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 试题及答案 (2)
14-10课程与教学论成人自考题含答案

(1).以“工作分析”作为其课程开发方法的是正确答案B(2).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认为课程由四个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是正确答案C(3).“儿童与课程仅仅是确定一个单一过程的两极。
如两点决定一条直线那样,儿童现在的观点和学科中所包含的事实与真理决定着教学”。
这一论述出自正确答案B(4).下列哪一理论体系是赫尔巴特的教学论建立的基础正确答案A(5).杜威用来消解传统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僵硬对立的是其实用主义认识论的正确答案B(6).“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
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
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
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
" 这句话中体现的是哪位教育家的何种策略正确答案A(7).三年级数学课与四年级数学课所提供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属于泰勒模式中学习经验的正确答案A(8).在泰勒模式中,课程开发的核心因素是正确答案A(9).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正确答案B(10).“非指导性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正确答案D(11).提出“学习层级理论”的是正确答案C(12).系统确立起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的学者,其代表作是正确答案A(13).下列有关奥苏伯尔所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策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D(14).下列不属于赞科夫新体系的教学论原则的是正确答案D(15).用一种折衷的态度把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并列为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的是正确答案B(16).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属于正确答案B(17).以下关于自主型教学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B(18).“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这体现了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正确答案B(19).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早在2400年前就为我们确立了教学对话的范型正确答案A(20).恰当地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意味着要实现正确答案B(21).下列哪种课程不属于学科本位综合课程正确答案D(22).下列不属于课程变革过程的环节的是正确答案B(23).在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中。
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博比特、查特斯等人于20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课程开发理论被称为( )A.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B.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C.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D.泰勒原理2.下列不属于...“学术中心课程”之特征的是( )A.结构性B.实践性C.专门性D.学术性3.下述不属于...施瓦布提出的三种课程审议艺术的是( )A.实践的艺术B.准实践的艺术C.折中的艺术D.整合的艺术4.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裴斯泰洛齐5.下列不属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三大新教学论流派”的是( )A.实验教学论B.发展性教学论C.发现教学论D.范例教学论6.杜威所倡导的教学是( )A.教育性教学B.问题解决教学C.发现教学D.情境教学7.以下关于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初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B.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与核心C.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D.被看作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8.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这三类表征系统不包括...( ).A.行为表征B.言语表征C.符号表征D.图像表征9.以下关于学习层级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是以已经习得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B.学习较为复杂的、抽象的知识技能,是以较为简单、具体的知识技能为基础C.前一层级的学习为后一层级的学习做好准备D.教师设计教学时,通过分析后一层级学习的结果确定学生的内部条件,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10.程序教学设计的关键因素是( )A.程序教材的编制和教学机器的使用B.程序教材的编制和教学范例的使用C.教学范例的编制和先行概念的使用D.即时强化的策略和教学机器的使用11.奥苏伯尔提出的教学策略是( )A.发现学习B.程序教学C.最近发展区D.先行组织者12.“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这一课程目标属于( )A.普遍性目标B.行为目标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13.在学科本位综合课程中,“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指的是( )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相关课程D.综合课程14.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属于学科课程中的( )A.科目本位课程B.学术中心课程C.综合学科课程D.儿童中心课程15.持有课程创生取向的学者会认为,教师的角色是( )A.课程消费者B.课程执行者C.课程开发者D.教书匠16.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施的具体过程称为( )A.课程变革B.课程实施C.课程计划D.课程采用17.课程知识主要是由课程专家在课堂之外,用他们认为是最好的方法为教师的实施而创造的,这一观点属于课程实施的( )A.忠实取向B.相互适应取向.C.创生取向D.实践取向18.古德莱德所划分的五个课程层次中,“理解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属于课程变革过程中的( )A.课程变革阶段B.课程实施阶段C.课程计划阶段D.课程采用阶段19.搜集课程开发或实施过程各个局部优缺点的资料,将其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课程之依据的评价是( )A.总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内在评价20.只就课程计划所涉及的学生经验的类型、课程内容的性质、组织等来对课程计划作出判断,至于效果则在评价关注的范围之外。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试题与答案(二)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试题与答案(二)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70分钟试卷题量:32题一、单选题(共2题,共4分)1.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
• A.全班上课• B.班内分组教学• C.多媒体教学• D.班内个别教学正确答案:C2.下列那一选项是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提出的课程层次()。
①理想课程②文件课程③理解课程④实施课程⑤经验课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3.教学媒体分为()。
•A.单项教学媒体•B.双项教学媒体•C.自学媒体•D.传递媒体教学正确答案:ABC4.讲授法的类型()。
•A.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正确答案:ABCD5.教学环境的功能有哪些()。
•A.益智功能•B.健体功能•C.美育功能•D.养德功能正确答案: ABCD6.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有那些()。
•A.均衡性•B.双向性•C.综合性•D.选择性正确答案:ACD7.赫尔巴特的教学主张可以归结为()。
•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书本中心•D.课堂中心正确答案:ACD8.下列哪些选项是钟启泉认为的西方迄今为止出现的课程结构()。
•A.整体结构•B.中观结构•C.宏观结构•D.微观结构正确答案:BCD9.我们一般说的师生关系是指()。
•A.朋友关系•B.业务关系•C.学习关系•D.伦理关系•E.情感关系正确答案:BDE10.列哪些选项是属于发展性评价的功能()。
•A.导向功能•B.评价功能•C.激励功能•D.调节功能正确答案:ABCD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1.认识课程与教学论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轮的基本任务之一。
正确答案:正确12.现代教学论是以德国的赫尔巴特为代表。
()正确答案:错误13.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
()正确答案:错误14.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反抗的三种类型。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2)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首次把课程开发视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进而开启了课程开发科学化历程的是(A )A.博比特B.查特斯C.哈里斯D.泰勒2.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 )A.赫尔巴特B.布鲁纳C.施瓦布D.杜威3.“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C )A.活动分析B.解放兴趣C.八年研究D.泰罗主义4.提出“课程教学”概念的教育家是(C )A.艾斯纳B.斯宾塞C.韦迪D.布劳迪5.以下属于学术中心课程代表的是(B )A.罗杰斯B.布鲁纳C.杜威D.克伯屈6.美国课程论专家博比特所提倡的课程开发方法被称为(C )A.目标分析B.工作分析C.活动分析D.过程分析7.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的教育家是(D )A.夸美纽斯B.卢梭C.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齐8.评价在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这是属于(D )A.主体取向的评价B.客体取向的评价C.目标取向的评价D.过程取向的评价9.杜威提出实现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具体途径是(D )A.上课B.被动作业C.训练D.主动作业10.施瓦布主张课程审议的主体应该是(C )A.课程专家B.教材专家C.课程集体D.教师11.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施行的评价,称为(B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游离性评价1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把课程定义为“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就是(A )A.学科B.目标C.计划D.经验13.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D )A.拉特克称自己的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C.卢梭《爱弥儿》的出版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14.学术中心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是(A )A.强调学科结构B.强调学科知识C.强调学生心理D.强调学生兴趣15.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B )A.课程解读范式B.课程理解范式C.课程评价范式D.课程实施范式16.按照斯皮罗等人的观点,随机访问教学作为一种教学途径,更适合于(C )A.初级学习B.分散学习C.高级学习D.集中学习17.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C )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轮形课程D.广域课程18.“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国家与学校在课程变革中的(B )A.地位平等问题B.权利关系问题C.义务关系问题D.利益关系问题19.以下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是(A )A.情境教学B.非指导性教学C.范例教学D.程序教学20.我国当下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体现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即追求(C )A.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B.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C.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内在统一D.教师主体与学生主导的内在统一21.美国的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代,其中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的是(B )A.第一代评价B.第二代评价C.第三代评价D.第四代评价22.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D )A.包摄性较广的原则与包摄性较弱的原则。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考课程的全称是什么?A. 自主考试课程B. 自学考试课程C. 自我考试课程D. 自愿考试课程答案:B2. 自考课程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灵活性B. 开放性C. 强制性D. 多样性答案:C3. 自考课程的教学模式通常采用哪种形式?A. 全日制B. 函授C. 远程教育D. 以上都是答案:D4. 自考课程的教学论主要研究哪些方面?A. 教学方法B. 教学内容C. 教学过程D. 以上都是答案:D5. 自考课程的学习者通常需要具备哪些能力?A. 自主学习能力B. 时间管理能力C. 信息筛选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6. 自考课程的考试形式通常包括哪些?A. 笔试B. 口试C. 实践操作D. 以上都是答案:D7. 自考课程的教材通常由哪些机构编写?A. 国家教育部门B. 高等教育出版社C. 各专业院校D. 以上都是答案:D8. 自考课程的考试评分标准通常由谁制定?A. 任课教师B. 教育考试机构C. 学生自己D. 学校教务部门答案:B9. 自考课程的学习者在准备考试时,以下哪项不是必要的?A. 熟悉考试大纲B. 掌握教材内容C. 参加所有课外辅导D. 做历年真题练习答案:C10. 自考课程的毕业证书在以下哪个方面与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书有所不同?A. 法律效力B. 社会认可度C. 学术水平D. 证书颜色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自考课程的优势和局限性。
答案:自考课程的优势包括灵活性高,学习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由安排;开放性强,不受年龄、职业、地域等限制;多样性,课程覆盖面广,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局限性主要在于学习者需要较强的自制力和自学能力,缺乏面对面的互动和指导,以及社会认可度可能略低于全日制教育。
2. 自考课程的教学论中,如何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答案:在自考课程的教学论中,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立在线学习社区,鼓励学习者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材料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定期组织线上研讨会或线下聚会,增加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反馈,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2)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2)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83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第四代评价的基本方法是( )A)量的研究B)质的研究C)文献分析D)理论思辨答案:B解析:2.[单选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对课程计划制定的重视,纷纷开始重视课程变革过程中的另一个环节,即( )A)课程内容的选择B)课程内容的组织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答案:C解析:3.[单选题]程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 )A)行为主义心理学B)建构主义心理学C)人本主义心理学D)认知理论答案:A解析:4.[单选题]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学校是哪国的大学()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答案:D解析:5.[单选题]教师向学生作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方法是( )A)呈示B)示范C)展示D)口述答案:B解析:C)自主型教学方法D)实践型教学方法答案:A解析:7.[单选题]赫尔巴特提出的关于教学的四个“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1-39A)复习B)训练C)探究D)方法答案:D解析:无8.[单选题]从本质上看,实践课程的深层价值追求是( )A)技术兴趣B)解放兴趣C)实践兴趣D)价值兴趣答案:C解析:9.[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个别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文纳特卡制B)道尔顿制C)特朗普制D)个别教学答案:C解析:特朗普制是综合化教学10.[单选题]目前,我国小学普遍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教学B)个别教学C)复式教学D)分组教学答案:A解析:教师批阅11.[单选题]从本质上看,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追求的价值取向是( )A)实践兴趣B)技术兴趣C)解放兴趣D)美学兴趣答案:C解析:12.[单选题]教师通过语言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是( )A)示范B)呈示解析:13.[单选题]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之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为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这就是( )5-211A)课程要素B)课程组织C)课程结构D)课程目标答案:B解析:无14.[单选题]下列属于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的是( )A)实物教学B)非指导性教学C)教育性教学D)学案导学答案:A解析:15.[单选题]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全国2022年4月自学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卷(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20世纪初博比特和查特斯等人的课程理论被称为(A)A.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B.精细化课程开发理论C.高效化课程开发理论D.实践化课程开发理论2.被誉为是“现代课程之父”的是(B)A.博比特B.泰勒C.查特斯D.麦克尼尔3.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包括学术性、结构性和(D)A.相关性B.融合性C.广域性D.专门性4.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C)A.赫尔巴特B.福禄贝尔C.拉特克D.夸美纽斯5.旨在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著作是(D)A.《教学论稿》B.《普通教育学》C.《学记》D.《大教学论》6.卢梭认为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和(A)A.方法B.活动C.实践D.理论7.杜威反对教学中背诵和堆积知识,而倡导(B)A.反思教学B.问题解决教学C.示范教学D.实验教学8.泰勒认为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连续性”“整合性”和(A)A.“序列性”B.“实践性”C.“重合性”D.“复杂性”9.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成就动机由三方面的驱力所组成,其中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是(C)A.自我提高驱力B.附属驱力C.认知驱力D.成就驱力10.以下关于泰勒原理的论述,不确切的是(B)A.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都决定于预定的教育目标B.“纸笔测验”是评价的同义语C.任何方法,只要能获得学校教育目标所要求的行为的有效证据,就是恰当的评价方法D.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11.以下教学设计模式中,属于人格发展取向的是(C)A.范例教学设计模式B.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C.非指导性教学模式D.发展性教学设计模式12.在范例教学模式中,“范例”应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基本性、范例性和(D)A.社会性B.合理性C.科学性D.基础性13.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A.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B.学习的层级理论C.教学认识论D.最近发展区理论14.“自我实现的人格”“自律的伦理性格”“探究精神的发展”等,在教育目标体系中属于(C)A.发展目标B.教育目标C.教育目的D.培养目标15.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D)A.“哲学领域”B.“科技发展领域”C.“社会领域”D.“认知领域”16.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包括两种基本形态,即“课堂讨论”和(A)A.“教学对话”B.“自由辩论”C.“教师引导”D.“自主探究”17.通过语言而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是(B)A.呈示B.口述C.展示D.示范18.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予以重复,指的是课程垂直组织的(C)A.整合性B.顺序性C.连续性D.过程性19.古希腊、古罗马学校中的“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属于(D)A.活动课程B.融合课程C.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20.在学科本位综合课程中,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这种课程类型是(C)A.融合课程B.活动课程C.广域课程D.相关课程21.以下关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性质的论述,不确切的是(D)A.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B.显性课程比隐性课程更正式C.显性课程比隐性课程更有计划性D.显性课程比隐性课程更有价值22.以下关于螺旋式课程与直线式课程的论述,错误的是(A)A.目前在我国课程实践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螺旋式课程B.螺旋式课程是比直线式课程更高级的课程组织C.螺旋式课程比直线式课程更难组织D.螺旋式课程与直线式课程具有互补性23.下列不属于班级授课制基本特征的是(C)A.学生分配于固定班级B.规定课时内进行教学C.学生自定步调开展学习D.分科开展教学24.认为课程是由课程专家在课堂之外、用他们认为是最好的方法为教师的实施而创造的,持此种观点的是课程实施中的(A)A.忠实取向B.合作取向C.相互适应取向D.创生取向25.以下不属于创生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特征的是(D)A.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B.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C.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D.教学设计是一种工程、一种技术26.下列不属于形成性评价特点的是(B)A.过程性B.交互性C.灵活性D.探索性27.以下关于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论述,不确切的是(D)A.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B.总结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施行的评价C.总结性评价是对课程计划的成效作出整体的判断D.总结性评价相对于形成性评价更有效28.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此类评价属于(D)A.第一代评价B.第二代评价C.第三代评价D.第四代评价29.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被称为(A)A.最近发展区B.辅助发展区C.发展适应区D.高级发展区30.以下关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论述,不确切的是(B)A.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不同的建构B.教学过程是知识的传递过程C.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主体D.建构主义强调合作学习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2)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2)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22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 )是产生较早,比较传统的观点。
A)课程内容即教材B)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C)课程内容即活动答案:A解析:2.[单选题]课程开发的结果主要是基本政策,包括课程宗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的指导原则等。
这属于( )课程开发-----------基本政策等等是宏观的A)宏观层次B)中观层次C)微观层次答案:A解析:3.[单选题]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不包括( )。
A)教学目标B)教学方法C)教师的生活D)师生关系答案:C解析:4.[单选题]通过师生民主对话和讨论从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教学方法是( )A)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B)提示型教学方法C)自主型教学方法D)实践型教学方法答案:A解析:5.[单选题]集体审议的主要内容包括----A)教师和学习者B)环境C)学科内容D)三者都是答案:D解析:6.[单选题]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7.[单选题]“教育目标具有层次结构;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
这三个典型特征是属于( )A)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征B)艾斯纳的表现性目标的特征C)斯腾豪斯等人的生成性目标的特征D)传统的普遍性目标的特征答案:A解析:8.[单选题]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B)赫尔巴特C)施瓦布D)夸美纽斯答案:B解析:9.[单选题]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 )。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必修课D)正规课程答案:A解析:10.[单选题]教师不再分科系统地按照教材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室或其他场所自由活动或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全国2008年7月自考试题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代码:00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C.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D.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2.“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 ( )
A.塔巴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B.惠勒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
C.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D.坦纳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
3.奥苏伯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 )
A.包摄性较广的原则与包摄性较弱的原则
B.说明性组织者原则与比较性组织者原则
C.上位学习原则与下位学习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与综合贯通原则
4.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 ( )
A.情感领域B.思维领域
C.意志领域D.思想领域
5.“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上是( )
A.对“解放理性”的追求B.对“普遍主义”价值观的体现
C.对“实践理性”的追求D.对“科技理性”的追求
6.选择社会生活经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认识( )
A.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B.学校课程的价值问题
C.社会生活的价值问题D.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各自的价值问题
7.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是( )
A.课外活动B.课堂
C.游戏D.提问
8.提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是课程评价专家 ( )
A.斯克里文B.斯太克
C.普罗沃斯D.莱斯
9.教材中介绍了四种典型的评价模式,其中“以所有与方案有利害关系或切身利益的人所关心的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评价”是( )
A.差别模式B.回应模式
C.外貌模式D.目标达成模式
10.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称为( )
A.总结性评价B.目标游离评价
C.场合驱动评价D.内在评价
11.美国80年代以来倡导的“卓越教育”实质上体现了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即 ( ) A.多元主义价值观B.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
C.精英主义教育理念D.主体教育观
12.以下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是( )
A.实例式教学B.非指导性教学
C.范例教学D.程序教学
13.我国当下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体现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即追求 ( )
A.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B.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
C.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内在统一D.教师主体与学生主导的内在统一
14.进入20世纪70年代,课程研究内容的取向发生了重要转变,开始由研究课程开发为主转向研究 ( ) A.如何设计课程B.如何实施课程
C.如何理解课程D.如何评价课程
15.美国课程论专家查特斯所提倡的课程开发方法被称为( )
A.活动分析B.工作分析
C.目标分析D.过程分析
16.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里格斯和( )
A.斯金纳B.拉伊
C.格拉泽D.加涅
17.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的著作是 ( )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过程》
C.《怎样编制课程》D.《课程编制》
18.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理念的教育家是 ( )
A.夸美纽斯B.卢梭
C.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齐
19.施瓦布主张课程审议的主体应该是 ( )
A.课程专家
B.教材专家
C.由校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成的课程集体
D.教师
20.以下不属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课程专家是 ( )
A.派纳B.阿普尔
C.韦克斯勒D.哈罗普
21.首次把课程开发视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并进而开启了课程开发科学化历程的是( )
A.博比特B.查特斯
C.哈里斯D.泰勒
22.提出“课程教学”概念的教育家是( )
A.艾斯纳B.斯宾塞
C.韦迪D.布劳迪
2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把课程定义为“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就是( )
A.学科B.目标
C.计划D.经验
24.“学习层级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布鲁纳B.杜威
C.加涅D.布拉梅尔德
25.“教师作为研究者”课程思想的首倡者是 ( )
A.威斯特迈B.斯腾豪斯
C.奥利沃D.塞勒
26.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而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
A.示范B.呈示
C.展示D.口述
27.以下涉及隐性课程问题的是 ( )
A.主学习B.副学习
C.相关学习D.附带学习
28.20世纪倡导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课程哲学是 ( )
A.要素主义B.永恒主义
C.改造主义D.自然主义
29.美国60年代进行的“全美课程传播网络”所采用的课程实施模式是( ) A.SBCD模式B.RD&D模式
C.兰德模式D.情境模式
30.“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命题的提出者是( )
A.杜威B.斯宾塞
C.施瓦布D.泰勒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的含义是什么具有哪些特征
32.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有哪些方面的教育价值
33.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哪些特征
34.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35.学科本位综合课程有哪几种形态,并简述之。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课程与教学目标有哪些基本来源在每一来源的确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7.论述学科课程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6分)
38.古巴和林肯曾就评价的过程开出了这样一份程序单:
第一步,在评价开始时,各有关方面订立协议,明确各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步,做好深入现场、获得信息的安排;
第三步,确定优先协商的问题;
第四步,协商;
第五步,形成报告。
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古巴和林肯的这份程序单反映了第几代评价的基本思想并结合材料分析这一代评价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中国自考人——改写昨日遗憾创造美好明天!用科学方法牢记知识点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