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融化和凝固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精讲与练习:熔化和凝固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知识点一: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物质有三种基本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注意区别熔化和溶化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一种物态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加热。
所以用“火”旁“熔”,例如加热冰熔化为水,蜡加热要熔化。
溶化指固体溶解,是某固态物质,在另一种液态物质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
此过程不需要加热,但是必须有液体,所以用三点水旁“溶”,如把糖放在水中溶化成糖水。
3.固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1)注意:酒精灯外焰加热,水浴加热、并且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冰块或者海波(被加热物体受热均匀)。
(2)现象: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熔化完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停止加热,变成液态的海波又逐渐变成固态,温度还是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等到所有的海波全变成固态时,温度才又继续下降。
石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石蜡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停止加热,由稀变软,又变成固态,温度不断降低。
【例题1】下列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B.霜满枝头C.滴水成冰D.樟脑片变小【答案】A【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B.霜满枝头是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滴水成冰是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樟脑片变小是固体变成气体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例题2】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答案】C【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时直接凝华成固体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只有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所以C项正确.【例题3】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3.第2节 熔化和凝固

2 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几种晶体的熔点(标准大气压)
固态氢
固态水银 钢
-259 ℃
-39 ℃ 1 515 ℃
固态酒精
金 钨
-117 ℃
1 064 ℃ 3 410 ℃
A.能用钢锅熔化金块
B.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C.-260 ℃的氢是液态
D.-40 ℃的水银是液态
钨
铁
钢
铜
金 固态水银 固态氮
熔点 (℃)
3 410 1 535 1 515 1 083 1 064
-39
-210
A.用铜锅熔化钢块可行 B.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C.在-265 ℃时氮是固态 D.-40 ℃的气温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来自《点拨》)
【导引】
铜的熔点低于钢的熔点,所以不能用铜锅来熔化 钢,A不合题意。标准大气压下,铁水的最低温 度是1 535 ℃,铜的熔点是1 083 ℃,铜球放在铁 水中会熔化 ,B不符合题意 。固态氮的熔点是 -210 ℃,在-265 ℃时氮是固态,C符合题意。 水银温度计不可测量零下40 ℃的气温,因为在零 下39 ℃时水银已经开始凝固,D不合题意。
2.晶体熔化时的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 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3.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 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 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知2-讲
【例1】 〈表格信息题〉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物质名 称
8 现在市场热销的空调扇,与秦王建造的阿房宫相 似,盛夏来临时,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 样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熔化时要 ________热。室外的气温高达35 ℃,而冰块尚未 完全熔化时,盒子内的温度为________℃。
2024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3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1课时 熔化和凝固

这些物质熔化时温度会如何变化呢?
实验: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块冰块放入碗中,在室温下不久冰块就开始熔化,之后一段时间内碗里都是冰和水混合在一起的情况。如果用温度计测量,就会发现尽管冰在逐渐熔化变少,但水的温度并没有升高。 这是怎么回事?想一想:其他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否也不变?
慢
固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冰的熔点是_______, 在炎热的夏天,放在外面的冰会熔化,那么在熔化过程中,冰的温度( )A.降低 B.不变 C.升高 D.先降低后升高
固态金属在温度很高时会变成液态
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液态
下列情景中,哪些过程属于物态变化( )A.铜块被烧红了 B.油漆干了C.酒精挥发了 D.铁丝被弯折E.用橡皮泥捏出海浪的样子 F.阳光下冰糕“流汗”
BCF
例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思考:你能说出一些物质熔化和凝固的例子吗?
实验记录: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
海波的温度t/℃
状态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
石蜡的温度t/℃
状态
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思考:观察海波的图象,AB、BC、CD段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吸热?温度是否升高?B点、C点又代表什么呢?
固态(吸热升温)
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液态(吸热升温)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和凝固(含教学反思)

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教学用具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的事例:铁矿石在高温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温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学生思考交流:还能举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吗?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联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把冰加入饮料中,冰从饮料中吸收热量就变成了水。
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分流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
路桥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物态变化活动体验:(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蜡烛逐渐变成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却后变成了蜡块。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学生操作实验,发现烧杯中只剩下半杯糖水。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归纳总结: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如冰、水、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三种状态。
2.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
探究点二熔化和凝固1.概念归纳(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30张PPT)

温度/℃ 55 50
怎样作图
1、描点 2、用光滑线连 接各点
45
40 0
时间/分 2海波4 熔6化8的图10象12 14
松香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60 61 62 63 63 65 66 68 71 74 76 78 80
B
D乙 C
熔化时间是 3 分钟,另一图线 的物质可能是 非晶体 。
200
180A 1
2
34
5
6
时间/分
7
(2)乙图线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
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是 AB、BC、CD 段,
5.在气温-20℃的冬天,河面上冰的上表面温度是_ ℃, 冰的下表面温度是___℃
温度/℃ 75
70
65
60 0
2
4
6
时间/分 8 10 12 14
松香的熔化图像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描绘图像如下
55 温度/℃
D
75 温度/℃ D
时间/ 分
时间/ 分
50 B
C
45 A
400海2波的4 熔6 化8图10像12 14
实验总结:
70
C
B
65
A
600 松2 香4 的6 熔8化10图12像14
练习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

第2节熔化和凝固【2022年版课标要求】1.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2.了解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3.能运用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
难点: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法与学法】教法:教师讲授,引导学生归纳规律,观看多媒体动画,感知物态变化之熔化与凝固,指导学生做好海波熔化实验,分析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学法:小组实验,积极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联系生活。
【课前准备】学生四人一组。
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试管、烧杯、细线、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海波、蜡、水、火柴、坐标纸。
【教学过程】一、利用生活事例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春暖花开、冰雪熔化、滔滔江水、河流干涸、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图片,提问学生,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成了什么状态?学生活动:观看图片、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随着气温的变化,冰会熔化,水也会结冰,干旱、少雨的时候,河流也会干涸,就是说,水可以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发生变化。
我们周围有很多物质可以发生这样的变化。
那么,物质在固、液、气之间变化有什么特点呢?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深入探究。
首先,我们了解两种物态变化——熔化与凝固,引出探究学习的课题。
二、新知学习(一)物态变化及熔化和凝固的定义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内容,了解物态变化及熔化和凝固三个基本概念。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了解并标画基本概念。
教师提问三个概念,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具体实例,概括定义。
1.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如冰变成水。
3.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如水结成冰。
(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教师提出问题:冰熔化时,需要什么条件?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不同的物质熔化时,温度会如何变化?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问题。
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熔化★ 6 616二凝固★ 2 2一、熔化:1.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特点:吸收热量;(或者:遇到高温物体,从高温物体那里吸收热量)3.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的物质;例如:金属、海波、冰、石英水晶;(2)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的物质;例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非晶体是没有熔点的)5.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6.常见融化现象:冰融化成水、蜡烛燃烧时滴泪、铸造金属构件将金属熔化成液态;【例题1】谚语“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中,雪水化成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凝固 C.凝华 D.熔化【答案】D【解析】解:雪化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
故选:D。
【变式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雪的消融 B.雾凇的形成 C.云海的形成 D.白雾的消散【答案】A【解析】解:A、冰雪的消融是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故A符合题意;B、雾凇的形成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故B不符合题意;C、云海的形成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D、白雾的消散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题2】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其温度保持在()A.100℃B.37℃C.20℃D.0℃【答案】D【解析】解:冰是晶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是0℃。
故选:D。
【变式2】雪天为了使积雪尽快熔化,环卫工人在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A.盐使积雪的熔点降低B.盐使积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C.盐使积雪的熔点升高D.撒盐后的雪不再属于晶体,不需要达到熔点就可以熔化【答案】A【解析】解:寒冷的冬季,空气温度低于雪的熔点,为了使雪尽快熔化,向积雪撒盐,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积雪上洒盐水相当于掺杂质,使雪的熔点降低,从而使积雪熔化,交通方便,故A正确。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3.2熔化与凝固1.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2.物态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物态变化时伴随热量的传递,其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3.熔化:(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熔化过程的特点:物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对晶体来说,熔化时固、液共存,物质温度不变。
(3)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凝固:(1)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各物态变化过程。
(2)凝固过程的特点:固、液共存,物质凝固时要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3)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4)凝固的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5.晶体和非晶体:固体可分为警惕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熔点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1.熔化与凝固物态变化包括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物态变化在中考试卷中占据一定的比例,是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必考题;当然,熔化与凝固也是经常考查的内容。
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物态变化的考查基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常见物态现象分析和生活中物态变化的解释的考查。
此部分考题平均考点概览知识点精析分值在5~6分左右,常考题型有选择题(一个考题,分值以2分居多)、填空题(一个考题,分值以2~3分居多)、实验探究题(一个考题,分值一般为3~6分),也曾出现过简答或对物态变化现象的解释等题型,其中实验探究题分值稍高。
物态变化在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中仍会出现,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
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判断物态变化的类型;(2)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3)图像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化和凝固
一、融化
1、定义:物质从_________变成_________的过程
2、熔点:_________融化时的温度
3、晶体融化的特点:_________确定的熔点。
融化过程需要_________,但温度必须保持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晶体融化的特点:_________确定的熔点。
融化过程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凝固
1、定义:物质从_________变成_________的过程。
2、凝固点:是指晶体形成时的温度,非晶体_________
没有确定的凝固点,同一种物质其_________和熔点是相同的。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是()
A、海波、石英、玻璃
B、食盐、萘、沥青
C、海波、冰、水晶
D、松香、玻璃、沥青
典型例题2、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物体变化名称:
(1)用铁水铸造成铁锅____________(2)钢锭变成钢水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同一种晶体的融化和凝固点相同
C、晶体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D、温度达到一定熔点的晶体,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者固液共存状态
【易错点】1、在标准状态下,海波的熔点是480C,下列关于480C的海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混合状态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则()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
D、冰逐渐融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不变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放热时,温度一定下降
C、物体在融化过程中要吸热,但它们的温度都将维持不变
D、晶体在融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达标检测】
1.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2.将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则()
A.冰增加 B.冰不变 C.冰减少 D.都有可能
3.把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是0℃以下的房间里,在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 ]
A.保持不变B.温度降低 C.温度升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规律总结、拓展提升】
1、融化:物质从_________变成_________的过程
2、凝固:物质从_________变成_________的过程。
3、晶体融化的特点:_________确定的熔点。
融化过程需要_________,但温度必须保持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晶体融化的特点:_________确定的熔点。
融化过程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