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红楼梦2
《金瓶梅》之舌尖上的诱惑

《金瓶梅》之舌尖上的诱惑舌尖上的《金瓶梅》文/罗屿玉液珍馐,浮世男女,或许美食也是打开《金瓶梅》以及中国市情文化的一把钥匙。
“盘盏之间,人物的哀愁与喜乐、欲望与挣扎,全部丰腴起来、生动了起来。
”作家李舒读《金瓶梅》数十遍,每次读第七十二回,看到潘金莲说要给西门庆上盏“芝麻盐笋栗丝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泼卤六安雀舌芽茶”,她都无法一口气读完这道茶名。
这茶的配料,芝麻、盐笋、栗丝、瓜仁、核桃仁还算寻常。
至于“春不老”,由于《金梅瓶》自带的“小黄书”属性,李舒一度把它划为诸如“牛欢喜”的“以形补形”的食物,直到请教了朋友,才知春不老乃雪里蕻。
李舒最搞不懂的是“海青拿天鹅”究竟为何物。
明代殷偕的《海青击鹄图》“在学界,有人认为‘海青’是青橄榄,‘拿天鹅’是白果;有人说‘春不老’和‘海青’应在一起,指绿色的咸菜,而‘天鹅’指的是白色的核桃仁;也有人说,这茶中有鹅肉。
”李舒还查到一种说法:“海青指海东青,是一种雕的名称。
有人猜测‘海青拿天鹅’比喻的是吃茶的方法——要伸出指头到茶里捞取那些五花八门的配料,和海东青捕食天鹅的手法相似。
”不过,李舒觉得,茶名中有“海青拿天鹅”,应是比喻这道茶手法复杂:“因为是专门给西门庆吃的,潘金莲此举有炫技之嫌。
”张爱玲说过:“从前相府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看个吃。
”李舒说,自己的审美水平恐怕和相府老太太保持高度一致,“看什么也都看个吃”。
一部《金瓶梅》,有人见风月,有人见世俗;像李舒这样的美食爱好者,觉得书中的吃喝最迷人。
在《潘金莲的饺子》一书中她写到,她把对《金瓶梅》的理解,对兰陵笑笑生的致敬,对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春梅等人的慈悲,“都放在炖猪头里,放在酸笋鸡尖汤里,放在芝麻盐笋栗丝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泼卤六安雀舌芽茶里”。
在西门庆家,松子、土豆、香菜等皆可入茶《金瓶梅》对“食”的描写,篇幅和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色”。
据《金瓶梅饮食谱》一书作者邵万宽、章国超统计,《金瓶梅》列举的食品(包括主食、菜肴、点心、干鲜果品等)达200多种;酒24种,“酒”字出现2025次,大小饮酒场面247次;茶19种,“茶”字出现734次,饮茶场面234次。
红楼梦里面的美食作文

红楼梦里面的美食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舌尖上的红楼梦》。
《红楼梦》这本书可太有名啦!它不但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还有好多让人看了就流口水的美食呢!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红楼梦》的美食世界,尝尝那些让人忘不了的好吃的吧!在《红楼梦》里,有一道美食特别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贾母吃的“牛乳蒸羊羔”。
舌尖上的书味

舌尖上的书味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一生喜怒哀乐,一世苦辣酸甜,都浓缩于八十回的《石头记》中。
他不禁叹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书也有味古人以为然。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曾说“言了于耳则事味于心”,而《后汉书》中则直言“含味经籍”,“经籍”即经书典籍,书能味岂不是因书有味书味,自然不是书散发的纸馨墨香之味,而是书中的文之味,实乃言之味。
原来,中国人很早就痛感“词不达意”,孔子就说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话。
既然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意,故对书只读通、看完还远远不够,须心领神会地“吃透”方得书中三昧。
特别是读具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书,虽然有时能于瞬间领会到其深刻意蕴,但大多时候,则需反复琢磨,动用感性与理性的众多渠道,慢慢领会作品的气骨风神势韵境。
人们发现,不仅食的快感与观的美感有相通之处,而且获得食味快感与欣赏美感的方式也相近。
中国一些名菜佳肴,初尝似觉味道清淡,细嚼则味道鲜美,吃罢则回味悠长。
所以,“初读渊明诗,颇似枯味,久之有味”(宋代陈善《扪虱诗话》),“读骚之久,方识真味”(严羽《沧浪诗话》)。
书有何味宋代的欧阳修说他读“近诗”如识橄榄一样有“真味”(《六一诗话》);明代的宋濂说陶元亮之作高情远韵是有“至味”,而王世贞说他读陶渊明清悠澹永有“自然之味”(《艺苑卮言》);清代的王士桢读乐府诗读出了“余味”(《带经堂诗话》);翁方纲读韩子苍读出了“神味”(《石洲诗话》)。
宋代的杨万里干脆说:“读书必知味外之味,不知味外之味而曰我能读书者,否也”(《习斋话语讲义序》)。
味书需有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洞察,博大的胸怀。
同一本书,读者不同,品出的滋味便会有异,即便是同一位读者,也会因品书的时间不同,而味道迥异。
我读书,则读出:《诗经》有青草味,《楚辞》有柑橘味,《论语》有饭香味,《庄子》有山林味,陶渊明有菊花味,李太白有酒香味,《西厢记》有脂粉味,《三国演义》有男人味,《水浒传》有血腥味,《红楼梦》有辛酸味;鲁迅杂文有辣子味,周作人散文有橄榄味……同时,我也读出时下一些书的苦涩味、甜俗味、酸腐味特别是铜臭味。
红楼梦的美食文化

原文摘录——宝玉因见他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衿褂子, 因问:“下雪了么?”地下婆娘们道:“下了半日雪珠 儿了。”……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茶果来留他们吃 茶。宝玉因夸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糟鹅掌鸭信。薛 姨妈听了,也忙把自己糟的取了些来与他尝。宝玉笑到: “这个须得就酒才好。”(第8回合)
2、炸鹌鹑
3、火腿鲜笋汤
火腿即火肉,用猪腿腌熏而成。 火腿鲜笋汤在清代中叶,是高档食 品,《调鼎集》上说:“上席…… 冬笋火腿汤。”明清时食火腿鲜笋 汤是江南食俗。火腿与春笋合烹, 其滋味特佳,扬州人称“一啜鲜”, 故宝玉急急地端起来就喝,被热汤 烫了嘴。
原文摘录——晴雯麝月揭开看时,还是只四样小菜。 晴雯笑道:“已经好了,还不给两样清淡菜吃。这稀饭 咸菜闹到多早晚?”一面摆好,一面又看那盒中,却有 一碗火腿鲜笋汤,忙端了放在宝玉跟前。宝玉便就桌上 红楼梦
红楼梦不仅是巅峰的文学著作,更是一部饮食的宝典。 里面写到的饮料、糖果、茶点、菜肴、羹汤,以及成桌 的宴席,绝大部分都是精品,代表着当时饮食的最高水 准,给人以炊金馔玉之感。曹雪芹赋予饮食以文化的形 式和内涵,显示了一种高雅的、诗意化的生活方式。
1、糟鹅掌鸭信
糟鹅掌糟制菜肴为江南食俗, 由来已久。五代时僧人谦光说: “愿鹅生四掌”,言其极嗜此食。 雪芹之祖父曹寅亦爱食此类物,其 《药后除食忌谢方南董馈炸鸡二品, 将有京江之行》有句“百嗜不如双 跖羹”,也是这个意思。
结束语
《红楼梦》中的饮食谱正是汲取了民间奇巧的肴馔和 上膳御厨的烹饪方法,而形成的南北兼杂,别具风格特 色的《红楼梦》饮食文化。这种独特新颖、绚丽多姿的 贵族家庭饮食生活在中国的饮食文化史上具有极其珍贵 的价值,并且占有其特殊的地位。
红楼梦关于饮食的片段

红楼梦关于饮食的片段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描绘了清代贵族社会的生活场景。
其中有不少关于饮食的描写,以下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红楼梦》第12回中,宴会中提到了一道名为“烧鳗鱼”的美食。
以下是片段的摘录:
“贾母在大庙上祭后即去看宝玉。
只见端溪已将烧鳗鱼抬出。
贾母笑问:“这是什么?”端溪道:“这是外头描金画鳗鱼,经人来看,这鳗鱼经煮,便与真的一般色味,所以触景生情,请奶奶和老爷瞻仰就是了。
”说毕,一齐剖开几个箱,内堆满着鳗鱼。
”
这段描写展示了贾母与宝玉在宴会上品尝美食的情景。
烧鳗鱼是一道逼真、美味的山珍海味,普通人家难得能品尝到。
通过端溪事先描绘鳗鱼的外观,以及将真实鳗鱼和画的鳗鱼放在一起的手段,反映了人们在享受美食时追求视觉与味觉的统一。
这一片段既揭示了封建贵族阶级对于美食的品味,也体现了贾母和宝玉的贵族身份和日常生活。
红楼梦中还有许多关于饮食的描写,如盛夏时的荷花晚宴、端午节的粽子等。
这些描写丰富了小说的细节,展示了封建社会贵族生活的奢华和精致。
关于《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

关于《红楼梦》中的饮⾷⾷化2021-08-30ꢀꢀ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说的最⾷峰,它包罗万象,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其中的饮⾷⾷化描写为⾷称道,不仅为读者展现了精美、典雅、和谐的中华美⾷,也在⾷本叙事、⾷物塑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并且影响⾷今。
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红楼梦》中的饮⾷⾷化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家!ꢀꢀ红楼梦的⾷章多了去,⾷然也少不了写吃的,⾷⾷⾷宴⾷菜不胜枚举,样样听着都令⾷悠然神往。
某虽不才,也愿详细⾷⾷道来,让爱看红楼梦的和爱吃的都过⾷回瘾。
ꢀꢀ宝⾷探宝钗,通灵初露⾷,薛姨妈留宝⾷黛⾷吃晚饭。
宝⾷夸珍⾷嫂⾷家的好鹅掌鸭信,薛姨妈忙拿了⾷⾷糟的来给他尝。
鸭信是鸭⾷头,鹅掌鸭信,韧中带脆,⾷感复杂,容易吸收调料的味道,且不会吃得太饱。
这两味端的是下酒的好⾷菜。
宝⾷借着在薛姨妈家没⾷管束,开怀痛饮。
姨妈怕他喝醉,做上酸笋鸡⾷汤。
后⾷还有虾丸鸡⾷汤。
看来鸡⾷做汤富贵⾷家常吃。
红楼梦那个年代,鸡⾷应该鲜⾷脆吧。
只是鸡⾷做汤似乎不耐久煮,应该是⾷氽便起。
酸笋虾丸也宜⾷熟便吃。
如东北⾷吃酸菜,⾷东⾷西⾷吃酸笋,⾷东⾷说笋“毒”,乃是⾷发之物。
发酵以后就不要紧了。
酸笋颇酸,不是所有⾷都吃得消。
吃惯以后,只觉⾷酸脆,下饭送酒,⾷往不利。
炒酸笋宜油重,因为酸味解腻。
和富含脂肪的鸡⾷⾷起煮,很有道理。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回,因为袭⾷领了太太的赏,打点给湘云送点⾷鲜果。
果⾷是红菱和鸡头,清芬扑⾷。
点⾷是桂花糖蒸新栗粉糕。
新栗剥出来,应该是晶莹剔透,玲珑可⾷的吧。
磨成粉再加桂花糖蒸作糕,真是要多好吃有多好吃。
ꢀꢀ贾元春选了凤藻宫,是书中第⾷⾷喜事。
全家上下,能沾点光⾷的都不愿闲着。
贾琏的奶妈赵嬷嬷也来求凤姐⾷照顾她两个⾷⾷点差事。
赵嬷嬷是⾷⾷代的家仆,甚有体⾷。
照有教养的⾷家规矩,贾链凤姐也要请酒请饭。
贾琏⾷粗,随意拣两盘菜请赵嬷嬷吃,凤姐⾷⾷细,体贴⾷太太咬不动,命把早起的那碗⾷腿炖肘⾷取来。
四大名著之红楼梦饮食文化 (二) (2)

已 人是
:……
茶
, .
,
味 同 嚼 蜡 这 茶 才 刚 刚 出 色 出 味
这 枫 露 茶 也 确 实 不 平 凡 二 般 茶 泡
,
公 宝 玉 不 凡 见 于 小 说 第 八 回 《 奇
曹 雪 芹 杜 撰 一 种 超 凡 脱 俗 名 茶 珍
,
给玉八
.
枫 露 茶
,
二 爷 沏 一 碗
只 见 “ 黛 玉
二 回 宝 玉 读
红 楼 梦
重 要 是 强
,
,
茶 礼 茶 俗
第 贰 部 分
日常饮茶
, , ,
一
讲一 究杯
养漱
生口
之茶
道体
现
贾
府
极
为
二
百一 年杯
家敬
族上
规茶
矩体
现
贾
府
传
承
三 百一
年杯 家敬 族上 规茶 矩体
现 贾 府 传 承
以茶论婚嫁
《红楼梦》第二五回,王熙凤在怡红院遇 见林黛玉,就问起日前赠送暹罗国茶是否 尝了.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 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使唤起人了.”
姐 奉
》 第
鸽 子 蛋
!
这 个 味 儿 ”
,
我 佛 祖 到 得 十 来 只
.
炒 鸡 瓜 一 拌 就 是 ”
,
在 瓷 罐 子 里 封 严 要
,
,
煨 了 将 香 油 一 收 外
,
香 腐 干 、 各 色 水 果 俱
鸡 脯 子 肉 并 香 菌 、 新
,
,
要 净 肉 切 成 碎 丁 用
.
也 不 难 你 把 才 下 来
红楼梦美食

• 六安茶:【原文摘录】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
• 千红一窟:【原文摘录】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
汤
【第三十五回】 莲叶羹来自火腿鲜笋汤• 【原文摘录】 晴雯麝月揭开看时,还是只四样小菜。晴雯 笑道:“已经好了,还不给两样清淡菜吃。 这稀饭咸菜闹到多早晚?”一面摆好,一面 又看那盒中,却有一碗火腿鲜笋汤,忙端了 放在宝玉跟前。宝玉便就桌上喝了一口,说: “好烫!”(第五十八回) 【考证分析】 火腿即火肉,用猪腿腌熏而成。《遵生八笺》 中说:“火肉,以圈猪方杀下,只取四只猪 腿,乘热用盐,每一斤肉盐一两,从皮擦入 肉内,令如绵软,以石压竹栅上,置缸内, 二十日次第,三番五次用稻柴一重一间重叠 起,用稻草烟熏一日一夜,挂有烟处。初夏 水中浸一日夜,净洗,仍前挂之。”火腿鲜 笋汤在清代中叶,是高档食品,《调鼎集》 上说:“上席……冬笋火腿汤。”明清时食 火腿鲜笋汤是江南食俗。火腿与春笋合烹, 其滋味特佳,扬州人称“一啜鲜”,故宝玉 急急地端起来就喝,被热汤烫了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舌尖上的《红楼梦》
近期,《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继第一季后再度热播,一场以视觉代替味觉的盛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论焦点。
而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它文明共同在历史中轮回。
饮食文化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反映民生的小说,当然也少不了对饮食生活的细致描写。
而《红楼梦》这部古典巨著,更是把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描写的淋漓尽致,蔚然大观。
一部《红楼梦》,三分之一讲饮食。
在这部巨著中,曹雪芹用了近三分之一篇幅描写众多人物丰富的饮食文化活动。
就其规模而言,有小宴、大宴、盛宴;就其时间而言,有午宴、晚宴、夜宴;就其内容而言,有生日宴、寿宴、冥寿宴、省亲宴、家宴、接风宴、灯谜宴、合欢宴、梅花宴、海棠宴、螃蟹宴……据不完全统计,120回的《红楼梦》中描写食品多达186中种。
《红楼梦》绝对又是美食的大观园。
一、关于主食
主食是饮食体系的核心,制约着整个饮食体系的组织结构。
可以说,中华民族的饮食都是围绕主食左右,因为其为人类提供方必须的能量来源,而其他饮食品的出现,也是为主食增添色彩。
如果说主食是各道菜的食材,那么其他食品如菜肴、点心、酒、茶等就是烹饪每道菜所必须的油、盐、酱、辣椒、味精等调料。
可想而知,我们吃菜吃的不是调料品。
中国的主食因地而异,以南稻北麦为主的“五谷”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也一直是个变化中概念,但主食在国人饮食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
宝钗点头道:“可正是这话。
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
”
这里宝钗向黛玉谈论的“食谷者生”的道理,即反映了中国人意食谷为主的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红楼主食用料以稻米为大宗,向所属田庄佃户搜刮也以稻米为大宗。
提到的米的品种有御田胭脂米、碧糯、白糯、粉糯、御用粳米、碧粳、红稻米、江米和绿韭香稻粳米。
红楼中的主食以粥为主,米饭只出现一种,而粥有九种。
粥按其做法和功能又可分为细米香粥、花色粥和药粥、补粥三类。
二、红楼点心
东晋时期一大将军,见到战士们日夜血战沙场,英勇杀敌,屡建战功,甚为感动,随即传令烘制民间喜爱的美味糕饼,派人送往前线,慰劳将士,以表“点点心意”。
自此以后,“点心”的名字便传开了,并一直延用至今。
点心是介于主食和菜肴之间的食物,前或饭后的小量餐饮。
我国点心种类繁多,红楼中所述点心也数不胜数。
大致分为三类:面点、糕点、卷子三、红楼菜肴
菜肴是食品结构的外围。
主食为君,菜肴为臣,则一君统百官,菜肴的丰富多彩也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有句俗语说“看菜吃饭”,菜肴的作用是主食的佐食。
菜肴的色香味激发人的食欲,以使人在品尝美味菜肴的同时,连带把大量的主食吃下去。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践中创造了很多制作菜肴的方法,以丰富“吃”。
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也因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的差异,产生了各具当地特色的饮食风格。
中国有八大菜系:苏菜、闽菜、川菜、鲁菜、粤菜、湘菜、浙菜、徽菜。
其他菜系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中国菜肴种类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红楼梦》里写了很多菜肴,多数没有烹饪方法,最使人印象深刻的当是第四十一回中凤姐给刘姥姥夹的“茄鲞”,此道菜介绍了详
细的制作过程,还把它的主料、配料以及味道等等都描绘了一番。
凤姐儿听说,依言搛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因笑道:“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
”刘姥姥笑道:“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
”众人笑道:“真是茄子,我们再不哄你。
”"刘姥姥诧异道:“真是茄子?我白吃了半日。
姑奶奶再喂我些,这一口细嚼嚼。
”"凤姐儿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内。
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象是茄子。
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
”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
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这里用刘姥姥的视角写出了中下阶层人民对贵族极尽奢华的生活的惊叹。
凤姐的一句“这也不难”和刘姥姥的“我的佛祖”的强烈对比更是写出了贵族与劳动人民的心理差距。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下到底层怎知粒粒皆辛苦!且抛开这个不说,一道“茄鲞”的制作过程,可见讲究吃的中国人对美味的不尽追求。
原料、辅料、刀工和火候任一细节的改变都会改变最终食物的外观和味道。
曾有不少人如周汝昌和邓云乡按照凤姐所说的如法炮制,可结果做出来的“茄鲞”并不如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好吃,但不排除江宁织造曹家没有这种特殊做法的“茄鲞”,其味道肯定也不是一般。
在日常生活中,茄子寻常可见,原因是其善于吸收各种鲜味,是一种可塑性极强的大众蔬菜。
我家乡就有一道茄子菜叫“砂锅茄子”,可以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茄子。
一次我们一家人在一家门面好不具有吸引力的饭馆里我点了茄子,母亲质疑道:“茄
子家里都有,怎么点这个,点些平日里不常吃的吧。
”由于我也不知店家要怎么烹饪茄子,也没说什么,但母亲毕竟是想让我点自己喜欢吃的菜的。
菜一上来,我才发现这茄子跟家里吃的做法的确不一样。
灼热的砂锅里汤汁还在沸腾,而随着一点点的往里夹,里面的内容可不只有茄子那么简单,还有切成细丁子的咸鱼干和肉末。
淡淡的茄子香里夹杂着咸鱼干的刺激和肉末的不油不腻。
去皮的茄子切成条块,先加酱小炒一番,在转到以咸鱼干丁子和肉末作底的砂锅内旺火炖煮,一道荤素搭配的茄子大大挑战着人的味蕾,就连汤汁也有冲动倒到返里拌着吃。
母亲吃过后直叫好吃,想要跟店家求教,这样家里就能经常吃上了。
可是美味哪有那么容易人人都会!太平凡了又怎成得了人们听之则流口水、费劲心思想吃上的美食?
《红楼梦》中菜肴按其用料新式有汤类、禽类、肉乳类、水产、素菜、荤菜及添加菜七类。
四、红楼饮食文化
正像曹雪芹自己写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这部小说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见证。
一部红楼,真是观不完,看不透,红楼的饮食文化,渗透在宴会及其主题,一天到晚的餐膳,餐具的讲究和饮食活动的娱乐文化中。
《红楼梦》中的宴会不胜枚举,真可谓是无事不可成宴,无时不宴。
各个宴会都有其主题和功能,吃螃蟹有螃蟹宴,猜灯谜有灯谜宴,甚至连赏花都有海棠宴、梅花宴。
小说中的宴会可按规模、主题,时间,节令、设宴的地点等分类,不一而足。
按其主题和功能大致分三类:生日宴、寿宴,节令宴,杂宴。
再说到餐膳,早、中、晚一日三餐吃饭规律的在我们来说是再科学不过的了。
而对于像贾府这样的古代大家贵族来说,一天到晚的餐饮包括早膳、午饭、晚餐、小酌,茶点、祭祀。
几乎一天到晚都在吃中度过。
试想,要是我们到了这样的家族,吃可能都要成为一项沉重的任务了。
红楼中的餐饮器具也是很有讲究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烹饪有何尝不是如此,
尤其是对于大家贵族来说。
红楼中宴席的餐具都是金碧辉煌,大宴用金筷,家常用银筷。
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甚至灶炉缸箱,哪个不是稀世珍宝,哪个不是价值连城?
说到《红楼梦》中饮食活动中的娱乐活动,更是说不完,道不尽。
饮食附加娱乐活动,几乎全部都是在饮酒中出现的。
有酒令、吟诗、联句、猜谜、击鼓传花、击鼓催诗等游戏,这些形式大多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了宴会的气氛,是高雅的娱乐活动。
而贾珍喝酒赌博类的丑事则不多见。
吃酒要行酒令,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当筵歌诗”,“即席作歌”,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云:“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信可乐也。
”唐代李商隐诗云:“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随着历代的发展和延续,酒令已成为中国酒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红楼中很多妙句也是在酒后得来的,如史湘云和黛玉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一联句就使我印象最为深刻。
娱乐活动就要用到道具,其名目和种类多之又多。
红楼中饮食娱乐活动用到的器具有骨牌、牙牌、斗牌,九连环、各类花、鼓、斗叶、曲牌等。
总之,《红楼梦》美食和饮食文化,自成体系和风格。
现代社会已有因《红楼梦》衍生出的红楼菜系,也有以红楼菜系主打的红楼宴,吃红楼宴已相当流行。
《红楼梦》文化并不只是饮食,而其饮食文化对于注重饮食文化的中华民族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红楼美食并不停留在字里行间,它激发的一代又一代红学人对深入研究使其渐渐走入我们的现实世界,跳到我们的舌尖上,满足我们一个个味蕾对美味的不尽追求欲望。
姓名:非黛奈何愁
学号:666666
班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13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