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茶艺十八道

合集下载

《台湾十八式乌龙茶冲泡技艺》教案

《台湾十八式乌龙茶冲泡技艺》教案

功夫茶(乌龙)茶艺尊敬的各位嘉宾,下午好!欢迎光临莙弦知会团品茗赏艺,很荣幸能为各位嘉宾表演功夫茶茶艺。

在表演之前首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莙弦知会团的茶艺师——莙弦。

下面就请大家静下心来与我共享茶艺的温馨和怡悦。

功夫茶茶艺共有十八道程序,前九道由我来操作表演,后九道则需各位嘉宾的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焚香静气,即是通过点燃我手中的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大家的心会伴随着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一个高雅而神奇的境界!活煮甘泉即是用旺火来煮沸壶中之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各位嘉宾介绍一下工艺精湛的功夫茶茶具:1、茶盘也称之为茶海;2、这把江苏宜兴制作的紫砂壶,是我们用来泡茶用的泡壶,也称之为母壶,这是储备茶汤用的海壶,又称之为子壶,这对壶统称为母子壶;3、闻杯底留香的闻香杯;4、品茗及观赏汤色的品茗杯;5、茶道具(茶道组),它又可细分为;茶则用来择取茶叶;茶导(茶匙)用来拨导茶叶;茶漏是用来增大壶口面积,以防茶叶外漏;茶夹用来夹洗杯子以及夹取茶叶底用;茶通用来疏通壶嘴。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观赏一下今天所要冲泡的****茶外观和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烫洗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时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常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之为大彬壶。

****茶属于乌龙茶,我们用茶导将茶叶拨导入母壶,就称之为“乌龙入宫”。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冲泡乌龙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

“高山流水”即悬壶高冲,借助开水的冲力,使茶叶在壶内随水浪上下翻滚,达到洗茶的目的。

春风拂面即是用壶盖轻轻刮去茶汤表面所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品饮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头泡茶汤我们一般不喝,而是用来烫洗杯具和温杯,我们将剩余的茶汤注入于茶海,就称之为“乌龙入海”。

十八道功夫茶道里的工序

十八道功夫茶道里的工序

工夫茶18道工序1、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2、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叶嘉酬宾:出示茶叶让客人观赏。

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手法之岩茶代称, 意为茶叶嘉美。

3、孟臣沐霖、乌龙入宫。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

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4、高山流水、春风指面。

高山流水: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清新洁静。

5、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面,又提高壶温。

“清洗仙颜”为武夷山云窝一石刻。

6、玉液回壶、再注甘露。

©工夫茶馆 -- 工夫茶馆7、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则往各杯点斟茶水.8、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工夫茶馆 -- 工夫茶馆9、捧杯敬茶、众物传盅。

©工夫茶馆 -- 工夫茶馆10.鉴赏三色、喜闻幽香。

鉴赏三色:认真观察茶水在杯中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喜闻幽香:即嗅闻茶的香味。

11.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12.再斟兰芷、二探兰芷。

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

“兰芷”泛指岩茶。

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13.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工夫茶馆 -- 工夫茶馆14.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

“石乳”是元代岩茶之名。

15.含英咀华、令略岩韵。

令略岩韵:即慢慢地领悟岩茶的韵味。

16.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工夫茶馆 -- 工夫茶馆17.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游龙戏水:选一条索紧致辞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满茶水,仿若乌龙在戏水。

18.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中国茶道十八道

中国茶道十八道

中国茶道十八道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茶道则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体系,通过独特的泡茶方式、茶具使用以及茶艺表演,展现了中国人的情感、礼仪和智慧。

在中国茶道中,有十八个重要的环节和步骤,每一步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

第一道:洗器洗器是中国传统的茶道仪式中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洗器的目的是为了清洗茶具,使其焕然一新后使用。

在洗器过程中需要细心、仔细,传递了一种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精神。

第二道:烹水烹水是指烧开水的过程。

在中国茶道中,烹水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烹水的水质、温度直接影响到茶的香气和味道。

烹水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明火烹水、壶烧水等等。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掌握好水的温度和烹水的时间。

第三道:沏壶沏壶是沏茶的步骤之一。

在中国茶道中,壶有多种形式,有紫砂壶、青瓷壶等等,每一种壶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沏壶环节中,需要注意壶的温度、放茶的方式和时间等。

第四道:洗茶洗茶是为了去除茶叶表面的杂质和陈年的茶屑。

在洗茶过程中,需要使用清水冲洗茶叶,直到水中不再有茶叶的味道为止。

这个步骤旨在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第五道:掌壶掌壶是指使用手掌握壶的方式,这是中国茶道中常见的一种方式。

通过掌壶,可以更好地控制水流和壶的姿态,使泡茶的过程更加稳定和舒适。

第六道:冲泡冲泡是指将水倒入壶中,将茶叶浸泡在水中,利用水温和浸泡时间来解放茶叶中的香气和营养。

在冲泡过程中,需要注意水的温度和倒水的力度,以及茶叶的量和冲泡时间。

第七道:倒茶倒茶是将泡好的茶倒入茶杯的步骤。

在倒茶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好倾斜茶壶的角度和倒茶的速度,以确保茶水均匀地分配到每一只茶杯中。

第八道:献茶献茶是中国茶道中的一种礼节,通常是由主持人向客人行献茶。

在献茶的过程中,主持人需要表达出对客人的尊重和关心,通过献茶展示自己的茶艺水平和修养。

第九道:奉茶奉茶是指将泡好的茶递给他人的动作。

在奉茶的过程中,需要用两手将茶杯奉上,并将手心转向对方,以示尊敬和谦卑。

十八道茶艺

十八道茶艺

第一道:“孔雀开屏”,是孔雀向它的同伴展示它美丽的羽毛,在泡茶之前,向大家展示我们这些典雅精美,工艺独特的工夫茶具。

茶盘:用来陈设茶具及盛装不喝的余水。

宜兴紫砂壶:也称孟臣壶。

茶海:也称茶盅,与茶滤合用起到过滤茶渣的作用,使茶汤更加清澈亮丽。

闻香杯:因其杯身高,口径小,用于闻香,有留香持久的作用。

品茗杯:用来品茗和观赏茶汤。

茶道一组,内有五件:茶漏:放置壶口,扩大壶嘴,防止茶叶外漏。

茶折:量取茶叶。

茶夹:夹取品茗杯和闻香杯。

茶匙:拔取茶叶。

茶针:疏通壶口。

茶托:托取闻香杯和品茗杯。

茶巾:拈拭壶底及杯底的余水。

随手泡:保证泡茶过程的水温第二道:“火煮山泉”泡茶用水极为讲究,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时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今天我们选用的是纯净水。

第三道:“叶嘉酬宾”叶嘉是宋代诗人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是请大家鉴赏茶叶,可看其外形、色泽,以及嗅闻香气。

这是铁观音,其颜色青中常翠,外形为包揉形,以匀称、紧结、完整为上品。

第四道:“孟臣沐淋”孟臣是明代的制壶名家(惠孟臣),后人将孟臣代指各种名贵的紫砂壶,因为紫砂壶有保温、保味、聚香的特点,泡茶前我们用沸水淋浇壶身可起到保持壶温的作用。

亦可借此为各位嘉宾接风洗臣,洗去一路风尘第五道:“若琛出浴”茶是至清至洁,天寒地域的灵物,用开水烫洗一下,本来就已经干净的品茗杯和闻香杯。

使杯身杯底做到至清至洁,—尘不染,也是对各位嘉宾的尊敬第六道:“乌龙入宫”茶似乌龙,壶似宫殿,取茶通常取壶的二分之一处这主要取决于大家的浓淡口味,诗人苏轼把乌龙入宫比做佳人入室,他言:“细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诗句中把上好的乌龙茶比作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轻移莲步,使得满室生香,形容乌龙茶的美好。

第七道:“高山流水”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第八道:“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推掉壶口的茶沫。

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乌龙十八式

乌龙十八式

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焚香静气,即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苏东坡是一位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需活火烹。

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这壶中之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

在这里,借助这道程序,我向在座的各位嘉宾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这是茶盘,也称之为茶海。

这把是江苏宜兴制作的紫砂壶,我们用它来泡茶,称为泡壶或母壶。

这把也是江苏宜兴制作的紫砂壶,用来储备泡好的茶汤,称为海壶或子壶。

这是闻香杯,用来闻杯底留香。

这是品茗杯,用来品茶。

这些是茶道具。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

叶嘉酬宾就是请各位嘉宾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霖,乌龙入宫大彬沐霖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

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为后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

后人将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

宫则是紫砂壶的代称。

我们将今天要冲泡的武夷岩茶投入到母壶当中称为乌龙入宫。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冲泡武夷岩茶讲究的是高冲水,低斟茶。

高山流水就是将开水壶提高,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的茶叶随着水浪翻滚,起到用开水润茶的作用。

春风拂面就是用壶盖轻轻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品饮武夷岩茶讲究的是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头一泡泡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温杯。

剩余的茶汤注入茶海,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像蛟龙入海,所以又称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喻为第二次冲水。

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烫茶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冲泡武夷岩茶一般需要30秒到1分钟的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洗杯。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将母壶中泡好的茶汤倒入子壶称为母子相哺。

【优质】茶艺十八道表演解说词-word范文 (4页)

【优质】茶艺十八道表演解说词-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茶艺十八道表演解说词茶艺是一种文化。

茶艺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

下面是关于茶艺十八道表演解说词的内容,欢迎阅读!风景秀甲的武夷山是乌龙茶的故乡。

宋代大文豪范仲淹曾写诗赞美武夷岩茶:"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

"自古以来,武夷山人不但善于种茶、制茶,而且精于品茶。

现在由茶艺小姐为各位嘉宾表演武夷山的功夫茶茶艺,请大家静下心来,和其一起共享茶艺的温馨与愉悦。

功夫茶茶艺共有十八道程序,前九道由其操作表演,后九道请各位嘉宾和其密切配合,共同完成。

武夷山功夫茶茶艺的基本程序如下: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炷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

"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们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们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

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

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

乌龙入宫,把茶叶放入壶中。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

十八道茶艺

十八道茶艺

• • • • • • • •
(1)茶漏:制茶时搁在茶壶上以免茶叶外泄。 (2)茶匙:用来剥茶叶及去茶渣。 (3)茶针:用来疏通堵塞的茶壶口。 (4)茶荷:用来铲茶及鉴赏茶叶用。 (5)茶夹:用来清洗茶具。 6、茶托:用于奉茶。 7、茶巾:用于擦拭壶底的水。 8、茶盘:用于搁放茶具及盛我们不喝的余水。

1、紫砂壶:又称孟臣罐来自江苏宜兴,孟臣是明朝著 名的制陶师,他制的壶底均刻上“孟臣”二字,后人为了 纪念他,便把名贵的壶称为孟臣罐。 • 2、茶盅、茶滤:起着综合过滤茶水的浓淡使其均匀。

3、闻香杯:故明思义就是用来闻香的,因其杯身高, 口径小,香气不宜散发。 • 4、品茗杯:用来口茶及鉴赏茶的汤色。 • 5、茶通:也称五行具共有5件:
• 第14道,翻江倒海(也称鲤鱼翻身):将扣好的闻香杯和 品茗杯同时扣翻过来,置于茶托上。 • 第15道,敬奉香茗:将放于茶托的杯具双手奉给嘉宾。 • 第16道,细闻幽香:轻轻地抽起闻香杯,放于掌中来回搓 动,可使香气容易散发。铁观音有淡淡的兰花香。
• 第17道,品缀甘淋:轻缀一小口,让茶水在口腔中打转吮 吸、翻滚,以舌尖辩其苦味以舌心辩其鲜味。以舌根辩其 甘味,以鼻腔和咽喉辩其(十八道茶): • 这部分内容不必针对所有员工,部分有兴趣的员工可以额 外提供材料。 • 茶具四宝:朝仙庐、玉书碾、孟臣罐、落琛欧。
• 第1道,火煮甘泉:古人泡茶讲究水质,以泉水为上,江河 水为次,井水为后,今天我们用的是泉水。 • 第2道,孔雀开屏(也称展示茶具):孔雀开屏是向它的同 伴展示它美丽的羽毛。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工艺独 特精美的中国功夫茶具。
• 第3道,沐淋欧杯:因为泡茶前茶壶、茶杯是冷的用热水烫 后它可以吸收3-5度的水温,同时也起着清洁茶具的作用。 • 第4道,观音上轿(叶嘉酬宾):请各位鉴赏茶叶,我们今 天泡制的是铁观音,它的外形紧洁、重实、乌黑油亮,它 也是乌龙茶中的一种。

茶叶知识培训:功夫茶冲泡技艺-十八道功夫茶

茶叶知识培训:功夫茶冲泡技艺-十八道功夫茶

第 七 道 : 祥 龙合 、 鲤 鱼 翻 身
第 九 道 : 捧 杯 敬 茶 、 众 手 传 盅
第 十 道 : 鉴 赏 双 色 、 喜 闻 高 香
第 十 一 道 : 三 龙 护 鼎 、 初 品 奇 茗
第 十 二 道 : 再 斟 流 霞 、 二 探 兰 芷
第 十 三 道 : 二 品 云 腴 、 喉 底 留 甘
第 十 四 道 : 三 斟 石 乳 、 荡 气 回 肠
第 十 五 道 : 含 英 咀 华 、 领 悟 岩 韵
第 十 六 道 : 君 子 之 交 、 水 清 味 美
第 十 七 道 : 名 茶 探 趣 、 游 龙 戏 水
第 十 八 道 : 宾 主 起 立 、 尽 杯 谢 茶
十 八 道 功 夫 茶
第 一 道 : 焚 香 静 气 、 活 煮 甘 泉
第 二 道 : 孔 雀 开 屏 、 叶 嘉 酬 宾
第 三 道 : 大 彬 沐 淋 、 乌 龙 入 宫
第 四 道 : 高 山 流 水 、 春 风 拂 面
第 五 道 : 乌 龙 入 海 、 重 洗 仙 颜
第 六 道 : 母 子 相 哺 、 再 注 甘 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茶艺十八道
介绍
1、茶壶:古称孟臣罐
2、茶盅:亦称公道杯
3 、茶滤:综合过滤茶渣,能使茶汤浓淡均匀。

4、闻香杯:闻香用的,因它造形独特,能使香气集中往外冒。

5、品茗杯:亦称若琛杯鉴赏汤色,品茶。

6、茶海:装不喝的水。

7、茶巾:沾壶底的余水。

8、杯托:放闻香杯和品茗杯
9、茶道:茶艺表演时所须的道具。

10、茶漏:制茶时放在茶壶上,防止茶叶往外漏。

11、茶匙:制茶时使用的。

12、茶捏:捏洗闻香杯和品茗杯,以及茶壶里的茶渣。

13、茶则:鉴赏茶叶的外形,以及度量的作用
14、煮水炉组:烧泡茶时使用的水。

表演十八道
1.清泉出沸:要泡好一壶茶,水质是很重要的
2.茶壶淋霖:起烫壶的作用。

烫盅。

3.若琛出浴:若琛是古代景德镇的一位制杯能手,因它制的杯白、小、薄,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品茗杯也称若琛杯。

4、倾茶入则:将特定的茶慢慢倾入茶则。

5、鉴赏佳茗:用的乌龙茶是安溪“铁观音”,条索卷曲壮结,色泽鲜润,历来有美如观音重如铁,久泡有余香之称。

6、乌龙入宫:品饮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

7、悬壶高冲:(冲茶)高冲有利于激烫茶叶,使它的色、香、味更好的发挥。

8、推泡抽眉:是用壶盖刮去泛起的白色泡沫。

9、熏洗仙颜:冲洗壶身,同时观看茶熟。

10、游山玩水:把壶底的余水沾干抹掉。

11、关公巡城:(倒茶)平均分配茶汤,使茶汤浓淡均匀。

12、韩信点兵:(点茶)滴滴是精华。

13、鲤鱼翻身:把闻香杯的茶倒入品茗杯中,将扣合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之为“鲤鱼翻身”。

中国古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跃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在坐的各位嘉宾,生活美满,事业发达。

14、喜闻幽香:把闻香杯轻轻提起,将空杯角触及鼻端,深呼吸,喜闻幽香。

15、三龙护鼎:(端杯)艺术上端品茗杯的姿势,拇指和食指轻扶品茗杯沿,中指顶住杯底。

16、鉴赏汤色:(看茶)请看看茶汤的颜色是否清澈明亮。

17、细品佳茗:一杯茶分几小口慢慢啜饮,您会感到口鼻生香,喉低回甘。

18、重赏余韵:重赏品茗空杯的余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