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快与慢》课件 沪科版

合集下载

2013年 快与慢(第二课时)课件 沪科版

2013年 快与慢(第二课时)课件 沪科版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v
s
t
t
课堂练习 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公式 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和时间t成反比 D.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 越大 B.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 越大 C.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通过 的路程越大,说明速度越大 D.物体越运动,速度越大
已知:v=45km/h=12.5m/s t=4min=240s
求:s 解:由
s V=- t
可得
× 240s=3000m
s=vt=12.5m/s
答:两车站相距3000m。
活动
一、请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下面这辆小车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
20m/s
20m/s
20m/s
不变 这辆小车作直线运动时,快慢________
在变化 这只天鹅作直线运动时,.定义: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 运动
2.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并不相等。
3.说明: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 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什么? 2.速度的定义、物理意义、公式及变形公 式、单位(基本和常用单位)以及单位之 间的换算关系。 3.1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4.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5.一辆公共汽车以45 km/h的速度匀速 直线前进,由第一站牌到第二站牌时 用了4min,问两站相距多少米?

快与慢课件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

快与慢课件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三节 快与慢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学习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知道v-t 图像和s-t 图像; 5.学会平均速度的计算;
一、比较运动快慢
怎样比较运动员运动快慢? 观众 相同时间比路程 裁判 相同路程比时间
运动的快慢
课堂小结
比较物体运动 快慢的方法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公式:
速度
单位:m/s km/h 换算:1 m/s=3.6 km/h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1 km
单位换算关系:1
m/s
1
000 1
h
3.6 km/h
3 600
1 m/s 3.6 km/h 1 km/h 1 m/s
3.61.v、s、t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 Nhomakorabea个物体;
2.运算中单位要统一,且单位参与计算过程。
5 m/s= __1_8_km/h;72 km/h=__2_0_ m/s
例1.我国优秀运动员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 m半决赛中以9.83 s的 成绩刷新了亚洲记录,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求: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v 解: 答: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60 km/h.
速度表:可以直接显示出交通工具的速度。


甲图所示是某汽车速度表表盘的示意图,它既可以作为速度表,也可
以作为里程表。数字“076904”,表示到目前为止该车所行驶的路程 .
乙图的速度表,读数是:_9_0_ km/h
注意事项
请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下面这只天鹅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

快与慢ppt 沪科版

快与慢ppt 沪科版

3秒内运动了900米 300米 一秒内运动:____
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等于速度
物理意义
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概念 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
速度=
S=vt
路程 时间 s t=- v
s V=- t
变形式
单位
s 推导: V=- t
米 米/秒= 秒 千米 千米/时= 小时 名称: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
物体在运动中,运动快慢在发生变化,我 们可以用平均速度来大致表示物体在某一 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课堂小结
一、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s s 3、速度的公式:V=- (定义式) S=vt, t=- v (变形式) t
20m/s
20m/s
20m/s
不变 这辆小车作直线运动时,快慢________
二、请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下面这只天鹅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
10m/s
13.3m/s
20m/s
在变化 这只天鹅作直线运动时,快慢________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 相等的。
沪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章运动的世界
节快与慢
骏马在快速奔驰
蜗牛在缓慢爬行
物体的运动有快慢 _____
三 快与慢
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 度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中间的 谁运动的快?________
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_______________
中间的 谁运动的快?________

《快与慢》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

《快与慢》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 v s 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t
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计算式 v s t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 速度.
例4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 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12.91s. 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总结: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 较路程”和“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物理学中采用 了前一种,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时间,再 进行比较.
知识点一 速度
1.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2.公式:v s t
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 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 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例5 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
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
是多少?
前50m平均速度:
v1
s1 t1
50m 6s
8.3m/s
后50m平均速度:
v2
s2 t2
50m 7s
=7.1m/s
全程时间: 全程平均速度:
t3 t1 t2 6s+7s=13s
v3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三节 快与慢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 过的__路__程___;(2)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__时__间___; (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路__程___.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__快__慢__;在物理学中把__路__程__与__时__间__ 之比叫做速度s;在数值上等于物体_单__位__时__间__内__所__走__的__路__程__, 公式为v = ___t___.

2013年快与慢(第三四课时)课件 沪科版

2013年快与慢(第三四课时)课件 沪科版

v=s/t 4.速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__,单位有: m/s Km/h _______、________。
5.匀速直线运动是指 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其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 沿直线运动 (2)___________________。
答:小明从家到学校需1400S
2.长120米的一列火车,以36千米/时的 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米.问这 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秒?
已知:V=36km/h=10m/s, S车=120m,S桥=980m 求:t
解:t=S/v=(S车+S桥)/v =(120m+980m)/10m/s=11s 答:这列火车过桥要用11s
来判断;兔在半道睡了一觉,结果龟先到 终点,比赛结果龟跑得快一些,这又是根 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判断的。
通过相同的路程龟比 兔所用的时间短
比龟长
第二部分:基本换算
72 1)20m/s=_______km/h;
10 2)36 km/h=_______m/s ; 54 3)15m/s =_________km/h ; 25 4)90km/h=_______m/s
3.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 物体速度之比为4:5,所用的时间之比为3:2, 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C ] A.4:3 B.5:2 C.6:5 D.2:5。
4.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速度之 比是3:2,则两行驶时间之比为:[ B ] A.9:8 B.8:9 C.2:1 D.1:2
[多选]6.关于速度的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快与慢》PPT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快与慢》PPT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v
v
s
s
t
A
匀速
t
B
变速
t
C
t
D
变速
变速
3.平均速度
一般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怎 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也可以
用度公叫式 平均v 速 st度。总总路时程间 来计算它的速度。这样算出来的速
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 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运动员做变速 运动
例1:小华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 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 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两人一起再经过了 12min到达学校。求: 1.小华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少? 2.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
24
10
5
9876
53
33 4 35 6
37
22
8
51
39
20
10
49
41
18
12
47 16 45 14 43
生活中物体速度的测量
手持雷达测仪
汽车速度表盘
二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请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下面这辆小车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
20m/s
20m/s
20m/s
这辆小车作直线运动时,快慢__不__变____
2.请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下面这只天鹅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
10m/s
13.3m/s
20m/s
这只天鹅作直线运动时,快慢_在__变__化___
2.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 2.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 3.说明: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快与慢》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快与慢》课件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______ 。相等 是“任何一段相等
2. 变速直线运动
时间”而不是“某 几个相等时间”。
(1)概念: 速度__变__化__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不等。
感悟新知
知3-讲
(3) 描述: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常用平均速度来
每个变量与要研究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1 [中考·烟台] 如图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 场景, 比赛开始后, “观众”通过_____比__较__相__同__时__间__内__通__过__的__路, 认程为 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 “裁判员”通过 __比__较__相__同__路__程__所__用__的__时__间___ ,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 物理学上采取 __观__众___(填“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物体 运动的快慢。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知3-讲
频闪照片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 在相同的时间 内通过的路程。图2 甲中汽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路程__相__同__, 根据公
式v = _x001A_s _x001B_t_x001B_, 汽车相在同各段时间内的速度______; 图乙中汽车在相不同同时间内经过路程______, 根据
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种用两个已知物理量的 “ 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称为比值定义法。
用比值来定义的物理量反映的是物质最本质的属性,它 不定义所用物理量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感悟新知
3. 公式 速度——v=_x001A路_程s_x001B_t_x001B_

快与慢第1课时(19张PPT)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快与慢第1课时(19张PPT)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你知道这位太太闹出笑话的原因吗?
蜗牛缓慢爬行
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
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裁判: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猎豹:我2秒钟可以跑60米
火车:我2分钟就能跑3千米
谁更快?
1s:
60m
2s
=30m/s
1s:
3000m
120s
=25m/s
2.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1.定义: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学习目标
课堂讲授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学习导入
第二节 快与慢第1课时 速度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
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曾经讲过一个笑话: 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英里每小时!”(1英里=1.609千米)。 这位女士反驳说:“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英里了呢?!” “太太,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您将驶过60英里。” “这是不可能的,我只要再行驶10英里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过60英里的路程。”
30
54
25.92பைடு நூலகம்
20
100
(2)计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①V: m/s S: m t: s②V: km/h S: km t: h
5.理解
s=vt
人步行: 1 m/s 人慢跑: 2m/s~3 m/s自行车: 5 m/s运动员百米冲刺: 10m/s 城市公交车: 40km/h(10m/s)高速公路上的小车: 100km/h~120km/h(30m/s)动车高铁: 200~400km/h(60~100m/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340m/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108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图3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则图4中 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s-t图像的是
图3
A
B 图4
C
D
• 1、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公式v=s /t说 明:( ) • A.路程越长,则速度越大; • B.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大; • C.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 D.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已知:V=340m/s,s=1km=1000m。 求: t
解:由 = V
S得
t
s 1000m t= v = 340m/s ≈2.94s
答:需要大约2.94s才能听到相距1km处产 生的雷声
使用公式时应注意的事项:
1、解答时要有已知、求、解、答。
2、 在应用时,速度、路程、时间要 对应同一物体而言。 3、速度、路程、时间这三个量的单位 必须统一:要么均用基本单位,或者 均用常用单位。
练习
一辆公共汽车以45 km/h的速度匀速 直线前进,由第一站牌到第二站牌时 用了4min,问两站相距多少米?
已知:v=45km/h=12.5m/s t=4min=240s 求: s s 可得 解:由 V=- t s=vt=12.5m/s × 240s=3000m 答:两车站相距3000m。
• 1.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 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参赛者 甲 乙 丙
计算下面这只天鹅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
在变化 这只天鹅作直线运动时,快慢________
返回
四、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 在 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这 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某段时 间或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 7、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 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 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 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 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下表是D92次 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
南昌-上海南 D92次 8:34开 13:49到 上海南-南昌 D93次 15:31开 20:39到 运行距离 840km
•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 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 • 是多少min?该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的 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猎豹追捕梅花鹿
物体的运动有快 有慢,如何比较 运动快慢呢??
不紧不慢的蜗牛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三节 快 与 慢
学习目标
• 1、知道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 2、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单位; • 3、会进行速度的简单计算。
百米赛跑,谁最快??
一、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 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 动,它在2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 它在10s内可前进_______m,该汽车 通过3.6km的路程需要_____min,它 的速度是________km/h。
6、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 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1.2m~1.5m之间 B、汽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在 100km/h~150km/h之间 C、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 1.1m/s~1.3m/s之间
物理上常用第一种方法,并且将相 同的时间取为单位时间。
2秒内运动了100米
3秒内运动了900米 一秒内运动:____ 300米
50米 一秒内运动:____
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等于
速度
返回
(比值定义法) 二、速度:
1、定义: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 运动快慢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_________ 的物理量. 3、计算公式: 路程 s 速度= V=- t 时间 s 变形式: S=vt t=- v
哈尔滨东站开往北京的K18次列车,夕发朝至, 全过程运行1288km,列车运行时刻如下表所 示:
哈尔滨 东 哈尔滨 沈
———
20∶00
20∶14 2∶23
20∶32 2∶31
9∶30
———
求:(1)列车运行全程的时间是多少? (2)列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 )
再见
• 4、一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时 速度是9 m/s,中途速度是8 m/s, 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 的成绩是10 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 是_____m/s=____km/h.。
• 9、图4-2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 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知:甲 做的是 运动,乙做的是 运动;3s时,甲和乙的图线相交, 这说明了什么? .
5、如图是一个骑车者和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 图线,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合理信息很多,请再写出两条。 信息一:骑车者的速度为4m/s;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一位乘客, 欲估测前方隧道的长度.在进出隧 道口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 (甲)、(乙)所示,汽车通过隧 道时的平均速度是30km/h,由此 可计算出此隧道长约 __________km. 隧道长约2.5
活动
计算下面这辆小车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
20m/s
20m/s
20m/s
不变 这辆小车作直线运动时,快慢________
三、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 在 任何一段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总相等 ,这种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图像

t S-t图像

t V-t图像
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恒定的,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换算关系:
1m 1m/s= 1s
1 km 1000
=
1 3600
=3.6km/h
h
1000m 1 1km m/s 1km/h= = 3600s = 1h 3.6 1m/s=3.6km/h 1km/h =
1
3.6
m/s
1m/s_____km/h >
练习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54 1、15 m/s=__km/h 20 2、72 km/h=__m/s
成绩/s
14.5
13.6
13. 2
• •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 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 _________的方法。
2、在物理学中,速度是表示 _______ 的物理量;一汽车行驶速度是10m/s,物 理意义是_________ ;一个人正常的步行 速度是1.2____(填单位);课本一张纸的 厚度是1.02×10-2 ______ 。 3、甲、乙、丙三个物体均作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分别是36km/h、15m/s、1800m/min, 则他们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4、速度是52km/h的运动物体可能是: ( )
A.行人; B.卡车; C.飞机; D.人造地球卫星。
5、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 他以18千米/时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 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 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 的是______风,风速是_____米/秒。
快与慢(二)
人和一些物体的大致速度
• 人步行:1.2m/s • 火车:28m/s • 子弹:900m/s 自行车:5m/s 客机:250m/s 光:3×108m/s
• • • • • •
生 活 中 物 体 速 度 •的 •测 量
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 /s.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听到距你1km 处产生的雷声?
例:张强跑100m用了17s,而李明用25s跑 了165m,张强和李明谁跑得快些? 已知:s1 =100m, t1 =17s, s2 =125m, t2 =25s 求: 张强和李明谁跑得快些? s1 解: V1 = t = 100m ≈ 5.9m/s 17s 1 s2 V2 = t = 125m = 6.6m/s 25s 2
• 6. 物体沿直线运动,每分钟通过的路程 是15m,则物体( ) • 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 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 C. 每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0.25m/s • D. 每秒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0.25m/s
• 31、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17, 由图像可知( ) •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 • C 、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D、 经过6秒, 甲、乙两车相距2米。
单位
s 推导: V=- t 米 米/秒= 秒 千米 千米/时= 小时 速度的单位=
m/s
路程的单位
时间的单位
读作:米每秒
Km/h 读作:千米每时
基本单位:m/s
5m/s 读作
常用单位:Km/h
5米每秒

自行车以5m/s前进 表示 自行车每秒钟通过路程5米
4、单位:
国际单位:m/s
读作:米每秒
常用单位:km/h
• • • •
• 学习目标 1、巩固对速度的理解,能规范解题;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3、会用图像表示物体运动状态; 4、知道平均速度。
例.一列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 度通过长1800m的铁路桥,这列火车 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
开始过桥 过桥结束
变式练习
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 隧道,用了1分钟,求这一隧道的长度?

C、
D、
• 三、比值问题: • 3.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 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3,则它们 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_;若两车经过相 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3,则速度之比 是_______;若两车的速度和时间之比分 别是1:2和2:3,则两车的路程之比是 _______ 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 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 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 A.2:1 B.1:2 • C.9:2 D.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