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点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点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点
4、坚持意识形态上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5、必须警惕“和平演变”并坚决斗争
三、
新经济政策的阶段变化:
1921、3-10初期:主要任务是从战时共产主义退到国家资本主义,并固定商品交换形式;
1921、10-1929斯大林终止前为主要阶段:继续由国家资本主义退到国家调节商业与货币流通。
实施内容:农业方面: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马尔库塞:“资本主义进步的法则寓于这样一个公式:技术进步=财富的增长(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奴役的加强。”
高兹:分工是一切异化的根源,而分工源于技术。技术在资本主义中具有双重功能:最大限度地生产,同时剥夺工人对生产的控制。
2、资本主义国家本质理论
既承认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又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具有相对自主性。
二、
苏东剧变的原因
1、外部因素: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
2、内因一:历史因素,即国内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失误和弊病沉积。
2、内因二:现实因素,即执政党提出并贯彻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路线。
苏东剧变的教训:
1、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际的阶级斗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
八、
奥菲:福利国家矛盾理论:福利国家面临多重结构性矛盾,福利国家对资本主义具有维护和破坏的两面性,资本主义经济离不开福利国家,但它的存在又威胁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转。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重点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重点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重点(1)马克思有哪些主要理论贡献。

主要有两⼤理论贡献:⼀是创⽴唯物史观,发现了⼈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是创⽴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资本主义⽣产⽅式和它所产⽣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2)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的产⽣是否具有必然性。

是,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主观条件回答时代背景:1.经济发展:⼯业⾰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这为科学揭⽰社会形态的物质基础及其发展动⼒提供了可能。

⼯业⾰命也推动了资本主义⽣产关系变⾰。

急剧变⾰的社会发展为⼈们打破形⽽上学观念,确⽴唯物主义的辩证发展观提供了可能,促使⼈们认识到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性,及任何⼀个社会制度在历史长河中都是短暂的、暂时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

这为认识和探索⼈类社会发展规律,回答历史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奠定了基础。

2.社会⽭盾:资本主义⽣产⽅式⽭盾的暴露。

3.阶级关系资本主义⼯业⾰命不仅带来了⽣产⼒的迅猛发展,⽽且引起了⽣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

⼯业⾰命不仅创造了⼀个⼤⼯业资本家阶级,同时也创造了⼀个与⼤⼯业相联系的近代⽆产阶级。

4.⽆产阶级成为独⽴的政治⼒量。

思想基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然科学的新成就。

主观条件: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发展(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的,⽽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义的理解)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产阶级争取⾃⾝解放和整个⼈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产阶级⽃争的性质、⽬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法论,是关于⾃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5)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习目的: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其思想来源,发展过程的中各个关键节点、重要著作、重要概念;学习重点:世界史的背景,黑格尔的思想来源,市民社会;学习难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提出的主要概念、命题和思想的发展.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活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一、马克思的终其一生的理论对象:资本主义社会,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1、历史的转折a、古典时代与现代b、世界史的诞生现代(Morden)是一个与古典时代彻底区分的时代,它体现在经济、文明、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它自身要求着与以往的时代相区别,这尤其体现在法国大革命中。

现代历史降临的最大特征是,世界的历史由民族区域史变成为了整体性的世界历史。

2、被历史遗弃的人们在新的历史诞生之际,有一大部分人既诞生于这段历史,但又被它所抛弃对遗弃问题的解释现象上的简要描述,现实与应该的分裂三、黑格尔对马克思的影响1、辩证法a、连续性(生长、整体性、扬弃)b、有限性(矛盾、虚无、向对立面转化)c、历史作为连续发展的过程2、以绝对精神为基础的历史观a、历史生长的自然节律(目的与矛盾、直线与螺旋)b、绝对精神与世界史的到来c、历史的终结3、对现代社会状况的理解异化、贫穷与贱民黑格尔早已看到,市民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一切灾难的根源,无论它是正常运行还是处于崩溃之中贫穷是市民社会不可克服的困难四、费尔巴哈思想的两个关键概念:自我意识、类存在1、自我意识:在德国古典哲学看来,自我意识是人的根本特点.从最简单的观点来看,自我意识即是一种自觉地自配自身的意识,并且能在对象中认出自身的意识。

黑格尔对自我意识的理解:第一,在过程和具体的结构中,在生活中,人才能获得自我意识;第二,现代社会的进步之处在于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人能追求自由;最后,它对马克思的启示则在于,他们认为,自由(自我意识)的实现,是在社会的实践整体中实现的,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类存在:费尔巴哈的功绩在于,强调了人的自由的实现是通过感性的实践活动得到实现的,并且这种活动是一种整体性的活动的,即作为类活动.只是,费尔巴哈将这种类活动做了抽象的理解,没有看到现实生活中的类活动,也将类活动理解成为了一种超历史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笔记 (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笔记 (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笔记1. 引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经济理论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始理论到今天的多样化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适应和应对社会变革的需求。

2. 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

他们的著作《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深远影响。

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探讨了资本主义及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提出了阶级斗争的概念,并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

3. 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分化。

其中最重要的是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兴起。

这些思想强调了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理论解释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斯大林则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4. 马克思主义的多样化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多种派系和流派,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

其中包括托洛茨基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

这些派系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批判和拓展,为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5. 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面对全球化、经济危机和社会不平等等挑战,马克思主义仍然提供了一个解释这些问题的框架。

同时,一些新的理论流派如后马克思主义和文化马克思主义也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6. 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和争议尽管马克思主义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批评和争议。

其中一些批评主要针对其经济理论的局限性,以及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此外,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于理论化,无法与当今世界的复杂性相适应。

7. 结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虽然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它仍然需要不断地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考研备考如何记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考研备考如何记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考研备考如何记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考研政治科目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之一。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记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并不容易。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了解基本概念在记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之前,我们首先要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解。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内容。

例如,我们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理解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等基本概念。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各个阶段和重要事件。

二、建立逻辑框架记忆庞大的历史内容时,建立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分为不同的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重要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例如,我们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划分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奠基阶段、列宁主义的发展和丰富阶段、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等。

在每个阶段内,我们可以分别列举出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建立起清晰的思维导图,便于记忆和回忆。

三、运用联想法联想法是一种常见的记忆方法,对于记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很适用。

我们可以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与熟悉的事物或场景进行联系,形成联想。

例如,我们可以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比喻成一把锤子和一把镰刀的结合,象征着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的联盟。

通过运用联想法,我们可以增强记忆的效果,提高记忆的准确性。

四、制作笔记卡片制作笔记卡片是另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我们可以将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及其思想写在卡片上,按照时间顺序或其他逻辑关系进行排列。

在复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卡片洗牌,逐个回忆和复习。

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卡片分为两堆,一堆是已经掌握的内容,另一堆是尚未掌握的内容。

通过反复复习和分类整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记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内容。

五、多维度复习在备考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时,仅仅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需要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和角度来复习。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简述马克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资本主义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在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为什么说《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标志着马克思两个转变的基本完成在这两篇文章里,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的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在宗教和政治解放等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他揭示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并批判了鮑威尔等人抽象的谈论人的解放的错误。

2.马克思指出,宗教这种颠倒的世界观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这种颠倒的现实世界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宗教起着维护剥削制度的作用,只有先消灭了人间的压迫,才能消灭宗教的压迫。

马克思对宗教的上述观点表明他已开始建立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他用社会的客观现实说明宗教的作用及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表明他接受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同时表明他已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

3.马克思明确的区分了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

他指出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在批判宗教时抽象的谈人的解放,认为人的解放就是通过国家改革来实现政治解放。

实际上,他们讲的政治解放只是资产阶级革命,它并不谋求消灭私有制,因而也不可能消灭宗教。

可见政治解放并不是人的真正解放,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真正消灭宗教及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因而才能够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在实现政治解放的方法和途径问题上,鲍威尔等人认为通过哲学的批判就能实现对国家的革命改造,就能实现政治解放。

马克思指出这种用批判的武器代替武器的批判的做法,只是脱离社会实际的唯心主义幻想。

武器的批判并不能代替变革社会现实的革命实践,进行武器的批判的社会力量也不是鲍威尔之类的所谓批判者,而是被他们所蔑视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

对现存的私有制社会,只有将批判的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对其彻底的改造。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等。丰富确凿的史料,严密科学的逻辑,重点和规律
突出,脉络和发展清晰,体现历史感和现实性统一, 理论和实践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
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形成(1835· 10——1848· 2);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发展(1848-1895);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特点
(一)随着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遭遇的四大挑战
一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挑战;
二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伯恩斯坦在理论上的挑战; 三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科技革命的挑战;
四是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挑战。
在迎接这些挑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大体上经历了 一个从外部斗争走向内部斗争、内部斗争和外部斗争交错 进行的过程。 外部斗争时期 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同根本敌对的理论进行斗
创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学习目的: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对象和体系结构,了解马
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学科特点和分期,把握学习马克思主义 发展史的正确方法。
学习重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对
象。
学习难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学科性质和分期根据。
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
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一度遇到挫折。
但是从总体上看,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蓬勃发展的。尼克松在 他的《1999:不战而胜》中说:‚极权共产主义在本世纪初还只 是一个策划于密室之中的阴谋,现在已统治着世界人口的35%。 虽然有些国家取得了进步,更多的国家事实上倒退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难点题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难点题集

重难点题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考题•导言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内容和研究对象是什么?•2、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发展中是否有危机?如果有,你认为应如何克服?••第一讲思考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2、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吸取19世纪德、法、英等国的优秀文化成果的?•3、简述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和立场转变及其标志。

•第二讲思考题1、马克思异化劳动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神圣家族》是怎样批判了思辨哲学,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3、简要概括《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三讲思考题1、简述《哲学的贫困》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思想2、《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哪些基本原理,其理论意义是什么?3、简述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4、1848年欧洲革命沿下降路线前进的原因是什么?5、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国家和革命学说的发展。

第四讲思考题1、简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上的伟大革命。

2、简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历史作用和发展趋势等问题的系统总结3、简述马克思的历史分期思想4、《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了哪些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第五讲思考题1、简述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2、简述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有关未来社会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的科学预测及其科学价值3、马克思恩格斯在与巴枯宁的论战中是如何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第六讲思考题1、《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阐述了哪些基本原理?2、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书信阐述了哪些基本观点?3、简述《自然辩证法》中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第七讲思考题1、简述社会主义发展的两次飞跃。

2、试述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3、试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理论及其意义。

4、简述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探索及其意义。

5、简述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点
论述
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中的“两个基石,两个发现。

”,经过拓展构建成整个
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问:这个体系是怎样构建的?(P13)【前面的表述不太准确,问题是正确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

3.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

4.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提出:“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做个四个创新
性的回答,其中一个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结合思想实际谈谈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同1】
简答
1.马克思在《1859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两个“决不会”思想。

(P10、P11)
2.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理论。

3.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4.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基本内容。

5.马克思关于农村公社两种可能的发展趋势的观点。

6.恩格斯关于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的三种情况的论述。

选择填空
1.马恩毕生的工作围绕______展开。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2.工业革命使机器体系和以____为标志的工厂制度的确立。

(雇佣劳动)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起点________(原始积累)
4.马克思1881年《致xx李奇的信》明确指出饿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跨越_____(卡夫丁
峡谷)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

5.恩格斯_____(《自然辩证法》)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的自然观和科学观。

P108
6._____(社会关系的物化和人与物关系的颠倒)是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
教产生的基础。

P64
7.巴黎公社创新性理论之一是用______制度(社会公仆制)代替官僚制度。

8.第二国际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是_____(庸俗进化论)
9.恩格斯一生中最后一篇文章是_______,在其中阐述了无产阶级发展的新看法,在马克
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xxx1848—1850的xx的xxxxxxxx的导言》)【这个名字太长了。


10.列宁的______是马克思《资本论》的直接继续。

11.1925出版的______是斯大林经济理论的集中系统的论述,(《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伦理》)
【这个不太确定,没听清】
12.20C 60’s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领域中颇有影响的垄断资本主义学派的核心概念是
______
13.20C 70’s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研究中,曼德尔的_______xxxxx【后面的没听
清。


14.文革时期毛泽东在_______中提出从平均主义向共产主义过度的设想。

15.1981年6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_____被邓小平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
会主义时间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16.马克思主义最宝贵的品质是______
17.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做到两个尊重,即尊重_______,尊重______。

18.______是世界历史上工农阶级第一个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巴黎公社)
19.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列宁的理解是围绕_______展开的。

(如何人对待社会主义)P6。

20.列宁说,“鹰有时候比鸡飞的低,但鸡永远不能像鹰飞的一样高。

”,是对____马克思主
义者的评价。

21.经验批判主义的思想核心是马赫的______和XXX的_______【两个人名都不确定。


22.1930年毛泽东在______(反对本本主义)提出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

23.斯大林提出的两个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4.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在把_______公开出版,把民主社会主义绝对化,最终导致苏联
社会主义的失败。

25.三个代表是在科学判断_______(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6.20C 50’s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和__________(苏东剧变和文革)两次重
大挫折。

27.1845年________的创作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

28._____学说是理解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9.______第一次明确提出劳动与商品理论的基本内容。

30.马恩为共产党宣言写过______篇序言。

(7)
31.《哥达纲领批判》第一次对_______做了全面系统的批判。

32._______是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在俄国的变种。

33.1921年俄共布十大上决定实行粮食税,从此苏俄进入__________时期。

(新经济政策)
34.1921年1月李达发表了________,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做出来系统论述。

35.当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解决____问题。

36.首次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_____会议上。

37._______在经济学史上首次提出劳动价值论。

38.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著作是________。

39.1864年9月28日,俄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圣马丁教堂举行会议,决定建立______组织。

40.最能概括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一句话是_______。

41.俄国十月革命首先在______取得胜利,然后向全国扩展。

42.在中国第一次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文章是李大钊的______。

43.1939年10月毛泽东在_____明确概括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44.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概念是在_______。

45.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实会议上首次概括出________。

【会议名称不
确定。


46.党的____大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判断
1.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是资本主义阶级斗争激化的表现。

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只有上限没有下限。

3.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被马克思成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个天才大纲。

4.剩余价值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起始范畴。

5.《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的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被列宁称为马克
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6.1894年11月恩格斯写出《XXX文明问题》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农业xxx改造的系统纲
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没听太清楚】
7.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可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
8.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始于马尔普赛的《XX的人》【人名和书名都没听清】。

9.斯大林的一国建设思想的对列宁的一国胜利说的继承和发展。

10.斯大林额伯格关于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xx争论的焦点在于坚持还是超越新经济政策。

【中间不太清楚】
11.托罗斯基在《新经济学》中提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理论。

12.1925年瞿秋白发表《列宁主义概论》,系统论述了列宁主义的历史根源和方法。

13.最早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是张xx。

【没听清。


14.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xx[好像是“发展”]。

15.1847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第一次公开阐述的重要文献。

16.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正义者同盟。

17.《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深入说明了从绝对剩余价值
向相对剩余价值转化的过程。

【书名不确定】
18.列宁《哲学笔记》中丰富和发展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19.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提出两种根本对立的xxx思想。

[好像是“发展观”]。

20.以1936年苏联宪法为标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基本建立。

21.1938年10月毛泽东在《xxxxxx》中[好像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建设中的地位》]明确
使用“实事求是”这一概念。

22.不超过马克思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23.1956年2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做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24.列非夫尔最具特色的理论是《对日常生活的批判》。

【人名不确定】。

25.格兰西提出中西方应走不同革命道路的思想,是欧洲共产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

26.1981年6月党的十届五中全会上《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中提出我们的社会
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

【会议好像不太对的样子。


27.1992年南方谈话是的呢过小平理论成熟的重要标志。

28.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

PS:有的人名啊什么的估计字什么的不太对,要是有什么不完整的地方错误的地方多多谅解下哈,括号里面的是老师念过的答案,有的也不太确定,最好自己再确定下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