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物料损耗定额标准
超损耗管理

物料超损管理办法一、目的:本着鼓励大家爱护物料,节约成本的目的,在定额以内制定物料损耗允许标准,如果损耗超出比例,责任人应承担损耗发生费用,藉以达到有效管制物料超损,降低成本之目的。
二、责任人:装配部全体管理及员工。
三、定义:超损耗物料—生产单位在产品作业制程中,人为造成物料损坏超出定额或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物料遗失的,都属于“超额损耗”之范畴。
四、损耗标准1、普通物料:彩盒外箱类0.5%;电子线、五金件、螺丝,塑胶件、各种贴纸类,损耗比例为≦1%;2、重要物料:传感器,线路板,液晶,LED,不计损耗,以退坏料的方式,由仓库补回。
五、物料超损统计及费用产生1、由PMC统计制造部每月每单所有超损,节约物料明细,包括物料数量,在月底给到制部长签认后,上交给财务部。
财务部计算出超领物料所产生的费用(直接采购成本)总额,给到制造部长。
2、制造部将以物料超领或奖励费用落实到每一个单位组别和每一名管理者身上,具体责任赔偿详见本办法第六章节。
六、物料超损费用承担及奖励计算1、本着鼓励大家爱护物料,节约成本的目的,在定额以内损耗的,公司不以处罚,节约材料,公司并以按材料成本的70%奖励相关员工及管理,超比例领料,相关人员同样也要按材料成本70%扣款.2.费用责任人:物料申请超补的生产组别为单位,该组装工序员工为第一责任对象,赔偿其费用总额之率的70%,车间主任承担费用总额之率20%,制造部长承担费用总额之率10%.七.领料流程1.套料:仓库按订单数量备料,并配送到生产线,不用装配开单领料,如10000台秤,只有10000套相关材料。
2.比例内损耗:按损耗比例领料的。
车间需要开领料单,到仓库领料,仓管留底做好记录。
3.超比例损耗:超出比例损耗领料的,车间需开领料单,由PMC 批准签字留底,仓库见到签字后的领料单方可发料。
物料消耗定额

物料消耗定额
一、定义:物料消耗定额是指:针对一定条件所规定的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的物资的标准数量。
(一)物资是物质资料的简称,包括几种不同的含义:
1、包括生产资料在内的全部物质资料;
2、社会总产品;
3、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劳动工具和原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
我国物资管理工作中讲的“物资”,一般是指除土地、森林、厂房、库房、道路等之外的生产资料。
主要包括:劳动工具、原料、材料、燃料等。
(二)现对定义中三个内容进行解释说明:
1、一定条件:指生产技术水平、经济管理状况等影响物资消耗定额水平的各种因素;
2、单位产品:以实物单位表示的一个产品;
单位工作量:主要是以劳动量指标表示的某项工作量,应是符合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主管机关规定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的合格产品或工作量。
3、合理消耗物资定额的标准数量:应理解为在最低工艺损耗的情况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工作量,所需要的足够的物资量。
理论上讲,就是指在充分研究物资消耗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正确反应物资消耗规律的数量。
二、基本结构:He=G0+∑gi
He:生产某产品或完成某工作量的物资消耗定额
G0: 生产某产品或完成某工作量所用物资的有效消耗量
∑gi:生产某产品或完成某工作量所有非有效消耗量之和,包括:(1)工艺损耗:物资在制成产品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形状或性能改变而必须产生的加工损耗,受生产技术水平、工人操作水平的影响。
(2)残料:由于材料的规格、尺寸与产品毛坯的尺寸不相适应而产生的边角料,这部分应是在合理下料后,在本企业不能再利用的残料。
三、影响物资消耗的因素:1、人的因素 2、经济条件3、生产技术4、物资质量状况5、自然条件。
物料消耗定额

物料消耗定额
一、定义:物料消耗定额是指:针对一定条件所规定的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的物资的标准数量。
(一)物资是物质资料的简称,包括几种不同的含义:
1、包括生产资料在内的全部物质资料;
2、社会总产品;
3、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劳动工具和原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
我国物资管理工作中讲的“物资”,一般是指除土地、森林、厂房、库房、道路等之外的生产资料。
主要包括:劳动工具、原料、材料、燃料等。
(二)现对定义中三个内容进行解释说明:
1、一定条件:指生产技术水平、经济管理状况等影响物资消耗定额水平的各种因素;
2、单位产品:以实物单位表示的一个产品;
单位工作量:主要是以劳动量指标表示的某项工作量,应是符合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主管机关规定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的合格产品或工作量。
3、合理消耗物资定额的标准数量:应理解为在最低工艺损耗的情况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工作量,所需要的足够的物资量。
理论上讲,就是指在充分研究物资消耗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正确反应物资消耗规律的数量。
二、基本结构:He=G0+∑gi
He:生产某产品或完成某工作量的物资消耗定额
G0: 生产某产品或完成某工作量所用物资的有效消耗量
∑gi:生产某产品或完成某工作量所有非有效消耗量之和,包括:(1)工艺损耗:物资在制成产品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形状或性能改变而必须产生的加工损耗,受生产技术水平、工人操作水平的影响。
(2)残料:由于材料的规格、尺寸与产品毛坯的尺寸不相适应而产生的边角料,这部分应是在合理下料后,在本企业不能再利用的残料。
三、影响物资消耗的因素:1、人的因素 2、经济条件3、生产技术4、物资质量状况5、自然条件。
物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在生产企业中,采用的物料消耗定额管理也是一种需求分析的好方法。
通过物料消耗定额,就可以根据产品的结构零部件清单或工作量求出所需要的物料的品种和数量。
物料消耗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的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必须消耗的物料的标准量。
通常用绝对数表示,如制造一台电脑或一个零件消耗多少电容、塑胶;有的也可用相对数表示,如在冶金、化工等企业里,用配料比、成品率、生产率等表示。
一、物料消耗定额的种类物料消耗定额按物料的种类一般可分为:主要材料消耗定额、辅助材料消耗定额、零件材料消耗定额、燃料消耗定额、电力消耗定额、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工具消耗定额等。
二、物料消耗定额制定方法企业制定物料消耗定额的方法通常有三种:1.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根据以往生产中物料消耗的统计资料,经过分析研究,并考虑到计划期内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等因素而制定定额的方法。
例如,我们要制定某种产品的物料消耗定额,可以根据过去一段时间仓库的领料记录和同期间内产品的产出记录进行统计平均,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个产品的物料消耗量。
2.技术分析法技术分析法是一种按产品结构设计、技术特点、所需设备和工艺流程来制定物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比较科学、精确,但需要精确计算,工作量较大。
适用于生产企业对产品的物料消耗制定定额。
3.经验估计法经验估计法是根据技术人员、工人的实际生产经验,参考有关的技术文件和考虑到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条件的变化等因素制定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准确性较差。
为了提高其准确度,可采用平均概率的方法进行计算,公式是:a+4c+bM= ----------6式中:M——平均概率求出的物料消耗定额;a——先进的消耗量,即最少消耗量;c——一般消耗量;b——落后的消耗量,即最多消耗量。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量产品,或者在技术资料和统计资料不全的情况下采用。
三、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主要原材料,是指直接构成基本产品实体的材料,总的消耗定额是按单位产品和零件制定的。
物料超损管理办法

物料超损管理办法一、目的:本着鼓励大家爱护物料,节约成本的目的,在定额以内制定物料损耗允许标准,如果损耗超出比例,责任人应承担损耗发生费用,藉以达到有效管制物料超损,降低成本之目的。
二、责任人:装配部全体管理及员工。
三、定义:超损耗物料—生产单位在产品作业制程中, 人为造成物料损坏超出定额或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物料遗失的,都属于“超额损耗”之范畴。
四、损耗标准1、普通物料:彩盒外箱类0.5%;电子线、五金件、螺丝,塑胶件、各种贴纸类,损耗比例为≦1%;2、重要物料:传感器,线路板,液晶,LED,不计损耗,以退坏料的方式,由仓库补回。
五、物料超损统计及费用产生1、由PMC统计制造部每月每单所有超损,节约物料明细,包括物料数量,在月底给到制造部长签认后,上交给财务部。
财务部计算出超领物料所产生的费用(直接采购成本)总额,给到制造部长。
2、制造部将以物料超领或奖励费用落实到每一个单位组别和每一名管理者身上,具体责任赔偿详见本办法第六章节。
六、物料超损费用承担及奖励计算1、本着鼓励大家爱护物料,节约成本的目的,在定额以内损耗的,公司不以处罚,节约材料,公司并以按材料成本的70%奖励相关员工及管理,超比例领料,相关人员同样也要按材料成本70%扣款.2.费用责任人:物料申请超补的生产组别为单位,该组装工序员工为第一责任对象,赔偿其费用总额之率的70%,车间主任承担费用总额之率20%,制造部长承担费用总额之率10%.七. 领料流程1. 套料:仓库按订单数量备料,并配送到生产线,不用装配开单领料,如10000台秤,只有10000套相关材料。
2. 比例内损耗:按损耗比例领料的。
车间需要开领料单,到仓库领料,仓管留底做好记录。
3. 超比例损耗:超出比例损耗领料的,车间需开领料单,由PMC批准签字留底,仓库见到签字后的领料单方可发料。
主要材料损耗率及消耗量标准

1.5
m3
2600
8.0
20.0 36.0 39.0 39.0 208.0
消耗量=设计体积×(1+损耗率)
序号
名称
21 冲击钻桩基水封混凝土(陆上)
单位 m3
单位重 (kg) 2600
场内运输及 操作损耗率
(8%.0)
22 旋转钻桩基水封混凝土(陆上)
m3
2600
6.0
23 旋挖钻桩基水封混凝土(陆上)
单位 m3
单位重 (kg)
场内运输及 操作损耗率
1(%0.0)
m3
1.5
m3
2.0
m3
1.5
m3
2.0
m3
1.5
t
1000
1.0
t
1000
1.5
t
1000
1.0
m3
1500
2.0
m3
1500
1.5
t
1000
1.5
m3
1500
2.0
t
1000
2.0
m3
1500
1.5
t
1000
1.5
m3
1400
2.0
m3
t
1000
2.5
25.0 1.设计长度包括工作长度;2.消耗量=设计长度×(1+损耗率)
套
1.0
0.0 消耗量=设计数量×(1+损耗率)
t
1000
2.0
20.0
t
1000
1.5
t
1000
1.5
15.0 15.0
消耗量=设计重量×(1+损耗率)
生产物料损耗定额标准0818

附件生产物料损耗定额标准参照BOM单,依据封装及价值,按照一定比例提供损耗如下:研发类(1-100PCS)6.1、PCB板:损耗率1%;6.2、电阻、电容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2.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10%,50≤每种≥100颗;6.2.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5%,10≤每种≥30颗;6.3、电感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3.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10%,50≤每种≥100颗;6.3.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5%,10≤每种≥30颗;6.3.3封装1210及以上:耗损率3%,5≤每种≥10颗6.4、二极管、LED灯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4.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10%,50≤每种≥100颗;6.4.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5%,10≤每种≥30颗;6.4.3封装1210及以上:耗损率3%,5≤每种≥10颗6.5、三极管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3%,3≤每种≥5颗;6.6、晶振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3%,3≤每种≥5颗;6.7、IC类:正常为盘状料、管状料、托盘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7.1封装2MM及以下:损耗率3%,5≤每种≥10颗;6.7.2封装2MM及以上:损耗率1%;6.7.3贵重IC及BGA:耗损率0%6.8、按键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3%,3≤每种≥5颗;6.9、接插件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3%,3≤每种≥5颗;6.10、插座、插针类:损耗率3%,3≤每种≥5颗;6.11、线材类:损耗率3%;6.12、屏蔽罩类:损耗率3%6.13,其他类:损耗率3%6.14,塑胶类:损耗率3%6.15,硅胶类:损耗率3%6.16,五金类:损耗率3%6.17,模切类:损耗率3%6.18,其他电子组件类:损耗率3%试产类(100-1000):6.1、PCB板:损耗率0.5%;6.2、电阻、电容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2.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5%,50≤每种≥100颗;6.2.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5%,10≤每种≥30颗;6.3、电感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3.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5%,10≤每种≥30颗;6.3.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3%,5≤每种≥10颗;6.4、二极管、LED灯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4.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5%,10≤每种≥30颗;6.4.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3%,5≤每种≥10颗;6.5、三极管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2%,3≤每种≥5颗;6.6、晶振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2%,3≤每种≥5颗;6.7、IC类:正常为盘状料、管状料、托盘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7.1封装2MM及以下:损耗率3%,5≤每种≥10颗;6.7.2封装2MM及以上:损耗率1%;6.7.3贵重IC及BGA:耗损率0%6.8、按键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2%;6.9、接插件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2%;6.10、插座、插针类:损耗率2%;6.11、线材类:损耗率2%;6.12、屏蔽罩类:损耗率2%6.13,其他类:损耗率2%6.14,塑胶类:损耗率2%6.15,硅胶类:损耗率2%6.16,五金类:损耗率2%6.17,模切类:损耗率2%6.18,其他电子组件类:损耗率2%成熟产品批量类:6.1、PCB板:损耗率0.01%;6.2、电阻、电容类:损耗率0.5%;6.3、电感类:损耗率0.2%;6.4、IC类:耗损率0.1%(BGA,贵重IC零耗损);6.5、二极管类:损耗率0.2%;6.6、LED类:损耗率0.4%;6.7、三极管类:损耗率0.2%;6.8、晶振类:损耗率0.2%;6.9、按键类类:损耗率0.1%;6.10、接插件类:损耗率0.3%;6.11、插座、插针类:损耗率0.2%;6.12、散热器类:损耗率0.2%;6.13、线材类:损耗率0.2%;6.14、木箱:损耗率0%;6.15、包材类:损耗率0.5%;6.16、EVA类:损耗率0.5%;6.17、螺丝/螺母:损耗率1%;6.18、五金件/接线柱/定位扣/屏蔽罩:损耗率0.5%;6.20、塑胶原料:损耗率0.2%;6.21,塑胶类:损耗率0.2%6.22,硅胶类:损耗率0.2%6.23,五金类:损耗率0.2%6.24,模切类:损耗率0.1%6.25,其他电子组件类:损耗率0.05%6.26、所有辅料:损耗率0.1%;6.27、其他类:损耗率0.1%7、超领料规定:超出损耗范围,填报《物料超领单》,按照原价进行赔偿。
生产物料定额标准规定

浙江创运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物料(易耗品)消耗定额标准规定(试用)一.定额标准:依照附件各车间生产物料(易耗品)消耗定额标准执行;二. 职责:1.各车间主任:负责所属车间个人或班组当月领退物料及月底盘存;2.仓库:负责当月进出物料数量登记,当日帐当日清及月盘存实施,并在月底汇总各车间个人或班组的进出物料数量月报,经上级主管审核后交财务核算;3.品管: 负责对各车间个人或班组在生产中因客观原因造成的状况判定确认及处理,品质争议之主导确认,协助仓库进行月物料(产量)盘存和可行性确认;4.生产: 负责当月各车间个人或班组生产数量的统计,对当月各车间个人或班组物料定额超标或节约情况的分析、检讨、改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与处罚奖赔执行;5.财务:负责对各车间个人或班组月物料消耗使用状况进行核算;三.月使用量计算方法及说明:1.计算公式:实际消耗数量-本月定额数量 = (+)超标(-)节约实际消耗数量=本月领出数量+上月盘存数量-本月盘存数量本月定额数量=本月车间产量*物料定额指标2.计算公式说明:(1)产量数已经过生产负责统计签字并经过月盘存复盘负责人(会计或公司领导)审核后的实际产量为准;(2)物料领用数量由仓库负责统计并经过月盘存复盘负责人及会计审核;(3)本定额标准已经把正常的不合格率纳入该定额标准内,在生产中因客观原因造成的返工数必须经品管确认并报请厂长批准方可有效;(4)月节约数量或超标数量由财务部核算,交厂长审核后报经总经理或董事长批准;(5)月盘存报表必须在次月3号前交财务部;(6)依领用材料的班组或个人为奖赔的依据;四.物料节约/超标的奖励和赔偿规定及实施规定:1.为使定额更加客观公正,2012年10月1日试行,在试行期节约或超标的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赔偿;2.从2012年12月1日起按修订后的定额标准执行。
批准:审核: 拟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核栏(打×为是):
□总经办签名/日期___________ 系统部签名/日期__________
□业务中心签名/日期___________ 资讯部签名/日期__________
技术中心签名/日期___________ 木箱部签名/日期___________
□品质中心签名/日期___________ 喇叭部签名/日期__________
资材中心签名/日期___________ 工程部签名/日期__________
财务中心签名/日期___________ 仓储部签名/日期__________
制造中心签名/日期___________ 策略采购签名/日期__________
编制:审核:批准:
分发部门(打×为是):
()总经办()生产部()工程部
()业务中心()注塑部()人力部
()技术中心()丝印部()机电部
()资材中心()品管部()成品仓
()财务中心()品保部()材料仓
其它部门(请填写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