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语文陋室铭 公开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陋室铭》优秀ppt课件

《陋室铭》优秀ppt课件
排比
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 了陋室主人的高雅活动和交往人群的高素质。
文章中的名句解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句话是文章的核心思想,表达了作者认为陋室并不陋,因为主人品德高尚, 具有精神上的富足和美感。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交往的人群都是高素质的人,没有平庸之辈,突出了作者的 高尚情操和品质。
主题思想分析
文章通过对陋室的简陋环境、陋室主 人的高雅活动和陋室主人的高尚品质 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高尚情操和淡 泊名利精神的追求。
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1 2
3
比喻
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将苔藓痕迹比作绿色台阶, 将草色比作窗帘的青色,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陋室的环境。
对偶
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将陋 室与历史名人的居所进行对比,突出了陋室虽简但主人的高雅。
总结词
后人对《陋室铭》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详细描述
许多文学家和评论家都对《陋室铭》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不仅展示了刘禹锡卓越的文学才华,还 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生追求。后人也常常将该作品作为激励自己追求理想和美德的座右铭 。
《陋室铭》对后世的影响
总结词
《陋室铭》在企业中的应用
《陋室铭》所传达的清高脱俗、不畏权贵的品质,可以作 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可以通过弘扬《陋室 铭》的精神,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 和职业操守。
《陋室铭》所强调的淡泊名利、专注品质的态度,可以作 为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追求目标。企业可以通过借鉴《 陋室铭》的理念,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赢得消费者 的信任和忠诚。

17《陋室铭》课件(共29张PPT).ppt

17《陋室铭》课件(共29张PPT).ppt


刘 禹 锡
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了解“铭”的特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朗 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3、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隐 逸情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刘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永
禹 贞年间,与柳宗元等人参与王叔文
锡 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和州
少时好学,博览多识,酷好辞赋。口吃,不善言谈,而好深思。家贫,不慕富贵。 40岁后,始游京师。大司马王音召为门下史,推荐为待诏。后经蜀人杨庄的引荐, 被喜爱辞赋的成帝召入宫廷,侍从祭祀游猎,任给事黄门郎。 他的官职一直很低微,历成、哀、平“三世不徙官”。王莽称帝后,扬雄校书于天禄 阁。后受他人牵累,即将被捕,于是坠阁自杀,未死。后召为大夫。
序: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夔州、和州刺史。直到文宗永和元年(827) 才回到长安,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 书。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本文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丞相,著名政治家;子云,即扬雄,西汉著名文学 家:他们都是历史上名声显赫的人物,一个在政治上建立奇功,一个在文 学上很有造诣。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 者,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丝:指弦乐器,琴、瑟等。 竹:指管乐器,箫、笛等。 之: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说一说,你从哪个字、哪个词、哪个句子读出了
“陋室不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39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39张PPT)
10
骈句是指对偶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 重视声韵的和谐。骈句是结构相似、内容 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骈 句是诗句的一种,与散句相对;散句相对 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 都是散句。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 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 全合乎要求。
1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室
禹 锡

1
你们有属于自己的座右铭吗
铭是“警惕自己的文字”的意思。 铭”字还有什么意思呢? 刘禹锡是如何为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
“铭”的呢?
2
题目解说
铭,是一种文体,多刻写于器物之 上,用于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文辞精 练,有韵,读来 铿锵有力;体制 短小,最短者不 足十字,与格言 颇相似。
3 写陋室中事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34
填空: 4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惟吾德馨
5 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 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
35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 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 的情趣,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你如何 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
27

治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学







远大抱负












趣 28
9.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何陋之 有”,这些矛盾吗?

陋室铭 课件(共31张PPT)

陋室铭 课件(共31张PPT)
以为陋的高尚情操,也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 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 的生活情趣。(中心思想)
陋室铭
——刘禹锡
第二课时
文本挖掘
在《陋室铭》第一课时中我们学习了《陋 室铭》的文章内容,这篇铭文句式整齐,骈散 结合,通篇协韵,音调和谐,节奏明快,读起 来朗朗上口,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东西。
初读课文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 “可以调丝竹,阅书籍。”
我们来对比一下,刘禹锡在陋室中的情趣 和业余爱好是怎么样的?
生活情趣高雅。
那我们来总结一下刘禹锡的陋室生活。
(1)景:自然环境清幽; (2)人: 交往人物不俗; (3)事: 生活情趣高雅。
初读课文
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 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陋室
在中国的诸多文 化遗迹当中,有很多 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 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 让人惊叹不已,或者 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 忘返。但有一处居所, 它既小且陋,却因主 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 千载。
陋室铭
——刘禹锡
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话说中唐时期有个官n代叫刘禹锡,据说他是中 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这个老刘出身不错,可惜他 少年时因为爱下围棋交了个棋友,此后他一生受这个 棋友牵连,而他却无怨无悔。这个棋友就是当时太子 李诵、后来的唐顺宗的伴读——王叔文。他撺掇的 “永贞革新”历时一百四十六天后失败了,而参与其 中的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被贬为远洲司马,史称“八 司马”。王叔文被赐死,顺宗也被迫退位,而我们的 主人公刘禹锡,也开始了他历时二十三年的贬谪之路。
三、迁移运用——体会鉴赏美
主题上,两文都表现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 生活态度。《爱》文表达的是在污浊的尘世间保 持自己清白节操的志向,《陋》文流露的则是作 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7 短文两篇 陋室铭 课件(共26张ppt).ppt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7 短文两篇   陋室铭 课件(共26张ppt).ppt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知县:你这房子都长青苔、长青草了, 你还说不陋?
我(平静地笑道):苔痕浓淡上阶梯, 草色青葱入帘内,这是多么幽雅,怎 么能说陋呢?
知县:看你这穷酸样,估计不会有人与你为 友吧?
我(______地笑道):……
知县:你既没有丝竹,又没有案牍,你,你 还有什么好乐的呢?
我(________地笑道):……】
有一天,庄子去见魏王。他穿着补丁 摞补丁的破衣裳,鞋子也没有系带, 随便拿根草绳绑者,一副邋遢相。
魏王说:先生,你怎么这么困顿啊? 庄子回答说:这是贫穷而不是困顿
啊。读书人有道理理想而不能实现, 这才是困顿啊。
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 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 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 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推翻烛台, 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掉脚上磨牙,使得人 不得安枕,“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见 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若说地点荒凉,则 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 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
1、学生自读,标出难读的字词。 2、听范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3、学生齐读,读出其韵。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吾辈云:“何乐而不为?”
打开导学案:P66
再读课文圈出文中你不理 解的字词和句子。提交全班讨 论。看哪组提的问题数量多而 质量高!
文言知识: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39张PPT)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39张PPT)
陋室铭陋室铭设喻引题山仙水龙比喻起兴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优美清幽景生活情趣高雅事引古贤以自况反诘点题交友高雅不俗人陪衬比喻托物言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君子之德梳理回顾拓展延伸从下列给出的物中你可以言何志
陋室铭
刘禹锡
趣味引入
刘禹锡因参加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 贬官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 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 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速读全文并圈出本文韵脚是什么?所押 的韵是什么?
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 青 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押的是ing 和in韵
读准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 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苔痕 (tái) 案牍 (dú) 西蜀 (shǔ) 何陋 (lòu)
形近字
德馨( xīn )
罄(qìng )竹难书 钟磬(qìng )
鸿儒( rú ) 妇孺皆知( rú ) 相濡以沫( rú )
案牍( dú ) 读书( dú )
朗读课文 请读书下注释,了解“铭”的特点,读准韵脚, 品味文章的韵律美:
1.有感情朗读、背诵全文,积累文言铭文的特点,理解本文的主题。

3.理解作者描述陋室的情怀和托物言志的写法,感
受作者的高尚人格和儒家士大夫的自尊自信。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0),唐代文学家。字
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进士,曾官 监察御史。永贞元年(805), 与柳宗元等参与王叔文政治 革新运动,失败后长期被贬 在外。直到永和元年(827) 回到长安,任太子宾客。他 的文章,说理精辟,词锋犀 利,有《刘梦得文集》。

《陋室铭》(完美版)ppt课件

《陋室铭》(完美版)ppt课件

3.大声读课文,划出押韵韵脚。 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4.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一词多义 之:①无丝竹之乱耳 (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 ②何陋之有 ( 倒装标志 ) 往来:①往来无白丁 ( 表示交往的人 ) ②其中往来种作 ( 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
(2)词类活用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有名 ) 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灵验 ) 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名词活用为动词,能散布很远的香气。文中指德行美好 )
(三)文本探究 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 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交流点拨】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2.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交流点拨】颜色:绿色,青色。特点:别致幽雅(幽)。 3.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交流点拨】有鸿儒,无白丁(雅)。
4.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 云亭”?用意何在? 【交流点拨】自比古代贤人,表明自己的心愿,希望像他 们一样因为自己的高雅脱俗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
5.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交流点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 ”相呼应,有力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6.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这 是什么写法?
【交流点拨】高尚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是托 物言志的写法。
四、板书设计
山→水 → 陋室
设喻引题 比喻起兴
仙→龙 → 德馨
安 贫

环境优美(景清幽)

室 陋室不陋 交友高雅(人不俗)

生活情趣(事高雅)
道 高 பைடு நூலகம் 伟

第17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高雅
精读文本 ——探究写法
小组合作探究:这些句子作者为什么要写?有什么作用?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起兴
“山”、“水”——“陋室” “仙”、“龙”——“德馨”
疏通文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灵:形容词活用做动词,灵验,灵异, 显出灵气。 上:方位名词活用动词,蔓延。 入:用为动词,映入。 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扰乱。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
初读正音



刘 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再读感悟



刘 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对偶 。
找出课文中对偶句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苔痕上阶绿,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4、调素琴, 阅金经。
5、无丝竹之乱耳, 6、南阳诸葛庐,
无案牍之劳形。
西蜀子云亭。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室不在华,有德则馨。 有苔痕上阶绿,有草色入帘青。无 名花攀影,无贵木帮衬。
整散结合,长短错落,读来 才会抑扬顿挫、摇曳生姿。
教师赠言: 不管世事如何变
迁,给自己在心底留一块 净土。
“惟吾德馨”
拓展延伸
1.你一定非常热爱自己的家吧!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 你能不能学一下刘禹锡,为你的家描上一笔,表达居住在 家中的感受?
一读
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关注用韵。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正面实写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趣的句子: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来自————————,————————
反面虚写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
归纳中心和写法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如: 我给我的房子取名为“梦阁”,因为我喜欢做梦, 它神秘,飘渺,浪漫,富有诗意……
2.仿写课文,如“电脑铭”,“考试铭”,“旅游铭”等 等。
“托物言志”
奥运铭
国不在大,技高则名;人不在多,参与就行。 斯是奥运,众星如云。队员现绝技,教练出奇兵。 场上争金牌,场下叙友情。一心破记录,论输赢; 有拼搏之雄姿,有交流之文明;东土雄狮吼, 西方苍鹰鸣。国人云:“看我北京!”
病沉
树舟
前侧
头畔
刘 禹 锡
万 木
千 帆
()
唐春过
此课件下载后 可修改编辑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考试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 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 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 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 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 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
讨论:此则材料是针对我们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什么问题 来谈的?我们又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学习生活呢?
公仆铭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 公仆,服务于民。脚步迈基层,民情入脑深;谈笑有百姓, 往来无私情。可以明实况,查真情。无谎报之乱耳,无偏 颇之爱心。兰考焦裕禄,赢得万民钦。众人曰:“公仆精 神!”
布置作业
看了刚才这些“铭”,你能否借鉴他们的 写法写一篇仿作。
1、为自己要仿写的内容选定标题,如“电脑 铭”,“考试铭”, “交友铭”“旅游铭” 等; 2、仿写练笔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 押韵; 3、主题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词作动词 ,
出名,著名
(2) 苔痕上阶绿。 名词作动词,长上,爬上 (3) 无案牍之劳形。 使动用法,使……劳累 (4) 孔子云: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加强
反问语气
苔痕上阶绿
小知识
草色入帘青
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词 性相同,意思相对或相近,这样 的句子叫骈句,也就是修辞中
二 读:
背诵这首《陋室铭》,回味它的 隽永意境与深长韵味吧!
理解课文,用文中原句填空:
1、以虚衬实,表明陋室也具“名”“灵”性质的句
(句名)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2、主旨句: 惟吾德馨
统领全文的词
语: 德馨 。
3、画龙点睛的句子:—何—陋—之—有——?——
4、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为“陋室”作证的句
子: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
6、写居室环境恬静雅致(景色之雅、室外景)
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
7、写室主人纵情畅怀、谈笑风生(交往人物、 交往之雅、室中人)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写日常生活(情趣之雅、室中事)的句子
考试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 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 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 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 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 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
大家知不知道它是根据哪一篇 文章改写的吗?
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 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如《座右铭》,《墓志铭》。
文章借写“陋”室不“陋”,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这 是什么写法?
不慕荣华,安贫乐道 。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 借助某
种事物来抒发感情。


陋室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三读:品味语言,体悟意蕴 .
哪些字眼的表达突显功力,哪些 句子的节奏韵律给你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等等,读完后说说你的体
会。
改一改,读一读
仿写作品之一:
学生铭
天赋不高,有志则行,成绩不佳,发奋则灵。 斯是求学,唯苦唯勤,读书破万卷,求知凭悟性, 谈笑添学问,思辩助长进,可以明事理,冶性情, 无世俗之乱耳,有墨香之赏心。学海巧为舟,书 山行捷径,吾辈云:“何乐不为?”
仿写作品之二:
检查铭(讽刺某些学生)
事不在大,有差则成;路不怕远, 有玩就行。背手扬脸,架子哄哄。走路 腆小肚,袋装一本子。遇人斜眼看,逢 问鼻子哼。闻香流口水,举杯论英雄。 八两白干下肚,吹、许、封。汇报皆未 入耳,看啥全没记清。拎足土特产,摆 手就回城。众人云:“官僚典型”。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