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植物的生殖 教案与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探究植物的有性生殖——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的生殖》教案

探究植物的有性生殖——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的生殖》教案

探究植物的有性生殖——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的生殖》教案教案植物是地球上最早演化出的生物,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

繁殖是植物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中有性生殖是植物最主要的一种繁殖方式。

在生物八年级下册中,《植物的生殖》教案就深入剖析了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与原理,为我们揭开了植物生命的神秘面纱。

一、植物有性生殖的原理植物的有性生殖是指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使种子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它是通过生殖器官花来完成的。

花由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柱头组成。

花瓣是吸引昆虫传播花粉的色彩缤纷的部分;而花粉则是雄蕊上生产的,负责传递花粉粒子;柱头则是雌蕊的顶端,是接收花粉的地方。

有性生殖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授粉和受精。

在授粉阶段,花粉粒子会被风或昆虫等带到柱头上,此时花柱会向下延伸来避免自我授粉,以获得异源性授粉。

在受精阶段,花粉会融入卵细胞并与之结合成为新的生命体——种子。

二、植物有性生殖的种类1.单子叶植物生殖:将花序和花放在同一层次上,因为它们都来源于花托的同一部分组织。

这些植物的花通常是小而不显眼的,不吸引昆虫。

2.双子叶植物生殖:将花和花序分离,花序聚集形成花坛。

在这种情况下,花的大小和形状变得多样化,吸引昆虫传播花粉。

例如:玫瑰、菊花、茉莉等。

3.风媒植物:这种植物不依赖昆虫传播花粉,而是依靠随风飘散的方式来进行有性繁殖。

常见的风媒植物包括杨树、柳树、稻子、小麦等。

三、植物有性生殖的重要性植物有性生殖是植物种群保持多样化和适应性的重要方式。

新一代个体能够从父母的基因中获取遗传信息,这使得植物群体更具有适应性和竞争力,使这些植物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同时,在有性生殖中,花色和形态的不同也使得植物更具有变异性,为人类创造了更多的美丽和经济价值。

四、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的生殖》教案中的重点在生物八年级下册教案中,通过详细介绍植物有性生殖的原理、种类和重要性,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有性繁殖的过程和意义。

教案强调体验性教学,为学生展示了植物有机体内部构造和繁殖方式的基本知识。

初中初二生物下册《植物的生殖》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二生物下册《植物的生殖》教案、教学设计
-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殖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导入:讲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及区别,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五、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课后习题: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认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植物生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选择题:旨在检验学生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概念、特点的理解。
-填空题:考察学生对植物生殖过程中关键环节的记忆。
-简答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拓展阅读:请同学们阅读有关植物生殖的科普文章或图书,了解不同植物独特的生殖方式,拓展知识面。
3.实践活动:观察并记录身边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现象,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完成一份观察报告。
4.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植物生殖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人类如何利用植物生殖知识进行繁殖和育种。每组撰写一份简要报告,分享在课堂上。
5.创意展示:鼓励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以绘画、手抄报、PPT等形式,展示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过程,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展示能力。
2.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分析其生殖方式的特点、适应环境、优缺点等,并进行组内分享和讨论。
3.目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加深对植物生殖方式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课堂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旨在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

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使学生掌握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和区别。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观察植物的生殖器官,了解其生殖方式。

4. 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的两种生殖方式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植物生殖的相关知识,植物生殖器官的图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出植物的生殖话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植物的两种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并通过图片或实物进行展示。

4.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区分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5.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生殖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和区别。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植物生殖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植物生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热爱。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能否通过实例分析,正确区分和应用植物的两种生殖方式。

3. 评价学生对植物生殖过程中重要器官的认识和理解。

4. 评价学生对植物生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

七、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不同植物的生殖器官,让学生猜测其生殖方式。

2. 主体活动: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植物,分析其生殖方式,并展示给其他组。

3. 实践活动:户外观察,寻找校园或周边的植物,记录其生殖方式。

4. 总结活动: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植物的生殖》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植物的生殖》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师:以梨树作为例子来说,鸭梨的果实大,味道甜, 但抗病力弱。杜梨的果实小,味道涩,但抗病力强,哪 个作为接穗呢?
生:接穗一般从优良品种的植株上选取。以鸭梨为 接穗,杜梨作为砧木,通过嫁接,就将鸭梨和杜梨的优 点结合了一起。
[展示图片]:蟹爪兰嫁接在仙人掌的过程。注意 嫁接后的植株要放在阴凉处,不要浇水。
的生殖方式与环境的相适应。这节课与其他章节相辅相
成,紧密相连,尤其为学习《生物的进化》打下基础。
结合新课程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
教学目标 科学素养,倡导研究性学习。以及本课内容在教材的地
位中和学生实际,从“三维目标的角度”本节课的教学
目标设置如下: 1、知识与技能: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使 学生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说出扦插和嫁接应 具备的条件,体会到不同的生殖方式对不同的环境的适 应。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和小组讨论活 动来获得结论,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扦插操作培养学生严谨 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生命的情感。
[展示图片]植物的扦插方式,如柳树、菊花、葡 萄。
图片展示龙眼树枝条的嫁接过程。嫁接就是把一个 植物体的芽或枝条,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上,使结合在
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 条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你认为要使嫁接成 功,其关键是什么?
生:嫁接时,应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 一起,以确保接穗成活。
生 3:洋葱、大蒜、萝卜和马铃薯一样都长在土壤 里,它们也是块茎繁殖吗?
师:这几位同学提出了很好的问题,哪位同学试着 给他们解释一下。
生 4:我回答第三个问题。洋葱、大蒜和马铃薯一 样食用的是植物的茎。萝卜和甘薯是根。
生 5:萝卜属于有性生殖,和白菜一样开花结果。 生 6:我回答第一个问题。在栽种马铃薯芽体的时 候,带一部分块茎是因为芽体的发育需要营养,由块茎 提供营养物质。把蒜瓣放在装有水的盘子里,它会长出 叶和根。 对于学生答不出的问题,建议他们自己找答案,翻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优秀4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优秀4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优秀4篇)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篇一一、教材分析“植物的无性生殖”是第一章第七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植物的营养繁殖与植物的组织培养。

本节课所讲授的主要部分是“植物的营养繁殖”,主要讲解的内容有:让学生理解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该部分,最主要地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亲自实验操作学习嫁接技术。

除此之外,让学生了解组织培养,即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的有性生殖有了深入的了解,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

生活中,学生虽听说过“无心插柳柳成荫”,也见过一些利用嫁接培育的植物,但大多数学生对此没有实践经历。

所以本节课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尝试实验操作,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又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组织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现在许多高校都有组织培养实验室,网络上也有实验视频。

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形象地感知组织培养技术,同时亦可开展生物兴趣小组,让学生参观组织培养实验室。

从而让学生在学会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2、理解嫁接、扦插、压条实验技术。

3、认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保底教学目标】其中1、2为保底教学目标,因其是本节的重点内容,考试所占比重较高,因此将其确定为保底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亲自实验操作嫁接、扦插与压条技术的能力。

【保底能力目标】此处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营养繁殖,同时亦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2、理解嫁接、扦插、压条实验技术。

3、认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亲自实验操作嫁接、扦插与压条技术的能力。

五、教法教具材料的准备(1)准备蔷薇枝条、刀片、嫁接薄膜。

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生殖》教案

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生殖》教案

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生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特点;2.掌握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基本过程;3.理解植物繁殖对种群生存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4.培养探究和实验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基本过程;2.植物繁殖对种群生存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教材《生物》八年级下册;2.物质准备:若干植物标本、放大镜、显微镜等;3.实验器材准备:若干玻璃烧杯、试管、移液管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如玉米、小麦等,启发学生对植物生殖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繁殖的?”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 植物的有性生殖•由花草树木形成的种子,通过传粉和授粉的过程进行有性生殖;•花的结构:雄蕊、雌蕊、花蕊等部分;•传粉和授粉的过程:花粉传到花柱上,形成花粉管,从而授粉;•种子的形成:授粉后,花柱基部的子房发育成果实,种子形成在果实内部。

2. 植物的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即无需交配的繁殖方式,包括各种植物繁殖器官的不同形式;•块茎:龙眼、芋艿等作物通过块茎繁殖;•水平茎:蕨类植物通过地下茎繁殖;•分株:仙人掌和香蕉等通过分枝繁殖;•节间繁殖:藻类植物通过节间繁殖;•好处:繁殖速度快,无需等待花草成熟,繁殖途径多样化。

第三步:实验活动(30分钟)实验一:观察花粉传播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花粉如何传播。

2.实验步骤:–选取一朵开放的花,打开花瓣;–利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花粉;–用棉签蘸取花粉,轻轻触摸其他花的花柱;–过段时间再观察被授粉的花的花柱是否有花粉管形成。

3.实验结果:被授粉的花的花柱上会形成花粉管。

实验二:观察无性繁殖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

2.实验步骤:–选取适当的植物标本;–观察该植物标本的特点,如块茎、分株等;–利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的细节。

3.实验结果:观察到植物标本的特殊繁殖结构。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1植物的生殖 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1植物的生殖 教案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一、教材分析《植物的生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一节课,是学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开始,通过复习有性生殖引入无性生殖,重点讲述无性生殖的概念及其应用。

让学生了解和体会生物的生殖方式是多样的,不同的生殖方式的形成,体现了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

两种生殖方式的原理和本质的区分,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无性生殖的应用是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故本节设计时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让学生体验扦插和嫁接,在探究中体验“做中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描述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2)通过对比使学生理解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3)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的几种类型。

(4)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和嫁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片与文字转换的表达。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

(2)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3)通过尝试植物的扦插和嫁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2.植物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区别。

3.尝试植物的扦插和嫁接。

难点:1.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

2.概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3.尝试植物的扦插和嫁接。

四、教学突破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后对以前学过的有性生殖知识进行回顾,以增加感性认识,引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并理解有性生殖的特点。

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无性生殖的概念,并总结出无性生殖的特性。

通过播放植物的组织培养,开阔学生的视野。

教师演示扦插和嫁接的操作过程,学生分组尝试进行扦插和嫁接的实践,教师再进行点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理性认识。

最后,通过表格对比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达到本节课所提出的教学目标。

八年级下册植物的生殖教案

八年级下册植物的生殖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让学生掌握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如传粉、受精等。

3. 让学生了解无性生殖的特点和常见方式,如营养繁殖、组织培养等。

4.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植物生殖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植物的两种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有性生殖的过程:传粉、受精等。

3. 无性生殖的特点和常见方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

2. 掌握无性生殖的常见方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和有性生殖过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植物生殖现象。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无性生殖的优点和缺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引出植物的生殖方式。

2. 新课:讲解植物的两种生殖方式,重点讲解有性生殖的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植物生殖现象,如玉米的传粉、受精过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无性生殖的优点和缺点,并举例说明。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生殖方式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介绍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2. 探讨植物生殖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分析人类如何利用植物的生殖特性进行繁殖和改良。

七、教学重点1. 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2. 植物生殖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人类利用植物生殖特性进行繁殖和改良的方法。

八、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生殖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 掌握人类利用植物生殖特性进行繁殖和改良的方法。

九、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法,分析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2. 采用举例法,阐述植物生殖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人类如何利用植物的生殖特性进行繁殖和改良。

十、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殖方式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漂市一中钱少锋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列举一些常见植物的无性生殖。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或小组讨论活动来获得结论,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
【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你还记得花的结构及植物受精的过程吗?请思考下列问题:
1、一朵花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
2、受精卵是由哪两种细胞结合而来的?这两种细胞分别是由花的什么结构产生的?
任务一:有性生殖
指导学生填写课本第2页花的知识框架,并总结出有性生殖的概念
任务二:无性生殖
(一)指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发现椒草靠_____来繁殖后代,马铃薯靠_______来繁殖后代;
2、与有性生殖比较,你知道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吗?
3、总结:无性生殖的概念
(二)组织小组内交流:
统一组内答案,准备展示。

1、根据生活经验,还能举出哪些常见的无性生殖的例子?
2、讨论总结无性生殖的特点有什么?
(三)组织全班展示、交流
小结:1、生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

既有通过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有性生殖方式,又有不观看屏幕,
思考问题:
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根据刚才对知识的回顾,填写课本第2页花的知识框架,并总结出有性生殖的概念
自主探究
组内交流
展示讨论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
个体的无性生殖方式。

如植物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而且经常用根、茎、叶这三种营养器官直接产生新个体。

2、有性生殖通过果实和种子,往往可以耐受不良环境条件,也容易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到其他地方,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

3、无性生殖产生新个体的速度快(有性生殖所需时间一般较长),有利于在环境适宜条件下短时间繁殖出大量新个体,而且后代性状较为一致,能很好的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4、多种生殖方式的形成,体现了植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
任务三:无性生殖的应用
(一)指导学生根据问题,自主探究1、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

例如,甘薯、葡萄、菊花等的栽培,常用_______的办法;苹果、梨等果树利用______繁育优良品种。

2、嫁接分为枝接和芽接。

就是把一个植物的枝或芽(作为________)接到另外一个植物体(作为______)上,并应注意接穗与砧木的
_________紧紧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3、选用紫背天葵进行扦插时,一般每段长20
厘米左右,并保留两个节,上方的切口是______的,下方切口则是_______的,上一节去掉
________,下一节去掉_________,这样做主要是降低植物的_________作用,有利于扦插材料的成活。

(二)指导小组内交流:共同小结
自学课本4-5页,
填空
组内交流
达成共识
展示交流
1、如果扦插材料自身条件已经完全具备,但扦插后还有部分不能成活,请思考:植物的无性生殖还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小结:1、植物的无性生殖除了扦插和嫁接外,
还经常采用压条、分根、组织培养等方式,如小麦可以萌蘖(分根繁殖),种植菊花和芦荟时,一棵植株会常常长成一丛,这是由于它们有很强的萌蘖(分根)能力。

2、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有很多,都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

如材料的选择:可以有条长、短的对比,枝条嫩、老的对比,剪口部位或形状的对比,腋芽的饱满与否或有无的对比,枝条极性逆顺的对比等,环境条件可对比的也有很多,如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光照强度或时间,不同湿度等。

但要特别注意,选择某一因素进行对照处理后,要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否则将不能说明问。

【课堂整合】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堂练习】
1、对扦插材料处理方法不同,将影响到扦插的成活率。

在对紫背天葵的茎端进行处理时,茎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实验,探究哪种切口方式更容易成活。

(1)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你做出的假共同小结
根据板书回顾
独立完成
反馈学情
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①、准备20支生长良好的紫背天葵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节的茎段,按理想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上方的切口。

②、将以上准备茎段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标上A、B。

将A组茎段下方切成__________;将B组茎段下方切成________。

③、将两组茎段按要求插入土壤中,在
_________环境条件下培育。

(3)预测结果:
2、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①、取4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发芽的马铃薯块切成同样大小的四块,每块马铃薯上都由一个芽眼。

将这四块马铃薯分别埋进1号-4号花盆沙土中5厘米深。

③、把四个花盆按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

培养条件预测结果
1 室温(20度),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 室温(20度),黑暗中,适量浇水
3 低温(0度),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4 低温(0度),黑暗中,
适量浇水
查漏补缺
(1)马铃薯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

(2)1号和3号实验变量_________,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号和2号实验变量_________,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还有一定的缺陷,请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竹鞭(竹的地下茎)有许多节,节上的芽形成竹笋,由竹笋长成新的竹子。

竹子的这种生殖方式叫做()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分裂生殖
D、营养生殖
小结(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素材积累】
1、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喝茶。

上帝认为他太能说了,会打扰天堂的幽静,于是旧把他打入了地狱。

刚过了一个星期,阎王旧满头大汗找上门来说:上帝呀,赶紧把他弄走吧!上帝问:怎么回事?阎王说:地狱的小。

2、机会往往伪装成困难美国名校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到访北大时曾提到:芝加哥大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做困难的事。

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旧,旧必须做那些困难的事。

只有做困难的事,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