看来市场仍未达预期,行业再次呈现“乌云压城”的态势。
然而纵观2019年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全年表现,也呈现出一些不同特点,而这些变化也将对未来市场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IMF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中国经济稳中有变
2019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延续增长态势,但增长基础并不稳固,政治经济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据IMF预计,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7%,与2019年基本持平。
随着美元加息进程不断推进,土耳其、阿根廷、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货币贬值明显,汇率下跌和资本外流对于发展中国
家影响不断加深。
同时,美国股市动荡引发市场对经济增长担忧上升。
尽管中国诸多主流机构预计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可实现6.6%,但进出口、投资、内需等指标表现一般,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同时中美贸易摩擦、金融市场波动、企业转型升级、宏观政策调整等也将给经济增长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二、区域化继续引领航线结构调整,不同航线运费表
现与预期差异较大
据克拉克森数据显示,亚洲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带动区域贸易增长较快,2019年区域内航线集装箱海运量同比增长6.45%,高于南北航线的6.29%,以及太平洋航线的5.83%,同时亚欧航线集装箱海运量增长同比出现下滑。
而区域内货量持续增长也将对航线结构与船型结构产生重要且长远的
影响。
一方面,区域内航线货量增长可以作为东西主干航线捎带业务的重要补充,同时也会促进一些区域内直达航线的产生,进而又反过来分流了东西航线货量。
从不同航线运费表现来看,2016-2018年表现较好的远东/南美、中国/ 东南亚等同比有所下滑,而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19年区域内航线集装箱海运量同比增长6.45%,高于南北航线的6.29%,以及太平洋航线的5.83%,同时亚欧航线集装箱海运量增长同比出现下滑。
较大的远东/北美航线运费却出现大幅上涨。
(一)中美双边贸易互补性较强,贸易摩擦对2019年集装箱海运量影响有限
从当前中美双边贸易额来看,2018年中国出口美国商品总额5000多亿美元,中国进口美国商品1300亿美元左右,贸易顺差3700亿美元。
中国出口美国商品主要以机电产品、日常用品、服装、家用产品以及一些高端制造零附件为主,且中低端制造业出口同比增幅较大,有进一步扩大趋势;中国进口美国商品主要以航空、机械、医疗、有机化学、光电等高附加产业,和矿物、农产品、木材及废纸、塑料橡胶、肉鱼等原材料或初级产品为主,且美国在矿物燃料、珠宝及贵金属制品、农牧产品、木制品、药品等同比增幅较大;中美双边贸易互补性较强。
2019年,受中美双方关税政策调整影响,部分货主提前出货,同时一些欧美船东撤线也影响了市场运力供给,进而带动了远东/北美航线运费上调。
三、运力交付速度明显加快,班轮企业掀起航线新一轮布局与调整高潮
受当前行业信心回升和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成本竞争影响,据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19年集装箱新船交付量共计140.85万TEU,较2018年增长18%。
其中,10000TEU以上的集装箱船运力交付占比82%。
随着全球集装箱班轮联盟及主要班轮巨头竞争格局日趋稳定,联盟航线合作开始逐步付诸实际,联盟化的影响不断深化,全球三大联盟及主要班轮企业
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航线调整。
截至2019年12月,班轮公司新增和航线升级次数高达47条。
综合来看,几大联盟不约而同地减少了远东/美西航线挂靠,同时增加或升级了远东/美东航线运力投放,优化了部分远东/欧洲航线。
另外,东南亚航线新增15条,其中从中国出发增加8条,从日韩出发增加7条,升级航线2 条,南北航线也开始受到部分班轮公司关注。
闲置运力整体处于低位,超大型集装箱船舶订单继续增长受市场预期影响,全球集装箱闲置船舶比例整体处于低位,全年呈现“先降后升”走势。
截至2019年10月,全球集装箱船闲置运力比例为3%。
尽管市场增长不及预期,但是新船订单持续好转。
2019年集装箱船新签订单量为121.05 万TEU,同比增长41.8%。
同时,2019年上半年,现代商船宣布订造13艘2.3万TEU和8艘1.4万TEU 的超大型集装箱船,长荣海运宣布订造8艘1.1万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进而引领超大型集装箱,据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19年集装箱新船交付量共计140.85 万T EU,较2018年增长18%。
其中,10000TEU以上的集装箱船运力交付占比82%。
船舶订单增长。
而大量超大型集装箱船舶订单的增长,将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提升长距离航线的竞争门槛,也会进一步降低相应航线的运输成本。
四、集装箱工业企业利润下滑较快,全球集装箱港口
吞吐量增速放缓
据《2019年中国集装箱行业报告》显示, 2019年1-9月中国累计生产金属集装箱7611万立方米,同比下跌3.6%,然而出口集装箱量同比增长22.5%。
受钢材价格上涨较快与造
箱企业间竞争激烈等影响,二季度标准集装箱单价连续3个月低于14000元人民币,比2018年5月的价格下跌8.7%。
2019年上半年中集集团和上海寰宇的集装箱毛利率分别为9.41%和6.41%,比之2018年大幅下降。
据德鲁里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预计达78.6亿标箱,同比增加5.3%,增速较2018年下降1.0%。
其中,中国(含香港)集装箱吞吐量全球占比31%,占比略微减少,而南亚、东南亚以及大洋
洲和非洲增长相对较快。
五、国际油价走势扑朔迷离,环保新规加重了行业负
担
2019年国际油价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也给班轮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从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全球货币政策、贸易摩擦、部分国家政治动荡、OPEC 产量调整等来看,国际油价不确定性影响因素诸多,走势更加扑朔迷离。
同时,按照“限硫令”线路图,全球船用燃
料0.5%的硫排放上限将于2019年1月1 日强制生效。
这意味
着班轮公司需要在2019年安排好应对措施:拆解老旧船舶、
安装脱硫设施或使用低硫燃油。
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更多航运企业是选择等待,并寄希望于供应量更为充裕的低硫油。
从主要研究机构分析来看,未来“限硫令”对于小型集装箱船舶影响更大,当然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可能更加倾向于安装脱硫塔。
六、班轮企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主要班轮巨头
也面临亏损
据Alphaliner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排名前三的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中远海运三家公司占全球运力份额达到了44.6%,而OCEAN Alliance、THE Alliance和2M三大联盟成员的集装箱运力规模分别为667.1万TEU、377.6万TEU 和735.9万TEU,市场份额分别为29.4%、16.6% 和32.5%,三大联盟成员合计运力市场份额高达78.5%。
从主要班轮公司2019年前3季度经营情况来看,尽管马士基、达飞和赫伯罗特实现盈利,但是利润同比大幅下滑,其他诸多公司或将面临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