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发生水灾后的自救互救

合集下载

井下自救互救

井下自救互救

井下自救互救主讲人:郎向东在本次培训前大家先来了解一下自救互救的定义:自救:就是井下发生意外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域内的每个作业人员进行避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

互救:就是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如何妥善的救护灾区的受伤人员的方法。

大量的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的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

因此,每个矿工和下井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本人的工作环境的特点,学习掌握常见的灾害事故的要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抗灾能力。

矿井常见的事故类型主要有:顶板冒落;水灾事故;火灾事故;瓦斯煤尘事故、电气事故等。

第一节煤矿事故的现场自救互救一、井下瓦斯爆炸事故的现场自救互救矿山井下作业人员应当熟悉矿井的主要安全出口和避灾路线图,井下主要工作地点必须有避灾路线图。

一旦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就会产生强大的爆炸声响和空气冲击波,瞬间产生高温火焰,并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

这时在现场或附近的工作面的人员,一定要沉着冷静,千万不可惊慌失措,乱喊乱叫,应迅速采取自救措施。

1、当听到爆炸声响或感觉到爆炸冲击波造成的空气震动气浪时,所有人员应迅速背朝爆炸冲击波传来的方向卧倒,脸要朝下,头尽量低些,有水沟地方要卧倒在水沟侧,然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爆炸瞬间,要尽力屏住呼吸,防止吸入有毒高温气体。

要用衣物盖住身体裸露部分,使身体露出部分尽量减少,以防止爆炸瞬间产生的高温灼伤身体。

2、要迅速正确佩带好自救器,辨别方向,沿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有新鲜风流的巷道,离开灾区。

两人以上要同行,互相照应。

行进中注意通风情况,迎着风流方向走。

3、如巷道破坏严重,没法去较安全的地点时,或不清楚撤退路线是否安全,就要设法进入避难硐室,或在顶板坚固、支护完整、无有害气体、有水源或水源较近的地方构筑临时避难硐室,将压风阀门打开,放出压缩空气,供人员呼吸。

把矿灯、衣物挂在明显处,在硐室内安静而耐心的等待救援,硐室如有电话,可通过电话与矿调度室联系。

井下发生水灾后的自救互救

井下发生水灾后的自救互救

井下发生水灾后的自救互救一、及时快速地通告灾情。

井下透(突) 水事故一旦发生, 透(突) 水点附近作业人员应立即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告知矿调度度和毗邻地区人员一起按照矿井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所规定的撤退路线撤出. 如果有些透(突) 水事故涌水速度较慢, 利用快速的通讯方式及时通告井下作业人员撤退,可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二、首选逃生撤退路线。

在突水初期,水势很猛,冲力很大,撤退人员一定要首先选择联接主、副井筒的大巷作为紧急逃生的首选路线。

三、确定临时避灾场所。

如果在逃生撤退路线过程中发现退路已被透(突) 水隔断, 就要立即寻找井下地理位置最高的地方作为临时躲避场所, 并同时在撤退路线中和躲灾场所的轨道或水管上定时敲打发出求救信号。

人员撤退向高处走或沿上山方向进入上一个水平, 仅仅是一个有条件的选择, 决不应该是一个首选的逃生撤退路线。

四、利用防水闸门或防水墙分区隔断水源。

如透(突) 水区已修建了防水闸门或防水墙时, 在作业人员撤出后, 要立即紧紧关闭水闸门或防水墙, 使透(突) 水水流被完全隔断。

五、启动所有排水设备, 加大排水能力。

水泵房工作人员在接到透(突) 水事故报警后, 要立即关闭泵房两侧的密闭门, 启动所有水泵, 把透(突) 出的水尽快排出. 在未接到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领导人的撤退命令之前, 绝对不可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六、采取有效的自救互救措施。

在井下躲避的生还人员, 一定要立即启动积极主动的自救互救预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避灾空间保持必要的体力, 采取必要的自救互救措施, 心情平静, 适量呼吸, 禁止活动, 躺卧待救, 相互安慰,稳定情绪。

七、防止有害气体的中毒和窒息。

透(突) 水后, 特别是老采空区的积水透出后, 往往会从积水的空间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 如硫化氢或瓦斯等, 所以在避灾自救互救过程中要一定注意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

地测科2010年7月15日。

井下发生火灾、水灾等灾害的自救、互救措施

井下发生火灾、水灾等灾害的自救、互救措施

井下发生火灾、水灾等灾害的自救、互救措施自救就是当井下发生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区影响的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行为。

互救就是在有效的进行自救的前提下,没有受伤的人员妥善地救护灾区负伤人员的行为。

一、自救时应遵守“灭、护、撤、躲、报”五原则1、灭: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2、护: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可佩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3、撤: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要以最快速度,选择最近的路线撤离灾区。

4、躲: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援救,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硐室。

5、报:尽快向矿调度中心汇报。

二、矿工互救时,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1、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三、瓦斯、煤尘爆炸时的自救、互救瓦斯、煤尘爆炸时产生巨大声响以及高温、有毒的气体和炽热的火焰冲击波,并在一刹那间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的矿井毁坏。

其避灾自救时的要点如下:1、当灾害发生时,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跑。

当听到或感觉到爆炸声响和空气冲击波时,应立即背朝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脸朝下,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上眼睛,迅速卧倒;头部要尽量低,有水沟的地方最好躲在水沟边上或坚固的障碍物后面。

2、立即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高温气体,避免中毒和灼伤气管、内脏。

3、用衣服将自己身上的裸露部分尽量盖严,以防火焰和高温气体灼伤皮肉。

4、迅速取下自救器,按照使用方法戴好,以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5、高温气浪及冲击波过后,应立即辨别方向,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新鲜风流区,并按照避灾路线尽快逃离灾区。

矿井透水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矿井透水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矿井水淹事故中的自救与互救1.洪水后现场人员疏散的预防措施(1)透水后,如果可能的话,有必要快速观察和判断透水位置、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况,根据预防灾害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2)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它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主流,注意防止滚石和木材在水中撞击。

(3)如透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向有风的上坡道路撤退。

(4)在后退路线和道路的交叉口处,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

(5)人员撤退到竖井,需从梯子间上去时,应遵守秩序,禁止慌乱和争抢。

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6)如果唯一的出口被水堵住,无法撤退,应有组织的在独头工作面躲避,等待救护人员的营救。

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2.被矿井洪水困住时的防灾和自救措施(1)当现场人员被涌水围困无法退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避灾,或者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快速建造临时避难室,以避免灾难。

如系老空透水,则须在避难硐室处建临时挡墙或吊挂风帘,防止被涌出的有害气体伤害。

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明显标志。

(2)在避灾期间,遇险矿工要有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情绪安定、自信乐观、意志坚强。

我们必须坚信,上级领导会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坚信在班组长和有经验老工人的带领下,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共渡难关,安全脱险。

要作好长时间避灾的准备,除轮流担任岗哨观察水情的人员外,其余人员均应静卧,以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

(3)避灾时,应用敲击的方法有规律、间断地发出呼救信号,向救援人员指出避难所的位置。

(4)被困期间断绝食物后,即使饥饿无法忍受,也应努力克制自己,决不嚼食杂物充饥。

需要饮用井下水时,应选择适宜的水源,并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5)长时间被困在井下,发觉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避免灾难的人们不应该过度兴奋和慌乱。

井下发生各种灾害自救互救必知必会知识

井下发生各种灾害自救互救必知必会知识

二、井下发生火灾时的自救措施
1.马上切断电源 2.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3.灭火无效时马上带好自救器撤离。 4.向调度室汇报。 5.位于进风侧时,要沿火焰相反方向撤离;位于回风侧时,尽快进 入进风或微风巷道撤离。
三、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的自救措施
1.位于透水点上方时,沿上山方向撤离。 2.位于透水点下方时,拽住管路等物体过头,迅速撤离。 3.撤离通路被水隔断时,要迅速寻找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 的地点躲避。 4.发出呼救信号,间断的敲打铁器或煤墙等。 5.老空、老窖透水时,必须迅速佩戴自救器或湿毛巾掩住口鼻,尽 快撤离。
(3)佩戴自救器呼吸时,会有干、热感觉,这属 于正常工作现象,不可将口具摘下来,必须一直 佩戴到达安全地点。 (4)佩戴时,如果外部被碰瘪,不能取下过滤药 罐的情况下,带着下部外壳也能呼吸,为减少牙 齿的负担,可以用手托住罐救时必知必会知识
一、止血(二步) 1.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或止血带结扎出点上方(近心端)。 2.将出血肢体太高或举高。 二、救护肢体骨折人员(二步) 1.用夹板或木板、竹片等将骨折处固定,避免部位移动。 2.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
距胸壁上方20~30cm高处,用中等力量快速猛击胸 骨中、下1/3交界处1~2次,立即确诊颈动脉。 6、胸外按压:使伤员仰卧于硬板上,如无此条件 也可使伤员直接仰卧于地上,抢救者立或跪于伤 者一侧,将一手掌叠加其上,双臂伸直,上身前 倾。 7、在现场心肺复苏抢救同时,迅速采用各种方式 通知专业救护人员到场。 八、电气设备着火时灭火(三项) 1、迅速切断电源。
1.立即护送到抢救地点。 2.迅速向调度汇报。 六、搬运伤员(三步) 1.将担架放在伤员的一侧。 2.搬运者的双手同时插入伤员头部、肩、背部及腰 部、下肢的下方。 3.动作一致将伤员托起,平放在担架或木板上。 七、救护触电者(七步) 1.迅速切断电源。 2.用相应电压等级绝缘工具(戴绝缘手

灾害事故的自救、互救及避灾方法

灾害事故的自救、互救及避灾方法

灾害事故的自救、互救及避灾方法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透水和冒顶事故时,现场人员要迅速戴好自救器,正确分析和判断灾情,根据对事故的观察和判断,有秩序地撤出灾区,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调度室迅速通知有关人员,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启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根据灾害性质、发生地点、波及范围、人员分布、救灾的人力和物力,制定抢救方案,进行救灾。

一、井下发生火灾1、位于火源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风撤出。

位于火源回风侧人员,如果距火源较近且火势不大时,应迅速冲过火源撤到进风侧,然后迎风撤退;如果无法冲过火区,则沿回风撤退一段距离,尽快找到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按避灾路线撤出。

2、在撤退时,所有处于烟火威胁区域的人员,要立即佩戴自救器,迅速向新鲜风流中撤退。

3、如果退路被堵或其他原因实在无法撤出,应利用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构筑临时避难硐室,尽量隔断风流,防止烟气侵入,然后静卧待救;4、撤离时,如果巷道已经充满烟雾,绝不可惊慌,不能乱跑,要迅速辩认出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沿着地俯身摸着铁道或铁管有秩序地外撤。

5、要设法同地面取得联系,以便救护队前来救援。

二、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1、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时,要立即佩戴好自救器,迅速撤离灾区;巷道受到严重破坏,无法撤离,佩戴自救器后,尽快撤离到新鲜风流中去;如果巷道无法疏通,遇险人员要稳定情绪,坐到支护良好巷道下一侧,或进入硐室,并佩戴好自救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如利用风筒设置风障阻隔毒烟、火焰等),建立临时避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

2、爆炸的瞬间,爆炸周围的空气有颤动现象和咝咝的空气流动声,一旦发现这种情况,要立即背向空气运动的方向倒地俯卧,面部贴地,用毛巾或手捂住口、鼻,暂停呼吸,防止高温气流吸入体内。

俯卧时用矿工帽护住颈项,用衣物护住身体各个部位避免烧伤和烫伤。

爆炸过后迅速佩戴好自救器,认清方向沿避灾路线尽快撤到新鲜风流中。

矿井下发生事故时如何自救互救

矿井下发生事故时如何自救互救

矿井下发生事故时如何自救互救每个井下人员仅仅知道怎样防止和排解事故是不够的,还必需知道,并且要娴熟地把握,怎样正确而又快速地进行自救和互救,使自己和其他人员能安然脱险得救。

自救就是井下发生意外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域内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

互救是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基础上,去救护灾区内受伤人员的方法。

为了达到矿工自救和互救的目的,每个井下工作人员必需熟识并把握所在矿井的灾难预防,娴熟地使用自救器,把握发生各种灾难事故的预兆、性质、特点和避灾方法,抢救灾区受伤人员的基本方法以及学会最基本的现场急救操作技术等。

每个煤矿的领导者,应有计划地对全部煤矿工作人员进行这方面培训,不能娴熟地把握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操作技术的人员,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矿工,都不允许下井工作。

井下灾难事故发生后,一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作好现场抢救工作就能将事故毁灭于萌芽之中,详细做法是:1.出现事故时,在场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镇静、冷静,要尽量了解推断事故发生地点、性质、灾难程度和可能波及的地点,快速向矿调度室报告。

2.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条件下,利用四周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准时处理,毁灭事故,当确无法处理时,就应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依据灾难地点的实际状况,选择安全路线快速撤离危急区域。

撤离时,不要慌张失措,大喊大叫,四处乱跑。

矿工自救设施自救器当井下发生火灾、瓦斯和煤尘爆炸、煤与瓦斯或二氧化碳突出等灾难时,井下人员应马上佩戴自救器脱险,免于中毒或窒息而死亡。

自救器有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

过滤式自救器实际是一种小型的防毒面具,它能汲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隔离式自救器则是一种小型的氧气呼吸器,它能利用自救器内部配备的化学药品,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氧气,供佩戴人呼吸。

佩戴过滤式自救器时,左手握住外壳下底,右手掀起红色开启搬手,扯开封口带,去掉外壳上盖,将药缸从外壳中取出。

然后从口具上拉开鼻夹,把口具片塞进嘴内,咬住牙垫,但嘴唇必需紧贴口具,用鼻夹夹住鼻子。

矿井发生事故后的自救和互救

矿井发生事故后的自救和互救

矿井发生事故后,矿山救护队至服务矿井的距离以行车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限,在出现意外灾变事故后报警到救护队赶到实施救援这段时间,矿工的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可以减少事故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第一讲矿工自救、互救矿工自救,就是当井下发生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行为。

矿工互救,就是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没有受伤的矿工妥善的救护灾区受伤人员的行为。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干部、工人都必须学习和掌握井下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的基本知识。

”一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一)矿工自救应遵守“灭、护、撤、躲”四原则:1.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2. 护: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或配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3. 撤: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要以最快速度,选择最近的路线撤离灾区。

4. 躲: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他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援救,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硐室。

(二). 矿工互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1. 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 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 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三). 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1. 报告灾情。

立即电话报告调度室。

报告内容:(1). 事故性质。

将看到的异常现象(火焰、飞尘等),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

不能凭主观想象判断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

(2). 事故发生地点。

(3). 灾害程度。

2. 积极抢救。

(1). 沉着冷静。

(2). 服从统一指挥,严禁单独行动。

(3). 保障救灾人员安全,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跨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下发生水灾后的自救互救
一、及时快速地通告灾情。

井下透(突)水事故一旦发生,透(突)水点附近作业人员应立即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告知矿调度度和毗邻地区人员一起按照矿井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所规定的撤退路线撤出.如果有些透(突)水事故涌水速度较慢,利用快速的通讯方式及时通告井下作业人员撤退,可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二、首选逃生撤退路线。

在突水初期,水势很猛,冲力很大,撤退人员一定要首先选择联接主、副井筒的大巷作为紧急逃生的首选路线。

三、确定临时避灾场所。

如果在逃生撤退路线过程中发现退路已被透(突)水隔断,就要立即寻找井下地理位置最高的地方作为临时躲避场所,并同时在撤退路线中和躲灾场所的轨道或水管上定时敲打发出求救信号。

人员撤退向高处走或沿上山方向进入上一个水平,仅仅是一个有条件的选择,决不应该是一个首选的逃生撤退路线。

四、利用防水闸门或防水墙分区隔断水源。

如透(突)水区已修建了防水闸门或防水墙时,在作业人员撤出后,要立即紧紧关闭水闸门或防水墙,使透(突)水水流被完全隔断。

五、启动所有排水设备,加大排水能力。

水泵房工作人员在接到透(突)水事故报警后,要立即关闭泵房两侧的密闭门,启动所有水泵,把透(突)出的水尽快排出.在未接到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领导人的撤退命令之前,绝对不可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六、采取有效的自救互救措施。

在井下躲避的生还人员,一定要立即启动积极主动的自救互救预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避灾空间保持必要的体力,采取必要的自救互救措施,心情平静,适量呼吸,禁止活动,躺卧待救,相互安慰,稳定情绪。

七、防止有害气体的中毒和窒息。

透(突)水后,特别是老采空区的积水透出后,往往会从积水的空间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或瓦斯等,所以在避灾自救互救过程中要一定注意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

地测科
2010年7月15日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