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产品检验工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资格机械鉴定工种含证书样本图文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机械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浙江考证培训管理服务中心机械业特有n种职业能鉴定项目简介发证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国就业、职业培训的技术指导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的技术指导和组织实施工作。
就业准入:所谓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
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并向社会发布。
等级设置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五个等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申报要求参加不同级别鉴定的人员,其申报条件不尽相同,考生要根据鉴定公告的要求,确定申报的级别一般来讲,不同等级的申报条件为:中级鉴定:必须是取得初级技能证书并连续工作5年以上、或是经劳动行政部门审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技工学校以及其他学校毕业生;高级鉴定:必须是取得中级技能证书5年以上、连续从事本职业(工种)生产作业可少于10年、或是经过正规的高级技工培训并取得了结业证书的人员;鉴定内容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 卷来进行鉴定考核鉴定方式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
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 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
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 两部分成绩都在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
H TT IIL1HM lx*d /3«.«kui IhLBw中平人氏共和国四缜/中飙联.ift l\ia<l.hiMi^Mrn 也 ill Idffwi国家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
机械设备劳动力要求

机械设备劳动力要求
1.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
机械设备操作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对机械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维护和保养等方面的了解。
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可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操作员还需要熟悉具体设备的操作要领和相关的安全规范。
2.安全意识与操作规范:
机械设备操作涉及到高速旋转部件、高压气体、高温和高压等危险因素,操作员必须具备严谨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保证自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3.身体素质和体力要求:
机械设备操作通常需要一定的体力,操作员需要有足够的体力来完成操作中可能涉及的握持、推拉、拧紧螺栓等动作。
此外,操作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视觉和听觉,以便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4.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一些生产场景中,机械设备通常作为一个整体生产线的一部分,操作员需要与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完成任务。
因此,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也是机械设备劳动力所需具备的技能之一
5.故障排除与维修能力:
机械设备操作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故障排除和维修能力。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操作员需要能够快速判断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这对提高设备的正常运行时间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总之,机械设备劳动力要求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安全意识与操作规范、身体素质和体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故障排除与维修能力等方面都
有一定的要求。
操作员需要具备这些要素,才能胜任机械设备操作工作。
设备点检员 职业标准

设备点检员职业标准一、职业概述。
设备点检员是指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点检、发现设备故障并及时修复的专业人员。
设备点检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各类检测仪器和工具,对设备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岗位职责。
1. 定期对设备进行点检,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进行维修处理;2. 制定设备点检计划和维护方案,确保设备点检工作有序进行;3. 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和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 协助设备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5. 参与设备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提出改进建议,减少设备故障率。
三、任职资格。
1. 具备相关技术学历背景,如机械、电气、自动化等专业;2. 具有一定的设备点检经验,熟悉设备点检流程和方法;3. 熟练掌握各类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设备点检工作;4. 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迅速准确地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处理;5.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和配合。
四、工作技能。
1. 熟练使用各类设备的点检工具和仪器,如万用表、振动计、红外测温仪等;2. 具备较强的设备维修和故障排除能力,能够熟练操作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维修流程;3. 具备一定的设备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能够确保设备点检过程中的安全;4. 具备设备管理和维护知识,能够制定合理的设备点检计划和维护方案;5.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及时掌握新设备的点检方法和维护技能。
五、发展方向。
设备点检员在工作中可以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逐步成长为设备管理人员或设备维修专家。
同时,也可以通过学习和考取相关资格证书,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六、工作环境。
设备点检员主要在生产现场、工厂车间、设备房等环境中工作,需要经常进行设备点检和维护工作。
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

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
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要求:
1. 教育背景:通常要求本科或以上学历,机械工程或相关专业。
2. 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机械设计理论基础,熟悉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原理、工艺和制造工艺,掌握机械设计软件的应用。
3. 技能要求:具备良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机械设计,能够独立完成机械产品的设计方案、详图和工艺方案。
4. 工作经验:通常要求从事相关工作2年以上,有一定的项目经验和实践经验。
5. 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上级有效地沟通,能够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
6. 专业素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能够独立思考和创新,注重团队合作和学习能力。
7. 其他要求: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有一定的安全和质量意识。
以上为一般性的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具体要求可能因不同企业和行业而有所不同。
机械质检员必备知识

机械质检员必备知识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机械行业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作为机械制造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质检员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机械质检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机械质检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机械质检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一、机械质检员的工作内容机械质检员的主要工作是检查和测试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具体来说,机械质检员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检查机械产品的外观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包括表面光洁度、平整度、垂直度等方面。
2、检查机械产品的材料和零件是否符合要求,包括硬度、强度、韧性等方面。
3、测试机械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承受荷载、工作速度、精度等方面。
4、记录检查和测试结果,编制检测报告和质量评估报告。
二、机械质检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1、机械制造工艺和工程学知识机械质检员需要了解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和工程学知识,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加工和装配过程。
只有了解机械产品的制造过程和工艺,才能更好地判断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机械结构和性能知识机械质检员需要了解机械产品的结构和性能,包括机械产品的材料、零件、装配方式等方面。
只有了解机械产品的结构和性能,才能更好地检查和测试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3、质量控制和检验技术知识机械质检员需要了解质量控制和检验技术知识,熟悉各种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包括抽样检验、全检、抽查等方法。
只有了解质量控制和检验技术知识,才能更好地判断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4、检测仪器和设备使用技能机械质检员需要掌握各种检测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技能,包括数控测量仪、三坐标测量仪、硬度计、显微镜、断口分析仪等。
只有掌握检测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技能,才能更好地检查和测试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5、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知识机械质检员需要了解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知识,熟悉机械制造行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只有了解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知识,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
《机械产品设计师》职业标准

《机械产品设计师》职业标准一.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机械产品设计师。
1.2 职业定义从事企业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包括产品的数字化概念设计、详细设计与设计的验证,建立有效的产品三维模型,保证产品定义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机械产品设计师 (三级) ;机械产品设计师(二级) ;机械产品设计师 (一级) 。
1.4职业环境条件室内、常温 (计算机房或办公室) 。
1.5职业能力特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持续快速地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有较强的空间想像力∶准确地识别和处理二维、三维图形几何体;有较强的表达能力∶简单清晰地文字与语言陈述;有较好的团体合作能力∶善于沟通与协作,乐于与他人共享知识与成果;1.6基本文化程度大专毕业(或同等学历) 。
1.7 鉴定要求1.7.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7.2 申报条件(1) 申报机械产品设计师(三级)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具有机械类专业大专学历,从事企业机械产品设计、加工、管理工作3年以上。
● 具有机械类专业本科学历,从事企业机械产品设计、加工、管理工作1年以上。
● 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工作5年以上(需单位证明)。
● 机械类专业本科在读三、四年级学生。
(2) 申报机械产品设计师(二级)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从事本职业工作两年以上。
● 具有机械类专业本科学历,从事企业机械产品设计管理工作3年以上。
● 具有机械类专业研究生学历,从事企业机械产品设计、管理工作1年以上。
● 具有机械类职业工程师以上职称。
(3) 申报机械产品设计师(一级)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取得本职业设计师(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后,从事本职业工作四年以上。
● 具有机械类专业本科学历,从事企业机械产品设计、加工、管理工作5 年以上。
● 具有机械类专业研究生学历,从事企业机械产品设计、加工、管理工作3年以上。
● 具有机械类职业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
机械工程师岗位工作标准

机械工程师岗位工作标准(一)职责1、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有关机械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程、细则、制度、规定及办法。
2、参加本单位组织的施工调查,并根据已批准的施组编制机械配备计划和临时用电方案。
3、掌握本单位机械设备动态的数量、状况、分布情况及生产能力。
落实机械设备的调拨、经租、清理等工作。
4、指导并解决机械设备在管、用、养、修、算中的技术问题。
掌握本单位机械经济、技术指标及有关定额的执行情况。
5、负责组织本单位机械检查活动。
6、参加本单位发生的机械事故的调查分析。
提出处理意见和预防措施。
7、负责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技术革新、技术改造、节能推先等工作。
8、参与机械技术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9、负责本部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贯彻实施。
(二)工作内容及质量标准1、根据项目特点监督并组织实施本项目的机械管理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程、细则、制度、规定及办法,并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加以补充。
2、参加施工调查,对项目机械设备配置方案、使用计划和临时用电方案提出建议。
对工程队机械设备进场方案进行审核,向有关领导提交审核意见,使进场设备要做到流程合理,达到优化设备资源配置。
3、根据工程项目施工进度,随时掌握设备的动态配置情况,做到数据清楚、情况明了,及时提出调剂和处理意见。
4、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认真做好现场服务,监督、协调、指导各项业务管理工作,解决设备在使用中的重大问题,保证机械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保持安全生产。
5、监察、指导本单位机械使用用成本控制,技术指标及有关定额的执行情况。
达到底数清,情况明。
6、每季度组织一次机械大检查活动,摸清机械技术状况,对有问题设备落实整改情况,并形成记录。
7、客观、公正调查分析机械事故,按三不放过原则提出处理意见和预防措施,达杜绝以后出现此类事故。
8、组织有关人员开展革新、改造等节能降耗工作,把工作落到实处,富有成效。
9、积极协调、配合员工培训部门对机械设备管理、使用维修人员进行不定期培训。
《机械产品检验工》职业标准

《机械产品检验工》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职业名称机械产品检验工职业定义使用计量器具或肉眼观测,对产品进行外形,尺寸和外表等工程的测量和检查。
按产品技术标准或合同的要求,结合理化分析结果和有关数据,判定产品合格与否及确定产品牌号、等级和规格的人员。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职业环境室内、外、高温、噪声。
职业能力特征身体健康,四肢灵活,动作协调,听、视觉良好,具有较强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根本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培训要求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案确定。
晋及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50标准学时。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培训需要的标准教室和满足实际操作培训用的检验场地、计量器具等。
鉴定要求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到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在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到达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产品检验工》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职业名称
机械产品检验工
职业定义
使用计量器具或肉眼观测,对产品进行外形,尺寸和表面等项目的测量和检查。
按产品技术标准或合同的要求,结合理化分析结果和有关数据,判定产品合格与否及确定产品牌号、等级和规格的人员。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职业环境
室内、外、高温、噪声。
职业能力特征
身体健康,四肢灵活,动作协调,听、视觉良好,具有较强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培训要求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及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50标准学时。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培训需要的标准教室和满足实际操作培训用的检验场地、计量器具等。
鉴定要求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在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3)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的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模拟、仿真)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到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技师还必须进行综合评审。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是1:5,且不少于3名评考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5人。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12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少于90分钟,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育里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可在光线充足和安全措施完善的产品存放现场、库房或模拟现场进行。
2.基本要求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职业守则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设备、技术等操作规程。
(4)工作认真负责,服从上级生产指挥,团结协作。
(5)爱护生产设备和劳动用品。
(6)进入现场“两穿一戴”着装整洁,符合规定。
(7)确保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保持生产现场环境清洁,卫生环保。
(8)清正廉洁,诚实守信。
基本知识
生产基础理论知识
(1)金属学中纯金属的结构与结晶、合金结构、铁碳合金状态图、钢液凝固理论、元素对钢的性能的影响等基础知识;
(2)机械产品制造工艺基础知识;
(3)标准及标准管理基础知识;
(4)理化检验和力学试验基本知识;
(5)计量器具基本原理;
(6)计算机与信息化管理(ERP、MES)基础知识。
检验操作判定基本知识
(1)钢的分类、钢和钢材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
(2)常见钢坯(材)缺陷的特征及产生的原理;
(3)主要产品的检验项目和取样、验收、改判规则;
(4)钢和钢材产品检验的方法标准知识和数值修约规则;
(5)计量器具的用途、精度、测量方法,保管与检定规则;
(6)常用质量指标统计和产品理论计重的方法;
(7)常用数理统计的基本方法;
(8)常用产品质量特征值曲线、图表与产品实物质量的对应关系;
(9)常见的质量异常和外部质量异议的处理方法和原则;
(10)工艺制度、设备功能、状态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11)理化检验和试验基本方法和原理;
(12)在线(自动)检测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1)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2)ISO9000标准基础知识;
(3)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基本知识;
(4)工序控制与工序分析基础知识;
(5)数理统计基础知识;
(6)6σ和零缺陷管理基本知识。
安全生产与环保知识
(1)职工安全通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2)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3)冶金环保基础知识;
(4)现场急救知识。
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相关知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相关知识;
(5)《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相关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4.比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