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细节在电影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浅谈舞蹈元素在印度歌舞类电影当中的应用

浅谈舞蹈元素在印度歌舞类电影当中的应用

浅谈舞蹈元素在印度歌舞类电影当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通过经典歌舞影视作品中的舞蹈元素着手,深入分析存在于印度影片中的舞蹈元素区别于其他国家电影作品中音乐舞蹈的作用,以及舞蹈在印度影片中这种独特的重要性将会在当今的国际舞台上怎样引领宝莱坞走进世界并给予了世界电影发展以怎样的启发性。

关键词:舞蹈;歌舞电影;作用;印度印度的歌舞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它通常是人们勇于表达内心情怀以及表现喜怒哀乐等情绪的一种有效形式,并逐渐成为印度电影展现人类对未来期望的影片类型。

其中印度歌舞电影则通过宏伟的布景、多彩缤纷的色彩感、动听的乐器以及生动的舞蹈为人们带来了视觉上享受。

一、印度歌舞电影中的舞蹈元素(一)舞蹈元素的应用更加衬托出电影中壮观的历史场面在印度的历史上曾经多次遭遇到外族的侵略,于是就逐渐在印度的土地上形成了具有多样性的文化特征,当民族的心理经过一定时期的沉淀后,印度人民也开始关注热闹,同时也积极发扬了歌唱、舞蹈等艺术领域,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由自在和幽默风趣的民族性格,而这些都被融入电影中,并且通过舞蹈这一直接、快速的方式来传达内心中的思想情感。

所以在当前的印度舞蹈电影中,不论是在叙事的过程中,还是在叙事之外,电影中都增加了许多歌舞的场景与全民一起进行欢愉的场面。

例如具有代表性的印度歌舞电影《大篷车》中,当车队在缓慢前进,队伍中的人们会充分利用空旷的区域来展开热闹的歌舞场面,这种氛围十分动人和精彩。

影片中的女主角丽达自身本来是一个文静的女子,但却在愉悦氛围的逼迫下,也随之舞蹈起来了。

影片的情节内容发展到此处时,已经没有必要再深究为何一个本来是不擅长于歌舞的女孩却在印度电影中转换了人物的性格,对于这一点,印度电影从来都不会过多解释,因为在印度电影中最主要表达的就是人们尽情地欢愉,只要感受到快乐就好。

(二)舞蹈对于印度人民生活的意义任何一个民族的舞蹈文化都是伴随着其人种的诞生而发生的。

对于印度人民来说,他们的祖先早就以歌舞这种形式传授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寄托民族的理想和愿望,并且以舞蹈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与印度人民生活紧密相联,有着积极的社会作用。

浅谈影视作品中的细节刻画——以影片《英雄本色》为例

浅谈影视作品中的细节刻画——以影片《英雄本色》为例

影视评论浅谈影视作品中的细节刻画——以影片《英雄本色》为例文/孙晗迪摘要:“细节”顾名思义,是指最细微的环节、最不起眼的部分。

因此在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就是细节。

创作者更偏向于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对整个作品进行规划,而对于细节的拿捏,便显得有些粗糙,甚至在情节上与主题相悖,逻辑上有违常规。

但是在《英雄本色》这一作品中,吴宇森导演对于细节的把控是非常精准的。

作品中精彩的情节,耐人寻味的人物关系,可圈可点的矛盾设计,都离不开细节的支撑。

关键词:影视作品;细节刻画一、正确理解细节——细节的定位在《辞海》中,细节定义为:“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

细节描写要求真实、生动,并服从主题思想的表达。

”也就是说,构成文艺作品的一切元素都离不开细节,包括主题的传达,也通过细节刻画完成。

“细节魔鬼论”提出魔鬼存在于细节当中,也就是说摧毁丰功伟业的,也许只是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影视作品,在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关系、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暗示人物情感变化时,通过细节表达,是最生动形象的,运用得当即为作品的点睛之笔。

但与此同时,当某一细节出现问题时,这一人物所传达的理念或产生偏颇或与主题相悖,则对于作品来讲,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同样,在表现环境和事件的时候,也会产生相同的效果。

细节是与主题相关的一件必不可少的小事,在观众看来,也许只是创作者信手拈来,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整部影片来说,则是创作者一个一个精心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不可替代。

二、合理应用细节——细节的表现(一)人物刻画中的细节对于人物的刻画,除了一般的人物性格、人物形象还有人物境遇。

在《英雄本色》中刻画的最为精彩的,就是对于人物境遇的刻画。

在小马哥出场的时候,潇洒地站在路中央,环境开阔,没有阻碍,哪怕是在马路中央也没有来往的车辆干扰。

这就直接表明了此时的小马哥正春风得意,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一帆风顺。

细节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细节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细节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作者:李东旭夏佩王卓焱来源:《卷宗》2016年第07期在影视作品中,要想对细节进行刻画,都必须通过一定的可见的形象展现出来,让观众可观可感。

一个好的细节可以成为影视作品的点睛之笔,也可以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不仅如此,好的细节也可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由此可见细节在影视作品中的巨大作用。

本章就着重探讨细节的含义,来体味细节在影视作品中的功能与作用。

1 细节的定位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对细部的东西进行描写可以称为细节,而在影视作品中,细节必须通过可观可感的具体形象表现出来。

在影视作品中细节描写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对人物的情绪的刻画和细部动作的描绘,也就是情绪细节与动作细节。

或者因为痴傻而具有的呆萌的表情,或者是因为愤怒或惊恐面部肌肉颤动或者手部的痉挛以及其它的生理活动的动作。

通过细节的刻画即使是一步平淡无奇的影片,那一两处的细节展现也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经久不忘。

例如,在一部法国影片《长离别》中,虽然这部影片是我很久以前看的,但是里面一处人物动作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影片中主人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法西斯集中营中蹲过的战俘,战争结束之后他被放出来,但是因为精神失常而流落街头,依靠在城市中捡垃圾废纸生存。

在街上,每当他听到远处传来吹哨子的声音他都会立即站起来,举起双手。

这一个动作细节的刻画,让我们很容易想到他在集中营中受到怎样的虐待与摧残,以至于精神失常,听到哨声就做条件反射。

这部影片虽然没有展示主人公在集中营中的生活情景,但这个细节的展现就足以让观众感受到主人公在集中营里的非人生活。

另一方面是指影片中对物件细节的运用和处理。

物件细节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经常接触或者正在使用的物件。

无论是供人使用的,例如手表、手机、戒指、项链,还是供人玩赏陈列的字画、古董瓷器,它们本来没有特殊的含义,但是放到影片中,这些物件细节就可以赋予具有艺术生命的细节。

例如,在影片《蓝》中,这其中的物件细节就是蓝色的棒棒糖,蓝色的风铃挂饰。

浅谈拍摄角度在微电影中的作用

浅谈拍摄角度在微电影中的作用

拍 摄 角度 在微 电影 中的作 用:
1正 面特 写
仍 使 用 了很 多次 的 俯 视 角度 。 在保 罗躺 在 病 床 上 接 受 安妮 的 照 顾 的 时候 , 这 处 运 用俯视 角 度拍 摄 展现 了保 罗深处 的病 痛 , 给 了观 众
不管 是 什么 表 现里 , 对准 备 表现 的人 或 者物 , 准备正 面 的特 写 植 入了 一个潜 意 识里 , 就是 这 时 的保 罗甚 至没有 自我保 护 的能 力 , 都 会给 人 以一 种正面 的 、 严肃 的 、 如 同强 迫性 的 视 觉 心理 。 正 如 在 这 种 潜 意 识 也 为此 后 故事 的 发 展 埋下 了伏 笔 。 通 过 镜 头让 人 们 站
希 区柯 克 的 精 神病 患 者 中 , 电 影 在最 后 对 男主 角的 正面 特 写 ,
பைடு நூலகம்
在 安 妮 的 角度 里俯 视 他 , 无奈 、 惊恐、 绝望, 让 观 众 的心 理 产 生 对
镜头从远到进, 平移 的 缓 慢 的拉 近 , 随着 人物脸 部诡 异 的笑 容 , 到 保 罗 的可 怜和 对 接 下 来 的 故事 情 节 的 恐 惧 和期 待, 影片 也就 在 此
微 电影 中就 是 这 样 , 大 家 不会 陌 生 , 但 是这 里 说 的仰 视 角度 , 着 重 也 是 男女 主人 公爱 情 的一 个源 头 。 在 男主 人公 的住 所 里 , 地 板 上有 强调 了仰 视 给 我们 带来 的 这 种心 理 恐惧 感 与压 迫 感 等不 好 的 视 觉
在 微 电影 《 爱 德 华医 生》在最 后 片尾 的院 长在失 望 中抬 起了手 枪 , 镜 头就 像 是院 长 的 自己眼 睛一 样 的注 视 缓 慢 的 枪 口转 了自己这 时, 另 一 个 陌生 的 空 间里 开 始 窥 视 , 来 满 足了 我们 内心 深 处 的意 思 窥 探 欲 和 人们 的 猎 奇 心里 。 在《 阳 光 灿 烂 的 日子》里 , 主 角 马小 军 进

电影艺术的赏析和创作技巧

电影艺术的赏析和创作技巧

电影艺术的赏析和创作技巧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种表现形式。

它满足了人们对于视觉、听觉、情感和思想的需求,成为了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从电影艺术的赏析和创作技巧两个方面,对电影作品展开探讨。

一、电影艺术的赏析1.剧情电影剧情是电影的灵魂,是电影艺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通过对角色、故事和情节的深入探究,表现主题和情感内容的核心。

好的电影剧情应该是紧凑有力的,引人入胜的,能够让人经历到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

2.表演演员的表演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影剧情呈现的重要途径。

优秀的演员应该有出色的表演能力、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表演功底。

好演员能够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进一步加深观众的情感体验。

3.镜头语言电影是由一系列画面组合起来的,因此镜头语言对电影艺术表现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镜头语言通过镜头语言的转换、灯光和配乐等视觉和听觉的手段,表现出电影情感、主题和内涵。

4.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是影片制作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加工影片中不同画面的效果,包括音效的处理、画面的调色、特效的渲染、字幕的制作等。

后期制作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到电影的品质。

二、电影艺术的创作技巧1.编剧编剧是电影创作的基础。

一个好的剧本,可以为后续的影片拍摄、后期制作提供厚实的基础。

编剧需要深入挖掘故事深层的主题,塑造出生动形象的人物角色,创造出起伏迭起的剧情。

2.导演导演是电影创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节。

导演需要具备出色的创作能力和独特的审美观,在拍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剧情和人物,诠释出电影最真实本质的内涵。

3.演员演员也是电影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个好的演员能够真实的还原角色的人物形象,将剧本中的情感和思想传递给观众。

因此,选角也是电影创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

4.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是电影创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它不仅仅是合成不同的影像资料,更重要的是为电影的情感内涵和主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浅析特写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浅析特写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浅析特写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摘要: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特写镜头在影视作品中所发挥出的五个作用其意义是重大的,本文力图从不同风格影视作品中的镜头的展示来探讨这一点。

关键词:特写镜头影视作品作用从弗莱德.奥特在爱迪生实验性影片中打喷嚏的特写镜头开始,到格里菲斯继续推动对特写镜头的运用,再到特写镜头一度成为“电影的光荣和骄傲”,特写镜头一路走来,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理论学习及实践创作我们不难发现,景别的运用、拍摄方法(固定或运动)和拍摄角度(俯、仰、平及横向角度)等元素是导演在画面创作技法上的部分,而本文主要探讨的则是景别运用中的特写镜头的使用,其意义正如周传基教授所言“特写镜头应当作为视觉重音来运用”。

一、通过特写镜头展现人物的行为过程通过一组特写镜头来展现人物的一系列行为过程,在电影创作中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在于这一用法可以使原本拖沓的动作变得很“干净”,甚至产生一种节奏感。

如电影《饮食男女》的开头一段就是通过一组以特写及大特写景别为主的镜头来表现老朱做菜的整个过程。

1、固,特,俯拍,鱼缸里游着几只大黑鱼,紧接着老朱的手入画,猛地从缸中取出一条大鱼。

2、固,大特,老朱一只手拿鱼,另一只手猛将一双筷子插进鱼肚,然后剐鳞。

3、固,近,仰拍正在剐鳞的老朱,剐完磷后,将鱼放至案板上。

4、固,大特,老朱一只手按住鱼,另一只手开始剖鱼肚,之后开始清理鱼内脏。

5、固,近,仰拍在清理鱼内脏的老朱。

6、固,大特,老朱在案板上剁鱼肉。

7、固,大特,老朱将剁好的鱼肉放在面粉中,抖了抖后又取出来。

8、固,大特,老朱一手拎鱼,另一手拿大勺往鱼上淋油,随即将鱼放入锅中。

9、固,大特,老朱将鱿鱼放至案板上,开始切鱿鱼。

10、固,特,仰拍,正在切鱿鱼的老朱。

11、固,大特,仰拍,老朱开始切胗。

12、固,大特,仰拍,老朱开始切辣椒。

13、固,大特,老朱开始切腊肉。

14、固,大特,仰拍,老朱开始切萝卜。

15、固-摇,大特,俯拍老朱将过过水的腊肉放进油锅中炸。

影视作品细节表演的特点

影视作品细节表演的特点

影视作品细节表演的特点在大众的眼睛里认为影视作品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员的演技的高低。

这只是评价影视作品的一个方面,其实在欣赏影视作品时,不仅要看演员的演技更重要的是从细节上来观看影视作品。

有时候往往是影视作品的一个细节的表现而吸引了观众,引起观众的高度关注。

细节虽然只是一个词,但是在影视作品中细节的表现有很多种,因为影视作品的制作包含了多种因素,所以细节的呈现是包含在影视作品的各个方面的。

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一下细节表演在影视作品中的特点。

一、场景细节表演的特点场景是影视作品的主体,是影视作品剧情进行的背景依据。

在场景的设计上一定要注意设计的细节,对场景进行细节的设计能够使整个的影视作品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在影视的场景上对人物和将要进行的剧情的生活环境根据剧情的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让场景更加能够衬托出剧情的发展变化。

场景的设计在细节上的重视,能够让观众从场景中能够体会到将要进行的剧情或者是从场景的变化中体会到剧情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将要进行的剧情的发展变化。

剧情场景的设计要从场景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体现出来,但是也不能过度的渲染场景的细节,这样容易起到喧宾夺主的负面作用。

场景细节的设计是在影视作品的主体剧情上进行的,要掌握的就是不能偏离了剧情的主体,明确剧本的主要意识,这样场景细节的设计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设计。

影视作品的场景设计要考虑到剧情的各个方面,从人物、历史、文化、区域、风俗人情等各个方面考虑场景的设计,在符合剧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以事实依据为背景进行场景的细节设计,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历史、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剧情就有不同的场景。

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合理的安排场景的设计,在细节上加以把握。

在场景的造型的设计上也应从细节出发,充分发挥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场景的设计更加的能够衬托出剧情发展的变化,同时通过一些现代化的手段和元素加入其中,让观众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还能凸显出场景的风格设计,无形中增加了影视作品的艺术感。

浅析剪辑在影视艺术中的运用

浅析剪辑在影视艺术中的运用

浅析剪辑在影视艺术中的运用浅析剪辑在影视艺术中的运用剪辑是影视制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以剪接、拼接和调动画面的方式,通过时间、空间、动态和节奏等因素的变化,对素材进行重新组合和处理,从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在影视艺术中,剪辑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它给观众呈现出一个精心编排的视觉盛宴,引导观众进入故事的世界,加强情感的传达,提升观影体验。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对剪辑在影视艺术中的运用进行浅析。

一、剪辑在叙事中的作用剪辑在影视叙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能够将故事中的时间变换、空间跳跃等现象以一种有机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使得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发展。

剪辑的选择和处理直接决定了故事情节的推进速度和剧情发展的节奏感,合理运用剪辑可以让故事主线更加清晰明了,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增加影片的观影吸引力。

例如,当故事情节需要突出人物逃亡的紧迫感时,通常会采用快速剪辑的手法,通过频繁的画面切换和动态镜头的运用来加快节奏,拉近观众和主人公的距离,让观众产生共鸣,感受到紧张、刺激的氛围。

相反,如果故事发展需要表达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和挣扎,可以通过缓慢的剪辑方式,运用静态镜头、细节特写和过渡等手法,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二、剪辑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剪辑可以通过画面的剪接和音乐的配合,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通过剪辑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剪辑可以改变画面的时间和空间,使得故事中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多元。

例如,在表现两个人物相爱过程中,可以通过剪辑手法将两个离散的场景进行交叉剪接,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两个人物之间的情感碰撞和渐近,增强观众对两个人物之间感情变化的共鸣和理解。

同时,音乐的运用也是剪辑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音乐可以给画面增加情感的厚重感,使剪辑的效果更加明显。

通过合理运用音乐,可以在剪辑切换的瞬间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绪冲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艺术细节在电影中的作用
人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看过很多电影,往往故事的基本情节、主人公,甚至连片名都忘了,唯独对有些细节念念不忘。

比如《战舰波将金号》中的“敖德萨阶梯”,《复活》中妓院掌班透过钥匙孔窥视,《红菱艳》中那双鲜红发光的舞鞋等,这些细节至今还烙印在脑海里。

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都有这样的经验: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在看过很长时间之后,具体情节可能忘记了,但是片中的精彩生动的细节却让人永远记忆犹新。

艺术细节在电影中有以下作用:
(1)细节刻画人物性格。

影片《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憨厚笨拙,一口的陕北腔,这些细节活灵活现的显示出陕北农妇的真实形象。

后来她上告官府,不屈不挠要讨个说法的种种细节,她倔强的内心和困惑的神情,真实的刻画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

(2)表现人物命运变化和成长。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中,一个失业两年的工人,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张贴广告的工作,但做这个工作必须要有一辆自行车。

于是他把妻子陪嫁的被单送进当铺,赎回了早先当出去的自行车,但第一天工作自行车就被人偷了。

他同儿子找了整整一天也一无所获。

情急之下,他决定也去偷一辆自行车,结果被人抓住,遭了一顿打。

(3)结构剧情,贯穿全局,推动剧情的发展。

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情节简单,但却拥有很高的卖座率。

片中“世上只有妈妈好”这一首歌在影片中反复出现,震撼了无数观众的心。

不仅成为了剧情的组成部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起到了强调内容的作用。

电影《居里夫人》中有一处很有趣的细节,这就是居里对吹口哨的态度。

居里本来是一个相当刻板的人,在他的实验室里,不能弄出任何噪声,不能说话。

后来教授想把玛丽介绍到他的实验室,他很不情愿。

因为在他看来女人和科学研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只会干扰了研究。

但碍于面子,他还是同意了。

玛丽来到他的实验室以后,果然,他的助手开始向玛丽吹起了口哨(干扰了科学研究)。

然而慢慢地,事情发生了变化,他爱上了玛丽,他开始给玛丽送鲜花,在实验室里,他也吹起了口哨。

他整个人都变了。

由厌恶轻松愉快的口哨到自己也吹起了口哨,这个让人发笑的变化揭示了和玛丽的爱情给他的生活和他的性格带来的深刻变化。

(4)比喻、象征。

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导演大量运用了红色和绿色。

其中马小军,米兰,刘忆苦的服装,父亲的服装,军车、坦克、飞机等都是绿色。

因为绿色代表了那个时代。

而红色的标语和红旗在绿色的海洋中显得格外醒目耀眼。

红色是鲜血的颜色、革命的颜色,红色代表一种昂扬向上,激情澎湃的理想主义精神。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部彩色电影,但在影片的尾声部分却是已黑白片的形式出现的,与整部影片的耀眼夺目,五彩缤纷的彩色相比较,这里的黑白部分,是对少年时光的留恋和对成人世界的无奈做了形式上的对比。

也许这就是他的态度,青春流逝是成长的代价,留下的却是美好的灿烂。

再比如《花样年华》中反复出现的挂钟的空镜头,很容易让观众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无情。

(5)细节创造真实。

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魔术师》的开场戏里,音响细节给马车驶过的森林增加了“气氛”——嘎嘎发响的树木,呱呱叫的青蛙,奇怪的鸟叫声,风声,马蹄敲打潮湿的地面的声音,这一切都传达出影片的情调,加深了观众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