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式太极拳教学分解

合集下载

傅清泉杨式85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傅清泉杨式85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傅清泉杨式85式太极拳分解教学一、前言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傅清泉先生是杨式太极拳的传承人之一,他所传承的85式太极拳在形意、意境、技法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深受太极拳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对傅清泉杨式85式太极拳进行分解教学,系统地介绍其套路及要点,以期帮助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一拳法。

二、套路分解1. 第一段:起势。

身体保持松柔,双腿微屈,呼吸自然平稳。

舒展全身,集中精神,双手自然下垂,身体呈现出一种放松而又有力的状态。

2. 第二段:采花。

双手抬起,由下而上,轻柔而有力地向前推动,同时身体稍微下蹲,呈现出一种深沉内敛的动作。

3. 第三段:单鞭。

双手向两侧分开,身体也随之变换姿势,保持平衡。

手臂的动作要有力度,但又不能显得生硬。

4. 第四段:云手。

双手交替上下摆动,身体跟随着手臂的动作左右转动,要求在旋转中保持平衡和稳定。

5. 第五段:单鞭。

身体向一侧倾斜,手臂伸直,呈现出一种端庄优雅的气质。

6. 第六段:公鸡。

双手自然下垂,身体稍微前倾,一只手向前伸出,另一只手紧贴身体,呈现出一种稳重厚重的动作。

7. 第七段:左右摆莲。

身体左右摆动,手臂也跟随着身体的摆动而做相应的动作,展现出一种流畅舒展的形式美感。

8. 第八段:左右推掌。

双手向两侧推动,身体也做相应的转动,力度要均匀,动作要流畅自然。

三、要点解析1. 姿势稳健:85式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要求身体保持稳健的姿势,保持内外一致的平衡感。

2. 内外兼修:练习85式太极拳要求内外兼修,即在动作的轻灵舒展中,要求内力充沛,外形端庄大气。

3. 动作连贯流畅:每一段动作都要求连贯流畅,不可有半点生硬之处,要求完美呈现出太极拳的功力与美感。

4. 用力均匀和谐:在每一个动作中,要求用力均匀和谐,既要有力度,又要保持舒展自然,刚柔相济。

四、结语傅清泉先生传承的杨式85式太极拳,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独特之处,更在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上有其独特魅力。

傅清泉杨氏太极拳85式分解讲解教学

傅清泉杨氏太极拳85式分解讲解教学

傅清泉杨氏太极拳85式分解讲解教学篇一:《傅清泉杨氏太极拳85式分解讲解教学》嗨,小伙伴们!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超级厉害的傅清泉杨氏太极拳85式。

你们知道吗?太极拳就像一场神奇的舞蹈,在缓缓的动作里藏着大大的学问呢。

我第一次看到傅清泉老师打杨氏太极拳85式的时候,简直惊呆了。

那动作,就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又顺畅。

傅清泉老师站在那儿,就有一种很沉稳的气场,像一棵深深扎根在土里的大树。

他开始打拳了,手轻轻一挥,就好像能带动周围的空气跟着动起来。

那咱们先从起势说起吧。

起势看起来很简单,就是两只手慢慢往上抬起来。

可是这简单的动作里有好多讲究呢。

我就跟着傅清泉老师的教学视频学,我爸在旁边看着。

我爸还笑着说:“你这小手啊,抬起来咋就没人家那感觉呢?”我就不服气地说:“我才刚开始学呀,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起势的时候,双脚要稳稳地站着,就像房子的地基一样牢固。

双手向上抬,感觉就像是在轻轻地托着一个很轻很轻的气球,可不能用力过猛,不然气球就飞走啦。

再说说揽雀尾这个式子。

揽雀尾有掤、捋、挤、按四个动作。

这就像一场和看不见的对手的较量。

傅清泉老师做掤的时候,手臂就像充满了气的大柱子,结实又有弹性。

我自己做的时候,感觉手臂软趴趴的。

我妈走过来说:“你这哪是掤啊,就像根面条似的。

”我有点沮丧,但是我想,只要我多练,肯定能像傅清泉老师那样。

捋这个动作呢,就像是在拉着一匹很温顺的马,顺着马的力量走,不能硬拽。

挤就有趣了,像是把前面的东西轻轻往前推,但是又不能推得太猛,要留有余地。

按的时候,感觉是把一股力量稳稳地按下去,就像把一块漂浮的木板按到水里去一样。

白鹤亮翅这个动作可漂亮啦。

傅清泉老师做的时候,一只手向上伸,一只手向下垂,身体微微侧着,就像一只优雅的白鹤在翩翩起舞。

我就问我爷爷:“爷爷,我怎么做才能像傅清泉老师那么好看呢?”爷爷笑着说:“孩子啊,你得用心去感受每个动作的韵味,不能只做个样子。

”我就仔细地看傅清泉老师的动作,一点点调整自己的姿势。

斌85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斌85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斌85式太极拳分解教学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之一,以其缓慢绵柔的动作和注重内功修炼而闻名于世。

斌85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种流派,由以斌老师创立并命名。

本文将以斌85式太极拳为主题,对其进行分解教学,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一拳法。

一、基本姿势斌85式太极拳的基本姿势是站立直立,两脚并拢,脚尖稍微外扣。

双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内,手指微微张开,手臂略微弯曲。

头部保持垂直,颈部放松,背部挺直,腰部自然松软,双腿微屈,身体重心集中于丹田。

二、起势起势是斌85式太极拳的开场动作,也是整套拳谱的开端。

起势的动作要求身体平衡、稳定,呼吸自然顺畅。

具体的起势动作分解如下:1. 缓慢抬起双手,手臂自然弯曲,手心向内,手指微微张开;2. 手臂抬至胸前位置,手掌向下;3. 双手同时向上抬起至头顶位置,手指微微向外张开;4. 双手继续向上抬起,手掌转向外侧,手臂稍微弯曲;5. 手臂抬至最高位置,双手分别向两侧打开,手掌向下;6. 双手自然下落至腰部位置,同时脚步向前迈出一步。

三、分解动作斌85式太极拳共有85个动作,每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要领和内涵。

在此,我们将选取其中几个典型的动作进行分解教学。

1. 野马分鬃野马分鬃是斌85式太极拳中的一个重要动作,通过模拟马奔腾的形象来表达力量的发散与收聚。

具体的动作要领分解如下:1. 身体保持平衡,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微微外扣;2. 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内;3. 左臂由下往上划过,手掌转向外侧,手臂微微弯曲;4. 左臂划过头顶时,手掌向下,手臂继续向前伸展;5. 同时,右臂向后伸展,手臂微微弯曲,手掌向内;6. 左脚回收至原位,双臂自然下落,恢复起始姿势。

2. 云手云手是斌85式太极拳中的一个连续动作,通过身体的旋转和手臂的交替运动来展示太极拳的柔和与连贯。

具体的动作要领分解如下:1. 身体保持平衡,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微微外扣;2. 双臂向前抬起至胸前位置,手掌向下,手臂微微弯曲;3. 左臂向前伸展,手臂微微弯曲,手掌向内;4. 右臂向前伸展,手臂微微弯曲,手掌向外;5.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身体稍微转向右侧;6. 左臂回收至胸前位置,右臂向前伸展;7. 同时,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身体稍微转向左侧;8. 右臂回收至胸前位置,左臂向前伸展;9. 重复以上动作,形成连贯的旋转流动。

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图解(6)

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图解(6)

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图解(6)第十五式抱虎归山(一)右搂膝拗步动作一:左脚尖里扣踏实,两腿渐渐屈膝下蹲,随着重心移于左腿,右脚渐渐提起(脚跟先离地);同时身体右转。

随转体,左掌自胸前下抽,向左弧形举至与左肩齐平,掌心朝上;右肘下沉自然带动右掌下移,随移随着臂内旋使掌心翻朝下。

眼先关及左掌左举,即转向右平视。

(图57—58)动作二:右脚向右前(西北)斜方迈出,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渐渐移于右腿而至全脚踏实,弓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身体继续右转;随转体,右掌继续向下经膝前搂至右胯旁,左掌自左而上经左耳旁随转体向前推出;眼稍关右掌搂膝即向前平视,眼神并要关及左掌前推。

(图59—60)要点同前搂膝拗步。

(二)捋式动作一:重心渐渐移向左腿,身体渐渐左转。

同时,左肘下沉,左臂外旋使掌心翻朝里上;右掌自右胯旁弧形向前经左臂里侧举于左掌前,掌心朝外下。

(图61)动作二:与前第三式“揽雀尾”(二)掘式动作二相同,惟方向不同,前揽雀尾的弓步、虚步是朝着正西方,此动作以及后面挤、按各动作是朝西北斜方进行的。

(图62)要点与第三式“揽雀尾”(二)捋式要点相同。

(三)挤式、按式动作和要点皆与第三式“揽雀尾”(三)挤式和(四)按式相同,惟方向不同。

(图63—67)第十六式肘底看捶动作一、二同第四式“单鞭”动作一、二(图18—20),惟方向正斜不同。

(图68—70)动作三:重心全部移于右腿,身体微左转,左脚提起向左后(正东)方摆出。

随转体,左掌向左弧形平移,随移随着臂外旋使掌心翻朝里;右掌也紧跟着向左弧形平移,随移随着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前;两肘稍沉、微屈,使两掌心遥对。

眼神关及左掌左移。

(图71)动作四:左脚向左(东)落下,重心渐渐全部移于左腿,身体继续左转;右脚提起,向前微移落下,重心即渐渐移于右腿;随转体,两掌弧形向左平移,左掌移至左侧时即弧形向左下移,两臂随移随着内旋使两掌心翻朝下;眼神先关及左掌左移,当右掌将移至胸前时即顾右掌。

杨氏太极拳85式分解

杨氏太极拳85式分解

杨氏太极拳85式分解杨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太极拳的一种流派,由杨露禅创立于19世纪中叶。

杨氏太极拳以简洁、流畅的动作和以慢为主的套路表演为特点,注重内功的培养和身体的协调性。

在杨氏太极拳的套路中,有85个基本动作,这些动作被称为杨氏太极拳85式。

本文将对杨氏太极拳85式进行详细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一太极拳流派的基本动作。

第一式:起势。

起势动作是杨氏太极拳的开场动作,它以慢缓的步伐和身体的起伏来展现太极拳的内外兼修。

起势时,双脚并拢,然后一步向右迈出,左脚跟抬起,右脚落地,同时双手缓缓抬起,如同抱球一般。

整个起势动作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这个动作是杨氏太极拳中的一个经典动作,通过左右野马分鬃的动作来展示太极拳的柔和与刚劲的特点。

该动作中,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腰部微微向左转,同时将右手向右侧推出,左手按胸部向内收回,如同在推开一扇门。

再将右手缓缓回收,同时将左手向左侧推出,右手按胸部向内收回,动作完成后,双手再度平行于身体。

第三式: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是杨氏太极拳85式中的一种典型的手势,用以展示太极拳的轻盈和柔韧特点。

该动作的起始姿势与第一式类似,双手平行于身体,然后右手向右侧推出,同时左脚抬起,内旋,落地时以右手推出。

再将右手收回,同时左手向左侧推出,右脚抬起,内旋,落地时以左手推出。

动作完成后,双手再度平行于身体,身体保持平衡。

第四式:搂膝拗步。

这个动作是杨氏太极拳中的一个变化较大的动作,通过前后左右的运动来展示太极拳的灵活性与变化性。

搂膝拗步动作的起始姿势与第一式相同,双手平行于身体,然后右脚向前迈出,膝盖微微弯曲,同时将双手以圆形抱球的方式向前推出,再将右脚回收,同时将双手收回。

然后左脚向后迈出,膝盖微微弯曲,同时将双手向后推出,再将左脚回收,同时将双手收回。

整个动作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第五式:左右穿掌。

这个动作是杨氏太极拳中的一个较为复杂的动作,通过左右手交替伸出的动作来展示太极拳的协调性与连贯性。

傅清泉85式第一段分解教学

傅清泉85式第一段分解教学

傅清泉85式第一段分解教学篇一:傅清泉是一位太极拳大师,他的太极拳教学享誉国内外。

85 式第一段是傅清泉太极拳的经典套路之一,下面我们将对这段套路进行分解教学。

第一段套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动作:1. 预备式:身体直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精神集中,呼吸自然。

2. 掤式:双手慢慢向前掤出,同时身体向前倾斜,头部放松,目视前方。

3. 捋式:双手慢慢向下捋,同时身体右转,双脚保持不变。

4. 挤式:双手慢慢向前挤出,同时身体左转,双脚保持不变。

5. 按式:双手慢慢向下按,同时身体下沉,双脚保持不变。

6. 列式:身体左转,双手向左推出,同时右脚向右迈出一步,双脚保持平行。

7. 搂膝式:双手慢慢向前搂出,同时身体右转,头部放松,目视前方。

8. 履式:双手慢慢向前履出,同时身体左转,双脚保持不变。

9. 崩式:双手慢慢向上提起,然后突然向下崩出,同时身体左转,双脚保持不变。

10. 锤式:双手慢慢向前推出,同时身体右转,双脚保持不变。

11. 倒卷肱:双手慢慢向后推出,同时身体左转,双脚保持不变。

12. 采式:双手慢慢向前采出,同时身体右转,双脚保持不变。

13. 列式:身体左转,双手向左推出,同时右脚向右迈出一步,双脚保持平行。

以上就是 85 式第一段的分解教学,这些动作需要仔细练习和掌握,只有熟练掌握这些动作,才能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太极拳水平。

篇二:傅清泉是一位著名的太极拳大师,他的太极拳教学被称为“清泉式教学法”,以其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风格而著称。

今天,我们来学习傅清泉 85 式第一段的分解教学。

第一段是 85 式太极拳的开篇之作,也是整个太极拳系列中最为重要的一段之一。

这段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增强身体的心肺功能,缓解身体的疲劳和压力,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练习傅清泉 85 式第一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身体姿势:在开始练习之前,我们应该先调整好身体姿势,保持直立、放松肩膀、保持中正,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杨式85式太极拳拳谱与动作图解

杨式85式太极拳拳谱与动作图解

杨式85式太极拳拳谱与动作图解第一式预备式两足左右开立,距离同肩宽,脚尖皆朝前;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眼向前平视。

(图1)要点1.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中正”、“含胸拔背”。

在这几个主要要求下,放松全身,做到“立身中正安舒”,并贯串于整套动作之中。

这几点要求,为太极拳所有动作的共同要点,锻炼时须刻刻记住,在后文的要点中不再一一重述,而仅提醒某一动作容易违反其中某一要求。

例如,揽雀尾中的挤式和按式,初学者往往身体容易前俯或后仰,因此就在要点中及时提出,而其他共同要点虽未提及,但仍然要注意。

2.两臂下垂,肩关节要放松;手指自然微屈。

3.精神要自然提起;心要静,不要有丝毫杂念。

4.预备式中的要点大都是整套动作的要点,所以该式是一切动作的基础,初学者尤当注意。

第二式起势动作一:两臂徐徐向前平举至高与肩平,两掌相距同肩宽,掌心皆朝下。

(图2)动作二:两肘下沉,自然地带动两掌徐徐向下按至胯前,手指仍朝前,掌心仍朝下;眼向前平视。

(图3)要点1.在两臂未举之前.应仔细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合乎要求,然后开始做起势动作。

这时,思想要领先.要集中在每个动作的动向上,也就是要做到《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要求的“先在心,后在身”。

例如在做该式两臂前平举时,先要意识到怎样举,然后随着徐徐举起;即使是重复的或已很熟练的动作,也必须这样做,否则,内外动作容易散乱。

2.练习太极拳时。

自起势至收势,每个动作都要求“沉肩坠肘”(详见《太极拳十要》一文)。

如该式两臂前举和两掌下按时,两肩不可耸起、紧张或用力.必须松开下沉。

两臂前举时两肘不可挺直,须有微屈下坠之意。

两肘下沉带动两掌下按时,“坠肘”固然很明显,即使在两掌已下按到两胯前时,仍然要求“坠肘”。

在这点上,初学者往往较难理解:认为肘部既已垂在下面,终不能把肘“坠”于两掌的下面去。

其实,在这种姿势上(后面动作中也有类似情况,如搂膝拗步中搂膝之手等),对“坠肘”应该这样来理解:就是两肘须微屈,使小臂向前微弯.这样,肘尖露出,与地面成垂直线,仍然可达到“坠肘”的要求;而如果两小臂也垂直,就失掉“坠肘”之意了。

传统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动作详解

传统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动作详解

传统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动作详解第一式预备式两足左右开立,平行分开,距离同肩宽,脚尖皆朝前;身体自然直立,不可前俯后仰;两臂自然下垂;眼向前平视。

《太极拳体用全书》要求:“立定时,头宜正直,意含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胯,尤要精神内固,气沉丹田。

”要点1.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中正”、“含胸拔背”。

在这几个主要要求下,放松全身,做到“立身中正安舒”,并贯串于整套动作之中。

这几点要求,为太极拳所有动作的共同要点,锻炼时须刻刻记住,在后文的要点中不再一一重述,而仅提醒某一动作容易违反其中某一要求。

例如,揽雀尾中的挤式和按式,初学者往往身体容易前俯或后仰,因此就在要点中及时提出,而其他共同要点虽未提及,但仍然要注意。

2.两臂下垂,肩关节要放松;手指自然微屈。

(放松:就是全身关节要松开和消除不必要的肌肉紧张,使四肢自然伸长。

感觉好象在举手投足之中,只用能使其运行开的力就行了,这点力一卸掉,手足就会自然落下来一样。

)3.精神要自然提起;心要静,不要有丝毫杂念。

4.预备式中的要点大都是整套动作的要点,所以该式是一切动作的基础,初学者尤当注意。

第二式起势动作一:两臂徐徐向前平举至高与肩平,两掌相距同肩宽,掌心皆朝下。

动作二:两肘下沉,自然地带动两掌徐徐向下按至胯前,手指仍朝前,掌心仍朝下;眼向前平视。

要点1.在两臂未举之前.应仔细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合乎要求,然后开始做起势动作。

这时,思想要领先.要集中在每个动作的动向上,也就是要做到《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要求的“先在心,后在身”。

例如在做该式两臂前平举时,先要意识到怎样举,然后随着徐徐举起;即使是重复的或已很熟练的动作,也必须这样做,否则,内外动作容易散乱。

亦即意念引导动作。

2.练习太极拳时。

自起势至收势,每个动作都要求“沉肩坠肘”(详见《太极拳十要》一文)。

如该式两臂前举和两掌下按时,两肩不可耸起、紧张或用力.必须松开下沉。

两臂前举时两肘不可挺直,须有微屈下坠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式太极拳教学分解
85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法,起源于陈氏太极拳,是由陈照奎先生所创编。

85式太极拳以柔和、舒展、缓慢的动作为特点,注重身体内部的调节与意念的运用,具有强身健体、舒缓压力、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本文将对85式太极拳进行详细分解教学。

一、起势
1. 站直脚并肩,两手自然下垂,松肩放胯。

2. 双手自然提起至胸前,手心向外。

3. 手臂向两侧平伸,同时右脚迈出一步成为左右分脚。

4. 左脚随即跟上成为并脚。

二、左右野马分鬃
1. 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为左右分脚,同时双手向两侧平伸。

2. 右手顺势向上抬起至头顶处(掌心向外),左手则沿着身体向下推至大腿处(掌心向内)。

3. 双手再次回到胸前位置,并换另一侧重复以上动作。

三、左右摆莲
1. 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为左右分脚,同时双手向两侧平伸。

2. 右手向前推出,掌心向下,左手则沿着身体向后推至臀部处,掌心向外。

3. 右手再回到胸前位置,换另一侧重复以上动作。

四、单鞭
1. 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为左右分脚,同时双手向两侧平伸。

2. 右手沿着身体从胸前往下划至大腿处(掌心朝内),同时左手从胸前往外推至身体右侧(掌心朝外)。

3. 右臂继续向下划至小腿处(掌心朝外),同时头部也随之转动。

4. 左臂则在身体的右侧悬空,并且与右臂呈直线状。

五、提手上式
1. 左脚迈回原位并与右脚并拢,同时双手自然下垂。

2. 向右转身90度,同时将双手提起至胸前位置(掌心相对)。

3. 两臂继续上举过头顶处,并将重量转移到左腿上。

六、白鹤亮翅
1. 右脚向右迈出一步成为左右分脚,同时双手下落至胸前位置(掌心
相对)。

2. 左手沿着身体向后推至臀部处,掌心朝外,同时右手顺势向前推出至大腿处,掌心朝下。

3. 右手继续向前推出至小腿处(掌心朝下),同时头部也随之转动。

4. 左臂则在身体的右侧悬空,并且与右臂呈直线状。

七、摇步搬拦捶
1. 右脚向右迈出一步成为左右分脚,同时双手下落至胸前位置(掌心相对)。

2. 左手沿着身体向后推至臀部处,掌心朝外,同时右手顺势向前推出至大腿处,掌心朝下。

3. 右手继续向前推出并变为捶式(拳头状),同时头部也随之转动。

4. 左臂则在身体的左侧悬空,并且与右臂呈直线状。

八、如封似闭
1. 左脚迈回原位并与右脚并拢,同时双手自然下垂。

2. 向左转身90度,同时将双手提起至胸前位置(掌心相对)。

3. 两臂继续上举过头顶处,并将重量转移到右腿上。

九、单鞭
1. 右脚向右迈出一步成为左右分脚,同时双手向两侧平伸。

2. 左手沿着身体从胸前往下划至大腿处(掌心朝内),同时右手从胸前往外推至身体左侧(掌心朝外)。

3. 左臂继续向下划至小腿处(掌心朝外),同时头部也随之转动。

4. 右臂则在身体的左侧悬空,并且与左臂呈直线状。

十、十字手
1. 左脚迈回原位并与右脚并拢,同时双手自然下垂。

2. 向右转身90度,同时将双手提起至胸前位置(掌心相对)。

3. 两臂继续上举过头顶处,并将重量转移到左腿上。

十一、抱虎归山
1. 右脚向右迈出一步成为左右分脚,同时双手沿着身体向后推至臀部处(掌心朝外)。

2. 左手绕过身体,顺势向前推出至大腿处(掌心朝下),同时右手则沿着身体向前推出至胸前位置(掌心相对)。

3. 右手再次沿着身体向前推出,变为捶式,并将重量转移到右腿上。

十二、肘底看捶
1. 左脚迈回原位并与右脚并拢,同时双手自然下垂。

2. 向左转身90度,同时将双手提起至胸前位置(掌心相对)。

3. 两臂继续上举过头顶处,并将重量转移到右腿上。

十三、闪通臂
1. 右脚向右迈出一步成为左右分脚,同时双手沿着身体向后推至臀部处(掌心朝外)。

2. 左手绕过身体,顺势向前推出至大腿处(掌心朝下),同时右手则沿着身体向前推出至胸前位置(掌心相对)。

3. 右手再次沿着身体向前推出,并将重量转移到左腿上。

十四、搬带拍翅
1. 左脚迈回原位并与右脚并拢,同时双手自然下垂。

2. 向右转身90度,同时将双手提起至胸前位置(掌心相对)。

3. 两臂继续上举过头顶处,并将重量转移到左腿上。

十五、金鸡独立
1. 右脚向右迈出一步成为左右分脚,同时双手沿着身体向后推至臀部处(掌心朝外)。

2. 左手绕过身体,顺势向前推出至大腿处(掌心朝下),同时右手则沿着身体向前推出至胸前位置(掌心相对)。

3. 右手再次沿着身体向前推出,并将重量转移到左腿上。

十六、神龙摆尾
1. 左脚迈回原位并与右脚并拢,同时双手自然下垂。

2. 向左转身90度,同时将双手提起至胸前位置(掌心相对)。

3. 两臂继续上举过头顶处,并将重量转移到右腿上。

十七、合太极
1. 右脚向右迈出一步成为左右分脚,同时双手沿着身体向后推至臀部处(掌心朝外)。

2. 左手绕过身体,顺势向前推出至大腿处(掌心朝下),同时右手则沿着身体向前推出至胸前位置(掌心相对)。

3. 右手再次沿着身体向前推出,并将重量转移到左腿上。

总结:
85式太极拳是一种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练习的拳法,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还可以缓解压力、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在学习85式太极拳时,需要注意呼吸和姿势的调整,尤其是在进行转身和换脚时要保持平稳。

此外,学习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逐步增加练习的时间和难度,切勿急于求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