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I,II,III型专变采集终端区别

合集下载

国网计量中心 用电信息采集设备

国网计量中心 用电信息采集设备
4
准要求。 (2)如送检样品在检测过程中出现不符合本公告第三条 任一要求的情形, 检测机构将停止检测, 并判定该类型采集终 端不满足技术标准要求。 4.检测工作结束后, 检测机构将通知委托方领取样品和检 测报告。 五、送检样品方案、数量及依据标准 1.送检样品方案及数量要求(见表 2) 。
表 2 送检样品方案及数量要求
表1
序号 1 2 3 4 采集设备类型 集 中 器 II 型 ( 无 线 公 网 GPRS/CDMA) 集中器II型(以太网) 集中器II型(光纤) 专变采集终端III型(无线公网 GPRS/CDMA)
用电信息采集设备送检计划表
型号 DJGL33/DJCL33 DJEL33 DJOL33 FKGA23/FKCA23 2013.7.22、7.29、 8.5、8.12、8.19 仅限未 有该类 型采集 设备合 格报告 的企业 送检 送样时间 2013.6.17、6.24 、7.1、7.8、7.15 备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名称 专变采集终端 I 型(无线专网 230M) 专变采集终端 I 型(无线公网 GPRS/CDMA) 专变采集终端 II 型(无线专网 230M) 专变采集终端 II 型(无线公网 GPRS/CDMA) 专变采集终端 III 型(无线公网 GPRS/CDMA) 集中器 II 型(无线公网 GPRS/CDMA) 集中器 II 型(以太网) 集中器 II 型(光纤) �集中器 I 型(无线公网 GPRS/CDMA-窄带载波) □采集器 I 型(窄带载波) □采集器 II 型(窄带载波) �集中器 I 型 (无线公网 GPRS/CDMA-微功率无线) □采集器 I 型(微功率无线) □采集器 II 型(微功率无线) �集中器 I 型(无线公网 GPRS/CDMA-宽带载波) □采集器 I 型(宽带载波) □采集器 II 型(宽带载波) 型号 FKWA43 FKGA43/FKCA43 FKWB43 FKGB43/FKCB43 FKGA23/FKCA23 DJGL33/DJCL33 DJEL33 DJOL33 DJGZ23/DJCZ23 DCZL33 DCZL13 DJGJ23/DJCJ23 DCJL33 DCJL13 DJGZ23/DJCZ23 DCZL33 DCZL13 ) 样品数量(只 样品数量(只) 5 5 5 5 5 5 5 5 集中器×5 采集器 I 型×5 采集器 II 型×5 集中器×5 采集器 I 型×5 采集器 II 型×5 集中器×5 采集器 I 型×5 采集器 II 型×5

国网智能表及采集外观终端尺寸汇总

国网智能表及采集外观终端尺寸汇总

用用用用
用用用用
线 1+ 1- 2+ 2-
1+ 1- 2+ 2-
V+ V+ V- V-
端 子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号
4
备备备备 接 A1 B1 A2 B2 用 用 用 用 线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威胜、华立的 辅助端子排, 上面一排在遥控信号和 开关量信号之间有小隔板,下排告警和开关量之间也 有,虽然华立的没有隔板,但留有隔板的位置。
4路遥控 1路告警 6路遥信、无脉冲 2路485 1路门节点 无12V出、无电流入 有独立P/Q脉 冲 隐含维护红外/RS232 没提到网口
7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4 N零线端子 10 抄表 485B
5 预留
11 维护 485A
6 预留
12 维护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端子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号 接线
常闭
常开
公共
常闭
常开
公共
常闭
常开
公共
常闭
常开
公共
报警
报警
11122233344412
弱电端子排排定义
端 子 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375.1专变采集终端型式规范

375.1专变采集终端型式规范
w)底座应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钉后不应有变形现象;
x)应采用嵌入式挂钩;
y)底座颜色:色卡号PANTONE:Cool Gray 4 U。
终端上盖
zz)上盖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
aa)上盖应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钉后,不应有变形现象。
bb)上盖颜色:色卡号PANTONE:Cool Gray 1 U;
m)调试维护接口可采用调制红外、RS-232、USB接口之一,调制红外接口通信速率1200bps,RS-232接口通信速率9600bps,校验方式均为偶校验,数据位为8位,停止位为1位。
8
8
n)线路板应用耐氧化、耐腐蚀的双面敷铜环氧树脂板,应具有终端生产厂家的标识;
o)线路板表面应清洗干净,不应有明显的污渍和焊迹,应进行绝缘、防腐处理;
p)终端内所有元器件均应防锈蚀、防氧化,紧固点牢靠;
q)电子元器件(除电源器件外)可使用贴片元件;
r)线路板焊接可采用回流焊和波峰焊工艺;
s)终端内部端钮螺钉、引线之间以及线路板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隙和安全距离;
t)电源变压器、CT等较重的器件应安装牢固。
8
终端底座
u)可采用嵌入式或延伸型底座;
v)底座应使用绝缘、阻燃、抗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
5——Q/GDW 375.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 第2部分:集中器型式规范》;
6——Q/GDW 375.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 第3部分:采集器型式规范》。
Q/GDW 375—2012实施后代替Q/GDW 375—2009。
本部分是Q/GDW 375—201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的第1部分。
1~9-1~9路控制出/双位置状态入/脉冲入/电能表接口(厂站采集终端)

简述配电终端的功能和分类

简述配电终端的功能和分类

简述配电终端的功能和分类配电终端是一种智能化的配电设备,用于监测和控制配电网络中的开关设备。

以下是配电终端的功能和分类:功能:1.监测和控制:配电终端能够监测开关设备的状态,如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有故障等,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实现开关设备的远程操作。

2.数据采集和存储:配电终端能够采集和存储开关设备的相关数据,如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这些数据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故障定位和隔离:配电终端能够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快速定位故障区域,并将故障隔离在最小范围内,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4.负荷管理:配电终端可以对电力负荷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负荷的优化配置和节能减排。

分类:1.馈线终端(FTU):安装在配电网架空线路杆塔等处的配电终端,按照功能可以分为“三遥”终端和“二遥”终端。

其中,“二遥”终端又可以分为基本型终端、标准型终端和动作型终端。

2.站所终端(DTU):安装在配电网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箱式变电站等处的配电终端,按照功能可以分为“三遥”终端和“二遥”终端。

其中,“二遥”终端又可以分为标准型终端和动作型终端。

3.配变终端(TTU):安装在配电变压器,用于监测配变各种运行参数的配电终端。

此外,根据一次开关设备的情况,馈线终端与站所终端又可分为一遥、二遥以及三遥终端三种类型。

其中,“三遥”终端具有“遥测”、“遥信”和“遥控”的功能,“二遥”终端具有“遥测”和“遥信”的功能,而“一遥”终端只有“遥信”的功能。

总之,配电终端是一种智能化的配电设备,具有监测和控制、数据采集和存储、故障定位和隔离以及负荷管理等功能,对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中的230M终端与GPRS终端的各自特点

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中的230M终端与GPRS终端的各自特点

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国网Ⅰ型终端与国网Ⅲ型终端的各自特点1、概述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原为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该系统在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电力部们开始逐步建设,他是针对当时电力紧缺的状况而采用的一种控制负荷的先进技术手段。

而当时的系统建设主要采用了230M组网为主的通讯系统,相对应的终端类似为目前的国网Ⅰ型终端。

近几年来,各地供电企业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和深入应用进行了多项探索,目前已发展成为电力信息采集系统,系统中主要使用了国网Ⅰ型终端、国网Ⅲ型终端来完成专变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工作,而国网Ⅰ型终端、国网Ⅲ型终端在系统中采集数据工作方式基本一致,但由于设备的使用特性,其在系统中应用的性质还有一些差异。

2、国网Ⅰ型终端与国网Ⅲ型终端的各自特点1.终端配置国网Ⅰ型终端:每台标准配置终端接入受控负荷开关数量4个、脉冲采集4路、遥信接口4路。

以上各项目还可视现场情况进行适当扩充。

国网Ⅲ型终端:每台终端接入受控负荷开关数量2个、脉冲采集2路、遥信接口2路。

以上各项目不可扩充。

2.负荷开关的受控条件国网Ⅰ型终端:负荷开关跳闸触点容量AC250V/10A国网Ⅲ型终端:负荷开关跳闸触点容量AC250V/5A3.实际运用现状国网Ⅰ型终端:为原电力负荷控制终端,此终端原主要功能是控制电力负荷,以后又开发了抄表等功能,此类终端已运行了20年以上,设备的稳定性得到了实践检验。

特别是可靠的控制功能为安全用电、科学用电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国网Ⅲ型终端:为近年来出现的产品,主要方向是解决专变小用户的抄表问题,同时也兼顾了负荷控制,但由于产品出现相对较晚其控制功能的可靠性及稳定性还需检验。

4.设备的可维护性国网Ⅰ型终端:结构便于现场维护。

国网Ⅲ型终端:不利于现场维护,必须更换终端。

3、结论总结二种终端各有特点:比如国网Ⅰ型终端可用在电力大用户站点,可控多路开关,采集多路电表脉冲数据。

而国网Ⅲ型终端用在校小用户且用户负荷开关不具备同控制条件的站点。

国网I,II,III型专变采集终端区别

国网I,II,III型专变采集终端区别

国网I,II,III型专变采集终端区别
国网I,II,III型专变采集终端区别
专变采集终端按照用户性质和容量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230MHz专网采集终端(Ⅰ型)、公网中小型专变采集终端(Ⅱ型)、表计式专变采集终端(Ⅲ型)。

(1)230MHz专网采集终端主要是适用于大型专变用户,立约容量在100kVA及以上的专变用户。

230MHz专网采集终端采用230MHz无线电台作为通信信道,能实现对专变用户的电能信息采集,包括电能表数据采集、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供电电能质量监测,以及用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传输等。

(2)公网中小型专变采集终端主要是适用于中小型专变用户,立约容量在100kVA以下的专变用户。

多数供电企业对50kVA及以上100kVA以下的用户安装公网中小型专变终端。

该终端采用成熟的公网(GPRS\CDMA等)通信信道,能实现对中小专变用户的电能信息采集,包括电能表数据抄读、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供电电能质量监测,以及客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传输等。

(3)表计式专变采集终端也主要是适用于中小型专变用户,立约容量在100kVA以下的专变用户。

一般也适用于供电企业对50kVA及以上100kVA以下的用户安装表计式专变终端。

Ⅰ型、Ⅱ型、Ⅲ型专变终端之间主要区别除了外形、尺寸不一样外,在信道传输上也不相同。

Ⅰ型、Ⅱ型不具有交采功能,Ⅲ型具有交采功能等。

目前公司的专变终端已在江苏、辽宁、浙江、山东、安徽、内蒙等地区广泛使用,作为江苏地区专变终端的第一大供应商,至2009年底公司已累计为用户提供专变终端将近3万台,其中Ⅱ型、Ⅲ型专变终端在江苏市场的占有率在40%以上。

国网III型专变采集终端技术性能描述

国网III型专变采集终端技术性能描述

III型专变采集终端技术性能详细描述、投标产品名称:III型专变采集终端、投标产品型号:FKGA43-XLIII02投标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工作电源电压:~◆高可靠工业级电源模块,100V/220V可选,允许偏差为-30%~+30%,频率为50Hz,允许偏差为±6%◆电源具有过压保护功能。

消耗功率◆守候状态不大于20V·A(100V供电时消耗率应不大于15V·A)。

◆GPRS/CDMA通信单元工作时不大于25V·A。

-数据和时钟保持参数保存和历史数据的保存都可以在断电的情况下可保持10年。

高精度时钟芯片,时钟误差≤1s/d,断电连续运行10年;主站对时误差≤2s。

在10年内后备电池(或其他保电部件)不需要更换。

输入回路.1脉冲输入!◆输入路数:2路◆脉冲宽度:60~80mS,脉冲幅度为10V2V(有源脉冲),≤(无源脉冲)◆输入方式:无源或有源脉冲◆测量精度:%.2遥信输入:输入路数:4路。

输入信号:为不带电的开/合切换触点。

.3电源输出电源模块提供直流12V/150mA的电源输出用于电能表脉冲输入或485接口的需要。

输出回路].1控制输出输出路数:4路开/合双位置控制输出触点额定功率:可接通和开断交流250V、5A,380V、2A。

触点寿命:通、断上述额定电流不少于105次终端跳闸继电器采用脉冲输出方式,即跳闸输出时继电器动作约一秒钟,以后每到整分时再动作一次。

《.2语音报警输出有语音报警输出,扬声器功率:8Ω/音频线路输出:1路抄表接口◆RS-485接口采用多级防静电保护措施,能承受8KV直接接触静电放电;接口特殊保护,即使220VAC电压误接入历时5分钟也不会损坏该接口;}◆接口数量:有2个标准的RS485专用抄表接口。

对于电流环接口方式的电表,可用接口转换设备或终端自带的电流环接口进行抄表。

◆通讯速率:300~19200bps可选。

◆可接电能表8块,每只电表规约可单独设置。

国网终端新老标准的差异说明

国网终端新老标准的差异说明

国网终端类产品新老标准主要差异说明一、背景说明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颁布了采集终端系列行业标准,Q/GDW 373-2009~Q/GDW 380-2009,共计24个标准,分为终端功能规范、技术规范、型式规范、系统规范及相关通讯协议等。

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修订采集终端系列标准,并对部分标准进行了整合,共计14个标准,见下表:二、外观差异说明1、名称型号的差异2、外观差异说明(见下面的照片)●统一了专变与集中器的结构尺寸,即专变与集中器采用一套壳体,为实现流水线检测做基础;●对于专变来讲,外观差异较大,特殊控制功能的状态指示灯安装在独立的控制模块上,对于集中器变化不大;●新标准终端铅封均采用嵌入式铅封,安装方便且环保;三、功能差异说明●远程通讯模块的互换性(集中器与专变),包括GPRS与CDMA之间,不需要修改程序,目前可互换的模块只限于经过我公司测试通过的厂家;●上行通讯协议新老标准差异较大,如心跳帧的帧格式不同,主站需要升级,来适应不同规约的设备;●远程升级功能统一,统一了终端升级规约,不会有不同省份对应不同的升级要求,避免了不同的升级软件;另外,新标准采用增量升级方案,升级速度明显加快;注明:加密升级方式目前还没有增加;●规定了终端对表的对时方案,对通讯延时造成的对时不准有了新标准,今后各省对表计对时的应用可能会有所增加;●新标准终端内置SM2的加密算法的ESAM芯片,与老标准的ESAM芯片不兼容,不能互换;●精度的提高:计量精度由1.0提高到0.5S,时钟精度1秒/天提高到0.5秒/天;●增加了电能表的自动维护功能,自动搜寻管辖范围内的电能表,并及时反馈给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网I,II,III型专变采集终端区别
专变采集终端按照用户性质和容量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230MHz专网采集终端(Ⅰ型)、公网中小型专变采集终端(Ⅱ型)、表计式专变采集终端(Ⅲ型)。

(1)230MHz专网采集终端主要是适用于大型专变用户,立约容量在100kVA及以上的专变用户。

230MHz专网采集终端采用230MHz无线电台作为通信信道,能实现对专变用户的电能信息采集,包括电能表数据采集、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供电电能质量监测,以及用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传输等。

(2)公网中小型专变采集终端主要是适用于中小型专变用户,立约容量在100kVA以下的专变用户。

多数供电企业对50kVA及以上100kVA以下的用户安装公网中小型专变终端。

该终端采用成熟的公网(GPRS\CDMA等)通信信道,能实现对中小专变用户的电能信息采集,包括电能表数据抄读、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供电电能质量监测,以及客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传输等。

(3)表计式专变采集终端也主要是适用于中小型专变用户,立约容量在100kVA以下的专变用户。

一般也适用于供电企业对50kVA及以上100kVA以下的用户安装表计式专变终端。

Ⅰ型、Ⅱ型、Ⅲ型专变终端之间主要区别除了外形、尺寸不一样外,在信道传输上也不相同。

Ⅰ型、Ⅱ型不具有交采功能,Ⅲ型具有交采功能等。

目前公司的专变终端已在江苏、辽宁、浙江、山东、安徽、内蒙等地区广泛使用,作为江苏地区专变终端的第一大供应商,至2009年底公司已累计为用户提供专变终端将近3万台,其中Ⅱ型、Ⅲ型专变终端在江苏市场的占有率在4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