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历史学系考古学专业(考古学) 授课计划及课程表

合集下载

南京大学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了贯彻实施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关于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若干基本要求”,根据MBA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特点,结合我校MBA承办单位商学院——内含管理学科与经济学科两大块的实际情况,及具有我校特色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人才培养基地的需要,制定了本培养方案。

一、教师1、教师是MBA教育的主体力量,是MBA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

担任MBA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应有高尚的人格,探索与开拓精神,认真与负责的态度,合理的知识、年龄和职称结构。

其中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并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或任现职五年以上的讲师的比例不少于90%。

2、MBA任课教师在授课学期的上一学期结束前一周,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交MBA教育中心,由教育MBA中心存档备案并在开学初一周内印发给授课班级。

3、MBA教育中心在MBA任课教师完成授课任务前后,组织学生对所有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考核与奖惩的参考。

中心同时把评估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评估表和评估结果由MBA中心负责保存,以备研究生院和上级主管部门抽查。

4、教师除担任教学任务外,其中具有硕士生及以上指导资格的教师还需要指导MBA学员的论文。

指导教师必须认真指导学员论文。

指导论文工作的评估,根据学员按期完成论文答辩程序的情况,论文质量评比与抽查结果及答辩通过人数的比例。

5、所有MBA任课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均为学校和商学院正式下达的教学任务,列入教师工作范围的考核内容二、教学MBA的课程共有四个类型:基础课、核心课、方向选修课与选修课。

1、基础课与核心课(必修课)基础课与核心课共有16门课,33个学分,除管理学为1个学分,商务英语为4个学分外,其余的均为2个学分。

基础课与核心课程为必修课,必修课的学习安排一般是:脱产班在第一学年内完成,在职班在1年半内完成。

南昌大学全校所有专业课表及课程介绍

南昌大学全校所有专业课表及课程介绍

第 五 六 节
体育 运 动场 (1-16)周 5-6节
中国哲学史(Ⅰ) 习 细平 人 文楼A130 (1-16)周 5-7节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 杨 艳兰 教 114 (1-16单)周 5-6节
大学英语 (1-16)周 5-6节
第 七 八 节
大学英语 (1-16)周 7-8节
文献学 刘 经富 人 文楼A245 (1-12)周 5-6节
西方伦理学史 费 尚军 人 文楼A129 (1-12)周 5-6节
科技发展史 黄 承烈 人 文楼A130 (1-12)周 5-6节
西方伦理学史 费 尚军 人 文楼A242 (1-12)周 5-6节
第 三 四 节
古代汉语(Ⅱ) 李 军、卢继芳 人 文楼A243 (1-16)周 3-4节
计算机应用基础 胡 倩如 计 算中心机房A306 (1-16)周 3-4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 张 俏静 人 文楼A336 (1-16)周 3-4节
第 五 六 节
体育 运 动场 (1-16)周 5-6节
中国哲学史(Ⅰ) 徐 福来、习细平 人 文楼A244 (1-16)周 5-7节
大学英语 (1-16)周 7-8节
第 九 十 十 一 节
备注:

学年学期号:2011-2012-1 星 期 一 星 期 二 星 期 三 星 期 四 星 期 五 星 期 六 星 期 日
第 一 二 节
大学英语 (1-16)周 1-2节
计算机应用基础 胡 倩如 计 算中心多媒体A210 (1-16)周 1-2节
秘书学 赵 刚 人 文楼A336 (1-16)周 1-2节
古代汉语(Ⅱ) 李 军、卢继芳 人 文楼A243 (1-16)周 1-2节

史前考古学-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史前考古学-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史前考古学》一、课程名称:史前考古学二、课程类型:考古专业核心课程三、适用对象:考古专业二年级本科生四、计划课时:每周4学时,共72学时五、学分:3分六、任课教师:朱之勇、刘斌七、课程简介:史前考古学的内容包括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两大部分,是考古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本课分为上编(旧石器时代考古)和下编(新石器时代考古),共十章内容,分别是史前考古学方法论、史前环境、史前人类、旧石器及旧石器文化研究、史前考古的综合理论问题、史前农业起源与发展、史前房屋建筑与聚落考古、史前墓葬与埋葬制度、史前社会结构的演进、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问题。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史前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了解当前史前考古的研究成果与动态,使学生初步基本具备从事史前考古研究的能力。

课程以老师讲授为主,同时会组织学生进行3~4次的专题讨论。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上编旧石器时代考古第一章史前考古学方法论(8学时)第一节史前考古学及研究对象一、“史前”与史前考古学二、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一)遗物(二)遗迹(三)遗址第二节史前考古年代学一、第四纪地层学(一)第四纪地质学与史前考古的关系(二)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三)第四纪地层堆积二、生物地层学(一)古生物化石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二)我国常见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三)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演化与地层年代的判定三、考古地层学(一)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二)文化层形成的原理(三)文化层的划分与地层关系四、现代科学技术的测定年代方法第三节史前考古埋藏学一、何谓埋藏学二、影响埋藏的因素三、埋藏类型及判别(一)原地埋藏类型(二)搬运埋藏类型(三)特殊埋藏类型四、史前文化遗存的埋藏规律(一)史前人类对居住地选择的条件(二)史前文化遗存的埋藏规律第四节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一、中国史前考古的分期(一)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二)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二、中国史前文化的分区研究(一)文化与文化区(二)史前文化区系研究历程(三)中国史前文化的分区思考题:1.解释“史前时期”与“史前考古”。

考古学当前的学习计划

考古学当前的学习计划

考古学当前的学习计划导论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过去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社会、文化、经济和技术的各个方面。

通过对古代遗址、遗物、墓葬和文献的研究,考古学家可以重建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政治结构和艺术风格。

考古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也是一门技能和一种方法,通过考古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的未来提供有益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考古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也给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就考古学当前的学习计划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当前考古学研究的重点和挑战当前,考古学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化考古学: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考古学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维扫描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手段,考古学家可以对古代遗址和文物进行数字化的重建和分析,从而更加准确地了解古代人类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数字化考古学也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手段,促进了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发展。

2. 跨学科研究:当前的考古学研究正在向跨学科的方向发展。

考古学家不再只是局限于对遗址和文物的挖掘和研究,他们还要结合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以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3. 全球视野:当今的考古学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或国家,而是具有全球视野。

考古学家不仅要研究本国的遗址和文物,还要关注全球范围内的古代遗产,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秦始皇陵、墨西哥的玛雅文明等。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明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跨文化的对话和交流。

二、当前考古学研究的挑战和解决方法虽然当今考古学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古代文献的保护和研究:许多古代文献都存在遗失、毁损、伪造等问题,这给考古学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如何有效地保护和研究这些古代文献,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

考古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

考古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

考古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601)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术后备人才。

使学生具备以下素质:1. 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 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3. 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动态,掌握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方法,熟悉本学科、专业及相近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

4. 能够熟练地使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学科文献并进行学术交流,具备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创新和分析能力。

二、研究方向1. 文化遗产规划与保护2.东北青铜时代考古3.高句丽、渤海考古4. 文物与博物馆学5.夏商周考古6. 战国秦汉考古7. 古文字三、学制与学分基本学制为三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四年。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

课程学分不低于34学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个人研究计划1学分,学位论文3学分。

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但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5年,提前毕业条件如下:1.在CSSCI期刊上公开发表第一署名或独撰论文1篇以上(含1篇)。

2.课程学习成绩优秀率达2/3以上。

3. 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与学院审核批准,并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非全日制硕士生、跨门类及同等学力学生,不得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1.凡报考本学科的学生,在确定录取后,由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提供一“史学理论与方法”为闭卷考试,其余各门课程均以课程论文为主。

六、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该以各专业的学术史为依据,既可以选择学术述评,也可以是所选定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前沿性的实证性或者理论性专题研究,重点突出研究专题的学术性、逻辑性、思想性和理论的体系性。

根据本专业特点,鼓励学生以考古学资料为主,利用考古学理论方法进行分析、整理、研究的方式撰写学位论文,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撰写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调研、考察报告作为学位论文。

北大历史学系课表

北大历史学系课表

课程号课程名课程类别学分教师班号开课单位专业2112520《四库全书总目》研读任选2刘浦江(教授)1历史学系历史学2101670东亚共同体的历史实践与理论构想限选2王新生(教授)1历史学系世界历史2131760非洲历史与文化限选2潘华琼(副教授)1历史学系世界历史2139190非洲史专业必修2潘华琼(副教授)1历史学系历史学2133620古希腊罗马史专业必修2彭小瑜(教授)1历史学系历史学2132700近现代中韩关系史任选2金东吉(副教授),王元周(副教授)1历史学系历史学2131130冷战与中国任选2牛大勇(教授),金东吉(副教授)1历史学系历史学2133650美洲史专业必修2王立新(教授),董经胜(副教授)1历史学系历史学2132380明史专题任选2李新峰(副教授)1历史学系历史学2132620纳粹德国史任选2李维(副教授)1历史学系世界历史2139160欧洲一体化研究限选2王利军(副教授)1历史学系世界历史2132500日本古代史任选2井上亘(研究员)1历史学系世界历史2132480世界古代史练习限选2李隆国(副教授)1历史学系历史学2132490世界近现代史练习限选2李维(副教授)1历史学系历史学2132080世界史通论专业必修3高毅(教授),彭小瑜(教授)1历史学系历史学2104790唐宋元中国与中世纪欧洲任选2彭小瑜(教授),邓小南(教授),赵冬梅(副教授)1历史学系历史学2130130外国史学史专业必修3许平(教授),李隆国(副教授)1历史学系历史学2133692外文历史名著选读(下)限选2钱乘旦(教授)1历史学系世界历史2133670外文历史文献选读专业必修2John Dillon(研究员)1历史学系世界历史2132090外文原版教材阅读指导专业必修3John Dillon(研究员)1历史学系历史学2131290西方历史哲学限选2赵进中(副教授)1历史学系世界历史21300112132460中国古代史练习限选2叶炜(副教授)1历史学系历史学2131350中国古代史专题限选2张帆(教授)1历史学系历史学21300202132470中国近现代史练习限选2尚小明(教授)1历史学系历史学2132301中国经学史(一)限选2叶纯芳(讲师)1历史学系历史学213204021301012130101中国历史文选(上)专业必修4王铿(副教授)2历史学系历史学11历史学系历史学中国历史文选(上)专业必修4何晋(副教授)中国历史文化导论限选4辛德勇(教授)历史学系历史学历史学系历史学中国近代史专业必修4郭卫东(教授)中国古代史 (上)专业必修4陈苏镇(教授)11历史学系历史学2130120中国史学史专业必修3李志生(副教授)1历史学系历史学2100020中世纪欧洲社会与政治:文献和研究任选2彭小瑜(教授),黄春高(副教授),李隆国(副教授)1历史学系世界历史2133630中世纪欧洲史专业必修2黄春高(副教授)1历史学系历史学开课年级上课时间及教室备注111~16周 每周周五2~4节本研合,中心上课111~16周每周周四10~11节四教402本研合111~16周每周周三3~4节三教408121~16周每周周二1~2节二教404121~16周每周周四5~6节理教311111~16周每周周三3~4节一教302111~16周每周周四3~4节二教304121~16周每周周三5~6节文史119111~16周每周周一3~4节二教412111~16周每周周三10~11节二教506文史楼111~16周每周周五3~4节一教301111~16周每周周四7~8节一教215131~16周每周周五3~4节文史103文史楼131~16周每周周四10~11节文史215文史楼131~16周每周周二7~9节二教107111~16周每周周二3~4节二教306111~16周每周周三7~8节二教211与世界史合上111~16周每周周二7~8节一教208121~16周每周周四7~9节二教423131~16周每周周三7~9节一教204111~16周每周周四5~6节三教4081~16周每周周一3~4节理教3081~16周每周周四1~2节理教308131~16周每周周二3~4节文史209文史楼111~16周每周周一7~8节二教2101~16周每周周一5~6节三教2071~16周每周周四3~4节三教207121~16周每周周三3~4节文史112文史楼111~16周每周周二7~8节理教2131~16周每周周二3~4节三教3071~16周每周周五3~4节三教3071~16周每周周一1~2节三教4011~16周每周周三3~4节三教4011~16周每周周一1~2节理教3141~16周每周周三3~4节理教31413留学生课13121213留学生可选丁一川课121~16周每周周一7~8节理教313111~16周每周周一7~8节121~16周每周周二5~6节文史219。

南京大学准入准出标准

南京大学准入准出标准


(1)成立学院专业准入工 作领导小组。 (2)学生填报专业准入申 请表。 (3)审核申请专业准入学 生的准入课程修读情况,对 某大类(专业)有较浓的兴 趣或志向并满足该大类(专 业)最低准入课程学分要 求,即可准入。 (4)确定专业准入学生名 单,并将专业准入学生名单 及相关材料报送学校教务处 审核。 (5)面向全校公示专业准 入学生名单。
领导小组。
(2)学生填报专业准入申
请。
历史学 系
坚持公开、 公平、公正 原则,尊重 学生志愿, 结合专业准 入标准,兼 顾系内各专 业协调发展 。
(3)审核申请专业准入学 生的准入课程修读情况。本 系学生修完准入课程,成绩 合格,即可按本人志愿进入 相关专业学习。外院系学生 需参加历史系组织的笔试、 面试考核,成绩合格者可准 入相关专业学习。 (4)确定专业准入学生名 单,并将专业准入学生名单
开课 学 学期 分
准入标准
准出课程
开课 学期
学分
准出标准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1 2
组织行为学
4
公共管理导论
1
社会学原理
1
政治学原理
2
公共政策基础
2
国际政治学
2
行政管
理(含
劳动人
事与社
会保障
方向)
本院学生公
(1)成立学院专业准入工 共管理类和
作领导小组。
政治学类准
(2)学生填报专业准入申 入时间在第
请表。
开课 学 学期 分
准入标准
准出课程
开课 学期
学分
准出标准
13
古代汉语(下)
33
2 3 1、第二学期结束, 语言学概论
33

(完整word版)北大历史系培养方案

(完整word版)北大历史系培养方案

本科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2003年3月修订)一、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造就高质量、多层面的史学人才,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

要求学生通过科学、完整、系统的学术训练,扎实地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能力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搜集、整理、考证、分析中国史原始资料和一门外语资料,善于思辩、表述和写作,能够独立进行初步的学术研究。

二、学制:四年三、课程类别和学分分配:毕业要求总学分达到137学分。

其中:1.公共课30学分2.专业必修课51学分3.通选课16学分(其中:历史学领域的通选课只能计为专业选修课学分,其他各领域通选课均要求4学分)4.专业选修课至少34学分5.研究写作课(毕业论文等)6学分四、课程设置:类别课程名称学分1 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 3思想品德修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邓小平理论 3军事理论 2公共英语8体育 4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6共30 注:1.毛泽东思想概论(2),本系在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涵盖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本系在世界当代史中涵盖2 专业必修课中国古代史8中国近代史 4中华民国史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世界上古史 3世界中古史 3欧美近代史 3亚非拉近代史 3世界现代史 3世界当代史 3中国历史文选8史学概论 3中国史学史 3外国史学史 3共51(注:“元培计划实验班”同学转入历史系者,可用中文系“古代汉语”课学分代替历史系专业必修课“中国历史文选”)3 全校通选课共164 专业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3本系跨专业选修课与跨系选修课8中国古代史专题 2中国近代史专题 2中国现代史专题 2中国政治史专题 2口述史学理论与实践 3考古学通论 3考古新发现与史学研究 2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2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2中外比较城市史 2中国古代地理文献导读 2中国古代社会史 2中国古代政治文化 2中国古代经济史 2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2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2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 2中国古代军事史 2中国古代婚姻史 2中国古代装饰文化 2中国科举制度史 2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2文史知识专题 2中国古代民族史 2中国古代周边关系史 2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 2 敦煌吐鲁番学导论 2 简牍学概论 2 左传选读 2 三国志选读 2 资治通鉴选读 2 元明史料笔记选读 2 地图的历史与文化 2 北京城市历史与文化 2 先秦史专题 2 秦汉史专题 2 魏晋南北朝史专题 2 隋唐史专题 2 宋辽金史专题 2 元史专题 2 明史专题 2 清史专题 2 晚清史专题 2 明清经济与社会 2 明清地方行政与基层社会 2 中国近代经济史 2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 2 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 2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 2 现代中外关系史专题 2 二十世纪中外关系史 2 近现代中日关系史专题 2 中国近代社会史 3 中国现代社会史 3 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 2 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潮述评 2 中国近代思想史 2 中国现代文化史 2 中国近代军事史 2 二十世纪中国军事史 2 中国现代经济史 2 辛亥革命史 2 军阀政治史 2 抗日战争史 2 中华民国史专题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 2台湾百年史 2影视中的两岸关系 2现代中国人物专题 2港督与香港现代化 2中国近代疆域变迁史 2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 2中国书法 2书学史 2中国绘画史 2艺术史 2以上任选至少34学分5 研究写作课社会调查报告 1学年论文 2毕业论文 3共6本科世界历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2003年3月修订)一、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造就高质量、多层面的史学人才,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系考古学专业(考古学)授课计划及课程表(08年级)
历史学系考古学专业(文物鉴定与修复)授课计划及课程表二年级(08年级)
历史学系历史学专业授课计划及课程表(07年级)
历史学系考古学专业授课计划及课程表(07年级)
历史学系历史学专业授课计划及课程表(06年级)
30
历史学系考古学专业授课计划及课程表(06年级)
12
匡亚明学院基础文科历史专业授课计划及课程表(09年级)
注:本学期上课时间:2010年3月1日至2010年6月20日(共16周)
复习与考试时间:2010年6月21日至2010年7月4日(共2周)
匡亚明学院人文部历史基地授课计划及课程表(08年级)
30
复习与考试时间:自2010年6月21日至2010年7月4日(共2周)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仙林文化素质课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