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数据表

合集下载

重复性及再现性分析数据记录表模板

重复性及再现性分析数据记录表模板
0
0.0201 0.0067
0
0.0201 0.0067
0
0.0201 0.0201
0.0067 0.0067
0
0
10.26
极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受控 TRUE

零件
0.025 0.02
评价人A
评价人B
评价人C
UCL
(Xbar)bar
LCL
测量系统分析(MSA)-极差图(Range Chart)

上控 10.限28
0.0201
中心 0.0067
下控 限
0
0
0
0 0.0201 0.0067
0
0.02
0.02
0 0.0201 0.0067
0
0
0.02
0 0.0201 0.0067
0
0
0
0
0
0
0.02
0
0
0.02 0.02 0.02000 Nhomakorabea0
0
0.02 0.02
0.0201 0.0067
0
0.0201 0.0067
极差图
上限UCL= 0.0201
中心CL= 0.0067
201711-01-
操作者
姓名
A
A
B
B
C
C
数据精度 4
下限LCL= 10.3225
下限LCL= 0.0000
均值
图数 10.据44
测量系统分析(MSA)-均值图(Xbar Chart) 选项= 3
均值
评价

测量系统分析表格

测量系统分析表格

目录1102-01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表1102-02 量具极差法分析表1102-03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数据表 1102-04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报告 1102-05 量具稳定性分析报告1102-06 量具偏倚分析报告1102-07 量具线性分析报告1102-08 计数型量具小样法分析报告2009年度M2变速器总成测量系统分析计划表-序号量具名称编号分析内容分析人员计划日期完成日期结果备注12345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量具极差法分析表量具名称/编号:评价人A:评价人B:评价日期:产品名称:特性名称/要求:日期:编号: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数据表编号: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报告量具名称量具编号工件名称工件规格检测参数评价人A 评价人B 评价人C分析人员/日期编号:量具偏倚分析报告量具名称/编号:产品名称:产品特性/规格:评价人/日期:基准值次数12345678910平均读数偏倚=观察平均值-基准值=过程变差= (可用规格公差代替)偏倚%=偏倚/过程变差 100%=分析结论:特殊特性的系统偏倚%≤10%:接受。

一般特性的系统偏倚%≤30%:接受。

偏倚%>30%:不能接受:分析人员/日期:量具线性分析报告编号:量具名称/编号:产品名称:产品特性/规格:评价人/日期:产品编号12345基准值 x123试4验5次6数789101112平均值偏倚 y极差(y = b + ax)a= b=线性%=|a| 100%= %分析结论:特殊特性的系统,线性%≤5%:接受。

一般特性的系统,线性%≤10%:接受。

线性%> 10% :不能接受。

分析人员/日期:编号:计数型量具小样法分析报告量具名称/编号:产品名称:产品特性/规格:评价人A:评价人B:评价日期:产评价人A评价人B品121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满足限值填“Y” ,不满足限值填“N”。

新版MSA再现性和重复性分析

新版MSA再现性和重复性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内 径
9 60.01 60.00 60.01 60.01 0.02 60.00 60.00 60.00 60.00 0.01 60.00 60.01 60.01 60.01 0.00 60.00 / 10 59.94 59.94 59.94 59.94 0.01 59.94 59.94 59.95 59.94 0.01 59.94 59.94 59.95 59.94 0.01 59.94 3.00 A1 A2 A3
备注: 1.这是一种统计检验公差的较好方法,是测定量具装备的可靠性。 2. *2次试验时D4=3.27,3次试验时D4=2.58。7次试验以内D3=0;2次试验时A2=1.88,3次 试验时A2=1.023。UCLR代表个别R值的控制限,圈出那些超出控制限的点,查明其原因并 采取纠正措施。重复以相同的评价人使用相同的量具读取这些值;或剔除这些数值,并从其 余的观测值中重新平均和计算 R,以及其限值。
0.00
再现性 - 评价人变差 (AV) AV= [( XDIFF * K2)2 - (EV2 / nr)] AV= 0.00 (n=零件数量; r=试验次数) 重复性和再现性(R & R) R&R= (EV2 + AV2) R&R= 0.00
Oper 3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报告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报告

6
0.020 0.014 0.000
7
0.000 0.014 0.000
8
0.010 0.014 0.000
9
0.000 0.014 0.000
2
3
4
5
6
7
8
9
10
1
析图)
10
112.3133 112.318 112.307
3
4
5
6
7
8
9
10
112.3133 112.3100 112.3167 112.3067 112.3200 112.3200 112.3000 112.3133
%R&R
=
100 R&R
[ /
TV
= 9.75
%PV
=
100 [ PV / TV ]
= 99.52
1.41(PV/ ndc = R&R)
14.38633 =
注:当实验次数为2次时D4=3.267,A2=1.880;为3次时D4=2.575,A2=1.023;实验次数小于7时,D3 均为0
评价结论: □ %R统是可接受的;
量具可接 □ 10%≤%R&R≤30%,且数据级数ndc大于5,分析原因,参考过程能力并与客户商

定;
评价人: □ %R&R>30%,或数据级数ndc小于5时,系统不能接受,必须进行改进。
XXX
日期:
XXX
1
2
112.3100 112.3167
112.318 112.318
112.307 112.307
1
112.31
112.32 112.31 112.31 112.32 112.30 112.32 112.32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数据表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数据表
田志远 于强 刘恒
4
5
6
7
8
9
10
0.0090 0.0080
极差图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数据表
0.0080 0.0070 0.0060 0.0050 0.0040 0.0030 0.0020
0.0010
0.0000 1 2 3
田志远
于强
刘恒
4
5
6
7
8
9
10 3 3 平均值
0.0117 0.0029
R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数据表
X diff
UCLR LCLR UCLX LCLX 测量单元分析 重复性-设备变差(EV) 试验次数 2 3 评价人 2 3 K1系数值
0.8862 0.5908
Max X Min X
D4 R
D3R
D4=3.267(2次试验),D4=2.574(3次试验);D3=0(≦ X diff 7次试验)。UCLR代表单个R的限值,圈出那些超限值的 值,查明原因并纠正;同一评价人采用最初的仪器重复 UCLR 这些超限读数或者剔除这些超限值,由剩余观测值再次 平均并计算R和限值。 LCLR
0.0126
0.0082 0.0082 0.0108 0.0076
0.0089
0.0053 0.0032 0.0053 0.0045
0.0043
0.0024 0.0108 0.0065 0.0106
0.0093
0.0018 Ra 0.0157 0.0158 0.0179
0.0165
Xb
0.0016 0.0134 0.0110 0.0105
GRR ² PV ²
0.3742 0.3534 0.3375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含数据表和控制图)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含数据表和控制图)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零件名称 测量参数 尺寸规格 根据数据表
PB-JL4002 零件长度 (150±0.2)mm R= 0.017
量具名称 量具编号 量具类型 XDIFF=
游标卡尺
计量 0.020
测量系统分析
重复性 ---- 设备变差(EV)
EV=
R
×
= 0.017
×
= 0.050833333
K1 3.05
再现性 ---- 评价人变差(AV)
试验次数
K1
2
4.56
3
3.05
AV= [( XDIFF
×
K2
)2-(
EV
)2/(
n × r )]
= [( 0.0203 × 3.6500 )2-( 0.050833 )2/( 10 × 3 )] = 0.073634091
评价人
2
3
K2
重复性和再现性(R&R)
R&R
7.7009%
/ TV ] / 0.660 ]
%AV= 100[
AV
/ TV ]
= 100[ 0.073634091 / 0.660092 ]
=
11.1551%
n=样件数量
r=测量次数
%R&R= 100[
R&R
/ TV ]
= 100[ 0.089476294 / 0.660092 ]
=
13.5551%
%PV= 100[
PV
= 100[
0.654
=
99.0770%
/ TV ] / 0.660092 ]
ndc= 1.41( = 1.41( = 10.306

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样表

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样表

零件变差 ( PV ) PV= = = Rp 0.040 0.016
总变差 ( TV ) TV= SQRT ( R&R x R&R + PV x PV ) = = SQRT( 0.0000 0.016 +
结果分析: 装配高安全系数=10%因%GRR=<10%且该测量系统对过程进行划分的区别分 类数(ndc)≥5,所以该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变差满足要求。
100 [ AV / TV ] 0.000 2.1 / % r = 试验次数 0.016 ]
n = 零件数量
重复性和再现性 ( R&R ) R&R= SQRT ( EV x EV + AV x AV ) = = SQRT( 0.0000 0.002 + 0.0000 ) 零件数量 2 3 4 X X K3 0.4030 5 6 7 8 9 0.000 ) 10 K3 0.707 0.523 0.447 0.403 0.374 0.353 0.338 0.325 0.315 ndc= =1.41[ = 1.41 [ PV / GRR ] 0.016 9.52 / 0.002 ] %PV= =100[ = 100[ PV / TV ] 0.016 98.9 / % 0.016 ] %GRR= =100[ = 100 [ R&R / TV ] 0.002 14.6 / % 0.016 ]
分析:
审核:

号: 共
0 页第 页
期: 2014年8月16日
操作者:
Rp= 0.040 % 总 变 差 ( TV ) 100 [ EV / TV ] 0.002 14.5 / % 0.016 ]
重复性-评价人变差 ( AV ) AV= SQRT[( Xdiff x K2 )2 - ( EV x EV / n r )] = = SQRT[ 0.0000 0.000 0.0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R>30%,该量具不能接受,通知多方论证小组,必须对量具进行改进。
总变差(TV)
TV = √(R&R2+PV2)
=√(2+2)
=
1.所有计算均基于预计5.15σ(正态分布曲线下99.0%的面积)。
2.K1=5.15/d2,式中d2取决于试验次数(m)和零件数目与操作者数量之积(g),g假定大于15;d2值来自表2。
核准
审查
制表
分析部门:分析日期:年月日
零件号和名称:量具名称:日期:
被测特性:量具号:操作者:
特 性 规 格: 量具型式: ABC
根据数据表:R = XDiff=Rp =
测 量 系 统 分 析
%总变差(TV)
重复性—设备变差(EV)
EV = R×K1
= ×
% EV = 100[EV / TV]
= 100[/]
3.AV—如果平方根符号下为负值运算,评价人变差(AV)缺省为零(0)。
4.K2=5.15/d2,式中d2取决于评价人数量(m)和(g),g =1因为只有单极差计算。
5.K2=5.15/d2,式中d2取决于零件数量(m)和(g),g=1因为只有单极差计算。
6.d2来源于表2,参见表D3,“质量控制和工业统计”。
平均值
Xc=
15
极差
Rc=
16
零件平均值(Xp)
X=
Rp=
17
R = [Ra= ]+[Rb= ]+[Rc= ]/[评价人数量= ]=
18
XDIFF= [MaxX= ]-[MinX= ]=
19
UCLR= [R= ]*[D4= ]=
20
LCLR= [R= ]*[D3= ]=
备注
1.D4=3.27(两次试验), D4=2.58(三次试验);D3=0(不大于7次试验)。UCLR代表单个R的限值,圈出那些超限值的值,查明原因并纠正;同一评价人采用最初的仪器重复这些超限读数或者剔除这些超限值,由剩余观测值再次平均并计算R和限值。
核准
审查
制表
=%
=
试验次数
K1
2
3
4.56
3.05
再现性—评价人变差(AV)
AV = √[(XDIFF×K2)2—(EV2/ nr)]
= √[()2—(2/×)]
=
% AV = 100[AV / TV]
=100[/]
=%
n=零件数量
r=试验次数
评价人
2
3
K2
3.65
2.70
重复性和再现性(R&R)
R&R = √(EV2+AV2)
重复性和再现性X-R分析数据表TSJL/XX38—A
部门:收集日期:年月日
零件号和名称
量具名称
日期
被测特性
量具号
操作者
特性规格
量具型式
A
B
C


评价人/试验次数
零 件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
A
1
2
2
3
3
4
平均值
Xa=
5
极差
Ra=
6
B
1
7
2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9
平均值
Xb=
10
极差
Rb=
11
C
1
12
2
13
3
14
= √(2+2)
=
% R&R = 100[R&R/TV]
= 100[/]
=%
% PV = 100[PV/TV]
= 100[/]
=
零件变差(PV)
PV = Rp×K3

=
分析结论:
□%R&R<10%,该量具可接受;
□10%≤%R&R≤30%,依据量具的重要性、成本及维修费用等因素,确定该量具是可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