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及配子形成
减数分裂ppt

总结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有丝分裂、细胞分化
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 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两极,非同 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第二次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散乱排 列在细胞中央 无同源染色体、染 色体的着丝点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赤道 板上 无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分裂、姐 妹染色单体分开
前期
中期
后期
1、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 ( C ) A、间期 B、第一次细胞分裂 C、第二次细胞分裂 D、四分体时期
2、减数分裂中的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B A、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C、染色体进行复制 )
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 减数第二次分裂 4个精细胞(染色体数:n)
变形
4个精子(染色体数:n)
二、卵细胞的形成
初级卵母细胞
卵原细胞 复制 联会 同源染色 体分离
着丝点 分裂 第一极体 着丝点 分裂 次级卵母细胞 第二极体
卵细胞
三、卵细胞形成与精子形成的比较
(一)相同点: 1、都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分裂过程中均有染色体复 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等现象。
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整过程
间 期 联 会
前期Ⅰ
前期Ⅰ(四分体)
中期Ⅰ
后期Ⅰ
末期Ⅰ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形成四分 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与配子的形成及受精作用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减数分裂与配子的形成及受精作用1.减数分裂的概念
2.过程(以二倍体动物为例)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
若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b的卵细胞,请绘制与产生该卵细胞相关的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及第一极体后期分裂图像。
提示
4.受精作用
(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是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
(1)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每条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2015·浙江卷,2D)(×)
(2)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数最多为4(2014·上海卷,22D)(×)
(3)如图为细胞内染色体状态示意图,这种染色体状态表示已发生基因重组(2012·上海卷,8B)(√)
以上内容的考查多源于教材必修2P16~26,考查重点为减数分裂过程、特点及其与有丝分裂的比较,本考点常结合细胞分裂图像及孟德尔定律细胞学基础予以考查,复习时务必强化相关内容的归纳、整合与集训。
2.(教材必修2P25技能训练改编)请绘制果蝇(2N=8)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
色体数目变化图。
提示如图所示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
配子发生和减数分裂

重庆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Life Sciences
廖晓岗
简介 BRIEF
细胞增殖周期和有丝分裂 配子的发生 减数分裂 细胞的决定与分化(了解)
生殖的概念:
指生命得以延续、繁衍并完成进化的过程, 是生命的特征之一。
期(Cytokinesis)
细胞沿着G1→S→G2→M→G1周期性运 转。在间期细胞体积增大(生长),在 M 期细胞先是核分裂,接着胞质分裂,完 成一个细胞周期。
细胞分裂周期
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主要生化事件
• G1期(Gap I):与DNA合成启动相关,开始合成细胞生长也称DNA 复制前期。
肿瘤中的G0期细胞是导致肿瘤复发的主要 原因。
3,有丝分裂
前期 染色质凝缩形成染色体,纺锤体开 始装配,细胞器解体。
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 有着丝 粒、动粒。
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变化
纺锤体
前中期
• 核膜破裂。 • 纺锤体微管与染色体动粒结合。 • 染色体移向赤道板。
前中期
纺锤体微管与动粒结合。
中期
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
后期
姐妹染色体向两极分离(随机取向)。
末期
• 染色单体到达两极并去凝缩。 • 核膜重新组装。 • 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形成。
4,胞质分裂
动物细胞的胞质分裂 有丝分裂后期赤 道板形成分裂沟
微丝构成收缩环
5,细胞增殖周期的调控
细胞增殖受多种因子的调节,概括地分为两大类:
外源性的环境因子 如: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GF)的调节。
chr=46(2n)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形成资料

A.间期 B.前期⑴ C.前期⑵ D.中期⑴ 13、人的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在减裂时能形成四 分体( )个。
A.46个 B.92个 C.23个 D.23对
17、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
(二)不同点:
项目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一次分裂形成生殖
细胞数目
4个
1个+3个极体
细胞质分裂 形成过程是否变形
均等分裂 精细胞变形
不均等分裂 不变形
容易出错的地方:
1、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和卵原 细胞——不是真正的生殖细胞(染 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
2、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 胞——是真正的生殖细胞(染色体 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A.有丝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C.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下列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的是( )
A.受精卵 B.口腔上皮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形成二条( )
A.非同源染色体 B.同源染色体 C.相同的染色体
3.果蝇(体细胞中8条)所产生的原始生殖细胞中,含有__4_对同
源染色体
4.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则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中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一、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1、精子的形成:
A精子的形成部位: 睾丸的曲细精管中
B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子形成过程详解
1、精原细胞(间期):
特点:①精原细胞略微膨大 ②染色体进行复制 ③DNA加倍,染色单体形成, 染色体数不变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精华版

次级精 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10
3.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精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11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大小和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
有同源染色体 无染色单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中期
返回 再来一次 继续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后期
返回 再来一次 继续
比较项目
发生部位
染色体复制次数
细胞分裂次数
不
有无同源染色体
同
有无联会、四分体
有无同源染色体分离
点
何时着丝点分裂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子细胞名称和数目
相同点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精巢、卵巢 体细胞
第一章 染色体在有性生殖中的变化
第一节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1
知识回顾
1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 2有丝分裂过程中DNA 染色体 染色单体变化
曲线
2
体细胞:处了生殖细胞外构成机体的细胞都叫
体细胞。构成人体的体细胞有200多种,如神经 细胞、肌肉细胞、血细胞等。
生殖细胞:指精子和卵细胞或雄配子和雌配子。
次级精母细胞 (没有同源染色体)
精细胞
根据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变化, 回答下列过程各发生的时期: 1.染色体复制发生在: 减Ⅰ前的间期 2.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Ⅰ前期
3.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减Ⅰ后期
4.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减Ⅱ后期 5.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Ⅰ分裂完成时
配子的形成过程

配子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复制一次,分裂两次)
↓有丝分裂获得
间期:1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DNA加倍,染色体不变)
略
增I前:联会、四分体注意交叉互换
大I中:四分体在中央,着丝点在赤道板两侧减I:1初级精母细胞I后: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联会
减四分体I末:1个细胞→2个
数同源染色体分开
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数
减Ⅱ:2次级精母细胞Ⅱ前:染色体散乱分布
(等大)Ⅱ中:着丝点在赤道板中央
类似有丝分裂→(但是无同源染色体)
4个精细胞(等大)Ⅱ后:着丝点分裂单体→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变形Ⅱ末:2个细胞→4个
4个精子
1个四分体= 1对同源染色体= 4个染色单体= 4个DNA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区别(是否均等、变形、生殖细胞数)两头大小
一个
....
....相互对应..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产生4个两种
..精子两两相同
一个
..次级精母细胞产生1.种.精子
一个
..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
这种生物最多可产生2n种精子或卵细胞n代表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对数。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的过程与受精作用【课标要求】细胞的减数分裂;配子的形成过程;受精作用。
【考向瞭望】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和减数分裂过程。
【知识梳理】 一、减数分裂(一)概念: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二)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三)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四)场所: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睾丸或卵巢。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一)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
(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 4个精细胞 4个精子。
三、卵细胞形成过程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3个极体退化消失)。
四、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二)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五、受精作用(一)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二)过程1、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2、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3、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三)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四)意义1、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
2、就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思考感悟】卵细胞和精子的遗传物质含量相等吗?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相等,细胞质中遗传物质不相等,卵细胞的多于精子的。
【基础训练】1、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二者形成过程中都会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复制−−−−−−−→−染色单体分开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 − − − − − − − − − − − − − →−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分离 交叉互换 , ,联会 −−→−变形现象B、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2、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3、下列各图表示某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请据图回答:(1)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4条,该动物可以形成4种类型的精子。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实验报告

实验2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的观察,了解动物生殖细胞形成的一般过程以及染色体在这一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深刻理解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2.掌握制作玻片标本的技术二、实验原理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细胞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的前期很长,可以划分为5个时期。
细线期染色质浓缩、凝聚成染色体,DNA还不能看出双线结构,染色体之间缠绕扭曲,无法计数;偶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二价体,比细线期要清楚,染色体比较细长,无法计数;粗线期染色体变粗变短,可以看到交叉,基本能够辨别染色体头尾,可以初步计数;双线期染色体进一步缩短;终变期染色体浓缩得最短,可以看到染色体团块。
三、实验用具及材料实验用具:显微镜、解剖针、镊子、解剖盘、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材料:蝗虫精巢四、实验步骤1.将已经取出的蝗虫的精巢中分离出两根精细小管,放在干净的载玻片上,用吸水纸将上面的水吸净。
2.在精细小管的位置滴加1滴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在室温下染色10到15min。
3.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垫上两层吸水纸,用解剖针的针柄轻敲盖片,使材料充分均匀分散开,使细胞分散压平。
4. 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10×)观察,找到比较好的视野后转用高倍镜(40×)观察。
分辨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特别是前期的各个时期,绘制所看到的分裂时期的图。
五、实验结果1.取材:我们取的是已经准备好的蝗虫精巢,所以不存在错取到肌肉组织或其他组织的可能。
虽然动物的精巢里不断进行着减数分裂,但是蝗虫的精细小管很多,有的精细小管里的正在分裂的细胞较多,而有的则含较多的精细胞。
我最初观察时,视野里全是很小的颗粒状细胞,还有很多梭形的精子,几乎没有看到分裂期的细胞,就是因为取材的时候取到了一根大部分细胞已完成减数分裂的精细小管。
幸好最初取材时取了两根精细小管,这时候才意识到为什么一开始老师让我们多取一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叉互换
交叉互换: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并且相 互交换一部分染色体。
③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或
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④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或
四分体分裂,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⑤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或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 —— 次级精母细胞
(2)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分裂
精子
卵细胞
减数分裂的过程
减数分裂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间期 前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
后期 末期
1.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子的形成部位: 睾丸(精巢)的曲细精管中
精原细胞
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
(1)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 间期:
染色体复制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②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
8、右图是一个正处于分裂时期的动物细胞, 识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次级卵母 细胞正处 ⑴该细胞是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时期。 于
⑵该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 10 条染色体。 ⑶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 第二极体 和 卵细胞 。
子细胞染色体数
子细胞类型 同源染色体联会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比母细胞减半
生殖细胞
有
有
无
无 无
有
染色体及DNA的数目变化
4N(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N(2a) N (a)
间期
前
中
后
末
前
中
后
末
减Ⅰ
减Ⅱ
比较:
减数分裂DNA 含量变化
有丝分裂DNA 含量变化
减数分裂染 色体变化
有丝分裂染 色体变化
C、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D、大小形状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2、人体受精卵中的线粒体 B ) ( A、主要来自父方 B、主要来自母方 C、父母双方各占一半 D、无法确定 3、某生物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染色体 16条,则该生物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D ) ( A、32 B、16 C、8 D、4 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不相同的是 C ) ( A、有纺锤体形成 B、有DNA复制 C、有同源染色体分离 D、有着丝点分裂为二
2、卵细胞的形成
部位:卵巢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特点:不均等分裂 第二 极体
卵原 细胞
复制
初级 次分裂 卵母 细胞
减数第一
第一 减数第二次分裂 极体 (小)
次级 减数第二次分裂 卵母 细胞 卵细胞 (大) (大)
第二 退化 极体 第二 极体 (小)
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精子形成 细胞质分裂 子细胞 4个精子细胞 是否变形 相同点 是 均等 卵细胞形成 不均等 1个卵细胞 3个极体 否
试一试:判定有关的细胞有丝分裂时期
1核膜、核仁的(逐渐)消失
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 3染色单体的形成 4染色单体的消失 5纺锤体的形成 6纺锤体的消失
7染色体转变为染色质状态 8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状态
9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10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 11着丝粒的分裂 12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较佳时 期 13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的时期
复制1次,分裂2次
配子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
或
精(卵)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n对, 则能够形成的配子的种类为2n
另外,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间的交叉互换进一步增进了配子的种类。
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是否存在同源染色 体? 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精子,它们的遗传 物质是否相同?
一个精原细胞(假如有4条染色体)产生的 精子可能有几种类型?实际有几种?
联会:染色体两两配对 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 染色体大小、形状相同, 分别来自父母双方
四分体:联会后每对同源
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A与B
同源染色体
C与D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A与C、A与D、B与C、
B与D
a与a’
a与b
b与b’
a与b’
c与c’
a’与b
d与d’
a’与b’
姐妹染色单体
非姐妹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
染色体杂乱 排布
中期
四分体排列 于赤道板
着丝粒排布 于赤道板
后期
或
四分体分裂,同源 染色体分离
着丝粒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末期
或
无同源染色体
有同源染色体 无染色单体
有染色单体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比较项目 场所 复制次数 分裂次数 减数分裂 只在生殖腺内 一次 两次 有丝分裂 全身各处 一次 一次 与母细胞相同 体细胞
5、DNA复制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 B ) A、 四分体时期 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C、 第二次分裂 D、初级精母细胞中 6、对一个四分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共有两个着丝点 B、共有四个DNA分子 C、共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 D、共有四个染色体 7、下列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B ) A、精原细胞 B、精细胞 C、受精卵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
细胞分裂图形判定
A
有丝分裂前期
B
减Ⅰ前期
C
减Ⅱ前期
D
有丝分裂中期
E
减Ⅰ中期
F
减Ⅱ中期
G
有丝分裂后期
H
减Ⅰ后期
I
减Ⅱ后期
A
减Ⅱ前期
B
有丝中期
C
有丝前期
D
有丝末期
E
减Ⅱ中期
F
减Ⅱ末期
G
减Ⅱ前期
H
减Ⅰ后期
I
减Ⅱ后期
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 ) C A、同时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B、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
体细胞增殖的方式
果蝇体细胞 染色体数 2n=8
子细胞 2n=8
分裂特点:“复制一次,分裂一次”
假设: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丝分裂的方式 产生两性生殖细胞. 推理: 从上一代到下一代,体细胞中染 色体数目发生了什么变化?
减数分裂
一、概述:形成有性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 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原始生殖细胞(性原细胞) 生殖细胞(配子)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中期
后期
末期
精 细 胞
精 细 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 细 胞
变形
精 子
细胞核
细胞质
精原 细胞
联会
四分体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精子
精子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
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 精细胞 精子 变形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有丝分裂各时期比较:
前期
同源染色体联 会形成四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