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搬运系统设计教材(PPT88页)
合集下载
第4章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4.1.3 物料搬运的作用
4.1.4 物料搬运发展历程
第一代是手工物料搬运时期。第二代是机械化物料搬运时期第三代是自动化物料搬运时期。第四代是集成化物料搬运时期。第五代物料搬运是智能型系统。
4.2 物料搬运的基本原理
提高仓储的有效容积走道空间的最小化减少货物的处理时间创造有效的工作条件减少人工工作改进物流服务降低成本
输送机械主要包括辊子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和悬挂输送机等;起重机械包括一般通用起重机和立体仓库堆垛机等;升降机械包括电梯、剪式升降台以及各种垂直提升机等。
1. 搬运车辆(Industrial Trucks)
(1)叉车(Forklift Truck)叉车又称铲车、装卸车。它具有适用性强,机动灵活,效率高的优点。其标准化和通用性也很高
1. 搬运车辆(Industrial Trucks)
(1)叉车(Forklift Truck)如果在货叉叉架上安装各种专用附属工具(如旋转夹具、侧移叉、推出器、倾翻叉、串杆、吊臂等),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其使用范围。根据所用的动力,叉车可以分为内燃机式叉车和蓄电池式叉车。根据叉车的结构特点,叉车还可分为平衡重式、前移式、插腿式和侧面叉车等。
1. 搬运车辆(Industrial Trucks)
(2)手推车(Hand Cart)在选择和使用手推车时,首先应考虑运件的形状及性质。其次还要考虑输送量及运距此外,货物的体积、放置方式、通道条件及路面状况等,在选择手推车时也要加以考虑。
杠杆式手推车
手推台车
登高式手推台车
手动液压升降平台车
基本目标
4.2.2 物料搬运的活性理论
1.搬运的活性 物料由于存放的状态不同,物料的搬运难易程度也不一样。人们把物料的存放状态对搬运作业的方便(难易)程度,称之为搬运活性。装卸次数少、工时少的货物堆放方法搬运活性高。从经济上看,搬运活性高的搬运方法是一种好方法。
4.1.4 物料搬运发展历程
第一代是手工物料搬运时期。第二代是机械化物料搬运时期第三代是自动化物料搬运时期。第四代是集成化物料搬运时期。第五代物料搬运是智能型系统。
4.2 物料搬运的基本原理
提高仓储的有效容积走道空间的最小化减少货物的处理时间创造有效的工作条件减少人工工作改进物流服务降低成本
输送机械主要包括辊子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和悬挂输送机等;起重机械包括一般通用起重机和立体仓库堆垛机等;升降机械包括电梯、剪式升降台以及各种垂直提升机等。
1. 搬运车辆(Industrial Trucks)
(1)叉车(Forklift Truck)叉车又称铲车、装卸车。它具有适用性强,机动灵活,效率高的优点。其标准化和通用性也很高
1. 搬运车辆(Industrial Trucks)
(1)叉车(Forklift Truck)如果在货叉叉架上安装各种专用附属工具(如旋转夹具、侧移叉、推出器、倾翻叉、串杆、吊臂等),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其使用范围。根据所用的动力,叉车可以分为内燃机式叉车和蓄电池式叉车。根据叉车的结构特点,叉车还可分为平衡重式、前移式、插腿式和侧面叉车等。
1. 搬运车辆(Industrial Trucks)
(2)手推车(Hand Cart)在选择和使用手推车时,首先应考虑运件的形状及性质。其次还要考虑输送量及运距此外,货物的体积、放置方式、通道条件及路面状况等,在选择手推车时也要加以考虑。
杠杆式手推车
手推台车
登高式手推台车
手动液压升降平台车
基本目标
4.2.2 物料搬运的活性理论
1.搬运的活性 物料由于存放的状态不同,物料的搬运难易程度也不一样。人们把物料的存放状态对搬运作业的方便(难易)程度,称之为搬运活性。装卸次数少、工时少的货物堆放方法搬运活性高。从经济上看,搬运活性高的搬运方法是一种好方法。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全解ppt课件

物料搬运方程
WHY 为何搬运
WHAT
WHERE
WHEN
搬运什么 + 何地 + 何时
HOW
WHO
怎么做 + 何人做
否定
物料
+
搬运
分析物料搬运问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方法
(1) (2) 物理特征 数量
(3) 区域
(4) 起点与
终点
(5) 路线与
距离
(6) (7) (8) (9) 次数 速度 搬运 搬运
单位 设备
流 程 图
对于A类物料,每 种物料进行一次, 适合没有频繁和重 要的装配或拆卸工 序的产品或零件
存在重要装配的零件要将装 配过程表示清楚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物料类 类别代
别名称
号
二、移动分析
2、移动分析方法
(1)流程分析法——每次只观察一类产品或物料,并跟随其沿 着整个生产过程收集资料,最后编制成流程图。该方法适合物 料品种很少的情况。
(2)起止点分析法——分两种做法
一是观察移动的起止点来收集资料,每次分析一条路线,并 绘制成搬运路线表。适合于路线数目不太多的情况。
控制
料、人员、 刚度)
量
设施)
类别
填写表头各项;列出所有物品或成组物品;填写每项物品的 特征;在起主导作用的特征地下划线;在确定物料类别后, 填明类别代号;备注供记载附加事项或补充说明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WHY 为何搬运
WHAT
WHERE
WHEN
搬运什么 + 何地 + 何时
HOW
WHO
怎么做 + 何人做
否定
物料
+
搬运
分析物料搬运问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方法
(1) (2) 物理特征 数量
(3) 区域
(4) 起点与
终点
(5) 路线与
距离
(6) (7) (8) (9) 次数 速度 搬运 搬运
单位 设备
流 程 图
对于A类物料,每 种物料进行一次, 适合没有频繁和重 要的装配或拆卸工 序的产品或零件
存在重要装配的零件要将装 配过程表示清楚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物料类 类别代
别名称
号
二、移动分析
2、移动分析方法
(1)流程分析法——每次只观察一类产品或物料,并跟随其沿 着整个生产过程收集资料,最后编制成流程图。该方法适合物 料品种很少的情况。
(2)起止点分析法——分两种做法
一是观察移动的起止点来收集资料,每次分析一条路线,并 绘制成搬运路线表。适合于路线数目不太多的情况。
控制
料、人员、 刚度)
量
设施)
类别
填写表头各项;列出所有物品或成组物品;填写每项物品的 特征;在起主导作用的特征地下划线;在确定物料类别后, 填明类别代号;备注供记载附加事项或补充说明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物料搬运系统的设计-PPT文档资料

接线器零件生产
接地杆生产和包装
锚定装置 生产和包装
P
8.0m 工具装配线
a 660kg a
装配前零件库
电线夹装配线
FA 成批装配
成品库
a 13. 90kg a 2m b b 570 kg b b B m 7.5 g c 20k c 6 F c和d 20.2m
3.2m
0m 8. g 0k 7 5
P 7. a a 9 6m 0k g a SA
包装区 7.2m
发运
Pk f 850kg f d d 5m kg 11. 105 d 装箱 c和 14.4m e kg 65 0 k g 52 e e Pm d c和 包装材料仓库
便于实现装卸搬运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气候的影响,保证货物的质量,加速货物的流转。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2)实现单元化的方法--集装
集装 集装是以最有效地实现物料搬运作为基本条件,把若干物品 或散放货物恰当地组合,达到适合于装卸搬运设备和机械操 作的程度,这种对货物的处理过程。 集装的方式
集 中
要 否 否 否 否 否
搬 起
要 要 否 否 否 否
升 起
要 要 要 否 否 否
运 走
要 要 要 要 否 否
的作业 数目 4 3 2 1 O 0
散放在地上 集装箱中 托盘上 车中 运动着的输送机 运动着的物品
集中、搬起、升起、运走 搬起、升起、运走(已集中) 升起、运走(已搬起) 运走(不用升起) 不要(保持运动) 不要(保持运动)
(2)物流模数
物流模数即集装单元基础模数尺寸(即最小的集装尺寸)。
物流模数尺寸以1200mm×1000mm为主,也允许 1200mm×800mm及1100mm×1100 mm 等规格。
4物料搬运系统设计.ppt

主讲 陈友玲
32
5.9 物料搬运系统分析设计方法(SHA)
5.9.1 阶段结构
弄清所分析区域的物料进出情况。 编制总体搬运方案 编制详细搬运方案 方案实施
主讲 陈友玲
33
5.9.2 程序模式:
物料分析
移动分析
方法分析(确 定合理经济的
搬运方法)
主要输入因素:P、Q、R、S、T
1、物料的分类
箱器)、搬运频率
复杂搬运设备
复杂运输设备
简单搬运设备
简单运输设备 距离
设备的类型、型号和数量
主讲 陈友玲
8
易燃、易损、重量、形状 水平式(滑道、推车、运输机、索道) 垂直式(升降机、起重机、卷扬机) 倾斜式(连续运输机、提升机、卷扬机) 多平面式(旋转起重机)
主讲 陈友玲
9
5.6 物料搬运设备及器皿
第五部分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主讲 陈友玲
1
5.1 物料搬运系统的基本概念
5.1.1 意义(从数据中看问题) 中等批量的生产车间里,零件在机床上的时间仅占生 产时间的5%,而95%的时间消耗在原材料、工具、零 件的搬运、等待上。
据统计,搬运费用占总生产费用的30%~40%
主讲 陈友玲
2
5.1.2 什么是物料搬运: 对物品进行搬上、卸下、移动的活动。 搬上、卸下——改变物料的存放状态。 移动(搬运)——改变物料的空间位置。
主讲 陈友玲
6
搬运设备选择的原则
物料搬运设备及用具 对搬运效果及
成本会有直接影响
不适宜的观点
•为了完成任务,赶快去买一台运输机或 增添一排货架(长远目标、标准化)。
•这台叉车是属于我们部门的,你们不能 随便用(部门利益与整体利益)。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课件(PPT 41张)

25
5.3 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 —— 移动分析
(2) 移动分析方法:
第5章
流程分析法:每次只观察一类产品或物料, 并跟随其沿着整个生产过程收集资料,最后 编制流程图,该法适合物料品种很少的情况。 起止点分析法:两种做法 一是观察移动的起止点来收集资料,每次 分析一条路线,并绘制成搬运路线表。适 合路线数目不太多的情况。 二是对一个区域进行观察,收集运进运出 该区域的一切与物料有关的资料,并编制 成物料进出表。适合路线数目多的情况。
其他集装件作业法 机械作业法
按装卸设备作业特点:间歇作业(重程+空程),连续作业。
8
5.1 物料搬运
—— 搬运活性
第5章
一次物料搬运一般要完成装货、移动、卸货三个作业环节,最重要的
是提高搬运的活性,使装卸变得简单。 活性随物料存放状态不同,物料状态使其越容易进行搬运,则搬运活 性越高,反之则越低。
第5章
物料分类 根据物料的主要特征进行经验判断,以编制如表5-5所示 的程序: 的物料特征表,程序步骤:
列表标明所有物料的名称; 记录其物理特征或其他特征; 分析确定每种/类物料的主导/特重要的特征,以红/黑 实线标注决定作用的特征,橘黄线/黑虚线标注对分类 有特别重大影响的特征; 确定物料类别,具相似主导/特殊影响特征的归一类; 分类完毕后,即可编制物料特征表。
28
5.3 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 —— 移动分析
第5章
(3) 编制搬运活动一览表,需对每条路线、每类物料和每项移动的相对 重要性进行标定;表中包含的具体资料: 列出每类物料,包括: 总的物流量及每类物料的物流量;
总的运输工作量及每条路线上的运输工作量;
各类物料的相对重要性等级,用元音字母AEIOU或光谱顺 序颜色代表; 整个搬运分析中,总物流量和总运输工作量填在右下角; 其他资料,如每项搬运中的具体件数。
第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PPT课件

• 标准化是指物品包装与集装单元的尺寸(如托盘的尺寸,包箱的尺寸等)要符合一定的标准模数,仓库货 架、运输车辆、搬运机械也要根据标准模数决定其主要性能参数。
• 有利于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在易地中转等作业时不用换装,提高通用性,减少搬运作业时间, 减轻物品的散失、损坏,从而节约费用。
24
第24页/共153页
• 采用单元化的主要优点是增加了一次搬运更多物品的能力,减少了搬运次 数,降低搬运成本、减少装卸次数和物品的破损。
• 具有一定规格尺寸的货物单元,便于搬运机械的操作,减轻人力装卸,从 而提高生产作业率。
• 另外,集装单元可以防止物品散失,易于清点和增加货物堆码层数,更好 地利用仓库空间。
• 单元化是将规模思想应用到不同物料的搬运中,其效果已在物流业得到最 好的印证。
越低。反之,所需的人工越少,活性越高,但相应 的投资费用也越高。
16
第16页/共153页
移动
散放
装箱 1
支垫 2
搬起
装车 3
升起
4 运走
0 集中
• 散放在地上的物料要运走,需要经过集中、搬起、升起
和运走四次作业,所需的人工作业最多,即活性水平最
低,即活性系数定为0。活性指数确定的原则见下表所
示。
• 在对物料的活性有所活了性区解分的及活情性况系数下,可以利用活性理论, 改善搬运作业。
• 物料搬运的基本内容有三项:即物料,移动和方 法。这三项内容是进行任何搬运分析的基础。
12
第12页/共153页
物料搬运的原则
• 国际物料管理协会下属的物料搬运研究所浓缩数十年物 料搬运专家的经验,总结出了物料搬运的20条原则:美 国物料搬运教育大学与产业联系理事会(CICMHE)将其 进一步浓缩为10条原则,如下所示:
• 有利于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在易地中转等作业时不用换装,提高通用性,减少搬运作业时间, 减轻物品的散失、损坏,从而节约费用。
24
第24页/共153页
• 采用单元化的主要优点是增加了一次搬运更多物品的能力,减少了搬运次 数,降低搬运成本、减少装卸次数和物品的破损。
• 具有一定规格尺寸的货物单元,便于搬运机械的操作,减轻人力装卸,从 而提高生产作业率。
• 另外,集装单元可以防止物品散失,易于清点和增加货物堆码层数,更好 地利用仓库空间。
• 单元化是将规模思想应用到不同物料的搬运中,其效果已在物流业得到最 好的印证。
越低。反之,所需的人工越少,活性越高,但相应 的投资费用也越高。
16
第16页/共153页
移动
散放
装箱 1
支垫 2
搬起
装车 3
升起
4 运走
0 集中
• 散放在地上的物料要运走,需要经过集中、搬起、升起
和运走四次作业,所需的人工作业最多,即活性水平最
低,即活性系数定为0。活性指数确定的原则见下表所
示。
• 在对物料的活性有所活了性区解分的及活情性况系数下,可以利用活性理论, 改善搬运作业。
• 物料搬运的基本内容有三项:即物料,移动和方 法。这三项内容是进行任何搬运分析的基础。
12
第12页/共153页
物料搬运的原则
• 国际物料管理协会下属的物料搬运研究所浓缩数十年物 料搬运专家的经验,总结出了物料搬运的20条原则:美 国物料搬运教育大学与产业联系理事会(CICMHE)将其 进一步浓缩为10条原则,如下所示:
第5章物料搬运系统设计(新).pptx

正确的顺序 搬运应按顺序,以降低成本,避免迂回往返等。
正确的方位 零件空间一致性,尤其在自动化装配系统中
正确的地点 将物料送到或存储到仓库或生产现场的正确地点。 集中存储和分散存储的决策。
正确的时间 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以达到缩短生产周期; 达到面向工艺的设施合理化或均衡生产
正确的成本 MHS系统的投资成本/竞争力/运作水平成本的决策
正确的方法 根据系统实际,决定最优的搬运方法。
五、物料搬运方法
物料搬运方法是指物料搬运路线、搬运设备和搬运单 元的结合。
(1)搬运路线类型及选择
A
B
A
B
A
B
E
C
C
D
D
D—直达型 适用于物流量大、 距离短或中等、时 间较紧迫时。
K—渠道型
C—中心型
适用于物流量中等或少 适用于物流量小,距
量,而距离中等或较长, 离中等或较远,尤其
尤其布置是不规则的分 是运输外形基本是正
散布置时。
方形的而管理水பைடு நூலகம்较
高时。
(2)搬运设备选择原则
物
流 量
复杂的搬运设备(CHE) 叉车、连续输送机
复杂的运输设备(CTE) 电子控制的无人驾驶车 辆、
简单的搬运设备(SHE) 小推车、手动葫芦
简单的运输设备(STE) 机动小货车、拖车
距离
(3)搬运单元
物料 实际 最小 单元
①明确问题性质。 ②应有长远考虑。 ③牢记系统化的概念。 ④简化原则。 ⑤选用合适的规格型号。 ⑥应考虑多方案比较。
2、应考虑的因素:
①设备的技术性能; ②设备的可靠性; ③工作环境的适配性; ④经济因素,包括投资回收期及性价比等; ⑤可操作性和使用性; ⑥能耗因素; ⑦备件及维修因素; ⑧与物料的适配程度; ⑨物料的运动方式。
正确的方位 零件空间一致性,尤其在自动化装配系统中
正确的地点 将物料送到或存储到仓库或生产现场的正确地点。 集中存储和分散存储的决策。
正确的时间 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以达到缩短生产周期; 达到面向工艺的设施合理化或均衡生产
正确的成本 MHS系统的投资成本/竞争力/运作水平成本的决策
正确的方法 根据系统实际,决定最优的搬运方法。
五、物料搬运方法
物料搬运方法是指物料搬运路线、搬运设备和搬运单 元的结合。
(1)搬运路线类型及选择
A
B
A
B
A
B
E
C
C
D
D
D—直达型 适用于物流量大、 距离短或中等、时 间较紧迫时。
K—渠道型
C—中心型
适用于物流量中等或少 适用于物流量小,距
量,而距离中等或较长, 离中等或较远,尤其
尤其布置是不规则的分 是运输外形基本是正
散布置时。
方形的而管理水பைடு நூலகம்较
高时。
(2)搬运设备选择原则
物
流 量
复杂的搬运设备(CHE) 叉车、连续输送机
复杂的运输设备(CTE) 电子控制的无人驾驶车 辆、
简单的搬运设备(SHE) 小推车、手动葫芦
简单的运输设备(STE) 机动小货车、拖车
距离
(3)搬运单元
物料 实际 最小 单元
①明确问题性质。 ②应有长远考虑。 ③牢记系统化的概念。 ④简化原则。 ⑤选用合适的规格型号。 ⑥应考虑多方案比较。
2、应考虑的因素:
①设备的技术性能; ②设备的可靠性; ③工作环境的适配性; ④经济因素,包括投资回收期及性价比等; ⑤可操作性和使用性; ⑥能耗因素; ⑦备件及维修因素; ⑧与物料的适配程度; ⑨物料的运动方式。
管理学物料装卸搬运系统设计PPT教案

第21页/共113页
3、程序模式:
物料分析
主要输入因素:P、Q、R、S、T
1、物料的分类
2、布置 3、各项移动的分析
4、各项移动的图表化
移动分析
5、装卸搬运方法的知识和理解 6、初步的搬运方案
7、修改和限制
方法分析(确定合 理经济的搬运方法
)
8、各项需求的计算
方案A
方案B
方案C
选
定
9、方案的评价
第22页/共113页
讨论左边的 活性指数分
析图
第5页/共113页
讨论参考答案: α值越高,物料流动越容易,但要求工位
器具及其所消耗的费用水平越高,投资费用 越高,所以,系统设计非α 值越高越好,应 综合考虑。
第6页/共113页
二、物料装卸搬运的原则
(1)规划原则 (2)系统化原则 (3)物流顺畅原则 (4)精简原则 (5)利用重力原则 (6)充分利用空间原则 (7)集装单元化原则 (8)机械化原则 (9)自动化原则 (10)搬运作业效能原则
第11页/共113页
装卸搬运合理化原则
1.不要多余的作业 搬运本身就有可能成为沾污、破损等影响物品价 值的原因,如无必要,尽量不要搬运。 2.提高搬运活性 放在仓库里的货物都是待运物品,因此应使之处 在易于移动的状态,这种易于移动的状态我们称 之为“搬运活性”,为提高搬运活性,应当把它 们整理归堆。
面开四个沟
4 送往嵌铅机(半 ○ → □ D ▽ 8
批——见 9)
5 等待嵌铅机
第14页/共113页
三、影响物料装卸搬运的基本因素
❖ 物料装卸搬运的五要素 完成物料装卸搬运必须具备劳动力(搬运、操作人员)、
装卸搬运设备及设施(完成搬运作业的手段)、货物(搬运的对 象)等“硬”要素,以及工艺(作业方法)、信息和管理(搬运 的指挥系统或保障系统)等“软”要素。 ❖ 决定物料装卸搬运方法 (即物料搬运路线、搬运设备和搬运单元 的结合) 的条件
3、程序模式:
物料分析
主要输入因素:P、Q、R、S、T
1、物料的分类
2、布置 3、各项移动的分析
4、各项移动的图表化
移动分析
5、装卸搬运方法的知识和理解 6、初步的搬运方案
7、修改和限制
方法分析(确定合 理经济的搬运方法
)
8、各项需求的计算
方案A
方案B
方案C
选
定
9、方案的评价
第22页/共113页
讨论左边的 活性指数分
析图
第5页/共113页
讨论参考答案: α值越高,物料流动越容易,但要求工位
器具及其所消耗的费用水平越高,投资费用 越高,所以,系统设计非α 值越高越好,应 综合考虑。
第6页/共113页
二、物料装卸搬运的原则
(1)规划原则 (2)系统化原则 (3)物流顺畅原则 (4)精简原则 (5)利用重力原则 (6)充分利用空间原则 (7)集装单元化原则 (8)机械化原则 (9)自动化原则 (10)搬运作业效能原则
第11页/共113页
装卸搬运合理化原则
1.不要多余的作业 搬运本身就有可能成为沾污、破损等影响物品价 值的原因,如无必要,尽量不要搬运。 2.提高搬运活性 放在仓库里的货物都是待运物品,因此应使之处 在易于移动的状态,这种易于移动的状态我们称 之为“搬运活性”,为提高搬运活性,应当把它 们整理归堆。
面开四个沟
4 送往嵌铅机(半 ○ → □ D ▽ 8
批——见 9)
5 等待嵌铅机
第14页/共113页
三、影响物料装卸搬运的基本因素
❖ 物料装卸搬运的五要素 完成物料装卸搬运必须具备劳动力(搬运、操作人员)、
装卸搬运设备及设施(完成搬运作业的手段)、货物(搬运的对 象)等“硬”要素,以及工艺(作业方法)、信息和管理(搬运 的指挥系统或保障系统)等“软”要素。 ❖ 决定物料装卸搬运方法 (即物料搬运路线、搬运设备和搬运单元 的结合) 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