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歌

合集下载

《囚歌》教学课件

《囚歌》教学课件

《囚歌》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四章“抗日战争时期文学”中的《囚歌》。

内容包括对《囚歌》的背景介绍、诗歌内容解析、主题思想探讨以及艺术特色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囚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2. 掌握《囚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教学重点:《囚歌》的主题思想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让学生感受那个特殊时期的氛围,引出《囚歌》。

2. 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

3. 诗歌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

4. 内容解析: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6. 艺术特色分析:讲解《囚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等。

7. 例题讲解:以一首类似主题的诗歌为例,分析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8.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诗歌,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囚歌》2. 诗人:X3. 创作背景:抗日战争时期4. 主题思想:爱国主义精神5. 艺术特色:韵律、意象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反映民族精神的诗歌,要求不少于800字。

2. 答案要点:包括诗歌背景、内容解析、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作品,进一步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成就。

组织课后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2. 教学重点:《囚歌》的主题思想探讨。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

4.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要求。

一、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1. 韵律特点:诗歌采用了自由诗的形式,不受传统格律束缚,使诗人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情感。

《囚歌》完美版课件(0617123004(2)

《囚歌》完美版课件(0617123004(2)

《囚歌》完美版课件(061712300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囚歌》教材的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对《囚歌》的背景介绍、诗歌主题的深入剖析、艺术特色的鉴赏以及作者情感的探讨。

具体章节内容涉及诗歌的产生背景、诗歌的意象分析、诗句的节奏与韵律、作者杨洪基的创作心境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囚歌》的背景和主题,领会作者的情感表达;2. 掌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节奏韵律等艺术特色;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意象的分析、作者情感的理解;教学重点:诗歌的艺术特色、背景与主题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音响设备;2. 学具:教材、《囚歌》文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杨洪基演唱的《囚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引发学习兴趣;2. 背景介绍:讲解《囚歌》的产生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心境;3. 主题剖析:分析诗歌的主题,讲解囚禁与自由、黑暗与光明的对立关系;4. 意象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诗句,进行意象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5. 艺术特色鉴赏:讲解诗歌的节奏、韵律等特点,让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6.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现场完成,及时巩固;六、板书设计1. 《囚歌》完美版2. 板书内容:背景介绍:囚禁、自由、黑暗、光明主题剖析:对立关系意象分析:具体诗句艺术特色:节奏、韵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分析《囚歌》中的意象,并举例说明;请从节奏、韵律等方面鉴赏《囚歌》的艺术特色;请谈谈你对《囚歌》主题的理解。

2. 答案:意象分析:如“铁马冰河入梦来”等;艺术特色鉴赏:如诗歌的平仄、押韵等;主题理解:对立关系,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囚歌》的背景、主题、艺术特色。

《囚歌》ppt优秀课件

《囚歌》ppt优秀课件

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 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 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 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 后被囚于江西,湖北,广西桂林等 地,最后移禁于重庆集中营。1946 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 求,
始获自由。出狱 后即电中共中央 请求加入中国共 产党,于3月7日 经中共中央批准。 4月8日自重庆飞 返延安,途中因 飞机失事遇难。
朗读感悟:1、读准字音,划分节奏 2、第一节诗中“人”和“狗”指什 么? “声音高叫’指谁在高叫?读 完这节诗你明白了什么? 概括这节 诗的主要内容。 3、作者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做出 怎样的回答? 4、这节诗中的“自由”,跟第一节 诗中的“自由”有什么不同?
5、自由读第三节。找出是什么支持 他为革命事业而献身? 6、叶挺将军想要自由么?叶挺将军 能要自由么? 7、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 望? 8、《囚歌》是不是只写了作者自己? 请说说你的看法。
叶挺囚歌是叶挺同志被囚禁在重庆歌乐山渣滓洞集中营时用铅笔写在牢房墙壁上的一首诗作者及背景叶挺18961946广东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


《囚歌》是叶挺 同志被囚禁在重 庆歌乐山渣滓洞 集中营时,用铅 笔写在牢房墙壁 上的一首诗
作者及背景
叶挺(1896-1946),广东人,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毛 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 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 起”。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 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 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 革命军独立团
合作探究:1、本诗运用了对比写法, 请找出来并说说它的作用。 2、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道:生命诚可 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 者皆可将“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 出!”改为陈述句,并比较其表达 作用的不同。4、归纳本诗的主旨。

囚歌

囚歌

原文版:该文收录在重庆大学出版社的《黑牢诗篇》里,对照其诗句,与原件无异,这首诗稿现在存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

课文版:这是中国小学语文中的一篇课文原文。

文字与原诗略有不同,该文与中国中央电视台2003年8月18日发表的《囚歌》内容相同。

收录这首诗收录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里,该文是第18课《革命烈士诗二首》中的第一首诗。

同时收录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下册里,是第7课第一篇课文。

[3]也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中,在该册回顾·拓展三的第64页至65页。

写作背景作者叶挺在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被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

在狱中叶挺受尽各种非人的苦刑,仍坚贞不屈。

在国民党的种种利诱面前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他在监狱的墙壁上题写下了这首被后人广泛传诵的千古绝唱。

作品赏析这是一篇白话述志诗,分为上下两节。

全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不着一典,犹如脱口而出,但感情炽烈,气势豪迈,意境表达清晰完整。

这是诗人高尚情操的真实流露,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为诗中的那股凛然正气而震撼,为诗人的高尚人格而肃然起敬。

诗的上半节,作者以“人”与“狗”、“门”和“洞”作对比,鲜明的阐述了革命者对于人的气节的崇高追求。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有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之名句,表达出了人对自由的执著追求。

国民党反动派也正是想利用人的这种本能的渴望,来征服他们用酷刑所无法征服的革命者。

然而,他们又怎会知道,他们所给予的“自由”和革命者渴望的“自由”之间有着何等的差别?这种诱惑在像诗人这样坚贞的革命者面前,起不了任何作用。

革命者正是因为要为更多的人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才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即使是身陷牢狱,也义无反顾。

现在虽然失去了人身的自由,但如果失去这种“小自由”而能换来更多人的“大自由”,那有什么可以顾惜的呢!古人说:“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

囚歌及其阅读答案

囚歌及其阅读答案

《囚歌》阅读答案
《囚歌》
为人出入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盼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当在烈火与热血中获得长生!
1.依据诗意,写出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⑴.为人出入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牢房中的革命者所要走的路;
牢房中的叛徒所准备走的道路。

⑵.我盼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革命的烈火,即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力量;
软禁革命者的牢房,又指公民党反动派通知下的黑暗的旧社会。

2.最后一段中“烧掉”与“长生”相互矛盾吗为何
不矛盾。

略。

3.感悟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精神,请用简洁的话写出来。

叶挺不为严刑拷打、高官厚禄,为了颠覆公民党反动统治,情愿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和壮志激情。

囚歌

囚歌
囚 歌
叶 挺


叶挺简介:
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新四 军重要领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 家,抗日战争中出任新四军军长,后在皖 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囚禁在重庆歌乐 山渣滓洞集中营时,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 利诱,用铅笔在牢房墙壁上写出了著名的 《囚歌》以明志。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朗 读 诗 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思考:这一节中,“人”和“狗”指什么? “声音高叫”指谁在高叫?概括这节诗的 主要内容。
国民党反动派引诱意志薄弱者投降。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思考:这节中的“自由”与第一节中的 “自由”有什么不同?诗人是怎样选择的?

第一个: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气节、 尊严,像狗一样的苟活于世。 第二个:是真正的自由,革命胜利了,人民 获得了解放,劳苦大众都能过上幸福自由的 生活。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思考:诗人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作出 了怎样的回答? 活着绝不做狗,绝不背叛革命。

【语文知识点】囚歌课文原文及赏析

【语文知识点】囚歌课文原文及赏析

【语文知识点】囚歌课文原文及赏析
《囚歌》是近代革命者叶挺于一九四二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此诗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行径、极端虚弱的本质,表现了革命者的伟大气节,抒发了为革命献身的壮志豪情。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将军这首《囚歌》,原诗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这正是他当时处境的形象写照;皖南事变后,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将军,遭到国民党当局长期的无理拘押。

写作此诗时,他被囚禁于重庆郊区的红炉厂,此处专门关押高级政治犯,是臭名昭著的中美技术合作所的“禁地”。

《囚歌》一诗浓缩着叶挺将军牢狱生涯的深切体验,是他对于生命、自由和尊严之辩证关系的悲壮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囚歌》的教学教学设计

《囚歌》的教学教学设计

《囚歌》的教学教学设计《囚歌》是中国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优秀散文。

教学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学作品。

以下是一份针对《囚歌》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囚歌》的作者及其生活背景;2.理解《囚歌》的主旨和意义;3.分析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使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章写作。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5分钟)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可以播放一段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短视频,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

2.提问学生对囚徒这一概念的理解,并引导他们思考囚徒可能经历的困难和痛苦。

步骤二:讲解作者及背景(15分钟)1.介绍《囚歌》的作者朱自清,包括其生平和主要作品。

2.通过讲解朱自清先生的生活背景,如他曾数次遭受政治迫害并被关押,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步骤三:朗读与分析(30分钟)1.教师出示《囚歌》原文,可将课文分成若干段落,组织学生进行轮流朗读。

2.在朗读后,教师对课文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词句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3.组织学生共同分析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人生哲理。

步骤四:小组合作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展示给全班。

2.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互相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作品。

步骤五:写作任务(20分钟)1.提供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囚歌》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建议,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步骤六:总结与展示(2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可以将其中优秀的篇章进行集体展示。

2.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再次强调《囚歌》的主旨和意义,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表达来增强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远活着,永久的生命。 永远活着,永久的生命。本文指 永生: 永生: 革命烈士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永 不磨灭。 不磨灭。
坚定的革命者。 人: 坚定的革命者。 革命者队伍中的叛徒。 狗:革命者队伍中的叛徒。
地下的烈火: 人民革命的熊熊大火。 地下的烈火: 人民革命的熊熊大火。 监牢。 监牢 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活棺材: 活棺材: 。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1945年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歌乐山设置了大大小小 年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歌乐山设置了大大小小10 年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歌乐山设置了大大小小 余座监狱。其中取名为渣滓洞的一座监狱,就因为有无数 余座监狱。其中取名为渣滓洞的一座监狱, 的革命者在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所以被人们称为“ 的革命者在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所以被人们称为“活棺 在那里,革命战士经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 材”。在那里,革命战士经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惨绝人 寰的毒刑。就在那皮鞭的嘶咬、烈火的焚烧、 寰的毒刑。就在那皮鞭的嘶咬、烈火的焚烧、鲜血的飞溅 之中,正义与邪恶进行着殊死较量。 之中,正义与邪恶进行着殊死较量。 叶挺将军当时就被扣押在渣滓洞中的二号牢房。 叶挺将军当时就被扣押在渣滓洞中的二号牢房。在这 间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到处是恶心的小虫飞来飞去, 间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到处是恶心的小虫飞来飞去,房间 里时时夹杂着一阵阵令人作呕的霉臭味……叶挺将军在这 里时时夹杂着一阵阵令人作呕的霉臭味 叶挺将军在这 样的房间一直没有动摇过。 年解放前夕, 样的房间一直没有动摇过。在1949年解放前夕,国民党 年解放前夕 反动派放火焚烧了这里的男牢房, 反动派放火焚烧了这里的男牢房,囚禁其中的许多革命战 士被活活烧死。生命烧掉了,但革命者的精神是永远也烧 士被活活烧死。生命烧掉了, 不掉的。就在这里, 不掉的。就在这里,就在这间牢房的墙壁上还永久地留着 一首叶挺将军写下气吞山河的《囚歌》 一首叶挺将军写下气吞山河的《囚歌》。
我希望有一天,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永 生 ! 与 热 血 中 得 到 火 烈
在 一 起 烧 掉 ,

材 烈 火 将 我 连 我 这 应 活 该 棺
的 希 望 有
一个声音高叫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自由!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 我渴望自由, 自由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 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 子里爬出! 子里爬出!
前一个“自由” 前一个“自由”——不再 不再 被关在牢房里的叛徒、 被关在牢房里的叛徒、走 狗的生活; 狗的生活; 后一个“自由” 后一个“自由”——人们 人们 应该过上的自由自在的幸 福生活。 福生活。
我 能 从 狗 一 洞 天 子 里 地 爬 下 出 。 ,
怎 的 知 道 , 人 的 身 躯
深 渴 望 自
我 出 来 吧 由 , 给 但 你 我 自 深 由 。 ,
爬 个 声 音
一 狗 爬 出 高 的 叫 洞 着 敞 开 —— , 着
为 人 进 出 的 门 紧 锁 着 ,



《囚歌》是叶挺 囚歌》 同志被囚禁在重 庆歌乐山渣滓洞 集中营时, 集中营时,用铅 笔写在牢房墙壁 上的一首诗
紧锁 身躯 烈火
敞开 渴望 永生
自由 希望 活棺材
简介叶挺: 简介叶挺: 他是中国著名的军事家, 他是中国著名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 军的创建人之一。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 军的创建人之一。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 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屡建奇功,被誉为 年在北伐战争中, 年在北伐战争中 屡建奇功, 北伐名将” 带领“叶挺独立团” “北伐名将”,带领“叶挺独立团”,为第 4军赢得“铁军”的称号。南昌起义时,他 军赢得“ 军赢得 铁军”的称号。南昌起义时, 担任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时, 担任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时,担任红军总 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 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皖南事 年 月 国民党反动派发动“ 叶挺被蒋介石非法扣押, 变”,叶挺被蒋介石非法扣押,长达五年之 这五年是叶挺经历一生中最严峻的考验。 久。这五年是叶挺经历一生中最严峻的考验。 孩子们知道叶挺被扣押的地方是个什么样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