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串联谐振变换器
串联lc谐振电路

串联LC谐振电路一、什么是LC谐振电路LC谐振电路是由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电路,它在特定频率下能够产生共振现象。
串联LC谐振电路是指电感和电容按照一定的方式串联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电路环路。
二、串联LC谐振电路的工作原理串联LC谐振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 电感和电容的特性电感是由线圈或线圈组成的元件,当通过电流时,会产生磁场。
电容则是由两个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隔开而构成的元件,它能够存储电荷。
在LC谐振电路中,电感和电容的特性起到关键作用。
2. 谐振频率的选择串联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由电感和电容的参数决定,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f = 1 / (2 * π * √(L * C))其中,f为谐振频率,π为圆周率,L为电感值,C为电容值。
3. 谐振现象的产生当输入信号的频率等于谐振频率时,串联LC谐振电路会出现谐振现象。
此时,电流通过电感和电容时,存在相位差,并且两者的阻抗大小相等,形成共振。
三、串联LC谐振电路的应用串联LC谐振电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无线通信系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频率选择电路(或称作射频滤波器)常采用串联LC谐振电路。
通过调整电感和电容的参数,可以选择性地将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其余频率的信号则被滤除,实现信号的选择性放大。
2. 照明电路在某些照明电路中,串联LC谐振电路可以用于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PF)以及减少谐波。
通过在负载电路中串联一个谐振电路,可以减轻电网的负担,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
3. 调谐电路串联LC谐振电路还可以用于构建调谐电路,实现频率的调节。
通过调整电容或电感的值,可以改变电路的谐振频率,使其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四、串联LC谐振电路的设计与优化在进行串联LC谐振电路的设计与优化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负载要求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需要确定负载电路的参数,以及谐振频率和谐振电流的要求。
LLC谐振变换器的原理说明

LLC谐振变换器的原理说明LLC谐振变换器要提⾼主变换器能效,可以采⽤以下四种⽅式:⼀是降低导通损耗或者是减⼩初级峰值电流和均⽅根电流来降低⼀次导通损耗;⼆是采⽤软开关技术降低开关损耗;三是减⼩整流器的压降,例如采⽤低的正向压降⼆极管或者FET整流器,来降低⼆次损耗; 四是采⽤更好的磁芯材料来降低磁芯损耗.杨恒.LED照明驱动器设计步骤详解[M].北京:中国电⼒出版社.20101软开关技术的提出(电⼒电⼦技术-西安交通⼤学王兆安黄俊第四版)还是从⼩型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看,装置的效率以及电磁兼容的要求变得更⾼。
当提⾼开关频率,开关损耗增加,电路的效率下降,电磁⼲扰也增⼤,这⾥提出了软开关技术,它是利⽤谐振的辅助换流⼿段,从⽽解决电路的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的问题。
硬开关:开关过程中,电压电流均不为零,出现重叠,因此导致开关损耗(电路效率的降低、阻碍开关频率的提⾼)。
并且,电流电压变化很快,波形有明显的过冲,导致了开关噪声(电磁⼲扰EMI)。
如图5-1所⽰:图5-1 硬开关电路波形软开关:通过增加电感、电流等谐振元件,构成辅助换流⽹络,在开关过程的前后引⼊谐振过程。
开关开通前电压降为零,或者关断之前电流降为零,消除电压电流之间的重叠,降低电压电流的变化率,减⼩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
如图5-2所⽰:图5-2 软开关电路波形主要的软开关拓扑结构有:结合本⽂设计要求,将采⽤双电感加单电容的谐振变换器。
2谐振变换器的发展为了降低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并且容许⾼频运⾏,谐振开关技术得到了发展。
在各类的谐振变换器中,LC串联谐振变换器是最简单也是最普遍的。
1)LC串联谐振变换器电路中电感与电容串联,形成⼀个串联谐振腔。
这个谐振腔的阻抗与负载串联,则由于其串联分压作⽤,增益总是⼩于1。
谐振腔的阻抗与频率有关,在其谐振频率fr下阻抗最⼩,此时的增益也最⼤。
根据电路的直流特性可知:① fs>fr时,开关管 Q-->ZVS;②轻载时,fs要变化很⼤才能保证输出电压不变;③ Vin增⼤时,fs增⼤使输出电压保持不变。
LC串联谐振变换器与LLC谐振变换器的 分析与比较

LC串联谐振变换器与LLC谐振变换器的分析与比较摘要:谐振型变换器作为一种软开关变换技术,具有体积小、开关频率高、开关损耗小、效率高等优点。
本文主要对LC串联谐振变换器与LLC谐振变换器的原理和结构等展开了分析和比较,希望为突破硬开关的瓶颈,减小开关损耗即实现开关管的软开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谐振变换器;开关变换;分析比较高效率、高频化和高功率密度是开关电源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传统硬开关电路的开关损耗正比于开关频率,开关损耗的存在限制了变换器开关频率的提高,从而限制了变换器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为突破硬开关的瓶颈,减小开关损耗即实现开关管的软开关,由此软开关技术应运而生。
谐振型变换器作为软开关的一种,应用谐振原理,使开关电源中开关器件的电压或电流按正弦或准正弦规律变化,当电流自然过零时,使器件关断,电压为零时,使器件开通,从而使器件在关断和开通的过程中损耗接近为零。
本文就LC串联谐振变换器以及LLC谐振变换器进行原理分析和比较。
1 结构分析与比较全桥式LC串联谐振变换器其结构相对简单,MOSFET管Q1、Q2和Q3、Q4分别构成逆变电路的上下两桥臂,Q1,Q3管驱动信号相同,Q2,Q4管驱动信号相同,谐振元件Lr、Cr串联构成谐振网络,谐振网络经过变压器,再经过全波整流电路后与负载RL串联,可知,谐振网络与负载形成了一个分压式结构,变压器既起到电压变换的作用,又起到隔离作用。
图1为LLC全桥谐振变换器。
与LC串联谐振变换器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谐振电路中增加了一个励磁电感Lm,与谐振电感Lr不同在于Lm是一个由变压器励磁产生的有限的值。
图1 全桥式LLC谐振变换器在全桥逆变电路中,MOS管Q1和Q3、Q2和Q4同时导通和截止,为180°互补导通。
为避免上下桥臂形成直通导致短路,Q1和Q3、Q2和Q4两组驱动信号应设置一定的死区时间。
由于一次侧谐振电感较大可以起到滤波作用,所以二次侧不用滤波电感只用一个较大的滤波电容即可,输出的电压可以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llc谐振变换器原理

LLC谐振变换器是一种高效的电力转换器,常用于直流-直流(DC-DC)和直流-交流(DC-AC)的能量转换应用。
它采用谐振技术,在输入和输出之间实现高效能量传输。
LLC谐振变换器的原理如下:
1.输入滤波器:LLC谐振变换器的输入端通常包含一个电感、电容和滤波器电路。
它
的作用是滤除输入电源中的高频噪声,并提供稳定的输入电压。
2.变换器拓扑:LLC谐振变换器的核心是一个组合了电感(L)、电容(C)和电阻(R)
的谐振电路。
这个谐振电路通常呈LC串联并联的形式,形成了谐振回路。
3.开关控制:LLC谐振变换器通过开关管(通常是MOSFET)来控制能量的流动。
开
关管的状态由控制电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4.谐振过程:在LLC谐振变换器中,开关管周期性地打开和关闭,从而使能量在谐振
电路中流动。
当开关管关闭时,电感和电容形成谐振回路,储存能量;当开关管打
开时,谐振回路释放能量到输出端。
5.控制和调整: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电路负责监测输入和输出的电压、电流,以及
开关管的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通过精确控制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
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和稳定的输出。
LLC谐振变换器利用谐振技术,在开关管的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实现零电压或零电流切换,减少了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提高了转换效率。
同时,谐振电路的特性使得LLC谐振变换器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较低的电磁干扰(EMI)。
总而言之,LLC谐振变换器利用谐振原理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和稳定的输出,适用于多种功率转换应用,如电源适配器、电动车充电器、太阳能逆变器等。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LC电路操作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LC电路操作具有L,C元素的电路由于其频率特性(如频率Vs电流,电压和阻抗)而具有特殊的特性。
这些特性在特定频率下可能具有明显的最小值或最大值。
这些电路的应用主要涉及发射机,无线电接收机和电视接收机。
考虑一个LC电路,其中电容器和电感器都在电源上串联连接。
该电路的连接具有在称为谐振频率的精确频率下谐振的独特特性。
本文讨论什么是LC电路,简单串联和并联LC电路的谐振操作。
什么是LC电路?LC电路也称为储能电路,调谐电路或共振电路,是一个电路与由字母“C”和表示的电容器内置的电感器由连接在一起的字母“L”表示。
这些电路用于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或从特定频率的复合信号中接收信号。
LC电路是各种电子设备中的基本电子组件,尤其是在调谐器,滤波器,混频器和振荡器等电路中使用的无线电设备中。
LC电路的主要功能通常是在最小阻振荡。
系列LC电路谐振在串联LC电路配置中,电容器“C”和电感器“L”都串联连接,如下电路所示。
电容器和电感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就是开路端子两端的总电压之和。
LC电路+ Ve端子中的电流等于通过电感器(L)和电容器(C)的电流当“XL ”感应电抗幅度增加时,频率也会增加。
同样,当“X C ”电容电抗值减小时,频率也减小。
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两个电抗X L和X C大小相同,但符号相反。
因此,该频率称为谐振频率,由LC电路表示。
因此,在共振X L = -X CωL= 1 /ωCω=ω0= 1 /√LC这称为电路的谐振角频率。
将角频率变为频率,使用以下公式f0 =ω0/2π√LC在串联谐振LC电路配置中,两个谐振X C和X L相互抵消。
在实际而不是理想的组件中,电流的流动通常与线圈绕组的电阻相反。
因此,提供给电路的电流在谐振时最大。
接收电路的定义是In Lt f and f0最大时,电路的阻抗最小。
对于f <f0,X L <<(-X C)。
因此,电路是电容性的对于f <f0,X L >>(-X C)。
毕业论文——全桥LLC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

编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全桥 LLC 串联谐振 DC/DC 题目变换器学生姓名学号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班级指导教师二〇XX年X月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全桥 LLC 串联谐振 DC/DC 变换器摘要近现代随着能源价格的增高和需求的增大,工作效率的高低成为了 DC/DC 变换器比较重要的指标之一。
为了追求 DC/DC 变换器的大功率和高效率,需要不断地改进变换器的结构和器件。
传统移相全桥软开关变换器可以有较大的功率,并且可以较好的实现 ZVS,提高效率。
但是相对的却限制了负载的范围,反向二极管的恢复也成了问题并且在输入大电压时效率很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试着研究全桥 LLC 串联谐振变换器。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传统移相全桥 PWM ZVS 变换器、全桥 LC 串联谐振变换器、全桥LC 并联谐振变换器和全桥 LCC 串并联谐振变换器,并指出了其中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对比介绍了全桥 LLC 串联谐振变换器。
对 LLC 串联谐振全桥 DC/DC 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研究,利用基频分量近似法建立了变换器的数学模型,确定了主开关管实现 ZVS 的条件,推导了边界负载条件和边界频率,确定了变换器的稳态工作区域,推导了输入、输出电压和开关频率以及负载的关系。
之后又设计了一个变换器电路,计算了相关参数,并且对元器件进行了选择。
本文使用UC3861 进行开关控制,设计了它的闭环电路。
最后用 saber 软件分别进行了满载、半载、轻载和空载的仿真分析。
仿真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DC/DC 变换器,全桥,UC3861,LLCiFull bridge LLC series resonant DC/DC converterAbstractIn modern times with increasing energy prices and increased demand, the level of efficienc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index of DC/DC converter. In order to pursue DC/DC converter with high power and high efficiency, the structure and device of converter is needed to be improved. The traditional phase shifted full bridge PWM ZVS converter has some bad place.It limits the load range. Reverse diode recovery has become a problem when the input voltage and high efficiency is very l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try to study the full bridge LLC series resonant converter.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ircui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phase shifted full bridge PWM ZVS converter, full bridge LC series resonant converter and the full bridge LC parallel resonant converter and the full bridge LCC series resonant converter. Then their shortcomings are pointed out. In this paper, LLC series resonant Full Bridge DC/DC converter is analyzed in detail.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element simplification method, the mathematics model of the converter is obtained, and the conditions to achieve ZVS are given. Steady working region of LLC series resonant Full Bridge DC/DC is confirm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voltage depending on switching frequency and load conditions are given.Then, a converter circuit is designed, its parameters are calculated and the selected its components. This paper uses UC3861 for switching control and designed the closed-loop circuit. Finally uses the saber software to analyze some different situation of load.Fin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confirm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accurate.Key Words:DC/DC converter; Full bridge; UC3861; LLC目录摘要 (i)ii 第一章引言.............................................................................................................................- 1 -1.1 课题背景......................................................................................................................... - 1 -1.2 谐振变换器研究现状..................................................................................................... - 1 -1.2.1 移相全桥 PWM ZVS DC/DC 变换器.................................................................. - 1 -1.2.2 LC 串联谐振变换器............................................................................................. - 2 -1.2.3 LC 并联谐振变换器............................................................................................. - 3 -1.2.4 LCC 串并联谐振变换器....................................................................................... - 3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4 - 第二章全桥 LLC 串联谐振 DC/DC 变换器................................................................................ - 6 -2.1 引言................................................................................................................................. - 6 -2.1.1 拓扑图................................................................................................................... - 6 -2.1.2 全桥 LLC 谐振变换器的优缺点.......................................................................... - 6 -2.2 全桥 LLC 串联谐振变换器的原理................................................................................ - 6 -2.2.1 全桥 LLC 串联谐振变换器的等效电路.............................................................. - 6 -2.2.2 全桥 LLC 串联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区域............................................................ - 10 -2.3 全桥 LLC 串联谐振变换器的工作过程...................................................................... - 12 -2.3.1 开关管工作在区域 1(f m<f<f r)....................................................................... - 12 -2.3.2 开关管工作在区域 2(f>f r)............................................................................. - 14 -2.4 频率特性....................................................................................................................... - 16 -2.5 空载特性....................................................................................................................... - 17 -2.5 短路特性....................................................................................................................... - 18 -2.6 本章总结....................................................................................................................... - 19 - 第三章闭环控制电路的设计..................................................................................................... - 20 -3.1 UC3861 的简单介绍..................................................................................................... - 20 -3.2 UC3861 的工作原理..................................................................................................... - 21 -3.3 闭环电路的设计........................................................................................................... - 22 -3.4 本章总结....................................................................................................................... - 22 - 第四章参数设计及仿真结果..................................................................................................... - 24 -4.1 参数设计....................................................................................................................... - 24 -4.1.1 性能指标要求..................................................................................................... - 24 -4.1.2 主电路参数设计................................................................................................. - 24 -4.1.3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 - 28 -4.1.4 fmax、fmin、死区时间设计.............................................................................. - 28 -4.2 saber 仿真结果.............................................................................................................. - 29 -4.2.1 满载..................................................................................................................... - 29 -4.2.2 半载..................................................................................................................... - 34 -4.2.3 轻载..................................................................................................................... - 38 -4.2.4 空载..................................................................................................................... - 40 -4.3 本章小结....................................................................................................................... - 42 - 第五章全文总结及展望........................................................................................................... - 43 - 参考文献................................................................................................................................. - 44 - 致谢..................................................................................................................................... - 45 -第一章引言1.1课题背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提升,有关 DC/DC 变换器的应用变得很普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就多了起来。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LC电路操作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LC电路操作1.串联谐振串联谐振是指在串联LC电路中,当电感(L)和电容(C)的谐振频率与输入交流信号的频率一致时,电路中的电流幅值达到最大值的现象。
其基本原理如下:-在电路的谐振频率下,电感和电容的阻抗大小相等且互相抵消,电路中的总阻抗最小。
-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强迫性相位相等,当电流幅值最大时,电压和电感、电容上的电压(即共振电压)也达到最大值。
在串联谐振电路中,当谐振频率f与电路的固有频率f0(也称为谐振频率)一致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幅值将达到最大值。
此时,电感和电容的阻抗值相互抵消,总阻抗达到最小。
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谐振频率:由电感和电容的参数决定,公式为f0=1/(2π√(LC)),LC为串联电路中电感和电容的并联等效电感。
-带宽:谐振电路的带宽表示在谐振频率附近的频率范围,其定义为带宽:BW=Q×f0,其中Q为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
如何操作串联谐振电路?-设置合适的电感和电容参数,使谐振频率符合要求。
-连接电感和电容,并将输入交流信号接入电路。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调节输入交流信号的频率,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当输入信号频率等于谐振频率时,电流和电压将达到最大值。
2.并联谐振并联谐振是指在并联LC电路中,当电感(L)和电容(C)的谐振频率与输入交流信号的频率一致时,电路中的电压幅值达到最大值的现象。
其基本原理如下:-在电路的谐振频率下,电感和电容的导纳大小相等且互相抵消,电路中的总导纳最大。
-由于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幅值最大,电流和电感、电容上的电流(即共振电流)也达到最大值。
在并联谐振电路中,当谐振频率f与电路的固有频率f0一致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幅值将达到最大值。
此时,电感和电容的导纳值相互抵消,总导纳达到最大。
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谐振频率:由电感和电容的参数决定,公式为f0=1/(2π√(LC)),LC为并联电路中电感和电容的串联等效电容。
LLC谐振变换器的原理说明

LLC谐振变换器要提高主变换器能效,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式:一是降低导通损耗或者是减小初级峰值电流和均方根电流来降低一次导通损耗;二是采用软开关技术降低开关损耗;三是减小整流器的压降,例如采用低的正向压降二极管或者FET整流器,来降低二次损耗; 四是采用更好的磁芯材料来降低磁芯损耗.杨恒.LED照明驱动器设计步骤详解[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1软开关技术的提出(电力电子技术-西安交通大学王兆安黄俊第四版)还是从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看,装置的效率以及电磁兼容的要求变得更高。
当提高开关频率,开关损耗增加,电路的效率下降,电磁干扰也增大,这里提出了软开关技术,它是利用谐振的辅助换流手段,从而解决电路的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的问题。
硬开关:开关过程中,电压电流均不为零,出现重叠,因此导致开关损耗(电路效率的降低、阻碍开关频率的提高)。
并且,电流电压变化很快,波形有明显的过冲,导致了开关噪声(电磁干扰EMI)。
如图5-1所示:图5-1 硬开关电路波形软开关:通过增加电感、电流等谐振元件,构成辅助换流网络,在开关过程的前后引入谐振过程。
开关开通前电压降为零,或者关断之前电流降为零,消除电压电流之间的重叠,降低电压电流的变化率,减小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
如图5-2所示:图5-2 软开关电路波形主要的软开关拓扑结构有:结合本文设计要求,将采用双电感加单电容的谐振变换器。
2谐振变换器的发展为了降低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并且容许高频运行,谐振开关技术得到了发展。
在各类的谐振变换器中,LC串联谐振变换器是最简单也是最普遍的。
1)LC串联谐振变换器电路中电感与电容串联,形成一个串联谐振腔。
这个谐振腔的阻抗与负载串联,则由于其串联分压作用,增益总是小于1。
谐振腔的阻抗与频率有关,在其谐振频率fr下阻抗最小,此时的增益也最大。
根据电路的直流特性可知:① fs>fr时,开关管 Q-->ZVS;②轻载时,fs要变化很大才能保证输出电压不变;③ Vin增大时,fs增大使输出电压保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c串联谐振变换器
谐振变换器是依靠改变开关网络的工作频率实现对输出量的控制的,因此它是一种变
频控制的开关调节系统。
谐振变换器的开关动作被设定在零电流或零电压时刻发生,大大
减小了开关损耗;正弦谐振波还能降低高频谐波噪声;由于电路是利用LC谐振,电路中
的寄生电感和电容能够得到应用。
基于这些优点,谐振变换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小信号
建模是分析和控制变换器的有力工具。
谐振变换器建模方法有扩展描述函数法、DQ等效法、注入⁃吸收电流法等。
扩展描述函数法也是一种适用于谐振类变换器建模方法,根据描述函数理论非线性环节的稳态输出
可看成一个与输入信号同频的正弦函数,只是幅值与相位不同。
把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
复数比定义为非线性环节的描述函数,但是其前提是将输入端开关动作等效成一个统一的
函数。
DQ等效法将电路中的矢量,从静止的直角坐标系变换到与电路中矢量相同角速度
旋转的DQ坐标系中。
扩展描述函数法和DQ等效法都是以基波等效法为基础所建的模型,适用于电流连续模式,并不适用于电流不连续模式。
注入⁃吸收电流法是一种电流连续模式和电流不连续模式下都可用的建模方法。
本文采用注入⁃吸收电流法对工作于电流断续模式下的串联谐振变换器的建模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满足要求的补偿器。
传递函数推导
根据电感电流的连续与否,变换器工作模式分为两种:连续导电模式(CCM)和不连续导电模式(DCM)。
当开关频率大于 1 2 的谐振频率时,串联谐振变换器是工作在电流连续模式下的;当开关频率小于1 2 的谐振频率时,串联谐振变换器是工作在电
流断续模式下的,这样开关工作在零电流(ZCS)条件下,可以降低开关损耗,提高电源
的效率。
断续工作模式的半个开关周期包含a,b,c三种工作状态。
假设负载电容值远远大于谐振电容的电容,因此在一个谐振周期内,负载电容的电压上升非常小,在分析过程
中将其看成一个恒压源。
根据以上分析;a,b工作模式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c表示谐振电流为零时的工作模式(其状态电路图省去)。
仿真实验结果
为了验证补偿器的性能,对串联谐振变换器闭环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
图7为串联谐振变换器加入闭环控制后的输出电压波形。
开环系统的调节时间大约为6 ms (如图4所示),闭环系统的调节时间大约为0.8 ms,超调量大约为1%,响应速度有明显的提高。
当负载电阻由4.8 Ω跳变至8 Ω时(其他参数固定不变),电路输出电压动态仿真波形如图8所示。
从图8可以看出,当负载发生较大突变时,输出电压能较快的调节稳定,调节时间大约为1 ms,达到了较好的动态调节性能。
采用注入⁃吸收电流的方法,建立工作在电流断续模式下串联谐振变换器的小信号传递函数,其传递函数输出电压曲线和变换器传出电压曲线基本吻合,验证了传递函数的准确性。
其传递函数是一阶的,虽然不完全精确,但足以通过分析其频率特性来分析电路的动态特性。
通过仿真可得到变换器控制⁃输出的小信号传递函数的频率特性曲线,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合理的补偿器。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串联谐振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设计的补偿器改善了电路稳定性以及电路负载瞬变的动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