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道茶艺_简化版
功夫茶的十八道工序和茶道

功夫茶的十八道工序和茶道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功夫茶的十八道工序和茶道功夫茶的十八道工序和茶道下面先介绍十八道工夫茶的器皿以及它的用途:1、茶壶:古称孟臣罐。
2、茶盅:亦称公道杯。
3、茶滤:综合过滤茶渣,能使茶汤浓淡均匀。
4、闻香杯:闻香用的,因它造形独特,能使香气集中往外冒。
5、品茗杯:亦称若琛杯鉴赏汤色,品茶。
6、茶海:装不喝的水。
7、茶巾:沾壶底的余水。
8、杯托:放闻香杯和品茗杯。
9、茶道:道具的道。
10、茶漏:制茶时放在茶壶上,防止茶叶往外漏。
11、茶匙:制茶时使用的。
12、茶捏:捏洗闻香杯和品茗杯,以及茶壶里的茶渣。
13、茶则:鉴赏茶叶外形,以及度量的作用。
14、煮水炉组:烧泡茶时使用的水。
功夫茶的十八道茶道1、清泉初沸:要泡好一壶茶,水质是很重要的,宋代文豪苏东坡总结经验说:“活水还需活火烹”即活煮甘泉。
2、倾茶入则:将特定的茶慢慢倾入茶则。
3、鉴赏佳茗:我们所用的乌龙茶是着名的品种安溪“铁观音”,条索卷曲壮结,色泽鲜润,历来有美如观音重如铁,久泡有余香之称。
4、茶壶淋霖:(1)起烫壶的作用。
(2)烫盅。
(3)冷却水:因第一泡是中温润泡,水温只需80度左右,起温壶温茶叶的作用,同时能使第二泡的色香味更好的发挥。
5、乌龙入宫:(落茶)我们把茶壶比成宫殿,呈现出乌龙茶的身价。
品饮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
6、若琛出浴:若琛是古代景德镇的一位制杯能手,因它制的杯白、小、薄,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品茗杯也称若琛杯。
7、悬壶高冲:(冲茶)高冲有利于激烫茶叶,使它的色、香、味更好的发挥。
8、推泡抽眉:是用壶盖刮去泛起的白色泡沫。
9、熏洗仙颜:冲洗壶身,同时观看茶熟。
10、游山玩水:把壶底的余水沾干抹掉。
11、关公巡城:将冲泡一分钟左右的茶依次巡回注入茶海,均匀分配茶汤,使每一杯茶浓度一样。
而茶应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意,以表示我们对中国茶文化的情和意。
十八道功夫茶道里的工序

工夫茶18道工序1、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2、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叶嘉酬宾:出示茶叶让客人观赏。
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手法之岩茶代称, 意为茶叶嘉美。
3、孟臣沐霖、乌龙入宫。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
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4、高山流水、春风指面。
高山流水: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清新洁静。
5、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面,又提高壶温。
“清洗仙颜”为武夷山云窝一石刻。
6、玉液回壶、再注甘露。
©工夫茶馆 -- 工夫茶馆7、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则往各杯点斟茶水.8、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工夫茶馆 -- 工夫茶馆9、捧杯敬茶、众物传盅。
©工夫茶馆 -- 工夫茶馆10.鉴赏三色、喜闻幽香。
鉴赏三色:认真观察茶水在杯中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喜闻幽香:即嗅闻茶的香味。
11.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12.再斟兰芷、二探兰芷。
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
“兰芷”泛指岩茶。
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13.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工夫茶馆 -- 工夫茶馆14.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
“石乳”是元代岩茶之名。
15.含英咀华、令略岩韵。
令略岩韵:即慢慢地领悟岩茶的韵味。
16.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工夫茶馆 -- 工夫茶馆17.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游龙戏水:选一条索紧致辞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满茶水,仿若乌龙在戏水。
18.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泡茶十八道工序

泡茶十八道工序1、茶请上屋。
2、岩泉初沸。
水烧开后即取出,要沸过90摄氏度。
3、孟飞沐浴。
将壶洗一遍后提高壶温,容易出茶香。
4、口嘉酬宾。
将干茶叶给客人看观赏它的外开色泽。
5、乌龙入宫。
取茶入壶不宜少放少则无味。
6、悬壶高冲。
高冲能让茶叶翻滚使每片叶得到充分冲泡。
7、春风拂面。
高冲后有碎茶沫浮起应用壶盖刮去。
8、重洗仙颜。
盖好后重新用开水淋壶身。
9、玉液回壶。
将茶汤从紫砂壶内倒和公道壶中。
10、若深出浩。
用洗茶叶的茶水把茶壶洗一遍。
11、关公巡城。
依次向杯斟茶。
12、韩信点兵。
将壶内将尽的茶水,以点滴的方式依次滴入杯中。
13、三龙护鼎。
拿杯的手势。
14、鉴赏三色。
观赏茶在杯上中下三种颜色。
15、点闻迎香。
细闻各种茶物有的香味。
16、初品茗茶。
细品茶叶入口不马上咽下出,巡回让茶汤与口腔中每个味觉细胞接触。
17、游龙戏水。
取清水一碗看茶的叶色。
18、尽杯谢茶。
最后客人要多谢主人教侍之恩。
泡茶三要素:茶叶的用量、水温、冲泡时间。
冲茶三个程序:候汤、治器、纳茶。
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
”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
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
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
中国茶道十八道

中国茶道十八道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茶道则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体系,通过独特的泡茶方式、茶具使用以及茶艺表演,展现了中国人的情感、礼仪和智慧。
在中国茶道中,有十八个重要的环节和步骤,每一步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
第一道:洗器洗器是中国传统的茶道仪式中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洗器的目的是为了清洗茶具,使其焕然一新后使用。
在洗器过程中需要细心、仔细,传递了一种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精神。
第二道:烹水烹水是指烧开水的过程。
在中国茶道中,烹水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烹水的水质、温度直接影响到茶的香气和味道。
烹水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明火烹水、壶烧水等等。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掌握好水的温度和烹水的时间。
第三道:沏壶沏壶是沏茶的步骤之一。
在中国茶道中,壶有多种形式,有紫砂壶、青瓷壶等等,每一种壶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沏壶环节中,需要注意壶的温度、放茶的方式和时间等。
第四道:洗茶洗茶是为了去除茶叶表面的杂质和陈年的茶屑。
在洗茶过程中,需要使用清水冲洗茶叶,直到水中不再有茶叶的味道为止。
这个步骤旨在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第五道:掌壶掌壶是指使用手掌握壶的方式,这是中国茶道中常见的一种方式。
通过掌壶,可以更好地控制水流和壶的姿态,使泡茶的过程更加稳定和舒适。
第六道:冲泡冲泡是指将水倒入壶中,将茶叶浸泡在水中,利用水温和浸泡时间来解放茶叶中的香气和营养。
在冲泡过程中,需要注意水的温度和倒水的力度,以及茶叶的量和冲泡时间。
第七道:倒茶倒茶是将泡好的茶倒入茶杯的步骤。
在倒茶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好倾斜茶壶的角度和倒茶的速度,以确保茶水均匀地分配到每一只茶杯中。
第八道:献茶献茶是中国茶道中的一种礼节,通常是由主持人向客人行献茶。
在献茶的过程中,主持人需要表达出对客人的尊重和关心,通过献茶展示自己的茶艺水平和修养。
第九道:奉茶奉茶是指将泡好的茶递给他人的动作。
在奉茶的过程中,需要用两手将茶杯奉上,并将手心转向对方,以示尊敬和谦卑。
乌龙茶十八道茶艺

乌龙茶十八道工序
焚香精气:焚品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叶嘉酬宾:出示所泡茶叶让客人观赏
火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火煮沸
孟臣淋漓::既汤洗茶壶,惠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壶喻为孟臣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悬壶高冲:又称高山流水,把盛开水的壶提高冲水,充分激荡茶叶,使茶叶翻动,清洁茶叶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叶更清洁(不喝)
重洗仙颜:用开水淋洗茶壶,即洗净茶壶外表又提高壶温
若琛出韵:即汤洗茶杯,(若琛清初),以擅长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茶杯喻为若琛瓯
玉液回壶:即把已泡好的茶水倒入另一个茶壶使茶汤更为均匀
游山玩水:依次来回往各杯低斟茶水
关公巡城:沿着杯壁斟茶一圈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少许时,则往各杯点斟茶水(又称蜻蜓点水或观音滴水)
三龙护鼎: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三根手指比喻三龙,此时另一手可做护杯姿势
喜闻幽香:即闻乌龙茶的香味
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种颜色,故称三色
初品奇茗:观看、闻香后开始品茶汤味道(三口为一品)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茶农栽种,制作佳茗,恩典感谢茶艺小姐尽心热情敬献茶艺、茶礼。
台湾茶艺十八道

台湾茶艺十八道介绍1、茶壶:古称孟臣罐2、茶盅:亦称公道杯3 、茶滤:综合过滤茶渣,能使茶汤浓淡均匀。
4、闻香杯:闻香用的,因它造形独特,能使香气集中往外冒。
5、品茗杯:亦称若琛杯鉴赏汤色,品茶。
6、茶海:装不喝的水。
7、茶巾:沾壶底的余水。
8、杯托:放闻香杯和品茗杯9、茶道:茶艺表演时所须的道具。
10、茶漏:制茶时放在茶壶上,防止茶叶往外漏。
11、茶匙:制茶时使用的。
12、茶捏:捏洗闻香杯和品茗杯,以及茶壶里的茶渣。
13、茶则:鉴赏茶叶的外形,以及度量的作用14、煮水炉组:烧泡茶时使用的水。
表演十八道1.清泉出沸:要泡好一壶茶,水质是很重要的2.茶壶淋霖:起烫壶的作用。
烫盅。
3.若琛出浴:若琛是古代景德镇的一位制杯能手,因它制的杯白、小、薄,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品茗杯也称若琛杯。
4、倾茶入则:将特定的茶慢慢倾入茶则。
5、鉴赏佳茗:用的乌龙茶是安溪“铁观音”,条索卷曲壮结,色泽鲜润,历来有美如观音重如铁,久泡有余香之称。
6、乌龙入宫:品饮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
7、悬壶高冲:(冲茶)高冲有利于激烫茶叶,使它的色、香、味更好的发挥。
8、推泡抽眉:是用壶盖刮去泛起的白色泡沫。
9、熏洗仙颜:冲洗壶身,同时观看茶熟。
10、游山玩水:把壶底的余水沾干抹掉。
11、关公巡城:(倒茶)平均分配茶汤,使茶汤浓淡均匀。
12、韩信点兵:(点茶)滴滴是精华。
13、鲤鱼翻身:把闻香杯的茶倒入品茗杯中,将扣合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之为“鲤鱼翻身”。
中国古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跃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在坐的各位嘉宾,生活美满,事业发达。
14、喜闻幽香:把闻香杯轻轻提起,将空杯角触及鼻端,深呼吸,喜闻幽香。
15、三龙护鼎:(端杯)艺术上端品茗杯的姿势,拇指和食指轻扶品茗杯沿,中指顶住杯底。
16、鉴赏汤色:(看茶)请看看茶汤的颜色是否清澈明亮。
17、细品佳茗:一杯茶分几小口慢慢啜饮,您会感到口鼻生香,喉低回甘。
十八道茶艺

• • • • • • • •
(1)茶漏:制茶时搁在茶壶上以免茶叶外泄。 (2)茶匙:用来剥茶叶及去茶渣。 (3)茶针:用来疏通堵塞的茶壶口。 (4)茶荷:用来铲茶及鉴赏茶叶用。 (5)茶夹:用来清洗茶具。 6、茶托:用于奉茶。 7、茶巾:用于擦拭壶底的水。 8、茶盘:用于搁放茶具及盛我们不喝的余水。
•
1、紫砂壶:又称孟臣罐来自江苏宜兴,孟臣是明朝著 名的制陶师,他制的壶底均刻上“孟臣”二字,后人为了 纪念他,便把名贵的壶称为孟臣罐。 • 2、茶盅、茶滤:起着综合过滤茶水的浓淡使其均匀。
•
3、闻香杯:故明思义就是用来闻香的,因其杯身高, 口径小,香气不宜散发。 • 4、品茗杯:用来口茶及鉴赏茶的汤色。 • 5、茶通:也称五行具共有5件:
• 第14道,翻江倒海(也称鲤鱼翻身):将扣好的闻香杯和 品茗杯同时扣翻过来,置于茶托上。 • 第15道,敬奉香茗:将放于茶托的杯具双手奉给嘉宾。 • 第16道,细闻幽香:轻轻地抽起闻香杯,放于掌中来回搓 动,可使香气容易散发。铁观音有淡淡的兰花香。
• 第17道,品缀甘淋:轻缀一小口,让茶水在口腔中打转吮 吸、翻滚,以舌尖辩其苦味以舌心辩其鲜味。以舌根辩其 甘味,以鼻腔和咽喉辩其(十八道茶): • 这部分内容不必针对所有员工,部分有兴趣的员工可以额 外提供材料。 • 茶具四宝:朝仙庐、玉书碾、孟臣罐、落琛欧。
• 第1道,火煮甘泉:古人泡茶讲究水质,以泉水为上,江河 水为次,井水为后,今天我们用的是泉水。 • 第2道,孔雀开屏(也称展示茶具):孔雀开屏是向它的同 伴展示它美丽的羽毛。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工艺独 特精美的中国功夫茶具。
• 第3道,沐淋欧杯:因为泡茶前茶壶、茶杯是冷的用热水烫 后它可以吸收3-5度的水温,同时也起着清洁茶具的作用。 • 第4道,观音上轿(叶嘉酬宾):请各位鉴赏茶叶,我们今 天泡制的是铁观音,它的外形紧洁、重实、乌黑油亮,它 也是乌龙茶中的一种。
茶叶知识培训:功夫茶冲泡技艺-十八道功夫茶

第 七 道 : 祥 龙合 、 鲤 鱼 翻 身
第 九 道 : 捧 杯 敬 茶 、 众 手 传 盅
第 十 道 : 鉴 赏 双 色 、 喜 闻 高 香
第 十 一 道 : 三 龙 护 鼎 、 初 品 奇 茗
第 十 二 道 : 再 斟 流 霞 、 二 探 兰 芷
第 十 三 道 : 二 品 云 腴 、 喉 底 留 甘
第 十 四 道 : 三 斟 石 乳 、 荡 气 回 肠
第 十 五 道 : 含 英 咀 华 、 领 悟 岩 韵
第 十 六 道 : 君 子 之 交 、 水 清 味 美
第 十 七 道 : 名 茶 探 趣 、 游 龙 戏 水
第 十 八 道 : 宾 主 起 立 、 尽 杯 谢 茶
十 八 道 功 夫 茶
第 一 道 : 焚 香 静 气 、 活 煮 甘 泉
第 二 道 : 孔 雀 开 屏 、 叶 嘉 酬 宾
第 三 道 : 大 彬 沐 淋 、 乌 龙 入 宫
第 四 道 : 高 山 流 水 、 春 风 拂 面
第 五 道 : 乌 龙 入 海 、 重 洗 仙 颜
第 六 道 : 母 子 相 哺 、 再 注 甘 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道茶艺
各位嘉宾:你们好!很荣幸能为各位表演茶艺。
下面由我们为大家演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乌龙茶“铁观音”的工夫冲泡法。
孔雀开屏:孔雀开屏就是为大家介绍泡茶所用的精美工夫茶具。
茶盘:用于置放茶具;
盖碗:用于冲泡茶叶;
茶海:又称公道壶,用于均匀茶汤;
品茗杯:杯小如葡萄,用于品茶;
闻香杯:杯身细长容易聚香,顾名思义用于闻茶香;
茶隔:用于过滤茶汤;
其次辅助用具有:杯托,茶巾,随手泡,茶罐,茶道组(它可细分为,
杯夹:用于夹取品闻对杯,
茶则:用于度量茶叶)
温泉涤尘:茶是至清至洁,天地涵育之灵物,所以在冲泡前应用开水进行温杯,目的在于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不至于冷热悬殊。
(温杯)
叶嘉酬宾:请大家观赏这产于福建南部安溪一带最著名、品质最优良的安溪铁观音。
(洗杯)
铁观音因身骨重如铁、形美似观音而得名。
采制技艺十分精湛,具有防癌、美容、抗衰老、降血脂等特殊功效,(其品质特征为:条索圆结匀净,多呈螺旋形,身骨重实,色泽砂绿翠润,香高馥郁持久,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兰花香。
)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称,品茶上称这为“观音韵”。
乌龙入宫:(先开盖)人们常把茶比作龙,茶壶比作宫,宫者室也。
苏轼曾有诗言:“细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将茶轻置壶中,如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满室生香。
悬壶高冲:泡茶有高冲低斟之说,高冲可使茶叶上下翻滚激发茶性。
春风拂面:轻轻刮去白泡沫,使茶水清新纯洁。
玉液回壶:(先拿茶隔)将茶汤斟入公道壶中。
(将茶隔放回)
祥龙行雨:将公道壶中的茶汤依次斟入闻香杯中,使各杯茶汤机会均等,浓度一致,如观音普渡、众生平等。
龙凤呈祥:将品茗杯轻轻扣在闻香杯上。
鲤鱼翻身:俗话说鲤鱼翻身可化龙,故此手法称之为鲤鱼翻身,也借程序欲祝在座的各位年年吉祥、岁岁平安。
敬奉香茗:双手奉茶。
/并微笑示意其品茶。
喜闻幽香:轻轻抽动闻香杯闻香,由远及近、由近及远。
顿时芳香扑鼻精神振奋,此乃为鼻品。
三龙护鼎:用拇指与食指夹住品茗杯,中指托住杯底,这样端杯既稳当又雅观。
鉴赏汤色:好茶,茶汤,汤色橙黄泛光,香气独特,高雅如兰,犹似玉兰吐芬芳。
细品慢啜:第一口:用舌品体会茶的质感;第二口:在齿鄂之间来回轮转,使齿鄂之间留香;第三口:则是用喉品。
慢慢咽下用心感受茶的美。
静坐回味:细品慢咽,回味无穷,顿觉醇和鲜爽甘甜之味应运而生。
正所谓“一杯清茶在手,万千烦恼皆休”。
在此我们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今天的乌龙茶冲泡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