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师教学用书补充练习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教学用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欧姆定律一、电压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三、电阻四、欧姆定律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参考资料第六章欧姆定律一、电压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三、电阻四、欧姆定律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参考资料第七章电功率一、电能二、电功率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和热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参考资料第八章电与磁一、磁场二、电生磁三、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四、电动机五、磁生电参考资料第六章欧姆定律课程标准的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
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全章概述在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的基础上,本章将首先给出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进一步通过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这是本章的核心,其中还有“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内容。
由于学生已有“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并且通过比较,明确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与电压规律的区别和联系。
在基本测量方面,要让学生在会用电流表的基础上,学会使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并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对学生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电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实际应用方面,一是各课节中的“动手动脑学物理”栏目中设计了许多实践性、开放性、应用性很强的问题;二是有关安全用电的知识点的设置也与现行九年义务物理教材有很大的差别,本教材是把安全用电的教学内容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放到“电流和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三章之内。
这样处理有两个原因:第一,使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问题多次出现,从不同角度反复学习,意在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第二,加强对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的理性认识。
在学了欧姆定律之后,本章仅从电压的高低和电阻的大小两个方面对用电安全性的影响来考虑,目的是培养学生会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实际问题和自然现象的能力。
人教版_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师教学用书补充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2012版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补充练习及答案第1章机械运动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2.小明测量小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2.41cm、2.43cm、2.40cm、2.42cm,这个小球的直径是。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物体长度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4.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20 ,一位初二学生脉博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
5.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μm=m.某同学测得物理教材的长度为26.12cm,则他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6.火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火车,车上的乘客都说自己的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一段时间之后,甲车上的人说甲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乙车上的人却看到甲车在向后运动了,乙车上的人是选为参照物的。
7. 一汽车在九江至南昌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的速度表指针在数字100附近左右摆动,表的下部有“km/h”字样。
以这样的速度,车在遇到“距南昌120km”的路牌再到路牌“距南昌40km”之间需要的时间为min。
8.汽车在长100 km的公路上行驶,前50km的速度为20m/s,后50km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00k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m/s。
二、选择题:9.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1000,则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A.100min B.5min C.50s D.0.08s10.使用拉长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A.比真实值偏大B.比真实值偏小C.不受影响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1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9.6nm=9.6×10-3μm =0.96mm B.9.6cm=9.6×10mm=96mmC.9.6cm=9.6cm×10=96mm D.9.6cm=9.6÷100dm=0.096m12.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速度为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13.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14.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则这辆小车()A.在第1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这3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这3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D.只在第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三、应用题:15. 如图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票,请回答:(1)若以小明所戴的帽子为参照物,出租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2)在小明乘坐的全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如图所示的速度行驶了 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如图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3)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用如图所示的速度行驶了 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参考答案:1.2.70cm2.2.42cm3.刻度尺没有放正;视线不跟刻度尺4.cm;min5.7×10-5;1mm6.乙车7.488.13.339.C 10.B 11.B 12.C 13.C 14.C15.(1)静止的,因为帽子与出租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2)11m/s。
人教物理八下教参补充练习

7.11.下列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A.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B.桌子上静止的茶杯C.在减速的汽车D.空中匀速下落的雨滴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B.发生力的作用,两个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C.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D.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收到力的作用3.小明从船上跳到岸上,使小明上岸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船B.水C.小明D.岸4.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A.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B.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C.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D.连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E.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F.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G.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H.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7.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泥人张可以将黏土捏人不能恢复原状,说明黏土具有塑性B.拉长橡皮筋,松手后橡皮筋能自行恢复原状,说明橡皮筋具有弹性C.双手抓住单杠,可以看到单杠略有弯曲,撤去力后单杠又恢复原来形状,表明单杠具有弹性D.缝衣服的棉线一拉就断,无法自行恢复原状,说明棉线没有弹性2.不属于弹力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B.人对跳板的压力C.手对弓的拉力D.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有人提醒注意有其中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构造B.量程和分度值C.指针是否指零D.指针外壳有没有摩擦7.31.判断正误A.空中飞行的飞机不受重力B.汽车上坡时,汽车收重力方向是沿斜面向下的C.地球吸引物体使物体受重力,同时地球也受到物体的吸引力D.将质地均匀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E.因为g=10N/kg,所以1kg=10NF.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重力为10N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一本物理书收到的重力大约是40NB.一个鸡蛋收重力大约为0.5牛C.一枚大头针受重力大约是0.1ND.餐桌所受重力大约是8牛3.针对质量为100g的木块,所受重力是多大?班内同学写出了计算过程,正确的是()8.11.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了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的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同步课时练习(一课一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同步课时练习7.1力一、知能演练提升1.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实力悬殊,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得“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C.它们所受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D.以上说法都不对2.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软着陆,将我国自主研制的玉兔号月球车送上了月球。
软着陆的过程就是利用着陆器下方的发动机产生向上的推力,降低着陆器的下降速度。
在这个过程中,力改变了物体的。
3.下列四个选项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4.墙壁上的壁虎(如图所示)缓慢向上爬行,将壁虎看成一个整体,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使壁虎向上爬行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壁虎B.墙壁C.地球D.空气5.如图甲、乙所示,“跳橡皮筋”和“打陀螺”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游戏,其中图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均选填“甲”或“乙”)6.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同时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一事例说明。
7.如图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的作用是的。
8.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9.在O点用向右上方与水平面成30°角的1 000 N的力拉一个小车,请在图中作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
10.如图所示,某人用12 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11.如图所示,把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利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产生如图甲、乙、丙、丁中所示的形变,其中F1=F3=F4>F2。
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 功课后拓展训练题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11.1 功课后拓展训练题(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11.1 功课后拓展训练题(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11.1 功课后拓展训练题(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力做功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
只有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这个力才做了功。
2.以下三种情况力不做功:(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移动距离.(2)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与力的方向垂直).(3)物体由于惯性而移动距离。
3.在公式W=Fs中,只有当力的单位是牛顿(N),距离的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才是“牛·米"(N·m),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焦耳”,简称焦(J)。
1 N·m=1 J。
在利用公式W=Fs进行计算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F和s的方向必须一致.(2)当有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要根据题意确定哪几个力做功和对谁做功。
(3)做功多少跟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不论物体是做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不管物体是在光滑平面上还是粗糙平面上,做功的多少只由W=Fs决定。
【例】初中学业考试期间,某学校学生乘坐该校校车到考点参加考试,校车以60 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了20 min后安全到达考点。
已知校车受到的阻力为5 000 N,求校车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答案】校车水平匀速运动时牵引力为:F=f=5 000 N,校车运动距离为:s=vt=60 km/h×1/3 h=2×104 m,牵引力所做的功为:W=Fs=5 000 N×20 000 m=1×108 J。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师教学用书》补充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师教学用书》补充练习题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主要表明()A.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B. 分子间有空隙C. 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D. 分子是微小的2、给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属于___现象,这个现象表明这汽油分子在做___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___(选填:“加剧”或“减缓”).3、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打开香水瓶,不久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B. 衣柜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甚至消失了C. 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D. 将一滴红墨水轻轻滴在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4、如图,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一现象说明了()A. 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具有动能C.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第2节:内能1、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和的总和。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和两种。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的冰块不具有内能B.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而不具有内能C. 一个小球运动的速度越快,它的内能越大D. 一块铁烧红时的内能比冷时大3、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燃烧,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能转化为能,这是通过的方式实现的。
火柴头也可以用火点燃,这是用方式实现的。
4、在下列过程中,由于做功而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 把铁丝反复弯曲,弯曲处变热B. 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加热C. 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D. 烧开水时,蒸汽将壶盖项起第3节:比热容1、汽车发动机是用水做冷却剂的,这是利用了水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的半杯水的比热容。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一位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结果描绘温度−时间图象(如图).由图可知,甲物质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 (选填“快”或“慢”),甲物质比热容乙物质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教书课后习题汇总

6.1电压1、在图6.1-8中,用连线代表导线来连接实物力,使小灯泡能够发光并且电压表能够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估计在2-3V之间)。
画出电路图连接电路时应该注意的问题:(1)(2)画电路图应该注意的问题:2、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铝片放在盐水中,试着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
通过测量能否得知,哪个金属片是电池的正极?换用其他两种不同金属重做这个实验。
请说出判断的方法:换用其他两种金属做实验应该注意什么?3三个电压表的计数各是多少?电压表两个量程分别是:、分度值分别是:、如果指针在同一位置:大量程是小量程的()倍。
4、如图是一位同学所连的电路,他要测量左边那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他的电路有什5、一个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6V。
如果用干电池作电源,需要几节串联起来?如果用铅蓄电池作电源,需要几个串联起来?如果3节干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多少?6.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6、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中,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电压表的特点:____非常大,在电路中相当于____电流表的特点:____非常__,在电路中相当于____请写出当开关闭合后的实验现象: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V1的示数为2.5V,V2的求救为___V,V的示数应为__V。
在图乙所示的测量的电路中V1的示数为2.5V,V2的示数为3.8V,V的示数应为__V8、制作水果电池。
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放在酸、碱、盐的溶液中,就能成为一个电池,所用的金属片就是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1)请你试验一下,把铜丝、铁丝插到菠萝中,能不能成为一个“水果电池”?铜丝和铁丝哪个是正极?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2)换用其他不同的金属或水果再做一个水果电池。
在你做过的“水果电池”中,用哪两种金属、什么水果得到的电压最高?怎样利用“水果电池”获得更高的电压?关于“水果电池”,你还有什么发现?在做(2)问题的实验时,应该在实验中注意什么?6.3 电阻9、有两段导体1和2 ,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导线1的电流较大,通过导线2的电流较小,哪段导线的电阻大?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10、24 000Ω=________KΩ=________MΩ1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_______,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不受_________和________ 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师教学用书补充练习及答案

第1章机械运动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2.小明测量小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2.41cm、2.43cm、2.40cm、2.42cm,这个小球的直径是。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物体长度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4.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20 ,一位初二学生脉博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
5.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μm=m.某同学测得物理教材的长度为26.12cm,则他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6.火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火车,车上的乘客都说自己的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一段时间之后,甲车上的人说甲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乙车上的人却看到甲车在向后运动了,乙车上的人是选为参照物的。
7. 一汽车在九江至南昌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的速度表指针在数字100附近左右摆动,表的下部有“km/h”字样。
以这样的速度,车在遇到“距南昌120km”的路牌再到路牌“距南昌40km”之间需要的时间为min。
8.汽车在长100 km的公路上行驶,前50km的速度为20m/s,后50km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00k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m/s。
二、选择题:9.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1000,则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A.100min B.5min C.50s D.0.08s10.使用拉长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A.比真实值偏大B.比真实值偏小C.不受影响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1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9.6nm=9.6×10-3μm =0.96mm B.9.6cm=9.6×10mm=96mmC.9.6cm=9.6cm×10=96mm D.9.6cm=9.6÷100dm=0.096m12.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速度为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13.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14.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则这辆小车()A.在第1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这3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这3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D.只在第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三、应用题:15. 如图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票,请回答:(1)若以小明所戴的帽子为参照物,出租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2)在小明乘坐的全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如图所示的速度行驶了 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如图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3)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用如图所示的速度行驶了 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参考答案:1.2.70cm2.2.42cm3.刻度尺没有放正;视线不跟刻度尺4.cm;min5.7×10-5;1mm6.乙车7.488.13.339.C 10.B 11.B 12.C 13.C 14.C15.(1)静止的,因为帽子与出租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2)11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师教学用书》补充练习第七章 力一、填空题1.新华社2011年6月4日电:中国选手李娜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网球选手。
在他将网球击出时,网球的发生改变,主要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如图所示,网球拍将网球击扁,使网球的 发生改变。
2.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
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3. 如图,人站在跳板上,使跳板弯曲的施力物体是 。
4.通过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主要构件是弹簧。
如果某次错误的使用,使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再也无法恢复到零刻线,你估计具体错误可能是 。
二、选择题5.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则可能翻倒,这说明里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6.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有人提醒注意:(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2)量程和分度值,(3)指针是否指零,(4)指针与外壳间有没有摩擦力。
这几条中,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是( )A.(1)(2)(3)B.(2)(3)(4)C.(1)(3)(4)D.(1)(2)(4)7.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B.人对跳板的压力C.手对弓的拉力D.磁铁对小铁的吸引力8.如果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中不会发生的是( )A.河水不会流动B.物体没有质量C.人一条就会离开地面D.茶杯中的水倒不进嘴里9.如图所示,研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的某实验小组,将各个成员的实验结果绘制在一个G-m图像中,其中正确的是()A.曲线AB.曲线BC.曲线CD.曲线D10.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参考答案:1.运动方向;运动状态;形状2.2、4、5、7、103.人4.所测量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了5. C6. B7. D8. B9. B10.C第八章运动和力一、填空题1.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惯性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请分别列举一个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实例(要求列举教科书以外的实例)。
利用惯性:;防止惯性:。
二、选择题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 运动物体的惯性比静止时的大C.不受力的物体没的惯性D.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4.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A.正在圆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B.减速进站的火车C.腾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D.在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5.一个杯子放在水平桌面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C.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6.以下事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A.走路时鞋底与路面间的摩擦B.机械运转时轴承与滚珠间的摩擦C.拿东西时手与物品间的摩擦D.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三、作图题7.如图所示,重为5N的球悬挂在天花板下静止。
请画出该球受力的示意图。
8.请写出一种避免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出现打滑现象的具体做法(教科书中的实例除外),并说明理由。
9.如图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块。
木块和铁块中哪个的下表面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的步骤和实验分析结果.参考答案:1.改变2.(答案不唯一)如:利用惯性的例子:跳远前要助跑;车快到站时熄火靠惯性前进;拍衣服上的灰尘等等;防止惯性的例子有: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汽车限速行驶等等3.D4.D5.D6.B7.如右图所示。
8. 如:及时清雪;换防滑轮胎;安装防滑链;在车上放重物(注意不能超载);在路面上撒炉渣;在路面上撒盐加速雪的熔化。
理由: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增大压力,以增大车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
9. 实验步骤:(1)将铁块放在木块上面,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将木块放在铁块上面,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铁块,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若F1>F2,说明木块下表面粗糙;若F1<F2,说明铁块下表面更粗糙。
第九章压强一、填空题1. 质量为45kg的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两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m2,则他对地面的压强p1= pa。
若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有p1p2(填“>”、“<”或“=”)。
(g=10N/kg)2.如图所示是某栋房子供水的水路示意图,放水时水龙头与水塔构成了一个。
若将水龙头(型号相同)单独打开并将开关旋至最大,则(填“甲”或“乙”)水龙头出水速度大。
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ρ酒精=0.8×103 kg/m3)。
(1) P A、P B和P C的大小关系是;(2)要使水在C点的压强P C变小,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4.在科学晚会上,小亮用一根胶管表演了一个有趣的节目。
如图所示,他一只手握住管的中部,保持下半部分不动,另一只手抓住上半部,使其在空中快速转动,这时下管口附近的碎纸屑被吸进管中,并“天女散花”般地从上管口飞了出来。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二、选择题:5.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C.斧刃做得很锋利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6.打开水坝的闸门时,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奔流而出,那么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是()A、坝的宽度B、水的体积C、水的深度D、坝的高度7. 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原因是()A、唾液把瓶子粘住了B、瓶内气压减小了C、瓶外气压增大了D、瓶子质量减小了8. 如图所示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A.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B.用漏斗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下落C.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熟D.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三、实验探究题9.一箱用长方体纸箱包装的牛奶放在水平桌面上,要求测出这箱牛奶对桌面的压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选择生活中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请写出所需测量工具的名称。
(2)写出每种测量工具直接测出的物理量名称。
(3)用(2)中测出的物理量,计算出这箱牛奶对桌面的压强。
(可以用文字叙述)10.洋洋同学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如图)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
这使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当地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1)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2)将吸盘四周蘸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3)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计拉脱吸盘所需的拉力大小。
(4)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评估交流](1)洋洋同学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2)瑞瑞同学说:在操作中,我发现存在、等问题。
尽管我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
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
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3)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 (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蘸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4)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进行测量。
四、计算题11.在滑雪场,同样体重的步行者腿脚深陷雪中,而滑雪者却如履平地,为什么?12.某中学操场积雪深度达14cm,求雪对操场的压强。
(ρ雪=0.2×103kg/m3,g=10N/kg)雪后降温、路面结冰对交通安全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请根据所学物理知识,提出两条雪天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可行措施(只提措施,不做解释)。
参考答案:1.1.5×104<2.连通器甲3.(1)P A<P B<P C (2)倒出适量的水4.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5.C6.C7.B8.B9.(1)台秤、刻度尺。
(2)用台秤测出整箱牛奶质量,用刻度尺测出纸箱与桌面接触面的长和宽。
(3)通过牛奶质量计算出重力,可以得知桌面所受的压力,利用接触面的长和宽计算出受力面积,根据P=F/S 计算出压强。
10.(1)SF P = (2)吸盘中的气体挤不干净(不是真空)、估计的拉脱所需力的大小偏差大 (3)4F/πD 2 防止外面的气体进入吸盘(4)气压计(托里拆利实验)11.根据p=F/S ,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滑雪者受力面积大,对雪的压强小。
12.解:雪对地面的压强:Pa m kg N m kg gh SShg S Vg S mg S G S F P 28014.0/10/102.033=⨯⨯⨯=======ρρρ在雪面上撒盐、沙子、炉灰,车轮安装防滑链、及时铲雪等。
第十章 浮力一、填空题1. 弹簧测力计挂着重为3N 的物体,物体浸没并静止在水中,如图所示。
(1)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
物体A所受浮力是 N 。
(2)如果测力计不拉着物体,物体在水中会(选填“下沉”、“上浮”或“悬浮”)。
判断的依据是 。
二、实验探究题2.同学们在探究如何比较两种液体密度大小的实验中,提出如下两种方案:(1)用家中常用的木筷下端缠绕适量的细铜丝,漂浮在两种液体的液面上,如图甲所示,通过比较木筷浸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即可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
(2)将一长方体木块漂浮在两种液体的液面上,如图乙所示,通过比较木块浸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即可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
请你对同学们提出的两种方案进行对比评价。
三、计算题3. 为增加国防知识,某班同学到东海舰队参观某型号潜水艇。
潜水艇的艇壳是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最大下潜深度可达350m ,潜水艇的总体积为1.5×103m 3。
艇内两侧有水舱,潜水艇截面如图所示。
通过向水艇中充水或从水舱向外排水来改变潜水艇的自重,从而使其下沉或上浮。
(海水密度为1.03×103kg/m 3)(1) 水舱未充海水时,潜水艇总重为9.27×106N ,此时漂浮在海面的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2) 为使潜水艇完全潜入海水中,至少要向水舱中充入多少吨海水?(3) 潜水艇的艇壳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1)1.2 ;1.8 (2)下沉;重力大于浮力2. 第一种实验方案好,因为这种方案取材的横截面积小,当两种液体密度相差不是很大的时候,筷子浸入深度的变化仍然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