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点评资料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模板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模板
一、处方基本信息
1. 处方编号:
2. 处方日期:
3. 处方医生:
4. 处方药名:
5. 处方用量:
6. 处方用法:
7. 患者信息:
二、诊断信息
1. 诊断疾病名称:
2. 诊断依据及病情概述:
3. 治疗方案及目的:
4. 预后评估及注意事项:
三、处方用药合理性评价
1. 药品适应症与诊断是否相符:
2. 药品用法用量是否合理:
3. 药品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是否考虑周全:
4. 药品使用是否符合安全性原则:
5. 是否有重复用药情况:
6. 是否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生理状况等因素:
7. 是否考虑中药注射剂的特殊风险因素(如过敏体质、药物过
敏史等):
8. 是否考虑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9. 是否考虑中药注射剂的给药途径、注射速度、滴注时间等参数:
10. 是否考虑中药注射剂的特殊使用方法或注意事项:
四、药学干预建议
1. 是否需要修改药品用量、用法或配伍禁忌:
2. 是否需要提醒医生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
3. 是否需要建议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或更换药品:
4. 其他建议:
五、签名与备注
1. 处方医生签名:
2. 药师签名(如需):
3. 备注(如需):。
中医处方点评记录

中医处方点评记录据古籍记载,中医药历史悠久,经过千百年的实践积累,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处方药物系统。
任何一份中医处方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理论基础,经过医师的临床经验和研究,制定出来的处方有时能取得显著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以下是对一份中医处方进行的点评记录。
处方名称:清热解毒汤处方组成:-黄连:6克-黄芩:12克-黄柏:9克-薄荷:3克-芦根:9克-牛膝:6克处方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处方用药说明:该处方选用了黄连、黄芩、黄柏等中药,主要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黄连可疏散温热之病邪,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黄芩能够清热解毒,具有镇静、抗炎的作用。
黄柏能够清热燥湿,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薄荷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可缓解口苦舌燥等症状。
芦根可清热利咽,消肿止痛。
牛膝可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处方优点:1.该处方选药匹配合理,黄连、黄芩、黄柏等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对于热毒、痞满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2.薄荷和芦根的加入,能够缓解口苦、舌燥等症状,提升患者的舒适感。
3.牛膝的加入,可活血化瘀,对于热毒引起的瘀血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处方不足之处:1.该处方注重清热解毒,但对于湿热症状的改善较弱,可能需要配合其他药物来加强湿热的排出。
2.处方中未选用具有补气、益肾等作用的药物,对于贫血、肾虚等患者可能不够全面。
3.处方中的用量可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
处方用药时间:每日三次,每次一剂,连续服用七天。
处方点评总结:该处方适用于热毒引起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状。
药物选用合理,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
如果患者病情较轻,服用该处方即可缓解症状;如果病情复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配伍调整,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同时,患者在服用时应注意饮食、生活规律等方面的调整,配合药物治疗,以加速病情的康复。
中医处方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中药处方点评

男83岁;临床诊断冠心病西洋参50g 五味子10g 丹参30g 当归30g 川芎10g 肉苁蓉80g 白芍80g 远志10g 柏子仁10g 枸杞子30g 黄芪50g 薤白15g 生地20g 熟地20g 砂仁10g 人参20g 火麻仁20g 茯苓20g 炙甘草15g为末10g 2/日口服评价:不合理处方1、根据《中药书写规范》第八条(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因此症型应是必有的,该项应评价为不规范。
2、方解:通过所开方药体现了一高龄老人以虚为主的病证,以补气养阴活血宁心、宽胸通阳方药一对病治疗,合理的使用了肉苁蓉助阳通便,合八珍汤益气补血加减。
但不明白为何要减白术。
3、不计单位药的剂量,还不容易挑剔的方药,把本可能有效方药确:为末10g 2/日口服,成了安慰剂。
(与处方医师沟通得知,应一老离休干部要求抄方。
)原来如此,预防保健,有本色不浪费无效杂质。
22楼发表于2012-1-19 15:55:54 |只看该作者中药处方由于临床诊断多是西医诊断,且中医多讲究辨证辨病施治,而处方信息较少,所以中药的处方分析较难。
如重复用药问题:①氨酚羟考酮+三九感冒灵,两药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②功能相同、基本相同的中成药联用。
如中药饮片处方:①.具有煎煮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未注明“先煎(生牡蛎)、后下(钩藤)、烊化(阿胶)、包煎(车前子、旋复花)、冲服或另包(芒硝)”等。
▲生大黄用于泻下时宜后下,不宜久煎!②.字迹潦草,不好辨认,如桔梗~桂枝等。
③.存在十八反,如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合用有可能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处方中“半夏9g,制附子9g”。
但确有些古方也有反味药的配伍,这时须由处方医师加签!④.毒烈药物有没有超量,如确因疾病需要须由处方医师加签!23楼发表于2012-5-14 15:56:05 |只看该作者中药处方点评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院内中药制剂。
处方点评分析及结论

处方点评分析及结论
一、点评:
1、该处方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开具中成药未写中医诊断证型。
2、该处方为联合用药不适宜处方,不适宜缘故为联用了两种含有相同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份的中成药。
二、分析:
1、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开具中成药处方应当注明中医诊断证型。
2、腰痛宁胶囊与通络开痹片二者成份中均有马钱子粉,马钱子要紧含有马钱子碱和番木鳖碱等多种生物碱,番木鳖碱,马钱子碱均具毒性,过量易致中毒,故应严格操纵剂量。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中规定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那么及增效减毒原那么;功能相同或大体相同的中成药原那么上不宜叠加利用;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份的药物应幸免重复利用。
三、结论:
1、该处方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2、腰痛宁胶囊与通络开痹片均含有马钱子成份,二者联用属于联合用药不适宜。
处方点评人:
干与:
医师签字:。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情况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情况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处方是否合理:评估处方中所选药物的种类和用量是否符合中医理论,并考虑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
如果处方符合中医理论,并且药物之间的配伍合理,可以认为处方合理。
2.药物用量是否适当:评估处方中每种药物的用量是否合理。
用量过大或过小可能会影响疗效,因此应尽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确定药物的用量。
3.药物选用是否准确:评估处方中所选的中药饮片是否适合患者的病情。
中药饮片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
因此,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药物非常重要。
4.处方的调理和配伍是否合理:评估处方中药物的调理和配伍是否合理。
中药的调理和配伍是中医药方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增强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总之,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情况需要考虑处方的合理性、药物的用量是否适当、药物选用的准确性以及处方的调理和配伍是否合理等方面,以综合评价处方的质量。
中药处方点评资料

中药处方点评主要内容1、处方点评实施办法2、处方点评中一些常见问题3、处方质量改进得思考背景•2007年5月1日新得《处方管理办法》实施,要求各级医院实行处方点评制度。
•2010年3月5日卫生部文件下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2010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0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处方点评定义•处方点评就就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得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得适宜性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得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得过程药物临床使用得适宜性1、用药适应证2、药物选择3、给药途径4、用法用量5、药物相互作用6、配伍禁忌处方点评得目得•通过点评临床处方就就是否合理,发现临床用药中存在得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持续改进,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处方点评内容1、就就是否有用药指征2、药物选用就就是否恰当3、用法用量就就是否正确4、联合用药就就是否恰当5、就就是否重复用药6、出现不良反应而未及时处理7、中西药得联用就就是否合理8、就就是否经济(首选国家基本药物)9、与用药相关检查就就是否完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点评工作组成员•处方点评专家组: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
•负责制定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专项处方点评及技术讨论评定等。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具有较丰富得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具备相应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二级及以上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由药剂科负责处方点评日常工作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处方点评得实施•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门诊抽样率:≥总处方量1‰;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100张;三甲医院门诊抽样率:≥总处方量5%检查要求:处方合格率≥95%处方点评得依据•依据:中国药典、药品说明书、指南、教科书、循证医学得证据、合理用药得评价指标、国家制定得各项药物使用管理规范等处方点评得结果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1、不规范处方2、用药不适宜处方3、超常处方不规范处方•(一)处方得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得;•(二)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得留样不一致得;•(三)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得;•(四)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得;•(五)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得;•(六)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得;•(七)药品得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得;•(八)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得;•(九)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得;•(十)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得•(十一)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得;•(十二)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得;•(十三)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得;•(十四)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得;•(十五)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得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得。
中药处方点评分析报告范文

中药处方点评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
各位中医爱好者或者同行们!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中药处方点评的事儿。
就像侦探查案一样,咱们得从一张张处方里找出线索,看看这用药有没有啥讲究,是妙笔生花呢,还是有点小问题。
二、资料来源与方法。
三、点评结果。
# (一)合理处方。
1. 精准辩证,用药得当。
有些处方那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啊!就像[医生姓名]开的那张治疗感冒的方子。
患者是外感风寒,那医生开的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简直就是黄金搭档。
麻黄发汗解表,桂枝助麻黄发汗,杏仁降肺气止咳,甘草调和诸药。
这就好比一个篮球队,每个球员都知道自己的位置,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
这张方子体现了医生对中医辩证论治的精准把握,从病因(外感风寒)到治法(辛温解表),再到用药,一气呵成,就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
2. 灵活配伍,照顾整体。
还有治疗失眠的一个方子也很赞。
患者不仅失眠,还伴有心烦、口苦、舌苔黄腻等症状。
医生开了黄连温胆汤加减。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半夏、陈皮化痰理气,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枳实下气破结,茯苓健脾渗湿,再加上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
这里面既有针对心烦口苦(热象)的清热药,又有解决失眠的安神药,还照顾到了因为痰湿内阻可能导致的脾胃功能失调,通过化痰理气、健脾渗湿来调整身体的整体状态。
这就像修理一辆汽车,不仅修好了发动机(失眠这个主要问题),还顺便检查了轮胎(脾胃等相关问题),确保整辆车都能正常运行。
# (二)不合理处方。
1. 药味过多,主次不分明。
有几张方子啊,那药味多得像开中药铺子似的。
比如说一张治疗脾胃病的方子,好家伙,里面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二十多味药。
这里面可能医生是想面面俱到,把所有可能影响脾胃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但是这么一来,主次就不分明了。
就像一群人一起说话,你都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这么多药堆在一起,君药的力量就被分散了,就像一个合唱团里,主唱的声音被和声淹没了一样,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2. 药物剂量不合理。
中药处方点评

中药处方点评符合规范、用药合理、无不良反应;不合理处方:存在问题、需干预改进;严重不合理处方:存在严重问题、需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干预和改进。
改进处方质量的思考1、加强医师用药知识培训,提高用药水平;2、建立科学的处方点评制度,加强处方审核和干预;3、加强药学服务,提供专业用药建议;4、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5、推广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合理用药和降低医疗费用。
内网站上公开曝光;对医生进行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罚;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处方规范化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都是不合理处方的表现。
不规范处方包括书写不规范、药品信息不清晰、用法用量不明确等问题,而用药不适宜则指的是药品选择、剂型、用法等方面不适宜患者情况的问题。
超常处方则是指医生开具药品超过规定用量、使用高价药物或超说明书用药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临床与医生讨论用药方案、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用药会诊、推行基本用药目录、实施用药指南、进行合理用药教育等方式进行技术干预,也可以通过公示曝光、处罚医生等方式进行行政干预。
文章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
以下是对每段话的小幅度改写:事前干预包括药师审核处方时发现的不合理用药,并及时要求医生进行改进等。
在我院,89%的不合理处方在调剂时被发现并及时纠正。
事后干预的目的是减少用药安全隐患,防止再次发生。
该过程包括随机抽查门诊处方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评价等。
处方点评的工作流程包括:(A)分析不合理用药,(B)填写处方点评相关表格,(C)向处方者反馈意见,(D)提出合理用药建议,(E)总结并提出下阶段工作计划。
根据XXX的规定,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增加了味数和费用项进行评价。
具体要求包括:(1)每张处方原则控制在20味以内;(2)严格掌握贵细药材的使用指征;(3)对于医保规定病种如恶性肿瘤等,可适当放宽至25味;(4)三级医院帖均费用不超过40元(膏方除外);(5)二级医院及其他所有医疗机构帖均费用不超过30元(膏方除外);(6)原则上每帖费用不超过50元;(7)每月上报中药饮片处方总贴数、中药饮片处方总金额、中药味数超过25味的饮片处方贴数、本月饮片帖均费用、本月与上个月贴均费用增减幅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1、处方点评实施办法2、处方点评中一些常见问题3、处方质量改进的思考背景•2007年5月1日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实施,要求各级医院实行处方点评制度。
•2010年3月5日卫生部文件下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2010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0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处方点评定义•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1、用药适应证2、药物选择3、给药途径4、用法用量5、药物相互作用6、配伍禁忌处方点评的目的•通过点评临床处方是否合理,发现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持续改进,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处方点评内容1、是否有用药指征2、药物选用是否恰当3、用法用量是否正确4、联合用药是否恰当5、是否重复用药6、出现不良反应而未及时处理7、中西药的联用是否合理8、是否经济(首选国家基本药物)9、与用药相关检查是否完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点评工作组成员•处方点评专家组: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
•负责制定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专项处方点评及技术讨论评定等。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二级及以上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由药剂科负责处方点评日常工作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处方点评的实施•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门诊抽样率:≥总处方量1‰;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100张;三甲医院门诊抽样率:≥总处方量5%检查要求:处方合格率≥95%•依据:中国药典、药品说明书、指南、教科书、循证医学的证据、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国家制定的各项药物使用管理规范等处方点评的结果◆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1、不规范处方2、用药不适宜处方3、超常处方不规范处方•(一)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二)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三)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四)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五)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六)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七)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八)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九)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十)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十一)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十二)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十三)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十四)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十五)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用药不适宜处方•(一)适应证不适宜;•(二)遴选的药品不适宜;•(三)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四)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五)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六)联合用药不适宜的;•(七)重复给药的;•(八)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九)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超常处方•(一)无适应证用药;•(二)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三)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超说明书用药,医生必须双签字,否则药师有权拒绝调剂。
)•(四)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处方点评的工作方式1、工作基础临床、药学工作,两者相互促进。
2、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方式•按方法技术干预和行政干预•按时效事前干预和事后干预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方式•技术干预如下临床与医生讨论用药方案;收集与合理用药的相关信息;接受用药会诊;推行基本用药目录;实施用药指南;进行合理用药教育等。
•行政干预包括将严重或重复出现或有代表性的不合理用药在公示栏或院内网进行全院通报等等。
•事前干预在于纠正正在发生或可能将要发生的不合理用药。
包括药师处方审核时发现的不合理用药,及时要求医生进行改进等。
我院有89%的不合理处方在调剂时予以发现并及时纠正。
•事后干预在于减少存在的用药安全隐患,预防再次发生,随机抽查一定数量的门诊处方,对出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评价等。
处方点评工作流程A不合理用药分析B填写处方点评相关表格C向处方者反馈意见D合理用药建议E总结并提出下阶段工作计划根据浙江省卫生厅{浙卫发(2012)226号}落实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增加了味数和费用项进行评价具体要求:1.每张处方原则控制在20味以内;2.严格掌握贵细药材的使用指征;3.对各类恶性肿瘤等医保规定病种可适当放宽至25味;4.三级医院帖均费用不超过40元(膏方除外);5.二级医院及其他所有医疗机构帖均费用不超过30元(膏方除外);6.原则上每帖费用不超过50元;7.每月上报中药饮片处方总贴数(帖)中药饮片处方总金额(元)中药味数超过25味的饮片处方贴数(帖) 本月饮片帖均费用(元/帖) 本月与上个月贴均费用增减幅度(±%)中药处方点评中一些常见问题及点评要点存在问题与点评要点一(1)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处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2.中药饮片的用法用量应当按照《中国药典》,《中国药典》未收载的按照《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尤其是用量差异大时,如肿瘤方等。
存在问题与点评要点二(1)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1.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2.临床诊断是指医生给病人检查疾病,并对病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以此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方法和途径;3.开具中成药或中药需按照中医理论辩证施治,临床诊断项需用中医证型;4.“特殊情况”是指注明临床诊断对个别患者治疗造成不利,或涉及患者隐私的,医疗机构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尊重患者对药品使用的知情权和隐私权。
存在问题及点评要点三(1)1-12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七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慢性病、老年病:一般指需要长期或较长时间服药,期间不需要检测检查,如糖尿病、高血压等;2.特殊情况如:行动不便患者、肿瘤患者的辅助用药,外地患者当地无此药等,一般以不超过30日用药为限;3.原则:必须充分评估病情稳定性及所用药品的适宜性。
存在问题及点评要点四(1)1-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1.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2.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3.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4.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5.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6.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①每日剂量②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外洗等)③每剂分几次服用④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⑤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存在问题及点评要点五1.适应证是指药物根据其用途,采用准确的表述方式,明确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缓解或者辅助治疗某种疾病或者症状。
在制定治疗方案和开具处方时,药物的适应证应与患者病理、病因、病情、临床诊断相符合;2.处方开具药品的适应症、功能主治、作用与用途等与临床诊断或病情不符。
存在问题及点评要点六(2)1-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1.“选用的药品不适宜”是指患者有使用某类药物的指征,但选用的药物相对于老年、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某些患者,存有潜在的不良反应或安全隐患等情况;2.处方开具药品是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和儿童需要禁忌使用的;3.老年患者(代谢功能减退的)及肝肾功能不全者;4.药品选择与患者性别、年龄不符;5.患者有药物过敏史;6.患者有药物禁忌的疾病史;7.处方药品与患者疾病轻重程度不符;存在问题及点评要点七2)1-3给药途径不适宜1.外用药品用法写为口服;2.口服药品用法写为“贴膏”等外用字样3.滴眼剂开成滴耳剂;4.妇科用栓剂开成皮肤用软膏剂等;存在问题及点评要点八(2)1-5用法用量不适宜1.处方开具药品的用法、用量与《中国药典》或《浙江省炮制规范》不符:2.疗程过长或过短;3.给药次数过多或过少;4.用药剂量过大或不足;5.不同适应证用法用量不适宜;存在问题及点评要点九(2)1-7重复用药的;常见情况有:1.同一种药物重复使用,如:成分相同但商品名或剂型不同的药物合用,单一成分及其含有该成分的复方制剂合用;2.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重复使用;3.同类药物,相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合用;4.医保目录中,中成药按功效分类,同时使用最小项中的两个药物时,也属重复用药。
存在问题及点评要点十1.配伍禁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时发生的可见或不可见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如出现沉淀或变色,导致药物疗效降低;“中药十八反十九畏”2.不良相互作用是借助于机体的因素,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相关的酶、转运蛋白,以及受体等因素,导致的药效减弱或毒副作用增强,常以药物不良反应的形式表现出来。
常见情况有:2.1药物配伍使用时,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等理化反应的;2.2药品配伍使副作用或毒性增强,引起严重不良反应;2.3药品配伍使治疗作用过度增强,超出了机体所能耐受的能力,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乃至危害病人等;2.4药品配伍使治疗作用减弱或药品的稳定性降低。
存在问题及点评要点十一(3)1-1 无适应证用药1.无适应证用药,即无用药指征而开具处方使用药物的现象,其实质是“滥用药物”;2.患者疾病无用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