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一音乐 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教案
《音乐的悲剧美》教案

《音乐的悲剧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悲剧美的概念,理解音乐如何表现悲剧美。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悲剧美的定义与特点2. 音乐表现悲剧美的手法3. 经典悲剧音乐作品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悲剧美的定义与特点,分析音乐表现悲剧美的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悲剧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悲剧美。
3.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悲剧音乐的感悟和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悲剧美的定义、特点、音乐表现手法等知识点。
2. 经典悲剧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莫扎特的《安魂曲》等。
3. 音响设备:播放音乐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悲剧美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悲剧美的兴趣。
2. 讲解悲剧美的定义与特点:详细讲解悲剧美的概念,分析其特点。
3. 分析音乐表现悲剧美的手法:讲解音乐如何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手法表现悲剧美。
4. 案例分析:播放经典悲剧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悲剧美。
5.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悲剧音乐的感悟和理解。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悲剧音乐的进一步了解。
7. 课堂小结:强调悲剧美在音乐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体验音乐的美好。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其对悲剧美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后作业:收集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后作业:1. 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悲剧音乐作品,分析其如何表现悲剧美。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高一音乐教学设计课题《悲剧美》教案

课题:《悲剧美》
教学目标:
1.以“悲”为主线让学生能带着悲与愤相结合的情感,认真感受歌曲《松花江上》、歌剧《白
毛女》选段、乐曲《一个华沙幸存者》音乐作品。
2.在鉴赏和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激发的情感,从而学生为正义而斗争、憎恨罪恶的审美情操。
3.能积极参与讨论,对具有悲剧性美作品的音乐艺术表现和现实历史意义进行探讨分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时,体验喜剧美的意蕴。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分析音乐作品的悲剧美。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
课时:一个课时
年级:高一年级。
音乐的悲剧美

音乐的悲剧美(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在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创造和表现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同时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淡化基本技能的学习过程,注重艺术实践,设定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等,发展学生想象力,进行音乐实践创造。
二、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能认真聆听歌曲《松花江上》,感受作品的音乐意境,获得音乐悲剧美的体验。
2.知识目标:通过分析探讨,了解作品中表现悲剧美的音乐语言。
3.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松花江上》片段,以及进行简单的创作。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使学生从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和喜剧美六个基本范畴中体验音乐的美。
在前面我们已经体验了音乐的优美、壮美、崇高美和欢乐美,为本节课体验、分析音乐的悲剧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选材上,由于学生对国外的作品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基础,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所以选取了近代中国声乐作品《松花江上》,作品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内容,学生在情绪上容易产生共鸣。
四、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教学过程可将视听、演唱结合,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在情境中感受作品的音乐美。
五、教学重点:探讨音乐语言的特点, 感受、分析音乐作品的悲剧美。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平台钢琴七、教学课时: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听赏:课前播放华彦钧的《二泉映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共鸣,更有易于学生对音乐悲剧美的最初体验。
)(二)、导入:欣赏两幅体现悲剧美的绘画作品(1)教师:前些年曾流行一首歌曲叫《笑比哭好》,歌中唱到:“啊朋友你是喜欢哭来还是喜欢笑?”教师:毫无疑问,在生活当中,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笑口常开。
《音乐的悲剧美》教案

《音乐的悲剧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悲剧美的概念,理解音乐如何表达悲剧美。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悲剧美的概念与特点。
2. 音乐表达悲剧美的手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2. 分析音乐中的悲剧美元素。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音乐作品,如交响乐、歌剧、协奏曲等。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部经典悲剧电影的片段,引发学生对悲剧美的思考。
2. 讲解:介绍悲剧美的概念,解释悲剧美在音乐中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3. 欣赏:播放几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安魂曲》等。
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悲剧美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4. 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音乐作品中的悲剧美特点,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5. 实践:邀请学生上台,尝试用乐器或歌声表达悲剧美,其他学生欣赏并提出意见。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悲剧美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7.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音乐悲剧美的课后作业,如欣赏一部悲剧电影或歌剧,并写一篇观后感。
8. 拓展:推荐学生参加音乐欣赏活动,如音乐会、歌剧演出等,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音乐沙龙,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或音乐爱好者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对于音乐悲剧美的理解和体验。
2. 开展课后音乐俱乐部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发组织音乐欣赏小组,共同探讨和学习音乐中的悲剧美。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了解他们对音乐悲剧美的理解和感受。
3. 音乐实践表现:在实践环节中,评价学生运用音乐表达悲剧美的能力,包括演奏技巧和情感传达。
八、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学生反应、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教学设计

《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研讨课教学设计研讨课标题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学科音乐年级高一所在章节第二单元第三节类型新授所属学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演唱、创作,理解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思考、尝试、探索的过程,由浅入深,培养学生发现、分析、综合、辨别音乐美学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开拓视野,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自信与快乐,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分析悲剧美与喜剧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利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设计说明课前课前任务:提供学习任务单和资源包。
任务单中明确问题:音乐美学的范畴,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特征等。
设计目的:利用课前任务单,任务驱动学生自学教学方法:学生网络搜索、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探究合作课中环节一:课前知识反馈,检测学生课前的学习成果,师生补充、总结。
设计目的:对课前知识的反馈,课中重点、难点的突破,以及知识的运用与升华。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探究、演唱、学生创作环节二:1、老师和学生共同分析音乐作品,利用画图软件直观的解决难点。
2、着重处理歌曲的第二段。
能够利用音乐的要素分析谱例,感受歌曲中下行旋律给人悲伤色彩,以及音高由低突然到高这种情绪的发泄,给人振奋人心的力量。
环节三:探究创作,利用资源包中的音频,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究出音乐的喜剧美特点。
环节四:拓展练习: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的理解。
课后布置开放性作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的特点,作品上传QQ群。
知识巩固与运用教学反思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使课堂更有生命力。
音乐的悲剧美说课教案

音乐的悲剧美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理解音乐中的悲剧美概念。
2.通过分析经典音乐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悲剧美在音乐中的表现。
3.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悲剧美的概念及在音乐中的体现2.分析经典音乐作品中的悲剧美3.学生实践:创作体现悲剧美的音乐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悲剧美在音乐中的表现,分析经典音乐作品。
2.教学难点:创作体现悲剧美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具有悲剧色彩的音乐,如《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2)引导学生谈谈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2.讲解悲剧美的概念(1)简要介绍悲剧美的定义及特点。
(2)举例说明悲剧美在音乐中的体现。
3.分析经典音乐作品中的悲剧美(1)播放《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悲剧元素。
(2)分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如何体现悲剧美。
4.学生实践:创作体现悲剧美的音乐作品(1)分组讨论,每组创作一个体现悲剧美的音乐作品。
(2)教师指导,提供创作建议。
(3)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艺术形式中的悲剧美。
五、课后作业1.选择一部具有悲剧美的音乐作品,分析其音乐要素如何体现悲剧美。
2.尝试创作一部体现悲剧美的音乐作品,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悲剧美的概念、分析经典音乐作品、学生实践创作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悲剧美在音乐中的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反馈,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1.导入(1)播放《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引导学生谈谈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学生回答:这段音乐很悲伤,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2.讲解悲剧美的概念(1)简要介绍悲剧美的定义及特点。
(2)举例说明悲剧美在音乐中的体现。
教师举例:如《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通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故事,表现出一种深沉的美感。
《音乐的悲剧美》教案

《音乐的悲剧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悲剧美的概念,理解音乐如何表现悲剧美。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悲剧美的定义与特点2. 音乐中的悲剧美表现手法3. 欣赏具有悲剧美特征的音乐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悲剧美的定义与特点,分析音乐中的悲剧美表现手法。
2. 欣赏法:聆听具有悲剧美特征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音乐悲剧美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悲剧美的定义、特点、音乐作品介绍等。
2. 教学音频:选用具有悲剧美特征的音乐作品,如交响乐、歌剧、钢琴曲等。
3. 讨论材料:提前为学生准备相关音乐作品的资料,以便讨论时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悲剧美的概念,引发学生对音乐悲剧美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悲剧美的定义与特点,分析音乐中的悲剧美表现手法。
3. 欣赏:播放具有悲剧美特征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音乐悲剧美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音乐中的悲剧美对情感的表达作用。
注意: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框架,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拓展1. 悲剧美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介绍电影音乐中悲剧美的表现,引导学生欣赏电影音乐中的悲剧美。
2. 悲剧美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分析流行音乐中悲剧美的特点,让学生举例说明。
七、教学练习1. 让学生课后欣赏一部电影,关注其中的音乐表现,下节课分享感受。
2. 让学生课后创作一首表达悲剧情感的音乐作品,可以是无伴奏哼唱或简谱记录。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时的表现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课后练习评价:对学生的课后练习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其在音乐中表达悲剧美的能力。
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教案

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教学目标:一、知道悲剧美与戏剧美的概念。
二、能认真听赏《松花江上》、《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跳蚤之歌》,感受到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并与大伙儿交流欣赏体验。
3、能踊跃参与课堂活动并能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来分析:音乐作品是通过如何的手法将悲剧或喜剧成效进行呈现的。
4、能熟悉欣赏音乐悲剧美与喜剧美的现实意义。
讲课年级:高一年级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一、视频欣赏:《野蜂飞舞》片段Q:指挥在干什么?(作品简介)二、视频欣赏:《辛德勒名单》片段Q:这段视频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作品简介)3、Q:这两段视频给人的感受有什么不同?(第一段:幽默、令人发笑,第二段:悲伤、繁重。
)4、导入课题:今天让咱们一路来了解音乐美中极具对照两个范围:悲剧美与喜剧美。
二、了解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的概念一、Q:请用自己的话来讲说:什么是悲剧美,什么是喜剧美?教师小结:抓住关键词,悲和喜。
二、课件出示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的概念音乐的悲剧美: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成效,令人们在苍凉悲忿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取得音乐美的体验。
音乐的喜剧美:是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表现,是在对美的确信的基础上,对旧事物的鞭挞,对丑恶的否定,期引发的直接成效确实是:笑。
三、体验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一)《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一、欣赏导入:在整个20世纪,人类社会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了,德国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1947年奥籍犹太裔作曲家勋伯格,用现代作曲技法创作了一部震惊世界的音乐作品,来表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华沙集体杀害犹太人的事件,让咱们一路欣赏《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二、带着问题,听赏作品。
Q:你听到了些什么?Q:作品给了你如何的感受?(紧张、恐怖)Q:这种感受是用如何的音响来营造的呢?(尖锐、不和谐)3、师生交流教师小结:鲁迅先生说过,悲剧确实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一音乐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松花江上》、《一个华沙幸存者》(片段)、《跳蚤之歌》、《这一仗打的真漂亮》四首作品,能够分辨音乐的悲剧美与喜剧美。
2、能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的美,结合听赏的作品和课本上的知识,口述两种美的基本概念,内涵及音乐特点。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视频欣赏: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片段
2、这段视频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风趣幽默、令人发笑等)
3、对这就是音乐的喜剧美。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音乐美中的另外两种美,悲剧美与喜剧美。
因为悲剧和喜剧具有很强烈的对比性,所以请同学们了解这两种美的形式后认真填好手里的对比卡。
(老师发放课堂记录卡)
二、新课教学
A、喜剧美
1、学生通过课本64页的阅读了解喜剧美的含义。
2、欣赏体验。
《跳蚤之歌》听音乐片段回答问题。
a.喜剧美的特点在这首作品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学生可结合课本63页的鉴赏提示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并深层分析歌曲的结构。
(全曲分为三个部分……等)
《这一仗打的真漂亮》
a:这首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怎样的演唱形式,音乐有何特点?
b、老师简介作品
c、教学生哼唱《这一仗打的真漂亮》主题音乐,体验喜剧美的情韵。
教师小结喜剧美的特点。
(提醒学生填写课堂记录卡)
B、悲剧美
《松花江上》
a、学生对照歌谱,欣赏视频《松花江上》音乐片段,回答问题。
1、这首作品表现的是我国什么时期的情景?
2、歌曲的情绪与前面欣赏到的作品有何不同?
(悲伤,苍凉等)
3、歌曲的哪些音乐要素突出表达了这种情意?(旋律的起伏跌宕,悲伤激奋,下行音阶的运用,以及缓慢的速度……)
师:刚才的歌曲表达了悲伤的情绪,这是音乐的另外一种美——悲剧美
b、再次感受《松花江上》
你认为歌曲的哪一部分最具悲剧美,最能引起你内心共鸣?
演唱《松花江上》第二、三段,老师先范唱,范唱结束后给学生伴奏,学生再亲身体验,有感情的演唱。
《一个华沙幸存者》
a、听音乐片段回答问题。
1、作品表现了一种怎么样的场景?(紧张、恐怖……)
2、哪些音乐要素制造了这些气氛?(尖锐的不和谐的音响以及两极音域的使用等)
3、小结悲剧美的音乐特点。
(提醒学生填写课堂记录卡)
结合课堂记录卡,对比两种美的音乐特点有何不同?
三、巩固与回顾
播放六个音乐片段,让学生听辩他们分别属于音乐的美的那种范畴。
四、教师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