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

合集下载

第2讲 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商业的影响27页PPT

第2讲   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商业的影响27页PPT

(2013·海 南 月 考 ) 读北 京市 建 材商 城 分布 示城分布及原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二、三环路沿线,接近城区
(C )
B.五环路与放射状道路交汇处,交通便捷
C.三、四环路沿线,有大面积停车场
D.居民小区内,方便日常购物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的建材商城主要分布在三 环和四环路沿线,这是因为建材商城商品的运输量较大,三 环、四环离市中心相对较远,土地的租金相对较低,可以建 设一些占地面积大的建材市场和配套停车场等。
答案:(1)D (2)A
8.下图是某城市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学校周 边地区实地考察后绘制的某城所在地区聚落的分布特征图。
(1)请描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的特征,并判断该城镇的空间 形态。
(2)随着 A 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在不断 扩大。结合图比较分析 A 城市往 a、b 两个方向发展的优势 条件。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2)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B )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解析] (1)C (2)B 第(1)题,甲模式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乙模 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因而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内部 交通联系的影响比乙模式大。第(2)题,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 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乙模式,为城市发展预留空间,随着城市建 设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在城市化推进时期, 乙模式会消失,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可能同时存在甲、乙模式。

11.4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共21张PPT)

11.4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共21张PPT)

(2019·襄阳调研)读我国某城市外部形态示意图,回答 5~6 题。
5.该城市位于( )
A.宁夏平原
B.河套平原
C.河西走廊
D.华北平原
6.该城市外部形态主要受制于( )
A.铁路、河流
B.河流、地形
C.铁路、地形
D.耕地、林地
5.D 6.B [第 5 题,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城市位于平 原地区,结合等高线数值判断,该城市海拔较低,应位于华北平原。 第 6 题,从图中可知,城市北部沿黄河发展(以黄河为界),受河流的 影响;城市南部大致沿等高线分布,受地形的影响。因此该城市外 部形态主要受制于河流、地形。]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 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 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 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铺 划了西中东3条通道中欧班列运 行线:西部通道由我国中西部 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 中部通道由我国华北地区经二 连浩特出境,东部通道由我国 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满洲里(绥 芬河)出境。
11.4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案例】一带一路 要素
影响
资源
和沿线国家形成资源互补,沿着“一带一路”进行资源的全球配置,加强我国 的资源能源安全
交通
通过中国内地交通网沟通东北亚与东南亚,形成亚洲南北向的交通大通道。 “一带”主要对接的是西部广阔的腹地,将在交通设施建设和油气管道建设上 发力。“一路”在国内,可以以上海和泉州等港口为依托,建设国际中转港,带 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实现经济要素在空间 上的优化配置
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 需的资源、产品、劳动力、 设备等要素合理流动,实现 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交通越便利,经济要素流 动越快,实现的产值越大。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表现:一方面,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另一方面,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表现: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典例:①嘉兴市:随水陆和海陆运输的发展而变化;②大运河沿岸城市:因清末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建成,发展缓慢。

2、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的影响表现在:表现:①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②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典例:①株洲:沿铁路发展;②武汉:沿江分布;③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高速公路和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由高速公路和铁路等运输干线组成的运输网,将各聚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商业网点:相邻的社区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到有若干个商店组成的商业网点。

1、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异同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

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

因此,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

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交通最优: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商业中心: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交通运输不仅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还会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因此,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3、对集镇的影响: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
【例1】(2015·安徽文综,34,22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

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 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

(10分)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12分)
[尝试自解](1)
(2)
[审题能力培养]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
答案(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的变化
2.交通线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和发展速度。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一、知识讲解1.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表现: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并以此为主要发展轴。

(2)实例:株洲沿铁路发展,武汉沿江分布。

3.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会促使大城市带的形成。

4.水路交通发展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5.交通运输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聚落分布和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与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可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聚落分布和空间形态的影响2.交通线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和发展速度二、经典高考试题1.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下图)”,回答(1)~(2)题。

(1)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2)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解析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通过读图,理解高速公路对城区的影响。

第(1)题,从图中看,甲模式高速公路从城区穿过势必会占用城市建成区空间和用地,且会给市区环境和景观建设带来更大影响,A项错误,C项正确。

而乙模式没有从城区经过,不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较小,B项和D项错误。

第(2)题,在城市化初期,城市规模较小,高速公路建设一般会给城市建设留出空间,会采用乙模式,A项错误。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已建高速公路可能会被城市包围,出现甲模式这种情形,B项正确,C项错误。

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也可能由于历史的原因会同时存在甲、乙两种模式,D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优秀课件5.2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优秀课件5.2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课件之——
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聚落形态的变化

水路运输
集中式、团块




式 和
公路、铁路运 输


式 沿交通轴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聚 落 形 态 的 变 化

综合运输


多方面分散扩 展
决定性影响
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四、典型例题:
(2013•广东卷)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 渐兴起。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 ) A.在小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 城市CBD的发展 B.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 来城市空心化 C.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 成城市CBD D.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 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新的高铁沿线的许多站点(尤其是中小城市站点)通 常会避开老城,选择城市外围地区新建站点;再在城市、特大 城市,选择在城市未来的主要拓展空间内而不是远离城市的位 置,从而避免高铁建设与城市建设相互脱离,也有利于促进郊 区城市化。
二、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新的交通方式发展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三、交通布局对聚落空间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沿着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 发展轴。 2.聚落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对交通布局的影响:北方因地形平 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 态多呈带状 如株洲市城市沿铁路发展,日本筑波科学城呈南北狭长的带状 ;浙江嘉兴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的;我国清末大运河淤塞,加之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使运河 城市发展缓慢。

高一地理集体备课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高一地理集体备课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1.(影响城市的形成)
交通枢纽是旅客和货物集散周转的地方。服务于客,货集散的相关产业在此聚集。此外还会聚集与货物有关的制造业。并促进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因此交通枢纽往往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如河北石家庄。
2.(影响城市的兴衰)
重要交通运输线货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引起区域内客、货运输方向和集散地的变化,从而促使城市商业网点甚至商业中心城市的变化。
集体备课记录表
日期
3.16
科目
地理
参加教师
黄克宪 魏海春 崔继峰 杨亚菊李成圆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聚落发展与交通运输布局关系;
2、结合实例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备课提纲
交通运输布局对于聚落发展的影响:
3.(影响乡村的分布)
我国目前新建的乡村聚落一般邻近区域主要公路,一些交通不便的分散的乡村聚落会逐渐消失。
作业
本节课后练习题

课件: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

课件: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

推测未来眉山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并用
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眉山
未来城区范围。
思维建模
欢迎批评指正!
1.说出1949年以前株洲城市空间的分布特点。
城市用地规模小;城市用地分散;
城市沿河流(湘江)、铁路(京广铁路)分布
2.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株洲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用地连接成片;
城市空间形态沿铁路干线伸展。
3.归纳交通运输布局对株洲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株洲城区沿铁路扩展,铁路成为株洲的主要发展轴。
交通运输网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结论: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 的大城市带。
知识建
清代时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城市沿通惠河分布;1970年成昆铁路通车后,城
市沿铁路及岷江延伸;进入21世纪公路运输快速
发展,眉山先后修建了工业大道和岷东大道。
淮安
扬州
镇江 南京
常州
苏州 上海
嘉兴
唐宋:
因京杭大运河兴盛,扬州成 为繁华的港口和商业城市
清代后:
因大运河的淤塞、海洋运输 的发展,扬州发展缓慢甚至 停滞
结论: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探究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湖南株洲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1936年京广 线通车,新中国成立后浙赣线、湘黔线与京广铁路交汇。 交通线路布局是造成株洲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主要原因。
探究一: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探究一: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河运
城市空间形态: 城区沿河道向东、北伸展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河运+铁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
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
街角路口交通便利,市中心人口稠密,消费量大

居民区
路 居民区


居民区
居民区

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 以零售为主的商业中心布局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人口密集处
李村市级商级中心
中山路市级商级中心
Hale Waihona Puke 台东市级商级中心 海尔路市级商级中心
香港中路市级商级中心
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
以批发为主的商业网点布局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
路沿线
城阳蔬菜批发市场
城阳水果批发市场
城阳建材批发市场
城阳粮油批发市场
城阳家具批发市场
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
材料 2011年6月30日胶州 湾海底隧道和胶州跨海大桥 规模:扩大; 正式通车后,青岛与黄岛彻 密度:增大; 底结束了“青黄不接”的局 空间布局:沿交通线集聚。 面。这对满足日益增长的过 海交通需求,增进地区的经 济交流与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
3.读下面两幅图,完成(1)~(2)题。
(2).如图所示,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
A.交通、市场
B.行人、营业面积
C.营业面积、人口密度 D.人口密度、交通
探究作业
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结合现在青岛 站对周边区域的影响,畅想青岛北站建 成后李沧区的发展变化。
胶州湾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的贯通对黄岛商业网 点会产生哪些影响?
材料1:大型超市选址是安置在闹市还是郊外更有效 益?从国内一些大城市商业布局流向看,正向郊外转移 。北京王府井商业区曾有过日客流量80万人次的记录, 而目前平时客流量只有14万人次左右。相比之下,近年 来北京三环路以外新兴的商业区却很红火。从总体发展 趋势来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商业布局正从市中心向郊 区转移,且呈集中化、规范化形态,中心城区出现空心 化倾向。
材料2:广州两会委员建议:外迁天河城
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
青岛的郊区适合布局以零售业为 主的大型商业中心吗?请结合材料谈 谈你的看法。
我的观点
外迁:地铁修建,私家车增多,交通会更便利;市内空 间小,交能拥挤,停车难……
不外迁:市内人口密集,消费人口多;目前郊区交通联 系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
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青岛的发展状况,说出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 与变化对聚落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2、通过对不同时期青岛市区分布图进行分析,理解 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3、根据青岛商业网点布局图,总结交通运输对商业 网点的影响。
1.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甲中,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河__流____和__煤__铁__资__源; 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因素是_铁__路__的__兴_建
1.读下图,完成(1)—(2)题
(2)从商业网点布局的位置分析,杂货部A与杂货部B,经营规模可 能大一些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
港口促使城市兴衰
● 即墨
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
● 即墨


胶 路
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
● 即墨
交通运输与聚落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
结合教材80页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 扬州兴衰的原因是什么? 2. 焕发青春后的扬州会超过上海吗?请从交通角 度说明理由?
A A地客货流量大,B地客货流量较小。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所示的A、B、C、D四地中哪一点最有可能为商业街?为 什么?
B 地势平坦,人口众多,交通便利
3.读下面两幅图,完成(1)~(2)题。
(1)两图所示的含义是 ( ) ①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②零售商业 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既存在负相关,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③道路 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小于公交站点 ④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