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企业(机械厂)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方案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
机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19-2020新标准完整版)

机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机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全套资料《2019-2020新标准整编汇总》单位名称:某机械企业2019年 X月1目录第一部分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 (6)第1章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7)1.1 编制目的 (7)1.2 编制依据 (7)1.2.1 相关法规及规定 (7)1.2.2 部门规章 (8)1.2.3 地方法规及文件 (10)1.2.4 标准和规范 (11)1.3 基本要求 (13)1.3.1 健全机构 (13)1.3.2 完善制度 (13)1.3.3 组织培训 (14)1.3.4 落实责任 (14)1.4 术语及定义 (14)1.4.1 风险评价 (14)1.4.2 危险源 (14)1.4.3 危害 (14)1.4.4 危险有害因素 (14)1.4.5 危害因素辨识 (14)1.4.6 风险 (15)1.4.7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5)1.4.8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15)1.4.9 风险评估 (15)1.5 危害因素辨识 (15)1.5.1 辨识范围 (15)1.5.2 辨识内容 (16)1.5.3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16)1.6 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流程 (16)第2章风险识别措施 (18)2.1 机械企业危险源(风险点)及辨识标准 (18)2.2 机械企业危险源识别清单 (59)2.3 机械企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2)2.3.1 火灾及爆炸 (62)2.3.2 灼烫 (62)2.3.3 机械伤害 (62)2.3.4 高处坠落 (62)2.3.5 尘毒危害 (63)2.3.6 噪声振动 (63)2.3.7 高温和热辐射 (63)第3章风险评估体系 (64)3.1 企业风险源识别依据 (64)3.3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65)3.3.1 作业活动的划分 (67)3.3.2 作业危害分析步骤 (67)3.3.3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70)3.4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87)3.4.1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88)3.4.2 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88)3.4.3 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89)3.4.4 测算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断标准 (91)3.4.5 测算危害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评判标准 (92)3.5 作业风险分析法 (93)3.5.1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93)3.5.2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 (95)3.6 机械车间全生产风险点统计表 (104)3.7 机械厂安全生产条件现场检查表 (109)3.8 机械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25)3.8.1 铸造工艺 (125)3.8.2 锻压工艺 (132)3.8.3 焊接工艺 (136)3.8.4 机械加工工艺 (138)3.8.5 热处理与电镀工艺 (149)3.8.6 涂装工艺 (157)3.8.7 电气设备 (168)3.8.8 特种设备 (176)3.8.9 公用辅助设备设施 (188)3.8.10 建筑及消防 (195)第4章风险控制体系 (204)4.1 风险责任人划分 (204)4.2 风险控制措施 (208)4.2.1 机械设备的使用及保养 (208)4.2.2 机械企业危险源防范及应急救援措施 (208)4.3 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213)4.4 选择风险控制时考虑因素 (214)4.5 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214)4.5.1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14)4.5.2 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216)4.5.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16)4.5.4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219)4.5.5 安全教育制度 (223)4.6 控制措施优先选择原则 (225)4.7 风险控制效果评审 (225)第5章附录样表 (226)5.1 风险点分类标准 (226)5.2 风险评估表 (231)5.4 企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样表) (232)5.5 企业安全检查表表法(SCL)记录表(样表) (237)5.6 作业活动清单 (241)5.7 安全检查对照样表 (241)5.8 设备设施清单 (249)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50)第1章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 (251)1.1 编制目的 (251)1.2 术语及定义 (251)1.3 编制依据 (252)1.4 基本要求 (254)1.4.1 健全机构 (254)1.4.2 完善制度 (255)1.4.3 组织培训 (255)1.4.4 落实责任 (255)第2章工作任务及实施 (256)2.1 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256)2.2 责任及职责划分 (256)2.3 隐患排查 (257)2.4 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 (259)2.4.1 隐患分级 (259)2.4.2 隐患的判定标准 (260)2.4.3 隐患级别的确定 (260)2.4.4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 (261)2.5 隐患分级治理 (261)2.5.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
机械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

机械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机械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是指制定和实施机械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程序,旨在确保机械运行安全、稳定和可靠。
以下是一份的机械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机械安全标准化管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涉及机械设备的生产、销售、维修、使用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安全标准化管理原则公司实行以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分层次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制定公司必须遵守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确保员工安全。
第四条安全标准化管理责任制公司实行安全标准化管理责任制,公司的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是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在安全标准化管理方面具有决策权限和管理职责,负责推动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开展,全面实施本制度,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五条安全标准化管理运行机制公司建立健全安全标准化管理运行机制,实施相应的机制保障措施,并根据不断的经验积累和技术难点不断完善管理标准。
第六条机械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符号机械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中的各种符号、图示等,以ISO国际标准为准。
第二章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七条安全标准化文件的制订和修订1、公司负责制定机械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标准、规范和描述性文件,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2、机械安全标准化管理文件的修订,应当充分考虑法规、技术、市场和用户的需要;3、机械安全标准化管理文件的修订,要经过公司内部讨论、风险评估、固化方案等多环节审核并获得领导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八条安全标准化人员培训1、公司应当对机械安全标准化管理人员实施定期培训,并开展考核认证工作。
2、公司应当对所有使用机械设备的人员实施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第九条安全标准化检查1、公司应当制定机械安全标准化检查制度,按照规定周期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一、引言为加强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机械制造过程,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结合机械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
本方案将重点突出机械制造的相关内容,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二、目标1、建立健全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机械制造过程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2、降低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提高员工对机械制造安全的认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三、实施原则1、依法依规: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安全第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
3、全员参与: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管理的良好氛围。
4、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四、实施步骤1、组织准备成立由企业领导牵头的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开展针对机械制造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现状评估对企业现有的机械制造设备、生产线、作业场所、管理制度等进行全面评估。
识别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是与机械制造直接相关的风险点,编制现状评估报告。
3、体系建设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和完善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制定完善的机械制造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文件,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
加强对机械制造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符合安全标准。
针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高风险环节,如起重、焊接、切割等,制定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机械制造企业(机械厂)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方案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

机械制造企业(机械厂)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方案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Q/WSSQ/WSS-2019机械厂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方案资料标准汇编编号:Q/WSS-001-20192019-2020版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发布日期:2019-05-15 实施日期:2019-08-15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目录第1章规章制度的编制说明 (1)1.1 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原则 (1)1.2 安全规章制度的编制及管理 (1)1.3 安全规章制度的文本及文字要求 (2)1.4 其他 (3)第2章标准化体系编制依据 (4)2.1安全生产法律 (4)2.2安全生产法规 (5)2.3安全规章 (6)第3章目标 (13)3.1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13)3.1.1 目的 (13)3.1.2 范围 (13)3.1.3 内容 (13)3.2 2019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16)3.3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 (18)3.4 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19)3.4.1 附责任书1: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管理层样本) (20)3.4.2 附责任书2: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员工样本) (22)3.4.3 附表1: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台账 (24)第4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25)4.1 安全机构设置与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管理制度 (25)4.2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6)4.3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章程 (27)4.3.1 附表1:安全会议记录 (30)4.4 安全管理机构 (31)4.4.1 附图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32)4.5 公司安全员任命通知 (33)4.5.1 附表1:安全管理人员统计台账 (34)4.6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的管理制度 (36)4.6.1 附表1: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培训记录 (39)4.6.2 附表2: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表 (40)4.6.3 附表3: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台帐 (41)4.7 安全生产责任制 (42)4.7.1 董事长、总经理安全职责 (42)4.7.2 副总经理安全职责 (42)4.7.3 总工程师安全职责 (43)4.7.4 财务总监、部长安全职责 (43)4.7.5 财务部安全职责 (44)4.7.6 销售部安全职责 (44)4.7.7 供应部安全职责 (44)4.7.9 安全环保部的职责(任务) (45)4.7.10 设备部安全职责 (46)4.7.11 质管科安全职责 (47)4.7.12 公司办公室安全职责 (47)4.7.13 人力部安全职责 (47)4.7.14 车间主任安全职责 (48)4.7.15 专(兼)职安全员安全职责 (48)4.7.16 班组长安全职责 (49)4.7.17 职工安全职责 (49)第5章安全生产投入 (51)5.1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51)5.1.1 附表1:安全经费投入台账 (53)5.2 2019年安全生产投入计划 (54)5.3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55)5.3.1 附表1:工伤事故台账 (64)第6章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65)6.1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65)6.1.1 附表1: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记录台账 (68)6.1.2 附表2:法律法规的培训记录 (69)6.2 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管理及修订制度 (70)6.2.1 附表1: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章制度评审表 (72)6.3 公司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73)6.3.1 附表1:企业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 (79)6.4 领导现场带班制度 (84)6.5 班组安全达标管理制度 (86)6.5.1 附表1:班组安全达标考核标准 (89)6.6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91)6.6.1 附表1: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100)6.7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01)6.7.1 附表1:消防器材统计台账 (104)6.7.2 附表2:消防器材检查表 (105)6.8 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106)6.8.1 附表1:安全会议记录 (108)6.9 伤亡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109)6.10 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110)6.11 安全例会制度 (110)6.12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11)6.13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111)6.14 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经费保障制度 (112)6.15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113)第7章教育培训 (116)7.1 安全教育制度 (116)7.2 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116)7.2.2 附表2:培训记录 (121)7.2.3 附表3:人员持证台账 (122)7.3教育培训附表 (123)第8章生产设备设施 (142)8.1 安全“三同时”制度 (142)8.2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42)8.3 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 (147)8.4 生产设施设备检修、维修和保养的安全管理制度 (149) 8.5 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152)8.6 电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55)8.7 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161)8.8 劳动保护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161)8.9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 (162)8.10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63)8.10.1 附表1:特种设备统计台账 (164)8.1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65)第9章作业安全 (169)9.1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169)9.1.1 交叉作业管理制度 (169)9.1.2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77)9.1.3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84)9.1.4 大型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89)9.1.5 高处作业管理制度 (195)9.1.6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201)9.1.7 有毒、有害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205)9.1.8 能源介质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207)9.2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211)9.3 变更管理制度 (214)9.3.1 附表1:变更申请表 (217)9.3.2 附表2:变更验收表 (218)9.4 三违管理制度 (220)9.4.1 附表1:三违人员记录 (225)9.5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226)9.6 机械企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31)9.6.1 安全技术操作规则总则 (231)9.6.2 机电设备检修工安全技术规程 (234)9.6.3 车床操作规程 (235)9.6.4 刨床操作规程 (237)9.6.5 磨床安全操作规程 (239)9.6.6 折边机安全操作规程 (240)9.6.7 空气锤安全操作规程 (241)9.6.8 铣工安全操作规程 (241)9.6.9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242)9.6.10 钻床操作规程 (245)9.6.12 金属带锯床操作规程 (247)9.6.13 冲压机床(冲床、剪冲机)安全操作规程 (248) 9.6.14 剪床(剪板机)安全操作规程 (249)9.6.15 卷板机安全操作规程 (251)9.6.16 电(气)焊(割)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52)9.6.17 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55)9.6.18 φ1.83磨机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57)9.6.19 φ2.2磨机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58)9.6.20 烘干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59)9.6.21 破碎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含生料、成品各破) (260)9.6.22 生料DJC—II微机系统操作规程 (261)9.6.23 回转反吹扁袋除尘器操作规程 (262)9.6.24 倒库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含煅烧倒库、成品倒库)(263)9.6.25 萝茨鼓风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64)9.6.26 3#窑专用风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65)9.6.27 机立窑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66)9.6.28 成球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67)9.6.29 KLS水除尘脱硫器操作规程 (269)9.6.30 熟料卸料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69)9.6.31 成品HX—80196斗式微机配料系统操作规程 (270)9.6.32 成品2#φ2.2磨机线磨头下料工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72)9.6.33 超高压静电收尘器操作规程 (273)9.6.34 装包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74)9.6.35 汽车驾驶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75)第10章隐患排查和治理 (277)10.1 安全检查制度 (277)10.2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77)10.2.1 附表1:日常安全检查记录表 (282)10.2.2 附表2:节假日安全检查记录表 (284)10.2.3 附表3:季节性安全检查记录表(夏季四防) (285)10.2.4 附表4:季节性安全检查记录表(冬季四防) (286)10.2.5 附表5:综合安全检查记录表 (287)10.2.6 附表6:安全隐患报告登记表 (290)10.2.7 附表7: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 (291)10.2.8 附表8:安全隐患整改台帐 (292)10.3 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293)10.4 安全生产状况预警指数系统 (293)第11章危险源监控 (296)11.1 危险源管理制度 (296)11.1.1 附表1:危险源统计台账 (298)11.2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管理制度 (299) 11.2.1 附表1:重大危险源统计台账 (302)第12章职业健康 (303)12.2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307)第13章应急救援 (309)13.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 (309)13.1.1 附表1: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台帐 (310)13.1.2 附通知:成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的通知 (311) 13.2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312)13.2.1 附通知:成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通知 (317) 13.3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18)13.3.1 综合预案 (318)13.3.2 火灾预案 (322)第14章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326)14.1 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制度 (326)14.2 附件1: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流程图 (328) 14.2.1 附表1:事故分析报告 (329)14.2.2 附通知:事故调查处理领导小组 (330)第15章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332)15.1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332)15.1.1 附表1:自评报告 (335)第1章规章制度的编制说明1.1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原则第一条坚持普遍性、长期性的原则。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所需文件和资料全

计划(前三年2・年度工作计划资料)3.年度资金预算资料1.设立统一协调安全健康问题的组织机构的文件资料2. 各职能部门、各车间配置安全主管和专(兼)职安全员的文件资料3.设置相对独立的安全管理机构的文件资料104机构与人员4.安全管理机构参加企业内各种涉及安全健康的会议和有关决策决定的会议记录5.安全管理人员名单6.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记录和资料(含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作业、制冷作业、爆破作业、危险物品作业、经国家局确定的其他作业)7.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教育记录和资料8.班组长教育记录和资料9.全员教育记录和资料10复工教育记录和资料11安全管理人员教育记录和资料12 .安全知识抽查合格率记录和资料1 .缴纳保险费的名单2 .工伤事故率控制指标统计资料3 .事故处理结案记录4 .事故档案1.通过安技部门审查的初步设计、施工设计“三同时’2.项目安全健康防护设施试运行记录管理(前三3.项目验收报告和安全设施运行状况,生产、贮存危险物品的建设 年资料) 项目还应提供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资料4.建设项目概算清单2.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注释:安全操作规程:是单指作业人员如何 安全进行设备操作或作业的规定要求,以保证劳动者不发生事故 的。
安全技术规程:不但涵盖了人员安全操作方面的规定要求内 容;还包括建筑设施、设备、工艺、生产技术、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规定。
) 107 108安全操作规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09程io.安全知识抽查合格率记录和资料1 .缴纳保险费的名单2 .工伤事故率控制指标统计资料3 .事故处理结案记录4 .事故档案1.通过安技部门审查的初步设计、施工设计“三同时’2.项目安全健康防护设施试运行记录管理(前三3.项目验收报告和安全设施运行状况,生产、贮存危险物品的建设 年资料) 项目还应提供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资料4.建设项目概算清单2.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注释:安全操作规程:是单指作业人员如何 安全进行设备操作或作业的规定要求,以保证劳动者不发生事故 的。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

机械制造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查核评级方法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对于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 2004 〕2 号),指导全国机械制造公司展开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确实增强基层和基础工作,促使公司成立自我拘束、连续改良的安全生产长效体制,拟订本查核评级方法。
二、本查核评级方法合用于各种机械制造公司。
三、机械制造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查核评级,应该依据《机械制造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查核评级标准》的要求,采纳资料核对、抽查查核和现场查证的方法进行。
此中:基础管理考评部分,对人员抽查查核数目许多于现场(或在册)人数的 10% ;设备设备安全考评部分,按设备设备及物件的拥有量 (H) 比率抽样:1.H ≤10 ,抽 100% 。
2.10 <H≤100 ,抽 10 台。
3.100 <H <500 ,抽 10% 。
4.500 ≤H≤1000 ,抽 50 台。
5.H> 1000 ,抽 5%。
四、机械制造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查核得分以1000 分为满分。
被查核公司的得分计算方法:各项目实得分之和×[1000 ÷(1000 -各空项分之和) ]五、安全质量标准化机械制造公司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查核得分许多于900 分;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查核得分许多于800分;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查核得分许多于600分。
各空项分之和超出200 分的,不得评为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机械制造公司。
六、查核评级的程序:1.依据《机械制造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查核评级标准》的要求,公司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以及工会参加的小组进行自评。
2.公司自评后,形成自评报告,向肩负安全质量标准化复评任务的机构(以下简称复评机构)提出复评申请(申请表格式见附件 1)。
申请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机械制造公司的,应该向中国机械工业安全卫生协会(以下简称中机安协)提出复评申请。
3.复评机构收到公司的复评申请后,应依据《机械制造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查核评级标准》的要求进行复评,向公司和安全生产监察管理部门提交复评报告(复评报告格式见附件2)。
铸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

Q/WSSQ/WSS-2019铸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方案资料标准汇编编号:Q/WSS-001-20192019-2020版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发布日期:2019-06-15 实施日期:2019-09-15XX铸造有限公司目录第1章规章制度的编制说明 (1)1.1 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原则 (1)1.2 安全规章制度的编制及管理 (1)1.3 安全规章制度的文本及文字要求 (2)1.4 其他 (3)第2章目标 (5)2.1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5)2.1.1 目的 (5)2.1.2 范围 (5)2.1.3 内容 (5)2.2 2019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8)2.3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 (10)2.4 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11)2.4.1 附责任书1: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管理层样本) (12)2.4.2 附责任书2: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员工样本) (15)2.4.3 附表1: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台账 (17)第3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19)3.1 安全机构设置与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管理制度 (19)3.2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0)3.3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章程 (21)3.3.1 附表1:安全会议记录 (24)3.4 安全管理机构 (26)3.4.1 附图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28)3.5 公司安全员任命通知 (29)3.5.1 附表1:安全管理人员统计台账 (30)3.6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的管理制度 (32)3.6.1 附表1: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培训记录 (35)3.6.2 附表2: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表 (37)3.6.3 附表3: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台帐 (38)3.7 安全生产责任制 (39)3.7.1 董事长、总经理安全职责 (39)3.7.2 副总经理安全职责 (39)3.7.3 总工程师安全职责 (40)3.7.4 财务总监、部长安全职责 (40)3.7.5 财务部安全职责 (41)3.7.6 销售部安全职责 (41)3.7.7 供应部安全职责 (41)3.7.8 生产部安全职责 (41)3.7.9 安全环保部的职责(任务) (42)3.7.10 设备部安全职责 (43)3.7.11 质管科安全职责 (44)3.7.12 公司办公室安全职责 (44)3.7.14 车间主任安全职责 (45)3.7.15 专(兼)职安全员安全职责 (45)3.7.16 班组长安全职责 (46)3.7.17 职工安全职责 (46)第4章安全生产投入 (48)4.1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48)4.1.1 附表1:安全经费投入台账 (51)4.2 2019年安全生产投入计划 (53)4.3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55)4.3.1 附表1:工伤事故台账 (64)第5章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66)5.1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 (66)5.1.1 附表1: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记录台账 (69)5.1.2 附表2:法律法规的培训记录 (70)5.2 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管理及修订制度 (71)5.2.1 附表1: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章制度评审表 (73)5.3 公司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75)5.3.1 附表1:企业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 (81)5.4 领导现场带班制度 (91)5.5 班组安全达标管理制度 (93)5.5.1 附表1:班组安全达标考核标准 (96)5.6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98)5.6.1 附表1: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108)5.7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10)5.7.1 附表1:消防器材统计台账 (113)5.7.2 附表2:消防器材检查表 (114)5.8 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116)5.8.1 附表1:安全会议记录 (118)5.9 伤亡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119)5.10 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120)5.11 安全例会制度 (121)5.12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22)5.13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122)5.14 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经费保障制度 (123)5.15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124)第6章教育培训 (127)6.1 安全教育制度 (127)6.2 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127)6.2.1 附表1:三级教育 (131)6.2.2 附表2:培训记录 (134)6.2.3 附表3:人员持证台账 (135)第7章生产设备设施 (136)7.2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36)7.3 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 (141)7.4 生产设施设备检修、维修和保养的安全管理制度 (143)7.5 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146)7.6 电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49)7.7 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155)7.8 劳动保护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155)7.9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 (156)7.10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57)7.10.1 附表1:特种设备统计台账 (158)7.1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59)第8章作业安全 (163)8.1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163)8.1.1 交叉作业管理制度 (163)8.1.2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72)8.1.3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79)8.1.4 大型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86)8.1.5 高处作业管理制度 (194)8.1.6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99)8.1.7 有毒、有害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204)8.1.8 能源介质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207)8.2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212)8.3 变更管理制度 (215)8.3.1 附表1:变更申请表 (218)8.3.2 附表2:变更验收表 (219)8.4 三违管理制度 (221)8.4.1 附表1:三违人员记录 (226)8.5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228)第1章铸造企业安全生产规程 (235)1.1 熔炼工部 (235)1.1.1 熔炼工 (235)1.1.2 打修炉操作工 (236)1.1.3 行车配料工 (237)1.1.4 熔炼维修电工、钳工 (239)1.1.5 修包操作工 (240)1.1.6 熔炼工部搬运、辅助工人 (241)1.1.7 熔炼工部铁水叉运工 (242)1.2 砂处理工部 (244)1.2.1 砂处理控制室操作工 (244)1.2.2 热气流烘干送砂工 (245)1.2.3 砂处理维修电工、钳工 (246)1.2.4 砂处理线搬运、辅助工 (248)1.3 制芯工部 (249)1.3.1 热芯盒射芯机制芯工 (249)1.3.2 冷芯盒射芯机制芯工 (250)1.3.3 组芯工 (252)1.3.4 修芯工 (253)1.3.5 芯铁工 (253)1.3.6 手工浸涂工 (254)1.3.7 型芯辊道输送工 (254)1.3.8 型芯烘干工(出装窑工) (255)1.3.9 树脂砂配砂工 (258)1.3.10 三乙胺尾气处理装置安全操作规范 (258)1.3.11 三乙胺气体发生器安全操作规范 (259)1.3.12 制芯维修电工、钳工 (260)1.3.13 制芯工部搬运、辅助工 (261)1.4 制模工部 (262)1.4.1 预发泡机操作工 (262)1.4.2 成型机操作工 (263)1.5 造型工部 (264)1.5.1 手工造型工 (264)1.5.2 自硬砂造型工 (266)1.5.3 HWS线造型工 (267)1.5.4 DISA线造型工 (268)1.5.5 消失模线造型工 (269)1.5.6 造型线控制室(控制面板)操作工 (269)1.5.7 手工浇注工 (271)1.5.8 机械浇注工 (272)1.5.9 造型线落砂机机械手操作工 (273)1.5.10 造型线维修电工、钳工 (274)1.5.11 造型线搬运、辅助工 (276)1.6 清理工部 (277)1.6.1 手工清理工 (277)1.6.2 滚筒清理工 (278)1.6.3 抛丸清理工 (278)1.6.4 清理线机械手操作工 (279)1.6.5 砂轮机浇口磨削工 (280)1.6.6 铸件热处理工 (281)1.6.7 铸件焊补工 (282)1.6.8 铸件喷漆工 (283)1.6.9 铸件浸渗工 (284)1.6.10 清理线维修电工、钳工 (285)1.6.11 清理线搬运、辅助工 (286)1.6.12 铸件检查工 (287)1.7 木模、塑料、陶瓷模工 (289)1.7.1 木模工 (289)1.7.2 塑料、陶瓷模工 (291)1.8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291)1.9 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297)1.10 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299)1.11 手持电动工具(砂轮机、电钻等)安全操作规程 (301)1.12 切割机安全操作规程 (302)1.13 液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302)1.14 台式钻床安全操作规程 (303)1.15 电动葫芦安全操作规程 (304)1.16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305)1.17 气焊和气割安全操作规程 (307)1.18 行车安全操作规程 (308)1.19 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310)1.20 装载机安全操作规程 (315)第9章隐患排查和治理 (323)9.1 安全检查制度 (323)9.2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23)9.2.1 附表1:日常安全检查记录表 (328)9.2.2 附表2:节假日安全检查记录表 (330)9.2.3 附表3:季节性安全检查记录表(夏季四防) (331)9.2.4 附表4:季节性安全检查记录表(冬季四防) (333)9.2.5 附表5:综合安全检查记录表 (334)9.2.6 附表6:安全隐患报告登记表 (338)9.2.7 附表7: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 (339)9.2.8 附表8:安全隐患整改台帐 (341)9.3 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342)9.4 安全生产状况预警指数系统 (342)第10章危险源监控 (347)10.1 危险源管理制度 (347)10.1.1 附表1:危险源统计台账 (349)10.2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管理制度 (350)10.2.1 附表1:重大危险源统计台账 (353)第11章职业健康 (355)11.1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355)11.2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359)第12章应急救援 (361)12.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 (361)12.1.1 附表1: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台帐 (362)12.1.2 附通知:成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的通知 (363)12.2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364)12.2.1 附通知:成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通知 (369)12.3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70)12.3.1 综合预案 (370)12.3.2 火灾预案 (374)第13章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379)13.1 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制度 (379)13.2 附件1: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流程图 (381)13.2.1 附表1:事故分析报告 (382)13.2.2 附通知:事故调查处理领导小组 (383)第14章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385)14.1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385)14.1.1 附表1:自评报告 (388)第1章规章制度的编制说明1.1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原则第一条坚持普遍性、长期性的原则。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详细完整版)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是保障员工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指导文件。
一、安全管理体系:1.设立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2.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应急预案等。
3.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实施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及时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隐患。
二、现场安全管理:1.设置合理的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2.制定机械设备使用和维护规范,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定期检修。
3.加强对危险源的管控,采取防火、防爆、防毒等措施,确保作业过程安全。
4.确保供气、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5.设置应急通道和逃生通道,进行定期演练,并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
三、安全生产记录和监管:1.记录重要安全生产数据,包括事故隐患排查记录、事故处理记录、设备维护记录等。
2.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制度。
3.参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和评审,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四、事故应急处理:1.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并进行定期演练。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并组织员工进行相应的应急救援培训。
3.发生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安全撤离和事故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安全风险评估和改进:1.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2.鉴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不断优化和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进行事故的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安全管理措施。
以上是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详细完整版。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共同维护机械制造行业的安全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WSSQ/WSS-2019机械厂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方案资料标准汇编编号:Q/WSS-001-20192019-2020版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发布日期:2019-05-15 实施日期:2019-08-15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目录第1章规章制度的编制说明 (1)1.1 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原则 (1)1.2 安全规章制度的编制及管理 (1)1.3 安全规章制度的文本及文字要求 (2)1.4 其他 (3)第2章标准化体系编制依据 (4)2.1安全生产法律 (4)2.2安全生产法规 (5)2.3安全规章 (6)第3章目标 (13)3.1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13)3.1.1 目的 (13)3.1.2 范围 (13)3.1.3 内容 (13)3.2 2019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16)3.3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 (18)3.4 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19)3.4.1 附责任书1: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管理层样本) (20)3.4.2 附责任书2: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员工样本) (22)3.4.3 附表1: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台账 (24)第4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25)4.1 安全机构设置与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管理制度 (25)4.2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6)4.3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章程 (27)4.3.1 附表1:安全会议记录 (30)4.4 安全管理机构 (31)4.4.1 附图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32)4.5 公司安全员任命通知 (33)4.5.1 附表1:安全管理人员统计台账 (34)4.6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的管理制度 (36)4.6.1 附表1: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培训记录 (39)4.6.2 附表2: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表 (40)4.6.3 附表3: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台帐 (41)4.7 安全生产责任制 (42)4.7.1 董事长、总经理安全职责 (42)4.7.2 副总经理安全职责 (42)4.7.3 总工程师安全职责 (43)4.7.4 财务总监、部长安全职责 (43)4.7.5 财务部安全职责 (44)4.7.6 销售部安全职责 (44)4.7.7 供应部安全职责 (44)4.7.9 安全环保部的职责(任务) (45)4.7.10 设备部安全职责 (46)4.7.11 质管科安全职责 (47)4.7.12 公司办公室安全职责 (47)4.7.13 人力部安全职责 (47)4.7.14 车间主任安全职责 (48)4.7.15 专(兼)职安全员安全职责 (48)4.7.16 班组长安全职责 (49)4.7.17 职工安全职责 (49)第5章安全生产投入 (51)5.1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51)5.1.1 附表1:安全经费投入台账 (53)5.2 2019年安全生产投入计划 (54)5.3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55)5.3.1 附表1:工伤事故台账 (64)第6章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65)6.1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 (65)6.1.1 附表1: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记录台账 (68)6.1.2 附表2:法律法规的培训记录 (69)6.2 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管理及修订制度 (70)6.2.1 附表1: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章制度评审表 (72)6.3 公司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73)6.3.1 附表1:企业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 (79)6.4 领导现场带班制度 (84)6.5 班组安全达标管理制度 (86)6.5.1 附表1:班组安全达标考核标准 (89)6.6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91)6.6.1 附表1: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100)6.7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01)6.7.1 附表1:消防器材统计台账 (104)6.7.2 附表2:消防器材检查表 (105)6.8 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106)6.8.1 附表1:安全会议记录 (108)6.9 伤亡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109)6.10 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110)6.11 安全例会制度 (110)6.12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11)6.13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111)6.14 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经费保障制度 (112)6.15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113)第7章教育培训 (116)7.1 安全教育制度 (116)7.2 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116)7.2.2 附表2:培训记录 (121)7.2.3 附表3:人员持证台账 (122)7.3教育培训附表 (123)第8章生产设备设施 (142)8.1 安全“三同时”制度 (142)8.2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42)8.3 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 (147)8.4 生产设施设备检修、维修和保养的安全管理制度 (149)8.5 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152)8.6 电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55)8.7 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161)8.8 劳动保护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161)8.9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 (162)8.10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63)8.10.1 附表1:特种设备统计台账 (164)8.1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65)第9章作业安全 (169)9.1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169)9.1.1 交叉作业管理制度 (169)9.1.2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77)9.1.3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84)9.1.4 大型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89)9.1.5 高处作业管理制度 (195)9.1.6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201)9.1.7 有毒、有害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205)9.1.8 能源介质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207)9.2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211)9.3 变更管理制度 (214)9.3.1 附表1:变更申请表 (217)9.3.2 附表2:变更验收表 (218)9.4 三违管理制度 (220)9.4.1 附表1:三违人员记录 (225)9.5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226)9.6 机械企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31)9.6.1 安全技术操作规则总则 (231)9.6.2 机电设备检修工安全技术规程 (234)9.6.3 车床操作规程 (235)9.6.4 刨床操作规程 (237)9.6.5 磨床安全操作规程 (239)9.6.6 折边机安全操作规程 (240)9.6.7 空气锤安全操作规程 (241)9.6.8 铣工安全操作规程 (241)9.6.9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242)9.6.10 钻床操作规程 (245)9.6.12 金属带锯床操作规程 (247)9.6.13 冲压机床(冲床、剪冲机)安全操作规程 (248)9.6.14 剪床(剪板机)安全操作规程 (249)9.6.15 卷板机安全操作规程 (251)9.6.16 电(气)焊(割)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52)9.6.17 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55)9.6.18 φ1.83磨机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57)9.6.19 φ2.2磨机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58)9.6.20 烘干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59)9.6.21 破碎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含生料、成品各破) (260)9.6.22 生料DJC—II微机系统操作规程 (261)9.6.23 回转反吹扁袋除尘器操作规程 (262)9.6.24 倒库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含煅烧倒库、成品倒库) (263)9.6.25 萝茨鼓风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64)9.6.26 3#窑专用风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65)9.6.27 机立窑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66)9.6.28 成球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67)9.6.29 KLS水除尘脱硫器操作规程 (269)9.6.30 熟料卸料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69)9.6.31 成品HX—80196斗式微机配料系统操作规程 (270)9.6.32 成品2#φ2.2磨机线磨头下料工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72)9.6.33 超高压静电收尘器操作规程 (273)9.6.34 装包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74)9.6.35 汽车驾驶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75)第10章隐患排查和治理 (277)10.1 安全检查制度 (277)10.2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77)10.2.1 附表1:日常安全检查记录表 (282)10.2.2 附表2:节假日安全检查记录表 (284)10.2.3 附表3:季节性安全检查记录表(夏季四防) (285)10.2.4 附表4:季节性安全检查记录表(冬季四防) (286)10.2.5 附表5:综合安全检查记录表 (287)10.2.6 附表6:安全隐患报告登记表 (290)10.2.7 附表7: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 (291)10.2.8 附表8:安全隐患整改台帐 (292)10.3 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293)10.4 安全生产状况预警指数系统 (293)第11章危险源监控 (296)11.1 危险源管理制度 (296)11.1.1 附表1:危险源统计台账 (298)11.2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管理制度 (299)11.2.1 附表1:重大危险源统计台账 (302)第12章职业健康 (303)12.2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307)第13章应急救援 (309)13.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 (309)13.1.1 附表1: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台帐 (310)13.1.2 附通知:成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的通知 (311)13.2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312)13.2.1 附通知:成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通知 (317)13.3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18)13.3.1 综合预案 (318)13.3.2 火灾预案 (322)第14章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326)14.1 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制度 (326)14.2 附件1: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流程图 (328)14.2.1 附表1:事故分析报告 (329)14.2.2 附通知:事故调查处理领导小组 (330)第15章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332)15.1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332)15.1.1 附表1:自评报告 (335)第1章规章制度的编制说明1.1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原则第一条坚持普遍性、长期性的原则。
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必须是全公司或各部门共同遵守的。
第二条坚持科学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