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七星活气功的简介
七星活气功

七星活⽓功吧⾔七星活⽓功是⼀种武术⽓功。
⽓功辅以武术基本动作,功法创始⼈缘于武当道长。
我家乡把这种功夫称为病功夫,是因为这种功夫对于体形瘦弱,有慢性⼩疾病,或者是病后恢复体⼒,功夫重在养⽣。
6,70年代,来⾃武当的道长---李升庭,(我们家乡⼤多数⼈称他的功夫叫做马李家功夫)来到我的家乡----蔡家台传呈武功及养⽣功法,⾄今家乡年长的⼀辈们⼤多数都接受过训练,到我们这⼀代,随着集体经济的隐退,逐渐失去了练功的时间和氛围,曾经威名远扬的武当功夫渐渐消失。
曾经⾼中毕业后因为精神恍惚,⾝体瘦弱,求教于亲戚,亲戚在蔡家台,是李⽼⼤师的徒弟之⼀,马李家功夫的⽼巢,只是因为学业时间的缘故,也因为并不是抱着去练武的初衷的原因,练过不到2⽉就终⽌了,⽪⽑都没有学成。
不过,亲戚给我看过他本⼈珍藏的李⽼师傅亲笔⼿绘的功夫详解图本,从书本中⾜以见识⽼⼈家的功夫之深,决不是平常⼈做能及。
书中图样全部⽑笔书画,线条及其简洁明了,画⾯⾮常⽣动,全部都是单笔画成,毫⽆修补添加停顿之笔迹,笔画起落顿挫之准确之恰倒好处,就算⼀个普通⼈看了,也能感受到画图之⼈所倾注的功⼒,有于现代电脑描绘之图案想⽐更⽣动。
⾮常可惜,李⽼⼈家于⽂⾰中被批⽃,被当作⽜⿁蛇神五花⼤绑天天批⽃,⼀帮⽆知的愚民们揪扯硬拉李⽼⼤师的胡须,受尽屈辱,悲愤离世,⼀代⼤师带着武当宝贵的精神财宝逐渐远离了我们的世界,实在是悲哀,中华⽂化莫⼤的悲哀。
根据当初亲戚讲,他和家乡⼀帮⼀同学艺的师兄⼀道亲眼见证过李⽼⼤师的威⼒,曾经8个⼤徒弟抬不动躺在床上的⼤师(我亲戚还不是⼤徒弟之⼀,不过,在我们⼀代所知的当地的功夫中也算很少有⼈匹敌),6,70年代,家乡冬天⼏个⽉农闲,直到春节后⼏个⽉都是练武的时间,经常⼤雪纷飞,据称,李⽼⼤师,经常⼀双道⼠布鞋,所过之处,少见⾛过的⾜迹,踏雪⽆痕,绝对没有必要怀疑曾经的中华武功的威⼒,我想,如果像当年,每年冬天⼏个⽉的冬闲时间,如果像当年每年冬天⼤雪纷飞不⽤出门赚钱,如果像当初有那么⼀⼤帮⼀般年纪⼀起练习的同伴,3,5年就有可能练成踏雪⽆恒的功⼒。
养生气功功法 武当养生气功的强身健体功

养生气功功法武当养生气功的强身健体功
*导读:强身健体功是武当养生气功的第一步功法,也是武当气功的入门功法。
该功法简单方便,一学就会,一练就见效,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可以一个人练,也可以和别人一起练,不论什么时间,不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练,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全套练、多练,时间紧促可以拣一部分练,或者单练一节。
……
只要能在安静的环境中、和穆的气氛中,把身、心、息结合起来,认真锻炼,就能把气功练好,增进身体的健康。
下面介绍一些强身健体功。
预备功
1、静立凝神
静立,就是自然站立,要求头正身直,两手自然下垂,两脚自然分开(平立或小八字),口轻闭,舌放平,两目平视,凝神注视前方一个目标,排除杂念,集中思想,一心想到“我现在开始练功了”。
2、调息松体
自然呼吸,按自己原来的习惯呼吸,胸呼吸、腹呼吸、顺呼吸、逆呼吸等任何一种都行;全身放松,意念随着呼吸,使呼吸达到缓慢、深长、细匀,心情要平静。
静立3—5分钟。
3、搓手檫面:两手相搓36次,然后檫面抹眼9次。
武当太乙门洞藏绝技-太乙金龙功

武当太乙门洞藏绝技-太乙金龙功太乙金龙功的修炼以内功为主;其修炼方法分为三个层次,三个桩法(太乙金龙桩、玄武桩、阴阳桩):其中太乙金龙桩(又称:大乙聚灵桩) 是以聚气,蓄气为目的(聚集高级能量获得高层次内功效果),本功始终以修此功法为主;玄武桩是将太乙金龙桩所蓄之气加以强化。
提高的一个途径;故每隔五天加练习玄武桩一次。
以作提高功力之用;阴阳桩是太乙金龙功的高层次内功修炼法门,它将作为隔空发力技击和内功至高层次修炼主导法门,此桩练习数日(七天左右)可在自身分出阴阳(一般刚开始左凉右热,熟练后可随意转变)进而可修成霸道异常的阴阳追魂手。
此乃三个主修桩法的特点及功效。
本功三个层次即为:七日筑基、21日实修、见奇特功效!下面将详述本功的几个桩功的训练方法:1、太乙聚灵桩太乙聚灵桩(又称:大乙金龙桩)由五个桩架组成;简单易学,老少皆宜,本机功效显著,立竿见影。
修炼此桩当天即可得气,三天体内丹田形成气丹,丹田及小腹即可抗打,七天至二十天修炼即可内气发力,运用内气开砖破石,易如翻掌。
百日修炼,内气可贯串全身,不畏拳棍击打。
可作数十种内外功夫发力表演,并可使气丹在中下丹田运转,开发出自身的潜能,从而引发高能量聚集。
功法:(1)阴阳合一:双脚叉开站立,略宽于肩,脚尖内扣成内八字型;全身放松,自然站立;采用顺腹式呼吸,舌顶上鄂。
双目微闭,气沉丹田。
此时,双手自然分开,打开双臂;由身体两侧缓缓上升至头顶,两掌相对,隔距约20公分,翻掌体前贯气缓慢下降至下丹处,双掌重叠捂在下丹田上(左内右外)。
(2)金龙飞升:接上式,双手捂住丹田上,半分钟后,双腿同时下蹲成小架马步,下蹲时吸气,向上站立时呼气,连续三次。
练习时一定要引降缓慢,动作柔和。
(3)双龙戏珠:接上式,三次下蹲后自然站立,双臂及两手由体侧升至膻中穴前,掌心向着身体呈抱球状,双手指尖相对约十公分远。
两腿微曲自然放松,意念专注,静静体验两手的气感;呼气时两手相内吸,吸气时两手向外顶。
武当熊门“七心活气功”

正 七 个 中 心 内容和副 七 个 中 心 内容 ; 二说 此
不同
功 在 人 身上 主 要 练 七 个 重要 部 位 为中 心
“
,
故
一
活 气功
的炼气 方 法
, ,
已 有数 百年 历
,
称
吸
、
“
七心 何谓
”
.
娜 是 清代熊德 山 所创 与 武 术 相结合 健律矫身双 重作 用 熊德 山 传其 爱 徒 李
米粥 内
,
加怡 糖 一 匙
.
②
用药液 煮梗米粥
食 时加 砂 糖 即可
6
、
。
稠 时可 随 时再 对入 清水
,
。
。
治干 燥综合 征 良方
1
、
藕粉 2 匙
,
冰糖
.
5
克
,
0 克 沙参 1
,
0 克 麦 门冬 1
0 克 桑叶 1
生地
,
5
克
,
.
先 将沙
猪 肘子 一 个
5
,
0 克 构祀 1
、 、
,
0 桂皮 1
、 ,
。
冰糖 胀
,
克 鸡 蛋 清 少许
,
先 将银耳 用热水泡
进 食前 可 将梨 挑 出 放在 碗 内 百 合等 药 可 弃 之
4
、
倒 入梨
,
洗净 与 构祀 子 杭 菊待 用
, ,
砂 锅 内放 入
,
,
汁
20 克
。
清 汤 旺 火 烧 沸 打 入 蛋清 放 入冰 糖 生 石膏 4 0 克
。 ,
再放 入
武当七星活气功述真(下)

7 (总 2 2 7
期)
下)
■ 高得 益
(接 上 期 )
论 谬误 故冠 之 以名与 口诀
,
“
。
道生
”
一
一
,
生二
,
…
…
二
一
者 为 I凋
一
六 病功功式
、
平 气 (起 手 式 )
”
阳
,
。
为
。
一
所生
一
口 诀为
左
右
左
一
出 自太 上 之 三 生 万 物
上日
三
“
“
。
太
、
太 极 之 中已 藏生 机 道 生 万 物
, “
”
人 三 才 之 数 练功 动 作 是 将 人 体 整
,
"
体 以达 新
,
一
轮 的生 成 之 功
,
,
。
天地
t l~ t, k
'
J
'
i 大 的太 极 ( 圆 圈 ) 之 中
'
一
,
交而 施雨 露 万 物生 焉 男女交 而
生 人 代有继 焉
,
,
●
j 口
道 功 故 无 名 副 七 式 为德 功 故有
,
。
,
演)
,
然 后 按 照 道 教 养生 呼 吸 之 法
,
阳交 在
,
一
呼
一
吸之 间 完成左 右
原 因 是 五 千 言上 部
,
37
章称 道
,
先 出而 后 人 ( 先 排 废 气 气)
武当混元内功:炼成先天一粒混元气,打遍天下都无敌

武当混元内功:炼成先天一粒混元气,打遍天下都无敌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和悠久而灿烂的传统文化,华夏先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传统的內功气化修持之法,则被喻为这个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举世无双的精华,它驰骋于神州大地几千年,苍桑几度,经久不衰。
经过千百年来的分宗立派,在宋元时期,形成以少林、武当、华山、千山、雪山、天山、崆峒.昆仑、峨眉九大脉系为主流的武学,修真流脉參合道教理论,化武途于修真,以贤侠剑道之风流传于华夏大地,留下了众多令人神往的传说。
武当派则以其精深的“丹道之学和三十六品神剑”震响武林,因而在武林中盛传“武当第一”之说。
考武当一脉,溯其源则远追太古,开真宗于大帝真武飞剑振举,真锋七脉神功三绝,为我武当四大门八十一大派系之远祖.明有三丰祖师倡“内执丹道,外显金锋”,开内家功夫之玄奥,致使“神剑常鸣于海上,太极秘术则流传于人间,造福大千。
”武当先辈,以精绝的内功留下多少仙迹英风,贍光月影,使人心驰神往。
明清之际门祖铁松子,在反清复明运动失败之后,远走长白,秉武当太乙圣教之宗持,并引入“寒山内功、飞鹰掌法”等佛门內功之精华,创武当太乙门铁松别派,“跳出三界,守吾真元”,遥禅宗风于关外,使浩劫之余的武林内功精华得以保存(包括完整的图谱)。
由于当时“九脉合真,封法三百”的武林盟誓,直到一九八四年,即万轮甲子第一年,才由本门第十三代师尊李兆生(道号真阳)先生向社会公开,武林瑰宝重放异彩。
余师从第十四代师尊刘铁成先生(道号广清),修习有年,现得思师同意,将自己所修所学,请教于诸位方家。
2三昧真参法对于传统的修真之学,古人传下了.“三味真参法”以宣其秘。
三昧者:“以文观意,以形鉴真,以音弘法也。
”以文观意者,传统的功夫,尤其九大流派之正宗的传承必有完整的谱文传世。
以文观意即是通过对功谱进行文字上的理解,加深对功法要领的掌握,深化练功意境,因功谱是古人对功法的高度概括,经反复地实践印证和锤炼所得,包含了数代乃至数十代人的智慧结晶,故“通过反复阅读功谱,使理性接收到的信息与行功良好地结合起来,便可越俗习直入巅顶(摘自十三代掌门李兆生先生《白鹤真人飞鸣图》)。
武当熊门“七心活气功”

要点 :ff2烁此式 次教f“灶度 .婴循序渐进
正七 功 :气 行心 部 备 · 术棍 .长1米/l ,f . 25窀米 气 丁持 小棍 , 与墙 壁或树 木卡¨ ·定距 离 .小能 ·端抵 撑于 剑突 l ," ‘端抵 于端壁或树术 ,小棍 与地而 i l 于 r1然 r 难 成f鹰爪 动作和呼lI殷等均与 式川 (图1 5) 要点 :练爿此式 的次数要逐渐增 多.适 当乃度,1 姒
正 一 功 :气行 下丹 田 (小腹 区 ) 准备动作后 ,左手叉腰 . 指紧贴腰部 ,拊指 前 .虎 u向 F,右手伸ruJ {II!Il,掌心 下 ,掌背 与肩平 . 1=身也 侧 微仰 ,眼望 行 手指 (图3) .接着 手 往下压 ,IJJ时吸 气 ,弯腰 、右手继续下压 ,绕过两脚尖 ,从左侧上来 ,变掌 心向上 ,经 左至头左 上方 ,掌心朝 前变手指为虎爪彤用 力带 于 右耳边 (同耳 平 ),I—J时呼 气 (图4),连做 rL至 十一 次 ,换 右义腰 ,动作 l川前 ,次数 {:H等 要点 :弯腰时两膝不能曲
平 ,自 fIJ!Il 起转动 (旋转 ).川时挺胸 许俏 仰 (图
) I 肘 以l删 为点 .III L往 l 旋转 至叫次后 .序 rUJ
8却靠拢 订 . 时做半气动作 转换 删 /li弓步 ,呼lIJ乏动
作 -样
0备做 三 至 次 H¨-l『
要点 :此 竹全靠 气
要点 :反复锻烁 .适 I可为度
正六 功 :气行 腰腹 式 . 腿 自然仲直.舣 央或钩住 物 均 ur 完心
气动作 。IW手握 挚{TI 小腹 ,然后 L身后仰与地面半i 或 fiIj倾斜 .1从j手掌分圳置于小版傍 掌心 t-;双掌外展 .¨
武当七星活气功的简介

武当七星活气功的简介《武当七星活气功》又称《武当七心活气功》简称《武当病功》《七星操》《铁布衫》其功简明易学,老少皆宜,由清末武术家李升庭所授居多,另外一枝是由1968年在黑龙江省召源县收容所遭难的朱老道长(当时人们污称朱满肠子)所授。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当七星活气功的简介。
武当七星活气功简介《武当七星活气功》又称《武当七心活气功》简称《武当病功》《七星操》《铁布衫》其功简明易学,老少皆宜,由清末武术家李升庭所授居多,另外一枝是由1968年在黑龙江省召源县收容所遭难的朱老道长(当时人们污称朱满肠子)所授。
称《七星操》、《铁布衫》。
《武当病功》其功法来自《道德经》第廿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功理来自《道德经》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其功式顺序和其功式理论也来自《道德经》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始终讲究"三生万物""地天交泰""阴阳平衡""无为而为"。
讲究呼吸之法即老子的橐龠之机(天地之间,其尤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则称谓《武当病功》,变化一下方式力道就成了《铁布衫》。
不讲究呼吸之法者则称谓《七星操》。
《七星操》。
是纯健身保健操。
《武当病功》则不同,除了因变化一下方式力道就成了《铁布衫》之外,还特别具有非常可贵的疗疾祛病的神奇功能。
其功"大道至简"的融合了道、医、功三家的至深经典。
武当熊门七心活气功功理功法七心活气功,是传统的动功功法。
本功法运动量大,更适宜青少年锻炼。
武当熊门七心活气功功理功法第一节准备动作准备动作又称"平气"动作。
具体做法:两腿直立并拢,两手自然下垂放腿侧,身躯正直,身心俱要放松,两目平视。
两手握拳,拳心向上,两拳并排置于二两乳下,拳尖相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当七星活气功的简介武当七星活气功简介《武当七星活气功》又称《武当七心活气功》简称《武当病功》《七星操》《铁布衫》其功简明易学,老少皆宜,由清末武术家李升庭所授居多,另外一枝是由1968年在黑龙江省召源县收容所遭难的朱老道长当时人们污称朱满肠子所授。
称《七星操》、《铁布衫》。
《武当病功》其功法来自《道德经》第廿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功理来自《道德经》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其功式顺序和其功式理论也来自《道德经》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始终讲究"三生万物""地天交泰""阴阳平衡""无为而为"。
讲究呼吸之法即老子的橐龠之机天地之间,其尤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则称谓《武当病功》,变化一下方式力道就成了《铁布衫》。
不讲究呼吸之法者则称谓《七星操》。
《七星操》。
是纯健身保健操。
《武当病功》则不同,除了因变化一下方式力道就成了《铁布衫》之外,还特别具有非常可贵的疗疾祛病的神奇功能。
其功"大道至简"的融合了道、医、功三家的至深经典。
武当熊门七心活气功功理功法七心活气功,是传统的动功功法。
本功法运动量大,更适宜青少年锻炼。
武当熊门七心活气功功理功法第一节准备动作准备动作又称"平气"动作。
具体做法:两腿直立并拢,两手自然下垂放腿侧,身躯正直,身心俱要放松,两目平视。
两手握拳,拳心向上,两拳并排置于二两乳下,拳尖相对。
然后两拳向两侧平划分开,并同时吸气,拳心仍向上。
接着收拳轻击两胁,击时拳心仍向上,并同时呼气图2-1。
呼气后,由拳变掌自两胁向下分开,边吸气。
两掌边向外上缓慢划圈,上举超过头顶,两掌心相对。
然后两掌心向下,指尖相对,慢慢将双手降至小腹前,同时慢慢将气呼出"活气功"整个过程,只有这一动作柔慢呼气。
在慢呼气同时两脚自然分开,站成内八字,与肩同宽或稍宽些图2-2。
做任何一功之始和收功,都要作此准备动作也称平气动作,正六把有点不同详后。
武当熊门七心活气功功理功法第二节正七功一功:气行下丹田小腹区准备动作后,左手叉腰,四指紧贴腰部,拇指朝前,虎口向下,右手伸向右侧,掌心向下,掌背与肩平,上身也右侧微仰,眼望右手指图2-3。
接着右手往下压,同时吸气,弯腰。
右手继续下压,绕过两脚尖,从左侧上来,变掌心向上,经左至头左上方,掌心朝前变手指为虎爪形用力带于右耳边同耳平,同时呼气图2-4。
连做七至十次,换右叉腰,动作同前,次数要相等。
要点:弯腰时两膝不能曲。
二功:气行上丹田胸部平气后的双手仰掌端平往上托至头顶前,接着带下左耳边同一把一样,但此把双手齐带,同时呼气。
然后右掌变熊掌,左掌变鹰爪状。
下身不动,上身左转,右手亦向左转与肩平,左手向右后转。
然后左右手同时向右侧甩动,两手平右肩,手心向下。
随即向前弯腰,胸部向前下方。
带动双手掌下压,掌心向下,贴近地面时两手下垂成鹰爪状,同时吸气图2-5。
吸气后上身缓缓直起,两鹰爪手缓缓拉上至头顶,之后又向两耳旁用力打带,与耳平行,掌心朝前成虎爪状,同时呼气图2-6。
呼气毕,换左手变熊掌,右手变鹰爪状,重复上法。
左右手交替轮换锻炼,时间不论,适可而止。
要点:弯腰吸气时两膝不能曲。
三功:气行背路背部、腰部平气时两脚平拢、双手向两侧伸展与肩平,掌心向下,下蹲吸气图2-7。
接着两手握拳,拳心向上,两肘紧贴胸部,拳头须平拢、右脚朝右侧移成弓箭步,两手端平,自左侧方向起转动旋转,同时挺胸并稍后仰图2-8。
两肘以两胁为点,由上往下旋转三至四次后,左脚向右脚靠拢立正,同时做平气动作。
转换左侧左弓步,呼吸动作一样。
左右侧各做三至四次即可。
要点:此节全靠闭气。
四功:气行四肢平气动作结束在呼气的同时,左脚移向左前方与肩宽,左手握拳,拳心向上,贴近左小腹处;右手五指自然并拢,往右侧甩动;弯腰向右转90度,然后右手甩摆至左脚尖,此时始吸气,胸部也转向正前方同时直腰挺胸图2-9,掌心朝前。
掌指朝天,眼看右掌;接着右掌变握拳,小臂回至右肩旁。
拳尖朝下。
猛朝左膝前打,同时呼气图2-10。
右拳又变掌向右侧甩动,如前法重做第二次,连续七至十次,屏气收左脚,换出对侧手脚亦如前法做七至十次.次数要相等。
要点:吸气和呼气时两膝不能曲。
五功:气行头顶本门称头顶为天平立正姿势,平气动作后上身向前倾斜,前额顶触物面墙壁、树本均可,两手自然下垂成鹰爪图2-11,掌指朝上,小臂抬起。
鹰爪提至同耳高,两手翻掌由上向后下方猛插,两足跟着地,同时呼气图2-12。
反复多次锻炼,适可为度。
要点:动作、呼吸节津要均匀,莫太快。
六功;气行腰、腹部坐式,两腿自然伸直,双脚夹或钩住一物均可。
完成平气动作后,两手握拳拍击小腹,然后上身后仰与地面平行或稍倾斜,两手掌分别置于小腹傍。
掌心向上;双掌外展,同时吸气图2-13。
吸气后,手臂绕向头部,掌心向上,翻掌向上腹两侧前猛推去,同时呼气图2-14。
反复进行,适可为度。
要点:锻炼此式次数和强度,要循序渐进。
七功:气行心部又称心功备一根圆木棍,长1米左右,直径25毫米。
平气后手持木棍,与墙壁或树木相隔一定距离,木棍一端抵撑于剑突下,另一端抵于端壁或树木,木棍与地面平行。
两手自然下垂成鹰爪。
动作和呼吸等均与五式同图2-15。
要点:练习此式的次数要逐渐增多,适当为度,不要勉强。
武当熊门七心活气功功理功法第三节副七功一功:霸王举鼎平气后两脚站立与肩宽,两手自然下垂于体侧,之后缓缓抬起与肩平。
掌心向下。
上身向前弯,两手掌也随之到两脚尖,掌心相对,手指曲胸,同时吸气图2-16。
再缓缓挺起上身,两手掌慢慢用劲上拉,曲臂拉至胸部,转腕,掌心朝上,最后两手沿肩前向上猛然直插,手指伸直,同时呼气图2-17 。
呼气后两手向外展,后又复合原位,同时再吸气,曲臂拉下至胸部以平气动作结束。
要点:此功视身体状况和自己功底而定,次数不限。
二功:凤凰插毛平气动作后两脚站立与肩宽,左上臂向外平举,前臂内弯与上臂成九十度,手掌达头左上方,掌心向外,举手之时一并吸气。
右手端平齐胸,掌心向下,手肘要直,左右来回用力甩摆三至五次,上身稍向右侧,作平气动作,同时正身。
换手,方法同前,左右手各做三次图2-18。
要点:甩插的手必须用劲。
三功:金鸡抖力平气动作后,两脚站立与肩宽,两手握拳置两胁处,吸气。
接着右手变熊掌平于胸前向左前方推出。
掌心向前图2-19。
推出后肩部用抖劲带动手臂来回伸缩四至五次。
然后右手变拳向右侧平拉开,同时再吸气。
继拍击腋下,并呼气。
换左手如右手法练一次。
之后双手齐出练一次图2-20。
如此反复数次,以平气动作结束。
要点:练此功肩部不能板滞,要松活。
四功:霸王撤鞭平气动作后两脚站立与肩宽,下蹲马步。
两手掌放左腰旁,掌心向下,接着双掌抓拳带过右侧,同时吸气图2-21。
然后双拳由右向左侧甩动,左拳往左侧格摆,拳尖向上,拳与肩平,肘对左膝;右拳拍击腋下,拳心向上,同时呼气图2-22。
再换方向、两掌从右腰傍往左带,方法如前,反复进行多次,适当为度。
要点:练左侧时,吸气时左脚要同时自然抬起,呼气时左脚同时踏回原位。
练右侧法同左侧。
五功:双凤朝阳平气动作后两手握拳放于腰部或胁部,吸气,右手变掌向头上直推,指尖向上,掌心向左,同时呼气图2-23。
呼气后,右手向左侧摆动尺许,收回原状再吸气;吸气后右掌变熊掌垂直缓缓拉向胸部,又向右侧平线摆出,变拳拍击腋下,出拳时呼气。
换左手,练法同上。
左手练毕,再吸气,左右手上下交换直向上拉推四至五次,推法如前,每推掌一次,呼气一次。
最后,两手掌心相对,于头上方两侧相隔尺许,收回原状再吸气,此时又变为熊掌图2-24。
吸气后两掌垂直拉下至胸部,两手左右分开变拳拍击腋下,以平气动作结束。
此法做三至四次即可。
要点:练此式可略挺胸。
六功:黄龙缠腰平气动作后右手成掌向右下甩出,掌心斜向下,同时吸气图2-25。
左手交又在右手之上,往两边来回甩动四至五次图2-26。
平气动作还原,换方向练左侧,方法一样。
如此反复做多次,适当为度。
要点:练此把右侧式时上身也要右侧转,左侧式相应左侧转。
七功:金鸡拍肚平气动作后两手握拳置胁下,吸气,右手变熊掌向左前方推出,掌心向前,同时呼气图2-27。
然后掌指伸直,摆正右前方,掌心向小腹,同时吸气;接着右掌拍击小腹,同时呼气。
换练左手,方法如上。
左手收回后,再吸气,双手变熊掌向前方同时推出,掌心向前,也同时呼气图2-28。
呼气后两手掌向两侧分开同肩宽,同时吸气;接着双掌如上法拍击小腹,同时呼气。
上法反复进行五、六次。
要点:拍击小腹时,小腹要用力对抗;武当熊门七心活气功功理功法第四节活气功呼吸方法"活气功"的呼吸方法是口吸鼻呼,而且呼吸大都要配合动作。
不论吸气或呼气都要短促有力,因呼吸时声音震动,所以前人称"抖进抖出"。
吸气时舌抵上腭,口唇微圆,气吸进后要闭着,不能吞下。
当要呼气时,口内的气从鼻中喷出,呼气必须短快有劲,要有轻松活跃感。
练到一定程度,呼吸不但有劲,而且声音时常清脆响亮。
武当熊门七心活气功功理功法第五节注意事项1.初学者,吸气不要吸满,以免闭不住将气吞下。
2.呼吸运气要注意配合姿势和动作的准确,因姿势和动作有导引气的作用。
3.练功期间感到全身乏力、或某些部位酸疼等反应,须坚持练功。
4.初练此功者禁吃生冷和刺激性温燥东西,如辣椒、胡椒、黄牛肉、公鸡等。
5.初学此功者,禁房事三个月。
6.白天十二点和晚上十二点,禁练此功,其他时间都可以练,早晨为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