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
311《月相的变化》练习(含答案)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

3.11《月相的变化》练习一、填空题1、上半月的月相由到,亮面在一侧;下半月的月相由 _____ 到__,亮面在一侧。
2、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o二、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月相的变化周期是一个月。
()2、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及月相每天都在变化。
()3、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也可能不相同°()4、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5、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由缺变圆。
()6、月相的形状会变化,但方向是不变的。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从月初到月底,月相变化规律描述正确的一项()A.圆——缺——圆B.缺——圆——缺C.缺——圆2、每月农历十五月亮在天空位置变化特点是()A.位置基本不变B-自西向东移动C.自东向西移动3、小明生日那天在阳台上三次观察月相及其位置变化,下面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月相几乎没变,位置向西移R月相几乎没变,位置向东移C.月相发生改变,位置基本没变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句中“月似弓”是指()A.满月B.上弦月C.下弦月四、连线题五、综合题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前两句写夕阳西沉时的江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后两句是夜幕降临后的夜景”可怜九月一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诗句中提及到的月相形状应该是()。
2、分析诗句中的提及的月相,题干中诗句横线处应填入()。
A.初三B.十五C.二十3、假如白居易是一位天文爱好者,他观察到月相从圆到缺再从缺到圆一个周期需要的时间是()oA.1个星期B.1个月C.1年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亏圆右圆亏左2、月相二、判断题1、√2、√3、√4、X5、X6、X三、选择题1、B2、A3、A4、B四、连线题上弦月下弦月满月五、综合题1、A2、A3、B。
新课标 4-14《月相的变化》分层练习(含答案)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4.14《月相的变化》分层练习
【基础训练】
1、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样子叫作_________。
2、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
【能力培养】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农历每月初一的月相称为新月,也称为“朔。
()
(2)月相的变化是因为地球挡住了太阳。
()
(3)我们实际观察到的月相多是“倾斜的。
()
(4)模拟月相变化实验中观察者所处位置代表地球。
()
(5)一个月当中,我们每天都可以观察到月相。
()
2、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在一个月内,下列月相出现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③④②
(2)今年6月25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下列最接近这一天的月相是()。
A.B.C.
(3)“月有阴睛圆缺”中的“圆缺”指()的变化。
A.月貌B.温度C.月相
(4)在农历十五这天,小爱和牛牛抬头看到的月相,会是()。
A.B.C.
(5)农历每月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月相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月相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多少天?
A. 15天
B. 20天
C. 28天
D. 30天
2. 满月通常出现在农历的哪一天?
A. 初一
B. 十五
C. 初七
D. 二十
3. 月相中,新月是指什么?
A. 月亮完全可见
B. 月亮完全不可见
C. 月亮可见一半
D. 月亮可见四分之三
二、填空题
4. 月相的变化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相对位置变化引起的。
5. 月相中的上弦月是指月亮的_________部分可见。
三、简答题
6. 请简述月相变化的顺序。
四、判断题
7. 月相变化完全由地球的遮挡造成。
()
五、计算题
8. 如果今天是农历初五,那么距离满月还有多少天?
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B
二、填空题
4. 月球地球太阳
5. 右半
三、简答题
6. 月相变化的顺序通常从新月开始,然后是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接着是满月,之后是亏凸月、下弦月,最后回到新月,完成一个周期。
四、判断题
7. ×
五、计算题
8. 距离满月还有10天。
月相变化练习(含答案)

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与我们
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
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兴趣。
●难点磁场
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食、日食对应的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天文潮汐的大、小潮与日、
地、月的位置关系等。根据图中日、地、月的位置关系;A位置日、
地、月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中间,则应为新月,根据月球运动方向,
B应为上弦月,C为满月,D为下弦月,故第(1)题应为C点,此时可
能产生月食现象;第(2)题图中B时为上弦月,此时前半夜出现,月面
A.晨线上
B.昏线上
C.晨昏线
D.不可能在晨昏线
上
2.1999年12月22日夜,月光比平常满月时亮得多,是69年来最亮的
一次,分析下列条件中与这种现象无关的是( )
A.月球运行到近地点
B.适逢满月
C.地球在近日点附近
D.地球表面气温低,气压高
阅读下图,据此回答3~4题。
图5—3
3.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D.②④
4.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之内能发电几次(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5.地球上永远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 )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粤教粤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变化的月相练习题(含答案)

粤教粤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变化的月相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十五的月亮称为。
2.月球和两部分的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两次月圆之间大约相隔天。
3.农历十五的月亮像,农历初三的月亮像。
4.两次月圆的时间相隔大约是农历。
(选填“一周”、“一个月”或“一年”)5.农历每月的(填日期)在上半夜看不见月亮。
6.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变化。
7.我们看到的月亮在天空中的每天都在变化,而且会出现不同的。
8.我们观察到的月亮形状的变化就是的变化。
9.月亮的圆缺变化出现了各种形状叫做。
10.不同的日子里,月亮会有不同的形状。
请给下面的月亮的形状按时间顺序排序。
顺序是。
二、判断题11.观察月相可以独自去户外,不需要大人的陪伴。
()12.如果我们在农历初七晚上观看月相,那么应该选择在前半夜的西边天空进行观察。
()13.只要是晴天,一个月中,我们每天晚上8点都能看见月亮。
()14.月相的变化就是月球本身形状的变化。
()15.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星期。
()16.在操场上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月亮形状也不同。
()17.月球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所以有月相的变化。
()18.月相有时像弯弯的眉毛,有时像圆圆的盘子。
()三、单选题19.一个完整的月相周期为()。
A.一个星期B.一个月C.一年20.连续两次月圆之间相隔大约()A.一周B.一年C.半个月D.一个月21.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A.娥眉月B.上弦月C.下弦月22.某实验小组在模拟月食现象时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器材:蜡烛、火柴、乒乓球、皮球。
实验步骤和特点:第一,点燃蜡烛(代表太阳)放在桌子上,手持乒乓球(代表月球),另一手持皮球(代表地球);第二,皮球围绕蜡烛运动,乒乓球围绕皮球运动,观察皮球、乒乓球各自被对方的黑影遮挡的情况。
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由圆到缺B.由缺到圆C.有缺到圆再到缺23.月相的变化规律是()A.先大后小B.先小后大再变小C.先亮后暗D.先暗后亮24.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4.4月相 同步练习(含解析)

4.4月相一、选择题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地球上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等,请问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A.既有绕月球的转动,又有自转B.只有绕月球的转动,没有自转C.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D.既没有绕月球的转动,也没有自转2.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晚上,天空中出现了“超级。
红月亮”(如图)。
关于这一天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天兰溪白天短,夜晚长B.月相是新月,容易出现日食现象C.日、地、月三者的位置成直角关系D.太阳直射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3.如图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其中表示新月的是()4.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0(农历八月十五)在杭州开幕。
如图,当天地球大约所处的位置和月球所处位置对应都正确的是()5.月相变化的原因是()③月球绕地球运动;④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A.©©③B.②③④C.®@®6.月相产生的原因是()A.月球表面很多的火山不断地喷发B.月球是一个球体C.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相对位置有规律的变化D.月球不断地变化反射光线的方向7.我国传统佳节“春节”和“七夕节”的月相分别是()A.满月、上弦月B.满月、新月C.新月、上弦月D.新月、满月8.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A.®®B.②④C.©@9.下列月相出现的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A.甲、aB.乙、bC.丙、cD.丁、d10.下列三球间的位置关系,能观察到上弦月的是()D.③④①②①月球本身不发光;②地球是一个球体;D.①②③④D.②③ii•当我们看到月面的半部亮则为上弦月,日期为农历;看到月面的一半部亮则为下弦月,日期为农历;满月那天为农历O12.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端午节,2018年的端午节是公历6月18日,“撞鸡蛋”等活动是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4.4月相 同步练习(含解析)

4.4月相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B.“月有阴晴圆缺”,说明天气条件的不同产生了月相变化C.月相是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的表现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2.月相变化的原因是()①月球本身不发光;②地球是一个球体;③月球绕地球运动;④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A.©©③B.②③④C.©@@D.①②③④3.小科在学习了“月相”一节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月相,据此推测当天的农历日期是()A.初一、初二B.初七、初八C.十五、十六D.二十二、二十三4.我国传统佳节“春节”和“七夕节”的月相分别是()A.满月、上弦月B.满月、新月C.新月、上弦月D.新月、满月5.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5日(农历正月二十二)在北京召开。
则会议召开当晚的月相最接近的是()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6.如图是丰子恺所作的一幅漫画,题为“杨柳岸晓风残月”。
根据图中的月相判断,哪一幅是原作()7.下表是今年6月份的日历表。
在6月15日的夜晚,如果天气晴朗,天空中将出现的月相为下图中的()8.2003年10月1日是农历九月初六,从2003年10月1日起整个月的月相可能出现两次的是()A.新月B.上弦月C.下弦月D.满月9.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农历四月三十)在北京召开。
则会议召开当晚的月相最接近的是()10.下列三球间的位置关系,能观察到上弦月的是()ii•月球绕地球一周,也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约为月。
月相变化规律即从新月到、,再到新月,周而复始。
我国农历中的月份是根据确定的。
12.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3€∙OABCD(I)A表示月,发生在农历;B表示月,发生在农历<.(2)月相为A.B时,日地月三者:为C、D时,日地月三者o(3)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天,称为朔望月。
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4《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含答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月相图片,给月相图片进行排序等活动,发现一个月内月相是有规律变化的,上半个月由缺到圆,下半个月由圆到缺。
2.用观察、对比、分析、综合的方法,发现一个月内月相是有规律变化的。
3.能结合自己平时观察月相的经验,对月相图片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处理,做出月相图片的初步排序。
一、填空题1.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十五的月亮称为。
2.月相的变化是周期性的。
农历初时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这时叫;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
3.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颗(填“恒星”或“行星”),月球是一颗(填“行星”或“卫星”)。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填一昼夜或农历一个月)。
4.请你根据日常生活中对月相变化的观察,再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一个月内出现的不同月相的图片按照正确顺序排列起来。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④。
5.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运动,月相(会、不会)发生变化。
二、判断题1.月相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一年。
()2.每月月底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月亮又圆又亮。
()3.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星期。
()4.月球发黑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5.月相变化指的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6.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7.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下半月一般是由圆到缺。
()三、单选题1.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年度重磅天象之超级月亮+红月亮+月全食组团亮相,让众天文爱好者为之疯狂,这一天的月相是那幅图( )。
A.B.C.2.2019年9月13日是中秋节,下列图片中能表示当天月相的是()A. B. C. D.3.月相是()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变大,有时()变小。
A.逐渐B.随意4.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A.农历一个月B.一天C.一年5.农历二十八的月相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相变化习题
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兴趣。
●难点磁场
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
A.新月
B.满月
C.蛾眉月
D.下弦月
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
A.近日点、朔、大潮
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
C.远日点、望、大潮
D.近日点、满月、大潮
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
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
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
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
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
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
A.没有大气的作用
B.直接绕地球公转
C.日、月距离变化大
D.月表物质比热小
●案例探究
[案例1]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
(1)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农历十五,此时
可能发生(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此时海上出现潮。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月相成因的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知识依托:此题涉及月相的成因,日食、月食的成因,此外还涉及到了潮汐现象的成因。
错解分析:本题难度较大,主要问题对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不清楚;也可能因对月相的成因规律掌握不熟练而出现错误;还有可能,潮汐中大、小潮与日、地、月的位置关系没有掌握好。
解题方法与技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规律,月食、日食对应的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天文潮汐的大、小潮与日、地、月的位置关系等。
根据图中日、地、月
的位置关系;A位置日、地、月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中间,则应为新月,根据月球运动方向,B应为上弦月,C为满月,D为下弦月,故第(1)题应为C点,此时可能产生月食现象;第(2)题图中B时为上弦月,此时前半夜出现,月面应朝西,第(3)题图中D点,日、月、地三者应为垂直关系,此时,应为小潮。
答案:(1)C 月食(2)B 西(3)垂直小
●锦囊妙计
月相的成因规律是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关系的反映,与我们人类生活、生产紧密相联。
通过月相成因及规律的考查能考查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知识点为新教材重要组成部分,高三复习备考应给予重视,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掌握:
1.明确成因:月球本身不透明、不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而发亮;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2.找准时间:判断有关月相成因及规律的知识,关键抓住时间:农历初几?什么时刻?
3.抓住方向:月球的亮面与太阳的位置密不可分。
●歼灭难点训练
1.如果某人看到上弦月上中天,那么这个人的位置正在()
A.晨线上
B.昏线上
C.晨昏线
D.不可能在晨昏线上
2.1999年12月22日夜,月光比平常满月时亮得多,是69年来最亮的一次,分析下列条件中与这种现象无关的是()
A.月球运行到近地点
B.适逢满月
C.地球在近日点附近
D.地球表面气温低,气压高
阅读下图,据此回答3~4题。
图5—3
3.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之内能发电几次()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5.地球上永远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见一面
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6.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
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西
C.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现
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
7.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月相是月球面受光面积大小的变化
B.农历月份安排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
C.上弦月到下弦月的时间大约为7天
D.从朔到望的周期为一个朔望月
8.读图,回答:
(1)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其原因为。
(3)当月球位于轨道的B点时,其月相为月,位于D点时,其月相为月。
(4)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的时间和
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订的。
9.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读图回答问题。
(1)图l 、图2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 ,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2)日食发生时,对应的月相必然是 。
(单项选择)
A .新月
B .上弦月
C .满月
D .下弦月
(3)2007年8月28日晚,上海学生看到的月食过程与下列图序相符的是 。
(单项选择
)
A .甲一乙一丙一丁
B .乙一甲一丁一丙
C .甲—丙一乙一丁
D .丙一丁一甲一乙
10.材料:北京时间 2013 年 12 月 2 日凌晨 1 时 30 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携带“玉兔号”月球车,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三号有关活动及日期
(1). 火箭运行 18 分钟后,在太平洋某地(178ºE ,0 º)高空实现探测器和火箭分离,此时该地的区时为当天的___________。
发射当日人们在上海看到的月相接近________。
(2)“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运动扬起的月尘会长时间悬浮在空中,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月26日“玉兔”首次进入月夜休眠期。
有人说,月夜休眠期间“嫦娥三号”着陆区转到了月球的背面,所以在地球上看不见了。
此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解析:此题给出月相,来判断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位置关系,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望月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共线,且地球位于日、月之间,故答案应选A、B、C、D中的南、北、西方位无法判断。
答案:A
2.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
题目给出了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进而来判断月相,由题意知日、地、月三者共线应为满月或新月;又因月球位于日、地之间故应为新月,答案A正确。
答案:A
3.解析:此题是根据天文现象来考查月相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月食出现在日、地、月三者共线,且地球位于日、月之间时才可能发生,故此时的月相应为满月,故选B项。
答案:B
4.解析:此题是结合文学作品对月相进行认识或辨别,只有将诗句融入整首诗词的意境,才能做出正确选择,不可断章取义,根据诗词意境,A项为拂晓,B、D项为黄昏(农历十五、十六),C项为深夜(初七、初八前后),故相同的为B、D项。
答案:BD
5.解析:本题是根据月相来考查学生分析推理问题的能力。
体现对学生能力考查。
根据时间7月5日,日地距离应为远日点附近;因此时为满月,故天文潮应为大潮,故三者都符合的顺序是C项。
答案:C
6~7.解析:此组题与科学探索相联系,考查月球表面物质组成,从而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6题应选D项,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应与站在地球上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