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袁家村调研报告
袁家村项目考察报告V1

袁家村项目考察报告王海洋一、袁家村基本概况1、交通区位袁家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北。
西安、咸阳一小时生活圈内,附近机场高速、武银高速、312国道、107省道、关中环线等道路密布,交通发达。
距离咸阳国际机场41公里,咸阳市45公里,西安85公里。
袁家村在西安、咸阳均设有城南城北两个客运点,自营客运大巴(据村民处了解,也是合作社制、旅游直通车发车时间为8:30~19:10,40分钟*18班,全程85公里,行驶时间1.5小时,票价24.5元,咸阳行驶时间45分钟)。
2、周边资源距袁家村一公里的九宗山唐太宗昭陵,是关中地区帝王诸陵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石雕石刻群。
目前,礼泉县在鼓励发展旅游业,推行全域旅游,袁家村周边村屯也在仿照袁家村模式;比如紧邻的上古村、周边的烽火镇;据报道陕西仿照袁家村模式的村落达60多处,可见袁家村的旅游模式可复制性极强。
3、项目定位关中古镇,关中印象体验地。
这个诉求不仅仅是口号,在其项目内的众多产品的品牌控制以及内部环境和村干部乃至村民的口中都有反复提及,可见其落实力度很大。
二、客源市场依托西安、咸阳客源;据“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5年11月常住人口,西安市869.76万人;咸阳市496.98万人。
城市人口(万人)人均GDP(元/人)西安869.76 38280咸阳496.98 23446 注:人口信息来源于2016年西安统计局信息,人均GDP基于2010年信息。
城市人口(万人)人均GDP(元/人)长春779.343893吉林441.4740787据商户和民宿主介绍,自去年开始,外省游客开始增多;湖南、湖北、山西等居多。
每年冬季至次年5月为旺季,6-8月为淡季;对于人流的判断上,每日客流量可以以酸奶的日销售量为标准衡量(酸奶已经成为其明星产品,几乎人手一瓶),经同酸奶店铺员工沟通,淡季平均日销售量在3000至5000瓶。
也就是淡季人流为3000-5000人次/日。
袁家村考察学习报告

袁家村考察学习报告一、袁家村基本概况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位于举世闻名的唐盛世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陵山下,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312国道、福银高速、陇海铁路近在咫尺,107省道、关中大环线、礼泉旅游大道、唐昭陵旅游专线均从附近经过,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总面积800亩,其中耕地面积620亩,现有村民200多人。
该村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主要打造关中风情观光旅游、地域特色小吃、绿色果园采摘、会议餐饮接待、秦腔文化传播、户外体验活动等特色项目,是目前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胜地。
二、交通区位分析:袁家村附近机场高速、武银高速、312国道、107省道、关中环线等道路密布,交通发达,西安至礼泉、西安至袁家村、咸阳至袁家村的客运大巴发车频率高,游客无论是成大巴还是自驾游,都很便利。
袁家村位于咸阳市礼泉县,距离咸阳国际机场较近,空运便利,有利于吸引国际旅客前来观光体验。
三、袁家村的历史与发展现状(1)历史背景根据查询袁家村党支部书记郭裕禄的资料发现,在过去袁家村是礼泉县出了名的贫穷村,群众大部分是河南、山东等地迁居而来,全村姓三派,人心涣散,生活十分贫困。
郭裕禄上任后的就开展了积肥、整地、打井、办副业的创业四步曲。
从改土造田开始,把原来的506块山坡地,人称“三跑田”(跑土、跑水、跑肥),通过大改大建、打井挖渠,整修为64大块“三保”田(保土、保水、保肥),将井灌发展喷灌水利化。
经过这一系列农业调节,袁家村初步呈现了树林成网,梯田成方,渠道纵横喷灌的如雨的田园风光。
通过自力更生,先土后洋,土洋结合,由小到大,边建设,边生产的建设方针。
千方百计筹集资金,1983年投资70万元,建成了一座年产1万吨的水泥厂,当年投产,当年创利30万元,1986年持改扩建为5万吨,到1990年其产值一直稳定在了80万元左右,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56%,成为村上的支柱产业。
1988年村“农工商公司”成立后,制定出“内引外联,借船出海,创办扩建,滚动发展”的方略,使村办工业呈现出好势头。
袁家村旅游调研报告

袁家村旅游调研报告袁家村旅游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背景为了了解袁家村的旅游资源、旅游项目开发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本次调研旨在为袁家村旅游的规划和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意见。
二、调研方法与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和游客对袁家村的看法,然后组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袁家村的旅游景点、文化特色以及旅游服务设施等情况。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旅游市场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袁家村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游客对于袁家村的期望主要包括体验地方民俗文化、参观古建筑以及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等。
2. 旅游资源情况分析袁家村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和历史资源。
村中有美丽的湖泊、优美的山川和原始的自然风光,还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传统手工艺品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等。
3. 旅游项目开发现状分析目前,袁家村已经开发了乡村旅游项目,如农田采摘、农家乐等,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旅游项目数量较少,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旅游项目的品质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4. 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分析袁家村的旅游产业发展较为滞后,旅游业收入占村民收入的比例较低。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交通不便、服务水平不高以及缺乏旅游宣传等。
四、调研结论与建议1. 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袁家村的自然、人文和历史资源应得到充分保护,同时通过开发旅游项目,充分展示袁家村的独特魅力。
2. 提升旅游项目的品质和服务水平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同时改善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体验。
3. 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加大对袁家村旅游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推广袁家村的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提高袁家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建立合理的旅游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机制,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和管理,保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调研体会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袁家村的旅游资源、旅游项目开发以及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袁家村旅游调研报告

袁家村旅游调研报告调研对象:袁家村旅游景区调研目的:了解袁家村旅游景区的整体发展状况、旅游资源特点、旅游需求和旅游服务质量,为进一步提供相关建议和改进意见提供参考。
调研时间:2021年7月调研方法:深入走访调查、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分析等调研结果:1.整体发展状况:袁家村旅游景区自从被列为国家4A级景区以来,游客数量有了显著增长,并且得到了相关旅游机构的高度赞誉。
景区内的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也得到大幅提升。
2.旅游资源特点:袁家村旅游景区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底蕴。
景区内的传统民居建筑和古老街道保留良好,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习俗和文化背景。
此外,周边的自然景观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3.旅游需求: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游客选择袁家村旅游景区的主要原因是想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此外,也有一部分游客是为了寻求休闲娱乐和亲近自然而选择来访。
4.旅游服务质量:大多数受访者对袁家村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表示满意。
景区内的导游服务、交通便利性和餐饮住宿条件得到了游客的肯定。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比如景区的标识和指示牌不够清晰,游客在寻找景点时容易迷路。
改进建议:1.加强宣传:增加对袁家村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2.提升导览服务:加强导游培训,提高导游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改善景区标识和指示牌,方便游客寻找景点。
3.丰富旅游项目:进一步开发和丰富旅游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比如增加体验性的民俗活动、自然景点的游览路线等。
4.优化交通设施:改善景区周边交通设施,提高前往袁家村旅游景区的便利性。
结论:通过调研分析,袁家村旅游景区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在进一步改善导览服务和宣传力度的基础上,加强景区内部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开发,有助于提升景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袁家村发展调研报告

袁家村发展调研报告
该调研报告主要针对袁家村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该村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问题。
通过详细的调查和数据收集,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经济发展状况
袁家村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支柱,农田面积逐年扩大,农业产值稳步增长。
然而,由于缺乏农业科技和现代化设备的支持,农业生产效率有限。
2.基础设施建设
袁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落后,道路状况不佳,给村民的生活和发展带来不便。
电力供应、通讯网络覆盖率也有待改善。
3.教育与医疗
袁家村的教育和医疗条件有限。
学校设施老旧,师资力量不足;医疗资源有限,医疗设备和专业人员短缺。
4.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袁家村近年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对污水处理和废弃物处理的投入。
然而,仍存在一些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
5.旅游资源开发
袁家村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文化资源,但目前尚未进行有效的旅游开发。
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增加村庄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建议:
1.加强农业科技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道路、电力和通讯等方面的不足。
3.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4.加强环境保护,加强监管和管理,推动生态建设。
5.开发乡村旅游,挖掘袁家村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创造更多就业和经济收入。
通过以上的努力,我们相信袁家村的发展将得到显著的提升,并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去袁家村实践的总结汇报

去袁家村实践的总结汇报背景介绍我是一名大学生,参加了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前往袁家村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
袁家村位于一个偏远的山区,是一个需要支援的贫困村,该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现状,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援。
实践活动我们团队共有10人,其中有4名协调员。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主要参加了以下几项活动:走访调查我们按照计划,走访了该村的大小组,了解当地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现状。
我们发现,该村最大的问题在于缺少教育机会和基础设施建设,村民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面临着诸多难题。
我们采集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为后续的支援提供了依据。
文化交流我们组织了一场文化交流活动,邀请了该村的文艺团队和我们的团队成员一起表演,开展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思想,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淳朴和热情。
社区支援我们在袁家村的社区进行了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为当地的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援。
我们组成了三个小组,分别去做清洁卫生、为老人送去慰问品和为残障人士带去一些日用品。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了解到当地居民的困境,也感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温暖和感激。
学生支教我们在当地的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支教活动,为学生们进行数学和语文的辅导,也与学生们进行了一些课外文化和艺术方面的交流。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了解到了当地的教育现状和困境,也了解到了当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问题。
总结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入了解到了袁家村的现状和问题,也让我们看到了当地居民的温馨和感激。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将更多的爱心和支援带给袁家村,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和发展。
感谢组织和带队老师的支持和帮助!。
袁家村考察报告

袁家村考察体会袁家村观众印象体验地城中店一、袁家村初印象经历将近2个小时的车程,汽车停在了村牌楼外的戏台旁,我们也终于来到了这个文明省内外的世外桃源。
小村因为我们的来访而更显宁静、淡定。
这个坐落于古城西安旁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和独特的韵味吸引着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
带着好奇寻路探访,终于让我找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世外境地。
穿过过堂,迈下古街,徜徉在青砖灰瓦的古镇,这里就是出了名的关中印象体验地。
得瑞恒油坊、五味斋醋坊、童济功茶坊、五福堂面坊、永泰和布坊、辣子坊天一阁、卢氏豆腐坊、稻香村醪糟坊、同顺堂药坊一股脑儿全都涌现在我的眼帘,让我应接不暇,顿时间这些老字号夹杂着一股清纯、古朴的香气沁入我的心田;青石路上镶嵌着一条涓涓细流,清澈的泉水散发着甘甜,怡人的气息迎面扑来。
好一条原汁原味的关中风情街!不仅让人眼前一亮,更让来者迷醉,恨不得,马上投身于这古色古香的怀抱。
木匠正半掩着木门精雕细琢着什么;好奇的游客坐在织布机前品味着蚕丝成布的乐趣;妙手回春的神医正沉思着病情;还有豆腐坊一块块刚出炉的白嫩嫩的卤水豆腐;绝色香甜的蜂蜜;新酿制的纯正飘香的千金红,一股股时而分明,时而混合的气流飘荡在古道间。
期间最让我不忍离去,甚至不肯挪步的是古老而时尚的酒吧。
说它古老是从内到外,从上到下每一点装饰每一个部件都似乎“破旧不堪”,说它时尚完全是这里陈列的时尚而华丽的洋酒,红的、黄的、异彩纷呈。
泼满了墨汁的红砖墙上挂着一幅幅老旧的黑白照片,一张老的快要散架的桌子摆着一个更是破败不堪的录音机,这里没有绚烂的灯光,没有大口喝酒、大声猜拳的酣畅淋漓,这里有的是一份恬淡,留下更多的是畅想、想象着这里宾朋满座的惬意,想象着录音机简单而撩拨人心的旋律。
走出门一位穿着一身色彩艳丽衣服的女子正闲坐在酒吧门前的木凳上,在色彩的对比下显得异常引人注目,却又恰到好处,更突显了酒吧这个现代的产物与古典的袁家,古老的袁家人的和谐结合。
关于袁家村调研结论的报告

关于袁家村调研结论的报告标题:袁家村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袁家村是一个位于山西省的小村庄,人口约300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袁家村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了解这些问题和解决方案,我们对袁家村进行了调研,并总结了以下结论。
二、农业生产与发展1.种植结构调整:由于袁家村地势较高,南北偏好不同作物的种植具有一定的优势。
建议结合市场需求,适当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2.农业技术与合作: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建议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并鼓励农户间的合作。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分享资源和技术,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三、农民收入与就业1.产业扶持:除了农业生产,袁家村还可以发展特色产业,如农家乐、小型工厂、手工艺品等。
这些产业可以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促进农民就业。
2.农民培训:为了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和技能水平,建议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包括农业技术、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培训。
这有助于农民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
四、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便利:袁家村交通状况较差,影响到农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开拓。
建议加大对基础交通设施的投入,改善道路状况,方便出行,增加发展的空间。
2.电力供应:由于电力供应不稳定,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建议加大对电力设施的改造和升级,确保稳定的电力供应。
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1.水资源管理:在近年来干旱、水源减少的情况下,袁家村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建议推行水资源排放管理制度,引导农民科学用水,减少浪费。
2.农村污染治理:袁家村存在农业污染和废弃物处理不当等问题。
建议加大对农业污染治理的力度,推行可持续农业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六、社会服务与福利1.健康服务:袁家村可以加大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投入,提高村民的健康水平。
同时,建议引入远程医疗技术,方便村民享受更好的医疗资源。
2.教育资源:袁家村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希望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的设施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陕西古镇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6年3月15日
调研地点: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
调研目的:学习设计案例,实际体会设计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了解调研地点的整体情况、街道规划、标识导向等,搜集资料,为毕业设计积累相关的专业性知识。
调研内容:
1.总体简介
咸阳礼泉县袁家村位于中国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分为南部台塬和北部丘陵沟壑区两大类。
袁家村周遍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距袁家村一公里的唐太宗昭陵是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
袁家村现已形成以昭陵博物馆、
唐肃宗建陵石刻等历史文化遗迹为核心的
点、线、带、圈为一体的旅游体系。
袁家村
现在是陕西地区发展较快的旅游村,主要针
对城市里面高消费的人群,家家主营的就是
家常便饭,野菜,粗粮,保留着陕西原始村
镇的生活气息。
2.交通区位分析:
第0 页
袁家村附近机场高速、武银高速、312
国道、107省道、关中环线等道路密布,交
通发达,西安至礼泉、西安至袁家村、咸阳
至袁家村的客运大巴发车频率高,游客无论
是成大巴还是自驾游,都很便利。
袁家村位于咸阳市礼泉县,距离咸阳国
际机场较近,空运便利,有利于吸引国际旅客前来观光。
3.建筑特色
袁家的建筑属于传统的关中民居建筑,蕴含独有的民俗文化气息。
民居建筑是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服务设施,它在整体规划设计中占很大的比例,并具有很高的地域特色,作为供旅游的一种特色
文化休闲区域,建筑本身是一种主要体现人
文景观的载体。
袁家村的民居建筑景观集中
分布在关中印象体验区、正街农家乐区和正
在建设的关中四合院区。
其中关中印象体验
区为了复原明清时期兴盛的民间作坊和贸易
文化的原始街市及建筑形态,大部分民居建筑
都是收购了关中地区自明清时期遗留保存下
来的古民居,利用古民居的建筑原材料和建筑
构件重新复原修造,整合关中民居聚落形制,
营造关中民居聚落氛围及民俗文化氛围。
4.导视符号系统
第 1 页
导识系统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但有着引导、说明、指示等功能,也是营造风格、塑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识可以拥有较大的信息量,能迅速、准确的传达信息。
乡村的导识系统主要包含的内容有:道路指路标识、区位导游标识、招牌和警示标识等。
袁家村在导识标识主要的固定方式有独立式、墙面固定式、墙面悬挂式、地面固定式等。
在材料的选择上主要为木材、砖、粗布及石碾等。
招牌统一规划。
在关中印象体验区的商贸饮食步行街的除招牌外均采用粗布幌子作为辅助,统一悬挂于民居建筑的廊檐之下。
不仅能烘托古色古香的街市特点,也能增加趣味性。
在农家乐区的休闲农家,有规格和尺寸统一的号码牌,以号码编制,增加农户的可识别性。
(1)景点符号。
以关中文化中的剪纸和篆书字体为主要设计元素,利用传统的石刻印章浮雕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浓浓的民族民俗特色。
(2)公共符号。
参考袁家村品牌标识,对标识系统进行变化和延伸,涉及到特色店铺、消防用具、公共设施等方面。
(3)方向提示符号。
以3米高的独立竖杆的形式进行道路指示,用箭头文字指向各个道路方向,引导人流走向。
明确每个地方的区域职能,加强指向性。
第 2 页
(4)店面门头设计。
以木制牌匾为主,采用墙面固定式和墙面悬挂式的固定方式,门前设立有关中传统展示工艺流程的木牌,墙上悬挂粗布牌匾,完美的融合到古色古香的民居老街当中去。
对于其它新型的入驻店铺,采用做旧的工艺,与整个园区的整体风格相呼应。
(5)导视牌。
在大门出入口处设立一级导视牌,对整个景区进行总体概括,清晰的指出游客所在位置,明确对整个园区的参观路线。
5.交通流线
袁家村的道路规划相对较为完善,线路设计简单明了。
关中印象体验区的步行街由一条4米宽游览步道贯穿始终。
游览步道为青石铺设处理,一侧设有30公分宽的明渠,与两侧民居建筑各有近一米由青砖叠砌的台阶,将建筑与街道衔接。
在材质纹理和质感上切合度良好,风格相得益彰,体现出古朴的聚落道路特质.
(1)步行道。
以青石板为主。
小吃街的宽度控制在3—4米范围内,供行人通过。
街道两侧设有少量的传统桌凳,供食客享受美食。
(2)小火车游览。
以街区的主干道为游览路线。
匀速行驶,供游客游览整个街区,更全面的了解
袁家村的历史风貌。
招手即停,舒适方便。
第 3 页
(3)步行生活。
青石路面和现代的混凝路面为主,与小步行道区分开,给游客游览提供方向性。
宽度控制在6—8米左右,在游客游览高峰时期,提供安全通畅的道路安全保障。
6.植物景观
旅游休闲村落因其开放性,所以对于环境的生态性
要求更高。
合理的选用、种植植物,即可以调节改善空
气质量和环境,又可以给村落带来生机。
满足游客渴望
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精神诉求。
袁家村在树种上主要
选用的是柿子树,体现了很强的地域性和乡土性。
在总
配置上采用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相协的方式。
垂直藤
本植物的应用为袁家村创造了一副动人的乡村画面。
7.导视色彩及材质
导示系统的色彩也是紧密围绕文化和风格来定位的,它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意识和感觉,对人的情绪和第一印象有着重要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有其用色习惯,都会受到其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的影响,为营造“地道”的文化风格。
袁家村属于关中印象体验基地,关中地区多黄土和石材,大多以黄土色和砖石灰色为主,整体的色调偏灰色系;店铺的牌匾则是采用原木色和做旧色,体现店铺的古色古香。
第 4 页
质感(材质)定位。
材质的质感对文化和风格起着重要的影响。
整个村落房屋建筑主要以砖石、黄土、瓦砾组成,导视标识则使用深褐色的木牌为主,融入到整个村落的规划中,体现当地传统的民俗特色。
8.整体发展定位
袁家村在规划设计初期,根据其所处的地理区位优势,确定了以昭陵旅游景点为辐射圈,以关中民俗休闲体验为楔入点的设计思想。
以西安市关注民俗文化人群为主要目标人群,其中包括旅游团体、家庭和学生群体等;以西安市为集散地的外地旅游者,包括国内旅游者和入境旅游者为辅的市场目标人群设计定位,确立了以关中民俗聚落生活文化特色为主题的乡村主题意象。
在主题意象营造过程中,在旅游项目上延展为体现关中生产生活方式的作坊参与性活动,体现关中饮食文化的食街商贸活动、集休闲度假饮食为一体的仿古乡村院落农家乐、展现田园风光的果园采摘、烧烤垂钓及以娱乐运动为主的游乐场等;在景观规划设计上根据旅游项目延展为承载关中生产作坊及饮食商贸的具有关中地域特色的古民居建筑及街市、具有古民居特色的农家聚落及乡土特色的活动场所。
结语:
第 5 页
通过这次调研,了解到袁家村的发展是以环境、物质为载体,以生态环境始终为生命主线,它对整个村落的街区、道路、标识、导视等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布局,由回民街、特色作坊、地方小吃、戏台茶肆、传统手工艺为主的传统休闲方式和以酒吧、现代商铺、烧烤采摘为主的现代生活这两大板块组成,适应了游客的多方面需求,向着多元化发展。
袁家村虽然在关中特色古镇发展中取得可很好的成果,但是面临日益增多的游客数量,应该在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对停靠车辆的引导,维护交通秩序;修建停车场,统一规划和管理。
(2)扩大公厕的规模,提高公厕的质量,根据具体需求,合理布置男女公厕的比例。
二是注意在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原有的资源。
(1)对当地环境、传统民居的保护,尽量在保护原址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和发展,避免对传统建筑的二次伤害。
(2)对传统的手工艺进行传承并给予特殊的政策保护,使它们不受到现代工业品的冲击,导致衰败灭亡。
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