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四课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四课知识点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1)含义: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2)概况: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同行的还有许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3)代表人物:阿倍仲麻吕(晁衡)
(4)贡献: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
(1)时间:唐玄宗时期
(2)过程: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3)地位:鉴真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4)贡献: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①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②新罗仿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科举制,还引入了中国的科技成就;
③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三、玄奘西行
1.时间:唐太宗贞观初年。
2.目的:到天竺(唐时称古印度,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求取佛经,研习佛法
3. 过程: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遍访名寺,研习佛法,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4.贡献:主持翻译佛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其口述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4课 [预习导学]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4课 [预习导学]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11116c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b.png)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交往、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
2.识读《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3.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的毅力,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感受开放交流、兼容并包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课前学习任务
搜集鉴真、玄奘的相关资料,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概括日本遣唐使团的特点。
【学习任务二】唐文化对日本文化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习任务三】鉴真东渡的贡献是什么?
【学习任务四】概括唐与新罗的往来,填写表格。
文化
贸易
制度
科技
音乐
【学习任务五】玄奘的贡献有哪些?
【学习任务六】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原因:
政治
经济
政策
交通
文化
启示:
本课小结
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列出关键词或画出思维导图。
课后任务
唐朝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
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尝试查阅资料,看看同一时期的欧洲、非洲和美洲,处在怎样的发展水平。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新人教版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推荐阅读《隋唐史》、《唐朝史》等相关的史书,以深入了解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视频资源:《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的纪录片,以直观地了解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给予学生的时间太少,导致部分小组没有充分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下次我应该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成果。
此外,我在引导和启发学生的过程中,有时候过于严格,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压力。我应该更加注重营造轻松自由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怕犯错误。
最后,我也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个别关注不够。下次我应该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板书设计
①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念和重要性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唐朝时期与周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重要性: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是唐朝繁荣与开放的重要体现。
②唐朝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情况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深入研究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学生可以结合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成果,进一步深入研究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鼓励学生参与历史知识竞赛、撰写历史论文等活动,以提高对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历史解释:通过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和评价,培养学生的History解释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固练习
1、唐太宗时期,历尽艰险,到天竺去研究佛经的是( A )
A.玄奘 B.张骞 C.班超 D.甘英2、
2、唐朝时天竺佛学最高的学府是 ( A )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大昭寺 D、千寻塔
3、753年,鉴真和尚东渡到达日本时,当时在位的唐朝皇
帝是(D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行程5万多公里,历时17年,途径138个国家,译经75部1335卷
玄奘取经回到长安,受到隆重的欢迎
西安大雁塔
玄奘为中国的佛教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 流史的珍贵文献
贞观年间 唐太宗时期
鉴真东渡,前后6次,用了12年,困难重重,但他百折不挠, 矢志不渝,终于成功。玄奘西行路途遥远,他不畏艰险, 历尽磨难,为追求真理,坚韧不拔,意志坚定。
鉴真再次东行。为等顺风,出长江后鉴真一行在舟山群岛一带停留了数月,直到11月才能出海。在东海上,该船遭 到强大北风吹袭,连续漂流14天才看到陆地,16天后方能上岸,发现已经漂流到了振州(今海南三亚),在返回扬 州的途中,鉴真由于水土不服加之旅途劳顿,导致双目失明。鉴真大弟子祥彦去世,鉴真十分悲痛。最后回到了扬 州,第五次东渡结束。
第六次
鉴真及弟子21人,连同四名日本僧人,到扬州附近的东河既济寺造船,准备东渡。受到官府干涉,第一次东渡就此 夭折。
作了周密筹备后,鉴真等17僧,连同雇佣的“镂铸写绣师修文镌碑等工手”85人,共100余人再次出发。结果尚未 出海,便在长江口的狼沟浦遇风浪沉船。船修好后刚一出海,又遭大风,飘至舟山群岛一小岛,五日后众人方被救, 之后,各地寺院皆邀请鉴真前去讲法,第二次东渡遂结束。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二、唐与新罗 三、玄奘西行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鉴真东渡日本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鉴真东渡对日本 的有怎样的影响?
鉴真准备东渡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 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 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对比表
目的 到达地方
玄奘西行 学习佛经 天竺
4. 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
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张骞
B.鉴真
C.玄奘
D.班禅
5. 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
涉及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6、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
3.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
为什么唐朝时对外交往如此广泛和活跃呢?
①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 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②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 ③海陆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玄奘西行
玄奘是身负背篓的 行脚僧,身穿和尚服, 脚着草鞋,戴着大耳环, 胸前挂念珠,左手经卷, 右手拿拂尘。
玄奘像
玄奘西行
1.玄奘西游的时间是? 贞观初年
2.玄奘为什么要 西行,前往天竺?
佛经中有些疑难 问题,众说纷纭, 难得定论。
3、玄奘在哪些领域里做出了杰出贡献?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课件(共37张PPT)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上 午12时 12分21 .8.1100 :12Aug ust 11, 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年8月11 日星期 三12时 12分4 秒00:12: 0411 August 2021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理解
唐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
五、说教法、学法
• 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我将采用讲授法、问答法、
自主学习方式、对比分析法等教法学法进行教 学。
•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提高
学生的认知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 .8.1121 .8.11W ednesday, August 11, 2021
设计意图:通过解读教材,让学生了解鉴真对中日友 好往来的贡献。
唐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
鉴真塑像 (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唐招提寺:日本佛教律宗建筑群,简 称为唐招提寺 。在日本奈良市西京五 条。由唐鉴真 主持修建,于759年建 成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ppt课件

目的 传法 求法
肆·万国来圆梦
——唐与其他国家的交往
肆·万国来圆梦——唐与其他国家的交往
◎唐朝对外交往示意图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肆·万国来圆梦——唐与其他国家的交往
大秦(东罗马帝国)
汉唐时期中国文献称罗马为拂菻或大 秦,东罗马帝国常有使臣与商人来到 长安地区。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也在唐 代传入中国,被称作“景教”。现陕 西碑林博物馆存有《大秦景教流行中 国碑》。
影响:
天皇
中央官制
皇帝
太政官 神祇官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中式治民兵刑大宫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务部部部部部藏内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省省省省省省省省
◎日本二官八省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壹·逐梦入长安——日本遣唐使 / 唐与新罗
影响:
城市布局
壹·逐梦入长安——日本遣唐使 / 唐与新罗
影响:
建筑风格
2.2023年,日本捐赠给中国的抗疫物资外包装的标签上写着:“山川异
域,风月同天”。历史上,为弘扬佛法,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最具标志
性的伟大实践的是( )
A. 鉴真东渡日本 B. 玄奘西游天竺 C. 张骞通西域 D. 遣唐使到中国
3.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 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根据他的口述,弟子记录成 《大唐西域记》,是中外交 流史的珍贵文献。
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小组讨论: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点?
不同之处 鉴真 玄奘
时间 唐玄宗时期 唐太宗时期
行进方向 向东到日本 向西到天竺
相同之处 贡献:都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旅程:历经波折、困难重重 精神:百折不饶、坚持不懈的精神
历史第4课知识梳理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2、为什么有这么多国家喜欢与唐朝友好往来呢?(唐朝对外交往繁荣的原因)(1)国家的安定统一;(2)经济文化的繁荣;(3)开放的对外政策;(4)发达的对外交通。
3、日本遣唐使来华(1)背景:_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交流非常频繁。
(2)目的: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3)交流: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
(4)影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日本民族优点:善于学习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
4、鉴真东渡(1)鉴真地位: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2)唐朝在位皇帝:唐玄宗(3)贡献:①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②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4)作用: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5)鉴真精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矢志不渝……三、唐与新罗的关系(1)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文化交往:①新罗采用科举制选官;②新罗引入中国医学、天文、历算等成就;③朝鲜音乐传入中国四、玄奘西行(1)时间:唐太宗时期(2)到达国家:天竺(3)著作:《大唐西域记》(4)贡献:《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5)玄奘精神:不畏艰难、坚忍不拔、意志坚定……五、唐朝对外政策:对外开放的对外政策六、唐朝对外开放活动的特点:双向交流,兼容并蓄七、对我们今天的启示:A.国家强大是外交的基石,也才能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因此我们要发展经济,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B.我们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国际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半岛
阿拉伯半岛
朝鲜半岛 日本
唐与亚洲、非洲、欧洲70多个国家,都有往来
1、遣唐使来自于: 日本
2、遣唐使来华目的: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 常须达。
—《日本书纪》
(大唐是个文明发达、值得珍视的国家,应该常去 学习)。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日本教王护国寺所藏,画面描绘了日 本僧人渡海入唐的情形。
②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记佛载教了他所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
社会习俗,是研究
的珍贵文献。
《大唐西域记》
【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广泛的原因?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法度)备定(完备先进),珍国(文明发达)也,常须达(应当经常去看看)。 ——《日本书纪》
6 66岁东渡成功
“天宝二载十二月,举帆东下,到狼沟浦,被恶风漂浪, 波击船破,人总上岸,潮来水至人腰。冬寒风急,甚太辛苦。 ”
“但普照师每日食时,行生米少许与众僧,以充中食。 舟上无水,嚼米喉干,咽不入,吐不出,饮咸水腹即胀。”
—(日本)真人元开《唐大和上东征传》
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 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一千三百多年前,日本长屋王羡慕唐朝发达的文化及佛教,造了千 件袈裟,送给唐朝众僧。袈裟上绣着四句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 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后来,唐朝高僧鉴真听闻此偈,很受触 动,于是应邀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七年级历史组
东罗马帝国 伊朗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
截至2月14日中午12时,已有33个国家政府和4个国际组织 向中方提供了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包括:阿尔及利亚、澳大利 亚、白俄罗斯、柬埔寨、加拿大、埃及、法国、德国、加纳、 匈牙利、印度尼西亚、伊朗、意大利、日本、韩国、哈萨克斯 坦、马来西亚、尼泊尔、新西兰、巴基斯坦、菲律宾、俄罗斯、 新加坡、苏里南、塔吉克斯坦、泰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土 耳其、阿联酋、英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欧盟、联 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移民组织。有17个 国家政府和1个国际组织宣布将向中方提供相关医疗物资,此外, 智利、赤道几内亚、朝鲜、马尔代夫、蒙古、缅甸、瓦努阿图 等国政府和联合国驻华机构也向中方提供了其他形式的资金和 物质支持。很多国家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华侨华人、中资企业、 中国留学生等也通过各种方式提供了大量支持。
2.目的:学习中国的 先进文化 。 3.影响:把唐朝先进的 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
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
1.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
2.经过: 6 次东渡,终于在
年75抵4达日本。
书、法建艺筑术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
鉴真。
3、贡献: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 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8.“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
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C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9.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
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 ( D )
A.武则天 C.鉴真
B.文成公主 D.玄奘
,他选取的下列素材不符合的是( C)
A. 鉴真东渡
B. 玄奘西行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遣唐使来中国学习
3.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A ) ①都是为了求取佛经
②都在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和开成三年(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团,人数均在550人
以上。遣唐大使、副使都挑选了解唐朝情况和博通经史、娴
习文艺的人担任。
④人员素质高
茶建文道服节筑字货饰日币
参照汉字创制了
4的、先遣注活怎进意 图 样唐文ァ ィ观 片 的使察 , 影化来下 思 响(ぁ ぃ面 考?华制几 遣的度组 唐阿 伊影日 使、本来响天和华文:唐对安以历朝日遣的本法唐日日产、本使常生文文生了把字字唐、朝
结 伴
前的精神
千难万险,
独
九死一生
行
贡献
弘扬佛法,传播唐文 化,为中日文化交流 做出卓越的贡献
留传《大唐西域记》,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 重要文献
唐 朝 的 中 外 文 化 交 流
唐朝文化的吸引力——遣唐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
日本学习中国唐朝文化
外
交
东 唐朝文化的传播力——鉴真 渡 中国向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往 空 前
西 唐朝文化的学习力——玄奘 行
D.①②③
4.右图人物的事迹不包括(D )
A. 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 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 著名的佛学大师 C.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 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
5.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的根本目的是
(D )
A、观光旅游
B、建立外交关系
C、征服中国
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合作探究 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探究他们在中外文化
交流中的贡献,谈谈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事件 内容
身份
时间
方向——目的地
途中遭遇
是否结 伴
鉴真 东渡
僧 人
唐 玄 宗
时
唐
玄奘 西行
僧 人
太 宗
时
向东—日本 向西—天竺
做事要有顽强
的毅六力次和航行百,折
五次失败,
不挠历、尽勇磨难往直
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捐赠给湖北20000个口罩和一批红
外体温计,物资外包装的标签上写着八个字:“山川异域,风 月同天”
意思是“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 同一片山川。但当我们抬头时,看到的 是同一轮明月。我们不见彼此,但我们 心意相通”。
此处含义为“中日两国是属于不同 之国度,不同地方,但是风月无界,在 灾难面前是大爱无疆的!”
鉴真…….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被 日本人誉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医药的始祖、文化的恩 人。鉴真大师不愧为永远璀璨夺目的明珠。
——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局长 叶小文《一位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
相关链接
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公元759 年由中国唐朝高僧鉴真主持修建,整个建筑深受中国盛唐 建筑风格影响。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寺内鉴真塑像,被 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1980年曾回国探亲并巡展)。
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特点
玄奘西行天竺 《大唐西域记》 西
唐朝对 外友好
往来
日本遣唐使来华 东 鉴真东渡日本
原因
强盛 先进 发达
对外 政策 开放
交通 发达
【达标检测】
1.下列能反映唐朝时期中印友好交往的历史事件是(B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文成公文入藏
2. 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
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 他对佛经深有研究, 戒律部分尤其精熟.742年,容睿和普照到扬州大明寺拜访鉴真, 恳请他到日本弘法。
鉴真东渡
1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船只被官府查没 2 突遇风暴,触礁搁浅,被渔民所救
3
因官府出面阻止,未能成行
4 因弟子好心阻拦,未果 5 遭遇台风;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典籍、书ェ法艺ぅ术、建江筑技宇术)传回日本,
对日本社ク会的ぇ发展久产生衣了深远的影响。
コ ぉ己 於
日唐 (本朝 始唐文的铸代シ唐字开于斗装元6茶2通1年か宝)中国端文之午字节
加
日本的和同开珎 (日始本铸和茶于服道708年)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 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唐代著名高僧鉴真是扬州大明寺住持。鉴真(688—763),俗
材唐料朝三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交通)
以史为鉴
今天我们国家在推动“一带一路”进程中,能从唐对 外关系中获得什么启示?
(1)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2)国家只有坚持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
繁 荣
中国到天竺学习佛教文化
依据材料,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广泛的原因
材唐料一朝:政大治唐制国度者完,备法式先(进法度,)备经定济(文完备化先进发)达,繁珍国荣(,文处明发于达)当也时,世常 须界达领(先应当地经位常去,看对看)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政治、经济)
——《日本书纪》
允策许)材唐他料朝们二对长:外期隋政居唐策住对。开外交放往包活容跃,…给…各唐—国政—府友《中鼓好国励历交史各》流七国年提商级供下人册了到中机国会贸。易(,政
二、与天竺(今印度等国)的交往——玄奘西行(《西游记》的原型) 1.时期:__贞__观__年间, 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2.经过: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遍访天竺名寺,曾在佛学最高学府 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3、贡献:①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
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舍鉴
己真
为盲
人目
传航
道东
义海
,,
唐一
风片
——
洋精
溢诚
郭 沫 若
奈 良 城 。
照 太 清 。
要点识记:
1、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往中最有影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