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具的介绍(含图片)

合集下载

潮州工夫茶——茶具介绍(1)

潮州工夫茶——茶具介绍(1)

盖碗
● 盖碗亦称盖杯,是含盖、碗、 托三件一式的茶器。清代北 方流行花茶,茶汤容量较多, 具保温功能的盖碗便发展起 来。盖碗的口大,揭开碗盖, 茶汤、叶形都能观赏得很清 楚。
玉书煨
● 玉书煨是煮水工具,工夫茶“烹茶四宝”之一, 闽南及粤东一带饮用工夫茶的煮水器。通常是 陶质薄胎的,赤红色,形状微扁,容量在 200ml左右。
红泥炉
(红泥炉潮汕本地也叫 风炉 仔) 是煮水用的,这种以红泥制 作的小炭炉,外形精致小巧, 一般高不盈尺,圆形或方形, 炉心深、小,普遍具有耐高 温、均火力、省燃料而通风 性能好的特色
若琛杯
一般小如胡桃,外壁用青花描绘文人泛游、寒 江独钧,或绘莲池清荷图案,极为雅致。真品 “若琛珍藏”则为景德镇所制。 年代最早的"若深瓯”可考始于康熙、雍正年间, 闽南地区墓葬中时有出土。 若琛瓯多为白瓷翻口小杯,杯子小而浅,水容 量约为10-20毫升。如今常用的品茶杯有三种, 一种是白瓷杯,另一种是内壁上带有白瓷的紫 砂杯;还有一种是纯紫砂的,这种茶杯不利于 辨别茶的色泽,因此很少使用。
● 闽南、粤东和台湾人称陶瓷质水壶为“煨”, 产于广东潮安者最著名,能耐冷热急变,保温, 便于观察煮水的变化过程。
● “玉书”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水壶设计制造者 的名字;二是壶出水时若玉液输出,故称“玉 输”,但因觉得输字不吉利,取谐音书。
● 使用时,将玉书煨置于潮汕红炉上急火烧,水 开时锅盖一开一阖,“噗噗”有声。
茶 具 展 示
生活琐碎, 诚如清茶, 余味苦涩, 终有,即孟臣罐、若琛杯、玉书碨、潮汕炉,此外 还有茶筒、茶船、茶匙、茶斗、赏茶盘、茶巾、茶巾盘等
茶壶(孟臣壶)
● 潮人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 的,因为它出自江苏的宜兴,是宜兴紫砂壶 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 诀,曰:“小,浅,齐,老。”茶壶有二人 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别,以 孟臣,铁画轩,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 等制造的最受珍视。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 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 鼓形,梅花形......等等。一般多有鼓形的, 取其端正浑厚故也。壶的色泽也有多种,朱 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 但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壶宜 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 夫”了。

茶具12件详解

茶具12件详解

茶具12件详解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具的用途不仅仅是用来沏茶,更是一种品位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以下是12件茶具的详细介绍:1. 茶杯茶杯是最基本的茶具之一,它的大小、形状和材质影响着茶的品味。

一般来说,茶杯要选择瓷器、玻璃、紫砂等材质,容量以100毫升以上为宜。

2. 茶壶茶壶不仅仅是用来沏茶,更是一种艺术品。

茶壶的种类很多,例如紫砂壶、玻璃壶、铁壶等。

不同种类的茶壶在制作工艺和材质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3. 茶筅茶筅是用来泡抹茶的,它的材质一般为竹子。

泡茶的过程中,使用茶筅可以让茶水更加细腻,口感更加舒适。

4. 茶巾茶巾主要用于擦拭茶具和手部,材质多为白色棉布或麻布。

使用茶巾可以保持茶具干净整洁,同时也可以保护手部皮肤不受烫伤。

5. 茶匙茶匙是用来取茶叶的,多用于瓷器或铁器茶叶罐内。

一般来说,茶匙的材质应该选用不易生锈的不锈钢。

6. 茶盘茶盘是放置茶杯和茶叶等茶具的大瓷盘子,一般用瓷器或漆器来制作。

茶盘应该选择较为平整的款式,便于放置茶具和拨水。

7. 茶具架茶具架是放置茶具和茶叶的小盘子,通常用于茶室和茶艺表演中。

茶具架的材质和形状应该与茶具相匹配,以便于装饰茶室或营造氛围。

8. 茶海茶海是盛放茶汤的大碗,一般容量为200毫升以上。

茶海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便于倒茶和握持。

9. 茶叶罐茶叶罐可以方便地存放茶叶,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质量。

茶叶罐的材质和形状应该与茶种搭配,以便于保持茶叶的风味和滋味。

10. 茶道具箱茶道具箱是保存茶具和茶叶的箱子,它的材质和结构应该能够保证茶具的安全和便于携带。

11. 茶勺茶勺是量茶的工具,材质通常选择银或不锈钢。

好的茶勺应该具有精细的工艺和优美的外观,以符合茶文化的规范和品味。

12. 茶架茶架是放置茶具的家居饰品,通常用于客厅、餐桌或茶室。

茶架的材质和款式应该与家居环境相匹配,以便于营造和谐的氛围和舒适的感觉。

总之,好的茶具不仅可以提高茶的品质,更是一种品位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如何品茗

如何品茗

如何品茗——十大名茶(附带图片)泡茶工具茶壶、公道杯,小直口杯、祁门红茶、法兰西玫瑰、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茶具一套(包括茶海一个、竹节茶道六件套一个、陶瓷储茶罐一个)。

如下图所示:1-3.温杯:用开水温茶具,使茶具均匀受热。

4-6.投茶:取5g左右茶叶放入FH-204一屋窑茶壶中。

7-8.洗茶:洗茶重在一个“快”字,不求将茶味泡出,只需让茶叶均匀受热,唤醒茶香即可。

9-11.泡茶:倒掉洗茶的水,放入准备好的玫瑰花,倒入8分满开水,盖上壶盖泡2-3min。

12-16.出汤:将泡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将茶汤分到小直口杯中。

闻茶香,品茶味,祁门红茶有天然的果香,加上法兰西玫瑰的花香,香味清新迷人,口感甘醇馥郁。

【泡茶工具】紫砂壶一个、冻顶乌龙春池0014、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茶具一套(包括茶海一个、茶道六件套一个、陶瓷储茶罐一个)。

如下图所示:1-3.温杯:用沸水温茶具,使茶具均匀受热。

4-7.洗茶:取5g左右茶叶放入紫砂壶中,加入沸水,洗茶重在一个“快”字,不求将茶味泡出,只需让茶叶均匀受热,唤醒茶香即可。

8-11.泡茶:洗茶后,采用高冲的方式将沸水倒入茶壶中。

盖上壶盖,期间,不断的用开水淋浴茶壶,以3次为佳,内外高温才能使浓郁的茶香完全的散发出来。

12-15.出汤:将泡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要低倒,快速。

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分到小口杯里,浓郁的茶香即可即弥漫在空气中。

【泡茶工具】紫砂壶一个、大红袍(这里以特级为例)、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茶具一套(包括茶海一个、竹节茶道六件套一个、紫砂壶一个、陶瓷储茶罐一个)如下图所示:1-3.温杯:用沸水温茶具,使茶具均匀受热。

4-7.洗茶:用茶匙取适量茶叶放入紫砂壶,洗茶讲究一个“快”字,只要把茶叶的香味唤醒即可,无需泡出茶味。

8-11.泡茶:弃去洗茶之水,倾入沸水,盖上壶盖泡4~5min,期间要用沸水从浇注壶身,以3次为佳,高温之下才能使浓郁的茶香充分散发出来。

茶具12件详解

茶具12件详解

茶具12件详解
茶具是一种特别的餐具,用于泡茶和享用茶。

以下是茶具的
12件详细介绍:
1. 茶壶:用于煮沸水和泡茶的容器。

茶壶的种类、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2. 茶杯:用于盛放泡好的茶水,一般分为盖碗、大口杯和隔断杯三种。

3. 茶盘:放置茶具的容器,用于收集茶叶和处理茶渣。

4. 茶叶罐:用来保存茶叶的容器,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风味。

5. 茶匙:用于又薄又长的峰茶,能够达到深处,方便取茶叶。

6. 茶针:一种通常被用于清理茶壶和茶道具的工具,来清除茶垢或是茶叶残留。

7. 茶荷:用于将开水或茶水倒入茶壶,防止烫到手。

有句古话:“点茶荷,烫手才低声。


8. 茶托:一种放置杯子和盘子的器皿,用于保护桌面不被溅出的茶水弄脏,更加素雅。

9. 茶布:主要用于擦拭茶具,保持茶具干净卫生,表面光亮。

10. 漏斗:茶艺中的一项工具,主要用于控制茶汤的流量大小,
符合不同茶友个人口味和需求。

11. 茶巾:专门用于使用茶具的人所准备的一种软质卫生纸,用于擦拭茶具和双手,保持食品卫生。

12. 茶架:以木材或竹材等天然材料制成的小型架子,茶杯和茶壶可以放在上面,安放方便美观及节省空间。

茶具介绍课件

茶具介绍课件
盛放弃水、茶渣等物的器皿,亦称“滓盂”。
4、保温瓶 贮放开水用。一般用居家使用的热水瓶即可,
如去野外郊游或举行茶会时,需配备施行热水瓶, 以不锈钢双层胆者为佳。 5、水方
置于泡茶席上贮放清洁的泡茶用水的器皿。 6、水注
将水注入煮水器内加热,或将开水注入壶 (杯)中温器、调节冲泡水温的用具。形状近似 壶,口较一般壶小,而水流特别细长。 7、水盂
• 1、桌布:铺在桌面并向四周下垂的饰物,可用 各种纤维织物制成。
• 2、泡茶巾:铺于个人泡茶席上的织 Nhomakorabea或覆盖于洁 具、干燥后的壶杯等茶具上。常用棉、丝织物制 成。
• 3、茶盘:摆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座。用竹、木、 金属、陶瓷、石等制成,有规则形、自然形、排 水形等多种。
二、辅助茶具
• 4、茶巾: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 或用作抹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滴;托 垫壶底;吸干壶底、杯底之残水。
茶具介绍(以功夫茶茶具为例)
功夫茶具虽多,但茶人们却认为“四宝”是必具:
1.孟臣冲罐(小紫砂陶壶)
2.若深瓯(小薄瓷杯) 端溪砚
茶具介绍(以功夫茶茶具为例)
功夫茶具虽多,但茶人们却认为“四宝”是必具:
3.玉书畏(烧水陶壶)
4.潮汕烘炉
茶具介绍(以功夫茶茶具为例)
茶洗:形如大碗, 深浅色样很多,烹功 夫茶必备三个,一正 二副,正洗用以浸茶 杯,副洗用以浸冲罐, 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 和已泡过的茶叶。
一、主茶具
• 2、公道杯 • 又叫茶海、茶盅,是分茶器具,将泡好的
茶汤全部倒入,有均匀茶汤浓度的作用。
一、茶具
• 3、茶杯 • 指用来盛放茶汤用以品茗的器具。
一、茶具
• 4、茶船 • 是指放置茶壶等的垫底茶具,既增加美观,

功夫茶杯分类名称

功夫茶杯分类名称

功夫茶杯分类名称功夫茶杯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茶具,它在造型、制作工艺、装饰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设计和风格。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功夫茶杯分类名称。

一、盖碗类茶杯盖碗类茶杯是功夫茶具中的一大类,它以杯身较为厚重,杯口较为宽大,杯底较为平稳为特点。

盖碗类茶杯的盖子与杯体相连,使茶汤在冲泡和盖上杯盖时能够相互交融,提高茶汤的香气和口感。

这种茶杯适合冲泡一人份的功夫茶,如龙井茶、碧螺春等。

二、扬茶碗类茶杯扬茶碗类茶杯是功夫茶具中的另一大类,它以杯身较为薄壁、杯口较为细长、圆底为特点。

扬茶碗类茶杯的形状设计使茶汤能够更好地在杯内流动,使茶汤与空气相互交融,提高茶汤的香气和口感。

这种茶杯适合冲泡多人份的功夫茶,如普洱茶等。

三、高脚茶杯高脚茶杯是一种造型独特的功夫茶杯,它以高而细长的杯脚为特点。

高脚茶杯的设计使茶汤与杯底有一定距离,能够更好地阻断热量的传导,使茶汤的温度更为稳定。

另外,高脚茶杯还能展示茶汤的颜色和清澈度,增加品茗的观赏性。

这种茶杯适合品饮稀有名贵的功夫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

四、对杯茶杯对杯茶杯是一种特殊的功夫茶杯,它由两个杯体组成,一杯直立,一杯倒置放在上方。

对杯茶杯在冲泡时,上方倒置的杯子用来放置茶叶,下方直立杯用来接收冲泡后的茶汤。

通过这种冲泡方式,茶汤能够充分沉淀,保持口感的纯净和茶汤的香气。

这种茶杯适合品鉴纯功夫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

五、壶杯套装壶杯套装是一种组合型的功夫茶具,它由茶壶和茶杯组成。

壶杯套装的设计使茶壶和茶杯在形状和样式上保持一致,形成整体的美感。

同时,茶壶和茶杯之间结构的协调配合,使茶汤能够更好地流动,提高茶液的柔和度和口感。

这种茶具适合小茶会或家庭团聚时使用,提供茶道表演和品茗的同时,也增添了装饰性。

以上是功夫茶杯的一些常见分类名称,每一种茶杯都有独特的设计和用途。

在品茗的过程中,选择适合的茶杯能够更好地提升和享受茶的香气和口感,并增添一份艺术与文化的韵味。

无论是哪种功夫茶杯,都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茶道的独特魅力。

功夫茶

功夫茶

功夫茶具编辑饮茶离不开茶具,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壶,碗,杯,盘,托等,古人讲究饮茶之道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非常注重茶具的本身的艺术,一套精致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绝的名茶,可谓相得益彰。

随着饮茶之风的兴盛以及各个时代饮茶风俗的演变,茶具的品种越来越多,质地越来越精美。

广东潮州和汕头一带盛行工夫茶,工夫茶最讲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

潮汕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需要十种。

[1]目录1基本简介2茶艺程序3种类介绍概述紫砂茶具陶瓷茶具铁壶茶具工艺茶具4历史评价5相关信息6茶具作用茶壶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与水钵龙缸红泥小火炉砂铫羽扇与钢筷7四件宝8茶艺解说9茶具详细茶壶茶杯:10功夫茶具的选择1基本简介盖碗,茶海(也就是公道杯),闻香杯,茶杯,茶滤,茶夹,茶托,茶盘,茶巾。

这里说的是泡乌龙茶-铁观音用的茶具,当然有一些比如擂茶等的功夫茶就不一样了。

功夫茶具是最讲究的一种泡茶茶具,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

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木鱼石功夫茶具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功夫茶具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的功夫茶具流行与广东等地,随着后来慢慢传播到各地区。

2茶艺程序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功夫茶具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

”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

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

茶道必备工具_茶道工具的用途是什么

茶道必备工具_茶道工具的用途是什么

茶道必备工具_茶道工具的用途是什么茶道是一种日本传统文化,注重仪式、礼仪和内心的沉静与平和。

茶道工具是茶道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独特的用途,能够帮助茶道师傅制作和享受一杯完美的茶。

以下是茶道必备工具及其用途的介绍:1. 茶杓(chasaji):它是由竹子制成的勺子,用于将抹茶(matcha)粉末从茶罐舀入茶碗。

茶杓的设计使其能够将适量的茶粉轻轻地舀出,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散落。

2. 茶筅(chasen):茶筅是用竹子制作的,形似打蛋器。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抹茶与热水搅拌均匀,以制作出起泡沫的茶汤。

茶筅的设计独特,可以打出细密均匀的泡沫,增强茶汤口感和香气。

3. 茶碗(chawan):茶碗是用陶瓷制作的,通常是手工制作,每个茶碗都有着独特的外观和纹理。

茶碗的设计和大小对于茶的质量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

茶师选择适合的茶碗,以展现特定的茶道风格和美学。

4. 茶叶碾(tencha-bo):茶叶碾是用竹制的工具,用于磨碎茶叶。

在制作抹茶时,茶叶碾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将茶叶磨成细腻的粉末,使其易于溶解在热水中。

5. 茶壶(kyusu):茶壶是以尊重并准确控制水温的方式为主要目的而设计的。

茶师可以根据特定的茶叶种类和汤的口感,选择适合的茶壶来冲泡茶叶。

6. 茶托(chataku):茶托通常是由竹子或陶瓷制成,用于放置茶杯和茶碗,以保护茶具和表面。

茶托的设计往往非常简洁,以使茶具成为视觉焦点。

7. 水指(mizusashi):水指是用来盛装冷水的容器,用于冲泡茶叶和准备茶道仪式所需的水。

水指通常是由陶瓷或石器制成,其优雅的设计和色彩纹理使其成为茶道空间的一部分。

8. 茶草(chasen naoshi):茶草是用来保持茶筅形状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工具。

茶草通常是由陶瓷或竹子制成,有着简洁而优雅的设计,方便茶师将茶筅放置在其中进行保存和保养。

9. 茶罐(chatsubo):茶罐用于存放茶叶,以保持其新鲜和防止受潮。

茶罐通常是由陶瓷制成,有着精致的外观和密封性能,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夫茶具的介绍(带图片)
现代主要指茶壶、茶杯、等这类饮茶器具。

古代“茶具”的概念指更大的范围。

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籝、、、、茶鼎、、煮茶。

”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

“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以下只列举现代茶具:
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和玉石茶具等几大类。

茶具的详细介绍
“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

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

现代主要指茶壶、茶杯、等这类饮茶器具。

古代“茶具”的概念指更大的范围。

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籝、、、、茶鼎、、煮茶。

”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

“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

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

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二十四事。

”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

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茶壶、盖碗:用于泡茶的器皿。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

茶壶是茶具中最主要的泡茶器具,可称为茶具之王。

盖碗又称三才杯,暗含天地人和之意,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称盖碗或三炮台。

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

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

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子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

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

这便是最早的茶船。

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人称便。

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

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

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点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随明太祖对茶艺简化的要求,盖碗就遍及于整个中华。

而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

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

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

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又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茶汤内含物又可徐徐沁出,茶香、茶味久泡不散,甚是惬意。

盖碗后被演译称“三才碗”,包含了古代哲人“天为盖、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把茶饮与器具同自然界联系在一起,用“天、地、人”三才来为“三头盖碗”命名恰如其分。

人以茶为饮,上有天,下有地,人在中间顶天而立;非天,地不能行;非地,万物不生;非人,哪个采茶。

杯口的喇叭形,防尘、端放、观形、闻香、吹拂、品啜,显得方便、优雅、舒服和惬意,直口杯和缩口杯都没有这种感觉。

茶滤:导茶水入公道杯,防止茶叶掉落杯外,同时可以过滤茶渣。

茶滤底部常用金属或丝帛
茶海(公道杯):用来盛放泡好的茶汤,再分倒入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同,滋味一致,同时能够沉淀茶渣。

茶盏、茶碗、茶杯:用于饮茶
茶碟:用于放置茶杯,防止茶杯烫手。

茶道配件
一、茶道六君子
1.: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2.: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
挖取泡过的茶壶内的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
塞满茶壶,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既不方便也不卫
生,故皆使用茶匙。

3.: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
掉落壶外。

4.:茶则(茶勺)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5.:又称茶筷,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
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6.茶针(茶通):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二、其他配件
其他配件还有:茶巾、茶盘、茶船、煮水器、茶罐、茶荷、茶托等。

1、茶巾: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不能用来清理泡茶桌上的污渍,果皮物。

2、茶盘: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

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

3、茶船: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里塞入茶叶,冲入沸开水,倒入茶船后,再由茶壶上方淋沸水以温壶。

淋浇的沸水也可以用来洗茶杯。

又称茶池或壶壶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盛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4、煮水器: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自动电炉。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

5、茶罐:储存茶叶的罐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

6、茶荷:茶荷的功用与茶则、茶漏类似,皆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赏茶功能。

主要用途是将茶叶
由茶罐移至茶壶。

主要有竹制品,既实用又可当艺术品,一举两得。

没有茶荷时可用质地较硬的厚纸板折成茶荷形状使用之。

7、茶托:用于将功夫茶杯托举到客人面前,可防止茶杯烫手,以及其他人手指污染茶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