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3.第2节 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3.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来自《典中点》)
2 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几种晶体的熔点(标准大气压)
固态氢
固态水银 钢
-259 ℃
-39 ℃ 1 515 ℃
固态酒精
金 钨
-117 ℃
1 064 ℃ 3 410 ℃
A.能用钢锅熔化金块
B.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C.-260 ℃的氢是液态
D.-40 ℃的水银是液态




金 固态水银 固态氮
熔点 (℃)
3 410 1 535 1 515 1 083 1 064
-39
-210
A.用铜锅熔化钢块可行 B.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C.在-265 ℃时氮是固态 D.-40 ℃的气温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来自《点拨》)
【导引】
铜的熔点低于钢的熔点,所以不能用铜锅来熔化 钢,A不合题意。标准大气压下,铁水的最低温 度是1 535 ℃,铜的熔点是1 083 ℃,铜球放在铁 水中会熔化 ,B不符合题意 。固态氮的熔点是 -210 ℃,在-265 ℃时氮是固态,C符合题意。 水银温度计不可测量零下40 ℃的气温,因为在零 下39 ℃时水银已经开始凝固,D不合题意。
2.晶体熔化时的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 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3.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 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 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知2-讲
【例1】 〈表格信息题〉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物质名 称
8 现在市场热销的空调扇,与秦王建造的阿房宫相 似,盛夏来临时,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 样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熔化时要 ________热。室外的气温高达35 ℃,而冰块尚未 完全熔化时,盒子内的温度为___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课件

课堂合作探究
(4)在石蜡凝固整个过程中, 石蜡 放 热,石蜡 的温度降__低______. 总结: (1)晶体凝固特点:凝固过程__放______(选填 “吸”或“放”)热,温度__不__变_____ 非晶体凝固特点:凝固过程___放_____(选填“吸” 或“放”)热,温度__降__低_____ 晶体凝固的条件:一是__温_度__达__到__凝__固_点_________, 二是_继__续__放__热_____________。
(4)实验中的加热方法叫:水浴法;目的是:
使物质受热均匀
.
课堂合作探究
二.探究固体凝固时的变化规 律 分析: (1)EF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 间内,海波放 热,海波的温 度_降__低____,海波是 液 态; (2)当温度下降到_4_8_ __℃(F点)时,开始凝固。 FG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 海波 放 热,海波的温度 _不__变__ __,海波是固液共存态;
讨论2:图中的加热方法叫水浴法,它的优点
是: 使物体均匀受热
.
课堂合作探究 2.实验数据:
点击观看视频
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分析熔化和凝固 图像,你发现什么规律?
课堂合作探究
分析: AB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 吸 热,海波 的温度_升__高____,海波是 固 态; (2)当温度上升到_4_8___℃(B点)时,开始熔化。
课堂合作探究
例:一个烧杯中盛有0ºC的碎冰, 把装有0ºC的碎冰的试管插入烧 杯中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接触 烧杯底),对烧杯缓缓加热,当 烧杯中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 的冰将( A ) A.不会熔化 B.熔化一半 C .全部熔化 D.有可能熔化一小 半或更少一些
课后作业

2024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3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1课时 熔化和凝固

2024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3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1课时 熔化和凝固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这些物质熔化时温度会如何变化呢?
实验: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块冰块放入碗中,在室温下不久冰块就开始熔化,之后一段时间内碗里都是冰和水混合在一起的情况。如果用温度计测量,就会发现尽管冰在逐渐熔化变少,但水的温度并没有升高。 这是怎么回事?想一想:其他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否也不变?

固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冰的熔点是_______, 在炎热的夏天,放在外面的冰会熔化,那么在熔化过程中,冰的温度( )A.降低 B.不变 C.升高 D.先降低后升高
固态金属在温度很高时会变成液态
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液态
下列情景中,哪些过程属于物态变化( )A.铜块被烧红了 B.油漆干了C.酒精挥发了 D.铁丝被弯折E.用橡皮泥捏出海浪的样子 F.阳光下冰糕“流汗”
BCF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思考:你能说出一些物质熔化和凝固的例子吗?
实验记录: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海波的温度t/℃
状态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石蜡的温度t/℃
状态
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思考:观察海波的图象,AB、BC、CD段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吸热?温度是否升高?B点、C点又代表什么呢?
固态(吸热升温)
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液态(吸热升温)

3.2熔化和凝固(含视频) (教学课件)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3.2熔化和凝固(含视频) (教学课件)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小练笔 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水就是水,冰就是冰,它们不能相互转化 B.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C.气体的流动性比固体好,固体的流动性比液体好 D.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如铜、铁等
知识点2 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例如水变成冰。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融化,例如冰变成水。
随堂练习
融化和凝固
1.用电烙铁对断开的电脑电路进行焊接,焊接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
A.融化
B.先融化后凝固
C.凝固
D.先凝固后融化
晶体和非晶体
2.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C )
A.石蜡 玻璃 沥青
B.石蜡 铝 玻璃
C.冰 铁 铝
D.冰 铁 沥青
动手动脑学物理
1.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熔化吸 热、凝固放热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请各举一个例子 。 答案:(1)利用:冰能致冷可以防止饭菜变馊,由于冰 熔化时吸收热量,使其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冷空气比热空气 重,要往下沉,所以冰块应该放在饭菜的上面。(2)影响: 春天冰雪熔化气温较低,常会使人感冒,因此春天要多穿衣服 来保暖;炼钢炉旁,钢水凝固成钢锭会放出大量热量使炉子周 围温度很高,因此炼钢时工人要戴防高温面罩和手套并远离炼 钢炉。
2.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 融化 ,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 做 凝固 。有些固体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些 固体叫 晶体 ,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上升的固体叫做 非晶体 。
新课导入
想一想:生铁是如何化作铁汁飞向空中的呢?
点击播放
知识点1 物态变化
所有的物质常见的状态就是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课件
A.酒精比水银颜色更浅 B.酒精凝固点比水银凝固点更低 C.酒精密度比水银密度更小 D.酒精气体无毒,水银气体有毒
4.用0 ℃的冰和0 ℃的水冷却热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0 ℃的冰好
B.0 ℃的水好
C.二者一样好 D.无法判断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 ) A.任何固态物质融化时,都要吸热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融化和凝固
教学课件
温馨提示
1、端正坐姿,即我们学校要求的头正、肩 平、身正、立足。
2、回答问题声音要嘹亮,简洁明了 3、回答问题要大胆举手,不能齐答
新课引入
钢、铁由固态变为液态 火山喷发岩石由固态变为液态
学习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融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 4、了解融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凝固过程放热
当堂检测
1.石蜡是一种非晶体物质,它在融化过程
中要 吸热 (选填“吸热”或“放 热”),温度 升高 (选填“升高”“不
变”或“降低”).
2.关于物质的融化,下列说法错误的( D )
A.非晶体融化时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C.晶体融化时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非常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金刚石 3550


3410

纯铁
1535

各种钢 1300-1400

各种铸铁 1200左右


1083

3.2熔化和凝固(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ppt+同步分层练习

3.2熔化和凝固(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ppt+同步分层练习
实验装置: 酒精灯、铁架台、试管、温度计、石棉网、 搅拌器、烧杯、火柴、计时器、石蜡、海 波(硫代硫酸钠)
四 熔化和凝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1】将海波放入试管中,并用酒 精灯加热。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 度升至4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 记录一次温度;观察不同温度下它们 的状态变化,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 录4~5次。把数据填入表格。
四 熔化和凝固
石蜡时间图像
以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 横轴表示时间,将表中的数 据分别在两方格纸上描点, 然后再将所有的点用平滑的 曲线连起来,得到石蜡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温度/℃
55
液态 吸热
50
变稀变软
45
固态 吸热
40 02
吸热
时间/分
4 6 8 10 12 14
四 熔化和凝固
分析论证: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八年级物理上册 •人教版
一 教学目标
01
物理观念
能区分物质的三种 形态:固态、液态、 气态,知道物质的 各种状态之间可以
相互转化。
02
科学探究
通过探究实验是学 生学会用图像探究 物理规律的方法。
03
科学思维
了解熔化和凝固。知 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 线的物理含义,并知 道晶体和非品体之间
4.晶体熔化的条件: · 达到熔点 · 持续吸热
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的过程。 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海波的熔化图象 液态 D
B 固液共存态C
固态
A
熔点
五 熔点和凝固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30张PPT)
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2 56
温度/℃ 55 50
怎样作图
1、描点 2、用光滑线连 接各点
45
40 0
时间/分 2海波4 熔6化8的图10象12 14
松香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60 61 62 63 63 65 66 68 71 74 76 78 80
B
D乙 C
熔化时间是 3 分钟,另一图线 的物质可能是 非晶体 。
200
180A 1
2
34
5
6
时间/分
7
(2)乙图线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
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是 AB、BC、CD 段,
5.在气温-20℃的冬天,河面上冰的上表面温度是_ ℃, 冰的下表面温度是___℃
温度/℃ 75
70
65
60 0
2
4
6
时间/分 8 10 12 14
松香的熔化图像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描绘图像如下
55 温度/℃
D
75 温度/℃ D
时间/ 分
时间/ 分
50 B
C
45 A
400海2波的4 熔6 化8图10像12 14
实验总结:
70
C
B
65
A
600 松2 香4 的6 熔8化10图12像14
练习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精品课件

温 度
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 ℃
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240

D乙
(1)由图判断,另一图线 的物质是 非晶体 。
220
B
C
200
180A 1
2
34
5
6
时间/分
7
(2)晶体温度升高的是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BC 段, 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分析:AB、BC、CD段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BC段物质 是否吸热,物质温度如何变化?B点、C点及BC之间各处 于什么状态?(相同点、不同点)
5.结论:
相同点:1.从固态变成了液态。 2.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不同点:1.海波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 状态时,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有熔点)。
实验中为什么要水浴加热?
使海波受热均匀。
注意事项:
1 .注意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2.熔化过程中搅拌器要不断轻轻搅拌。
温度/℃
熔化图像
温度/℃
60
55
D
固夜共存
50 BC
45
40 0 1 2 34 5 6
海波的熔化图像
60
55
50
45
40 时间/min0 1 2 3 4 5 6
蜡的熔化图像
时间/min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
[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
[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
[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
[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
[生丙]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
[生丁]水结成冰属凝固过程.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1.熔化和凝固(板书)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
[师]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生甲]应该不相同.
[生乙]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才会变成液态.冰熔化成水不用很高的温度.
[生丙]不管在很高温度还是不太高的温度时变成液体,是不是都需要给物质加热?
[生戊]熔化过程中给物质加热,这时温度是不断上升,还是不变?
[师]现在提出了固体熔化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问题,大家相互讨论,利用桌子上的仪器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先制订计划和方案.
[方案一]把装有一些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和水给海波均匀、缓慢地加热,并搅拌.装置如课本图 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
[方案二]把石蜡放在试管里再放入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给石蜡均匀、缓慢地加热.装置如课本图 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石蜡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
[师]这两个方案都很好,且可行.我们可按照这两个方案来做实验.我们先看挂图.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学生看完后,宣布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海波和石蜡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实验分析一下,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
[生甲]给海波加热,海波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上升到48 ℃,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还在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48 ℃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生乙]在给石蜡加热,石蜡先变软,然后逐渐变成液态,在整个熔化过程
[生丙]从我们组对海波熔化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海波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生丁]我们组对石蜡熔化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
[师]同学们回答地很好,实验观察很仔细,每组同学都团结协作,讨论也很激烈.我很高兴,看来大家对学物理很感兴趣.现在我们打开课本,看图4.2—2和图4.2—3;方格纸上纵轴表示温度,温度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自己写上,根据你们的实验数据,在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
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学生们画图,教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生甲]海波在熔化前温度升高,在熔化中温度不变,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
[生乙]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都在上升.
[师]现在我们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相互讨论你们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看看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写出实验报告.
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从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我们还能总结出什么?
[生甲]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crystal).
[生乙]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noncrystal).
[生丙]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melting point
[生丁]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师]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2.熔点和凝固点(板书)
(1)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
[生甲]晶体的熔点一般
[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灯泡内的灯丝要用钨丝?”“水银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吗?”
[生甲]钨的熔点为3410 ℃,用来做灯丝,不容易烧断.
[生乙]水银不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它的凝固点为-39 ℃,太低.
[师]看来大家已知道它们的用途,看投影课本图4.2—4和图4.2—5.思考
[想想议议]
[生甲]AB段为固态,温度不断升高.
[生乙]B时刻为固态,C时刻全部变为液态,BC段为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生丁]CD
[生戊]EF
[生己]F时刻晶体开始凝固,到G时刻全部变为固态,FG之间是固液共存态、温度不变.
[生庚]GH为固态,温度随时间下降.
[生辛]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到过-52.3 ℃,这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
[生甲]在海波的熔化实验和石蜡熔化实验中,无论温度变否都需要加热.
[生乙]在凝固过程温度不变,却继续放热.
[生丁]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师]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利用水结冰时放的热使窑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会冻坏.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板书)
二、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了熔化和凝固,通过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探究.我
点相同.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三、布置作业
阅读P79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
1.这种说法有道理.因为雪熔化时要吸收空中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降低.所以说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2.利用冰能致冷可以防止饭菜变馊,但是要注意,由于冰块吸热,使冰周围的空气变冷,冷空气比热空气重,要往下沉,所以冰块应该放在饭菜的上面.
3.晶体.熔点是80 ℃,持续16 min.
四、板书设计
1.熔化和凝固
熔化——
凝固——
2.熔点和凝固点
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