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主要结果及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具体措施

201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主要结果及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具体措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九大提出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素养促进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经成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指标。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委托,中国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全国健康素养监测的技术支持,目前完成了2018年健康素养监测工作。2018年健康素养监测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6个县区级监测点开展,监测方法和工具与2017年相同。监测内容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依据,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方面。监测对象为15~69岁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0615份。具体监测结果如下:

一、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持续提升,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均有较大提升。

201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7.06%,比2017年增长了2.88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也是开展监测以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从城乡分布来看,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2.44%,农村水平为13.72%,城市略高于

农村,但农村的素养水平提升速度高于城市。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为22.07%,中部地区为13.51%,西部地区为13.23%。其中,东部地区增长了3.3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增长了1.9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长了3.35个百分点,西部提升速度高于东部和中部。

二、知识、行为、技能三方面素养均有提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提升幅度最大。

2018年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达到30.52%,比2017年提升4.70个百分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7.04%,较2017年提升2.74个百分点;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8.68%,较2017年提升2.30个百分点。

三、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健康信息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提升幅度较大。

具体情况如下:安全与急救素养50.18%,比2017年提升了5.09个百分点。科学健康观素养44.48%,比2017年提升了3.36个百分点。健康信息素养27.18%,比2017年提升4.23个百分点。慢性病防治素养18.96%,比2017年提升了3.25个百分点。基本医疗素养17.38%,比2017年提升了2.04个百分点。传染病防治素养17.05%,比2017年提升了0.99个百分点。分析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

针,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卫生与健康工作,广大媒体不断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2018年,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工作,落实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要求,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健康素养水平提升。通过监测我们也发现,健康素养水平在城乡、地区、人群间的分布不均衡依然存在,农村居民、中西部地区居民、老年人群等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对仍较低。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健康素养促进,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中都把健康素养水平作为重要指标,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下一步,结合落实文件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健康责任,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问题,加大工作力度,有效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以上是2018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的主要结果。

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素养促进的路径。

我们界定了中国健康素养基本内容,提出了健康素养的促进策略,制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研究制定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我们也将健康素养促

进与教育的目标、任务、措施纳入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2014-2020年)》等文件之中。同时在工作中大力推动部门协作,对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坚持以重大项目和健康传播活动为抓手,推动健康素养提升。

2009年启动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全国城乡居民,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面向城乡居民普及健康基本知识和技能。另外,从2012年起,我委组织实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从2013年起,组织开展健康中国行项目,这样一系列重大的项目和行动,对于提升健康素养都发挥了很好作用。我们还利用世界结核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类卫生健康纪念日开展全国性主题宣教活动,对提升健康素养发挥了很好作用。在健康扶贫中,高度重视发挥健康促进与教育的作用,实施了贫困地区居民、留守儿童、流动人口、残疾人等人群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项目,取得了很好效果。与此同时,各地有关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传播活动,在这些传播活动中,包括各位在座媒体朋友,在宣传倡导普及健康知识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大力开展区域和场所的健康促进。

目前区域和场所健康促进,包括卫生城市、健康城市、

健康促进市县区建设,也包括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机关,以及健康促进社区、家庭的建设。近几年来,这些方面的工作也加大了力度。这些工作一方面是把提升素养作为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为提升素养创造了很好的支持环境。2016年,组织对全国247个开展健康城市创建的城市开展评价,结果显示受评城市的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和健康文化等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当然这里面也包括健康素养水平。

四是注重总结,提升工作规划水平。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我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健康教育信息服务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也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指南、标准和规范,也编写了《全国健康促进县区优秀实践案例汇编》《学校健康促进实践案例精选》等一系列书籍,供各地参考,推动工作。我想主要是从这四个方面来回答你的问题。另外,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建设,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