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类与冲泡技巧

合集下载

六大茶类基础知识——美美ppt1

六大茶类基础知识——美美ppt1
键,茶性也因闷黄而变得更加柔和, 是因为植物多酚、叶绿素等物质受到 氧化,形成了黄色 茶性:黄茶茶性寒
黄茶分为:
黄大茶、黄小茶和黄芽茶三类。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安微)、大 叶青(广东)等
黄小茶:北港毛尖(湖南岳阳)、 沩山毛尖(湖南宁乡)等
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冲泡水温:75℃-90℃
六大茶类知识分享
——美美
茶叶发展史和六大茶类课件
茶叶发展史 六大茶类
茶叶的冲泡实践
一、茶叶的起源和历史
发现茶叶
神农氏 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
毒,得荼而解之。
这是中华茶叶史中对茶的第一次记 载,我们中国在几千年前就开始利 用茶,并逐步对茶叶的加工工艺加 以改良和完善,使茶叶种类不断发 展和丰富。
聚合物质——茶红素、茶黄素,使叶片和茶汤呈现 红色。发酵适度、青草气消失,产生熟果香气,如 发酵过度,则茶叶产生酸馊味,汤色发暗。 ○ 制法的特点是经过室温自然渥红或热化的作用。 ○ 茶性:红茶性温
红茶分类
小种红茶
(正山小种、烟小种等)
工夫红茶
(滇红、祁红、川红、闽红等)
红碎茶(CTC)
(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 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茶性:白茶茶性凉
白茶的分类
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 (鲜叶)采摘的标准不 同分为:
○ 芽茶:白毫银针 ○ 芽叶连枝:白牡丹 ○ 叶片:贡眉、寿眉
白茶特点:
白毫银针:单芽、满披白毫,有毫香 白牡丹:一芽一叶、一芽两叶,有毫
香花香。 贡眉:菜茶(群体种)、一芽二、三
红茶 Black Tea
红茶,属全发酵茶, 因成茶的水色和叶底 均为红色,故称为红 茶。红茶具有“红汤 红叶”和“香甜味醇” 的特征。

我国六大茶类各自有什么特点

我国六大茶类各自有什么特点

茶文化作业一、我国茶叶依其在制作过程中,发酵程度不同共分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共六大类,其分别特点简介如下:一、绿茶属不发酵茶,其发酵度为零,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

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

二、白茶属微发酵茶类,其发酵度不超过10% ,白茶的品质特点是干茶外表满披白色茸毛。

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三、黄茶属轻发酵茶,其发酵度为10-20%,在制茶过程中,经过焖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

分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三类。

四、青茶属半发酵的茶,其发酵度为30-60%,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

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

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五、红茶属全发酵的茶,其发酵度为80-90%,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

并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

六、黑茶属后发酵茶,其发酵度为100%,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

二、泡茶技艺包括四大要素:茶叶用量、水温、冲泡时间和冲泡次数。

1.茶量泡茶技艺的第一要素就是茶叶用量,也就是每一杯或每壶茶水需置茶多少最宜。

一般而言,标准置茶量是以1克茶叶搭配50毫升的水,冲泡5分钟。

可依个人口感喜好而增减茶量。

2.泡茶水温所谓泡茶水温,是指将水烧开之后,再让其冷却到所需的温度。

一般来说,泡茶水温的高低,与茶中可溶于水的浸出物的浸出速度相关。

水温越高,浸出速度越快,在相同的冲泡时间内,茶汤的滋味也就越浓。

反之,水温越低,浸出速度越慢,茶汤的滋味也相对越淡。

至于泡茶水温以多高为宜,则要根据茶叶的老嫩、松紧、大小等情况来确定。

粗老、紧实、叶大的茶叶,其冲泡水温要比细嫩、松散、叶碎的茶叶高。

3.冲泡时间一般而言,茶的滋味是随着冲泡时间延长而逐渐增浓的。

六大类茶的冲泡

六大类茶的冲泡

维维M1茗酒坊
绿茶冲泡方法
• 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严格的茶叶评审,绿茶是 用150ml的水冲泡3g茶叶。 • 茶具:玻璃杯或白瓷盖碗
玻璃杯冲泡
• 名优绿茶:分上投法、下投法和中投法,视具体的茶叶品质特征而定
• 上投法:先冲水后投茶,适用于特别细嫩的茶,如碧螺春、信阳毛尖等。
不适宜松散型或毛峰类茶叶,会使茶叶浮在汤面。 • 先将开水注入杯中约七分满(倾茶七分满)的程度,待水温凉至75℃左 右时,将茶叶投入杯中,稍后即可品茶。 • 缺点:杯中茶汤浓度上下不一,茶的香气不容易挥发。
4、茶水分离:将如意杯按钮按下,使茶汤分离,可冲泡数次 5、分茶:将茶汤从如意杯中倒入品茗杯中请客人品饮
6、品饮:也可直接用如意杯品饮
茯砖茶的冲泡
• 其他冲泡方法 • 1、有盖紫砂壶泡饮:取茶8克左右先用沸水润茶,再加盖浸泡1—2分钟后即 可饮用(可多次加水冲泡) • 2、传统煮饮法:取茶10—15克(6—8人饮用),用沸水润茶后,再用冷水煮 沸
• 黄小茶 :采摘细嫩芽叶
• 代表产品: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南宁乡的“沩山毛 尖”,湖北远安的“远安鹿苑”和浙江温州、平阳一带的“平 阳黄汤”。 • 黄大茶 :采摘一芽二、三叶甚至一芽四、五叶 • 代表产品:安徽霍山的“霍山黄大茶”和广东韶关、肇庆、湛 江等地的“广东大叶青”。
黄茶的冲泡方法
• 1、清洁茶具;
• 2、选择好1:50的黄茶与水的分量; • 3、将茶叶放进高温杯中; • 4、在杯中倒进二分一的水,浸泡黄茶叶; • 5、在黄茶叶浸泡了一分钟左右后倒进另外
一半水;
• 6、注意在冲泡的时候,要提高水壶,让水 由高出向下冲,并将水壶由上往下反复提举
三四次。

茶叶技艺常识

茶叶技艺常识

茶叶技艺常识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茶叶的分类、制作工艺、泡茶技巧、品茶艺术等。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茶叶技艺常识:
1.茶叶分类:茶叶按照发酵程度可以分为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青茶)、红茶、黑茶等六大类。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特点。

2.制作工艺:茶叶的制作工艺包括晾青、杀青、揉捻、闷堆、发酵和干燥等步骤。

这些步骤对茶叶的色、香、味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3.泡茶技巧:泡茶是茶艺和茶技的基础,需要掌握正确的泡茶步骤和技巧。

包括温杯、置茶、冲水、倒茶、分茶等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一定的讲究和技巧。

4.品茶艺术:品茶不仅是为了品尝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更是一种艺术。

品茶时可以通过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闻其香气,品味其滋味来评判茶叶的质量和特点。

5.茶具知识:茶具也是茶艺和茶技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了解各种茶具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常用的茶具有茶壶、茶杯、公道杯、闻香杯、盖碗等。

6.茶叶保存:茶叶的保存方法也很重要,不正确的保存方法会导致茶叶变质。

一般来说,茶叶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与异味物品接触。

了解这些基本的茶叶技艺常识,可以更好地欣赏和品味茶叶的美妙。

4、茶艺师培训之—六大茶类划分

4、茶艺师培训之—六大茶类划分

揉捻
21
烘青绿茶加工技术——基本工艺流程
干燥 干燥依最 终干燥方 式不同有 炒干、 烘干和 晒干之 别, 炒 干的称 “炒青”, 烘干的 称“烘青”, 晒干的称 “晒青”。
楚雄农校 卢斌 制
22
滚 筒 杀 青 机
楚雄农校 卢斌 制 23
摊 凉 后 的 鲜 叶 进 行 高 温 杀 青
楚雄农校 卢斌 制 24
採茶
楚雄农校 卢斌 制
16
对鲜叶进行分级验收
楚雄农校 卢斌 制
17
鲜叶採收后——摊凉
楚雄农校 卢斌 制
18
一芽一叶
楚雄农校 卢斌 制
19
烘青绿茶加工技术——基本工艺流程
杀青 杀青方式有: 锅炒杀青、 热蒸汽杀青 两种, 蒸汽杀青的 绿茶称 “蒸青绿茶”。
楚雄农校 卢斌 制 20
烘青绿茶加工技术——基本工艺流程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 茶省(区)都生产绿茶。 我国绿茶花色品种达数百种,外形千姿百态, 有卷曲形、直条形、园珠形、螺形、针形、单芽 形、片形、舒展形、扁平形、颗粒形、花形等。 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是主要出口绿茶。
14
绿茶基本制作工艺虽然分为三步: 杀青—揉捻—干燥。 但是由于不同的炒制方法,不同加工工艺 及其做形,形成了许多品质出类拔萃,别具 一格,外形内质各不相同的名茶。 论形状:有的卷曲成螺,有的浑圆如宝珠, 有的扁平直, 毛尖呈细紧光直 论色泽:有的嫩黄如象芽,有的翠绿似青 松。 论香味:有的馥郁似栗子,有的高雅胜兰 花。
干茶茸毛多呈白色,颜 色浅浅 绿叶红镶边,汤色金黄
红叶红汤
青茶
红茶
鲜叶-晒青-晾青-做青-炒青-揉捻-烘焙
鲜叶-萎凋-揉捻(揉切)-发酵-干燥

茶叶六大类

茶叶六大类

《茶叶六大类》一.绿茶:(性寒)(不发酵0%-5%)二.白茶:(性凉)(轻微发酵0%-10%)三.黄茶:(性寒)(轻微发酵10%-20%)四.乌龙茶:(性平)(半发酵30%-60%)五.红茶:(性温)(全发酵80%-90%)六.黑茶:(性温)(后发酵85%-100%)一.绿茶:(性寒)(不发酵0%-5%)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

是六大茶类中唯一的不发酵茶。

特点:清香味浓郁,口感鲜爽,干茶绿,茶汤绿,叶底绿。

口感:清香,兰花香。

功效:防辐射、杀菌、消炎、生津解渴,清热去火,提神醒脑,去腻消食,减肥等功效。

适宜人群:精力充沛,胃火旺盛,天热心燥,体质偏热,长期工作用电脑。

不适宜人群:孕妇,脾胃脆弱,肝脏病人。

手术病人,易失眠者。

冲泡方法:绿茶一般冲泡水温以85°C为宜。

冲泡时间以2~3分钟为好。

绿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宜。

在茶具方面,可以选用瓷杯或透明玻璃杯,冲泡时不要盖盖子。

代表性茶:安吉白茶,西湖龙井,碧螺春,太平猴魁,恩施玉露,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六安瓜片。

白茶是我国名茶之一,主要出产于福建云南等地,是中国六大茶品的重要成员。

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白茶冲泡以后汤色黄绿清澈,且味道甘甜回味悠长。

特点:色白隐绿,汤色黄白,清香甘美。

口感:入口感觉清鲜爽快有甜味。

功效:抗氧化、防暑、治牙痛、清热润肺、消炎解毒、护肝、是解酒醒酒的良品。

适宜人群:烟酒人群,胃火旺盛,牙痛上火,体质偏热,精神紧张、压力大者,少年儿童喝白茶有利于保护眼睛。

不适宜人群:神经衰弱,孕妇,脾胃脆弱,肝脏病人。

冲泡方法:老白茶可以用沸水冲泡,鲜嫩一点的白茶如白毫银针,可以适当降低冲泡温度。

如果是盖碗冲泡,坐杯 (每次冲泡茶叶的浸泡时间) 的时间长一些,汤色会是浅黄色或者杏黄色。

代表性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茶,贡眉,新白茶。

新白茶:新白茶:外观:色泽灰绿或墨绿外观:色泽呈黄色,微褐汤色:汤色嫩黄,橙黄汤色:杏黄,琥珀色香气:嫩香,花香,毫香外观:陈香,药香,枣香时间:存放3年内时间:存放三年以上黄茶是我国特产茶类,生产历史悠久,在唐朝时就成为了贡品。

《冲泡各种茶的方法》PPT课件

《冲泡各种茶的方法》PPT课件
• 以泉水为佳,洁净的溪水江水河水亦可,井水则要视地下 水源而论。至于雨水和雪水,
• 以当今环境污染之重,恐怕 • 没人敢喝了。多用矿泉水。 • 农夫山泉,崂山矿泉水等, • 微带泉水的清甜。
• (二)水温: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 究,特别是在饼茶团茶时期,控制水 温是泡茶的关键。烧水要大火急沸, 刚煮沸起泡为宜。水老水嫩都是大忌。 水温通过对茶叶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 来影响茶汤滋味和茶香。
• 山东的主要绿茶
• 浮来青:产于山东莒县夏庄一带的条形 或扁形炒青绿茶。
• 日照雪青:产于山东日照沿海一带的卷 曲形炒青绿茶。
• 碧芽:产于山东临沂、日照地区的卷曲 形炒青绿茶。分沂蒙碧芽。日照碧芽
• 莒州碧芽。 • 海青毛峰:产于山东胶南海青附近的圆
形炒青绿茶。 • 卧龙剑:亦称“沂蒙旗枪”。产山东莒
• (三)茶的用量:茶叶用量,没有统一标准,视茶具大小、 茶叶种类和各人喜好而定。一般冲泡绿茶,茶与水的比例, 大致是1:50~60。严格的茶叶评审,绿茶是用150ml的水 冲泡3g茶叶。
• 茶叶用量主要影响滋味的浓淡,我想这完全决定于各人的 习惯。初学者可尝试不同的用量,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茶汤 浓度。

2)一段时间之后,茶汤凉至适口,即可

品茶。此乃一泡。茶叶评审中,以5分

钟为标准,茶汤饮用和闻香的温度均为

45-55C。若高于60C,则烫嘴也烫鼻;

低于40C,香气较低沉,味较涩。这个

时间不易控制。如用玻璃杯,我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觉温度合适 Nhomakorabea饮;如用盖
碗,则稍稍倒出一点茶汤至手背以查其温度。完全依靠经
• 绿茶用水温度,应视茶叶质量而定。 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 绿茶,以80C左右为宜。茶叶愈嫩绿, 水温愈低。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 茶汤变黄,滋味较苦;水温过低,则 香味低淡。至于中低档绿茶,则要用 100C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 性差,茶味淡薄。

六大茶类的冲泡方法

六大茶类的冲泡方法

六大茶类的冲泡方法
随着人们对茶功效的不断探索,对茶疗养生的日渐崇尚,饮茶这一古古老而时尚的话题,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六大茶类的冲泡方法,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六大茶类的冲泡方法
绿茶:
用玻璃杯冲泡,水温80℃-85℃。

三种冲泡方式1、上投法:先注入水再投入茶叶;2、中投法:注入一半的水放入茶叶,再入茶叶再把水注满;3、下投法:先将茶叶放进杯里再把水注满。

绿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峨眉竹叶青,云海白毫等
红茶:
可用盖碗或者专业的红茶泡具,水温80℃。

头1—5道茶出水时间为5—10秒钟,接下去可以根据个人饮用口感延长冲泡时间。

红茶:工夫红茶(祁门工夫、宁红工夫、宜红工夫等)、小种红茶、红碎茶
黑茶:
可用紫砂壶(最佳泡茶具)或盖碗,水温100℃。

洗两遍茶,投茶量为5g左右,头1—8道茶泡出水时间为10—15秒左右,接下去可以根据每道茶的工艺延长冲泡时间。

黑茶:湖南黑茶、老青茶、普洱茶等
乌龙茶:
用盖碗冲泡,水温95℃—100℃左右。

100℃沸水最佳,第一道茶洗茶出水时间为2秒左右,2—8道茶出水时间为10—15秒,根据个人习惯调整,一般清茶的冲泡次数为8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品饮 • 杯中茶水喝到一半时,就可以续水了,冲 泡的时间,是要随冲泡次数而增加。 • 【泡茶小知识】 • 品龙井茶的讲究: • 水温方面,则应用约75摄氏度到85摄氏度 的水。千万不要用 • 100摄氏度沸腾中的水,因为龙井茶是没有 经过发酵的茶,所以茶叶本身十分嫩。如 果用太热的水去冲泡,就会把茶叶滚坏,
• 5、黑茶的冲泡方法:
• 用盖碗或者紫砂壶冲泡,水温100度, 沸腾,茶量约为壶体的四分之一至三 分之一,洗茶2遍至3遍,冲泡时间约 为10秒至15秒,汤色要求深红或者褐 红透亮,不易过黑,此外年份久远的 陈茶建议洗茶3遍以上。
• 6、白茶冲泡方法:
• 水温80~85度,冲泡时间视具体茶量和茶具 容积而定,一般冲泡银针适宜采用清澈透 明的玻璃杯,用量约为玻璃杯容积的八分 之一,采用上投法,约浸泡5分钟左右即可 饮用,饮到一半加水;用盖碗冲泡则投三 分之一的茶量,先把开水倒进茶海降温, 待降到一沸水温(80~85度)再用来冲泡, 时间控制约为10秒~15秒。
• 名贵品种有:龙井茶、碧螺春茶、黄山毛 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 平猴魁茶、 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平 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 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 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 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 普陀佛茶、日照清茶、霄坑毛峰。
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
虽然中国茶叶的分类尚无 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 的分类是依据制造方法合程度由 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归纳 为六大类,即是绿茶、黄 茶、白茶、青茶、黑茶和 红茶。
• 绿茶:绿茶是不经过发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 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 、形美、等特点。 • 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 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 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
• 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 三大类。 • 名贵品种有:祁红、滇红、英红。
• 保健功效:暖胃,性温,降低心脑血管疾 病几率,如心脏病,心肌梗塞等,还可抗 衰老,护肤美容。
国外主要红碎茶: 1,印度红碎茶,主要产区在印度东北部,以阿萨姆产量最多,其次是大吉岭和 杜尔司等。 2,斯里兰卡红碎茶。 3,孟加拉红碎茶。 阿 萨 姆 红 碎 茶
• 【泡茶工具】紫砂壶一个、大红袍(这里 以特级为例)、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茶 具一套(包括茶海一个、竹节茶道六件套 一个、紫砂壶一个、陶瓷储茶罐一个) • 如下图所示:
• 1-3.温杯:用沸水温茶具,使茶具均匀受 热。 • 4-7.洗茶:用茶匙取适量茶叶放入紫砂壶 ,洗茶讲究一个“快”字,只要把茶叶的 香味唤醒即可,无需泡出茶味。 • 8-11.泡茶:弃去洗茶之水,倾入沸水,盖 上壶盖泡4~5min,期间要用沸水从浇注壶 身,以3次为佳,高温之下才能使浓郁的茶 香充分散发出来。
• 2、红茶冲泡方法:
• 红茶分为清饮和加奶调饮,若为清饮,宜 采用盖碗或者玻璃杯冲泡,用量约为杯体 的三分之一,水温约90~100度,冲泡时间 约为6秒~10秒,汤色不易太深,否则过浓 ;而加奶则适宜先把茶汤冲泡好,再向杯 中加入牛奶混合,还可以加糖调味,而牛 奶和茶汤的比例约为1:4~1:3较为适宜, 具体用量根据个人口味而定,采用欧式白 瓷口杯调饮有另一番异国风味。
恩 施 玉 露
太 平 猴 魁
顾渚紫笋茶
龙 井 茶
碧螺春
黄山毛峰茶
• 保健功效:清肝明目、护肤养颜、抗癌抗 辐射、提神醒脑和杀菌消毒,这些是绿茶 最为显著的功效,因为绿茶含有较多的茶 多酚。
2
红茶 :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红茶与绿茶 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
%)。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
• 而且还会把苦涩的味道一并冲泡出来,影 响口感。那么怎样控制水温呢?我们当然 不会拿支温度计去量,所以最好的是先把 沸水倒进一个「公道杯」,然后再倒进茶 盅冲泡,这样就可轻易控制了水温。还有 一点要记紧的,就是要高冲,低倒。因为 「高冲」时可增加水柱接触空气的面积, 令到冷却的效果更加有效率。
武夷山大红袍
冲泡程序 • 泡茶的程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 ,第二阶段是操作,第三阶段是结束。 • 准备阶段:备茶、选水、烧水、配具 • 温具 置茶 冲泡 奉茶 续水
取用器物手法:捧取法 、端取法 。 捧取法:双手掌心相对捧住基部移至需安放的 位置,轻轻放下后双手收回 。多用于捧取 茶样罐、著匙筒、花瓶立式物 。 端取法:端物件时双手手心向上,掌心下凹“荷 叶”状,平稳移动物件。多用于端取赏茶盘 、茶巾盘、扁形茶荷、茶匙、茶点、茶杯 等
• 加工工艺:鲜叶——杀青——揉捻——晒干—— 渥堆——晾干——精制 • 典型代表:湖南黑毛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 茶、云南普洱茶和四川边茶
• 保健功效:补充膳食 营养,主要是维生素 ;助消化,解油腻, 顺肠胃;防治“三高 ”疾病,即高血脂、 高血压和高血糖;还 能降血糖,防治糖尿 病。
白茶:白茶外形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叶态
白牡丹
茶具介绍
盖碗
公道杯

冲泡基本要求
• 必须掌握三个技巧:了解茶性,正确使用茶具, 以最好的程度,冲泡出茶叶的最佳品质。 • ①、了解茶性。不同的茶类其品质持征不一样, 因此对茶具水温,茶水比例,冲泡时间的要求不 同。 • ②、茶具选择得当。高挡绿茶宜用无花玻璃杯及 白瓷杯;花茶及中低挡绿茶宜用盖碗;红茶用白 瓷杯或涂白釉的紫砂杯;乌龙茶宜用紫砂茶具 • ③、最好的程度。指茶水比例,泡茶水温,泡茶 时间及泡饮次数。
斯 里 兰 卡 红 碎 茶
正山小种
红碎茶
青茶 :又称乌龙茶,制作时适当发酵,使
3
叶片稍有红变,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 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
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
为喝功夫茶。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
• 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 红镶边”之称。 乌龙茶按产地不同分为广东乌龙茶、台湾乌龙茶和福建乌 龙茶。
• 2、冲泡手法 • 冲泡时的动作要领是:头正身直、目 不斜视;双肩齐平、抬臂沉肘。 • 单手回转冲泡法 • 双手回转冲泡法 • 凤凰三点头冲泡法 • 回转高冲低斟法
西湖龙井
• 【泡茶工具】洁净的阔口透明玻璃杯一个 、西湖龙井茶(这里以 • 特级特香为例)、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 茶具一套(包括茶海一 • 个、茶道六件套一个、陶瓷储茶罐一个) 如下图所示:
• 12-15.出汤:将泡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 ,低倒,快速,防止茶香飘逸。将公道杯 中的茶汤分到小口杯里,即可品茶香,观 茶形。
THANK YOU
6
自然伸展,叶缘垂卷,芽叶连枝,毫心银白,
叶色灰绿或者铁青色,内质汤色黄亮明净,
毫香显著,滋味鲜醇,叶底嫩匀,要求鲜叶 “三白”,即嫩芽及两片嫩叶满披白色茸毛。
• 加工工艺:白茶的工艺较为简单,为室内自然晾干或者烘 干。 • 鲜叶——萎凋——烘焙(阴干)——挑剔——复火 • 白茶按茶树品种分为大白、水仙白和小白三种。又可按茶 叶嫩度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和贡眉三种。 • 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 • 名贵品种有: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 • 保健功效:白茶含丰富的氨基酸,其性寒凉,具有退热, 消暑和解毒的功效,此外,能使人心情平静、消除烦恼, 主要是由于较多茶氨酸成分的作用。
• 3、青茶的冲泡方法:
• 乌龙茶的冲泡方法要求使用盖碗或者紫砂 壶冲泡,水温为沸腾的100度,因为只有这 样才能使得香气冲泡出来,溶解于茶汤中 ,茶量约为茶具容积的三分之一(铁观音 、乌龙)至三分之二(单丛),冲泡时间 根据具体的茶而定,一半为8秒到15秒钟。
• 4、黄茶的冲泡方法:
• 君山银针使用玻璃杯冲泡,采用上投 法或者下投杯壁下注法,冲泡时间约 为6~7秒,水温90度左右,茶量为杯体 的八分之一。
加工工艺:
鲜叶——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包 揉做型——干燥——精制 保健功效:较为突出的功效为减肥、美容、降血脂降血压 典型代表:大红袍、水仙、肉桂、铁观音、单丛、台湾高 山乌龙、冻顶乌龙等;
大红袍
白鸡冠
水 金 龟
铁 罗 汉
半天妖
名枞水仙
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
4
闷黄三天;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
而形成黄叶、黄汤。
加工工艺: 鲜叶 杀青 揉捻 干燥
闷黄
• 黄茶又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 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黄小茶 ”(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
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
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
5
黑茶:黑茶是一种后发酵的茶叶,其发酵过 程中有大量微生物的形成和参与。黑茶香味 变得更加醇和,汤色橙黄带红,干茶和叶底
色泽都较暗褐。外形分为散茶和紧压茶等,
有饼的,砖的,陀的和条的,香型有陈香或 者樟香等。黑茶中的六堡茶有松木烟味和槟 榔味,汤色深红透亮,滋味醇厚回甘。
• 一、用电水壶把水烧开至100摄氏度,备用; • 二、西湖龙井冲泡用水的选择:纯净水或山泉 • 三、龙井的泡法有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我 们选择下投法。 • 如下图所示: • 1.用刚烧的开水温杯,2-4.用茶匙从茶叶罐里取 适量茶叶(一般一次放5-7g,根据个人口味而定 )放入玻璃杯中。
• 5-6.待开水凉至85度左右,高提水壶,冲 入适量的水,已覆盖所有茶叶为佳。 • 7-10.摇香30秒左右,手捧玻璃杯,朝一个 方向轻轻摇动玻璃杯,让茶叶湿润均匀受 热。 • 11-16. 再用悬壶高冲法注入开水至九分满 。(我们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方式),35秒 后,即可饮用。
一、 泡茶水温 • 高挡绿茶85 ℃ • 一般红绿茶95 ℃ • 花茶85-95 ℃ • 乌龙茶>95℃ • 黄茶80-85℃ • 白茶90℃ • 60度温水浸出的有效物质只相当于100度沸 水浸出量的45—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