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六 运算律培优卷(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6.运算律苏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6.运算律苏教版(含答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6.运算律一、单选题1.38×25×4=38×(25×4)运用了( )。
A. 乘法交换律B. 加法结合律C. 乘法分配律D. 乘法结合律2.下面等式符合什么运算定律( )676+243=243+676A. 加法交换律B. 加法结合律3.计算204×25的简便方法,正确的是()。
A. 200+4×25B. 200×4×25C. 200×25+4×254.下面简便方法使用正确的是()。
A. 898-78-20=898-(78-20)B. 3×125×8=3×(8×125)C. 148×99+148=148×99×15.456+25+175=456+(25+175)这是根据( )A. 加法结合律B. 加法交换律C. 乘法结合律D. 乘法交换律二、判断题6.8×3×125×25=(8×125)×(3×25)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7.13×42+13=13×(42+13)8.83+175+17=83+17+175这是根据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9.25×15×44=15×(25×44)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三、填空题10.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68×99=________11.在横线上填数5+8=________+512.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________相乘,再________,这叫做乘法分配律.13.运用乘法的结合律,简便计算.32×25×8=________14.应用乘法运律定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25×77×8=77×(________×________)四、解答题15.你能口算25×16的积吗?看上去不太容易,其实,我们可以把16看成是4与4的积,那么原式就变成了25×4×4这样一下子就可以口算出结果是400了.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迅速算出125×24的积吗?16.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2)×20 (32+56)×9 (57+23)×123×20+2×20 32×9+56×9 57×12+23×12五、综合题17.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836-74-126=836-(□○□)(2)836-74-126=836-(□○□)(3)1000÷25÷4=10000○(□○□)(4)1000÷25÷4=10000○(□○□)(5)49×99+49=490○(□○□)(6)49×99+49=490○(□○□)(7)125×13×8=125○(□○□)(8)125×13×8=125○(□○□)六、应用题18.图书馆的每个书架有6层,每层大约可以放115本书,10个书架大约可以放多少本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38×25×4=38×(25×4)运用了乘法结合律.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此题应用乘法结合律简算,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据此解答.2.【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结构符合加法交换律:a+b=b+a的形式,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因此选加法交换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运算律 附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培优测试卷第六单元运算律一、填空。
(第1小题1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在〇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括号里写出应用的运算律。
(1)57+□=43〇□( )(2)47+52+48=47+(□〇□)( )(3)□×28=□×35( )(4)25×9×4=9×(□〇□)( )(5)(45+28)×5=45×□+28×□( )(6)76×40-51×40=(□〇□) 〇□ ( )2.如果〇+☆=198,那么600-〇-☆=( );如果△×□=20,那么(△×2)×(□×2)=( );如果※- ⊙ =50,那么14×(※- ⊙)=( )。
3.已知32×□-27×32=3200,那么□里应填( )。
4.下图可以证明( )律。
5.在〇里填上“>”“<”或“=”。
125×16〇125×8×8 478-(209+178)〇478-209+17825×32〇25×30+2 5000÷125÷8〇5000÷(125×8)6.明明在计算48×101 时想用运算律简便运算,他是这样做的:48×101=48×(100+1)=48×100+1=4801。
他想用( )律进行简便运算,但他的计算是错误的,请你帮他改正过来( )。
7.演讲能力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某市少年宫开展全市小学生演讲比赛。
一、二年级共有144名学生报名参加,三、四年级共有118名学生报名参加,五、六年级共有156名学生报名参加。
参加比赛的一共有( )名学生。
8.甲、乙两地相距9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经过6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又继续向前行驶了2小时,这时两车相距( )千米。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六单元 运算律 测试卷-苏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六单元运算律测试卷-苏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56+72+28=56+(72+2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乘法结合律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育红小学三(1)班有45名学生,比三(2)班多4人.在学雷锋活动中,平均每人做好事4件.两个班的学生一共做好事()。
A.164件B.196件C.376件D.344件3.在99×(100+1)=99×100+99×1中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4.用简便方法计算:152×8+148×8=()A.300B.700C.2400D.33605.下面算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2×(18+12)=42×30B.a×b+a×c=a×(b+c)C.4×a×5=a×(4×5)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125×8÷125×8=125÷125×(8×8)=64。
()2.125×16=125×8×2。
()3.几个数相乘,改变它们原来的运算顺序,它们的积不变。
()4.25×(4+80)=25×4+80。
()5.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6.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三.填空题(共6题,共10分)1.在计算62×25×4时,可运用()使计算简便,在计算99×9+99时,可运用()使计算简便。
2.23×25×4=23×(),这是应用了乘法()。
3.32×4×25=32×(4×25)运用的运算律叫()。
第六单元 运算律(单元测试)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第六单元运算律(单元测试)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单选题1.44×99=44×100-44,运用的是( )。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加法结合律2.与101×89的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100×89+1B.100×89+89C.101×100+89D.101×90-90 3.与算式“290×6”的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290×3×3B.29×6×10C.29×6+10D.29×3+3 4.与37×101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
A.37×100+1B.37×100-1C.37×100+37D.37×100×1 5.下面使用乘法分配律错误的是( )。
A.102×68=100×68+2×68=6800+136=6936B.34×72+66×28=(34+66)×(72+28)=10000C.48×61+48×39=(61+39)×48=100×48=4800D.99×32=100×32-32=3200-32=3168二、填空题6.(4×18)×25=(25×4)×18是运用了 律。
7.155+(89+45)=155+45+89 运用了 。
8.要使“69×A+B×54”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那么A可以是 ,这样的话B就是 。
9.在横线上填上“>”“<”“=”。
100-35-18 100-(35-18)(100-1)×13 100×13-10025×(40×4) 25×40+25×4 57×99+99 57×10010.(a+b)+c=a+(b+c)表示的是 律;(35+47)+65=47+(35+65)应用了 律。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运算律 测试 提优卷(含答案)

第六单元运算律测试提优卷一、填空。
1.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数,那么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成( ),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成( )。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1)50×(2×26)=(□○2)○□ (2)(25+42)×2=25○□+42○□(3)47×(20-1)=□×20○□×1 (4)564-25-175=564○(□○□)(5)(b+109)+91=□+(109+□) (6)81+19×81=(□+□)×□(7)3600÷8÷5=3600○(8○□)3.在( )里填“>”“<”或“=”。
23×20+40( )23×(20+40) 22×25( )2×25×11270÷9×3( )270÷(9×3) 500-98( )500-100-24.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可以列式为( ),还可以列式为( ),结果都等于( )厘米。
5.学校要买排球和足球各33个,其中每个排球49元,每个足球51元。
一共要花( )元,买足球比买排球多花( )元。
6.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两车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
从刚开始出发算起,经过6小时两车第二次相遇。
两地相距( )千米。
7.已知36×99=3600-36=3564,48×99=4800-48=4752,73×99=7300-73=7227,照这样计算,56×99=( )-( )=( ),28×99=( )-( )=( )。
8.已知x+y=300,且x-y=150,那么x+(y+40)=( ),x-(y-60)=(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单元检测(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单元检测一、单选题( 10分)1.下列算式中属于加法结合律的是()。
A.(17+15)+25=17+(15+25)B.(△+□)+○=(△+○)+□C.(8+2)+5=(2+8)+52.计算125×99的最简便的算法是()A.100×99+25×99B.125×100-125C.125×90+125×9D.125×9×113.a+b+c+d=(a+d)+(b+c),这道算式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49×321”时,发现按键“9”坏了,但是聪明的小明还是用这个计算器算出了正确的结果。
他不可能用下面的()方法。
A.7×7×321B.50×321-321 C.50×321-1 D.48×321+321 5.125×88=8×125+125×80运用了()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无法确定二、判断题( 10分)6.25×44的简便运算算法是25×4×4。
( ) 7.89×102=89×100+2。
()8.138+247+153=138+(247+153)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9.计算a×b×c=b×(a×c)运用的定律是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0.算式4×13×25=13×(4×25)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三、填空题( 29分)11.a+b=b+a表示的是律,17×4×25=17×(4×25)运用的是律。
12.4×73×25=73×(4×25)运用了乘法的律和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6.运算律 苏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6.运算律一、单选题1.下面等式符合什么运算定律( )789+357=357+789A. 加法交换律B. 加法结合律2.“93×25×4=93×(25×4)”,此等式应用的运算定律是()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加法结合律D. 乘法分配律3.计算25×24比较简便的方法是()。
A. 25×4×6B. 25×3×8C. 25×20×44.在乘法交换律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不变.A. 和B. 差C. 积D. 商二、判断题5.99×15=(100-1)×15=100×15-1 .6.13×2和2×13的积相等。
7.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50×23× 4=23×(250×4)。
8.24×40+40=24+1×40三、填空题9.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106×15=________10.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________或者先把________,积________,这叫做乘法的________律。
11.在横线上填数9+2=2+________12.用简便方法计算.36×25=________13.用简便方法计算.103×45=________四、解答题14.根据运算律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 ( )15.花园小学新买来58套课桌,每张课桌118元,每把椅子72元。
一共用了多少元?五、应用题16.王叔叔骑车去旅游,三天一共骑了多少米?第一天 88千米第二天 104千米第三天 96千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结构符合加法交换律:a+b=b+a的形式,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因此选加法交换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六、运算律1、用简便方法计算:38×25×6解析:三个数连乘,我们可以按照运算顺序来计算,但是通过观察发现,38可以分解成19×2,6可以分解成2×3,这样再利用乘法结合律把两个2连乘得到4,与25相乘可以得到100,从而进行简便运算。
解答:38×25×6=(19×2)×25×(2×3)=19×(2×25×2)×3=1900×3=57002、用简便方法计算:13×90+9×270解析:观察发现90是9的10倍,我们可以把13×90改写成130×9,这样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解答:13×90+9×270=130×9+9×270=(130+270)×9=400×9=36003、用简便方法计算:555×13-111×15解析:观察发现,可以把555分解成111×5,然后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计算出5×13,最后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解答:555×13-111×15=(111×5)×13-111×15=111×(5×13)-111×15=111×65-111×15=111×(65-15)=111×50=55504、一条高速路长336千米,一辆客车用3.2小时行完全程,一辆货车用4小时行完全程。
客车的速度比货车的速度快多少?解析:一辆客车用3.2小时行完全程,一辆货车用4小时行完全程。
求客车的速度比货车的速度快多少,可以根据路程÷速度=行驶时间,先分别求出客车和货车的速度,再求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测培优卷8
利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一、填空。
(第1题8分,其余每空2分,共36分)
1. 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4+=31+
186+203=186+200
N+398 =N +400
345+78+=78+(55)
2. 在里填上“>”“<”或“=”。
197-37+63 197-37-63
570-175-125 570-(175+125)
280+(120+80) (280+120)+80
327-198 327-200-2
278-99 278-100+1
3. 小兰用加法交换律写了一个等式:7+6=2+7。
如果这两个加数的和是99,那么这两个加数分别是()和()。
4. 希望学校四年级有188名学生,比五年级少12人,这两个年级共
有()名学生。
5. 把下面三个数的和填在括号里。
6. 如果A+B=600,那么A+(B+78)=()。
7. 下面是一个家具工厂3个月生产家具的数量,算出合计数填在表
里。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10分)
1. 27+33+67=27+100()
2. 134-75+25=134-(75+25)()
3. m+n =n+m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
4. 850-104=850-100+4()
5.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题3分,共12分)
1. 56+72+28=56+(72+28)运用了()。
A. 加法交换律
B. 加法结合律
C.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 与451-51-49相等的算式是()。
A. 451-(51-49)
B. 451-(51+49)
C. 451-49+51
3. 用交换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应用的运算律是()。
A. 加法交换律
B. 加法结合律
C.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4. 四年级有3个班,一班有44人,二班有47人,三班有46人。
3
个班一共有多少人?下列算式在计算时最为简便的是()。
A. 44+47+46
B. 47+44+46
C. 47+(46+44)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
(每题3分,共18分)
987-(287+135)478-256-144
672-36-64 216+89+11
36+64-36+64109+(291-176)
五、解决问题。
(共24分)
1. 水果店第一天卖出水果327千克,第二天卖出水果214千克,第
三天卖出水果386千克。
这三天一共卖出水果多少千克?(8分)
2. 黄明商场第三季度电视机的销售情况如下表。
(8分)
九月份销售多少台电视机?
3. 某班第三小组六名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28厘米、136厘米、133厘
米、132厘米、124厘米、127厘米。
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8分)
答案一、1. 3164+3-255
345+
2. >==>=
3. 3762
4. 388
5. 184268
6. 678
7. 12001159998
二、1. √ 2. × 3. × 4. × 5. √
三、1. B 2. B 3. A 4. C
四、987-(287+135)
=987-287-135
=700-135
=565
478-256-144
=478-(256+144)
=478-400
=78
672-36-64
=672-(36+64)
=672-100
=572
216+89+11
=216+(89+11)
=216+100
=316
36+64-36+64
=(36-36)+64+64
=0+128
=128
109+(291-176)
=109+291-176
=400-176
=224
五、1. 327+214+386
=327+(214+386)
=327+600
=927(千克)
答:这三天一共卖出水果927千克。
2. 1185-372-428
=1185-(372+428)
=1185-800
=385(台)
答:九月份销售385台电视机。
3. (128+136+133+132+124+127)÷6
=(128+132+136+124+133+127)÷6=(260+260+260)÷6
=780÷6
=130(厘米)
答: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