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绞线传输的几点问题及原理
双绞线原理

双绞线原理双绞线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它采用了双绞线原理。
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绞合的导线组成,其中每根导线都是由多根铜线细丝组成。
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和信号衰减,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双绞线原理的基本概念1. 电磁波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递方式。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过电磁波在传输介质中进行传输。
2. 电磁干扰当电磁波在传输介质中传播时,会与其他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影响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信号衰减信号衰减是指数据在通过长距离传输介质时逐渐失去能量而变得弱化。
这会导致数据丢失或错误。
4. 双绞线双绞线是由两根相互绞合的导线组成的传输介质。
每根导线都是由多根铜线细丝组成,它们被绞合在一起以减少电磁干扰和信号衰减。
二、双绞线原理的工作原理1. 电磁干扰的减少由于双绞线中的两根导线是相互绞合的,它们会互相产生电流并形成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可以有效地抵消其他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从而减少电磁干扰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2. 信号衰减的减少双绞线中每根导线都是由多根铜线细丝组成,这些细丝被绞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个更加坚固的结构。
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失去能量而变得弱化,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双绞线原理的分类1. STP(屏蔽双绞线)STP是一种采用屏蔽材料对双绞线进行屏蔽处理以进一步减少电磁干扰和信号衰减的双绞线。
它通常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长距离传输。
2. UTP(非屏蔽双绞线)UTP是一种不采用屏蔽材料的双绞线。
它通常用于低速数据传输和短距离传输,如家庭网络和办公室网络。
四、双绞线原理的应用1. 以太网以太网是一种常见的局域网技术,它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
通过使用双绞线,以太网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稳定性。
2. 电话系统电话系统也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
通过使用双绞线,电话系统可以实现高质量的音频传输和稳定性。
3. 家庭网络家庭网络通常使用UTP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
双绞线抗干扰及抗串扰原理

双绞线抗干扰及抗串扰原理一、双绞线传输原理监控领域中视频信号传输可分为非平衡式和平衡式两种传输方式。
同轴电缆属于非平衡传输线,采用一线一地的方式传输,双绞线采用两线不接地的方式传输,属于平衡传输线。
要用双绞线传输视频信号,必须在发送端将非平衡信号转换为平衡信号,在接收端再将平衡信号转换为非平衡信号。
一个基本的双绞线视频传输系统如图1所示。
图中的A1是差分信号发送放大器,完成非平衡到平衡的转换,A2是差分信号接收放大器,完成平衡到非平衡的转换。
图1二、双绞线(超五类双绞线)消除干扰的原理在双绞线中,干扰主要来自以下两方面:第一,外部干扰。
第二,同一电缆内部对线之间的相互串扰。
下面,我们对双绞线消除干扰的原理进行分析。
1、双绞线对外部干扰的抑制干扰信号对平行线的干扰,见图2。
Us为干扰信号源,干扰电流Is在双线的两条导线L1、L2上产生的干扰电流分别是I1和I2。
由于L1距离干扰源较近,因此,I1>I2,I=I1―I2≠0,有干扰电流存在。
图2干扰信号对扭绞双线回路的干扰,见图3。
与图2不同的是,双线回路在中点位置进行了一次扭绞。
在L1上存在干扰电流I11和I12,在L2上存在干扰电流I21和I22, 干扰电流I=I21+I22-I11-I12,由于两段线路的条件相同,所以,总干扰电流I=0。
所以只要设置合理的绞距,就能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
图32、同一电缆内部各线对之间的串扰2.1 两个未绞双线回路间的串扰,见图4。
其中Ue为主串回路,Us为被串回路。
导线L1上的电流I1在被串回路L3和L4中产生感应电流I31和I41 ,I41>I31,在被串回路中形成串扰电流I11=I41-I31,同样,导线L2上的电流I2在被串回路L3和L4中产生感应电流I32和I42,I42>I32,在被串回路中形成串扰电流I12=I32-I42,总干扰电流I=I11+I12,由于L1与L3、L4的距离比L2较近,I=I11+I12>0,在回路Us中形成干扰。
双绞线 传输信号 抗干扰 原理

双绞线传输信号抗干扰原理双绞线是一种常用于传输信号的电缆,其具有抗干扰的特性,这一特性使得双绞线成为了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绞线的抗干扰原理主要基于电磁感应和干扰信号的抵消。
我们来了解一下双绞线的结构。
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绕合的细线组成,它们以相同的间距和方向绞合在一起。
这种结构使得两根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反,从而产生了相互抵消的效果。
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辐射和接收到的干扰信号。
双绞线的抗干扰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电磁感应的抗干扰原理。
当双绞线传输信号时,信号电流会在两根线圈之间产生磁场。
由于两根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反,它们产生的磁场方向也相反。
这样,双绞线所产生的磁场会相互抵消,从而减少了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其次是干扰信号的抵消原理。
当外界干扰信号进入双绞线时,由于双绞线的结构特性,这些干扰信号会在两根线圈中产生不同的感应电流。
由于两根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反,它们感应出的电流方向也相反。
这样,双绞线上感应出的干扰电流会相互抵消,从而减少了干扰信号对传输信号的影响。
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绞合的紧密程度。
绞合得越紧密,两根线圈之间的电流就会更好地相互抵消,从而提高抗干扰能力。
其次是绝缘层的质量。
良好的绝缘层可以有效地阻止干扰信号的进入,从而进一步提高抗干扰能力。
此外,双绞线的长度也会对抗干扰能力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双绞线的长度越短,其抗干扰能力就越强。
双绞线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中,尤其是以太网和电话系统中。
在以太网中,双绞线被用作传输数据的主要介质。
通过使用双绞线,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辐射和干扰信号对数据传输的影响,从而提高传输质量和速度。
在电话系统中,双绞线被用作传输语音信号的主要介质。
同样地,双绞线的抗干扰特性保证了语音信号的清晰传输。
总结起来,双绞线作为一种用于传输信号的电缆,具有抗干扰的特性。
其抗干扰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干扰信号的抵消。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优质的绝缘层材料,双绞线能够有效地减少电磁辐射和干扰信号对传输信号的影响。
双绞线抗干扰及抗串扰原理

双绞线抗干扰及抗串扰原理一、双绞线传输原理双绞线传输器的基本原理 单端信号—差分信号—双绞线--差分信号—单端信号。
无论是有源传输器还是无源传输器都是这个原理。
同轴电缆属于屏蔽导体,因此可以支持千兆赫以上的频率。
正因为信号经由中央导线传送,而外层屏蔽则连接地线,所以同轴电缆被视为“非平衡”的线路系统视频信号传输可分为非平衡式和平衡式两种传输方式。
视频线传输是属于非平衡传输方式,双绞线传输是属于平衡传输方式,所以要用双绞线传输视频信号,必须在在摄像机输出时将非平衡的视频信号转换为平衡视频信号,在接收端再将平衡视频信号转换为非平衡视频信号。
一个基本的双绞线视频传输系统如图1所示。
图中的A1是差分信号发送放大器,完成非平衡信号到平衡信号的转换,A2是差分信号接收放大器,完成平衡信号到非平衡信号的转换。
图1二、双绞线消除干扰的原理在双绞线中,干扰主要来自以下两方面:第一,外部干扰。
第二,同一电缆内部对线之间的相互串扰。
1、双绞线对外部干扰的抑制1.1 干扰信号对平行线的干扰,见图2。
Us为干扰信号源,干扰电流Is在双线的两条导线L1、L2上产生的干扰电流分别是I1和I2。
由于L1距离干扰源较近,因此,I1>I2,I=I1―I2≠0,有干扰电流存在。
1.2 干扰信号对扭绞双线回路的干扰见图3。
与图2不同的是,双线回路在中点位置进行了一次扭绞。
在L1上存在干扰电流I11和I12,在L2上存在干扰电流I21和I22, 干扰电流I=I21+I22-I11-I12,由于两段线路的条件相同,所以,总干扰电流I=0。
所以只要设置合理的绞距,就能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
图32、同一电缆内部各线对之间的串扰2.1 两个未绞双线回路间的串扰见图4。
其中Ue为主串回路,Us为被串回路。
导线L1上的电流I1在被串回路L3和L4中产生感应电流I31和I41 ,I41>I31,在被串回路中形成串扰电流I11=I41-I31,同样,导线L2上的电流I2在被串回路L3和L4中产生感应电流I32和I42,I42>I32,在被串回路中形成串扰电流I12=I32-I42,总干扰电流I=I11+I12,由于L1与L3、L4的距离比L2较近,I=I11+I12>0,在回路Us中形成干扰。
双绞线传输器原理

双绞线传输器原理
双绞线传输器是一种常用于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的传输介质,它利用了两根绝缘导线的双绞结构来提供更稳定和可靠的传输性能。
双绞线传输器的原理是基于两根绝缘导线以相对独立的方式传输信号。
这两根导线被紧密绞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对“双绞线”。
在传输过程中,一根导线传递正弦波的正半周期信号,另一根导线传递正弦波的负半周期信号。
通过这种双绞结构,双绞线传输器能够有效地消除由外界干扰引起的电磁干扰噪声。
当外界干扰信号作用于双绞线时,信号同时作用于两根绞线上,由于两根绞线以相反的方式传递信号,因此它们的干扰信号互相抵消,从而减小了噪声的干扰。
这种特性使得双绞线传输器在长距离传输和高速数据传输中更加可靠和稳定。
此外,双绞线传输器还利用了差分信号的传输原理。
差分传输基于信号在两根导线之间的差异。
当信号通过一根导线时,另一根导线保持不变,这种差异被接收器用于恢复原始信号。
差分传输不仅提供了更高的信号传输速率和抗干扰性能,还能够更好地抵抗传输路径上的共模噪声。
总的来说,双绞线传输器能够通过绝缘导线的双绞结构和差分传输原理提供更稳定、可靠和抗干扰的信号传输。
它在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双绞线传输的几点问题及原理

整理的双绞线传输的几点问题及原理在数字化小区的建设中,线缆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当前所采取几种方案有:1、双绞线;2、同轴电缆;3、光纤。
从实际应用来看,双绞线由于价格因素较后两种线缆有优势,但因其不宜用在视频需求上,加之理论长度不能超过100米(传输数据时),所以后两种线缆值得考虑。
下面笔者将一一列出三种电缆的优缺点和应用。
双绞线可用来传输模拟,数字信号,其宽带可达268KHz,在数字信号、基带信号发送时,其上限为几个Mbps,例如T1线路总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44Mbps,可实现15km的数据传输(增加中继器),但不适合传输高频率数据,如视频等。
适用点到点和点到多点的选择。
同轴电缆可用来传输视频、数据信号。
传输模拟信号时其频率能达到300-400MHz。
高速数据传输率能达到50Mbps。
典型的数据传输范围1km内10Mbps(能实现几十公里的传输,但需加中继器)。
其费用高于双绞线,但设备数目可限制在20-30台左右。
适合传输视频、数据等,适用点到点、点到多点的连接。
光纤不仅可用来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而且不满足视频传输的需求。
其数据传输率能达几千Mbps。
如果在不使用中继器的情况下,传输范围能达到6-8km。
综观近年来国内外配线系统的发展,我们可看出这样三个阶段:1、双绞线阶段。
在这个阶段语音同大规模数据通信不能混用也适应这样的数据通信。
2、同轴电缆+双绞线阶段。
它能满足用户的大量数据传输和视频的需求,但需要更多的接入设备,造价相对提高许多,且不易今后的扩展需求。
3、光纤阶段。
即我们所说的最终阶段,在此时,各相应附属设备更完善,数据处理能力更强,扩展性更好。
近年来发展也特别快,接入设备价格目前有所调整,可以说这是一步到位的综合通信阶段。
双绞线传输视频的原理与应用在各种视频监控工程、视频工程中,必须将各个监控点的视频信号连接到监控中心。
传统的信号传输方案是使用视频同轴电缆,但工程实际中,使用视频线传输信号往往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1、各种监控现场都必然存在着或强或弱的电磁干扰,由于同轴电缆的特性决定了它很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了最终的图像质量,系统器材的各种性能得不到发挥。
双绞线 传输器 原理

双绞线传输器原理
双绞线是一种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它由两根细的铜线以螺旋形绞合而成。
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和信号传输时的串扰。
双绞线的传输器是一种设备,它用于将数据信号转换成适合在双绞线上传输的模拟信号。
双绞线传输器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原始的数字信号(比如来自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的数据)被输入到传输器中。
然后,传输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这个过程称为调制。
调制后的信号通过传输器内部的调制器被发送到双绞线上。
在传输过程中,双绞线上的信号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电磁干扰和串扰的影响。
为了减少这些干扰,双绞线通常会采用防护措施,比如外部屏蔽层,以进一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接收端,另一个双绞线传输器接收到经过传输的模拟信号。
接收器会将信号从模拟形式转换回数字形式,这个过程被称为解调。
最终,解调后的数字信号被发送到目标设备,完成数据传输。
通过使用双绞线传输器,我们可以实现高速、稳定和可靠的数据传输。
这使得双绞线成为许多网络和通信系统中的首选传输介质。
双绞线传输器工作原理

双绞线视频传输器原理及注意事项一、双绞线传输原理利用双绞线传输视频信号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技术,所谓的双绞线一般是指网线,双绞线传输利用差分传输原理,在发射端将视频信号变换成幅度相等、极性相反的视频信号,通过双绞线传输后,在接收端将二个极性相反的视频信号相减变成通常的视频信号,故能有效抑制共模干扰,即使在强干扰环境下,其抗干扰能力远比同轴电缆好,而且通过对视频信号的处理,其传输的图象信号也比同轴电缆清晰,同一根网线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干扰。
二、优点1、布线方便,线缆利用率高。
一根普通超五类网线,内有4 对双绞线,可以同时传输4 路视频信号,或3 路视频、1 路控制信号;而且网线比同轴电缆更好敷设。
2、价格便宜。
普通超五类网线的价格相当与75-3 视频线,室外防水超五类网线的价格相当与75-5 视频线,但网线可以同时传输多路信号;3、传输距离远,传输效果好。
由于将视频信号进行了放大提升,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200 米(高质量),有些厂家的产品可以保证900 米内达到与现场一样的效果;4、抗干扰能力强。
双绞线传输采用差分传输方法,其抗干扰能力大于同轴电缆。
三、使用中注意的事项1、选用合格的双绞线,只有选用合格的网线才能保证双绞线传输效果,选用原则:每根网线内有8 芯,每芯的直流电阻值应小于15 欧/100 米(国标小于10 欧/100 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网线中的棕、棕白对线和蓝、蓝白对线的电阻;2、对于不同传输距离,有不同的选择,一般不超过150 米,可以选用无源收发器;距离在650 米内可以选用前端无源发射、后端有源接收的设备;650 米至1500 米可以选用有源发射、有源接收的设备;如超过1500 米,可以考虑增加中继器。
3、室外布线,尽可以选用室外阻水网线,虽然价格高了些,但可靠性可以保证;4、对于干扰特强的地方,如电厂、变电站等地方,建议选用屏蔽网线,传输距离控制在700 米内,在监控室屏蔽网单端接地;5、在施工布线时,可以与电话线、网络线、220V 交流电源线同时敷设,但需要避免与大功率电源线布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的双绞线传输的几点问题及原理在数字化小区的建设中,线缆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当前所采取几种方案有:1、双绞线;2、同轴电缆;3、光纤。
从实际应用来看,双绞线由于价格因素较后两种线缆有优势,但因其不宜用在视频需求上,加之理论长度不能超过100米(传输数据时),所以后两种线缆值得考虑。
下面笔者将一一列出三种电缆的优缺点和应用。
双绞线可用来传输模拟,数字信号,其宽带可达268KHz,在数字信号、基带信号发送时,其上限为几个Mbps,例如T1线路总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44Mbps,可实现15km的数据传输(增加中继器),但不适合传输高频率数据,如视频等。
适用点到点和点到多点的选择。
同轴电缆可用来传输视频、数据信号。
传输模拟信号时其频率能达到300-400MHz。
高速数据传输率能达到50Mbps。
典型的数据传输范围1km内10Mbps(能实现几十公里的传输,但需加中继器)。
其费用高于双绞线,但设备数目可限制在20-30台左右。
适合传输视频、数据等,适用点到点、点到多点的连接。
光纤不仅可用来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而且不满足视频传输的需求。
其数据传输率能达几千Mbps。
如果在不使用中继器的情况下,传输范围能达到6-8km。
综观近年来国内外配线系统的发展,我们可看出这样三个阶段:1、双绞线阶段。
在这个阶段语音同大规模数据通信不能混用也适应这样的数据通信。
2、同轴电缆+双绞线阶段。
它能满足用户的大量数据传输和视频的需求,但需要更多的接入设备,造价相对提高许多,且不易今后的扩展需求。
3、光纤阶段。
即我们所说的最终阶段,在此时,各相应附属设备更完善,数据处理能力更强,扩展性更好。
近年来发展也特别快,接入设备价格目前有所调整,可以说这是一步到位的综合通信阶段。
双绞线传输视频的原理与应用在各种视频监控工程、视频工程中,必须将各个监控点的视频信号连接到监控中心。
传统的信号传输方案是使用视频同轴电缆,但工程实际中,使用视频线传输信号往往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1、各种监控现场都必然存在着或强或弱的电磁干扰,由于同轴电缆的特性决定了它很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了最终的图像质量,系统器材的各种性能得不到发挥。
2、当传输距离到到200米以上,尤其是三、四百米以上时,信号衰减尤其是高频信号的衰减严重,图像质量进一步下降,必须采用更高等级的同轴电缆,造成传输成本大幅上升。
3、传输距离在600-1500米之间的监控点,就算不计成本地采用高编、粗芯的线缆,加装各种同轴放大器,亦难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4、由于同轴线较粗较硬,监控点比较多距离较长的工程项目,穿管布线施工困难,监控中心成了电线堆场,影响美观。
有鉴于此,业内一直在研究使用价格低廉、抗干扰能力强、施工方便的普通网线,来代替同轴电缆传输视频信号,并且经过各国科研人员的努力,开发出了各种配合双绞线传输视频信号的放大、补偿电路的芯片和应用方案,并已相当成熟稳定,随着应用的日渐广泛,造价也降低到相当低廉的水平。
采用双绞线传输视频信号,基本的概念是:1、通常的视频信号,是一种非平衡方式的视频基带信号,适合在同轴电缆这种非平衡传输方式的线缆中传输。
而双绞线是一种平衡传输方式的线缆,正是由于平衡传输和线缆双绞的模式,使得双绞线传输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所以要使用双绞线传输视频信号,必须将视频信号转换成平衡信号。
2、转换成平衡模式的视频信号,就可以直接在双绞线上传输了,同时不容易受到各种干扰信号的影响。
到了监控终端,由于录像、显示等大部分监控设备的输入端口都是非平衡方式的,所以需要将双绞线传输过来的平衡信号再转换成非平衡信号。
也就是,使用双绞线代替视频线传输视频信号,只需要在线缆的前、后端均加进平衡/非平衡转换器(亦即BALUN )即可。
如下所示:摄像机输出(非平衡信号)变成了平衡信号在双绞线上传输到了监控中心转换成非平衡信号,接到监视器等后级器材3、最简单的转换器,实质是一个高磁通量、高带宽的磁环上的平行并绕的视频互感线圈,这就是常说的无源转换器。
它只起到平衡/非平衡转换的作用,是个无源器件,不会带来新的失真,也不会产生噪声,但对信号有一定程度上的衰减。
信号传输的前后端均使用无源转换器这种传输方案,成本极其低廉,但对现场的电磁环境要求较高、同时抗干扰能力较低、传输距离有限(一般在100米以内为宜,并且现场干扰较少),现在一般很少用。
4、由于视频信号在双绞线上传输时,信号的衰减尤其是高频份量的衰减,特别严重(如图一),所以经过双绞线传输之后的平衡视频信号,一般情况下都必须经过一个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并且针对信号特别是高频信号的衰减情况,给预提升恢复,然后再变换成非平衡信号,供给监视器等后级器材使用。
通常这个放大器叫做双绞线接收器,其到放大、补偿的作用,一般上面都有二个可调的电位器,分别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整个放大器的放大增益以及对高频分量的补偿量。
所以,采用视频双绞线传输视频信号的方案,就包括了以下几方面:1、采用双绞线代替视频线。
最常见的双绞线是普通超五类网线,一条网线内有四对双绞线,任何一对都可以用来传输一路视频信号,一条网线可以用来传输四路视频信号。
当然,也可以是视频信号和其他弱电信号如控制信号、低压电源等一起在同一条网线的不同的线对中传输。
2、前后加入平衡/非平衡转换器。
一般情况下,前端可以使用简单的无源转换器,以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和视频画面的质量。
后端一般采用有源接收器,已使用不同的传输距离,提高抗干扰能力。
3、如果传输的距离比较远,如超过800米,一般前端也要使用有源的平衡/非平衡转换器,将视频信号进行预放大后再转换成平衡信号,交给双绞线传输。
通常这种使用双有源转换器的传输方感,可以传输1200-1500米不等的距离。
超过这个距离的,由于线路过程中难免会混入的各种噪声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再加入中继放大器之类的设备,虽然可以增加一点距离,但信噪比降低很多,已经价值不大了。
视频双绞线传输的特性与应用双绞线的使用由来已久,在很多工业控制系统中和干扰较大的场所以及远距离传输中都使用了双绞线,我们今天广泛使用的局域网也是使用双绞线对。
双绞线之所以使用如此广泛,是因为它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布线容易、价格低廉等许多优点。
双绞线对信号也存在着较大的衰减,视频信号如果直接在双绞线内传输,也会衰减很大,所以视频信号在双绞线上要实现远距离传输,必须进行放大和补偿,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就是完成这种功能。
加上一对双绞线视频收发设备后,可以将图象传输到1500米。
双绞线和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价格都很便宜,不但没有增加系统造价,反而在距离增加时其造价与同轴电缆相比下降了许多。
所以,安防监控、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系统中用双绞线进行传输具有自己的优势:1、传输距离远、传输质量高。
由于在双绞线收发器中采用了先进的处理技术,极好地补偿了双绞线对视频信号幅度的衰减以及不同频率间的衰减差,保持了原始图像的亮度和色彩以及实时性,在传输距离达到1km或更远时,图象信号基本无失真。
2、布线方便、线缆利用率高。
楼宇大厦内广泛铺设的5类非屏蔽双绞线中任取一对就可以传送一路视频信号,无须另外布线,即使是重新布线,5类缆也比同轴电缆方便。
此外,一根5类缆内有4对双绞线,如果使用一对线传送视频信号,另外的几对线还可以用来传输音频信号、控制信号、供电电源或其它信号,提高了线缆利用率,同时避免了各种信号单独布线带来的麻烦,降低工程成本。
3、抗干扰能力强。
双绞线能有效抑制共模干扰,即使在强干扰环境下,双绞线也能传送极好的图象信号。
而且,使用一根缆内的几对双绞线分别传送不同的信号,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干扰。
4、可靠性高、使用方便。
利用双绞线传输视频信号,在前端要接入专用的转换器,在控制中心要接入专用接收器。
这种双绞线传输设备价格便宜,使用起来也很简单,无需专业知识,也无太多的操作,一次安装,长期稳定可靠地工作。
5、价格便宜,取材方便。
由于使用的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超5类非屏蔽电缆,购买容易,而且价格也很便宜,给工程应用带来极大的方便。
使用双绞线传输真能降低工程布线成本,提升监控效果?采用双绞线传输器的传输方案,最主要应用在以下几种场合:1、监控点距离比较远的地方,例如200米特别是300米以上1500米以下的监控点,采用视频线效果不好,造价高,采用光纤效果好但成本更高。
这种情况下最适合采用双绞线传输。
2、各种电磁场环境复杂、干扰比较严重的场所。
3、比较大规模的布线环境,采用双绞线传输,大幅度降低布线的工作量。
下面着重分析它的经济性:1、采用视频线传输时,适合传输到200-300米的同轴电缆,批发的单价约为1.35元/米,按照目前市场的趋势,还在上升。
2、而配合单有源的双绞线传输器,使用一般的网线,就可以轻松传输600-800米,这类超五类网线的单价约为1.5元/米, 同一根网线可以走四路视频(实际工程中,一般都是将附近的点接到一块跑同一条网线的,以充分利用线缆), 即平摊到一路视频上,线缆成本为0.375元/米,考虑到有时候不一定可以充分的用完四对双绞线,多算50%,计算成线缆成本为0.56元/米。
3、所以,但就线缆而论,双绞线传输的成本比视频线低:1.35 - 0.56 = 0.79元/米。
4、遗憾的是,双绞线传输的方案,还需要购买传输设备,所以短距离的监控点,采用双绞线传输并不一定经济。
那么,要多少米的传输距离,省下来的线缆才相当于一套传输设备的价值呢?5、以目前我公司的标称传输距离600米,工程实际用到700-800米的单有源设备:TA-306TR为例,目前批量价格为150元,也就是说在:150/0.79 = 189.9米的传输距离的时候,二种传输方案的经济性是相等的。
超过这个距离后,随着距离增加,双绞线传输就越显得经济了。
6、测算一下,如果传输600米,那么省了:(600米-190米)*0.79元/米= 323.9元,这是扣除了买传输设备的投入后,实际节省的传输成本。
7、实际上,批发的单价为1.35元/米的视频线,传输了600米之后,恐怕早就已经没有彩色了。
但1.5元/米的网线,配合我们的单有源传输器,传输600米后,其效果和没有经过长的线缆直接输出的视频信号相比,绝大部分建设单位的用户,靠肉眼观察,是很难分得出来的。
如果要达到同样效果,用的视频线最低也得在3.0元/米以上,那么600米的距离,采用双绞线传输省下来的可就是:600米*3.0元/米=1800元– 150元– 600米*0.56元/米=1314元了。
如果一个系统中有16路这样的情况,那么整个节省了:1314*16 = 21024元。
8、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了吧?现在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工程中单单是传输方案的不同选择,就已经省下二万多元,算不错的了!9、注意,以上计算中,网线已经多算了50%的富余,同时很多量大的用户,设备的进货价也会更低,所以实际上,很多工程商,200米以内的监控点都会选择用双绞线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