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学设计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学设计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学目标:1.了解人权的概念和意义。
2.了解《人权宣言》的背景和内容。
3.探讨人权的普遍性和平等性。
4.发表个人观点,提倡尊重和维护他人的人权。
教学准备:1.PPT或板书。
2.《人权宣言》的复印件。
3.学生组织讨论和发表个人观点的材料。
教学活动:Step 1: 引入 (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人权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对人权的思考和兴趣。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生活,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但是,有没有一些权利是所有人都应该享有的呢?”Step 2: 探索《人权宣言》(20分钟)教师分发《人权宣言》的复印件,简要介绍宣言的背景和内容。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阅读宣言的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a.宣言具体列举了哪些基本人权?b.宣言中强调了哪些权利的普遍性和平等性?c.你是否同意宣言中对人权的定义和保障方式?Step 3: 讨论与分享 (30分钟)学生回到教室,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就问题进行小组内部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然后,代表将小组讨论结果与整个班级分享。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a.人权是什么?为什么人权重要?b.人权是否应该有普遍性?为什么?c.人权是否应该平等?为什么?Step 4: 个人观点发表 (30分钟)学生个别发表自己对人权的个人观点,并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引导他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Step 5: 总结 (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讨论成果,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维护他人的人权。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权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个人的改进意见。
Step 6: 作业 (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人权的理解和看法,并提出个人在尊重和维护他人人权方面的实际行动计划。
教学延伸:1.继续研究更多国际人权法律文书。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学设计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学设计【课题】: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教学、案例教学、讲读法、归纳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消费,知道消费和消费者,以及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
2、方法与过程: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能够运用关于消费者的九个基本权利的知识来指导实际消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诚信的道德观,提高对自觉履行义务的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2、难点:增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准备】:1、指导学生查找“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有关材料;2、指导学生查找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实施的时间、主要内容、意义及近几年我国3·15的主题;3、指导学生收集身边的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事件;4、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设计理念】: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活动;要遵循正确价值观引导与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相同统一的原则。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认为课堂教学不仅要突破知识点,更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法律。
在学习过程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强化情感体验。
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都享有消费者的权利,中学生也不例外。
因此,在进行本节课教学时,设计一定的活动,虚拟情境,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探究,借助虚拟消费情境的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上帝”(即消费者)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理解保护“上帝”权利的必要性,认识“上帝”享有的权利,并明确应该怎样做一个文明的“上帝”。
【教学流程设计】: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多媒体播放视频:“三鹿奶粉事件新闻报道”;然后让学生谈感想,从而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上帝的权利,明白上帝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上帝权利的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合法合规。
二、教学内容1. 上帝的权利概念:让学生了解上帝的权利是指上帝在宗教、思想、文化等领域中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2. 上帝权利的重要性: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上帝权利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
3. 尊重和保护上帝权利: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信仰和思想,维护宗教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上帝权利不受侵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上帝权利的概念、重要性和尊重保护上帝权利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尊重保护上帝权利的具体做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尊重保护上帝权利的理念。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对上帝权利的思考。
2. 讲解上帝权利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上帝权利的定义,阐述其对社会的作用。
3. 分析案例:列举一些尊重保护上帝权利的正面案例,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保护上帝权利。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对上帝权利的认识。
2. 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尊重和保护上帝权利。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掌握的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官方推荐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实用性。
初中思想品德《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案初中思想品德《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够运用关于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的知识来指导实际消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诚信的道德观,提高教学重点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教学难点增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顾客就是“上帝”,经营者本应尊重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话是真是假?师:谈谈自己的哪一次消费经历最像上帝?欣赏小品《打工奇遇》多媒体播放小品《打工奇遇》的片段,引导学生分析酒楼老板的所作所为,使学生认识到有个别经营者见利忘义,利用自己所处的有利地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设计意图:诙谐幽默的小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通过交流激起学生对个别经营者惟利是图行为的强烈谴责,认识到作为消费者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积极起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师:在现实生活中,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不真也不假。
(二)讲授新课师:这星期你们有买过东西吗?都买了些什么?活动过程:多媒体出示几张消费者消费的图片,引导学生列举自己的类似消费活动。
师:购买物品的过程就是消费。
那消费仅仅只是指买吃的、穿的.、用的吗?不是,比如我们去唱歌、看电影、或家里的稻谷成熟了,不够人手时,花钱请人帮忙,享受服务,也是消费。
所以作为消费者,我们的消费形式有两种。
活动一:重要的“上帝”出示图片展示课本89页“酒的生产流通过程”的资料卡片,讨论:消费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并结合自己的消费经历,得出结论:消费者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充当最后购买和消费的角色,等于对市场上的商品及经营者进行评价。
即对经营者来说:顾客就是重要的“上帝”。
过渡:消费者真的就是重要的上帝吗?活动二:倒霉的“上帝”展示各种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图片师:人一出生,就是一个消费者,每个人为了生活离不开消费,可是大家知道:顾客是“上帝”,而这个上帝有时受到商家的愚弄——从毒大米到注水肉,从黑心棉到到水货手机,从缩水商品房到缺斤缺两的商品,从“OK”镜不“OK”到“纯净水”不纯净……这真是“假货打不尽,暴利吹又生”,生活中你遭受假货的侵害吗?(学生相互交流)。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案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够运用关于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的知识来指导实际消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诚信的道德观,提高对自觉履行义务的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教学重点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教学难点增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指导学生查找“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有关材料。
2、指导学生查找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实施的时间、内容、意义及历年我国3.15的主题3、指导学生收集身边的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事件4、有关恩格尔系数5、自制电脑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到3•15同学们能想到什么?一、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什么叫消费?有人说:只有成年人才是消费者。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举例说明。
、我们都是消费者教师问:结合上述图示举例说明消费者、商家、厂家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消费者的处于怎样的地位?──上帝学生回答得出结论:(1)消费者拥有“上帝”的地位教师问:现实生活中,作为“上帝”的消费者的权利却屡屡被侵犯,你能举出些例子吗?并说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吗?学生回答得出结论:(2)因一些经营者缺少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因而导致消费者的权利却屡屡被侵犯。
教师:消费者的权利屡屡被侵犯,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世界各国消费者纷纷觉醒,我国消费者组织也发展得很快,他们用实际行动捍卫自己的权益。
学生介绍:“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实施的时间、内容、意义及历年我国3.15的主题(3)消费者需要保护2、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找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的权利有哪些?并回答以下问题:案例一: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假药事件,截至5月22日已造成9人死亡。
初中思想品德《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关于儿童权利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提高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
二、教学内容:1.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儿童权利的具体内容: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受保护权。
3. 我国法律对儿童权利的保护。
三、教学重点:1.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儿童权利的具体内容。
3. 我国法律对儿童权利的保护。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平等的待遇。
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儿童权利的具体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儿童权利的保护。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4. 小组活动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维护自身权益的场景,提高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封面,引发学生对儿童权利的思考。
2. 讲解概念:详细讲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让学生了解儿童权利的重要性。
3. 分析案例: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我国法律对儿童权利的保护,让学生感受儿童权利的实现。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儿童权利的认识和体会,培养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维护自身权益的场景,提高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儿童权利的平等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程度。
2. 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程度。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和应该履行的义务,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关于消费者的九项基本权利的知识来指导实际消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消费者权利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2、难点:增强学生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讨论法、活动探究法。
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拓宽学生视野,协调教材与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最佳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较为宽松的氛围中自我体验和感悟新知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机结合。
四、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看电视、购买消费商品、参与经济活动、接触一些经济现象,对侵权行为有一定的思考,对经济活动有感性的认识,因此学生对学习本课内容会感兴趣。
但八年级学生只参与一些简单的消费活动,分析判断能力不强,对消费者的权利知之较少,因此要求他们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播放2015年《3.15晚会》的相关内容。
设问:3.15是个什么日子?(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有哪些企业被曝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消费,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犯,我们有必要知道消费者应该享有的权利,做到依法维权。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学习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第一框《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新课教学:一、我们都是消费者活动一:小调查设问:最近你和家人有过哪些消费行为?展示一些消费的图片,有购买食品、购买服装、购买住房、购买日用品、交通工具、购买通讯工具等吃、穿、住、行、用的方面的消费(物质消费);还有欣赏音乐、看电影、唱卡拉OK、旅游、阅读文艺作品等生活性精神消费。
初中思想品德《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上帝的权利的概念,明白上帝的权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要珍惜并正确运用这些权利。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上帝的权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我们如何正确行使上帝的权利,尊重他人权利。
三、教学难点1. 上帝的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上帝的权利。
2. 采用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上帝权利的理解和看法。
3. 采用情景模拟法,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上帝权利的作用。
五、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权利,权利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2. 讲解上帝的权利的概念,解释上帝的权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如何正确行使上帝的权利,尊重他人权利。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上帝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5.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行使上帝权利,体会权利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权利,权利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2. 讲解上帝的权利的概念,解释上帝的权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如何正确行使上帝的权利,尊重他人权利。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上帝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5.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行使上帝权利,体会权利的作用。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也应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正确行使上帝的权利。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他们对于上帝权利的理解和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学设计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够运用关于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的知识来指导实际消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诚信的道德观,提高对自觉履行义务的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教学重点
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教学难点
增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查找“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有关材料。
2、指导学生查找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实施的时间、内容、意义及历年我国3.15的主题
3、指导学生收集身边的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事件
4、有关恩格尔系数
5、自制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到3?15同学们能想到什么??
一、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什么叫消费?有人说:只有成年人才是消费者。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举例说明。
1、我们都是消费者
教师问:结合上述图示举例说明消费者、商家、厂家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在这一关系中消费者的处于怎样的地位?──上帝
学生回答得出结论:
(1)消费者拥有“上帝”的地位
教师问:现实生活中,作为“上帝”的消费者的权利却屡屡被侵犯,你能举出些例子吗?并说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吗?
学生回答得出结论:
(2)因一些经营者缺少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因而导致消费者的权利却屡屡被侵犯。
教师:消费者的权利屡屡被侵犯,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世界各国消费者纷纷觉醒,我国消费者组织也发展得很快,他们用实际行动扞卫自己的权益。
学生介绍:“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的颁布实施的时间、内容、意义及历年我国3.15的主题
(3)消费者需要保护
2、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找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的权利有哪些?并回答以下问题:
案例一: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假药事件,截至5月22日已造成9人死亡。
目前,“齐二药”制售假药的成因已初步查明,涉及的相关药品得到了控制,受害病人正在积极救治当中,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拘留。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组织在全国范围内认真开展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
案例二:
阅读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案例依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2)案例一的现象任其发展会怎样?对制售假药的相关责任人的.惩处有哪些重要意义?
(3)案列二“上帝”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4)从以上案例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做答,得出以下结论:
(1)消费者的权利(主要是: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
(2)侵犯消费者行为的危害
(3)我国法律保护消费者权利的意义
(4)消费者也要履行义务
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明白了哪些道理?结合今天所学的内容,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课堂反馈:
(1)描述这幅漫画的内容并添加标题。
(2)商家侵犯了老大妈的哪些权利?
(3)老大妈应该怎么做?
板书设计:
一、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1、我们都是消费者
(1)消费者拥有“上帝”的地位
(2)因一些经营者缺少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因而导致消费者的权利却屡屡被侵犯
(3)消费者需要保护
2、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1)消费者的权利(主要是: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
(2)侵犯消费者行为的危害
(3)我国法律保护消费者权利的意义
(4)消费者也要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