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信息发布三审制度
学院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

学院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为了进一步规范学院信息的发布,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提高信息发布的质量,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审校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电子屏等各类信息发布平台。
包括新闻报道、公告通知、学术活动、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等信息。
二、审校责任1. 谁主管、谁负责:各级领导、部门负责人是信息发布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把关、严格审校,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 谁审校、谁负责:审校人员要对自己审核的信息负责,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
三、审核标准1. 政治立场坚定,主题积极向上,坚持主流价值观。
2. 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学校校情,严守宣传纪律,防止信息泄密。
3. 内容真实客观,时效性强。
4. 语言流畅,逻辑严密,遵守汉语言文字规范。
5. 表述严谨,信息准确,内容完整。
四、校对内容1. 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
2. 文法修辞差错。
3. 不当的表述和提法。
4. 稿件所存疑点。
5. 版式误差。
五、审校流程1. 初审:由信息稿件编辑人员负责,主要负责把好稿件的语言文字关,避免出现错字、病句等低级错误。
2. 复审:由科室负责人负责,主要负责把好新闻事实关,对稿件的发布依据、公文规范、发布价值进行审核,同时注意对字、词、句、段落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3. 终审:由学院领导或指定的专人负责,对复审通过的稿件进行最后审核,确认信息无误后进行发布。
六、信息发布管理1. 信息发布前,必须经过三审三校,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
2. 信息发布后,要进行复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正或撤除。
3. 信息发布平台管理员要每天检查信息发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相关责任人。
4. 一旦发现网络攻击或安全问题,应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删除相关内容,并保留原始证据,第一时间向主要领导报告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七、责任追究1. 对未经审核(定)的信息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公开发布,一经发现,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信息发布审核管理制度

信息发布审核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发布的质量,加强安全管理,使信息发布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更好的为部门日常工作服务,严防信息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一、信息发布工作要严格审核和管理,确保发布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符合国家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
二、部门信息发布种类需遵循以下审核制度:
(1)记者原创新闻
记者部内部编写的新闻原创,最终稿需由记者部主管审核通过,并签字同意确认,方可发布到微信公众平台。
(2)上级主管部门指派信息的发布
上级主管部门指派的需要发布的信息,最终稿需要广电中心领导确认,方可对外发布该新闻或消息。
三、负责发布的人员对所收到的经过审核后的信息在确认审核意见后,应及时进行发布,以确保发布信息的及时和准确。
信息发布后,发布人应对信息原档进行即时保存,并完成对信息内容的检查和校对,确定无误。
同时完成发布人、发布时间等信息登记。
四、坚持“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所有信息必须经审核负责人签字同意由专职人员负责发布。
五、本制度由广电中心负责解释。
六、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政务新媒体三审三校制度

政务新媒体三审三校制度
政务新媒体三审三校制度是指政府在发布新媒体信息时进行三次审核和三次校对的制度。
这一制度是为了确保政府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信息准确、合法、规范。
政府发布的信息对公众具有重要影响力,因此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审三校制度通过多重审核和校对的环节,可以避免信息发布中的错误和失误,提高信息发布的质量和准确性。
具体而言,政府在发布新媒体信息前,需要进行三次审核。
第一次审核是由相关部门进行事前审核,确保信息的合法性和适应性。
第二次审核是由专业人士进行事中审核,对信息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估和纠正。
第三次审核是在信息发布后进行的事后审核,对信息的反馈和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同时,在进行审核过程中还进行三次校对。
这包括由信息发布者进行一次自检,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第二次校对是由审核人员进行,纠正信息中的错误和不规范之处;第三次校对是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信息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规范。
政务新媒体三审三校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政府信息发布的质量和准确性,增加公众对政府信息的信任度,促进信息的传播和共享。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制度也需在保障言论自由和权益的前提下进行,避免对信息发布造成过多的限制和影响。
信息发布三级审核制度

信息发布三级审核制度信息发布三级审核制度是指在信息发布平台中对发布的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管理,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合法性。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发布的信息符合社会公共利益,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维护社会秩序和网络安全。
下面是关于信息发布三级审核制度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审核流程1.首先,信息发布者将待发布的信息提交给信息发布平台进行审核。
2.信息发布平台根据三级审核制度的要求,对待发布的信息进行初步审核。
3.初步审核合格的信息,将进入第一级审核阶段。
4.第一级审核由信息发布平台的审核人员进行,审核人员负责对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核。
5.第一级审核通过的信息,将进入第二级审核阶段。
6.第二级审核由信息发布平台的高级审核人员进行,高级审核人员负责对信息的内容、版面设计等进行审核。
7.第二级审核通过的信息,将进入第三级审核阶段。
8.第三级审核由信息发布平台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人员负责对信息的整体效果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发布该信息。
9.经过三级审核制度的审核流程,最终确定是否发布该信息。
二、审核原则1.真实性原则:所发布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不能包含虚假、失实的内容。
2.合法性原则:所发布的信息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包含违法信息或侵犯他人权益的内容。
3.可靠性原则:所发布的信息必须来源可靠,不得包含没有依据的传闻、八卦等不实信息。
4.内容丰富原则:所发布的信息应该内容充实、有深度,能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5.版面设计原则:所发布的信息应该符合美学原则,版面设计整齐、清晰,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三、审核标准1.信息的真实性:审核人员将核实信息发布者的身份和所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如有必要,可以要求信息发布者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2.信息的合法性:审核人员将核对所发布信息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如有违反,将及时予以拒绝发布。
3.信息的可靠性:审核人员将评估信息发布者的信誉度和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尽量避免传播虚假信息。
新媒体三审三校制度

新媒体三审三校制度
新媒体三审三校制度,是指在新媒体领域开展内容审核的一种新机制。
该机制包括三个环节:初审、复审和终审,以及三个层面的审核:内容、形式和版面。
该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新媒体内容的发布,提高内容质量,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初审阶段,审核人员主要对内容的合规性进行初步审核,即文章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
如果初审通过,则进入复审阶段。
复审阶段,审核人员会对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进行细致的检查。
此外,还会对文章的语言表达、逻辑结构和排版等方面进行审核。
如果复审通过,则进入终审阶段。
终审阶段,审核人员会对文章的整体质量进行最终的审核,包括内容是否有瑕疵、是否与平台的规定相符等等。
通过终审后,文章才会正式发布。
新媒体三审三校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序良俗,也有利于提高新媒体的信誉度和品牌价值。
同时,也能够促进新媒体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 1 -。
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

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一、初审初审是信息发布的第一步,主要负责对信息的内容进行初步审核。
初审的目的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规性。
初审过程中,审核人员需对信息的内容进行仔细阅读,并对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核实。
同时,还需检查信息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遗漏或错误。
二、复审复审是在初审之后进行的第二步审核。
复审的目的是对初审通过的信息进行更为深入的审核,以确保信息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复审过程中,审核人员需对信息的内容进行逐条审查,并对重点信息进行对比和核实。
同时,还需检查信息的表达是否清晰、是否符合语法规则和行文规范。
三、终审终审是信息发布的最后一步审核,也是最为严格的一次审核。
终审的目的是确保信息的权威性和可读性。
终审过程中,审核人员需对信息的内容进行全面审查,并对信息的整体表达进行评估。
同时,还需检查信息是否符合目标受众的需求和阅读习惯,以及是否符合公司的品牌形象和传播策略。
四、一校一校是对终审通过的信息进行第一次校对。
一校的主要目的是检查信息的拼写、语法和标点错误。
一校过程中,校对人员需对终审通过的信息进行仔细阅读,并对其中的每个单词、每个句子和每个标点符号进行核对。
同时,还需检查信息的格式是否统一、是否符合排版规范。
五、二校二校是对一校通过的信息进行第二次校对。
二校的主要目的是检查信息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二校过程中,校对人员需对一校通过的信息进行逐条审查,并对重点信息进行对比和核实。
同时,还需检查信息的表达是否清晰、是否符合行文规范。
六、三校三校是对二校通过的信息进行第三次校对。
三校的主要目的是检查信息的可读性和美观度。
三校过程中,校对人员需对二校通过的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对信息的整体表达进行评估。
同时,还需检查信息是否符合目标受众的需求和阅读习惯,以及是否符合公司的品牌形象和传播策略。
如有问题及时改正。
公开信息三审三校制度

公开信息三审三校制度公开信息是指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主动公开的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关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信息。
为了保证公开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促进公开信息的透明度和开放度,建立公开信息三审三校制度势在必行。
一、公开信息三审制度公开信息三审制度是指对即将公开的信息进行三次严格审查。
1、内容审查:在内容审查环节,信息发布部门需对公开信息的内容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和审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对信息的表述方式进行规范,避免使用模糊、主观的词语,从而增强信息的表达力和可理解性。
2、形式审查:形式审查主要关注信息的排版、格式等方面。
信息发布部门需确保公开信息的排版整洁美观,避免错别字、语法错误等影响读者阅读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公开信息,选择合适的呈现形式,如文字、图片、图表等,以提升信息的传达效果。
3、合规审查:合规审查是指对公开信息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审查。
信息发布部门需确保公开的信息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不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遵循信息发布的程序和规定,以确保信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二、公开信息三校制度公开信息三校制度是指在公开信息发布后,对已公开的信息进行三次全面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内部校核:内部校核由信息发布部门内部的专业人员进行。
他们会仔细核对公开信息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确保其中没有错误、矛盾或模糊之处。
内部校核还可以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排版、格式等问题,以及合规性问题。
2、外部校核:外部校核由第三方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
他们会对已公开的信息进行审查,核对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外部校核可以提供客观的评估和反馈,帮助信息发布部门进一步完善公开信息,并确保信息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3、社会大众校核:社会大众校核是指公众对公开信息进行的广泛监督和评审。
公众可以通过举报、提问、评论等方式参与公开信息的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信息稿件三审三校制度

信息稿件三审三校制度一、审核标准(一)采用1.内容符合国家政策、学校校情;2.文字流畅,措词精练且逻辑周密;3.稿件时效性强;4.稿件报道角度独具匠心;5.主题鲜明、思想深刻;6.报道材料典型、针对性强;7.无语言文字的错误。
8.照片要端正。
新闻稿照片一定要把横幅或者活动名称照进去;照片要具有真实性;照片要色彩鲜明、图像清晰,对新闻内容的侧重点有所表现。
(二)待用1.稿件流畅自然,表达意思准确、完整;2.结构合理、文字紧凑,文章要素齐全;3.语言文字错误较少。
(三)建议修改1.文字单薄,但主题尚有一定新意;2.文章要素齐全,情节较为丰满,没有断章取义或是过分的铺陈,但表述陈旧单一,千篇一律;3.语言文字错误不多。
(四)退稿:1.稿件内容涉及不宜公开的有关内容;2.稿件内容有民族、地域或个人歧视;3.稿件内容有与校情不符,与事实不符之处;4.稿件内容有强烈的人身攻击成分;5.稿件有剽窃或抄袭的痕迹;6.稿件过于简短,内容言之无物,不知所云,便匆匆结尾;7.稿件缺乏主题,散漫不堪;8.稿件语言过于繁琐拖沓,或幼稚无知,或颓废阴暗;9.稿件过于单薄,无新闻时效性。
二、审稿程序(一)初审:1.依据下列审核标准提出稿件的处理意见:采用、建议修改、待用或退稿。
(1)稿件文字流畅,结构合理;(2)稿件主题、观点明确,表达意思完整;2.对拟采用的稿件进行语言文字等的修改,要求语言文字错误不得超过五处。
(二)复审:对初审稿件进行斟酌修改和审校。
要求:1.对稿件字、词、句进行推敲;2.审查报道材料是否典型和有现实意义;3.进一步对语言文字进行审校,要求不得超过三处错误。
(三)决审:决定稿件的最终处理方案:采用、建议修改、待用、退稿。
1.审查稿件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学校校情;2.审查稿件时效性;3.审查稿件的报道主题思想是否深刻;4.审查语言文字,要求不得超过一处错误。
三、发稿审核流程:1.各校(园)发稿审核流程:①各信息员(完成稿件初审)→②部门领导(稿件二审)→③校园宣传部门审稿(三审)→④分管领导→⑤校(园)长2.教体局机关、各科室发稿审核流程:①各信息员(完成稿件初审)→②科室领导(稿件二审)→③分管领导审稿(三审)→④局办公室审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程序信息发布三审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小程序信息发布和管理,推进小程序信息发布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确保网上信息发布准确、安全、高效,现就规范小程序发布信息严格落实“三审”制,制度如下:一、明确“三审”责任
各部门要加强小程序信息发布审核把关,严格执行“分级审核、先审后发”程序,落实“三审”制。
各部门主要领导是小程序信息发布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信息稿件编辑人员是直接责任人。
二、规范“三审”流程
(一)初审。
由信息稿件编辑人员负责,主要负责把好稿件的语言文字关,避免出现错字、病句等低级错误。
(二)复审。
由部门负责人负责,主要负责把好内容事实关,对稿件的发布依据、内容规范、发布价值进行审核,同时注意对字、词、句审核。
(三)终审。
由主要领导或指定分管领导负责,主要负责把好政治导向关,对稿件的政治导向、社会效应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政策法规作出判断,并决定是否上网发布。
终审通过后,由编辑人员按规定进行信息发布。
三、严肃“三审”纪律
1. 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 要严格遵守互联网信息发布规范。
3. 要严格落实三审制度,未经审核的信息一律不准发布。
XXX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